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一处景物 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写一处景物》

作文指导过程题目写一处景物写作要求1、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2、写一篇习作,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突出景物的奇特。
作文指导一、引入:同学们,我们每天从早到晚在哪生活的时间最长?(校园)我们每天与我们的校园朝夕相处,可以说是最好的朋友了,今天我们就以校园为题,写一篇关于校园美景的文章。
(板:写景)二、回忆写景要求:1、学生质疑:三年级已经练习了描写校园的作文,升入四年级为什么还要重复同一个文题呢?2、解疑:告诉学生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同学们的认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如何把这种提高运用到我们作文中去,这是四年级写景作文对同学们提出的新的要求。
3、回忆写景要求:既然同学们已经练过写景作文,下面请同学们共同回忆一下写景作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自由讨论)按一定顺序4、汇报讨论结果;根据讨论板书:抓特点三、听范文、受启示、解疑团。
下水文题目校园里的梧桐树文体记叙文1、放录像看,听范文,要求:边听边摘记一两句你认为描写得生动形象的语、句。
2、讨论范文:你认为她哪处写得好?为什么好?3、总结:从以上分析,你受到什么启示,要想把文章写生动、具体,可采用什么方法?4、与小作者见面,谈心得。
(小作者自我介绍,告诉同龄人写作秘诀。
)5、小结:从小作者的一席话,你得出什么结论?四、欣赏校园风光,感受美。
过渡:小作者笔下的校园这么美丽,如果我们学校走上电视,会是什么样子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1、放录像,欣赏美。
2、自由描绘校园美景,运用微机出示景点画面。
要求:结合画面,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以描绘。
3、讨论、分析、点评。
五、总结:1、谈收获。
2、完成习作。
初中作文写作指导:景物描写PPT优秀课件(30张)

习作2:
• 坐在故乡的田野听着蛙声,抬头看,才知 道月亮是那么的圆满,银河是那么的闪亮。 微风吹拂着,在为杨柳梳理着那凌乱的头 发。我看到地上还有团团的树影,我知道 等明天早上太阳出来,这些树影就会消失 不见,我的失落也会消失不见的。
习作3
• 我孤单地欣赏这一片寂静的夜空,只见万点 繁星安份地挂在银河上,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月 光穿过浓密的云层,透过缝隙,洒落在大地。在 月光的映照下,柳树婆娑的树影印在了湖面。偌 大的田野上空,那一片蛙声久久地荡漾着,也荡 出了我的眼泪。 • 突然一阵熟悉的脚步响起,母亲真的回来了! 我破涕而笑,赶紧擦干净眼泪,迎上去开门。门 的里面与外面,是两个流着泪的微笑。
景物描写中能体现出一种怎样的感情?
习作2:
• 在一个静谧的夏夜,我独自走在 乡村小道上,抬头仰望,银河闪闪发 光,一轮皎洁的明月像玉盘镶嵌在星 空中,月光泻在树林中,一团团树影 躺在地上,无力摆动。青蛙们似乎想 吓散地上的树影,扯长了肚皮地叫, 蛙声是多么的无能为力啊。 景物描写中能体现出一种怎样的感情?
四:景物描写的作用
• 文段1:《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 • •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 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 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交代故事背景,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还可以引出下文对小时候故乡的回忆。
文段2:
• 《孤独之旅》中间的景物描写: • 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
• 修改前:晚上,天空星星很少,月亮 像只烧饼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看得 我都有点饥饿了。条条树影飘飘扬扬, 倒映到鱼塘里。周围蛙声叫个不断。 • 修改后:天空星星很少,只见一轮月亮像
玉盘一样镶嵌在夜空。不远处,千条万条 树影飘飘扬扬,飘到鱼塘里。小青蛙好像 找不到自己的亲人一样,叫个不停,蛙声 几乎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里。
学校作文之校园一角作文指导

