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 张永红主编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学前心理学张永红主编教学大纲复习

学前心理学张永红主编教学大纲复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本课程目前主要采用的教材是由张永红主编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布时间:[2012年06月30日] 点击数:133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大专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阐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介绍各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体面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及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以及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为学生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实践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幼儿教育、幼儿园课程研究、幼儿园管理、幼儿家庭教育等提供必要的心理学基础,是幼教理论研究者和幼教实践工作者必须学习的课程之一。

二、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提高对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的兴趣和情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掌握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形成和提高运用心理学知识观察和分析学前儿童的行为的能力、解决学前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教育创新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的学前儿童教育工作以及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揭示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趋势,同时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的实践密切结合。

因此,教学应重点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尤其是学前儿童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以及社会化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结合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基本理论以教师讲解为主,发展性问题以师生讨论的方式为主,现实问题以案例分析、学生实践的形式为主。

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以提问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学生实践以去幼儿园实地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主。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心理学课程类别:教师教育选修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掌握教育心理学一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系统地了解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认识学前儿童学习的特点和心理学规律,初步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指导与评价的心理学原理和心理学规律、原理和技术,初步掌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原理和幼儿教师的心理特点,同时能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初步运用这些原理有效地指导幼儿学习,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并运用理论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应该在了解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识记和理解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运用学习理论去分析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有关心理现象及其特点、规律,并尝试解决幼儿学习和指导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教育教学心理原理和方法设计、指导、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幼儿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实施有效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科学指导家长工作。

三、先行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幼儿学习教学难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法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2学时)1.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2)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2.重、难点提示(1) 学前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及其基本阶段;(2)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第二章幼儿学习概述(2学时)1.教学内容(1) 幼儿学习的发展与种类;(2) 幼儿学习的基本活动模式及特点;(3) 认知发展与幼儿学习(4) 动机发展与幼儿学习(5) 迁移与幼儿学习2.重、难点提示(1) 重点:操作学习的特点、类型及其指导;幼儿学习的特点;认知、动机、迁移与幼儿学习的关系;(2) 难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学习的发展、操作学习的运行机制;第三章学前儿童游戏心理与教育(2学时)1.教学内容(1) 儿童游戏的发展;(2) 儿童游戏类型与指导;2.重、难点提示(1) 重点:游戏的发展特点、游戏的指导策略;(2) 难点:游戏的心理结构、游戏动机理论;第四章学前儿童技能学习与教育(4学时)1.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动作技能的发展与学习;(2) 学前儿童智力技能的学习;2.重、难点提示(1) 重点:学前儿童动作技能、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培养;(2) 难点: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智力技能形成和发展理论;;第五章学前儿童概念学习与教育(4学时)1.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概念学习;(2) 学前儿童概念学习的指导;2.重、难点提示(1) 重点:学前儿童概念学习的主要方式、学前儿童概念学习的检测方法和指导方法;(2) 难点:概念的含义和结构、概念学习的方式;第六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学习与教育(4学时)1.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2) 学前儿童品德心理;2.重、难点提示(1) 重点:学前儿童社会性学习的教育、学前儿童品德心理教育;(2) 难点:社会性、社会化、社会性学习的含义与联系;第七章学前儿童创造性学习与教育(4学时)1.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创造性与创造性学习;(2) 学前儿童创造性的测量;(3) 学前儿童创造性的培养;2.重、难点提示(1) 重点:学前儿童创造性学习及其特点与指导、学前儿童创造性的测量方法以及培养学前儿童创造性的基本途径;(2) 难点:创造性与知识的关系、信息加工观点对创造性结构成分的分析及其创造性的基本层次;第八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4学时)1.教学内容(1)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观;(2)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模式;2.重、难点提示(1) 重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以及四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模式;(2) 难点:教学设计对教育活动设计,两种系统思想观指导下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思想,五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程序;第九章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4学时)1.教学内容(1) 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结构;(2) 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的设计;2.重、难点提示(1) 重点:幼儿园教育活动知道的基本模式和基本原理,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和对象型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2) 难点:发现学习的指导方式、学习过程指导原理、个性化教育基本原理;第十章亲子互动与家庭教育心理(2学时)1.教学内容(1) 亲子互动概述;(2) 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2.重、难点提示(1) 重点:亲子互动的结构、类型,家庭教育中各因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2) 难点:亲子互动的结构、不同类型的不良亲子互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极其相应的心理辅导对策;七、学时分配八、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笔试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考试60%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版),曹中平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版),若井邦夫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3]《儿童教育新论》(第一版),刘晓东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4]《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陈琦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二版),皮连生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学前心理学课程大纲

