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_水热法一步制备纳米In_2O_3气敏材料_娄向东
水热合成一维α-MoO3纳米棒及其湿敏性能研究

水热合成一维α-MoO3纳米棒及其湿敏性能研究李金涛;吴玉会;刘卓;赵晶;王生力【期刊名称】《材料导报》【年(卷),期】2017(031)006【摘要】采用水热法,以钼酸铵和硝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维纳米α-MoO3棒状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其物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一维α-MoO3纳米棒直径为200~300 nm,长度为5~10 μm.一维α-MoO3纳米棒表现出良好的湿敏性能,所制得的传感器在100Hz、11%~95%湿度范围内,其复阻抗-相对湿度关系在半对数坐标下有5个数量级的变化,线性度好.元件的恢复和响应时间较短,分别为3s和35 s,元件的湿滞约为4% RH.利用器件在不同湿度下的阻抗图谱建立了相应的等效电路,分析其电导过程.结果表明,在低湿度范围内,器件传导主要依靠一维α-MoO3材料内少量的自由电子传导以及材料本身束缚电荷的极化;在高湿度范围内,吸附水分子的分解和极化所引起的离子导电占主导地位.【总页数】4页(P34-37)【作者】李金涛;吴玉会;刘卓;赵晶;王生力【作者单位】河北地质大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石家庄050031;河北地质大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石家庄050031;河北地质大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石家庄050031;河北地质大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石家庄050031;河北地质大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石家庄0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9.4【相关文献】1.一步水热合成Ag-OMS-2纳米棒及其催化燃烧性能研究 [J], 孙明;邢泽峰;刘胜男;张小庆;林婷;余林2.氧化镓纳米棒的超声法制备及湿敏特性研究 [J], 娄彦龙;王丁;王朋朋;郑学军3.γ-Fe2O3/硅纳米孔柱阵列湿敏元件的湿敏性能研究 [J], 王海燕;李隆玉;董永芬;李新建4.MoO3微米片的水热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J], 金鑫5.水热合成的MoO3-SnO2催化剂催化氧化二甲醚的性能研究 [J], 杨奇;高秀娟;冯茹;李明杰;张俊峰;张清德;韩怡卓;谭猗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米SnO2粉体的水热法制备及其气敏性研究

S n O , 催 化材 料等
。
制 备 纳米 S n O 的方 法 有 很 多 。刘 敬 茹 等 采 用 直流 溅 射 法 制 备 S n O ,纳 米 颗 粒 , 王 莹 等 采 用 溶 剂热 法制 备 S n O 纳米 球 。按反 应 的类 型分 类 , 可
p o wd e r s t o e t ha n o l na n o—S n O2 ma t e r i a l ha s b e t t e r s e ns i t i v i t y or f t r a c e a n d l o w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e t h a n o 1 .
条件为 : 水热温度 1 8 0℃ , 溶液 p H值 为 8 , 反应时 间6 h 。纳米粉体 对 乙醇的气敏 性检测 表明 , 制备 的纳米 S n O 材 料对微量 、 低 浓度的 乙醇气体有较好的灵敏 度。
关键词 : 纳米 S n O ;水 热 法 ;气敏 性 中 图分 类 号 : T B 3 8 3 , T Q 1 3 4 . 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3 4 6 7 ( 2 0 1 7 ) 0 6— 0 0 2 0— 0 4
( S c h o o l o f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E n e r g y , 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1, C h i n a )
t e mp e r a t u r e 1 8 0℃ , f i n a l p H v a l u e o f t h e s o l u t i o n 8,r e a t i o n t i me 6 h 。 T h e g a s s e n s i t i v i t y d e t e c t i o n n a n o
溶胶-水热法制备纳米SrTiO3及其表面包覆Al2O3的研究

Al O 。 。借助 X射线衍射仪 ( X R D) 、 激光 粒度 分析仪( S L ) 、 红外光谱分析仪 ( F T_ I R) 、 扫描 电子显微镜 ( S E M) 及透 射
电子显微镜( TE M) 对样 品进行 比较分析 。结果表 明, 用溶胶- 水热法制得 的 s r T s粉体颗 粒具有 较小 的粒径 , 但团 聚现 象比较严 重; 经过表 面包覆 Al 2 ( ) 3 后的 S r T i O s 粉体颗粒 粒径 小 , 形状规则 , 呈球 状 , 分散性好 , 分布均 匀, 团聚现
s i z e a n a l y z e r( S L),i n f r a r e d s p e c t r o s c o p e( F T— I R) ,s c a n n i n g e l e c t r o n mi c r o s c o p e( S EM )a n d t r a n s mi s s i o n e l e c t r o n
Ab Oa n a n o p o wd e r s we r e p r e p a r e d t h r o u g h s o l — h y d r o t h e r ma l me t h o d,a n d we r e s u b s e q u e n t l y c o a t e d
・ 3 7 ・
溶 胶- 水 热 法 制备 纳 米 S r T i O3及 其 表 面 包 覆 Al 2 o3的 研 究
王 宁章 , 刘世丰 , 刘 静 , 容世 龙
