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免疫程序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2022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2022国家免疫规划是我国卫生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为全国范围内的儿童提供预防接种服务,保障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疫苗是一种预防疾病的重要工具,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或减轻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2022年国家免疫规划中常规接种疫苗的儿童免疫程序。
出生后第一剂疫苗:乙肝疫苗。
目的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感染。
一般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
2个月龄:五联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五联疫苗中含有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流感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
A群流脑疫苗用于预防脑膜炎,是4种脑膜炎疫苗之一。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是我国常规接种计划中的疫苗之一。
3个月龄:五联疫苗和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4个月龄:五联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6个月龄:乙肝疫苗的第二剂次接种。
8个月龄:五联疫苗和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12个月龄:水痘疫苗和A群流脑疫苗。
18个月龄:二联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乙组脑炎灭活疫苗。
二联疫苗包含破伤风和百日咳,可以保护儿童免受这两种疾病的侵袭。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是在前面介绍过的。
乙组脑炎灭活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脑炎。
4-6岁:第二剂次二联疫苗、A群流脑疫苗、乙组脑炎灭活疫苗。
7-13岁:第二剂次A群流脑疫苗、乙组脑炎灭活疫苗。
14-17岁:第二剂次A群流脑疫苗、乙灭活疫苗。
注:所有接种疫苗的时间标准仅供参考,具体时间须遵循医生的具体指导。
总的来说,国家免疫规划的目的是保障全国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疫苗的预防下,我国已经成功控制了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有效降低了儿童的患病和死亡率。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疫苗的重要性,积极地让孩子接种疫苗,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0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附件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0年版)- 1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20年版)2. 两剂次麻腮风疫苗免疫程序从2020年6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实施。
3. 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
4. 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
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 2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0年版)第一部分一般原则一、接种年龄(一)起始接种年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年龄。
(二)儿童年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腮风疫苗第1剂、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第2剂、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 3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二、接种部位疫苗接种途径通常为口服、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具体见第二部分“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
注射部位通常为上臂外侧三角肌处和大腿前外侧中部。
当多种疫苗同时注射接种时,可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分别接种。
三、同时接种原则(一)不同疫苗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
计划免疫程序

a
11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3)接种时用2%碘酊及75%乙醇消毒皮肤, 待干后注射;接种活疫苗、菌苗时, 只用75%乙醇消毒。
(4)接种后剩余药液应废弃,活菌苗应烧毁。
a
12
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
1.一般反应
(1)局部反应
① 出现时间:接种后数小时至24小时
② 表现:红、肿、热、痛
弱:红肿直径 ≤ 2.5cm
③ 反应强度 中:红肿直径 2.6‾5cm
强 :红肿直径 > 5cm
④ 持续时间:2‾3天不等
⑤ 处理:用干净毛巾a 热敷
13
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
(2)全身反应 ① 出现时间:接种后24小时内 ② 表现:发热、头晕、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全身不适等 ③ 持续时间:1‾2天 ④ 处理:对症处理,注意休息,多饮水
计划免疫及预防接种
李兴梅
a
1
a
2
a
3
一岁内儿童计划免疫服务
儿童计划免疫
出生——注射乙肝疫苗、卡介苗 满月后——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 满2个月——口服小儿麻痹糖丸, 满3个月——口服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疫苗接种,
复 查卡介苗
满4个月——口服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疫苗接种
a
4
一岁内儿童计划免疫服务
a
16
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
2.异常反应
(3)过敏性皮疹 ① 类型:荨麻疹最为多见 ② 出现时间:接种后几小时至几天内 ③ 处理:服抗组胺药物后可痊愈
(4)全身感染 ① 原因: ② 处理:积极抗感染
a
17
a
18
谢谢!
a
19
a
14
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书(2016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版)12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官网发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的通知》。
以下为通知具体容: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配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我委组织编写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
现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12月6日附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一、一般原则(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预防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
• 1. 概念:国家免疫规划
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 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 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 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
• 1. 概念: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是指对某一特定人群预防传 染病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剂次、剂量、 部位以及有关要求所做的具体规定。
• 6. 感染HIV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疫苗建议 HIV感染儿童 HIV感染状况不详儿童 HIV未感染儿童
• 图片来自网络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
• 2. 免疫起始月(年)龄要求
母传抗体的干扰 个体免疫系统发育状况
传染病暴露机会
免疫起始月龄要求: 存在发病危险而又能 对疫苗产生充分免疫 应答能力的最小月 龄。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
• 3. 疫苗免疫程序及其使用规定
预防接种要 有始有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
(1)不同疫苗同时接种
✓ 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接种
(2)不同疫苗接种间隔
✓ 两种及以上注射类减毒活疫苗:间隔≥28天 ✓ 灭活疫苗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对接种间隔不做限制
(3)不同疫苗接种顺序
✓ 优先保证第一类疫苗的接种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
• 4.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 下的儿童,应尽早补种。
A 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
B
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
C 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的全程接种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
预防接种工作流程

