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花菜种植项目建议书

(新)黄花菜种植项目建议书
(新)黄花菜种植项目建议书

(新)黄花菜种植项目

建议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黄花菜种植项目建议书

黄花菜是湖南祁东的特产,年产干黄花8万吨,外贸需求量是12万吨。市场价格是2元一两。种植前景广阔。

10亩地:采摘期雇佣2-3个临时工帮忙采摘。晒干加工。约5千元支出。

100亩地:请4,5个工人帮忙采摘,翻土,不需要按月发工资,按面积计算工资,不到3万元。

1000亩地:请20-30个工人帮忙采摘,翻土。按量计算工资。不到30万元。

100亩地:肥料,除虫、施肥工人,按100亩地施肥工作量计算。5万足够。

1000亩地:肥料,除虫、施肥工人,按1000亩地施肥工作量计算。50万足够。

10亩地:吨/亩*10亩=吨*3万/吨=万元。

100亩地:吨/亩*100亩=35吨*3万/吨=105万元。

1000亩地:吨/亩*1000亩=350吨*3万/吨=1050万元。

1000亩地:1050万-150万-30万-50万=820万元。

1、丰产期是3年后,1-3年亩产量是从150斤提升到600-800斤。黄花菜是10年转换期。这个因素要考虑好。

2、1-3年内,黄花菜分布尚不密集,可以考虑间种黄豆、绿豆、红薯,蔬菜等。这是利好因素。这些产量收入可以抵消部分土地租金。

一般上,只要好好管理,并且引进成熟地区的生产经验,黄花菜病虫害是可以完全控制的。

根据现在蔬菜行业行情状况,黄花菜市场价格只会涨不会跌。何况黄花菜是属于干货市场,干燥处理后不容易变质,6,7,8,9四个月的产出期,可以在其他8个月来开拓市场。

如果有投资计划,可以投入生产车间进行黄花菜深加工,做成即食产品。或者粉碎处理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从而使黄花菜大大增值。

如果种植面积较大,黄花菜要达到出口质量标准,需要投入烘干设备加工厂。机器几万块,人工2,3个。也是6-9月需要而已。 1)黄花菜在冬季种苗引进后即进行土地平整,挖坑栽种,并施肥。根据季节和时间安排配备需要的人手。一般一个星期就可以完成。

3)出苗出茎后,即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不需要太多人手。但需要准备黄花菜晒干场地或者投入烘干设备进行加工前准备。

4)结蕾出产期,配备一定人手采摘。丰产期,配备足够人员采摘与回收烘干加工。此段时间6-9月是最繁忙的时候。

5)黄花菜丰产期过后,必须进行枝叶清除工作。因为枝叶可能含有病虫害卵等,需要全部移出菜地。建议可以联系附近造纸厂,将枝叶进行处理。收入可以抵消人工费用。

冬季翻挖土地的作用是:利用冬天冰雪将土地里的虫卵冻死。还有就是土地松散,有利于出苗。

无尘工厂烘干法脱水处理,根据不同客户要求需要控制黄花菜的营养含量,还有黄花菜的质量均匀度,色泽外观等,造价比较高。色泽、干燥度、营养含量等均匀,大都加工后直接供出口。需要省食品质检局出具检验合格报告。大都出口欧美。

3万一吨的质量就相当于国内野生黄花菜的质量。纯人工制作,天然晒干。色泽较深,呈黄褐色。大都内销或出口东南亚国家。

由国家专利技术进行食品添加剂药浸处理。市面上售卖的比较多。颜色鲜黄,呈黄亮色,内销比较多。

黄花菜采摘回家--大锅大火--开水--几十个竹制蒸笼依次装黄花菜入锅--蒸八分熟--端出放干净地上(切忌勿动黄花菜)--下一笼开始--全部蒸完--第二天早晨太阳底下架空人工均匀晾晒(准备镂空竹制晾晒板,便于均匀干燥)--每2小时用一块新竹板去将第一块晒有黄花的竹板翻边,复晒底部。再用第一块竹板的底面翻第二块晒有黄花的竹板,依次循环全部将竹板的黄花翻个边,利于均匀干燥。--至黄花不粘手时,全部倒出来拿到楼面顶层水泥地上摊开复晒,直到快要用手可以折断--准备木柜(2m××1m长高宽)储存。

弊:需要蒸压循环竹笼,需要大量柴火,不可用煤,需要上山砍柴等,黄花菜蒸好后第二天需要有太阳,如果下几天雨,黄花菜会腐烂。

黄花菜采摘回来--分别于密封塑料袋封装,里面加入一定比例脱水药剂--第二天摊铺于竹板上晒,再到楼板或水泥地板上晒干--木柜储存。

利:脱水后湿黄花可以存放4,5天,不需要看天气,不需要柴火,不用赶时间,成品颜色鲜艳,质量符合食品标准。

脱水工厂,大锅--煮烫--晾干水分--流水线进入烘干设备--控制营养含量--干燥储存。

近年来国内市场市面上售卖黄花菜大都是万/吨的黄花菜,即添加剂脱水处理的黄花菜。批发万/吨,转手到市场零售达到4万/吨。而且绿色黄花菜和脱水黄花菜质量差不多,就是绿色和添加剂的差别了。脱水黄花菜颜色更均匀,更鲜艳。绿色黄花菜颜色暗淡,看上去比较陈旧。对于外行的顾客来说,脱水黄花菜更受大众欢迎。原来,绿色黄花菜加工需要用到大量木材,这木材可以是去年干燥的黄花菜叶子、茎,稻草,也可以是山上砍的杂木,甚至是松树等大柴。木材需要地方堆积。要防雨,就要多砌空房子。一家农户每天蒸压黄花菜需要3,-4小时,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以后。持续3,4小时的供火量,当然需要大量柴火。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蒸压好的一笼笼黄花菜(直径80cm-100cm)有20-30个,不能叠压,只能摆放于防水的房间里,占用很大地方。

