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社会研究的收集资料阶段:文献法(以内容分析法为主)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ppt课件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题目.作者.单位地址.摘要.关键词) 19.09.2020
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C_Zhangyh
12
理
19.09.2020
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C_Zhangyh
7
第一节 文献信息的搜集
四、文献整理
文献整理的方法:
1. 分类整理
2. 主题整理
3. 名称整理
4. 号码整理
5. 时间整理
6. 地区整理
19.09.2020
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C_Zhangyh
8
第二节 学术论文的写作
一、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 二、学术论文的写作 三、学位论文的写作
文献信息的搜集与利用
第一节 文献信息的搜集与整理 第二节 学术论文的写作
19.09.2020
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C_Zhangyh
回1
第一节 文献信息的搜集
一、搜集原则 二、搜集方式 三、阅读策略 四、文献整理
19.09.2020
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C
一、搜集原则
文献信息搜集是指机构或个人有 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获取有 价值的文献信息的全过程
19.09.2020
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C_Zhangyh
3
第一节 文献信息的搜集
一、搜集原则
搜集原则: 1、及时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针对性原则 4、计划性原则
19.09.2020
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C_Zhangyh
一、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 1、学术性 2、科学性 3、创新性 4、规范性
19.09.2020
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C_Zhangyh
11
社会研究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pt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比较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哲学基础 研究范式 理论模式 主要目标 分析方法 主要方式
资料收集技术
研究特征
实证主义 科学范式
理论检
确定相关关系和因果联系
统计分析 实验、调查
量表、问卷、结构观察等
客观
人文主义 自然范式 理论建构 深入理解社会现象 文字描述 实地研究 参与观察、深度访问
主观
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法、实地研究法、实验 法、文献法等,其中调查研究法和实地研 究法是社会研究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
3. 社会研究的对象
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
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
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 行的科学探索活动。
4. 社会研究的根本目的
是形成和产生有关社会世界的系 统知识,增加人类对自身以及生存 的社会的理解。
主要类型主要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子类型资料收集方法研究方式资料分析方法研究的性质调查研究普遍调查抽样统计报表自填式问卷结构式访问统计分析定量实验研究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自填式问卷结构式访问结构式观察量表测量统计分析定量实地研究参与观察个案研究无结构观察自由式访问定量分析定性文献研究统计资料分析二次分析内容分析历史比较分析官方统计观察他人原始数据文字声像历史文献统计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定性3
现代理解: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以人和人群共
同体为活动主体、以生产方式为经济基础的多 种要素、各种结构按照一定方式结合成的有机 整体。
2、社会活动与社会现象的基本特点
(1)主观目的性 (2)极大的偶然性 (3)错综复杂性 (4)易变性(流动) (5)高度模糊性
“奴隶” 是怎样炼成的?
文献研究法PPT课件

5、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a
22
作业:列出参考文献
1、文字类文献 作者:李剑萍 文章名:《课间远视绿色植物保护视力的效果观察》 杂志名和时间: 《中国学校卫生》 1999年01期 杂志社所在地: 北京
三次文献:是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检索、筛 选、综合分析而成的,如综述与述评。
a
6
三、如何进行文献研究?
a
7
文献研究的三个阶段
(一)分析和准备阶段 (找什么? 去哪里找?)
(二)收集和占有资料阶段 (怎么找?)
(三)处理和加工使用阶段 (怎么加工处理?)