( 1 广 西大学计算机与 电子信息学 院 , 南宁 5 3 0 0 0 4 ; 2 广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院, 南宁 5 3 0 0 0 4 ) 摘要 采 用溶胶一 水热法制备纳米 S r Ti O3 粉体 , 并采 用非均 匀形核 法在 纳米 S r Ti O3 粉体 颗粒表 面 包覆 一层
水热法制备α-Fe2O3纳米球及其光催化性质研究

( . c ol o P yi n t i s S i c , n u Po ic l e a oa r f n r ai tr l a d D v e , 1 S h o f h s sa d Ma r l c n e A h i rv i yL b rt o f m t n Ma i s n ei s c ea e n aK o y Io o ea c
摘 要 : 硝 酸 铁 、 酸 为 原 料 , 用 水 热 反 应 法 合 成 球 形 一F, 米 颗 粒 . 用 x射 线 衍 射 仪 以 草 采 eO 纳 利
(R 、 X D) 扫描电子显微镜( E 对产 物的物相 和形 貌进行表 征 , 究水热 反应 温度对物 相形 成和形 貌 S M) 研 影响的规律 ; 同时以甲基橙溶 液为 目标 降解物 , 以紫外 灯为实验 光源对 产物进行 了光 降解性 能测试. 结 果表明 : 热反 应温度 的提高有 利于 一F 水 eO 晶体颗 粒 的晶化 , 使其粒 径分 布均匀 , 并 形貌趋 向于球
形 . 光 催 化 性 能测 试 中 , 着 光 照 时 间 的延 长 , 在 随 纳米 一F 甲基 橙 的 降解 率不 断 提 高 . eO 对
关键词 : 仅一F, 水 热 法 ; 催 化 性 能 eO ; 光 中 图 分 类 号 :6 4 8 ;7 3 1 O 1. 1 X 0 .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00— 12 2 1 ) 1 0 3 10 2 6 (0 1 0 — 07—0 5
CdS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研究

CdS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研究
娄向东;贾晓华;王晓兵
【期刊名称】《传感器与微系统》
【年(卷),期】2005(024)008
【摘要】采用室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纳米CdS粉体.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产物进行物相分析,投射电镜(TEM)对产物的形貌、大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dS在608℃以下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采用静态配气法测定了材料的气敏性能,发现CdS 对C2H5OH有很高的灵敏度与选择性,是一种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的气敏材料.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娄向东;贾晓华;王晓兵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12.2
【相关文献】
1.花状CuO-ZnO异质结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增强的气敏性能研究 [J], 齐一铭; 陈储君
2.花状CuO-ZnO异质结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增强的气敏性能研究 [J], 齐一铭; 陈储君
3.WO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进展 [J], 孙一诺;王浩任;陈万松;卓凯月;
朱怡荣;朱效格;马登学;张永专;梁士明
4.ZnO/TiO2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乙醇气敏性能研究 [J], 林金梅;张晗
5.三氧化钼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研究进展 [J], 王诗雨;张莹;梁士明;储向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热法制备SnO2纳米颗粒及其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

水热法制备SnO2纳米颗粒及其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摘要纳米SnO2颗粒的化学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气体选择性好,因此在气体传感器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纳米SnO2颗粒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本文重点就水热法加入制备纳米SnO2颗粒及其气敏性进行研究,并对进一步提高其气体传感性进行了展望.关键词:SnO2纳米颗粒、水热法、气敏性Hydrothermal prepared SnO2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gas sensorsAbstractSnO2 Nano-particles in the gas sensor has potential value because of its good che mical stability, high sensitivity, good gas selectivity. Nano SnO2 particles has a wide variety of production method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of preparation of nanometer SnO2 particles and gas sensing research, in addition how to further improve its gas sensing prospect.Key Words: SnO2 nanoparticles;hydrothermal method ;gas sensing引言S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具有优良的气敏特性以及阻燃性、光电性能,同时还具有活性大、性能易于控制、制备方法灵活多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气敏元件、湿敏元件、液晶显示、催化剂、光探测器、半导体元件、电极材料、保护涂层及太阳能电池等技术领域[1].