这些都需要1,2个帮手,家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中年人白天要忙着摘黄花,摘满一箩筐回家又要忙着翻黄花,夏天暴雨来的突然,为了避免被雨淋到,经常又要放下扁担飞奔回家收黄花。晾晒在太阳底下的黄花菜竹板至少有2-30个。竹板的尺寸是1m×2m左右,没干的黄花晾在上面,收回时不能扒到箩筐里,只能原样用头顶回屋内,在屋内设置多层木架,一格格的塞进去。天晴了又得赶回家把竹板再顶出来晒太阳。

黄花全摘回来后,一人忙着蒸黄花,一人就要去收黄花,不但有竹板上的半干黄花,还有楼板上的已干燥准备储存的黄花。

这一切一切都必须井然有序。所有工序都不能省。以前黄花菜价格不高,农户只是将种植黄花菜当特产收入来补充家用。另外种植面积少,农户还自己种白菜,水果蔬菜。基本不需要购买蔬菜食品。现在是农户经济好转了,人也慵懒起来,猪也不养了(最多养一头过年杀),菜也少种了。稻谷因为不要上交粮食种的面积也少了,改种黄花了。导致黄花菜种植面积大增。

因为很多农村孩子都在外面打工,农户也就不准备扩建家里的房子。很多人还买了房子去城镇,去县城。家里做饭什么的都用煤炉甚至煤气。上山砍柴的人少之又少。

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总论 第二章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蔬菜种植基地报告编写说明 第四章蔬菜种植基地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第五章蔬菜种植基地项目节能分析 第六章蔬菜种植基地环境保护 第七章蔬菜种植基地项目进度规划 第八章蔬菜种植基地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九章蔬菜种植基地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章蔬菜种植基地项目评价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提出理由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中存在着缺乏高端科技、创新少、产品附加价值少的现象。然而,产品的附加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GDP的含金量等,使传统动能由可获得的利益占总价格百分比低的简单制造转变为高品质的中国创造,是提升传统动能的最主要和必要的途径。我国幅员辽阔,同一行业在不同地区的资源配置存在差异,而各行业发展情况不同,资源配置也有所不同,存在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问题。因此,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物流与互联网,可以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对此,中国工程院于2013年适时组织100多位院士、专家,深入研究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各工业发达国家的战略措施、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重大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历时两年完成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有关部门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并于2015年5月发布实施。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 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选址 烟台某某经济开发区

南昌,简称“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江西省省会,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国家航空、光电产业基地,世界的光伏产业基地。截至2015年,南昌下辖6个市辖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3个县,城市建成区面积3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0.29 万人(多为汉族江右民系)。南昌之名源于“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之意,南昌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是国务院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爆发,南昌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被誉为“英雄城”。1928年10月,国民政府设南昌行营,南昌一度成为全国军政中心。1954年7月3日,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摩托车在南昌诞生,标志着南昌成为新中国最早的航空工业基地。南昌作为中国唯一一个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相毗邻的省会城市,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和枢纽性区位优势,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乘坐高铁,南昌至南京和杭州2小时,至上海3小时。南昌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2016年,国务院设立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按照规划南昌顺应国家级赣江新区的设立,不仅把梅岭纳入城区,更把城市边界引向鄱阳湖。 (三)项目承办单位 烟台某某有限公司 2015-2017年主要财务指标一览表

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现代农业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园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现代农业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建设 二、项目单位概况: 万全县位于八滩盆地西南部,二龙山脉北段南麓,东经104o26'36″-105o10'17″,北纬30o31'57″-31o17'05″,东邻三台,南连大英、乐至,西靠金堂、广汉,北接旌阳、罗江和绵阳。全县东西宽约50公里,南北长约140公里,幅员面积2063平方公里。罗(江)桂(花)公路纵贯南北,成(都)德(阳)南(部)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成(都)达(川)铁路,成(都)南(充)高速公路横穿中江南面乡镇,乡镇公路四通八达,其中大部分乡镇已建成二级水泥路。万全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的涪江与沱江水系的分水岭,绝大部份为丘陵,一般海拔500-600m。县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7℃、总降雨量880毫米、多年平均日照1310小时。境内有凯江、郪江等主要河流穿境而过,40%以上耕地由都江堰人民渠引水灌溉。 万全县中药材种植传统悠久,长达200余年,人工栽种药材品种20余个,尤以丹参、白芍闻名遐尔。县内宜种药

材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宜种地20万亩。中江是“全国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县”,“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八滩)丹参规范化种植中江科技示范区”、八滩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丹参基地”。 三、项目拟建地点 石泉、集凤、合兴、古店、兴隆、辑庆、南山、南华、等10余个乡镇。 四、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2009年全县中药材播种面积6.8532万亩,药业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1-10月完成3.12亿元,实现利税0.31亿元,药业规模企业总产值达6.0亿元,实现利税0.4亿元。 1、建设规范化种植核心示范区 按照国家医药管理局GAP认证要求,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区200亩,根据生产情况、技术要求,分期分批对示范村社进行集中培训、做现场、分发书面技术资料等,使生产技术统一,药材质量稳定可靠。 2、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在产业发展核心区建设有与生产规模配套的良种繁育基地100亩,满足基地生产需要。 3、建立生产基地 按照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建立1000亩的生产基地,做到路网、田网、水网、电网配套,建成后基地灌溉保证率达7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100%,绿色防控面积50%以上。