a
8
(一)分析和准备阶段 1、找什么:分析研究课题,确定所要查找
1、在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 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 献在同一文中反复引用,则用同一序号
标示。
【正文】课间远视绿色植物可以改变学生长时 间近距离用眼引起的眼肌疲劳[1],……长期坚 持会有明显效果[2] 。
a
20
2、文后参考文献,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 现的先后为准;参考文献列表时应以“参 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 (居中)作为标识;
a
9
(二)收集和占有文献资料
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有一定的阅读方法: 精读、泛读 浏览
有一定的记录方法: 写批语、做记号、做摘录、 写提要、做札记、写综述 等
a
10
如何占有文献资料 ——文献检索的方法
顺查法:从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开始的时间 为起点,逐步推进到当前新出版的文献。
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

四、一般过程 六个步骤—— (一)建立研究目标:趋势分析;现状分 析;比较分析;意向分析。 (二)确定研究总体和选择分析单位:确 定总体;选择分析单位。
(三)设计分析维度及体系:
1、分析的维度:分析的类目和标准。 2、设计分析维度过程的基本原则:完全彻底; 同一标准;层次明确;评判记录前确定;预先 如何定量分析。
(二)文献的记录: 1、标记与批语式。 2、抄录式。 3、提要式。 4、札记式 5、综述式
(三)文献的鉴别: 1、文献失真的原因: 2、外审方法: 3、内审方法:
(四)文献的分类整理: 1、定性分类整理: 2、定量分类整理: 3、分类整理的要求:
(五)文献综述:
1、概念、意义、特征: (1)文献综述:在全面搜集资料基础上,经归 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 或 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 和评论。综合性与专题性。 (2)作用:依据分析,指出现状、问题、方向, 提出观点、意见和建议。起总结过去、指导提 出新课题、推动理论与实践新发展、提供重要 参考的作用。 (3)特点:浓缩化;集中化;系统化
(四)抽取分析材料:来源取样;日期取样;
分析单位取样。
(五)量化处理:
1、评判记录:注意事项 2、信度分析:基本过程
(六)统计处理:使用次数分布、各类百分率
或比例、相关系数、差异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节 内分析、比较分析、
意向分析。
二、四种设计模式:
1、A—X—T模式:适用于声势趋势分析 2、A—X—S模式:适用于意向和特征分析 3、A—X—Y模式:适用于意向和特征分析 4、A—B—X模式:适用于比较分析
三、评价 (一)优点:客观可靠;易于统计分析;适用
难以采用其它方法的情景;研究者对分析材料 影响较小;比较节省经费。
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PPT演示文稿

表
时间 研究 主要 研究 研究 数量 资料 评论
格
者 观点 方法 对象 指标 来源
形
式
文
著者,书名,出版社,时间;
本
第一章 名称
形
主要概念、主要观点、评论或感想
式
……
二、文献检索的过程和方法
1.文献的来源:
① 书籍:专著、论文集、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科普读物 ② 报刊:以刊登新闻和评论为主 ③ 教育期刊:学术理论性期刊,情报性期刊,事业性期刊和普及性期刊。 ④ 教育档案类:教育档案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
国外有关该问题研究状况:列出国外与该问题相关的主要论文或者论著,
包括作者、时间、主要观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可用表格形式)
通过分析,归纳出关于该问题研究现状与不足 小结(问题陈述与建立假设) 列出参考文献并在文中标注 【实例】语音识别技术对学习困难学生写作的影响的研究综述;
三、怎样写文献综述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 :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想 象 青草池塘处处蛙。 训 有约不来过夜半, 练 闲敲棋子落灯花。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两首诗后两句都供了读者自
己想象的余地,请分别说明。
30
赵师秀 《约客》
作者约客客不来,久久等待, 直到夜半,只听到阵阵的雨声、 蛙声。作者由对客人的等待想象 客人不来的种种情况。全诗通过 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 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 而有韵味。
那么到底什么是想象呢?
18
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个例子 :
我这样设想自己的将来:在一个远离尘嚣的海湾, 我能拥有一座只要能抵挡住海风的小屋,里面只要有一 张床、一张桌子和一张凳子,以及在我写累了到海边散 步时,能拾到有人从海的那一边寄给我的漂瓶,里面盛 着只要能使我不至饿死的食物。等到我感到自己太老的 时候,我便悄悄地来到黄昏的海滩,默默地将自己在这 里写下的文字装进漂瓶,寄给远方的不知哪一个朋友。 然后,我就轻轻地躺下,静静地等待晚来的潮汐将我带 走,不留一丝痕迹……
文献分析法 PPT课件

• 【研究方式是与一定的资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相联系的,
由于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互有利弊,因此,一项