多晶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明显优于普通材料,近些年来围绕SnO2为基体的气敏材料制备及元件制作技术的研究十分活跃.1水热法制备SnO2纳米颗粒水热法又称热液法[2],是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容器高压釜里,采用水溶液或其它流体为反应介质,在高温大于100℃、高压大于0.981MPa的条件下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总称.水热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晶粒发育完整、粒度小、分布均匀、颗粒团聚较少、分散性好和成分纯净等优点,而且制备过程污染小、成本低、工艺简单,尤其是无需后期的高温处理,避免了高温处理过程中晶粒的长大、缺陷的形成和杂质的引入,制得的粉体并且具有较高的烧结活性.水热法制备SnO2纳米颗粒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时间、温度、酸度、有机溶剂、压强、表面活性剂等对SnO2纳米颗粒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陈祖耀[3]等利用水热法将一定摩尔比的SnCl4溶液和浓硝酸溶液混合,于150℃的温度下加热12小时,水洗后干燥得5nm的四方相SnO2纳米粉体.李燕[4]利用醇和水溶液法得到平均粒径为10nm的纳米粉体.与单纯用水作溶剂相比,发现醇作溶剂时制得的粉体分散性好、粒径小,团聚状况减轻.Chen等[5]以氯化锡为锡源,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在不同的反应介质中,结合水热法合成了维数可调的金红石型氧化锡纳米棒,通过分析发现,在乙醇反应介质中,可以得到约4.5-39.1nm的纳米棒;在水/醇(体积比为1比1)的反应介质中,得到了约42-197nm的氧化锡纳米棒;等体积水醇混合溶液中加入十六烷基苯磺酸钠后,得到了5.5-19.3nm的纳米棒.李振昊等[6],用超重力与水热法相结合,以SnCl4·5H2O和氨水为原料,用旋转填充床制备出均一、细小的SnO2前驱体,为水热后处理提供一个良好的溶液粉环境,并研究了水热温度、反应物浓度和水热时间等实验条件对的纳米SnO2体的晶体结构、粒度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nO2溶液浓度为0.05 mol/ L、水热温度240~280℃以及陈化时间3~8h得到的粉体结晶性良好、比表面积大(90~170m2/g)、粉体的颗粒大小在2~6nm左右,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王东新等[7]利用氯化锡和氨水作为反应试剂,通过水热合成技术制备了近球形,棒状,椭球形,六角形等粉体形貌和粒径范围从4nm至120nm的纳米氧化锡粉体,并对水热合成条件对粉体的粒径和形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所制备的粉体的XRD分析结果显示,合成温度在160℃以上并且合成时间在3h以上,粉体全部具有氧化锡晶体结构.魏妙丹[8]等人发现,以SnCl4·5H2O为主要原料,与NH3.H2O反应制备出颗粒粒径为10-30nm分散性较好的近似球形的纳米SnO2颗粒,探求出用乙醇为溶剂,样品的分散性较好;以十六烷基铵作为分散剂与Sn4+的比例为10:1时分散效果最佳.当SnCl4溶液的浓度0.2mol/L时,分散性较好,粒径较小,30-90℃作为反应温度较为适宜.不同的水热处理时间所合成的SnO2粉体具有不同粒径的棒状形貌.近来,有学者对水热法进行了改进,张等[9]用水热法制备出颗粒的粒径7.9nm 近似球状的的SnO2纳米晶体,但发现其分散性不好,同时,他们利用共沸蒸馏法得到颗粒疏松,最小尺寸为4.6nm平均粒径约为20nm的SnO2纳米晶体.用正丁醇代替水分子时,消除了颗粒间Sn-O-Sn化学键的形成.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最小尺寸为8.2nm,平均粒径约为70nm左右的三角锥形颗粒,使用超声波技术防止团聚使粒径分布更均匀.国外也有一些新的方法取得了新进展.Masayoshi Yuasa等[10]将500mL浓度为1.0mol/L的NH4HCO3溶液滴入100mL浓度为1.0mol/L的SnCl4·5H2O溶液中,利用水热处理得到锡酸悬浮液,通过离心机洗涤并且去离子水数次然后15g的锡酸溶液在压强为10MPa温度为200°C,PH为4.5,体积为300mL的氨溶液中处理3个小时,得到SnO2稳定悬浮液.利用光化学沉积法制备经水热处理Pd改性的二氧化锡稳定悬浮液,通过改变PH值利用旋转涂膜法得到Pd改性的SnO2纳米薄膜式气敏传感器.同时还有美国的Kistler利用渗透膜水解SnC14制胶合成了SnO2粉体,日本的八木秀明用Sn(OC4H9)4水解成胶后焙烧得到SnO2纳米晶体,芬兰H.Tor vela的SnSO4热解法得到SnO2纳米晶体等.综上所述,控制反应物浓度、温度、时间、压强等初始条件可改变晶体的粒径.在合成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水溶性多聚物,会在沉淀颗粒表面形成可阻止纳米粒子团聚的保护层,也可使纳米粉体的粒径分布较窄、分散性能更好.添加乙醇、正丁醇等有机溶剂可改变晶体团聚现象.2纳米SnO2颗粒的气敏性及其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SnO2属于立方晶系,具有金红石结构.呈N型半导体特性,结构上禁带宽度较宽(3.7eV).因此,SnO2材料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性强,对气体检测可逆,吸脱时间短;可靠性较高,机械性能良好;电阻随气体浓度的变化呈抛物线变化趋势等特点,由于纳米SnO2本身的结构和特点,使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及较高的活性,对其气敏、电导、光敏吸收产生巨大影响,适用于微量、低浓度气体检测等性能,可应用于气敏材料湿敏材料.经研究发现,纳米化气敏材料的气敏特性可以从比表面大小的控制机理和晶界势垒控制机理两方面提高:随着纳米粒子粒径的减小,会产生更多的晶界,晶界势垒也相应的增加,由于吸附气体而产生的势垒变化也更为明显;同时,粒径的减小使得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大,表面原子数大量增加,表面原子数的增多及表面原子配位的不饱和性导致更多不饱和键,使表面吸附气体的能力大大增强,因此表面电荷层厚度受气体吸附的影响更大.目前SnO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气敏材料[11],可对H2、CO、NO2、C2H2、H2S、2NH3、CH4、天然气等还原性、可燃性和有毒气体进行全面检测.