学前心理学课程大纲

学前心理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学前心理学课程旨在介绍幼儿期儿童的心理发展、学习和行为特征,以及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员将具备了解和应用相关心理学原理的能力,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及其特征;2. 了解学前儿童认知、情感、语言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3. 掌握评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和技巧;4. 能够运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幼儿教育实践;5. 培养对学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敏感性,提高对其有效干预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发展的理论基础1.1 学前心理发展理论的发展历程1.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阶段特征2. 学前儿童认知与智力发展2.1 学前儿童的感知与注意力2.2 学前儿童的记忆与思维2.3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3. 学前儿童情感与社会发展3.1 学前儿童的情感认知与表达3.2 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与互动3.3 学前儿童的友谊与同伴关系4.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干预4.1 学前儿童的焦虑与抑郁4.2 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足与多动症4.3 学前儿童的攻击行为与自我控制4.4 学前儿童的社交适应问题五、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课堂讲授,阐述学前儿童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幼儿教育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记录和干预的能力。

3.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讨论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处理方法。

4. 小组讨论:根据课程内容展开小组讨论,促进学员的思考和思维交流。

六、考核方式1. 学生课堂表现占总分的20%。

2. 课程论文占总分的40%。

3. 幼儿心理案例分析报告占总分的40%。

七、参考教材1. 朱颖编著,《学前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

2. John Santrock,《Children》,McGraw-Hill,2016年。

八、参考文献1. 陈洪波,《学前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2. 李晓喻,《学前心理学原理与应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一门专门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也可作为其他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必修或限选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状况;了解国内外学前儿童心理学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初步学习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解释学前儿童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此外,尝试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初步研究和探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以学习者掌握普通心理学和人体生理解剖学知识为基础,以利于学生更好理解本门课程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对本课程的认识,对学前儿童卫生学、学前儿童学科教学法的学习和运用将有极大的帮助。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促使学生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二)教学要求:本课程全面反映了学前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同时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的实践密切结合,教学中需要介绍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尤其是认知、情感、社会化和性格的年龄特征, 引导学生结合学前儿童的生活、游戏和学习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注:实践个学时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不在学时范畴内。

第二部分: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教学目的、要求1.知道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范圉和主要任务。

2.能够区别学询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等相近学科的异同3.能够解释学前儿童心理学、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等概念。

4.能够举例说明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学前儿童心理学概念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及特征笫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二、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笫三节研究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五)主要考核内容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主要任务。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幼教专业-中职教育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幼教专业-中职教育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开设学期:课程类型:必修开课单位:一、课程内容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与学前心理学第二节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方法第三节学习学前心理学意义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一节儿童发展第二节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第一节感知觉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第四节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第四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第一节注意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第一节记忆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第三节学前儿童记忆的培养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第一节想象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第一节思维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第三节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第八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第一节言语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阶段第三节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培养第九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情绪的分化第四节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第五节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第十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第一节个性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第四节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第五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第一节社会性发展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第四节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二、教学目的为了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基础知识,把我幼儿心理规律,明确幼儿感官的培养及个性的培养,使学生掌握记忆方式方法运用到教学中。

三、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熟悉记忆、想象、感觉、思维等方面的培养,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明确家庭教育和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是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教学难点是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五、教学计划学时的分配和方法六、考核方式一、考试课二、总成绩=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七、参考教材《学前心理学》/ 《学前心理学》编写组,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撰写人:审核人:审批人:。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简介一、大纲制订的目的和要求:学前心理学是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主要的教育专业课程。

它是结合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具体实际,介绍学前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探讨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规律的一门核心课程。

学好学前儿童心理学是毕业生将来到工作岗位上做好学前教育工作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一)目的1.使学生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

2.培养学生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的自觉性。

3.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二)要求1.学前心理学的教学在讲授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基本概念及其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着重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的认识过程和情感、意志过程的特点、学前儿童的言语、学前儿童的个性等基本知识,全面的认识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的规律。

2.在教学中,根据本地的情况和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本地区学前儿童某些心理特点的科学教材。

3.学前心理学的教学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教育实践和课外活动等,让学生了解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培养他们研究学前儿童和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的兴趣;提高其运用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教学实践中问题的能力。

4.学前心理学课程结合各项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向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本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