研究中常常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同样,文献研究法同其
他研究方法的区别也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是相互割裂、互相
排斥的。社会现象非常复杂,而且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单
一的某种研究方法无法对其作出准确地描述、解释、预测。
14
(三)文献研究法的特点
• 2.文献研究法的缺点 • 第一、倾向性。
• 【许多文献,其撰写的目的同研究人员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人员利用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 研究是一种二次研究活动,他们是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对收 集到的文献进行再次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但是最初文献 撰写者的兴趣、立场、目的、意图会使文献带有各种各样的 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常常会使文献部分偏离其描述和反映的 事实,从而严重影响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考察。】
5
(二)文献的类别和来源
• 文献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 种:
• 2.根据承载文献载体的形式和记录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印刷性文献、视 听文献、网络文献等等。
• 印刷文献:是指将知识内容印刷记载在一定物质载体(主要是纸张)上的 文献。
• 优点:可直接阅读,符合传统阅读习惯。 • 缺点:比较笨重,占空间较大,成本相对较高。 • 视听文献:是指脱离文字形式,直接记录声音和图像信息的文献, • 优点:形象、有说服力。 • 缺点:获得、保存、使用都需要特殊的器材和方法,数量少,使用受到较
9
(二)文献的类别和来源
• 3.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将文献研究分为历 史文献研究、统计资料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
• 统计资料文献研究:一般是利用官方和半官 方的统计资料所做的研究。定量分析。
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

第四章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第一节文献法概述第二节文献的搜集与整理第三节内容分析法概述第四节内容分析法的设计模式和评价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区别
第四章 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文献法概述 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内容分析法概述 内容分析法的设计模式和评价
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
含义: 共同点: 区别:
释能力差;分析工作费时费力、枯枯燥乏味; 对评判者要求高;对新事情、突发事件难以处 理。
(二)文献法的一般过程:
1、提出课题或假设。 2、研究设计。 3、搜集文献。 4、整理文献。 5、进行文献综述。
第二节 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一、文献的搜集
(一)搜集渠道:
1、图书馆。 2、档案馆。 3、博物馆。 4、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 5、学术会议和个人交往。 6、计算机网络。
(二)搜集方式: 1、检索工具查找方式: (1)目录卡片; (2)目录索引; (3)文献; (4)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 2、参考文献查找方式:
(四)抽取分析材料:来源取样;日期取样;
分析单位取样。
(五)量化处理:
1、评判记录:注意事项 2、信度分析:基本过程
(六)统计处理:使用次数分布、各类百分率
或比例、相关系数、差异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节 内容分析法的设计模式 和评价
一、适用于:趋势分析、现状分析、比较分析、
意向分析。
二、四种设计模式:
(二)文献的记录: 1、标记与批语式。 2、抄录式。 3、提要式。 4、札记式 5、综述式
(三)文献的鉴别: 1、文献失真的原因: 2、外审方法: 3、内审方法:
(四)文献的分类整理: 1、定性分类整理: 2、定量分类整理: 3、分类整理的要求:
第四章 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文献法概述 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内容分析法概述 内容分析法的设计模式和评价
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
含义: 共同点: 区别:
释能力差;分析工作费时费力、枯枯燥乏味; 对评判者要求高;对新事情、突发事件难以处 理。
(二)文献法的一般过程:
1、提出课题或假设。 2、研究设计。 3、搜集文献。 4、整理文献。 5、进行文献综述。
第二节 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一、文献的搜集
(一)搜集渠道:
1、图书馆。 2、档案馆。 3、博物馆。 4、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 5、学术会议和个人交往。 6、计算机网络。
