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合肥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在试题卷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第一至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中国石化机械四机公司,90后数控车床技师孙野已算是个“老师傅”了。

从一名普通的大专毕业生成长为数控操作领域的青年能手,他十年磨一剑,用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

大学时参加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培训项目,孙野第一次来到江汉油田。

如今,他已在荆楚大地深耕11个年头。

这一路,孙野走得并不容易。

袖口隐隐约约的毛边,操作台上细细密密的刻痕……高压管汇事业部1号车间就是他的第二个家。

孙野回忆,刚进单位那段时间,年轻气盛的他有些浮躁,工作也相对没那么积极。

后来,他看到组里一位老师傅每天都早早到岗清理好周边工作环境,抢着干本来可能不需要他负责的事,对大家一视同仁,在工作各个方面精益求精。

孙野为此深受触动,干起活也越来越认真踏实。

在研究175兆帕超高压活动弯头时,对于压裂管汇的要求,正常的误差可能是两个丝,但是孙野和团队经过多次调整,专门定制出7种不同的特殊刀片,将误差控制在了一丝五分,甚至是一丝以内,也就是0.01毫米,六分之一头发丝的精度。

高压活动弯头的位置精度、形状精度、尺寸精度都达到了更高标准。

这几块元件体量不大,却是目前全球压力等级最高的高压流体控制元件。

175兆帕,相当于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面积要承受1750公斤的重量。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

蕉岭中学2015—2016届高一年级第二次质检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近年来,中国的选秀文化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

这既是近年来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问题所致,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接近,观众的印象模糊,难以脱颖而出,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而且,观众对于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又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造成了选秀节目的瓶颈。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

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

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

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杭州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诗人、小说家、作曲家和书画家在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关键时刻,如果受到打扰,思维过程被中断、破坏了兴会,往往再也没有办法接续一篇本来即将诞生的佳作伟构。

这类事情,在文学艺术史的记载中,在实际生活中,都并不罕见。

作为欣赏把玩对象的书法绘画作品,最精致的摹本也赶不上最朴拙的真迹,后者所具有的自然灵气是精工巧匠和先进技术无法复制的,正是因为这种自然灵气的存在,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使它的知音每一次欣赏都能获得新的乐趣。

②为了合理充分地解释类似现象,需要注意创造性思维中“有意义的空白”。

③在艺术创造、科学研究中,一个新颖而深刻的构思的萌生,一个开创性观点之闪露端倪,常常有着或长或短的将出而又隐的微妙曲折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主体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胸中骚动涌起、挣扎折腾,好像只要稍微伸伸手就可以采撷到一颗最硕美的思维之果。

可是,当他热情亢奋、兴高采烈地抬手举足,想要把心之所思确定下来,物化为可视可闻、可传达可交流的实体的时候,忽然又觉得身躯绵软、视界模糊。

他这才发现,自己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飘渺恍惚、迷离闪烁的影子。

那个影子的存在是如此之真确,正以不可抗拒的强大磁力吸引着他,使他梦魂牵绕、寝食不安。

那个影子的存在又是如此虚幻,他一次又一次地抓握,却总是两手空空。

④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主体对其内心状态的一种自我觉知,是找不到确定对象的觉知,是对于“空”、对于“不存在”、对于“缺口”的觉知;同时,又是强烈的具有很大能量的心理之流。

我们把这心理状态称之为有意义的空白。

⑤“有意义的空白”是任何人都可能有的心理现象,但是不同的人对于自己内心“空缺”的感觉的敏锐程度,以及突破“空缺”的愿望的强烈程度,有很大的差别。

而思维的创造性的大小高低正与此相关联。

合肥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肥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肥一中2014-2015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共67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3题。

在传统哲学思想中,儒家与道家所提倡的天道与人道的合一都是一种单向度的合一。

儒家关注的焦点是社会人伦道德问题,重视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从整体上说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道家关注的焦点是自然的法则,重视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道家主要把人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并从否定现实社会文化道德的角度来否定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属性。