校园一角作文指导【篇一:作文指导一《校园一角》---生用】作文指导一----------《校园一角》一、作文要求。
1、选校园里的一处景物。
2、仔细观察。
3、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突出景物的特点与美。
二、写作方法。
1、技法一:按时间顺序(如:春、夏、秋、冬)2、技法二:空间顺序(1)移步换景,空间方位转换:没有固定的观察点(2)定点观察:有一个固定的观察点3、技法三:按景物的类别顺序4、技法四:多角度观察写出景物特征:仔细观察,并且选好观察的角度,有序,多角度的观察5、技法五:精描细绘写出景物特征6、技法六:运用修辞写活景物(比喻.拟人.排比.夸张……)三、精彩内容1、精彩开头供你挑。
★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前面有一个小花园,花园里一年四季风光秀丽。
★我们学校是一个一年四季都美丽无比的地方,不信你瞧瞧。
2、精彩结尾任你选。
★我们的小花园真美呀!如果你到我们学校来玩,一定要来欣赏欣赏它们美丽的风光。
★啊!我的学校实在是太美了,我爱我的学校。
四、范文欣赏校园一角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前面有一个小花园,花园里一年四季风光秀丽。
春天,花园里的樟树长出嫩绿的叶子,开出白中透绿的小花,那些小花一点儿也不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花香味,只有闻见淡淡的花香,你才会注意到它们已经悄悄地开放了。
夏天,同学们在树下乘凉,玩游戏,背书。
享受着这一把把巨大的阳伞他们同学们带来阴凉。
地上的花儿有黄的,紫的,红的,绿的……真像一块美丽的大地毯。
一只只彩色的蝴蝶和可爱的小鸟在树枝间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
秋天,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一阵秋风吹过,落叶在秋风中飞舞,像彩色的蝴蝶,又像可爱的小鸟。
树叶落在草地上,像给草地铺上了一张彩色的地毯,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在唱秋天的歌谣。
瞧,只有榕树的颜色是那样的翠绿,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冬天,树枝都光秃了,只有小鸟们在树枝上跳跃,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它们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写家乡的一处景物”作文指导按照四季顺序写景

“写家乡的一处景物”作文指导-按照四季顺序写景上周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小兴安岭就像绿色的海洋,第2—5自然段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描写了四季的美丽景色,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课后安排了小练笔:我的家乡也很美!我要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怎么写好这篇小练笔呢?为了降低难度,便让学生仿照课文总分总的结构,第一段概括介绍自己熟悉的家乡一处景物的特点,再按照四季顺序分述春、夏、秋、冬四季美景,最后总结全文。
三年级的孩子初学写作文,虽然懂得了这种结构,但要写出一篇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
特别是写景的文章,需要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语言才生动有趣,文章才优美感人。
第一、写什么。
我们家乡濮阳这些年在创建全国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生态城市的过程中,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处处有美景,处处值得写。
写作文,当然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处来写。
想想平时在哪一处景物玩得最多,对那里最熟悉?孩子们说出了很多,中心广场(龙城广场)、颐和广场、戚城公园……孩子们说的基本是自己家附近的地方。
这就对了,自己家附近经常去玩,对那里最熟悉,当然就最有写作内容,写起来就相对简单些。
第二、怎么写。
再学习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怎么把小兴安岭四季美景写得那么吸引人的?对,都是抓住了有各自季节特点的几种景物来写。
春天,写树木、积雪、雪水、小鹿;夏天,写树木、雾、阳光、野花;秋天写树叶、成熟的果实和药材;冬天写雪、西北风、过冬的动物。
这些景物都最能反映小兴安岭各个季节的特点。
而且,写这些景物到时候,有的动词用得特别巧妙,比如:“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中的“抽出”,“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封”,“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的“浸”等。
有的则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如小兴安岭的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写景类散文的写法写景作文的技巧

写景类散文的写法写景作文的技巧1、多角度观察,抓住景物特征观察可俯瞰、仰望、近观、远眺;可像摄影师那样或全景或特写;可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
通过仔细观察,细心思考,才能准确抓住景物的特征。
大自然姿态万千,即使是同一类事物、景物,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也会各不相同。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抓住了小石潭“潭小、水清、鱼乐、境幽”的特点,朱自清在《春》中抓住了“春天美如画”特点,宗璞抓住了眼前紫藤萝“繁盛”而十年前的紫藤萝“稀零”的特点,从而使笔下的景物个性鲜明、独具风采。
2、把握写景顺序,写出景致层次景物描写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动到静,由人到物等。
只有把握好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新自然。
景物描写的顺序通常有四种:一是按时间的发展顺序写,如按四季的交替顺序写一棵树的成长过程;二是按空间的顺序写,如按从远及近的顺序写一座山的样子;三是按观察顺序写,通常由部分到整体,由表面到内部,由形状、色彩到位置、结构;四是按构造状物,常以空间、主次为序。
《紫藤萝瀑布》是按“花瀑——花穗——花朵”的“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描写的,使读者感到景物的层次感。
3、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状物写景,意在托物寄情。
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寄托作者的抱负和志趣,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喜或悲,或怒或乐,使读者受到感染。
描写景物时,要发挥由此及彼、丰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借以把自己的情感融化进去。
如范仲淹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批判了“迁客骚人”狭隘自私情感,讴歌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从而使《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隘境界,成为千古奇文。
4、写景要有选择写景时应要有所取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
如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
景物类描写作文重点指导什么