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建设项目建议书

泰达永利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建设项目 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逖谟闸锃 (2) 一、项目概要逖谟闸锃 (2) 二、结论逖谟闸锃 (4) 第二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逖谟闸锃 (5) 一、项目建设背景逖谟闸锃 (5)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逖谟闸锃 (6)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逖谟闸锃 (7)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预测逖谟闸锃 (9) 一、产品简介逖谟闸锃 (9) 二、市场需求逖谟闸锃 (12) 三、社会需求逖谟闸锃 (12) 四、生态改善逖谟闸锃 (13) 五、经济发展逖谟闸锃 (13) 第四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逖谟闸锃 (13) 一、项目村基本情况逖谟闸锃 (13) 二、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逖谟闸锃 (14)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及内容逖谟闸锃 (14)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逖谟闸锃 (14) 二、项目规划、布局逖谟闸锃 (16) 第六章实施进度安排逖谟闸锃 (19)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逖谟闸锃 (20) 一、投资概算逖谟闸锃 (20) 二、资金筹措渠道逖谟闸锃 (20) 第八章效益分析逖谟闸锃 (21) 一、经济效益逖谟闸锃 (21) 二、社会效益逖谟闸锃 (22) 三、生态效益逖谟闸锃 (22) 第十章结论逖谟闸锃 (23)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 承德泰达永利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 承德泰达永利种植专业合作社 3.建设地点 承德市双桥区双峰寺镇平房沟村

4、建设期限 建设期2年。 5、建设内容、规模 (1)建成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2000亩,其中桔梗300亩,苦参300亩,黄柏1000亩,黄芩200亩,黄芪200亩。 (2)建设中药材加工厂1座,厂址选择:双桥区双峰寺镇平房沟村,占地面积30亩,主要包括厂房、仓库、冷库、晒场等建筑的建设以及加工设备和仓储设备的购进。 6、投资规模及筹措渠道 (1)、投资概算 项目预计总投资1100万元,其中中草药种植基地投资200万元;基础设施需投资400万元;药材加工设备投资150万元;配套建筑工程投资200万元;其他投资150万元。 (2)筹措渠道 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申请财政扶持资金400万元,由合作社与北京同仁堂承德连锁药店有限公司合作引资获得700万元。 7、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1)项目辐射范围

种植倡议书范文

种植倡议书范文 种植养殖活动是近年来活跃在幼儿园里的一项深受师生喜爱的课程延展活动,在越来越拥挤楼盘化的大都市里,幼儿与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为了还给城市里的孩子们一片自然的土地,北师大新标准体系幼儿园从改建幼儿园设施起就做了精心的准备——留出了一片自然的土地,用以满足孩子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可爱的孩子们通过亲自播种、亲眼观察,亲身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在参与过程中了解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养成热爱劳动、与同伴合作等美好的社会情感品质,从而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关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亲爱的各位家长:春天是播种的季节,2015年3月15日是北师大新标准体系幼儿园的“开心农场”启动日——让我们一起动手为孩子们准备和帮助他们播种下满怀孩子们各种童稚梦想的种子;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种植养殖、照顾植物动物的方法;让我们一起带着孩子们观察动植物生长过程。。。 当您帮忙收集了一粒种子、一棵树苗;当您和您的孩子一起亲手将种子小心翼翼地种入我们为您准备的开心农场的土壤中。当您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点豆子、种白菜,埋萝卜忙得不亦乐乎时的播种喜悦时,您会发现,您不仅播种下了一颗自然界的植物生命,您其实也帮助我们的孩子们种下了一个最美好的明天和希望!!!

在等待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您和我们,还有孩子们每天都会关注我们亲手播下的种子生长的过程。孩子们一定会拿起自己喝水的杯子请小种子解渴,其实孩子们是在向种子表达着我们的心愿:“种子啊种子,快快长大!我们要让爸爸妈妈老师看到:辛勤的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通过这样的种植养殖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做事认真、细心,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观察力、思维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在此过程中得到很好发展;可以有效培养孩子们探索科学的兴趣;丰富孩子们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经验;从而快速发展孩子们综合认知能力,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使孩子们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更加健康和-谐快乐成长! 来吧——为了让孩子们亲眼看到明天成熟的果实,请帮忙种下今天的一粒种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种希望就会收获梦想! 北师大新标准体系幼儿园 2015年3月11日

种植业可行性报告范文

种植业可行性报告范文 篇一:农业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 农业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 农业是基础,种植业是国家始终大力扶持的产业,天然绿色食品将是今后种植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改变传统农业低产低效的粗放式经营的特征,建设现代化农业种植基地,较好地实现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以及青少年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组合的模式,有着深远的社会经济改革的意义。 在种植基地的建设中,除考虑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外,通过新型农业设施以及高新技术常年进行名特蔬菜瓜果的种植,同时还可通过农事参与、农业休闲、垂钓娱乐等项目,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好去处。 ……… 一、项目背景 二、市场需求 三、基地优势 四、设施配备及种植模式 五、经营模式 六、发展与提高 七、种植品种