实际上,人的存在具有多质性。

最基本地来说,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同时又是一种自由的存在。

在对待社会的关系上,人既有认同的需要,也有独立个性张扬以及独立价值判断的需要;在对自然的关系上,人既有与自然相融而和睦相处的需要,又有改造自然的需要。

这些方面都是对立统一的。

所以,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双向度的或多向度的而不应是单向度的。

人作为自由的存在,其自主性的选择和活动是最本质的东西。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通过自身的选择和活动去创造合乎目的的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任何既定的文化和文明的成果,都只是人的创造物,是人本质的表现。

乃至于自然万物都深深地印上了人类选择与活动的印迹。

所以,儒家用道德性来否定人的自然本性,道家用自然本性来否定人的社会属性,都是对于人的丰富本质和自由本性的片面化乃至否定。

因而,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扬弃儒家的模式,又要扬弃道家的模式。

在重视人与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的同时,以尊重和发挥人的自由本性为出发点,重新定位现代教育的价值。

一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把人作为适应性、选择性与创造性的统一体,立足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双向度的关系。

二是建构认同和帮助个体自主选择的教育环境。

承认受教育者选择的能力和权利,重视个体自觉的道德实践与价值判断,把外在个体的社会伦理规范定位在指导性功能上,通过受教育者自主的选择和教育者的指导性影响来实现社会规范向个人规范的转化。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区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整理—古诗阅读专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区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整理—古诗阅读专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区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整理—古诗阅读专题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3. 下列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芙蓉,荷花的别名;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

这两个传统意象都寄寓美好。

起句平缓叙述,主人公涉江采莲的雅洁形象跃然纸上。

B. 本诗第三、四句巧用设问,一句深沉的发问,一声无奈的叹息,自问自答,也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黯然神伤转为欢欣雀跃作铺垫。

C. 此诗后四句,采用“悬想”手法,把游子对“旧乡”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达到“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效果。

D. 本诗是游子思乡之作,采用“思妇调”的“虚拟”方式,以故乡妻子的口吻,设想家室离思,表达了游子思乡的苦闷、忧伤之情。

14. 胡应麟《诗薮·内编》评价本诗语言“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正确答案】13. B 14. “浅而能深、近而能远”是指本诗语言既质朴自然,又凝练含蓄。

①语言质朴自然,用语不粉饰,不堆砌,浅显直白,有自然美,诗中很多地方是直白口语,如“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日常生活口语不仅没有丝毫粗俗,反而增添了情绪。

②语言凝练含蓄,化用前代典籍中的典故,把丰富内涵纳入最简约的语言里,不仅丰富了诗歌语言容量,更使诗歌语言凝练,如本诗化用《楚辞》的意象和诗句,暗示了其未申明的含义,体现了含蓄美。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由黯然神伤转为欢欣雀跃”错。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此句抒写女主人公由采花的欢乐转为独自思夫的忧伤,情绪并未转为欢欣雀跃。

故选B。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唐山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滦一中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唐山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滦一中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开滦一中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试卷(语文)试卷第一卷(选择题,共4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kē) 愆.期(qiān) 颓.圮(tuí) 青荇.(xíng)B、杀戮.(lù)垝.垣(kuǐ)创.伤(chuàng)夜缒.(zhuì)C、溘.死(kâ)伶俜.(píng)漫溯.(sù)遒劲.(jìng)D、踟蹰.(chú)彷徨.(huáng)瞋.目(chēng)切齿拊.心(fǔ)【知识点】对课本重点字音的考查【解析】A、舸gě、荇 xìng ;B、垝guǐ、创 chuāng;D、瞋chēn【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嬉笑微漠踟躇苍桑风华正茂B、寂寥千陌和霭团箕挥斥方遒C、笙萧磐石便言包袱戮力同心D、扼腕蚩蚩慷慨袅娜图穷匕见【知识点】对课本字形的考查分析【解析】A、沧桑;B、阡陌、和蔼;C、笙箫【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乔峰和乔布斯,都是英雄,一个出自金庸武侠小说,称得上是_____,一个在西方电子科技中引领时代潮流。

