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应用
浅析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的应用

由于 受井 田设计 或地质 条件的限制 , 分工作面 的布置不是标 部 准矩形 , 而是采 用刀把式布置。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 刀把式工作面 在切 眼内安装好设备 后 , 进行 回采的 同时 , 在对 接切眼 内将支 架安 设好。为 了行人方便和 安全 , 对接切眼内运输机槽一般不提前铺设。 随着工作面 的推进 , 实现回采工作面和预备工作面的对接。而综采
2 里 外切 眼 的形 成
1 号双股铅丝拴 牢固定 , 2 防止倒柱 , 人员距离单体液压支柱 不 操作 小于 6 m,避开水柱的弹射方向。通过前后支、顶将支 架间隙调 整 在 -05 以内。 I .m - 34对接后的推采要求 对接后支架重新由下往上编号 ( 8 . 共 0 组支架 】在对接后如果 5 。 o组和 5 1组支架间存有距离 , 向前推进 时
关键词 : 综采 0 引 言 工作面 对接 技术
切眼采面煤壁 ; 外切眼绞车 窝加 强支护 , 外切眼采面 下 口台棚下至 少打三排柱加强支护。 里切眼采面回采至支架前梁端与外切眼采面 支 架前 梁端 对齐后 ,0组 以上 加 一刀采 面 留空 刀 ,贴煤 壁 使用 4 3O X01 m .6 方 木和 D .m .8 X01 m Z系列单 体柱 一梁三 柱打板 加强 支护。如煤壁有片帮趋势 , 及时在帮柱上挂笆帘绑小板 护帮。 33 对接工序安排 . 331面溜对接 里工作面 回采至 支架前梁端与外 工作 面支架 .. 前梁端 对齐 后一 清理 对接 点上下 1 5米范围浮煤 矸一 拆面溜 上机
1 工 作 面 概 况
头、 抬高槽 、 二节并上运至外工作面 上机头位置一 安对接范 围普 通 中部槽一 接面 溜底链一 下牵外工作面 面溜与里工 作面面溜 对接一 组装外工作面 面溜 上机头一 接面溜上链一倒 电缆 、 静压水管等一 工 作面试车、 回采。 332 支架对接 5 .. o组、 1 5 组支 架间隙影响外工作面支 架连 接
“阶梯式”综采工作面安全快速对接技术

生产技术管理到位, 该工作面对接时间均不足 8 h , 实现了工作
面快速安全对接, 保证正常生产。
一
、
工作 面设 备 配套装 备
( 1 ) 接面前的准备工作。当工作面依次推进到对接切眼时
( 初放切眼 Ⅱ、 初放切眼Ⅲ) 应将对接切眼内部的风水管路拆除 运走 , 并将其内部的杂物清理干净 , 使支架底座处在同一水平。 接面前提前用 q b 2 0 0 m m× 2 m的半圆木替出对接切眼内部的背
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
面
‘ ‘ 阶梯 式 ” 综 采 工 作 面 安 全 快 速 对 接 技 术
孙 学 荣 陈 伟
( 皖 北 煤 电 集 团 百善 煤 矿 )
百善煤矿六四采区 6 4 1 3 综采工作面靠近煤层风氧化带, 受 其影响, 使切眼呈阶梯状 , 风巷及各切眼局部地段遭受 中等程
机尾和过渡弯槽拉运至对接后的新机尾处, 托运路线为: 初放切
的顶板 、 煤帮和棚梁管理, 打霸王桩前必须观察好煤帮和顶板, 并对此区域的棚梁进行联棚加固, 打霸王桩单体初撑力不得小 于1 1 . 5 M p a ( 即9 0 k N ) , 并及时拴紧拴齐防倒绳, 防倒绳高度不得 低于 1 . 8 m 。 当顶板破碎时, 在被靠支架及相邻支架的前 、 后立柱
千斤顶收到位。接面前必须提前准备齐全对接时所使用的所有 工具以及对接设备和部件, 并确保完好可靠。 ( 2 ) 接面方法。接面前要根据煤层的倾角合理控制伪斜量, 调整与对接支架间隙变化( 空当不得超过 3 0 0 m m) , 严格控制机 尾架不能超出对接范围, 并调整机尾底座高度与对接面相平,
二 、液 压 支架 和 中部槽 安装 概 况
复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快速下对接技术的应用

