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合集下载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为推动苏州高新区转型发展,实现“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践行科技城“科字当头、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建设理念,特开展《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的编制。

规划在法定要求基础上,提出产业提质增效、自主创新发展、民生设施优化、支撑系统完善、城市设计提升以及智慧生态建设等重要事项,全面引导新形势背景下苏州科技城规划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6年4月份启动,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6年9月21日——10月20日。

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一、规划范围北至金墅港、东至绕城高速公路、西至230省道、南至高新区行政边界。

总规划用地面积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高新区生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示范区,坚持“科技、山水、人文和创新”特色,建设成为集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智慧城区。

三、建设规模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约12万人。

规划建设用地公顷,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公顷。

四、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三核两轴、四区多片”的空间结构。

“一心”:即科技城中心,以太湖大道、科普路、锦峰路、科研路围合的中心区域为主体,包括行政、商业、商务等功能,是科技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科技城最为重要的形象展示窗口。

“一带”:即浒光运河风光带,是科技城内部纵向重要的绿色滨水游憩景观带,通过沿运河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滨水景观的建设,将科技城由南至北的各个功能组团有机衔接,融合两岸片区,塑造“一河两岸”的优美景观。

“三核”:以诺贝尔湖为中心的水核与以五龙山为中心的绿核,是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城市特质的具体表现,是科技城重要的生态公园。

围绕诺贝尔湖和五龙山设置文化商业和休闲游憩等功能,打造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创造优质空间环境。

位于五龙山及锦峰山之间的智慧核,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及产业空间优势,打造以创智、创新为主体的智慧引擎,提升科技城未来创新动力。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为推动苏州高新区转型发展,实现“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践行科技城“科字当头、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建设理念,特开展《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的编制。

规划在法定要求基础上,提出产业提质增效、自主创新发展、民生设施优化、支撑系统完善、城市设计提升以及智慧生态建设等重要事项,全面引导新形势背景下苏州科技城规划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6年4月份启动,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6年9月21日——10月20日。

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cn一、规划范围北至金墅港、东至绕城高速公路、西至230省道、南至高新区行政边界。

总规划用地面积26.96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高新区生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示范区,坚持“科技、山水、人文和创新”特色,建设成为集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智慧城区。

三、建设规模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约12万人。

规划建设用地2221.33公顷,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198.59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474.52公顷。

四、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三核两轴、四区多片”的空间结构。

“一心”:即科技城中心,以太湖大道、科普路、锦峰路、科研路围合的中心区域为主体,包括行政、商业、商务等功能,是科技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科技城最为重要的形象展示窗口。

“一带”:即浒光运河风光带,是科技城内部纵向重要的绿色滨水游憩景观带,通过沿运河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滨水景观的建设,将科技城由南至北的各个功能组团有机衔接,融合两岸片区,塑造“一河两岸”的优美景观。

“三核”:以诺贝尔湖为中心的水核与以五龙山为中心的绿核,是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城市特质的具体表现,是科技城重要的生态公园。

围绕诺贝尔湖和五龙山设置文化商业和休闲游憩等功能,打造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创造优质空间环境。

苏州2024年拆迁规划

苏州2024年拆迁规划

苏州2024年拆迁规划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日益壮大,拆迁作为一种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苏州作为中国的重要文化和经济中心之一,其城市建设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苏州市政府制定了一项拆迁规划,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市民的居住需求。

本文将以苏州2024年拆迁规划为标题,介绍该规划的背景、目标、实施方式和影响等内容。

背景苏州市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苏州市的土地资源逐渐紧张。

为了有效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解决城市中的拥堵问题,并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苏州市政府决定制定2024年拆迁规划。

目标苏州2024年拆迁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调整城市的空间布局,优化城市功能;3.解决城市中的拥堵问题,改善交通状况;4.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实施方式苏州2024年拆迁规划将通过以下方式来实施:1.制定详细的拆迁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拆迁工作按计划进行;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确保拆迁和征收工作的顺利进行;3.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4.积极引导房屋拆迁后的合理利用,推动城市更新。

影响苏州2024年拆迁规划的实施将产生以下影响:1.改善居住环境:拆迁规划将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改善市民的生活条件。