近年来利用纳米技术制成了超细SnO2粉体,并开发出性能优良的薄膜型[12-13]、厚膜性、体型气敏元件.应用中发现SnO2粉体颗粒的大小、形状及均匀性等都直接影响到元件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要得到灵敏度高的气敏元件,必须先合成粒度分布均匀、单分散性好的超细SnO2粉体[14-15],粉体颗粒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活性越高,对气体的吸附就越多,响应恢复时间会更短,气敏元件灵敏度也就越高.ChaonanXu[16]等发现SnO2粉末粒径低于5nm时,气敏元件灵敏度急剧增大.一般认为,半导体氧化物传感器的传感机理是吸附气体分子对半导体表面电子传导性能的调控作用.也就是:半导体氧化物的表面导电特性在气体分子吸附前后会发生显著变化(灵敏度);吸附不同的气体分子,导电性能的改变程度不同(选择性).由于SnO2纳米的气敏机理是表面电导模型,即当空气中的氧化气体吸附在半导体的表面,电子由半导体的表面形成电荷耗尽层,结果使半导体的电子浓度下降,电导率下降,SnO2纳米材料制备的气敏元器件的工作机制如下:当器件在洁净的空气(氧化性气氛)中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将对氧进行表面吸附,在膜表面覆盖氧负离子,这种氧负离子由于温度的不同,可以是O2,O2-,和O-.由于从材料中抽取了电子,吸附的氧在膜的表面形成空间电荷层,呈现出高电阻状态;而在还原性被测气氛中,被测气体与氧负离子发生反应,电子重新回到金属氧化物中,使晶体的吸附氧脱附,致使表面势垒降低,从而使器件的电阻降低,以此来检测气体.其中气体的机制可以分为耗尽型吸附和积累型吸附.耗尽型吸附即当气体分子接触到SnO2表面时,若气体分子(原子)的电子亲和力大于SnO2的功函数时,为了使二者的费米能级相同,吸附的气体分子会从SnO2表面俘获电子,直至平衡为止.增强型吸附即若气体分子的电子亲和力小于半导体的功函数时,电子将由吸附的气体分子处漂移到半导体表面.半导体表面将聚集多余的电子,造成半导体表面的导电性增加.导致半导体表面电荷耗尽层的消失或减少,半导体电子浓度增加,电导率上升,因此可以根据传导器电导的变化来检测环境中的各种气体.对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表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SnO2已趋于成熟化,特别是在CO2,C2H5OH,CO等气体检测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性能,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利用化学修饰改性方法,对现有气敏感膜材料进行掺杂、改性和表面修饰等处理,并对成膜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气体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选择性.在影响气敏性方面有多种因素方面上,掺杂效应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发现制成的气敏元件的灵敏度、稳定性和选择性,可尝试掺杂为了更好的提高SnO2过渡金属阳离子(Fe3+、Cu2+、Ni2+等)[17-20]和贵金属(Pt、Pd、Ag、Sb、In、V 等)[21].耿丽娜等[22]采用水热法、苯胺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二氧化锡(PAn/SnO2)杂化材料,结果表明苯胺单体在SnO的表面发生原位聚合,得到壳型PAn/SnO22杂化材料.气敏性试验发现,当测试温度升高到90℃时,PAn/SnO2杂化材料对乙醇气体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并且响应、恢复时间短,可逆性好,适于在较宽浓度范围内对乙醇气体进行检测.邓等[23]发现在SnO2中掺入V2O5可改变元件的电阻,提高稳定性.V2O5含量为0.56wt%时电阻最小.掺碱土金属氧化物的SnO2薄膜元件提高了对乙醇的灵敏度,而对苯、丁烷、液化气、氨气、煤气几乎不敏感,对元件的增敏顺序与碱土金属氧化物的活性顺序一致:MgO>CaO>SrO>BaO.贾维国[24]等通过控制SbCl3的掺杂量来改变SnO2薄膜的电阻率,当Sb的含量达到10%时,电阻率达到极小值.Liu等[25]硅片为基片,分别得到了钯、锑、铂铟掺杂的氧化锡薄膜.结果表明,少量掺入这些金属并没有改变SnO2的粒径,但是少量锑的掺入,增加了氧化锡的费米能级,铟和钯的掺杂降低了SnO2的费米能级,而铂的掺入对SnO2的费米能级值没有影响;氢气吸附到薄膜上,不仅改变了锑和钯的化学价态,而且还改变了SnO2的电子结构.方等[26]发现Fe3+的加入对样品晶型的影响,即水热法可以直接制备Fe3+改性的金红石SnO2纳米颗粒,Fe3+进入SnO2的晶格之中形成固溶体.纳米颗粒为单分散状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粒径分布均匀,粒径小于10nm;随着Fe3+添加量的增大,样品的粒径减小,样品的比表面积增大,当Fe3+添加量为15%时,样品的比表面积达到259.8m2·g-1.进一步证明,Fe3+的加入有效地抑制了颗粒的长大.添加Fe3+所提高的比表面积对于SnO2的Fe3+气敏性能是非常有利的.Masayoshi Yuasa等[27]通过光化学沉积法将PdCl42-将钯负载在SnO2表面改变其气敏性.研究发现当钯浓度为0.12%mol时SnO2的气敏性最强.和等[28]采用超声波喷雾技术,以SnCl4·5H2O和CO(NH2)2为前驱原料制备了氧化锡以及Ce稀土离子掺杂纳米粉体.结果表明,制备的SnO2粒子呈球状,尺寸在10~20nm,纳米颗粒均匀,分散性好.以该粉体为基础制备的相应气敏元件测试表明,纳米SnO2半导体气敏元件对NO2气体有着良好的响应-恢复特性,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工作温度.稀土元素的掺杂一方面可以起到稳定剂的作用,另一方面起活化中心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元件的气敏特性,掺杂少量稀土元素铈能明显提高纳米SnO2粉体的气敏性能.