学前儿童心理学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选用心理科学中有利于实现本课程教学目的的知识,力求做到教材内容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使学生在认识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实质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过程中,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二)吸取学前心理科学的新成就,促进学科内容的现代化。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在保持学科内容相对稳定的同时,积极吸取国内外,特别是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完善教材得体系,促进学科内容的现代化。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1. 引言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儿童0-6岁阶段心理发展的学科。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学前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帮助教师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 学前心理学概述
2.1 定义和学科特点
2.2 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3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3. 儿童认知发展
3.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3.2 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
3.3 认知发展和学习的关系
4.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
4.1 父母和教师对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
4.2 同伴关系对社会情感发展的作用
4.3 儿童情感问题的识别和干预
5. 儿童语言发展
5.1 语言习得的阶段和特点
5.2 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关系
5.3 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策略
6. 儿童运动发展
6.1 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规律
6.2 儿童运动发展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6.3 儿童运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7. 儿童艺术发展
7.1 儿童艺术表现的特点
7.2 艺术教育对儿童全面发展的影响
7.3 儿童艺术教育的活动设计
8. 综合干预策略
8.1 幼儿园教师的角色与职责
8.2 学前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8.3 个体化教育和群体教育的平衡
9. 总结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涵盖了学前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提供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学习
这一大纲,教师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学前儿童的教育需求,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学前心理学课程标准模版

学前心理学课程标准模版

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学前心理学》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含幼儿园管理、高职对接、音舞、播音主持、美工等方向)学生。

二、课程性质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专业所必需的职业标准,职业规则等有关知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基本技能。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活动设计等课程的前修课程。

三、参考学时56学时。

四、学分2学分。

五、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幼师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把握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

(2)通过对儿童心理现象的分析,引导幼师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一般趋势和特点,把握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年龄特征。

(3)通过实际操作和训练,引导幼师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素质培养和教育的一般措施和方法。

2.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学会根据婴、幼儿的活动表现,正确分析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2)通过儿童基本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掌握,帮助幼师生掌握正确辨别和处理婴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能力,师幼互动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幼师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品质训练和培养的方法,积极有效地对家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育儿观念,家园互动,共同搞好学前儿童的教育。

3.素质目标(1)通过学前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的学习,旨在帮助幼师生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树立尊重儿童、热爱儿童的情感。

(2)通过对儿童对心理规律的认识,培养幼师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树立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儿童的接触和了解,增强他们从事幼教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幼师生的合作意识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六、课程内容设计思路以教育部下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指导,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及相关专业职业特点,经过对幼儿教师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考虑后续课程需求,将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六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均明确了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并按照每项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分别设计了实践内容和学习时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释核心内容。
应用:能够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运用到具体情境中,运用学习的理
论分析、说明、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六、考核方法与要求:
课程考核以多种方式进行。期末一般以闭卷形式,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
的 65%;平时成绩由作业和实践活动构成,占总成绩的 30%; 5%为学生的学风
成绩。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1、课堂教学采用谈话、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
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的互动,优化教学效果。
2、采用课堂讨论与合作研究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知识,提高合
作意识和实践的能力。
习效率。
3、适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参考书,上网查阅资料。
授课章次 第一章 绪论
第二部分:学时分配
节次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二章 学前儿童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 第二节 生命的孕育

第三节 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学大纲本课程目前主要采用的教材是由张永红主编
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发布时间:[2012 年 06 月 30 日] 点击数: 133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大专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 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阐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 本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介绍各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体 面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及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以及学前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实践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也为幼儿教育、幼儿园课程研究、幼儿园管理、幼儿家庭教育等提供必要的心 理学基础,是幼教理论研究者和幼教实践工作者必须学习的课程之一。 二、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提高对学前儿童 和学前教育的兴趣和情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掌 握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形成和提高运用心理学知识观察和分析学前 儿童的行为的能力、解决学前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教育创新的能力,为将 来从事相关的学前儿童教育工作以及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揭示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趋势,同时与学 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的实践密切结合。因此,教学应重点向 学生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尤其是学前儿童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以 及社会化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结合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来思考和分析 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加强 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基本理论以教师讲解为主,发展性问题以师生讨论的方式 为主,现实问题以案例分析、学生实践的形式为主。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 辅之以提问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学生实践以去幼儿园实地观察和记录幼儿 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主。
5、组织学生外出实践,实地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与考核要求:
本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分为了解、识记、理解、应用四个层次。各层次的
含义如下:
了解:能对本课程中有关基础知识做到初步理解。
识记: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准确表述、辨别、再认有关基本概念、基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原理等基础知识。
理解:对于所学理论、原理、原则等能够理解其含义,能够归纳和正确阐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