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山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
2012教师编制考试真题以及答案免费版.doc

这套试题是我花了20财富值下载的现免费贡献给大家教师编制考试真题以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D.孔子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A.讲授法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1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A.一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2012山西省教师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 2岁B、 4岁C、 6岁D、 8岁2、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3、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B、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4、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5、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6、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B、关键词法C、缩简法D、视觉想象7、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8、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9、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10、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就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11、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A、第一年B、第2-3年C、第3-4年D、第五年以后12、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B、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13、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14、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 2岁B、 4岁C、 6岁D、 8岁15、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A、强化学说B、先天决定论C、相互作用论D、循序渐进论16、根据强化物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17、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18、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19、浪漫的爱的组成是()A、亲近和激情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C、激情和承诺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20、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2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A、桑代克B、斯金钠C、加涅D、金布尔22、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23、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24、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25、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26、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C、学习方法D、学习规律27、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苛勒C、布鲁纳D、托尔曼28、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29、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
2012年山西省高中数学教师职称考试题

2012年山西省高中数学教师职称考试题第一篇:2012年山西省高中数学教师职称考试题2012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中数学教师职称考试题一、课标部分(20分):1、填空题(10分)(1)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
(2)高中数学课程目标要提高学生-----------------------、--------------------------、-------------------------、---------------------------、-----------------------等基本能力。
2、《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实现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
”(1)你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哪几个方面?(6分)(2)你是如何理解教师在课改中的角色和作用?(4分)二、教材教法(40分)3、请你画出《数列》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图,并写出本章中掌握的知识点(10分)。
4、对于“函数的单调性”这一节课的教学,你是如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的?请你结合你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这一过程(10分)。
5、比较用单位圆定义的三角函数与原来定义的优劣之处,并举例说明(10分)。
6、请你写出“圆的一般方程”这一节中推导圆的一般方程的教学设计(10分)。
三、专业知识(40分)7、填空题(16分)(1)、2012北京理科11(2)、2012安徽文9(3)、概率题(4)、2012浙江理128、数列题(8分)(1)、求通项公式(2)、错位相减法求前n项和9、(8分)2012辽宁文1810、(8分)没查出来是哪套高考题,直线与椭圆的内容,不难祝大家考试成功!【注】:若还需要更多的内容,请给我百度账号发消息第二篇:2013山西省数学教师职称评审答辩题2013年山西省教师职称评审答辩考试题(数学)一、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部分:1.义教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数学课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教材应体现分段实施,螺旋上升的原则,请你就函数部分谈一谈这一原则是如何体现的?4.试分析学生在运算中出现(a+b)2=a2+b2这一错误的原因,写出两种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
2012山西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2、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3、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4、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A、、个案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5、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A、桑代克B、斯金钠C、加涅D、金布尔6、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苛勒C、布鲁纳D、托尔曼7、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强迫症8、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9、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 2岁B、 4岁C、 6岁D、 8岁10、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澳苏贝尔D、奥斯本11、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斯腾伯格12、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13、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14、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15、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B、智力技能C、动作技能D、认知策略16、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 2岁B、 4岁C、 6岁D、 8岁17、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A、桑代克B、巴甫洛夫C、奥苏贝尔D、金布尔18、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苛勒C、布鲁纳D、托尔曼19、根据强化物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20、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21、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22、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23、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24、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A、4 2B、5 2C、6 2D、7 225、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就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26、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27、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A、桑代克B、斯金钠C、加涅D、金布尔28、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A、互不相识、双方的表面接触、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B、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C、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D、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双方建立友谊29、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30、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31、奥斯本提出了()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D、头脑风暴法32、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 