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0.1海淀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参考答案

2020.1海淀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参考答案

海淀区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参考答案语文2020.01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1.(3分)敦煌(莫高)文化的价值及传承(意思对即可)2.(2分)最后是弘扬,也就是让它“活”起来(意思对即可)3.(3分)示例:排序2、3、1最佳,访谈逻辑清晰。

先从敦煌本身的文化艺术价值谈起,再谈怎样让敦煌文化“活”起来(或再谈怎样传承、弘扬敦煌文化);最后谈守护敦煌需要“莫高精神”。

(意思对即可,其他排序酌情给分)4.(2分)守护敦煌有什么意义?(或为什么要守护敦煌?)(意思对即可)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5分。

5.(1分)古体6.(3分)示例:焚膏继晷秉烛夜读韦编三绝黄卷青灯(其他成语符合诗意亦可)7.(3分)示例:《四时读书乐•秋》:读书如观赏清朗皎洁的秋月,令人神清气爽、内心澄澈,心旷神怡。

《四时读书乐•冬》:像寒冬盛放的数点梅花可让人感受到天地化育万物一样,读书也可化育人心,令人品性高洁,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意思对即可)8.(2分)(1)扪:摸(2)卒:最终(每空1分)9.(3分)通晓“道”的人要告诉别人什么是道,即使巧妙比喻善于引导,也不比用铜盘(比喻太阳的形状)和用蜡烛(比喻太阳能发光)更贴切。

10.(6分)⑴“求道”若不是亲自探求,仅靠向别人讨教,很难获得“道”(意思对即可)⑵孙武、子夏的话(意思对即可)⑶不学而务求道或求道而不务学(意思对即可)11.(7分)(1)①周公吐哺②久在樊笼里③江州司马青衫湿(2)④青冥浩荡不见底⑤金戈铁马⑥气吞万里如虎⑦官盛则近谀(每空1分,写错字、别字或漏字不给分。

书写正确、规范,笔画不清按错别字扣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2.(2分)C13.(4分)“且”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情感:既有暂时享受荷香月色的喜悦之情;也有对宁静、自由生活的渴望、向往(2分)。

两个“并且”逐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为经历磨难后能悟透生死而感到庆幸;为悟透生死并坦然面对而充满感激(2分)。

2020年高一人教版期末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高一人教版期末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人教版期末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试卷试题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过去几年,真人秀这一从西方舶来品,在体验了超乎寻常繁华的同时,也深藏着隐而未现的危机。

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是赫胥黎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预言。

他所担心的正是文化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而真理则被掩盖于日常生活的琐屑狂欢之中。

从规律上看,任何一种节目形态发展的过程都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有人看”,第二个是“有意思”,第三个是“有意义”。

目前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较为顺利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如《中国好声音》等现象级节目为代表的真人秀的节目形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完整移植和精细改造,并将自己打造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

当前应着力解决第三个问题,它不但最难解决,而且也最“性命攸关”。

“真人秀”的本质虽是“秀”,但特色在于“真”。

这个“真”字,既包含节目形态设计上的真实性考量,即以“记录”而非“虚构”作为叙事和表现的主要手段;也明确要求节目在文化价值上承载一种不造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

我们发现,在电视业更为发达的国家,真人秀是以普通参与者为主要形式的,明星真人秀并不是主流。

素人真人秀节目对普通人的人性、情感和存在状态的真实呈现,以及赋予普通人的生活更高的透明度和合法性,被广泛视为电视文化的一种高贵态度。

也许是因为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中国的真人秀仍高度依赖“明星制”,在价值倾向上也极为倚重商业逻辑和消费主义。

“素人”的概念虽很早即被提及。

但囿于电视产业的独特结构,真正有影响力的节目罕见。

反而是在网络自制领域,一些新潮的生产者更好地捕捉了真人秀在形态和内涵上的发展规律,推出了兼容“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素人实境秀,比如腾讯视频《我们15个》将15个背景迥异的普通人置于平顶的封闭空间,进行全天24小时、一年365天的完全呈现,便在形态上十分符合真正意义上的真人秀文化要求。

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1、命题范围:语文版必修3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3、第Ⅰ卷(阅读题70分);第Ⅱ卷(表达题80分)。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教育不妨从成语开始“国学教育”兴起,让国人颇有几分欣慰。