②他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三天三夜,这期间来两次在身体不适治疗后又回到工作岗位,最终因______而病发,救治无效,不幸离世。

③虽然大家都知道教养是一个处世的通行证,但是,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就是______,依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

A、家喻户晓心劳日拙不以为意B、路人皆知心劳日拙不以为然C、家喻户晓心力交瘁不以为意D、路人皆知心力交瘁不以为然【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解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所共知。

心劳日拙: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XXX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后有答案

XXX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后有答案

XXX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后有答案XXX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50分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洞穴(xuâ)吊唁(yàn)自诩(xǔ)一丘之貉(háo)B.熟稔(rěn)盘桓(huán)参与(yù)中流砥柱(dǐ)C.羞赧(nǎn)妊娠(chãn)桎梏(gù)踽踽独行(yǔ)D.瓜蔓(wàn)发酵(xiào)旖旎(yí)雨声淅沥(x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富庶贿赂B.作践惺忪C.募集噩耗D.戏谑扭扣3.下列短语归类正确的一项是()A.并列:B.偏正:C.动宾:D.主谓: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利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南美人对足球的热爱令人由衷佩服,世界杯开赛前,有的阿根廷穷人球迷,甚至一路走一路唱,计日XXX,用自己的乐观和脚步走到了巴西。

....B.在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专家提示身无长物的大学生,肯定要尽早挖掘自....身优势,不断加强个人综合素质,以提高职场竞争力。

C.晚年的XXX三姐妹一个留在美国,一个留在台湾,一个留在大陆,她们虽然长时间不能见面,但一衣带水的牵挂,使得彼此的思念从未停止。

....D.宽容的处世态度虽然一直被提倡,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中,睚眦必报的新魑魅魍魉接踵而来缠绵悱恻匆匆那年智取威虎山一步之遥打老虎行动起来唤醒没落千年的南城霸王别姬入不敷前途透社报导惮精竭虑拾人牙慧革故顶新愤发图强不径而走折冲樽俎引亢高歌蜚声文坛1XXX总是太多,犯而不校的美谈总是太少。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既是汗青文献,又是散文著作。

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

唐山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命题人:高一语文组审核人: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XX分。

考试时间XX分钟。

2.将第Ⅰ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卡上。

(1—8题,命题人李雨洋)1、下列各项加点实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劲急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尝:曾经D.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族:聚集处2、下列各项加点实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闻:知道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断绝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

耻:并列3、下列各项加点实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用心躁.也躁:暴躁B.木直中.绳中:合乎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功:功劳D.金就.砺则利。

就:承受4、下列加点的“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B.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C.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5、下列加点的“焉”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或师焉.,或不焉。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6、选出下列语句中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2分)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君子不齿.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7、选出下列语句中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2分)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A.用心一.也B.吾师.道也C.小.学而大.遗D.輮.以为轮8、选出下列语句中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2分)苟全.性命于乱世A.吾从而师.之B.圣人之所以为圣.C.故圣.益圣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9—14题,命题人段睿)9.下列各项中前后两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2分)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而耻学于师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马之千里者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10.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一致的一项是:()(2分)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不拘于时,学于余C.大王来何操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11.下列各项句式类型划分一致、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一食而尽粟一石②铸以为金人十二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⑤生乎吾前⑥牡丹,花之富贵者也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⑧不拘于时⑨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⑩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⑪輮以为轮⑫曰师曰弟子云者A.④⑤⑧⑪B.③⑥⑨⑫C.②④⑦⑧D.①②⑦⑨1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13.下列各项句子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金就砺则利輮使之然也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C.人非生而知之者其真无马邪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木直中绳14.下列各项句子中,通假字数量最多的一项是()(2分)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而绝江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B.同舍生皆被绮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圣益圣,愚益愚C.或师焉,或不焉輮使之然也玉盘珍羞直万钱D.人非生而知之者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试卷一、基础积累与应用。