2岁B、 4岁C、 6岁D、 8岁33、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34、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A、艾森克人格问卷B、Y-G人格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35、根据强化物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36、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37、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38、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39、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40、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41、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42、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43、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44、一旦抚育者离开,儿童就会表现出类似哭闹行为,称为()A、“同步性交往(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行为)B、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C、陌生人焦虑(遇见陌生人,婴儿就会哭闹或者畏缩于母亲身上的现象)D、分离焦虑45、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A、效果律B、应用律C、失用律D、准备律46、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A、奥苏贝尔B、加涅C、布鲁纳D、塞伦47、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48、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A、自我中心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公正阶段49、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行为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理智成分50、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51、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C、学习方法D、学习规律52、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53、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54、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55、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56、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57、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58、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59、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
2012年山西教师招聘考试英语试卷(真题)

绝密★启用前英语试卷 第1页,共8页英语试卷 第2页,共8页2012年山西吕梁市交城县英语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 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55分)第一节:单项填空(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从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适合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Shall I help you with that suitcase? —_______________.A.It ’s all right,thanksB.Yes,go ahead pleaseC.I don ’t want to trouble you too muchD.No,please don ’t do it 2.—What a pity!I ’ve not got a ticket for the football match tonight. —Don ’t worry.It ’ll be broadcast_______________. A.liveB.livelyC.aliveD.living 3.He put the books in the box _______________ the shelf. A.insteadB.instead ofC.instead of onD.instead on4.He does _______________ in speaking English every day.A.a lot of practicesB.much more practiceC.many more practiceD.a number of practice 5.The dog looked _______________.The boy looked _______________at the poor dog. A.dead;sad B.dying;sadly C.deadly;sadly D.dying;sad 6.I can hardly hear the radio.Would you please_______________? A.turn it onB.turn it downC.turn it upD.turn it off7._______________your bike when you have to leave it somewhere. A.Don ’t forget locking B.Not to forget locking C.Never forget to lockD.Not forgetting to lock8.The little girl looked _______________and her eyes were filled _______________tears.A.sadly;ofB.sad;ofC.sadly;withD.sad;with9.—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classroom?—_______________.All of them are practicing _______________the new song in the music hall. A.Nobody;dancingB.None;singingC.Twenty;dancingD.No one;to sing10.—How many English songs have you learned? —Fifteen _______________this month. A.in B.onC.toD.by 11.He raised his voice to make himself _______________.A.hearB.hearingC.heardD.to be heard12.I don ’t want _______________ of them.Please show me _______________.A.all;anotherB.both;othersC.neither;anotherD.either;another13.—Good morning,Grand Hotel.—Hello,I ’d like to book a room for the nights of the 18th and 19th. —_______________ A.What can I do for you? B.Just a minute,please. C.What ’s the matter?D.At your service. 14. Both teams were in hard training;_______________ was willing to lose the game.A.eitherB.neitherC.anotherD.the other 15. One learns a language by making mistakes and _______________them.A.correctB.correctingC.correctsD.to correct16. —_______________—Drop in if you have time. —Sure.Bye!A.Well,I really must be going now.B.I wonder if you could let me go now.C.Do you mind if I leave now?D.What a shame that I want to go now. 17._______________you have made a promise,you should carry it out. A.UntilB.OnceC.ForD.As soon as18.—I like swimming but I don ’t like to swim today. —_______________ . A.So do IB.So I doC.So it is with meD.I do so19.It is said that she _______________ in a bank since graduation. A.has employedB.has been employedC.had employedD.is employed20.How about the two of us _______________ a walk down the garden?A.to takeB.takeC.takingD.to be taking 21.When you haven ’t finished this,why do you go on _______________ that? A.with B.to do C.doingD.to have done 22.Charles Babbage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_______________ the first computer.A.to inventB.inventingC.to have inventedD.having invented 23.If we had followed his plan,we could have done the job better with _______________ money and _______________ people.A.less;lessB.fewer;fewerC.less;fewerD.fewer;less24. Tom _______________ into the house when no one _______________.A.slipped;was lookingB.had slipped;lookedC.slipped;had lookingD.was slipping;looked 25.—Hey,look,where you are going! —Oh,I ’m terribly sorry _______________. A.I ’m not noticing B.I wasn ’t noticing C.I haven ’t noticedD.I don ’t notice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 、B 、C 、D)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012山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资料