复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快速下对接技术的应用[摘要]通过对复杂煤层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的探索研究及在某矿7216综采工作面的实践,总结出了综采工作面下对接切实可行的技术,应用此技术综采工作面使资源回收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实现综采工作面的稳定持续安全生产。
【关键词】复杂煤层;下对接技术;“三软”煤层;快速引言部分综采工作面的布置并不是标准矩形,而是采用刀把式布置,是由于受地质条件或井田设计的限制影响。
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刀把式工作面在一个切眼内安装好设备后,进行回采的同时,在对接切眼内将支架安设完备。
综采工作面对接的重点难点就在于回采工作面运输机和液压支架的对接,为了行人方便和安全,对接切眼内运输机溜槽一般不提前铺设。
随着工作面的向前开采,实现回采工作面和下部工作面的正确对接。
其关键点在于是两组支架对接后的间距不能过大,更不能出现回采工作面支架和下部工作面支架的咬架,一旦出现就意味着对接工作的失败。
因此如何实现综采工作面的成功对接,就成为一项研究课题。
通过在某矿7216综采工作面成功下对接,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1、工作面概况1.1地质条件该工作面位于-500水平下。
东部为7214工作面采空区,南部为7214(里)工作面采空区,西部至采区边界F10断层防水煤柱,北部为设计的7218工作面。
该面内煤层结构复杂,属于典型的“三软”煤层,煤厚0.2-3.5m,平均2.13m左右,该面普遍含一层夹矸,局部地区含多层夹矸,局部受构造影响倾角较大。
工作面瓦斯含量高,且具有突出危险性,煤尘爆炸指数为26.68~34.13%,具有自燃爆炸性危险。
自燃发火倾向为Ⅲ类。
周期来压步距为12~16m。
工作面走向长度520.5m,倾斜长度148.3m,采高2.2m~3.4m,煤层倾角7°~16°,平均12°左右。
1.2工作面主要设备配置该面运输机为SGZ-800/800型,采煤机为MG500/1130-WD型共安设100组ZY6800-17/36型液压支架,机巷三部链板机,三部皮带,转载破碎位于小眼处。
综采工作面机尾对接安全技术措施优选稿

综采工作面机尾对接安全技术措施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综采工作面机尾对接安全技术措施33408综采工作面切割巷分为两段,Ⅰ段倾向长177米(中-中),Ⅱ段(等切巷)倾向长24米(中-中),对接后工作面全长为201m(中-中)。
Ⅰ段共安装支架118架,Ⅱ段共安装支架16架,共计安装134架。
工作面Ⅰ段再推进130m后将与工作面Ⅱ段进行设备对接,对接试转后等切巷进行初采、初放;为保证在设备对接过程及等切巷初采初放中的施工安全,特制订以下安全技术措施:一、巷道支护1、工作面推进至等切巷10米处,顶板支护材料不予回收,至止工作面对接完成后再进行回收。
2、等材巷对面绞车硐室支护:工作面推进至等切巷绞车硐室30米处,顺巷道轴线支设戴帽点柱支护,支柱选用DZ-31.5或DZ-35型单体液压支柱,柱帽选用1/2Φ18~20cm×1.4m棚板或柱帽,棚板顺巷道轴向布置,排距1.4m,柱距1.4m。
(详见支护平面图)3、等材巷口西侧扩段帮支护:工作面推进到等材巷西侧扩帮段时,采用短棚板或道木配合单体支柱进行加强支护,顺巷道轴线支设戴帽点柱支护,支柱选用DZ-31.5或DZ-35型单体液压支柱,柱帽选用1/2Φ18~20cm×1.4m棚板或柱帽,棚板顺巷道轴向布置,排距1.4m。
(详见支护平面图)4、等材巷超前支护变更:当等材巷超前支护推进到等切巷10米时,将原有沿走向支设三排一梁四柱,变更为倾向棚(π梁选用3.6mπ钢梁),棚距0.7m,一梁三柱,支设一梁三柱时在距两梁头0.3m各支一根,另一根支设在巷中。
