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题型及分值占比

合集下载

训诂学自考考试题型及答案

训诂学自考考试题型及答案

训诂学自考考试题型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字的形、音、义B. 古代文化C. 古代文学D. 古代历史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训诂学研究的经典文献?A. 《说文解字》B. 《尔雅》C. 《诗经》D. 《道德经》答案:D3. 训诂学中的“形训”是指什么?A. 解释字的本义B. 解释字的引申义C. 解释字的形态变化D. 解释字的音变答案:C4. “训诂”一词最早出现在下列哪部文献中?A. 《周礼》B. 《左传》C. 《礼记》D. 《论语》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的基本方法?A. 比较法B. 历史法C. 系统法D. 直观法答案:D6. “六书”中的“转注”是指什么?A. 同源词B. 同音词C. 同义词D. 形声字答案:C7. “以形索义”是训诂学中的哪种方法?A. 声训B. 形训C. 义训D. 音训答案:B8. 下列哪项不是《说文解字》的编排方式?A. 按部首排列B. 按笔画数排列C. 按字义排列D. 按音序排列答案:C9. “训诂学”一词是由谁提出的?A. 许慎B. 郑玄C. 班固D. 扬雄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内容?A. 字词的形、音、义B. 古代文献的校勘C. 古代文献的翻译D. 古代文献的注释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BCD)A. 比较法B. 历史法C. 系统法D. 文献考证法12. 下列哪些属于训诂学研究的经典文献?(ABD)A. 《说文解字》B. 《尔雅》C. 《史记》D. 《释名》13. “六书”中的“形声”是指什么?(AB)A. 字形与字义的结合B. 字形与字音的结合C. 字音与字义的结合D. 字形与字义的分离14. 下列哪些是训诂学中的“音训”方法?(AD)A. 反切法B. 比较法D. 声训法15. 训诂学在现代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ABC)A. 古籍整理B. 文字学研究C. 古代文化研究D. 现代文学创作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训诂学的定义及其研究目的。

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训诂学》教学大纲

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训诂学》教学大纲

《训诂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课程目标本课程对学生达到如下毕业要求有贡献:(1)知识掌握能力:能够系统地掌握训诂学内容、价值、方式与方法、简史与要籍、观点与原则,以及新领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问题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掌握的训诂知识分析古籍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3)综合应用能力:能够针对古代文献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更好地把握文献的内容。

(4)阅读能力: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古代文献,更好地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

(5)沟通能力:能够疏通古代语言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发展脉络,提升语言表达、应用能力,以语言为“利器”,做好职场沟通。

(6)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跟踪语言文字学发展动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职业素养,适应语言文字领域及相关职业发展。

教学要求完成课程后,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传统训诂学的基础知识和能力;(2)了解一些基本的古代文化知识;(3)通过阅读古代文献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4)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与脚踏实地的专业精神;(5)增强自学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训诂学》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四、教材及教学主要参考书推荐教材:《训诂学教程》,许威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2月第3版。

参考书目:《训诂学》,郭在贻主编,中华书局,2005年9月第1版。

《训诂简论》,陆宗达主编,北京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训诂与训诂学》,陆宗达、王宁编,山西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训诂学原理》,王宁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1996年1月第1版。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陆宗达、王宁、宋永培编,中华书局,2018年1月第1版。

河北《训诂学》自学考试大纲

河北《训诂学》自学考试大纲

河北《训诂学》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训诂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在完成《古代汉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掌握历史文献材料,结合更高层次的系统的理论学习,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同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将来在古籍阅读以及文言文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对于训诂理论、训诂方法要求能够识记、理解,同时能够结合《古代汉语》文选解决其中的问题,做到简单应用,进一步在自主阅读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疑难问题。

本课程之前,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三门基础课,与本课程有密切联系。

尤其是对《古代汉语》课的深化与提高。

训诂学的学习又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及相关选修课,如中国古代文化史等课程打下语言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总论内容:1、什么是训诂与训诂学:①前人对“训诂”的解释;②黄侃对“训诂”的解释;③《辞海》对“训诂”的解释;④什么是训诂学;⑤训诂学的任务。

2、训诂学的内容:①解释字词;②解释文句;③分析篇章;④分析表达形式;⑤分析时空关系。

3、训诂的范围;4、训诂的实践形式:最早的实践形式是《毛诗诂故训传》、《尔雅》;了解训诂学基本要籍的作者及时代;5、训诂学的原则:历史的、辩证的、唯物的、现实的;6、训诂学的用途;7、传统训诂学的术语:谓、谓之、当作(当为)、读为(读曰)、读若(读如)、之言(之为言)、破读(读破)、浑言、析言、辞(词)、如字、转语、互文、今文、古文。