预防接种工作流程
第一步:各位家长拿预防接种证和预约条到工作室,核对卡、证,并询问接种者的健康状况、过敏史、接种禁忌症及其他病史,必要时进行体格检查。
对合格者卡、证的日期及批号进行登记并发给下一次预防接种预约条。
(三杳五对,即查卡、证、禁忌症,核对接种对象姓名、性别、年龄、接种疫苗及接种针次)。
第二步:年龄在3、5、8个月、1岁、1.5岁、2岁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及听筛、智筛等的检查。
第三步:到计划免疫接种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者严格按免疫程序实施接种,并对接种对象、部位、方法、剂量、次数、间隔时间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规定执行,(进行五对,核对姓名、性别、年龄、制品名称、针次)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四步:接种者完成接种后对受种者讲解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包括局部反应(红、肿、热、痛及硬结);全身反应(低热、烦躁、不适、厌食等)的指导处理。
第五步:嘱咐受种者的监护人现场医学观察15---30分钟,发生异常情况或过敏反应及时找医生进行救治。
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制度一、目的和原则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提高疫苗接种率,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范围内所有儿童预防接种工作,遵循科学、规范、安全、自愿的原则。
二、组织管理1. 设立预防接种领导组,由所长担任组长,防疫人员及接种员为成员,负责制定和实施本地区的预防接种工作计划,组织培训,调查处理异常反应,管理冷链设备等。
2. 建立预防接种工作制度,包括预防接种卡、证、册、簿、表等,由专人负责保管,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3. 加强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和重视。
三、预防接种工作流程1. 儿童出生后,家长应及时到当地预防接种机构为孩子办理预防接种证。
2. 儿童在预防接种前,应进行健康咨询和体检,确保儿童身体状况良好。
3. 预防接种人员应按照免疫程序为儿童接种疫苗,并做好登记工作。
4. 家长应按照预防接种通知单的要求,带孩子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5. 预防接种后,儿童应在观察室留观30分钟,无异常反应方可离开。
6. 预防接种机构应定期对儿童进行随访,了解儿童健康状况。
四、疫苗管理和使用1. 疫苗的采购、储存、运输、分发和使用应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规定进行。
2. 疫苗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每天测量冰箱内温度并记录。
3. 预防接种人员应熟练掌握疫苗的性质、接种方法、接种剂量和禁忌症等。
4. 疫苗包装破损、过期、变质或有其他异常情况的,不得使用。
五、接种人员培训和考核1. 预防接种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经过县级以上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 预防接种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3. 预防接种人员应接受年度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继续从事预防接种工作。
六、异常反应处理1. 预防接种后,如出现疑似异常反应,应及时报告预防接种机构。
2. 预防接种机构应立即进行调查和处理,如判断为疫苗接种引起的异常反应,应上报所在地区疾控中心。
预防接种的服务流程

预防接种的服务流程
预防接种是儿童的“健康保护伞”。
尤其是刚出生的宝宝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更容易受到外来病原的入侵。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儿童在各个年龄段,需要接种不同种类的疫苗。
预检
家长出示儿童的预防接种证,主动告知儿童的健康状况及接种禁忌,仔细倾听医生的口头知情告知并阅读本次疫苗接种的相关内容,进行签字并留存底联。
登记
家长出示儿童的预防接种证,登记本次疫苗进行接种。
接种
有禁忌者暂缓接种。
经预防接种工作人员仔细查验后,为孩子接种疫苗。
家长协助接种医生充分暴露孩子的接种部位,防止孩子哭闹,接种完成后尽快为孩子穿好衣服。
留观
接种疫苗后,在留观区域观察30分钟,观察有无异常反应,有不适或异常及时报告诊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预防接种免疫程序全国是一样的,是根据孩子出生月龄来安排的。
一类疫苗程序:
1.乙肝疫苗
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
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
接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次。
4.百白破疫苗
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白破疫苗
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腮风疫苗(麻风、麻腮、麻疹疫苗)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7.流脑疫苗
接种4剂次,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8.乙脑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9.甲肝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接种。
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各接种1剂次。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6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岁:精白破(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