5、等材巷端头支护变更:当工作面推进至等切巷14.8米时,端头支护将无法正常支护时,为保证生产生产,将将采用戴帽点柱对此处顶板进行支护,沿走向支设三排,距煤帮、煤壁各支设一排、巷中支设一排,柱距0.7m。
当工作面推进至等切巷10米时,端头支护变更为倾向棚(π梁选用3.6mπ钢梁),棚距0.7m,一梁三柱,支设一梁三柱时在距两梁头0.3m 各支一根,另一根支设在巷中。
孙村矿3219煤柱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快速对接技术实践应用

受 周边 断层 以及 原 3 1 、3 1 28 29高档普 采工 作面 开采范 围影 响 , 为最 大 限度 回收煤 炭资 源 ,3 2 9煤 柱工 作 面布 置 为东 、西 两个 块 l 段 ,西块 段平 均走 向长 8 .m,平 均倾 斜长 8 .m;东块 段 平均 走 57 93 向长 13 m 5. ,平均倾斜 长 10 m,两块段合 计 储量 l_万吨 。 由于 3 8. 2 3 3 工作 面布 置 呈 台阶 状 ( 下 图 ) 如 ,在 回采 完 工 作 面 西 块 段 ,推采
至东 切 眼 位置 时 ,需 要与 东 切 眼下 段 对 接合 茬 后 一 并开 采 。工作 角条 件 下 ,必 须保 证 工作 面 西 块段 在 推 采过 程 中 ,下端 头 支架 要
面对 接后 需 要过 老巷 即原 3 1 2 8运输 巷 。
3 工作 面对 接 作业 . 3 1 确预 置 东切 眼下 段 支 架 .准
化较 大 ,厚 度 范 围在 0 1 .3—11 m之 间 ,第 二层 夹 矸 较稳 定 ,在 .0 02 0 4 . . m之间 。煤层厚度 在 21 — . m之间 ,煤层平 均厚 度 26 0 0 . 34 4 5 . 9 米 ,平 均倾 角 2。 。顶板有 厚度 08~ .0 5 . 11 m的伪顶 ,灰色 粉砂 岩 ,
建 筑 工 程
孙村矿 3 1 2 9煤柱大倾角综采工作面
快速对接技术实践应用
李 京 传 ( 汶 矿业 集 团公 司孙 村煤 矿 新 摘 山东 新泰 2 1 9) 7 21 要 :阐述 了孙村 矿 3 1 2 9煤 柱综 采 工作 面对接 技 术 的 方 法 、步骤 、安 全技 术措 施及 施 工 组 织要 点。 该技 术 方 案缩 短 了大倾 角 综采
综采工作面接面技术应用

综采工作面接面技术应用侯志辉(开滦(集团)唐山矿业分公司河北唐山063000)摘要:介绍了综采工作面在受地质条件影响的情况下,工作面接面的回采工艺。
并通过唐山矿业公司3694、T1353和T1451工作面开采的具体实践,进行综采接面设计、巷道布置、施工方案、回采工艺、矿压显现等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接面;支架安装;应力分布中图分类号:TD823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98(2006)03-0025-031 前言随着综采技术、综采设备性能的不断提高,综采机械化开采应用越来越广泛,综采设备对地质条件的适用性也越来越强。
综采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安全有保障。
但是,由于综采工作面本身存在设备数量多、体积与重量大等问题,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在特殊条件下,受之影响,就不得不对采面进行技术改造,以保证正常回采。
综采工作面技术改造方案基本上三种:跳面;缩面;接面。
跳面是在回采过程中遇到较大的断层或其它地质构造,不可直接推采(受经济、安全、设备等的限制),而在采面外段储存储量较大,在地质构造以外另开一切眼,将设备搬至新切眼,跳过地质复杂带继续回采的一种工艺。
其整个工艺和综采工作面收尾、拆、安、开采基本相同。
而缩面是指采面中一部分地段由于受地质构造或其他因素的影响,采面的长度由原来的长度减少到某一长度,待推过这一地段后又恢复到原来长度,以避开地质构造带或其它因素对采面回采的影响的一种工艺。
以上两种工艺不再详述。