(共26分,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抹煞.(shā)摭.(zhã)拾诧.(chà)异蛮横.(hâng)B、薄.(báo)片甄.(zhēn)别思忖.(cǔn)跬.(kuǐ)步C、犄.(jī)角擂.(lãi)鼓纤.(qiān)巧槎桠..(chá yā)D冰雹.(báo)碾.(niǎn)成刹.(shà)那间自艾.(yì)自怜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怨天尤人入不付出望眼欲穿鬼谜心窍B、妄自非薄恪尽职守完美无暇暝思苦想C、举棋不定势不两立苟延残喘百无聊赖D、无精打彩一如既往熠熠闪光恣意妄为3、依次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近年来,内地作家 _____ 沿海地区,写出了不少以市场经济为题材的好作品。

②他上任以后,除旧布新,这项工作便 _____ 开展起来了。

③他决定用最 _____ 的方法,解决这个令他头痛的问题。

A .作客逐渐简洁B .作客逐步简捷C .做客逐步简洁D .做客逐渐简捷4、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幢清寒的的小屋,远离通衢,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

B、考古工作者只要能找到确实属于王陵区内的墓葬,便可顺藤摸瓜....,有更多的发现。

C、我有个不情之请....,如果您能设法找到的我的父亲,我不胜感激,但请您不要打扰他,只代我远远地看他一眼,告诉我他的情况就可以了。

D、“先贤古墓”是40多位阿拉伯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的墓地,建于贞观三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是一座名正言顺....的“古”墓。

5、下列选项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6、下列加点词语为古今同义的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下饮黄泉..C、古之学者..之无穷..必有师 D、羡长江7、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8、“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句中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9、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荀子名况,战国时赵国人。

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

主要作品为《荀子》,是先秦论说文的代表。

B、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

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

C、食指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出生,山东鱼台人,中国现代诗人。

作品有《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鱼儿三部曲》、《致橡树》等。

D、韩少功(1953)湖南人曾任《天涯》杂志社社长,主要作品有小说《诱惑》、《归去来》、《爸爸爸》、《马桥词典》、《暗示》,译作《惶然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2002年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

10、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例句:太阳无语,却放射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广博。

11、默写(6分)(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3)、位卑则足羞,。

(4)、诵明月之诗,。

(5)、舞幽壑之潜蛟,。

(6)、寄蜉蝣于天地,。

二、现代文(一)阅读下文,完成(12-13),(4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

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

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的占2.4%。

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但是,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12、下列观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顼是()2分A、互联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一面,所以让人难以捉摸,真是一件令人又爱又恨的事。

B、“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只有2.4%。

C、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应该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D、对于互联网,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13、互联网的认识,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B、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的占2.4%。

C、互联网络毕竟不能代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

D、学校、教师、家长应共同关注互联网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

(18分)怀旧的辉煌胡成林①忽闻一阵阵高粱秫秸叶子被小北风到得“哗哗”作响的声音传来,似梦似幻觉,犹如五十多年前,农村姥姥家院子里那秆秸夹的帐子被裹挟着雪粒子的老北风一阵阵摔打的声音。

我急速茫然四顾去捕捉这声音的来源,然而进入眼帘的只是漫天的雪花和白茫茫的大地,远处只有几栋农家院的房子。

我努力想回到现实中来,然而那既陌生又熟悉的声音还在耳旁飘来飘去徘徊不定,已经把我拉回那已逝去的童年岁月。

②腊月的凌晨,天还没亮,几粒寒星瑟瑟发抖地挂在天幕上,我在姥姥家热炕上睡得正香,几声“咣当、咣当”的响动把我惊醒,这声音好像是箍着铁箍的木轮牛车,敲着已冻得邦邦硬的车道的声音。