(二)搜集方式: 1、检索工具查找方式: (1)目录卡片; (2)目录索引; (3)文献; (4)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 2、参考文献查找方式:
(四)抽取分析材料:来源取样;日期取样;
分析单位取样。
(五)量化处理:
1、评判记录:注意事项 2、信度分析:基本过程
(六)统计处理:使用次数分布、各类百分率
或比例、相关系数、差异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节 内容分析法的设计模式 和评价
一、适用于:趋势分析、现状分析、比较分析、
意向分析。
二、四种设计模式:
(二)文献的记录: 1、标记与批语式。 2、抄录式。 3、提要式。 4、札记式 5、综述式
(三)文献的鉴别: 1、文献失真的原因: 2、外审方法: 3、内审方法:
(四)文献的分类整理: 1、定性分类整理: 2、定量分类整理: 3、分类整理的要求:
文献分析法 PPT课件

5
(二)文献的类别和来源
• 文献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 种:
• 2.根据承载文献载体的形式和记录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印刷性文献、视 听文献、网络文献等等。
• 印刷文献:是指将知识内容印刷记载在一定物质载体(主要是纸张)上的 文献。
• 优点:可直接阅读,符合传统阅读习惯。 • 缺点:比较笨重,占空间较大,成本相对较高。 • 视听文献:是指脱离文字形式,直接记录声音和图像信息的文献, • 优点:形象、有说服力。 • 缺点:获得、保存、使用都需要特殊的器材和方法,数量少,使用受到较
10
(三)文献研究法的特点
• 文献研究法:间接性。文献研究法的优点和缺点都源于文献自身的特点。 • 1.优点主要是: • 第一、可研究无法接触的对象。 • 文献研究法的基本优点是,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使研究者对不能亲自接
近、从而不能以其他方法进行研究的对象做研究。 • 比如:要了解早就不在人世间的人群的情况,通过文献研究法之外的任何
4
(二)文献的类别和来源
• 文献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常见的分类方法主 要有以下几种:
• 1.根据文献产生的根源,可以分为第一手文献和第二手文献。 • 第一手文献:即曾经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资料文
献,它常常是个人或机关基于某种意图记录下来而形成的文字 材料,包括:日记、自传等私人文件,机关团体的会议记录、 文件、档案、各种统计资料以及调查报告和总结材料。 • 第二手文献:就是由那些不在现场的人们编写的、他们通过访 问目击者或阅读第一手文献,获得了编制文献所必需的信息而 制成的第二手资料,如:书籍、报刊、文章等等。
• 个人文献研究:类似于参与观察法和个案研究,他利 用个人的信件、日记、家史、专辑等材料,对个人生 活和家庭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W·I·托马斯和 F·W·兹纳尼茨基合著的《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一书, 就是主要利用个人信件进行研究的成果,是社会学个 人文献研究的典范。许多学者利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
(二)文献的类别和来源
• 文献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 种:
• 2.根据承载文献载体的形式和记录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印刷性文献、视 听文献、网络文献等等。
• 印刷文献:是指将知识内容印刷记载在一定物质载体(主要是纸张)上的 文献。
• 优点:可直接阅读,符合传统阅读习惯。 • 缺点:比较笨重,占空间较大,成本相对较高。 • 视听文献:是指脱离文字形式,直接记录声音和图像信息的文献, • 优点:形象、有说服力。 • 缺点:获得、保存、使用都需要特殊的器材和方法,数量少,使用受到较
10
(三)文献研究法的特点
• 文献研究法:间接性。文献研究法的优点和缺点都源于文献自身的特点。 • 1.优点主要是: • 第一、可研究无法接触的对象。 • 文献研究法的基本优点是,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使研究者对不能亲自接
近、从而不能以其他方法进行研究的对象做研究。 • 比如:要了解早就不在人世间的人群的情况,通过文献研究法之外的任何
4
(二)文献的类别和来源
• 文献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常见的分类方法主 要有以下几种:
• 1.根据文献产生的根源,可以分为第一手文献和第二手文献。 • 第一手文献:即曾经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资料文
献,它常常是个人或机关基于某种意图记录下来而形成的文字 材料,包括:日记、自传等私人文件,机关团体的会议记录、 文件、档案、各种统计资料以及调查报告和总结材料。 • 第二手文献:就是由那些不在现场的人们编写的、他们通过访 问目击者或阅读第一手文献,获得了编制文献所必需的信息而 制成的第二手资料,如:书籍、报刊、文章等等。
• 个人文献研究:类似于参与观察法和个案研究,他利 用个人的信件、日记、家史、专辑等材料,对个人生 活和家庭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W·I·托马斯和 F·W·兹纳尼茨基合著的《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一书, 就是主要利用个人信件进行研究的成果,是社会学个 人文献研究的典范。许多学者利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1775年前,绝大部分照片都是父亲位 于家庭其他成员之上,即在后排站着,母 亲则坐着,旁边可能还有家庭中其他的成 年女性。子女则在母亲之下。1775年之后, 这种垂直安排被水平安排取代。
20年代的全家福照片是怎样的?