早就有人痛心疾首地说国家早该这样了,现在的孩子都数典忘祖了。

然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爱国不分先后,入市不分早晚。

只要是认识到了过失,随时想起来改正都是可喜的,及时的。

下一个问题又出来了,啥叫“国学”?中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大海捞针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乎,有经典说法:从“四书”“五经”开始。

然而,从“五四”以来,孔孟之道已经被批了几次,以“五四”和“文革”最为代表,以“文革”为甚。

经书的权威性被动摇不说,让孩子们读四书五经,就算是白话文翻译版本也令人担忧,这种学法能否持久和见效?换句话说,“国学”精神太庞杂,几乎包罗万象,甚至可以相互矛盾,或者各取所需。

比如“出世”还是“入世”。

再换句话说,文化传统柳暗花明,轨迹迂回迥异,也让人无所适从。

比如,春秋时期的侠客精神,比如荆轲和田横五百士,还有高山流水之类的故事,恐怕离时下的主流价值观渐行渐远。

剑拔弩张、侠肝义胆那一套跑到日本变成武士道了,中国人已经变得唯唯诺诺。

话说起来太长,这里想说的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历史系的学生是一种学法,平民百姓和孩子又是一种学法。

比如,最能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精华的东西,就是成语典故。

一半以上的成语故事来自春秋时期,可见,那个时期的民族智慧是多么辉煌啊!“成语”往往被认为是儿童读物,其实,就其故事的浅显性而言适合儿童,而其中的哲理却属于成人读物。

成语确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活化石,或者说,子孙后代的处世哲学在成语中早已高瞻远瞩了。

比如“指鹿为马”,如今的下属在领导面前,几乎时刻都要指鹿为马,看领导脸色行事,唯领导马首是瞻。

最经典的两个中国成语如今却最容易被国人所忽略:一个是“井底之蛙”,一个是“五十步笑百步”。

2020高一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高一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共五道大题,18小题,共4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 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 班别、姓名和考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应填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 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 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8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 A.残垣(yu cn ) 卜筮(pE ) . (xu B.否泰(pi ) 分外(f en )(qiC.偃仰(ydn ) 机杼(zhCi )舞(z di )D.蜘蹦(ch i ) 哽咽(y an )(dm ).2 .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2011年第二届新浪微博微小说大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作品要符合穿越小说的特征,且短小精悍二形象鲜明、有动人的故 事情节和平药近人的语言文字。

作品必须息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剽 窃,广大微博川户有权揭露非原创作品,主办方有权收回颁发给非 原创作者的奖品。

一A.力口火如荼B.短小精悍C.平易近人D.揭露 3 .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 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近日有点烦, 两件馆藏品一一长沙窑人物贴塑大执壶和磁州窑白地黑花豉,被质疑为假的仿品。

C.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 271.6万人。

D.伊朗外交部长萨利对英国驻伊朗大使馆遭到冲击表示“非常遗 憾;并承诺今后将防止此类袭击事件不再发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分。

的一项是( 伶傅(l ng ) * 坍圮(pi ) * 案牍(du ) * )(2 分) 血浓于水 * 挥斥方遒 * 载歌载 * 弹精竭虑 *()(2 分)我读着那光怪陆离的青松,读着读着,终于读生了生物学的一—• , , , ,因为整个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造环境,创造自我的过程;这也是适者生存的规律。

河南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

河南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典是攀援艺术高峰的阶梯,也是体现艺术高峰的标杆。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不仅以是否出现浩如烟海的作品为标志,还以是否涌现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精品力作为代表。

怎样才能锻造经典,或者说,怎样才能创造伟大作品?这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复杂问题,仅从创作主体看,文艺家对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能否进行大跨度的意蕴开掘和艺术超越,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之点。

文艺作品中呈现的每个具体形象、讲述的每个故事、描绘的每个画面,一般都不仅显示一种存在,同时必然包含着文艺家对生活的理解和想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呈现落叶往往意味着事业的衰败或人生的挫折;讲述一位知识分子忘我工作、报效祖国的事迹,让人生发出拼搏奉献、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描写一场残酷的战争,让人诅咒侵略并祈望和平……如此等等,莫不如是。

所有这些,虽然都能从作品表现的生活事件中看出某种意蕴,但它们远不属于我们所说的“意蕴开掘”的范畴。

这些意蕴,毕竟过于表面化、简单化和通用化了。

在这个层面上进行创作,文艺家只是社会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而不是生活底蕴的发现者和人类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我向来认为,文艺家也应是思想家,起码要具备思想家的素质。