除掺杂效应对气体传感器单一的影响外,我们还可通过改变掺杂物的量,空气的质量改善气体传感器方面的气敏性.Hae-Ryong Kim等[29]通过在SnO2中掺杂NiO后的他们发现如下图图1取自[29]图1为纯的SnO2,0.64NiO- SnO2的和1.27NiO- SnO2的分层球在干燥气氛(空心符号)和25%相对湿度(rh)(实心符号)的气敏性,(气体:50ppm的CO).a1-a4分别为纯SnO2的分层传感器:气体响应(Ra/Rg中)(a1)中,90%的响应时间(τres)(a2)中,90%的恢复时间(τrecov)(a3)中,在空气中的电阻(Ra)(a4).b1〜b4分别为0.64NiO-的SnO2分层传感器:Ra / Rg中(b1)中,τres(b2)中,τrecov(b3)中,和Ra(b4).C1-C4分别为1.27NiO-的SnO2分层传感器:Ra/Rg(c1)中,τres(c2)中,τrecov(c3)中,和Ra(c4)中.图2取自[29]图2为50ppm下的CO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a)和4%的湿空气(b)的1小时的期间的吸收光谱.其中非特异性吸光的较大改变仅对纯物质可见.在传感器的应用方面,叶晨圣等[30]发现利用热处理过的二氧化锡纳米粒子对甲醇、乙醇和丙醇有很好的探测灵敏度,最低的探测浓度能达到1.7ppm.另外对不同碳链的醇类和探测讯号间有很好的关联性.图3取自[30]图3为合成的二氧化锡(a)和热处理过的的二氧化锡(b)在220˚C下对乙醇的灵敏度进行测试.(A)对25ppm的乙醇进行再现性实验;(B)不同乙醇浓度(1.7-500ppm)的灵敏度变化.表1取自[30]表1为热处理过的二氧化锡纳米粒子在220˚C下测试甲醇、乙醇和丙醇在不同浓度(1.7ppm到500ppm)的灵敏度,*NA表示未探测.综上可知,今后就水热法制备金属离子或贵金属改性的SnO2纳米颗粒的气敏性能以及光电性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将是一个新的方向.直接制备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负载的SnO2纳米颗粒对改善晶体气敏性方面有显著的影响.3展望在晶体制备方面,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添加不同的有机溶剂来制备颗粒较小、更加稳定、比表面积较大的SnO2晶体,如添加其他醇类,或醇类衍生物来改变晶体团聚的方法将是改变粒径的一个新方向.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结合制作更为需要的晶体,如De liang Chen[31]等则利用微乳液法与水热法相结合的方法在SnCl4·5H2O中加入戊醇、正己烷、CTAB、尿素以及乙醇,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制备了晶粒尺寸为几纳米的SnO:粉体,其晶粒分布范围只有3nm.从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发展情况看,气敏材料的选择性问题,传感器的稳定性问题,与纳米SnO2性能不稳定和粒径较大有关,因此改善SnO2的粒径和稳定性还是当今研究方向的重要内容,同时气敏材料向多功能、薄膜化、集成化、小型化和智能化发展,也要从SnO2性能方面入手.因此,以后的研究开发中纳米技术和薄膜技术将成为主要方向,如果解决了稳定性问题,那成本低、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的SnO2薄膜材料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纳米SnO2合成、制备中我们可以更多采用表面修饰技术,掺杂技术以改善气敏元件的性能.完善机械化学法制备SnO2纳米晶的装备和工艺,进一步提高纳米晶材料纯度和粒径的稳定性,提高产率.如在增大比表面积来改善气敏性方面可将单层SnO纳米片转换成多层SnO2纳米片[32],这种方法简单,容易制作,使其在制造高灵敏度的SnO2占巨大优势.参考文献:[1]Hell egouarch F,Arefi-Khonsari F,et al.Sensors and Actuators B,2001,73:27[2]Laudise RA,KolbED,Key PL,In:Somiya S.edat.the first inter.Symp.Proc.onHydrothermal Reactions[C].Japan,1982:527-530.[3]陈祖耀,胡俊宝等.低温等离子体化学法制备SnO2超微粒子粉末[J].硅酸盐学报,1986,14(3):326-331.[4]李燕.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SnO2纳米粉[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8(2):66-68[5]Chen D L,Gao L Facile synthesis is of single-crystal tin oxide nanorodswith tuable dimensions via hydrothermalprocess[J].Chen.Phys.Lett,2004,398(1-3):201-206.[6] 李振昊,乐园,郭奋,等.纳米二氧化锡粉体的超重力-水热制备与表征[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7,34(4):354-357.[7]王东新,钟景明,孙本双等.水热合成法对纳米氧化锡粉体粒径和形貌的控制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8,24(6):892-896[8]魏妙丹,庞雪蕾,王磊,等.纳米氧化锡粉体的制备及性能表征[J].河北工业科技,2011,28(6):351-354.[9]张倩瑶,苑媛,刘金鑫,等.纳米二氧化锡的多种方法制备、表征及其对比[J].化学工程师,2012,07:5-7.[10]Masayoshi Yuasa,*Tetsuya Kida,and Kengo Shimanoe.2012 American ChemicalSociety.2012, 4, 4231−4236.[11] Edwin A,et al.Mater Res Bull,2001,36:837.[12] Hellegouarch F,Arefi-Khonsari F,et al.Sensors and Actuators B,2001,73:27.[13] Nam S B,et al.Sensors and Actuators B,2000,65:97.[14] Song K C,Kang Y.Materials Letters,2000,42:283.[15] Sager W,Eicke H F,Sun W.Colloids Surfaces A:Physichem EngAspects,1993,79:199.[16]高艳阳,崔子文,高建峰.华北工学院学报,1996,(2):124.[17]Kurihara,L.A.;Fujiwara,S.T.;Alfaya,R.V.S.;Gushikem,V.;Alfaya,A.A.S.;Ca stro,S.C.J.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4,274:579.