考核目标:识记:历代对“训诂”的解释、训诂学的内容、训诂的实践形式、传统训诂学的术语。

应用:对具体的训诂形式、训诂术语能够结合具体材料进行判断。

分论第一章训诂力作示范内容:本章主要讲述清代学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的主要内容及评价考核目标:识记:俞樾的主要著作、关于句读的知识,其他知识不作考试内容。

第二章训诂的方法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训诂的五种基本方法:1、以形索义:①以形索义探求字的本义;②利用《说文》及古文字材料;③区分笔意与笔势;④必须有文献资料的充分证明,防止望文生训。

训诂学整理

训诂学整理

考试题型和范围一、单选题(10题*2分=20分)1.最后两讲(训诂学的应用)讲的一句话里两个带点的字,理解成4个选项中的哪一个2.第一次课的内容:训诂前人的定义抽出一个词可能是4个选项中的哪种意思3.训诂学分期:哪个时期发展不平衡4.后面讲的内容中:(训诂与字典、词典)词典中的一个词/对词的理解5.训诂与语法:《左传》中的某个字的理解6.这本书属于什么体:传注体、正文体、专著体、集注(汇辑或综合诸家对同一古籍音义的注释)7.古代注音(上课讲的)8.在一语境中解释词义,不能用的是?训诂学里不能怎样?9.清代训诂一句话出自哪个作者的那本著作?“训诂之旨,在于声音;引申触类,不限形体”(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自序》)10.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出自三家注的是?二、名词解释(3题*4分=12分)1.形训、声训、义训3考12.同训、递训、互训3考13.转语、雅言、析言3考1雅言:我国古人十分重视各地方言的统一,于是出现了“雅言”。

《辞海·雅言》条说:“雅言,古时称’共同语’,同’方言’对称。

”孔颖达在《正文》中说:“雅言,正言也。

”“雅言”就是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雅言”是以周朝地方语言为基础,周朝的国都丰镐(今西安西北)地区的语言为当时的全国雅言。

孔子在鲁国讲学,他的三千弟子来自四面八方,孔子正是用雅言来讲学的。

《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

《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

其中“尔”是近正的意思;“雅”是“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

“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

三、简答题(2题*9分=18分)1.对于以下两个释义谈谈你的看法(词+释义+例句)有个词上课讲过,另一个词关系紧密2.训诂的主要原则是【总论】一、训诂与训诂学(定义)(一)训诂训:被释对象(名词)、解释疏通(动词)诂:古代语言(名词)、解释古语(动词)解释语义的活动为训诂,对语义做的解释也是训诂。

1月浙江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1月浙江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枯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浙江省2018年1月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反训2.义界3.互文见义4.破读5.形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_________ ,二、________ ,三、_______ 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拾三个部分,即:音韵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人将汉字字形的构造归纳为六种,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索词义的由来,这种训诂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亦称_________ o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言又称对文、对言,浑言又称、、散文、散言,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 _____ 的通别。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诂的起源,应该上溯到,这一点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隋唐时期汇集佛经音义的专书,以和编纂的两种《一切经音义》为代表。

训诂学试题参考答案

训诂学试题参考答案

训诂学试题参考答案(周大璞《训诂学初稿》)一、填空(每格0.5分,共10分)1、会意,形声,象形,指事。

2、《字汇》,214部。

3、慧琳,玄应。

4、后,前。

5、《博雅》,张揖,《广雅》。

6、《故训汇纂》。

7、刘宋、史记集解,唐、史记索隐,唐、史记正义。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释名》:略2、声训:以同音字、音近字、音转字相训。

可以说明文字的通假,探索词语的来源,保存古音的历史面貌。

但有时是主观推测。

3、训诂:训诂即解释,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语言解释古代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4、对文:指在句式相同的两个或几个句子中,处于相同地位、相互对应的词语。

三、阅读古注,指出下列各注释中使用的训诂术语,分析它们的作用,并解释加线的词语(15分)1、犹:某义可通。

2、之言:用音近义通词释义又。

3、为:下定义穿衣涉水,水深时淹着带子,水浅时把衣裳捞起来即可。

4、曰:下定义杀人陪葬。

5、之言:用音近义通词说明语源(释义)。

四、阅读并标点古注,回答下面的问题(20分)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1、训诂术语:当作(改正误字误读)、某(今、藏)本作(校勘文字异同)。