1929年的戏剧内容与国民性 (麦克拉纳汉,1948年,共45部戏剧)
举例说明
1.歌词中的求爱模式。 2.《红楼梦》的作者之谜。 3.全家福中的信息分析。 4.戏剧内容与国民性。 5.陈勃对电视剧中老年人形象的分析。
歌词中的求爱模式。 美国社会学家凯里1966年研究,目的是和50年代
的同类研究进行比较。 样本:1966年夏季两个月中发表在四种杂志上的
语义强度包括两方面,1.词汇的强弱程度, 例如:“爱”比“喜欢”的强度更高;2.词 汇的正负强度,例如“爱”比“喜欢”更 正面。
(一)词汇的强弱程度
爱 喜欢 崇拜 藐视 不喜欢 厌恶 无所谓
词汇
加权数
+3 +1 +4 +4 +1 +3 0
(二)词汇的正负强度
爱 喜欢 崇拜 藐视 不喜欢 厌恶 无所谓
国别
德国
美国
主题
观念的、哲学的、历史 个人问题(恋爱、日常生
的、指向社会的
活)
主人公 杰出人物
普通人
结 大团圆 40%
67%
尾 悲剧 形
27%
9%
式 其他 33%
24%
态度性格 顽固、不妥协 的变化
通过说服、讨论可以 改变
举例说明
教材第201页《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分类表》 发现小学语文教材的人物设置有如下问题: 1.性别偏见——男性化;2.伟人化;3.成人 化。
——贝雷尔森(B.Berelson):《传播研究的 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是一种系统、客观、定量的研究 方法,目的在于测量传播中各种可测得的 变量。”
——克林格(F.N.Kerlinger)
内容分析的对象
书籍、杂志、报纸、广播电视节目、互联 网传播内容、诗歌、歌曲、绘画、演说、 信件、照片、广告等书面材料、宣传品和 艺术品。
词汇
加权数
+2 +1 +2 -2 -1 -3 0
举例
某地政府提出一项建议,动员居民义务劳 动,将某某湖边的一块空地建成一座儿童 游乐场。但是居民对此反响不一;为此, 一家报纸开辟专栏开展讨论,听取群众意 见,帮助政府作出决策。现在对读者来信 进行语义强度分析,来测量群众所反映的 态度。
肯定信(N=4) 权重 +12 +5 +2 +14
歌曲。 发现四阶段求爱模式:求爱,蜜月,破裂,孤独。
每个阶段的歌曲数量不同。 结论:1、60年代的歌词中,罗曼蒂克的求爱内容
比50年代有所减少。2、两个时代的歌词表达的社 会价值观和个人奋斗目标有重大变化。
《红楼梦》的作者之谜。 抽样 统计 发现
全家福中的信息分析
样本:30户美国家庭在1729—1871年之间的 全家福。
教材第202页《报刊人物分析》介绍对19011941年美国《星期六邮政晚报》的故事主人 公身份的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的程序
讨论:结合上述例子,你认为内容分析应 该有哪些步骤?
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的程序很相似, 都要经过以下程序:
1.抽样 2.收集资料 3.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总计:+33
否定信(N=6) 权重
-2 -4 -1 -。
内容分析的类型
根据研究者所寻求的信息形式的不同,内 容分析有很多种,主要介绍三种。
1.计词法 2.概念组分析 3.语义强度分析
计词法
计词法是内容分析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方 法。这种方法的操作程序是:首先,确定 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关键词;其次,抽取样 本;再次,计算关键词在样本中出现的频 数和百分比;最后,进行分析。
例如:《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用 词习惯分析。
概念组分析
概念组分析,是将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关键 词分成小组,每组代表一个概念,同时也 是理论假设中的一个变量。这种方法的记 录单位仍是单词,但分析时的变量却是概 念组。只要组里的词出现一次,就算概念 组出现一次。
仍以《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用词 习惯分析为例:虚词组、名词组、动词组、 形容词组。
社会研究的收集资料阶段
—非接触性研究(以内容分析法为主)
非接触性研究
无论实验法、调查研究还是实地研究,都 或多或少要接触、影响研究对象群体或个 人。
非接触性研究,和上述方法不同,不需要 与对象群体或个人接触。
非接触性研究可以分为两类:内容分析法 和文献研究法。
内容分析法
定义
“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显的传播内容进行 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
举例:经济下降时,人们把越轨行为和经 济相联系;经济上升时,人们把越轨行为 和价值相联系。
越轨行为:犯罪、青少年犯罪、欺诈、非 婚同居、行凶抢劫。
经济:实业、通货膨胀、经济衰退、货币 贬值、经济滞涨。
价值:道德、传统、权威、家庭、尊重。
语义强度分析
计词法和概念组分析法只注意了数量方面 的差别,语义强度分析则是从质的方面予 以解释。
20年代的全家福照片是怎样的?