他不仅要写出世态炎凉,更要洞悉世道人心,还要为揭示生活奥秘、发现人生真谛提供自己的独到观察和春智思考,给人以新的感悟和启迪。

鲁迅的一系列小说在现代文学的长廊里出类拔革,不仅在于他塑造了阿Q、祥林嫂等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更在于他对产生人物形象的社会土壤和时代风云进行了独到思考,赋予艺术形象揭示“国民性”的丰富内涵,其内心深处激荡着“立人”的深沉响喊,其“精神界之战士”的身影显得那样高大伟岸。

2020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复习测试题与答案

2020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复习测试题与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复习测试题与答案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里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

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

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至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

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

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经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文学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

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与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

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

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

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

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

还有另外一种主体精神弱化的现象,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

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

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

【高中教育】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高中教育】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8。

阅读下面的一则故事,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

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故事中的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竟成了“稀世之宝”,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写故事、寓言等等。

所写内容必须在“珍惜”的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强qi qiááng 强.制倔强.强.词夺理博闻强.记B.胖pàng 肥胖.胖.瘦心广体胖.矮胖.结实C.哄hǒn g 哄.逗哄.弄哄.骗哄.闹D.载zāi装载.搭载.怨声载.道载.歌载.舞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欠收 以飨读者 蹉跎真知灼见B.殴打 相形见拙 必竟婷婷玉立C.寒喧 功亏一溃 伎俩招之即来D.谴责 扬扬洒洒 决窍循私舞弊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_________赡养父母的义务。

②经营者对稽查人员给予的处罚不服,可以在限定日期内向有关部门提出_________。

③南昌市一座水库出现坝下涵管漏水,并伴有黄泥浆,水科所技术人员立刻运用这一高新技术产品充填灌浆,_________。

A.推脱申辩万无一失B.推脱申诉化险为夷C.推托申辩化险为夷D.推托申诉万无一失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都驳斥得体无完肤之后,他又低声念起来。

B.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久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C.彼此之间很快就熟悉了,他们靠着大树,凑近了,不拘一格地谈笑着。

D.他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儿子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的一句是()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A .参谋部通知:连长、指导员马上到团部开会,其他连的干部集合部队,准备出发。

B .我要为“希望工程”贡献我的一点力量,我要为“希望工程”贡献我的一点力量,把爱心献给贫困地把爱心献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让他们茁壮成长。

C .一辆大轿车牵引三台拖车,组成一组“荧光彩龙灯”,“彩龙”以时速40千米的速度上下飞旋。

D .该科研协作组发掘、研究、提高了民间用以治疗烧伤的草药——四季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本卷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总分100分。

2、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文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倩(qiàn)影摩(mó)登嫉(jí)恨不期(jī)而遇B、羞涩(sè)冠冕(miǎn)堂皇噩(è)耗俨(yǎn)然C、冤(yuān)魂妄加揣(chuāi)测屠戮(lù)凝(níng)炼D、伎(jì)俩桀骜(ào)锋利犀(xí)利塞(sài)外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化为乌有眷恋震摄忧心冲冲B、长吁短叹璀璨娇情光阴荏苒C、杞人忧天饿殍深隧兼融并包D、金科玉律菲簿内灸笑容可鞠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B、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难以回敬。

C、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而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D、鸟和花虽有连带关系,然而鸟有鸟名,花有花名,几乎没一个是雷同的,惟有杜鹃却是花鸟同名,最为难得。

4、下列句中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A 、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应接不暇。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电影中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独树一帜之处。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2分)A 、这一带,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B、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次一次的造谣毁谤,也可以将真理埋没。

C、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D、“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6、为了让某新生迅速找到正在会议室开会的班主任老师,有必要向他作点介绍,但介绍应尽可能简洁。

找出简介中可删去的两个。

()(2分)你们的班主任①在会议室开会,那位②西装革履、③身高一米七左右、④戴眼镜、⑤留络腮胡子的⑥男教师就是。

A、①⑥B、②③C、③⑥D、④⑤7、下边括号中是对该句使用的修辞方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

(反问,夸张)B、在苦难的梦魇一样的日子里,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以勇气和力量。