1、因特网上每台计算机有一个规定的“地址”,这个地址被称为____地址。
A、TCPB、IPC、WebD、HTML2、下面列出的条目中,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是____:I、存储大量数据;II、高效检索;III、管理操作方便;IV、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共享。
A、Ⅰ、Ⅱ和ⅢB、Ⅰ和ⅡC、Ⅰ、Ⅱ和ⅣD、都是3、为了保证任务栏任何时候在屏幕上可见,应在"任务栏属性"对话框的"任务栏选项"标签中选择____。
A、不被覆盖 B、总在最前 C、自动隐藏 D、显示时钟4、下列关于网页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
A、网页是浏览网站的基本单位B、网页中可以包含指向其他网页的超链接C、网页就是一个网站的首页D、用Word2000也可以编写网页5、域名最右边的部分表示区域, cn代表____A、加拿大B、中国C、联合国D、美国6、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全部资源的软件是____。
A、数据库B、应用软件C、软件包D、操作系统7、在下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A、外存中的信息可直接被CPU处理B、计算机中使用的汉字编码和ASCII码是一样的C、键盘是输入设备,显示器是输出设备D、操作系统是一种很重要的应用软件8、HTTP协议是_____。
A、文件传输协议B、网络互联协议C、传输控制协议D、超文本传输协议9、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____、潜伏性和传染性等特点。
A、必然性B、再生性C、隐蔽性D、易读性10、PC机中的奔腾或PII都指的是____。
A、计算机中光驱的品牌B、计算机中CPU的型号C、计算机中电源的规格D、计算机中的内存的型号11、word2000文字处理软件是____。
A、操作系统B、通用应用软件C、系统软件D、语言处理程序12、为了指导计算机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ISO颁布了OSI参考模型,其基本结构分为____。
A、6层B、5层C、7层D、4层13、计算机系统由软件系统和____系统组成。
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三)

2012年全国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济南市)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2.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
这种现象称为()(贵阳市)A.高原现象B.遗忘现象C.舌尖现象D.回忆现象3.人们常说“知之深,爱之切”,这种说法表明()(宿迁市)A.认识是情感的基础B.情感是认识的基础C.认识是意志的基础D.意志是情感的基础4.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桂林市)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5.因材施教原则是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提出的。
(郑州市)A.个别差异性规律B.阶段性规律C.不平衡性规律D.顺序性规律6.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他们在受教育时是()(沈阳市)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自主地、有选择地接受各种教育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7.“教育即生活”是由()提出来的。
(大连市)A.桑代克B.杜威C.赫尔巴特D.苏霍姆林斯基8.个案研究属于()(安阳市)A.历史研究B.比较研究C.调查研究D.实验研究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西安市)A.增强B.变化C.成熟D.死亡10.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他认为智力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那么认识环境的能力属于()(大连市)A.自知智力B.视觉—空间智力C.逻辑—数学智力D.身体运动智力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宿迁市)A.促进公平B.德育为先C.育人为本D.改革创新12.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结构理论是()(深圳市)A.二因素论B.群因素论C.三维结构论D.独立因素论1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发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成都市)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情境D.问题对象14.月明之夜,人们总是感觉到天空中的星星格外的少。
2012全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三)(含答案)

2012全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三)(含答案)D全国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三)(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哈尔滨市)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2.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合肥市)A.热情B.心境 C.激情 D.应激3.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长沙市)A.多血质B.胆汁质 C.粘液质D.抑郁质4.小明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怕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海口市)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势冲突5.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识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九江市)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6.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昆明市)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7.晶体智力()(杭州市)A.在成年期不会增长 B.在成年期开始衰退C.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 D.是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
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长沙市)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9.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1.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无锡市)2.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具体指的是、、。
(九江市)3.“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提出的。
(杭州市)4.人格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差异和差异。
(湘潭市)5.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山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宇宙是在()年前大爆炸时形成的。
A.150亿B.100亿C.50亿D.30亿2.海洋水占地球水的()A.97%B.70%C.30%D.50%3.陆地上的动物分为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那么螳螂和章鱼分别属于()A.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B.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C.有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D.有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4.地震是由震级来衡量的。
里氏震级是1935年由()国的里克特发明的。
A.英B.德C.美D.法5.我国四大名著是()A.《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B.《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射雕英雄传》C.《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D.《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射雕英雄传》6.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是()A.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B.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C.中国印度古埃及巴比伦D.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7.奥林匹克之父是()A.罗格B.萨马兰奇C.姚明D.顾拜旦8.但丁的作品是()A.《神曲》B.《荷马史诗》C.《苦行记》D.《浮士德》9.文艺复兴起源于13世纪末的()A.英国B.德国C.法国D.意大利10.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是()A.福娃B.海贝C.海马D.海宝11.欧洲最高的山脉是()A.阿尔卑斯山脉B.斯堪的纳维亚山脉C.高加索山脉D.乌拉尔山脉12.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举行。
A.上海B.北京C.广州D.厦门13.儒家文化的发明者是()A.荀子B.墨子C.老子D.孔子14.锲而不舍的“锲”字是什么意思?()A.刻B.画C.印D.写15.“颜筋柳骨”中“柳”是指书法家()A.王羲之B.柳宗元C.柳永D.柳公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
2.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第三阶段的道德或道德推理是。
3.衡量人的品德的主要标志是。