景物类描写作文重点指导什么写景文章的要点一、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
第一要抓时序的特点。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或晨、午、黄昏一天早晚,景色自然不一样。
第二必须揪场所的特点。
写景的文章必须阐明了场所。
第三要抓景色的特点。
不同的风景点特点是不同的,如有的是山景为主,有的以奇石闻名,有的借江湖增光,就应当抓住这些不同的特点,写出景物的个性。
二、动静融合,写下不好景物特点。
在写景作文中,景物存有静态与动态的区别。
自然景色总是沉静的,但又都在不断地运动与变化之中。
写景时既要注意静态的景,又在善于看出景中的动态,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
描绘时或先写下静态李德生动态,或先写下动态李德生静态,并使景物处在静态与动态时的特征人与自然轻松地呈现出在读者面前,只有这样,就可以并使文章中的景色特点“活”出来。
三、以情观景,借景抒情。
写景物的作文,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表达人的一种情感。
关键在于处理好“景”与“情”的关系。
景与情贵在史瓦塞,景中有情、情中存有景,就可以达至水乳交融、不容拆分的境界。
在方法上,可以多提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使景物具有人的特点,使叙事与想象轻松融合在一起。
一篇优美的文章只有渗透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中心,准确地抒发作者的情怀,使读者也能从课文美的文字中真切体会到景美物美,以及作者对景物的喜爱。
总的来说,写好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根据所写景物的特点,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平时必须多观测、多练,把你所看见的最帅的景色写下出,使读者深感独特生动,存有身临其境之美感。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就要学会观察,平时积累素材。
在具体的习作中,如果打算写某一处的景物,绝不能凭想象,应该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我们应向学生渗透一些常见的观察顺序:(一)、选不好角度,定点观测。
我言秋日胜春朝——“写一处景物”作文指导

我言秋日胜春朝(学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一处景物”作文指导学习目标1.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
2.学习运用准确、生动的词和修辞手法,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情状和特征。
3.学会安排写景的顺序,并在景物描写在融入自己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圈出诗句描写的秋天特有的景物。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二.他山之石(一)读语段,思考:各段主要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文中加点词和画线句子的作用。
春:四月中的细雨,忽晴忽落,把空气洗.得怪清凉的。
嫩树叶儿依然很小,可是处处...,从薄云里探.出一些柔和的光线:地上的人..有些绿意。
含羞的春阳只轻轻的影、树影都是很微淡的。
野桃花开得很早,淡淡的...粉色在风雨里摆动,好像媚弱的小村女,打扮得简单而秀美。
——老舍《二马》夏: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冬: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
山尖...,有的地方雪..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妙笔生花观察你常见的一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篇作文,要写