(比喻、拟人)C、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或者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和无法描绘的水晶的花彩时,有什么东西比白雪更加美丽呢?(比喻,反问)D、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和亲就一律加以反对,那么在封建时代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呢?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反问,对比)8、下列对课文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拿来主义》一文开头从“闭关主义”、“送去主义”谈起,是对两种主义的否定,就是从反面论证拿来主义的正确。

B、《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作者五次提到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体现鲁迅不赞成“徒手”的请愿,刘和珍的“微笑”更说明对反动派不能“温和”。

C、《简笔与繁笔》中“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

”这句话辨证地分析了作品写得过长的原因,要点清楚、明确、全面。

D、《过万重山漫想》一文中作者引用《庄子·逍遥游》中“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的作用是形容自己的思想活动,范围极为高远。

9、下边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两项是:()(2分)A、《内蒙访古》肯定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功绩,根本目的是为了赞扬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

B、《琐忆》一文中鲁迅用狮子和猪羊作比喻的用意是指当时中国不是狮子,而是任人宰割的猪羊,夸耀地大物博是不适宜的。

C、《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中,作者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同托尔斯泰墓进行比较,前文虽提到托尔斯泰与其他伟人墓不同,但较笼统,以这三人的墓为例,读者才能得到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D、《冬天之美》文中作者通过对冬天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城市冬天的赞美、热爱之情。

10、下列有关古代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20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是道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B、《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基本上已是一种专题论文的形式。

作者不仅反驳论敌的谬误,还从正面深入地阐述自己的主张。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代司马迁所著,它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纪传体的历史学和历史传记文学。

D、《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的历史著作,记录的是西汉的历史。

东汉班固撰。

书中有不少人物传记写得很成功,从而成为人物传记的范例。

二、文言文基础知识。

(20分)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无乃尔是过与(责备)②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现)③非我也,兵也(兵器)B、①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依靠,凭借)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控制,制服)③平心而度这,吾果无一失乎(揣度)C、①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死亡)②而后乃今将图南(图谋)③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诃(锋利)D、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②杀人如不能举(举例)③乃令张良留谢。

(告辞)1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2分)A、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D、距关,毋内诸侯。

13、选出与“项伯杀人,臣活之”中“活”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外连横而斗诸侯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

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D、序八州而朝同列。

14、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A、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B、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5、下面有一句子的句式与另外三句不同,请选出来()(2分)A、沛公安在?B、身死人乎,为天下笑者,何也?C、大王来何操?D、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16、下列句子的译文,不符合原句意思的一项是()(2分)A、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译文:勾践亲自给夫差充当马前卒。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君子患病那就必定有人想要编个谎言来搪塞他。

C、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译文:虽然年龄小,希望趁我还没死的时候把他托付了。

D、审容膝之易安。

译文: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这处。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字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地,信臣精卒孙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7、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固:牢固B、修守战之具修:治办、整治C、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拱手:作揖行礼D、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18、下面句中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A、席卷天下,包举宇内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百守藩篱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D、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19、战国“四公子”指哪四个人,请分别写出。

(2分)战国四公子指:。

20、翻译下列语句:(2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翻译:三、简答题(6分)21、默写: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且尔言过矣,,,是谁之过与?(2分)22、《鸿门宴》一文刘邦见项羽时说的那段话中,说双方关系的是“”;表示不居功的是“”;掩饰自己政治意图的是“”。

刘邦这样说的目的是。

(2分)23、《胡同文化》一文后“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棗这是比喻句吗?请作简明分析。

(2分)四、现代文阅读(24分)阅读《琐忆》选段,回答24-26题。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我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进化论牵制过我,”鲁迅先生接下去说,“但也有过帮助。

那个时候,它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

这一点终归是好的。

人的思想很复杂,要不然……你看,现在不是还有猴子吗?嗯,还有虫豸。

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

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

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

”24、“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不超过30字)(2分)25、参照鲁迅思想发展历程,结合本段文字,概括出鲁迅进化论思想的要点。

(不超过30字)(2分)26、文中三次提到“猴子”和“虫豸”,其中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三次含义都相同,都指真正的猴子和虫豸B、第一、三次指真正的猴子和虫豸,第二、三次指反动的青年C、第一次指真正的猴子和虫豸,第二、三次指反动的青年D、三次都指反动的青年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7—30题。

大度读人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

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