4.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5.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6.教育评价根据其评价主体可分为、。
7.心理评估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框架的基础上制定的,它们是和。
8.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是。
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和杜威。
10.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1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1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什么是素质教育?2.请列举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3.举例说明“感觉适应”。
4.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5.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
2.试述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
五、材料分析题(15分)张老师是个让领导头疼的人物,他总是挑领导的“不是”。
学校工作有时难以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张老师就抓着不放。
张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极强,在学校里很有影响力。
学校交给他的工作他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学生信任、家长放心,但他那股直冲冲的傲气让人难以接受。
学校该实习了,王校长按惯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校长、教务主任依次排列,最后考虑到要有个能干的组员,于是请到了张老师。
张老师爽快地答应了,并讲到了自己对实习的设计,听得王校长一个劲地点头。
最后张老师提出条件:“要我干,我一定干好,但要给我一定的权力。
”最后,王校长考虑再三,终于同意了他的要求,任命他为实习小组副组长。
他果然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问题:根据以上案例,你认为张老师向校长提出给予权力的要求是否正当?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
宇宙大爆炸仅仅是一种假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自然科技知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知识面狭窄,不关注科学发展动态。
2.A【解析】地球上淡水资源只占海洋水总量的很小一部分。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地理常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知识面太狭窄。
3.A【解析】蟑螂是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章鱼是腔肠动物,也属于无脊椎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生物学知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误以为蟑螂是脊椎动物。
4.C【解析】目前通用的震级标准最初由地震学家查尔斯·里克特193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技术学院公布。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自然科技常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知识面狭窄,不注重书本之外知识的学习。
5.C【解析】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基本文学常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文学功底太差。
6.D【解析】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是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历史知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基础知识薄弱。
7.D【解析】顾拜旦,法国著名教育家,近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他的杰出成就主要在学生教育方面和社会竞技运动方面。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公共基础知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对书本之外的知识涉猎太少。
8.A【解析】《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在被放逐期间写的一部长诗,是其代表作。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文学常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知识面狭窄。
9.D【解析】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历史知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知识面狭窄。
10.D【解析】“海宝”寓意上海宝贝,又代表四海之宝汇聚申城,既象征着上海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同时融汇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时事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平时不关心时事,信息闭塞。
11.A【解析】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位于欧洲南部,呈一弧形,东西延伸,长约1200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07米。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知识面狭窄。
12.C【解析】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月至27日在广州举行。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时事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平时不关注时事。
13.D【解析】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设人。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儒家文化及其创始人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基本的文学常识欠缺。
14.A【解析】锲:镂刻;舍:停止。
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成语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欠缺基本的文学知识。
15.D【解析】“颜”,指颜真卿,“柳”指柳公权。
中国古代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代的赵孟頫。
颜、柳占据了其中一半的席位。
“颜筋柳骨”是说他们二人的风格像筋骨那样挺劲有力而又有所差异。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我国文学常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知识面太狭窄。
二、填空题1.自主发展(自我发展)2.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3.道德行为4.弗洛伊德5.文法修辞辩证法6.自我评价外来评价7.健康模式疾病模式8.双趋冲突9.赫尔巴特10.教书育人11.发散思维12.热爱学生三、简答题(答案要点)1.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第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第四,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第五,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3.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视觉的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与暗适应相反,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
4.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
5.(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1.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
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不重复或练习,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
练习律又分为应用律和失用律两个次律。
效果律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2.(1)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要求。
根据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传授新知识,可采用讲授法;复习和巩固知识,可采用练习法。
(2)课程性质和特点。
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教师会经常采用演示法和实验法;语文、外语、思想政治等课多采用讲授法。
(3)学生年龄特征。
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在知识准备程度和个性发展特点上也不同。
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有些方法需要较长时间,有些方法对教学设备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教师要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确保教学过程的优化。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各种相关因素,进行权衡取舍。
五、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1)张老师的要求是正当的。
校长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给予张老师一定的权力,让他担任实习小组副组长的做法是正确的。
(2)这里涉及校长用人原则的问题。
校长用人要用人不疑,并用其所长,重在使用,注意责、权、利的结合。
(3)材料中的张老师是学生信任、家长放心的老师,对这样业务成熟的教师,校长要适当给予一定的权力,这样既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更利于工作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