综采工作面接面的技术改造是第三种形式。
在工作面设计时,由于本煤层受附近采空区或地质构造的影响,在切眼附近局部缺失,被迫缩短工作面倾斜长度,在其周围开掘绕道,形成上下面(即刀把形)进行推采的一种回采工艺。
此种工艺即克服了地质构造带来的不利因素,又减少煤炭的丢失,提高了效益。
在近几年,开滦唐山矿业公司进行3次综采工作面接面施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对接施工工艺的技术应用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对接施工工艺的技术应用摘要:为了解决大型综采工作面回采块段资源丢失问题,淮北矿业袁店二井煤矿首次尝试采用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对接支架、运输机的施工方案,延长工作回采长度,结果表明,工作面对接后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煤资源丢失问题,增加煤炭资源回收,同时增大矿井经济效益。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工作面对接;经济效益0引言随着煤矿开采受构造等地质条件影响,局部煤层赋存不规则。
针对上述情况,减少矿井资源浪费,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工作面采取“刀把型布置方式”,在回采过程中进行对接,延长工作面回采长度,增加煤炭资源回收,为矿井创造经济效益。
1.概况淮北矿业袁店二井煤矿7218工作面位于矿井一水平81采区,工作面为倾向长壁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倾向长度461m(里段321m,外段140m),走向长159m(里段47m,外段112m),煤层平均厚度3.51m。
煤层倾角7°~14°,平均9°,从里切眼向外倾向回采321m,工作面面临对接,从斜长47m延长到159m,支架增加64架,运输机长度增加112m。
对接后工作面布置ZY10000/26/56型支架92架,运输机一部,型号为SGZ1000/1400,工作面开始正常回采。
2.工作面对接前准备1)工作面按对接控制线回采,对接前工作面末组支架(第28架)上侧护板与外段切眼(第29架)支架下侧护板的距离控制在0.3m以内。
2)控制好工作面上、下端头的进尺,控制好工作面的机头位置保证与转载机搭接合理。
提前调整好工作面支架角度,保持支架与运输机垂直。
进入外段切眼后,确保支架上线以保证对接点溜槽平直。
3)工作面回采至距对接位置50m前,由相关单位确定对接基准线并放线定位,同时根据对接切眼方位,合理调整工作面伪斜角度,确保回采线平行于对接切眼,且机头(机尾)第1架液压支架沿基准线轨迹推进。
4)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每隔10m重新校核回采线方位及机头(机尾)第1架液压支架与基准线的偏差,保证对接处两架之间预留0.2~0.3m空隙,满足对接后调整支架需要。
综采工作面大小面的对接方法

综采工作面大小面的对接方法时间:2005-10-19 11:00:51 编辑:煤炭网摘要介绍了综采工作面大小面通过抬高运输平巷的对接方法,以及增加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安装系统的效果。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抬高运输平巷大小工作面对接综采工作面出现断层、变薄带或顶板破碎带,需要圈划出难以回采的块段予以剔除。
这样,常常,需要进行大小工作面的对接。
张双楼煤矿7204综采工作面采用了抬高运输平巷进行大小面对接的方法。
由于事前分析透彻,准备充分,现场生产技术管理细致,仅用了两个小班时间一次对接成功。
多回收煤炭资源2.91万t,缓和了综采连续紧张的状况。