2.提高交通状况:拆迁规划将解决城市中的拥堵问题,改善交通状况,提高出行效率。

3.促进经济发展:拆迁规划将释放土地资源,为新的项目和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4.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拆迁规划将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结论苏州2024年拆迁规划的实施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苏州市人民政府征收土地方案通告-苏府通〔2019〕24号

苏州市人民政府征收土地方案通告-苏府通〔2019〕24号

苏州市人民政府征收土地方案通告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征收土地方案通告苏府通〔2019〕24号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苏州市吴中区2019年度第3批次村镇建设用地的批复》(苏政地〔2019〕153号)批准,同意我市批准建设用地29.7984公顷,其中转用农用地5.1145公顷;征收土地29.7984公顷。

现将《征收土地方案》通告如下:一、建设用地项目名称苏州市吴中区2019年度第3批次村镇建设用地。

二、征收土地位置吴中区郭巷街道马巷社区(原六浦村4、7、8、10组),双浜社区(原双浜村1组),国泰社区(原浮桥村4、5、6组),徐浜社区(原徐浜村6组),戈湾社区(原五浦村3组),国泰社区(原浮桥13组);城南街道东湖社区,红庄社区;越溪街道溪上社区(原徐舍村5组,原田上村9组),珠村社区(原杨庄村1组)。

三、征地村、组及面积(一)郭巷街道马巷社区(原六浦村4组)0.3049公顷;(二)郭巷街道马巷社区(原六浦村7组)2.5208公顷,其中耕地1.5648公顷;(三)郭巷街道马巷社区(原六浦村8组)2.893公顷,其中耕地1.4453公顷;(四)郭巷街道马巷社区(原六浦村10组)1.1284公顷,其中耕地0.4839公顷;(五)郭巷街道双浜社区(原双浜村1组)0.3271公顷;(六)郭巷街道国泰社区(原浮桥村4组)4.875公顷,其中耕地0.2336公顷;(七)郭巷街道国泰社区(原浮桥村5组)8.2161公顷,其中耕地0.288公顷;(八)郭巷街道国泰社区(原浮桥村6组)0.2528公顷;(九)郭巷街道徐浜社区(原徐浜村6组)0.1491公顷;(十)郭巷街道戈湾社区(原五浦村3组)0.4754公顷,其中耕地0.2704公顷;(十一)郭巷街道国泰社区(原浮桥13组)0.5344公顷,其中耕地0.0169公顷;(十二)城南街道东湖社区4.1272公顷;(十三)城南街道红庄社区0.1420公顷;(十四)越溪街道溪上社区(原徐舍村5组)3.5666公顷;(十五)越溪街道溪上社区(原田上村9组)0.1603公顷;(十六)越溪街道珠村社区(原杨庄村1组)0.1253公顷。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经三路桥施工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经三路桥施工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经三路桥施工方案1. 介绍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经三路桥是苏州市规划建设的一座主要交通桥梁工程。

该工程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核心区域,连接经三路的东西两侧,设计目的是缓解该地区交通压力,提升交通效率,促进科技城的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经三路桥施工方案,包括施工设计、施工工序以及工程进度计划等内容。

2. 施工设计2.1 结构设计经三路桥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桥梁总长200米,宽度为16米。

主梁采用了12个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相邻箱梁通过预应力钢束连接,在桥面上设置了隔音防护层。

2.2 施工方案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经三路桥的施工将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地基处理:对桥梁上下草坪进行拆除和清理,然后进行地基排土和压实处理。

2.桥墩施工:根据桥梁设计要求,先进行桥墩基础的浇筑,然后再进行桥墩本体的施工。

3.主梁安装:预制好的箱梁通过特种运输车辆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利用吊车进行架设。

4.桥面铺装:在主梁安装完成后,进行桥面铺装工作,包括防护层的施工等。

5.管线布设: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桥下管线的布设工作,包括排水管线、电缆等。

6.道路修复:桥梁施工完毕后,对施工区域的道路进行修复,确保交通能够正常通行。

3. 施工工序经三路桥的施工将按照以下工序进行:3.1 地基处理工序1.清理施工区域,移除桥梁上下的草坪。

2.进行地基的排土和压实处理,确保地基稳定。

3.2 桥墩施工工序1.浇筑桥墩基础。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桥墩基础的浇筑工作。