八、政府支持 九、附表 武汉普思商业计划书扣扣八二四三九一三七 篇二:果蔬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果蔬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心提示:果蔬种植项目投资环境分析,果蔬种植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果蔬种植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果蔬种植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果蔬种植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果蔬种植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果蔬种植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果蔬种植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果蔬种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专业编写: 果蔬种植项目建议书 果蔬种植项目申请报告 果蔬种植项目环评报告 果蔬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 果蔬种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果蔬种植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果蔬种植项目规划设计咨询 果蔬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

【关键词】果蔬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 【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 【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 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 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 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

种鹅现代养殖示范项目建议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七团种鹅现代养殖示范工程 农二师二十七团 二00九年十二月

农二师二十七团种鹅养殖示范工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七团地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部,位于焉耆盆地中心,开都河下游,横跨焉耆、博湖两县。314国道、乌库高速公路和南疆铁路纵穿团场腹地。团部开南镇距乌鲁木齐市420公里,距库尔勒市40公里,距焉耆县7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经过50年的开发和建设,昔日的荒碱滩现已成为农、林、牧全面发展,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的现代化国营农场。 二十七团现有总人口1.5万人,职工2453人,离退休人员2987人,干部342人。学生1800人。农区土地面积15.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4亩,山区草场28万亩,林地面积1.2万亩,林果面积0.23万亩,湖区水面1.6万亩。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水稻、甜菜、番茄、辣椒、啤酒花、籽瓜等。团辖农林牧副、工交建商、科教文卫等企事业单位20个,是兵团级扶贫团场。 一、鹅产业发展成就与特色 鹅是一种陆养草食水禽,今年来,以其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高不饱和脂肪含量、无污染,具有药用、食疗的功效,被人们称之为绿色、安全食品,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国际,国内市场鹅产品的需求量缺口较大,市场前景广阔。 因鹅销售市场严重不饱和,使项目区散养鹅的职工收入十分

可观,200

6年农二师天湖鹅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成立更是带动了二师商品鹅养殖业,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使团场增效,职工增收,在充分调查市场、认真考证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2006年,农二师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发展300万只鹅的产业规划,使农二师的鹅产业发展步入正式轨道。 据统计,2007年,焉耆垦区8个农牧团场鹅养殖大户达到532户,养殖数量达到30万只。其中有22万只由27团天湖鹅业加工成分割产品销往全疆。产品主要有鹅掌、鹅翅、鹅头、鹅内脏、白条鹅、鹅毛、鹅绒等。随着团场不断的招商引资,我团又开发出风干鹅、卤鹅等产品、鹅绒加工厂也已开始建设。 2008年,27团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扶持鹅养殖大户发展养鹅,目前团场已有10000只左右的鹅养殖大户10家。为满足项目区鹅产业发展,今年,27团新建一加工能力100万只鹅的鹅肉分割厂,一储藏能力1200吨的鹅产品冷库,使项目区鹅产业发展在加工企业龙头的带动下得到蓬勃发展。 项目区从05年开始进行团场自身繁育体系的建设,经过三年来的实践,选育出适合本地繁育的父母代种鹅,现有四川白鹅、天府肉鹅、霍尔多巴吉鹅三个主要品种,05年团场从四川引进天府肉鹅父母代种鹅2000只,08年团场从内蒙通辽引进霍尔多巴吉种蛋3万枚,孵化出种鹅1.6万只。09年种鹅养殖规模达到25000只。

饲草饲料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建议书

紫花苜蓿种植及饲草饲料深加工项目 建议书 内蒙古化德县音利特饲草料中心

第一章概论 一、项目名称、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紫花苜蓿种植及饲草饲料深加工 2、项目承办单位:内蒙古化德县音利特饲草料中心 3、项目负责人:蔚鹏 4、项目主管单位:化德县人民政府 5、项目协作单位:内蒙古瑞丹生态研究中心 6、项目依托单位:化德县财政局、乡镇企业局、畜牧局 二、项目内容与规模 主要发展紫花苜蓿种植和饲草饲料深加工,计划分两步进行,即第一步在现有4.5万亩紫花苜蓿的基础上,3—5 年内发展到10 万亩,并在此基础上新上年产2 万吨技术含量较高的绿色环保型饲草饲料加工生产线,加工的主要原料为现有的4.5 万亩紫花苜蓿、5 万亩沙打旺、10万亩草木樨和30万亩覆膜高产玉米秸杆;第二步为5 到10 年,使优质牧草紫花苜蓿面积发展到20 万亩,全县覆膜高产玉米的种植面积发展到50 万亩,让草业种植与加工真正成为一项推动全县猪、牛、羊、鱼业富县的大的主导产业。 项目总投资3813.914 万元,其中第一阶段投资3238.914 万元,主要是用于购置新型种植机械和粉碎设备,新打和配套机电井50 眼,种植紫花苜蓿5.5万亩,同时新上年产2 万吨各类绿色环保型