同时也提高了煤炭质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7204综采工作面生产技术及地质条件1.1 生产技术条件7204综采工作面受矿井简易投产变更采区生产系统和Z23钻孔封孔不良的影响,设计走向长度仅436m,倾斜长度127m,分为大小面段。
大面倾斜长86m,小面倾斜长38m。
上部为未采区(采区水大,采用上行开采顺序),下部为7206采空区。
抬高运输平巷采用斜梯形支架,跟顶跟中线掘进。
顶梁长3.4m,下帮腿长2.0m,上帮腿长2.7m,毛断面8.19m2,架棚材料选用11号矿工钢。
工作面设备选型:液压支架为QY-240型,刮板输送机为SGD-180W型,采煤机为MG-150型。
1.2 地质条件7204综采工作面开采山西组7层煤,煤层平均厚度为2.6m,倾角20°。
直接顶为2.2m厚的砂质泥岩,局部缺失。
老顶为13.2m厚的细砂岩。
直接底为2.1m的泥岩。
工作面下部受顶压底鼓变薄带影响。
2 大小工作面的形成7204综采工作面在掘进运输平巷时遇到变薄带,经巷探分析,对工作面有影响的变薄范围如图1所示,走向长度184m,倾斜最大长度36m,最小长度9m,对煤厚的影响由东向西逐步变薄,从2.0m至0m。
图1 变薄带对回采工作面的影响该工作面走向长度短,可采储量少。
为了延长工作面的服务时间,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根据巷探资料研究确定:将走向长90m、倾斜长38m、平均煤厚0.5m的变薄区甩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应用
一矿马民生张健徐世良范平
内容提要通过对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的研究和在一矿的实践,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应用此技术可提高综采工作面煤炭资源的回收率,促进矿井的高产高效建设。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对接切眼伪倾斜
由于受井田设计或地质条件的限制,部分工作面的布置不是标准矩形,而是采用刀把式布置。
还有一些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为躲避断层,提高煤炭质量和煤炭资源回收率,需要局部跳眼搬家。
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刀把式工作面在切眼内安装好设备后,在对接切眼内将支架安设好。
而在回采过程中,需要局部跳眼搬家时,回出的支架直接安装到对接切眼内。
为了行人方便和安全,对接切眼内运输机槽一般不提前铺设。
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实现回采工作面和预备工作面切眼的对接。
而综采工作面对接的难点就在于综采液压支架的对接,其技术关键是对接后两组支架的间距不能过大,更不能出现工作面支架走到对接切眼支架的后面,那就意味着对接工作失败。
因此如何实现综采工作面的正确对接,就成为一项研究课题。
一矿先后成功地进行了多个综采工作面的对接,以戊8-9—21191工作面对接为实例介绍如下。
1 工作面概况
1.1 地质条件
戊8-9—21191工作面位于戊一采区东翼,西与戊一采区沿煤层皮带及轨道下山相连,东至十矿边界,南与戊8-9—21171工作面采空区相邻,北为尚未开采的戊8-9—21211工作面。
工作面走向长度1988m,倾斜长度179.2m,采高2.8m,煤层倾角3°。
该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43~1.32m3/min,最大涌水量0.5m3/min。
直接顶为0~10m厚的砂岩及砂质泥岩,老顶为10~26m厚的砂岩,周期来压步距为30~40m。
直接底为4~16m 砂质泥岩,老底为10~20m厚的砂岩。
工作面内有断层10条,其中5号断层落差8m,对回采有严重影响,回采至此需要跳眼,见图1。
图1 戊8-9—21191工作面示意图