1929年的戏剧内容与国民性 (麦克拉纳汉,1948年,共45部戏剧)
举例说明
1.歌词中的求爱模式。 2.《红楼梦》的作者之谜。 3.全家福中的信息分析。 4.戏剧内容与国民性。 5.陈勃对电视剧中老年人形象的分析。
歌词中的求爱模式。 美国社会学家凯里1966年研究,目的是和50年代
的同类研究进行比较。 样本:1966年夏季两个月中发表在四种杂志上的
语义强度包括两方面,1.词汇的强弱程度, 例如:“爱”比“喜欢”的强度更高;2.词 汇的正负强度,例如“爱”比“喜欢”更 正面。
(一)词汇的强弱程度
爱 喜欢 崇拜 藐视 不喜欢 厌恶 无所谓
词汇
加权数
+3 +1 +4 +4 +1 +3 0
(二)词汇的正负强度
爱 喜欢 崇拜 藐视 不喜欢 厌恶 无所谓
国别
德国
美国
主题
观念的、哲学的、历史 个人问题(恋爱、日常生
的、指向社会的
活)
主人公 杰出人物
普通人
结 大团圆 40%
67%
尾 悲剧 形
27%
9%
式 其他 33%
24%
态度性格 顽固、不妥协 的变化
通过说服、讨论可以 改变
举例说明
教材第201页《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分类表》 发现小学语文教材的人物设置有如下问题: 1.性别偏见——男性化;2.伟人化;3.成人 化。
——贝雷尔森(B.Berelson):《传播研究的 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是一种系统、客观、定量的研究 方法,目的在于测量传播中各种可测得的 变量。”
——克林格(F.N.Kerlinger)
内容分析的对象
书籍、杂志、报纸、广播电视节目、互联 网传播内容、诗歌、歌曲、绘画、演说、 信件、照片、广告等书面材料、宣传品和 艺术品。
词汇
加权数
+2 +1 +2 -2 -1 -3 0
举例
某地政府提出一项建议,动员居民义务劳 动,将某某湖边的一块空地建成一座儿童 游乐场。但是居民对此反响不一;为此, 一家报纸开辟专栏开展讨论,听取群众意 见,帮助政府作出决策。现在对读者来信 进行语义强度分析,来测量群众所反映的 态度。
肯定信(N=4) 权重 +12 +5 +2 +14
歌曲。 发现四阶段求爱模式:求爱,蜜月,破裂,孤独。
每个阶段的歌曲数量不同。 结论:1、60年代的歌词中,罗曼蒂克的求爱内容
比50年代有所减少。2、两个时代的歌词表达的社 会价值观和个人奋斗目标有重大变化。
《红楼梦》的作者之谜。 抽样 统计 发现
全家福中的信息分析
样本:30户美国家庭在1729—1871年之间的 全家福。
教材第202页《报刊人物分析》介绍对19011941年美国《星期六邮政晚报》的故事主人 公身份的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的程序
讨论:结合上述例子,你认为内容分析应 该有哪些步骤?
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的程序很相似, 都要经过以下程序:
1.抽样 2.收集资料 3.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总计:+33
否定信(N=6) 权重
-2 -4 -1 -。
内容分析的类型
根据研究者所寻求的信息形式的不同,内 容分析有很多种,主要介绍三种。
1.计词法 2.概念组分析 3.语义强度分析
计词法
计词法是内容分析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方 法。这种方法的操作程序是:首先,确定 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关键词;其次,抽取样 本;再次,计算关键词在样本中出现的频 数和百分比;最后,进行分析。
例如:《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用 词习惯分析。
概念组分析
概念组分析,是将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关键 词分成小组,每组代表一个概念,同时也 是理论假设中的一个变量。这种方法的记 录单位仍是单词,但分析时的变量却是概 念组。只要组里的词出现一次,就算概念 组出现一次。
仍以《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用词 习惯分析为例:虚词组、名词组、动词组、 形容词组。
社会研究的收集资料阶段
—非接触性研究(以内容分析法为主)
非接触性研究
无论实验法、调查研究还是实地研究,都 或多或少要接触、影响研究对象群体或个 人。
非接触性研究,和上述方法不同,不需要 与对象群体或个人接触。
非接触性研究可以分为两类:内容分析法 和文献研究法。
内容分析法
定义
“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显的传播内容进行 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
举例:经济下降时,人们把越轨行为和经 济相联系;经济上升时,人们把越轨行为 和价值相联系。
越轨行为:犯罪、青少年犯罪、欺诈、非 婚同居、行凶抢劫。
经济:实业、通货膨胀、经济衰退、货币 贬值、经济滞涨。
价值:道德、传统、权威、家庭、尊重。
语义强度分析
计词法和概念组分析法只注意了数量方面 的差别,语义强度分析则是从质的方面予 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