饲草饲料加工生产线;第二阶段投资575 万元,主要用于购置各类新型种植机械,新打和配套机井,种植紫花苜蓿10 万亩,覆膜 玉米种植面积达到50 万亩。 三、项目地点 紫花苜蓿种植区计划首先在水肥条件较好的海滩区,然后在全县适宜种植区推广,覆膜玉米在全县18 个乡2 个镇普遍推广。 饲草饲料加工生产线项目安排在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城关镇。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一)、自然条件 化德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乌兰察布市东部,东与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接壤,南与河北省康保县毗邻,西与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相连,北与锡林郭勒盟镶黄旗交界。处于阴山北麓东端,属于剥蚀低山丘陵区,境内平均海拔1500 米。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230 毫米左右,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平均气温 2.8 C,无霜期102天。全年日照总时数3076.7 小时, 日照百分率69%,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37.38 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总量为48千卡/平方厘米,属光资源丰富区。年平均风速4.4 米/秒,最大风速为29 米/ 秒,平均大风(风速》17米/秒)日数70

种植花椒方案

一、种植技术 花椒属芸香料,它的果实含有芳香油,是重要的食品调味原料,种子可榨油,处理后可食用。它结果早,收益大,栽培管理简便,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萌芽力,能耐强度修剪,栽后第2年结果,4—5年后大量结果,是山区群众致富的理想树种。 1.育苗 花椒以播种育苗为主,一般在7—9月份,果实外皮呈紫红色,种皮变为蓝黑色时采收花椒,采后的花椒放在干燥的室阴干,种子忌曝晒,以免丧失发芽力,阴干的种子可秋播, 也可春播。花椒育苗床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播种前深翻整地,施入基肥,整平作床,然后按20cm的行距开沟播种,覆土0.5cm,并覆沙2cm,每公顷播种112.5kg左右。秋播的种子应进行脱脂处理,把种子放在碱水中浸泡,10kg种子用水10kg加碱面0.3kg浸包2天,搓洗种子表面的油脂,捞出后即可播种。 春播的种子要进行沙藏处理,消藏时间以50天左右为宜,将种子与3倍湿沙混合后,选排水良好的温暖地方,挖1m宽,40—50cm深的沟,将种子放入,堆10—15cm厚,再覆土10—15cm,浇水渗透,上盖湿土,在土壤解冻后应及早播种。 另外,也可用开水烫种的方法进行催芽,将1kg种子倒入2kg沸水中,搅拌2—3分钟,以后每日温水浸泡,待少数种皮裂开后,捞出放温暖处,过1—2天即可播种。 2.栽植 选择适宜的栽植区:花椒喜温、喜光、耐干旱、怕涝、忌风,对土壤适宜性强,从有利于丰产的角度出发,花椒定植在年平均温度在11℃以上,年降雨量500mm左右的地方,应选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湿润的沙壤

土建园,以利植株良好生长,促进繁茂结果,有利高产。在风口,地势低洼易涝处和粘重土壤上不宜栽植。 适期栽植:花椒春秋两季均可栽植,在温度不太低的地方可在落叶后进行秋栽,栽后要截干培土防止抽条;春栽时易在早春进行,在芽萌动前栽植有利成活。 适度密植:花椒树高3—7m,适宜密植,在定植时可用1.5m×2m的株行距,每公顷定植3330株,以利早期产量的提高。 提高定植成活率的措施:在花椒生产中普遍存在定植成活率低的问题,陇东群众采用的“三大一快一多”的栽培法,大幅度提高了移植成活率。花椒之所以成活率低,主要是因为花椒根系离地后成活时间短,在空气中极易枯死,缩短根系在空气中曝露的时间,就可提高成活率。据此,陇东群众总结出了“大坑、大肥、大水、快移栽、多带土”的定植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定植成活率。通常采用正方80cm×80cm的定植穴,每穴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kg,栽后每穴浇水2.5kg,一般采用边起苗边定植的方法,以提高成活率,如果远距离运输,根系要多带土,少伤根,以利缓苗,促进成活。 3.生长期管理:重要容包括除草、施肥、防虫及修剪。 除草:花椒根系浅,杂草与花椒争肥争水现象相当严重,生产中有“花椒不除草,当年就枯老”的说活,特别是在1—3年生幼树期,为花椒定植后的缓苗期,应及时清除杂草,以促进树势健壮生长。 施肥:花椒以果实为主要收获物,在施肥时应侧重于磷钾肥的施用,一般宜在7—9月份采果后施一次基肥,基肥按照每株施有机肥50kg,过磷酸钙1kg,草木灰7.5kg的标准在行间开沟施用。在花椒及果实生长期进行2次补氮,每次每株施尿素0.25kg,以维持旺盛的长势。 修剪:修剪以更新及控制结果部位外移为主,每年在落叶后应及时疏除枯死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建议书

东寨镇上三坝村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 东寨镇上三坝村党支部 圣基中药材种植合作社 二O 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东寨镇上三坝村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项目区位于永昌县东寨镇上三坝村。东寨镇上三坝村位于312国道南8.5公里处,因地处三干渠上游而得名,村委会驻地庙儿庄,全村辖6个村名小组,335户,1383人。全村总耕地面积9000亩,人均可耕地面积6.5亩。全村以优质啤酒大麦、小麦种植为支柱产业,以发展舍饲养殖和劳务输转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621元。 (2)建设内容、规模 1)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0000亩(其中:甘草4000亩;黄芪6000亩),年产甘草*吨,黄芪*吨。 2)建设中药材初级加工厂1个,产品为:黄芪、甘草等饮片。 3)相关技术培训及指导。 (3)建设期限: 建设期2年(2012年5月—2014年5月)。 3、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1)项目辐射范围 本项目建设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 农户”的运行机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东寨镇上三坝村。 (2)项目带动能力 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使全村335户农民直接受益。 二、中药材试种植基本情况 (一)种植情况 2011年,在圣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本村种 植甘草2000亩,黄芪2000亩,总计种植4000亩,总产值20万元。按照本村中药材长远发展规划,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完成种植 中药材1万亩,通过建立新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与专业院校、 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造集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经营为产业 链的全新中药经营模式,实现中药产业的规范化、集约化。进而 使中药材生产成为本村继洋葱、洋芋之后又一农业支柱产业。 (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种植中药材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当明显。一是增加了本 村农民的收入。种植中药材每亩平均收入达7000元,种植一般农作物收入不足3000元,每亩新增收入800元以上,概算2011 年全村新增收入300多万元以上,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相当显著。二是优化了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三是促进地区土地流转,实现土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农户在自愿基础上,按照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需求,在土地种