1.2 工作面主要设备配置
该面共安设120组QY200—14/31型液压支架,运输机为SGZ —764/400型,采煤机为MG—200W型。
2 补切眼及补风巷位置的确定
2.1 补切眼位置确定
在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提前3个月开始掘外面的补切眼,因5号断层落差较大,考虑其周围可能有次生断层存在,因此补切眼中心线位置就确定在风巷5号断层外20m处,补切眼与机、风两巷垂直,见图1。
切眼宽度2m,采用锚网梁联合支护,为防止片帮,切眼两帮背金属网、打树脂锚杆。
2.2 补风巷位置确定
根据5号断层走向和倾向,判断其可能延伸到的位置,确定在距补切眼下口上80m处打钻探测断层,探测到断层沿走向影响12m。
然后向下移15m后再打钻探测,探测到断层沿走向影响仅1m。
据此,确定补风巷中心线位置为距补切眼下口66m处,补风巷长度共85m,宽3m,采用锚网梁联合支护,其中穿过断层段另用工字钢梯形棚加固。
补风巷做出后,在里段20m打双排走向托棚,以抵抗采动影响。
另外扩上段补切眼达到安装支架宽度。
补风巷在未与工作面贯通前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以避免瓦斯积聚。
3 支架回收、安装及补切眼支护
3.1 后半段收尾
工作面与补风巷贯通后,从44号架到机尾开始上金属网,准备后半段收尾工作。
工作面向前推进8m,双层金属网和钢丝绳均按措施上齐后停止移架,在44号架至机尾做2m超前即回架通道,将后半段支架回出并安装到补切眼中。
3.2 回架数量的确定和机尾架连接
工作面正常回采时,运输机机尾超出最后一组支架0.7m,为保证在对接时运输机机尾不能超出支架而影响对接和补切眼内所安支架跨补风巷过多而影响通风断面,因此确定回收支架时在补风巷内多留一架,即留45组支架,第45架距补风巷上帮0.8m。
为使该架能够正常拉移,重新对SGZ-764/400型运输机机尾挡煤板进行了加工,增设连架装置。
3.3 补切眼第一组支架安装位置的确定
为使补切眼内第一组支架,尽可能少占用补风巷,避免影响回采过程中通风,同时考虑到工作面回采时其最后一组支架(即第45架)距补风巷上帮要有一定的距离,以保证其顺利拉移,确定出补切眼内第一组支架跨补风巷0.3m。
3.4 补切眼前半段支护
补切眼前段不需安装液压支架,但在回采过程中顶板易受采动影响,需加强该段的支护,以保证工作面顺利通过补切眼。
在该段每隔5m用方木架设一个井字型木垛,并与顶板接实,见图2。
4 对接
4.1 调整工作面伪倾斜
因前期回采时工作面已经出现断层,为加快后半段的收尾工作,工作面甩斜子回采,20架以后进的较多,伪倾斜已达到负3m,根据经验该工作面伪斜应调整到1~2m,因此采用4个机头
1个机尾甩斜子的回采方法来调整伪斜(正常一个循环进度为0.6m)。
伪斜调整后按正规循环回采,此时最后一组支架距补风巷上帮0.7m。
4.2 标对接线
在工作面距对接切眼30m时,开始在距补风巷上帮0.6 m (距对接支架0.3 m)沿补风巷顶板标出一条红线直至工作面,在这条线左右各0.2 m处再标出两条红线至工作面,见图2。
图2 戊8-9—21191工作面对接示意图
4.3 过补切眼、工作面对接
为保证对接期间工作面顶板的完整,因此在工作面机头距补切眼里帮12m时,开始按5个机头一个机尾甩斜子,以调整工作面与补切眼的夹角,减少补切眼在工作面同时暴露的架数,当第一架切眼暴露后,工作人员开始进入补切眼拆除第一个木垛,并及时用工字钢配合单体液压支柱打上走向托棚,棚距0.75m。
此时机尾最后一组支架距上帮0.5m。
而后工作面平推,机尾最后一组支架要沿所标对接线拉移,不能超出对接线范围。
因受过补切眼甩斜子的影响,运输机和支架都有上窜趋势,所以移架时
要尽量由机尾向机头方向进行,并注意及时调架,确保其沿对接线前进,见图1、图2。
5 结论
因补切眼内提前加强了支护,顶板控制较好,过补切眼较为顺利,没有发生顶板事故。
工作面对接后,对接支架间距0.1m(工作面正常时相邻两架间距应为0~0.2 m),因此对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