[18] Tana,O.K.;Caoa,W.;Zhua,W.;Chaib,J.W.;Pan,J.S.Sensors and ActuatorsB,2003, 93:396.[19] Kotsikau,D.;Ivanovskaya,M.;Orlik,D.;Falasconi,M.Sensors And Actuators B,2004, 101:199.[20] Tan,O.;Zhu,W.;Yan,Q.Sensors and Actuators B,2000, 65:361.[21] Weber,I.T.;Valentini,A.;Probst,L.F.D.;Longoa,E.;Leite,E.R.Sensors and Actuators B,2004, 97:31.[22]耿丽娜,吴世华. 聚苯胺/二氧化锡杂化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气敏性测试[J].无机化学学报.2011,27(1):47-52.[23]邓希敏.材料研究学报[J],1995,(5):438.[24]贾维国,宋晓琴等.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1999,(6):697.[25]Liu W,Cao X P,Zhu Y F,et al The effect of dopants on the electron ic structure of SnO2 thin film [J].Sens.Ac2 tuators B,2000,66(1-3):219-221.[26]方丽梅,李志杰,刘春明等.物理化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6,22(10):1212~1216.[27] Masayoshi Yuasa,*Tetsuya Kida,and Kengo Shimanoe.2012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2, 4, 4231−4236[28]和宁宁,夏海平,王冬杰.超声喷雾共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锡粉体及其气敏性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11,29(1):88-94.[29]Hae-Ryong Kim , Alexander Haensch , Il-Doo Kim , Nicolae Barsan , * Udo Weimar ,and Jong-Heun Lee* The Role of NiO Doping in Reducing the Impact of Humidity on the Performance of SnO 2-Based Gas Sensors: Synthesis Strategies, and Phenomenological and Spectroscopic StudiesAdv. Funct. Mater. 2011, 21, 4456–4463[30]葉晨聖*、邱惠琪.水熱法合成二氧化錫奈米粒子並應用在醇類氣體的感測器上[J].Phys.Chem.C.2007,111,7256-7259.[31]CHENDL,GAOL.Novel synthesis of wel·dispersed crystallineSnO2 nanoparticles by water—in—oil microemulsion-assisted hydrother-mal process.Journal of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4,(279):137—142.[32]Kun-Mu Li; Yi-Jing Li; Ming-Yen Lu;Chung-I Kuo;and Lih-JuannChen*;Adv.Funct.Mater.2009,19,2453–2456.。
水热法制备Ag-In2O3纳米粉体及其甲醛气敏性能

水热法制备Ag-In2O3纳米粉体及其甲醛气敏性能胡永军;高晓平【摘要】通过简单的水热反应,结合煅烧工艺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摩尔比0%-8%)的系列Ag-In2O3纳米颗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制备的样品形貌和物相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了甲醛气敏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粉体为形貌不规则的纳米颗粒;未掺杂的样品为立方相In2O3,掺杂的样品为单质Ag和立方相In2O3的混合物;4%掺杂的Ag-In2O3对应的传感器对甲醛的气敏性能最好.文章简单分析了样品的生长机理,并用Wolkenstein's模型解释了样品对甲醛的敏感机理.【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8(034)018【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凝聚态物理;In2O3;Ag掺杂;甲醛【作者】胡永军;高晓平【作者单位】甘肃省科学院,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科学院传感技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69甲醛(HCHO)又名蚁醛,毒性较高,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危害属于第一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致癌物质和致畸形物质[1-2]。
因此,简单有效的检测甲醛的方法将会带来广大的社会效益。
现今,检测甲醛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和光学方法、化学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电位和压电传感器等。
金属氧化物基化学传感器具有重复性好、体积小、低成本等优点吸引更多学者的关注[3-7]。
经研究,In2O3基金属氧化物甲醛气体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和工作温度低的优点,可以作为检测甲醛的一种有效手段[8,9]。
目前,学者们的研究证明:对金属氧化物In2O3进行金属掺杂能够提高传感器的气敏性能 [10-13]。
贵金属Ag是被广泛使用的掺杂物质,通常Ag作为催化剂,在敏感材料表面发生的甲醛氧化还原过程中起催化作用。
本文采用一种简单无毒的水热方法制备了Ag掺杂纳米In2O3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甲醛气体的性能测试。