我睁开惺忪睡眼,缩着肩膀抬起头,透过糊着窗户纸的窗户影影绰绰看见一辆辆牛车笨呵呵地走过。

我刚要缩回被窝里继续睡,又听见“啪啪”脆响的鞭子声和“喔喔、驾驾”车老板的吆喝声,几辆胶皮枯辘大马车唰唰地掠过。

道路不平,墩得大车上“哗啦、哗啦”直响,可能是到集上准备卖的高粱秫秸……③几十年过去了,姥姥早已作古,姥姥家的房子、老院子、秫秸夹的帐子和街上走的木轮牛车,都已荡然无存。

可是让我不解的是那些已逝去的东西,如今仍然顽强地活着,就连那声音、气息和瞬间产生的感觉鲜活地、亲切地跳跃在我的心中,闭上眼睛,屏住呼吸贪婪地享受那早已久违了稍纵即逝的感觉。

④前年我回到令我魂牵梦缠的小镇,去找寻那些逝去的岁月痕迹。

真是遗憾,什么都没有了。

只见小时候经常抓鱼的沙河,如今已污染得臭气熏天。

那条采野菜时常走过的小街依稀可辨地还在,然而再也听不见昔日铁匠铺里“叮叮当当”的大锤声,也闻不到挂马掌的用红烙铁烫马蹄子那股刺鼻子的胶质糊味来。

还有那剃头的、吹糖人的、刮棉花糖的吆喝声都没有了。

拥挤在街道两旁的新旧不等高矮不齐的是歌舞厅、美容美发厅、网吧和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超市商店。

还有不时地从两侧房子里冲出声嘶力竭的流行歌曲让人心悸的迪斯高和摇滚乐,骚扰挤压每一个过路人的心脏。

⑤我徘徊在街里、河沿、田埂、荷花泡子,像考古人员仔细搜寻辨认岁月打磨过的痕迹。

⑥有人说这是怀旧,是人年老的表现。

我不知道“怀旧”这个词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不管什么词,我总觉怀旧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愫,是有一定文化修养和历史审美意识的体现。

令我奇怪的.是中国人怀旧尚且可以理解,怎么外国人也怀旧?而且不分老少都跑到中国来怀旧。

他们到中国旅游专门找那些交通不便、偏僻荒疏、无人问津的陈年老屋、破旧古院、荒冢残碑的地方瞻仰拍照,使很多中国人瞪大眼睛、张大嘴看着外国人在他们几乎天天看天天摸甚至厌烦弃之的东西面前流连忘返,然后大把大把的钞票进了他们的腰包。

噢——敢情这破生东烂西还是宝贝哪!⑦去年我走了一趟安徽,发现沿途一些明清老宅、碑石、牌坊的乡村都整修一番,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在徽州一条封号为“老街”的市场里,看到在古旧文物商店里竟把那些雕龙塑凤、古旧残年的门、窗、床、凳,甚至还有石磨、石碾、石墩都搬来卖,而且价格不菲。

⑧在这里怀旧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追忆年轮,抒发胸臆,发思古之幽情的一种情愫,在客观上已经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启迪人们的文明意识和文化意识,提高人们的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

同时它又像“洛阳铲”在不断地探测发掘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使之发扬光大。

⑨怀旧已经是现代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

它不是对过去旧的事物的简单留恋和沉湎,而是一种扬弃,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人性的逐渐纯化,欲回归大自然的一种表现。

生活已经赋予它新的内涵,反过来它又推动生活前进,达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辉煌。

12、文章开头部分写作者童年的记忆,有什么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何理解文中“敢情这破东烂西还是宝贝哪”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文章第四自然段中,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回到小镇所见到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前年”去小镇,“去年”去徽州,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和认识并不完全相同。

请联系全文,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简析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6分)答:三、古诗文阅读。

(19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共14分,选择题每题2分)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