九叶青花椒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九叶青花椒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九叶青花椒是西南农业大学优选培育的花椒新品种。具有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易贮藏、果实色泽油润、清香四溢、麻味纯正、结实早、萌芽力强、耐强度修剪等特点。它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能在年降水量600毫米的地区良好生长并大量结实,因而倍受人们的喜爱。 2003年以来,我县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从重庆引进九叶青花椒大力发展种植,现已具有一定规模。种植总面积已达3万余亩,投产面积达2.5万余亩。产品供不应求,直接以干椒或鲜椒的方式销往遂宁、成都、绵阳、重庆等大中城市。该产品已成功取得“通仙”牌青花椒商标注册,并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我县将利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政策大力发展九叶青花椒,拟建规模达10万亩,并建设九叶青花椒5000吨保鲜冻库一座和1000吨花椒油、花椒精深加工厂一座。 二、项目背景及政策支持 (一)项目提出背景和必要性 我国已加入WTO,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

性调整,成为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为此,必须充分利用我县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以激发业主和农民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支柱产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统一,加快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九叶青花椒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既符合《四川省林业产业发展纲要》,同时也是我县林业“十一五”规划内容之一。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促进我县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生产发展,繁荣地方经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也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特色产业,使我县农业产品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要求。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人们对食品的结构和味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花椒及由花椒加工而成的花椒油、花椒精作为调味主料,已成为人民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大;花椒还是制作肥皂的重要原料,而肥皂则是人们生活不可少的日常用品,市场前景特别大;花椒杆、花椒叶还可制成无公害农药,对环保和无公害产品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另外,花椒味辛、热,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杀虫止痒功效,在医药上用途广泛,具有极高的医药价值。 (二)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 1、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政策支持; 2、当地政府制定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1.1 项目概况 (4)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和范围 (5) 1.3 项目经济效益 (6) 1.4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6) 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 (8) 2.1 项目建设背景 (8)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 2.3 市场分析 (11) 2.4 市场风险分析 (14) 第三章建设条件 (15) 3.1 区域概况 (15) 3.2 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16) 3.3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17) 第四章建设规模和生产设计方案 (20)

4.1 建设规模及内容 (20) 4.2 生产方案 (22) 4.3 温室大棚建设方案 (24) 第五章节能 (30) 5.1 概述 (30) 5.2 节能措施综述 (31) 5.2.5采暖通风节能 (31) 5.3 节水措施及水耗指标分析 (32)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33) 6.1 环境影响 (33) 6.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35) 6.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5) 第七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 (36) 7.1 劳动安全卫生 (37) 7.2 消防 (38) 第八章项目的组织管理 (39) 8.1 项目组织管理 (39) 8.2 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 (41) 8.3 劳动定员 (42)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3) 9.1 项目建设工期 (43) 9.2项目实施计划 (43)

9.3分月进度安排 (44) 9.4项目实施进度表 (45)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6) 10.1 投资估算依据 (46) 10.2 投资估算 (48) 10.3 资金投入计划 (49) 10.4 资金来源 (49) 10.5 工程招标方案 (49) 第十一章财务评价 (50) 11.1 财务评价依据 (50) 11.2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 (51) 11.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51) 11.4 财务效益分析 (52) 11.5 盈亏平衡分析 (53) 11.6 财务评价结论 (53) 第十二章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 (55) 12.1 社会效益分析 (55) 12.2 生态效益评价 (59)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60) 13.1 结论 (60) 13.2 建议 (60)

新建花卉种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一、一平浪概况 1、优越的地理位置 一平浪地处滇中,位于禄丰县西部,距省城昆明126公里,距州府楚雄53公里,距县城22公里,距安楚高速公路30公里,320国道、张一线、成昆铁路横贯全境,交通十分便利。东邻金山镇,西壤旧庄镇,南接罗川镇,北连舍资镇。辖区国土面积129.8平方公里,海拔在1350—2190米之间,境内最高点为福台山,最低点为星宿江。 2、丰厚的自然条件 镇境内青山叠翠,河流纵横,森林覆盖率68%,有耕地面积4373亩,年平均气温16℃,常年盛行南风和西南风,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如春。水资源十分丰富,近五年平均降雨量971.71毫米,旧庄河、舍资河交汇于一平浪注入星宿江,星宿江流经一平浪镇40.7公里。到2004年,全镇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2座,小坝塘49座,总蓄水量358万立方米。水资源丰富,水利化程度高。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砂、石矿等。 3、社会经济 全镇辖3个村委会33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总人口26707人,其中农业人口5585人,非农业人口21122人。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2992万元,财税总收入达26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48元。 4、便捷的区位交通 一平浪工业园区位于一平浪镇的中部,距县城30公里,距省会昆明136公里,距一平浪火车站6公里,距320国道5公里,距安楚