浓Fe(OH)3凝胶水热合成α-Fe2O3纳米粒子

浓Fe(OH)3凝胶水热合成α-Fe2O3纳米粒子施新宇;吴东辉;章忠秀;施磊【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6(5)1【摘要】研究了以Fe(NO3)3为原料加NH3·H2O中和得到的Fe(OH)3浓凝胶作前驱物,水热合成α-Fe2O3纳米粒子时,前驱物pH值对产物形貌的控制作用.当pH 值为3、5时,粒子形貌为近球形多孔结构;当pH值为7时,为菱形粒子;当pH值为9时,粒子形貌由菱形向球形转变.在上述条件下得到的产物为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单晶粒子.此外,还分析了前驱物pH值对产物形貌及大小的控制作用原理.【总页数】4页(P47-49,54)【作者】施新宇;吴东辉;章忠秀;施磊【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南通,226007;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南通,226007;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南通,226007;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22.1+5【相关文献】1.水热合成法制备非晶态α-Fe2O3薄膜及其光吸收性能 [J], 孙彤;李微;刘连利;徐姝颖;杨海龙2.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TiO2/Fe2O3和TiO2/Fe2O3/SiO2复合纳米粒子及光催化性能 [J], 张敬畅;李青;曹维良3.Fe(OH)3中微量金属离子对水热合成α—Fe2O3粒径的影响 [J], 郑学忠;刘晓林4.水热合成Fe2O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J], 季红梅;于湧涛;王露;王静;杨刚5.不同形貌纳米α-Fe2O3粉体水热合成及其催化高氯酸铵热分解研究 [J], 李小红;江向平;文思逸;展红全;涂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第6期 硅 酸 盐 通 报 V o l .28 N o .6 2009年12月 B U L L E T I N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C E R A M I C S O C I E T Y D e c e m b e r ,2009 表面活性剂-水热法一步制备纳米I n 2O 3气敏材料娄向东,李 培,王晓兵,秦 楠,王学峰(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新乡 453007)摘要:以聚乙二醇600(P E G -600)为表面活性剂,用水热法一步制备了I n 2O 3粉体,通过XR D 、S E M 、T E M 等手段对粉体的物相、形貌、粒度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的形貌为棒状,平均长度约150n m ,直径约20n m ,分布均匀。
采用静态配气法测定材料的气敏性能,发现以I n 2O 3为基体的气敏元件在125℃的工作温度下对10p p m N O 2气体的灵敏度高达32.2,并且具有选择性好、响应-恢复时间短等特性。
关键词:I n 2O 3;表面活性剂;水热法;气敏性质中图分类号:T B 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625(2009)06-1327-05O n e S t e pS y n t h e s i s o f G a s S e n s o r Ma t e r i a l N a n o s i z e dI n 2O 3by S u r f a c t a n t -h y d r o t h e r m a l Me t h o d L O UX i a n g -d o n g ,L I P e i ,W A N GX i a o -b i n g ,Q I NN a n ,W A N GX u e -f e n g(C o l l e g e o f C h e m i s t r y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H e n a n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X i n x i a n g 453007,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I n 2O 3na n o -p o w d e r u s e do n e -s t e ph y d r o t h e r m a l m e t h o dw i t h P E G -600a s s u r f a c t a n t .I t s s i z e ,p h a s e a n dm o r p h o l o g yw e r e a n a l y z e db y X R D ,S E M a n dT E M .T h e g a s s e n s i n g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m a t e r i a l s w e r e t e s t ed i n s t a t i c s l a te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 m o r p h o l o g y of I n 2O 3is n a n o r o d s w i t h g o o d d i s p e r s i t y .T h e a v e r a g e l e n g t h o f t h e a s -s y n t h e s i z e d n a n o r o d s r e a c h e s a b o u t 150n m ,a n d t h e w i d t h ab o u t 20n m ,g i v i n g a n a s p ec t r a t i o o f a f e wh u nd re d s .I t h a s a h i g h s e n s i t i v i t y a s h i g h a s 32.2t o 10p p m N O 2a t l o w e r w o r k i n gt e m p e r a t u r e 125℃.T h es e n s o r b a s e do nI n 2O 3al s oh a s s a t i s f a c t o r y s e l e c t i v i t y ,q u i c k l y r e s p o n s e a n d r e c o v e r t i m e s .K e y w o r d s :I n 2O 3;s u r f a c t a n t ;h y d r o t h e r m a l m e t h o d ;g a s s e n s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08B 43001;2008B 150012);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525185)作者简介:娄向东(1964-),男,教授.