妙笔生花观察你常见的一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篇作文,要写妙笔生花观察你常见的一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篇作文。
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按“游”为顺序写—-描绘旅途中一个有特色的小山村。
(外貌)过渡段:这是我们今天所走的路线图。
大家沿着两旁整齐的行道树,像轻快地跳动在波浪上的白帆船。
可以看到村前有一条清澈明净的小河,横贯南北;远方还有几座山峰,山脚下就是田野和树林……引出正题--外貌美:清新秀丽,干净舒适,空气清新(环境优雅)主题段(1):突出神态之美和心灵之美交待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过渡段:时间不早了,就让我们赶紧出发吧!从东面山坡上眺望这个古老而宁静的小山村。
依稀能听到孩子们欢乐的笑声,能闻到菜园里飘来阵阵扑鼻的清香。
近了,更近了。
只见各种颜色的楼房拔地而起,屋顶成行排列,纵横交错。
到处是粉刷一新的墙壁,户户窗明几净,显得格外敞亮;屋顶,白色的瓦片与湛蓝的天空浑然一体。
一条蜿蜒的石板路伸向远方,把连绵的青山,秀丽的田野,如茵的草坪串联起来。
这就是我们此次出游的目的地——马涧村。
到了!请跟随我的步伐,边走边看吧!(主题段落分析)第一层(2):欣赏自然风光,突出特色美1.静坐院中观山川,流水潺潺绕宅前。
走进农舍聆私语,淡墨素纸画佳卷。
身临其境展开想象说话:简单介绍他的建筑特色,简单阐述它给人带来的好处。
作者抓住村庄的景物特征:古老而宁静,突出“风光美”。
最后总结全文,强调:多么优美的乡村啊!(3):评价美德和家风教育,引出美食特色和亲情深厚问:怎样才算“神仙居住的地方”?(神奇的地方)神秘而又吸引人的地方(充满魅力、趣味、令人向往的地方)谁愿意参加小记者采访团去领略一番呢?提示:先用一句概括写出村庄的特色,再用四五句对比性词句具体叙述其好处,然后根据对方的反应补充,完善采访稿。
你也可以去寻找那些独特的景致,采集那儿不同凡响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我们要怎样观察? • 2、按什么顺序观察?
由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
在具体描写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 问题:
一、要注意景物的时令特征和地方特征。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日之内,昼夜 早晚;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景色是不 一样的。不同的地方,景色也不同,我 们在观察、描写景物时,就要注意这两 方面的特征。
写一处景物
习作要求:
题目自拟。 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写出景 物的特点。 注意文章的过渡要自然。 作文字数不少于450字。
的底座上写着: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 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继续前行,哇!一个巨大的山洞呈现在 我的眼前,这就是无源洞。洞口很大,里 面却黑漆漆的,清澈的泉——”好半天也没听到回声。 天要黑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我想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还要到无源洞玩。
神奇的无源洞 我们的巴东很美,有雄伟的长 江大桥,热闹的巫峡广场,最吸引 人的还是神奇的无源洞。 沿着一条长长的水渠,你来到无 源洞景区大门。一进门你会看到一 个红色的亭子,有两层,从上面往 下看,你会看见通向水面的一条小 路。不一会,就到了喂猴子的地
方,如果你扔个橘子,猴子就会迫 不及待地去抢,然后自得地在一旁 剥开果皮,津津有味地吃着里面的 果肉。猴子旁的笼子有一只锦鸡, 它有着五颜六色的羽毛,漂亮极了。 到了无源洞洞口,洞口旁有一 个弥勒大佛,大佛旁有很多游人们 供奉的食物。进了洞口,经过两三 座吊桥,就可以乘船进去探险,这
四周有四根朱红大柱子,中间有盘 旋而上的木楼梯。登上了望江亭, 极目远眺,宽阔的江面尽收眼底, 江水碧绿,江面上漂亮的旅游船、 慢吞吞的大货船、飞梭的快艇来来 往往,川流不息。 下了亭子,再往前走,很快,一 排石碑映在我们眼前,石碑上刻了
很多字,是宋朝时期宰相寇准在我 们巴东任县令时写下的诗文。爸爸 说寇准在巴东任县令时为老百姓做 了很多好事,老百姓为了纪念他, 摘录了这些诗文。 接着往前走,远远的就看见一 尊大佛,挺着个大肚子,笑眯眯的。 我和妈妈迅速跑过去,香炉里面有 很多烧过的香。可惜我们没有买香, 只好放了几块饼干在里面。佛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 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 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 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 觉 。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 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 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 海 ; 云 雾 遮 挡 山 峰 , 它 又 是 巨 大 的 天 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 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明明白白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 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写亭子:亭子大约有三层楼高,上 面是圆锥形的塔顶。每层的亭角向 上翘起,像八颗锋利的大象牙。最 高一层的横匾上写着“朱碑亭”三 个龙凤大字。我们走进“朱碑亭”, 只见四周有四根大红柱子,中间有 楼梯。
中间的两个花坛是菱形的。花坛里 长着一丛丛可爱的鲜花:迎春花、 杜鹃花、茶花、月季花等等。我最 欣赏那些月季花,有火红的、淡红 的、浅红的、大红的、粉红的,颜 色各异;有的半开,有的全开,形 状各不相同。到了春天,一股浓郁 的花香,引来了许多小蜜蜂绕着花 儿,嗡嗡地边歌边舞。
“一处”的范围不要过大。可写公园 一角,校园一景, 门前的小院,公 园的喷水池,校园的小花坛,假山 等。 四、要注意发挥联想、想象,(大 胆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把 语句写生动)把自己的感情写出来, 借景抒情,使文章写得生动,有趣。
写湖水:东湖的水平得像一面镜子, 清得可以看得见湖底,绿得像一块 翡翠。偶尔有游艇激起浪花,扩散 出一道道美丽的水纹。
二、要注意景物的静态、动态、颜 色、大小、数量的描写。静态描写 是指对景物静止状态的描写,动态 描写是指对景物运动状态的描写 (风的加入,小动物,人的活 动……)。写景物的颜色,就是色 泽的描写。
三、要注意景物描写的立足点和先 后次序。人的立足点不同,角度不 一样,同样的景物,写出来就会有 较大的差别 。(由远而近,由上而 下,从左及右,从前及后;还可以 先整体后部分;还可以按照景物出 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
时会看见很多的石钟乳,有的像八仙过 海、有的像倒立的小人……..到了无源 洞的中深处,洞中的水越来越浅,越来 越窄,船几乎不能走了,我们只好划了 回来。 听大人们讲,曾经有很多人进洞去 探险,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谁真正找 到洞的出口,无源洞究竟有多深也还是 个谜。人们只知道神奇的无源洞水清冽 甘甜,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巴东人民。
游无源洞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爸爸开 车带我和妈妈到无源洞玩。我们从黄土 坡出发,一会儿就到了。 我们沿着水渠往前走,首先映入眼帘 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八角亭。亭子大约 有三层楼高,上面是圆锥形的塔顶。每 层的亭角向上翘起,像八颗锋利的大象 牙。最高一层的横匾上写着“望江亭” 三个龙凤大字。我们走进“望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