高速公路25公里,张(张家营)一(一平浪)线横贯园区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5、丰富的水资源 一平浪降雨量970毫米—1120毫米之间,旧庄河、舍资河交汇于一平浪注入星宿江,星宿江流经一平浪镇40.7公里。全镇有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2座,小坝塘49座,总蓄水量358万立方米。水资源丰富,水利化程度高。 6、发达的通讯设施 辖区内3个村委会均通固定电话,电讯、移动、联通、铁通等多个通讯公司在一平浪设有服务点,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通讯网络。 7、方便的融资渠道 境内设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多家金融机构,融资渠道宽广,方便快捷。 8、宽松的投资环境 为吸引和鼓励县内外各类客商到一平浪投资和参与开发建设,加快一平浪的经济发展,一平浪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大招商大发展、小招商小发展、不招商不发展”的理念,充分认识“老板是第一资源”和“投资环境也是生产力”的道理,在全镇形成了尊重纳税人,帮助纳税人的良好风尚,投资环境十分宽松。 9、丰富的人才资源 一平浪盐矿、一平浪煤矿、张武庄煤矿、一平浪林场等省、州、县属企业近几十年的发展,以及一平浪大青绿色实业有限公司近几年

果蔬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果蔬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标准化果蔬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1.1.2建设性质: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1.1.3.1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1.3.2法人代表:冯某某 1.1.3.3所有制性质:民营 1.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1.4.1建设地点:某某县某某乡某某村 1.1.4.2建设规模:项目占地40亩 1.1.4.3建设期限:2015年10月——2016年4月 1.1.4.4建设内容:①新建5座标准化蔬菜塑料大棚(每座建筑面积12×63平方米,共3780平方米);②新建3座标准化水果温室大棚(每座建筑面积12×120平方米,共4320平方米)。 1.1.5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1.1.5.1投资规模:本项目总投资11 2.63万元。 1.1.5.2资金构成: 1.1.5. 2.1①新建5座标准化蔬菜塑料大棚(每座建筑面积12×63平方米,共3780平方米),需投资5 3.3万元; ②新建3座标准化水果温室大棚(每座建筑面积12×120平

方米,共4320平方米),需投资59.33万元。 以上两项共需投资112.63万元。 1.1.6资金筹措:拟申请省财政补助资金50万元,其余6 2.6万元资金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1.1.7效益分析 1.1.7.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年产果蔬57.5吨,其中:水果7.5吨,每吨7万元,销售收入预计可达5 2.5万元;蔬菜50吨,每吨0.25万元,销售收入预计达到12.5万元。预计总收入65万元。减去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种植成本等费用30万元,年销售利润达35万元。 1.1.7.2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对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同时还能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果蔬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1.1.7.3生态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生产中使用有机农家肥减少了生产性污害,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1.2项目单位概况 某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主要从事化肥、农地膜、农机具销售,果蔬种植及销售,农业技术服务等业务。2014年引领创办某某县某某金果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同年8月公司在某某县某某乡某某村流转土地1396亩,

蔬菜种植项目建议书

篇一:蔬菜种植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2)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4)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 8 建设条件 ..................................................................... 10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 12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14 项目效益评价 ............................................................. 16 番茄栽培技术............................................................. 19 番茄简介..................................................................... 35 附件 .............................................................................. 38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南龙优质高产番茄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承担单位:黔西南州华曦生态牧业有限公司 4、建设地点:兴义市巴结镇南龙村 5、建设规模:种植优质番茄300亩 6、建设期限: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 7、投资规模:252.70万元。其中:农田基础设施建设85.20万元;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16.00万元;技术培训3万元;市场网络建设17万元;首期生产费用131.5.00万元。 8、资金筹措:资金全部由公司自筹,尽量争取国家扶持资金。 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种植优质番茄示范基地300亩,带动当地农户236户1325人脱贫致富,解决20余人就业。 二、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黔西南州华曦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由昆明华曦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黔西南州大自然园林绿化有限公司2个法人股东投资创建。公司以“科技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为发展理念,利用自身技术和管理、品牌、市场优势及其生产基地白龙山的土地、自然、环境等优势发展有机茶、生态养殖及生态旅游业。 公司白龙山生产基地自2007年开工建设白龙山以来,完成了土地使用规划设计、土壤有机检测、土地平整、土地改造;基本完成水、电、路及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已经开挖茶叶种植地4000亩,种植有机茶2200余亩,建设育苗苗圃50亩。扶持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茶叶1000余亩,公司目前完成投资1500万元。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辣椒种植加工项目建议书

辣椒深种植加工项目建议书 一、总论 1、项目名称:和新镇辣椒种植深加工项目 2、项目单位概况:和新镇位于德阳市区东南15公里处,与中江、广汉接壤,属龙泉山脉北端丘陵地区,海拔高度在475.1至757.5米,幅员面积为58.05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26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16443人,5464户。耕地面积22546.23亩。以崴螺山景区为特征的生态环境十分优美,物种种类结构多样化。为发展优质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崴螺山金条辣椒种植已成为和新的特色产品。 3、项目拟建地点:旌阳区和新镇 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积极发展辣椒和种植业及深加工项目,形成从种植到加工的全方位流水线。总投资5000万左右,投资建成一条高科技辣椒制品综合生产线,从种植到采收加工,年处理干辣椒6400吨,生产辣椒碱1700吨、辣椒色红素160吨,辣椒精142吨,辣椒油320吨、辣椒粉2700吨。 5、项目建设年限:1年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1、崴螺山金条辣椒色泽鲜艳,肉厚味美,入口回味无穷,自身所含有的辣红素,是一种纯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并包含有适合人体生长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素有辣椒之乡的旌阳区和新镇年种植优质辣椒万余亩。