2.桥墩本体施工。

在桥墩基础完全固结后,进行桥墩本体的施工。

3.3 主梁安装工序1.运输预制箱梁。

通过特种运输车辆将预制好的箱梁运输至施工现场。

2.架设主梁。

利用吊车将箱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架设。

3.4 桥面铺装工序1.进行桥面铺装。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桥面铺装工作。

2.进行隔音防护层施工。

在桥面铺装完成后,进行隔音防护层的施工。

3.5 管线布设工序1.布设排水管线。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材料2015130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材料2015130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为加快高新区发展转型、深化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合理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的存量土地利用与开发建设,促进产业升级,编制《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的编制将合理挖潜存量用地,科学引导空间布局,优化促进产业升级,更好彰显山水特色,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细化道路交通组织和绿地景观体系,进一步优化市政设施配套,全面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科学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4年5月份启动,并于2014年12月完成专家论证。

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5年1月29日——2015年2月27日。

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一、规划范围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狮山街道行政边界、西至金枫路(中环快速路)、北至枫津河,总规划用地面积19.01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苏州主城中心区重要组成部分,特色鲜明、发展高效、乐活宜居的生态型城区。

三、建设规模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25.0万人。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755.75公顷;军事用地1.93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145.23公顷。

四、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带、十字、一环、八片”的空间结构:1、“一带”:即运河景观带,沿京杭运河构建游憩休闲的城市景观带,将滨河绿化景观建设与大运河历史文化紧密结合,服务居民,对话主城,彰显特色。

2、“十字”:由东西向狮山路城市发展轴和南北向长江路片区发展轴形成十字型发展主轴,依托轨道交通及城市中心建设,沿轴线集中布局商业、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提升高新区发展能级。

3、“一环”:即两山周边的环状发展公共设施,以两山城市中央公园为核心,环狮山和何山布局文化、体育、创意、商业商务等公共设施,打造围绕两山的中央活力区。

4、“八片”:即八大功能片区,包括狮山路商务商业区、狮山-何山活力休闲区、南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区、金山浜总部经济区、向阳路创意研发区以及南、北两大生活区。

五、各类建设用地1、城市建设用地在规划范围内,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630.0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35.48%;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150.0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8.55%;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197.1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1.23%;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332.1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8.92%;规划仓储物流用地面积为1.6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09%;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为309.7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64%;规划公用设施用地面积28.7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2%;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103.7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5.91%;预留白地2.5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14%。

2023年苏州城市更新项目年度计划

2023年苏州城市更新项目年度计划

2023年苏州城市更新项目年度计划一、项目背景1.1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优美的园林景观,同时也是现代化城市的代表之一。

1.2 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苏州市政府启动了城市更新项目,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年度目标2.1 通过城市更新项目,提升苏州城市形象和功能,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2.2 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2.3 保护和传承苏州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

三、项目内容3.1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在2023年,苏州将对城市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城市的规划布局和空间效率。

3.2 市中心区改造通过对市中心区的改造,完善商业、交通、居住和休闲配套设施,提升市中心区的功能和形象。

3.3 城市公共建筑更新对公共建筑进行更新改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

3.4 城市景观提升加强对城市景观的设计和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和建筑品质,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四、项目投资4.1 2023年苏州市政府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城市更新项目,以支持项目的开展和完成。

4.2 苏州市将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实现政府和市场的合作共赢。

五、项目进展与监督5.1 城市更新项目将建立健全的进展监督机制,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达到预期效果。

5.2 对于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将及时调整项目实施方案,确保项目高效进行。

六、项目成效评估6.1 2023年苏州市将对城市更新项目进行成效评估,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的考核。

6.2 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完善城市更新项目的长期规划,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七、项目展望7.1 通过城市更新项目的不懈努力,苏州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成为更具活力和吸引力的现代化城市。

7.2 城市更新项目将为苏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市区城中村(无地队)改造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府[2010]27号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市区城中村(无地队)改造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府[2010]27号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市区城中村(无地队)改造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市区城中村(无地队)改造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府〔2010〕27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为加快推进市区城中村(无地队)改造步伐,有效改善市区城乡结合部环境状况和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形象,经研究,现将市住建局牵头会市有关部门、单位和相关区研究制定的《关于加快市区城中村(无地队)改造的实施意见》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苏州市人民政府二○一○年二月二十日关于加快市区城中村(无地队)改造的实施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区三城"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快市区城中村(无地队)改造步伐,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结合市区城中村(无地队)的实际情况,制定改造实施意见如下: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城中村(无地队)改造列入"三区三城"建设和城建惠民实事工程的重要内容,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推动,统一规划、分类改造,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市场运作、统筹平衡"的原则,扎实推进,按期完成。