2、王先慎,盧文弨。

3、注释体例:王先慎《韩非子集解》4、异文,大量引用类书。

五、训诂术语、释义方法(15分)《红楼梦》第二回某,某也。

义训(僵,偾)、观境为训(僵树自立)。

六、分析“儿女”的词义,并评价今人的注释(20分)“以大名冠小名”:大约在秦汉之际逐渐失去生命力。

“以小名冠大名”:生命力强。

儿郎、女郎(汉魏后);女子子、女子、男子(子:幼儿至青少年的统称);女儿、男儿(儿:儿女统称)。

俞樾对;今人解释不确。

浙江10月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10月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 3 分,共15 分)1. 读若2. 义界3. 声训4. 通言5. 貌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 分)1. 关于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三、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雄所撰《法言》、《太玄》,为哲学著作,其语言学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勘是校正古书中_________ 、 _________ 、、等错误的一种学问。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代研究《尔雅》的主要著作有的《尔雅正义》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尔雅义疏》。

5. 元•卢以纬的___________ 一书则专门研究 __________ 的用法。

6. 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这几个词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间的细微差别,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后面。

7. 宋人_________ 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

这个观点被人称之为8. _____________ 所谓 _____________ (或称 ),就是汇集各家对于某部书的注解而成一书,这类著作博采众说,有存古之功。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V”,错的打“X”每小题2分,共10分)1•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

河北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河北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河北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古代文献的校对B. 古代文献的解释C. 古代文献的整理D. 古代文献的编纂答案:B2. 下列哪部作品是训诂学的重要著作?A. 《说文解字》B. 《尔雅》C. 《康熙字典》D. 《资治通鉴》答案:B3. 训诂学中的“训”指的是什么?A. 解释词义B. 校对文本C. 编纂词典D. 研究语法答案:A4. “诂”在训诂学中的含义是什么?A. 古代的解释C. 古代的翻译D. 古代的评论答案:B5. 训诂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项?A. 文本对照B. 语音分析C. 语法解析D. 历史文化背景研究答案:A6. 训诂学对于理解古代文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A. 仅在于词义的准确理解B. 仅在于语法结构的解析C. 包括词义、语法、历史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D. 仅在于文献的校对和整理答案:C7. 下列哪位学者对训诂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 孔子B. 荀子C. 扬雄D. 王充答案:C8. 训诂学在现代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领域?B. 古代历史研究C. 古代哲学研究D. 所有以上领域答案:D9. 训诂学与语言学的关系是什么?A. 训诂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B. 训诂学与语言学无关C. 语言学是训诂学的一个分支D. 训诂学与语言学相互独立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训诂学研究的内容?A. 古代词汇的演变B. 古代文献的版本比较C. 古代文献的作者考证D. 古代文献的印刷技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训诂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CD)A. 古代词汇的解释B. 古代文献的创作背景C. 古代文献的语法分析D. 古代文献的版本校对12. 训诂学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作用包括?(ABD)A. 帮助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B. 揭示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C. 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D. 校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文本错误13. 下列哪些是训诂学研究的重要工具?(ABC)A. 古代字典B. 古代词典C. 古代注解D. 古代诗歌14. 训诂学对于历史文化研究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AB)A. 帮助了解古代社会的语言习惯B. 揭示古代文化的历史变迁C. 评价古代文化的社会影响D. 研究古代文化的传播途径15. 训诂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D)A. 古代文献的教学B. 现代文学的创作C. 外语教学D. 古籍整理与研究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训诂学的定义及其研究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训诂学课程考试说明
(课程代码00819)
一、考试标准和原则
1、考试标准
坚持质量标准,注重能力考查,使考试合格者能达到一般普通高等学校或高等职业院校同专业同课程的结业水平,并体现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特点。

在题量上保证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够在规定的考核时间内完成全部试题的回答,并有适当的时间检查答案。

2、考试依据
大纲——大纲名称:
公布时间:
指定教材——教材名称:《训诂学》
编者:宋子然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9月第四版
印刷时间:2012年9月第四次印刷
3、本课程考核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以基础知识为主,适当考核相关能力,有些能力与知识的考核融为一题。

知识与能力的比分大概在70:30。

4、重点与覆盖面的关系
试题覆盖到章,重点章节的分值比例较大,一般章节的分值比例适当。

单章考核分数最高不超过23 %。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本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线。

2、试卷内容结构:指本课程试卷考核的重点章节或内容。

重点考核章节是:第二章、第四章、第六章
不考章节:第十章、第十一章
一般考核章节:第一章、第三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3、试卷能力结构:指本课程试卷考核的能力层次结构比例。

识记(Ⅰ)︰领会(Ⅱ)︰简单应用(Ⅲ)︰综合应用(Ⅳ)=26:34:27:13
4、试卷难度结构:指本课程试卷考核的难度结构比例。

较易(A)︰中等偏易(B)︰中等偏难(C)︰较难(D)=24:21:42:13
5、试卷题型结构:指本课程试卷的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30分
多项选择题:10分
简答:30分
论述:30分
6、本门课程有无特殊要求(包括考生可携带的绘图工具、计算器等)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