2、和新辣椒,不单是一种农产品,更是一种辣椒文化。在和新区域内,辣椒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规模大。当地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在提高辣椒种植技能的同时,更加认识辣椒作为一种特殊产品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不断探索与长寿文化的内在因素。和新镇是有名的长寿之乡,为促进和新特色辣椒产业的发展,弘扬长寿文化和民俗风情,自2000年开始,旌阳区、和新镇开始已连续举办六届举办“崴螺山长寿风情〃辣椒节”,现在,“辣椒节”已成为和新人民生活中的一件盛事。 3、和新镇丰富的辣椒资源和深厚的辣椒文化为辣椒的深加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能为广大群众和投资企业带来丰富的利润,可谓商家投资的绝佳选择。 4、和新镇为投资的企业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以服务企业为职责,帮助企业尽早落户投产。加上辣椒深加工是一项新兴产业,不但可以食用,还可以对其所含的元素进行提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每年可为企业带来几百万元的可观利润。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1、辣椒初加工项目:工厂占地 30 亩,建筑面积 10000 平方米,建设年产 320吨辣椒油的初加工生产线,年消化干辣椒 2000吨辣椒油年产值达到1800万元。 2、辣椒初深加工项目:工厂占地 50 亩(集体建设用地)建筑面积 17000 平方米建设年产辣椒精142吨和辣椒色红素160吨的生

中药材种植项目项目建议书

中药材种植项目项目建议书 篇一:2011年4200亩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建议书 42000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 ******县******乡二O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县******乡42000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项目区位于承德市******县。******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北与内蒙古的赤峰市相连,东与辽宁省的凌源市接壤,西邻旅游胜地承德,南与唐山连接。自古以来,******就有“鸡鸣三省,通及辽蒙”之称,历史上是沟通关内外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已发展成三省区交界处的经济重镇。 (2)建设内容、规模 1)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42000亩(其中:秦归14000亩;木香5000亩;秦艽3000亩;桔梗3000亩;天冬3000亩;续断8000亩;付子6000亩)。达产后年产干品药材秦

归224吨;木香250吨;秦艽75吨;桔梗120吨;天冬120吨;续断320吨;鲜付子1200吨。 2)建设加工中药材饮片的初级加工厂1座,产品为:秦归、木香、秦艽、桔梗、天冬、续断、付子饮片。 3)相关技术培训及指导。(3)建设期限 建设期1年(2011年5月—2012年4)。 3、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本项目总投资额为4833.49万元,资金按构成分列如下:(1)建设工程费1916.33万元,占总值的39.65%;(2)设备购臵及安装工程费506.40万元,占总值的10.48%;(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74.92万元,占总值的11.89%;(4)预备费149.88万元,占总值的3.10%;(5)建设期利息70.47万元,占总值的1.46%;(6)流动资金1615.50万元,占总值的33.42%。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1)项目辐射范围 本项目建设4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乡及周边乡镇海拔范围800—1200m的高半山区的栽培适宜区。 (2)项目带动能力 4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使约10500户山区农民(按户均4亩)直接受益。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建议书

东寨镇上三坝村中药材规X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 东寨镇上三坝村党支部 圣基中药材种植合作社 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东寨镇上三坝村中药材规X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项目区位于永昌县东寨镇上三坝村。东寨镇上三坝村位于312国道南8.5公里处,因地处三干渠上游而得名,村委会驻地庙儿庄,全村辖6个村名小组,335户,1383人。全村总耕地面积9000亩,人均可耕地面积6.5亩。全村以优质啤酒大麦、小麦种植为支柱产业,以发展舍饲养殖和劳务输转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621元。 (2)建设内容、规模 1)建设中药材规X化种植基地10000亩(其中:甘草4000亩;黄芪6000亩),年产甘草*吨,黄芪*吨。 2)建设中药材初级加工厂1个,产品为:黄芪、甘草等饮片。 3)相关技术培训及指导。 (3)建设期限: 建设期2年(2012年5月—2014年5月)。 3、项目辐射X围及带动能力 (1)项目辐射X围

本项目建设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东寨镇上三坝村。 (2)项目带动能力 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使全村335户农民直接受益。 二、中药材试种植基本情况 (一)种植情况 2011年,在圣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本村种植甘草2000亩,黄芪2000亩,总计种植4000亩,总产值20万元。按照本村中药材长远发展规划,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完成种植中药材1万亩,通过建立新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与专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造集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经营为产业链的全新中药经营模式,实现中药产业的规X化、集约化。进而使中药材生产成为本村继洋葱、洋芋之后又一农业支柱产业。 (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种植中药材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当明显。一是增加了本村农民的收入。种植中药材每亩平均收入达7000元,种植一般农作物收入不足3000元,每亩新增收入800元以上,概算2011年全村新增收入300多万元以上,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相当显著。二是优化了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三是促进地区土地流转,实现土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农户在自愿基础上,按照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需求,在土地种植无风险且产出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之下自发将零碎的土地交由基地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