二、实施范围市区平江、沧浪、金阊三城区辖区内的121个城中村(无地队),其中,沧浪区51个、平江区41个、金阊区29个,涉及居民8825户,28233人(其中:农业人口2044人),占地面积620万平方米(含耕地和非住宅用地),房屋合法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无证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为推动苏州高新区转型发展,实现“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践行科技城“科字当头、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建设理念,特开展《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的编制。

规划在法定要求基础上,提出产业提质增效、自主创新发展、民生设施优化、支撑系统完善、城市设计提升以及智慧生态建设等重要事项,全面引导新形势背景下苏州科技城规划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6年4月份启动,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6年9月21日——一、 26.96二、 区。

三、 2198.59四、 城市特质的具体表现,是科技城重要的生态公园。

围绕诺贝尔湖和五龙山设置文化商业和休闲游憩等功能,打造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创造优质空间环境。

位于五龙山及锦峰山之间的智慧核,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及产业空间优势,打造以创智、创新为主体的智慧引擎,提升科技城未来创新动力。

“两轴”:包括沿太湖大道的城市发展轴和纵向的中心景观轴。

太湖大道城市发展轴:高新区未来“T ”型城市空间发展轴的主轴之一、未来高新区城市发展的活力之轴,是高新区西向太湖的窗口,也是科技城对外联系及展示的重要界面。

中心景观轴:科技城内部纵向的景观轴,南北向联系五龙山绿核、中心科技商务区、诺贝尔湖
蓝核等,是科技城创新、生态、活力、宜居等主题的集中展现。

“四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研创服务区、中心科技商务区和科技创新区。

“多片”:多个居住片区。

五、各类建设用地
1、建设用地
①城市建设用地
在规划范围内,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198.59公顷。

其中,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321.0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14.63%;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184.5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公顷,
规划绿
2
332.19
六、
1
1号线或2
2
(1
(2)主干路
“三横四纵”主干路结构,“三横”为秦岭路、青城山路和玉屏路;“四纵”为嘉陵江路、龙山路、天佑路和锦峰路。

红线宽度为40—60米。

(3)次干路
次干路主要承担各功能片区内部的交通,兼有交通性和生活性功能,发挥交通集散作用。

红线宽度为24—54米。

(4)支路
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内部道路的连接线,红线宽度为8—24米。

3、公共交通
科技城内共设三条有轨电车线路和两条轨道交通线路。

有轨电车线路为1号线、2号线和5号线,其中1号线已建,由西部生态城龙康路站至苏州乐园站,在科技城内设有三个站点;2号线在建,联系苏州新区城铁站与西部生态城龙安路站。

轨道交通线路为9号线和10号线。

常规公交线路在现状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注重轨道交通站点、常规公交站点、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等设施的衔接,提升接驳质量。

4、慢行网络
5
末站
末站,其
七、
规划形成“一带两心、四轴六区、多点多廊”的景观结构,并重点对核心区建筑高度及天际线景观进行优化提升,强化核心区景观引领作用。

“一带”:浒光运河风光带;
“两心”:五龙山和诺贝尔湖组成“山”“水”中心景观;
“四轴”:十字景观主轴,“横轴”为太湖大道城市景观轴线;“竖轴”为五龙山-诺贝尔湖自然景观轴线。

南北景观次轴,彭山湖-平王湖生态休闲景观轴线和智慧谷休闲景观轴线;
“六区”:中心景观区、生活景观区、高新产业景观区、科技创新景观区、滨水景观区、生态休闲景观区;
“多点”:形成1处中心型地标和东西南北4处门户型地标,围绕湖面和山体营造多个景观节点;
“多廊”:在各个景观节点之间规划多条生态景观廊道。

八、水系绿地系统
1、水系优化
以保护为主、修复和优化为辅,保留整治宕口湖泊与河道水体,并与周边水系相衔接,构建流动连通的水网体系。

控制水位和水质,提升景观与环境品质,依托滨水地区打造公共活动空间。

以浒光运河为轴,金墅港、九曲港、中桥港、东塘河为脉,严湖、平王湖、恩古山湖、彭山湖、
2、
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