主要从事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的研究.E -m a i l :c h e m e n g l x d @126.c o m1 引 言I n 2O 3是一种N型半导体,主要缺陷有氧空位和间隙铟离子,具有较宽的禁带宽度(3.6~3.75e V )。
可广泛用于光电领域,如太阳能电池、液晶设备、二极管[1]等。
因此I n 2O 3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气敏材料的研究热点。
纳米I n 2O 3材料的制备方法通常有低压物理气相沉积法[2]、化学气相沉积(C V D )法[3]、直流磁电管溅射(D C )法[4]、射频溅射法[5]、电子束放射法[6]、沉淀法[7]、溶剂热法[8]、碳热还原法[9]、溶胶凝胶法[10]、脉冲激光沉积法[11]、模板法[12]、微乳液法[13]、固相合成法[14]等,但都存在颗粒的粒径分布较宽、分散性较差、设备1328 试验与技术硅酸盐通报 第28卷昂贵投资大、操作要求高等缺点。
而水热法则具有操作温度低,反应过程容易控制,制备的材料均一性好,产物纯度高,化学成分可以有选择的掺杂等特点,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主要具有增溶、乳化、润湿、助悬、起泡和消泡、消毒杀菌、去污等作用。
在材料领域中,表面活性剂通常用来制备纳米材料,尤其用来制备纳米棒[15]。
用表面活性剂-水热法一步制备纳米材料I n 2O 3的报道,国内外还鲜有报道。
实验中以PE G -600作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I n 2O 3纳米材料,将此材料制成旁热式烧结型气敏元件测其性质,发现元件在125℃的低温下对有毒气体N O 2有较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且响应-恢复时间较快。
2 实 验2.1 纳米I n 2O 3的制备及表征称取适量的I n (N O 3)2·4.5H 2O,用无水乙醇做溶剂,加入适量的P E G -600表面活性剂,磁力搅拌15m i n ,转入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在140℃下反应14h 。
自然冷却至室温,抽滤,所得的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
60℃下干燥,即得到纳米I n 2O 3粉体。
未煅烧的I n 2O 3粉体记为A,在500℃下煅烧2h 的I n 2O 3粉体记为B。
用X 射线粉末衍射法(德国布鲁克D 8X -射线衍射仪)检测材料的物相;用日本电子公司J E M -100S X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材料的形貌;用J E M -2010型高清晰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材料的粒径和形貌。
2.2 元件制作及气敏性能测试按传统的方法将备好的I n 2O 3粉体制成旁热式烧结型气敏元件,制备方法如下:将制得的粉体与一定量的粘结剂混合均匀后,涂覆到带有电极和加热丝的陶瓷管表面。
试样风干、热处理后制得气敏元件。
为了改善元件的性能和稳定性,将元件进行老化处理,老化条件为300℃×240h 。
气敏性能的测试采用静态配气法,测试工作在W S -30A 气敏测试系统上完成,测试的气体有氧化型气体N O 2、C l 2,还原性气体H 2S、汽油、乙醇、丙酮、乙醚、氨水等。
元件的灵敏度分别用S =R a /R g (还原性气体)和S 0=R g /R a (氧化性气体)表示,其中R a 、R g 分别为元件在空气中和在被测气体中的电阻值。
3 结果和讨论3.1 样品的X R D 分析图1 I n 2O 3的X R D 图(A ,未经煅烧的样品;B ,500℃煅烧2h 的样品)F i g .1 X R Dp a t t e r no f I n 2O 3图1是P E G -600做表面活性剂水热法一步制备的I n 2O 3在500℃煅烧2h 和未经煅烧所得粉体的X R D 图。
由图1可知,制备的I n 2O 3粉体热处理所得XR D 图均与的标准图(J C P D SP D F 06-0415)相符,而且煅烧前后I n 2O 3粉体的XR D 图谱的峰型、强度皆未有明显差异,表明该方法制备I n 2O 3时不需经过热处理,即可得到结晶较完善的I n 2O 3粉体。
作为气敏材料应用时,可减少材料制备过程中煅烧的步骤,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敏感性能。
3.2 样品的形貌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 E 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 E M )对制备的I n 2O 3纳米粉体进一步表征。
图2是I n 2O 3粉体的SE M 图片。
由图2a 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形成的I n 2O 3纳米棒,大量的I n 2O 3纳米棒聚集在一起,形成了花簇状,花簇中I n 2O 3纳米棒的长度约为100~200n m ,直径约为20n m 。
图2b 是500℃煅烧2h 的I n 2O 3粉体的S E M 。
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热处理后的I n 2O 3粉体,已不能分 第6期娄向东等:表面活性剂-水热法一步制备纳米I n 2O 3气敏材料1329 辨出I n 2O 3纳米棒,形成了分布不太均匀的膨松状的I n 2O 3颗粒。
可见热处理对于I n 2O 3粉体形貌的影响很大。
图3是以聚乙二醇600做表面活性剂水热法一步制得的未经煅烧的I n 2O 3粉体的TE M 照片。
图3a ,3b 分别为低倍和高倍照片。
两图中均可以看出存在大量I n 2O 3纳米棒,且这些纳米棒是由许多块状的I n 2O 3连在一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