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

合集下载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李宇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李宇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李宇摘要】当下抗生素的使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与疾病治疗问题息息相关,为了保障人体的健康,我们反对滥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的使用会对人体机能或多或少地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偶尔也会使用抗生素来应对生理机能的病变,用药物的药性来刺激细菌以及病变细胞的死亡,因此抗生素的使用是一个较为严肃的问题。

而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层面也是如此,而为了呼应医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我们主要分析了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以期为相应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选择;合理应用【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210-02 呼吸内科在临床治疗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而大多数问题都与抗生素的滥用有关,过量以及没有必要的使用抗生素都会对呼吸内科病人的病情造成影响,而多数呼吸内科的病人的病情都较为严重,他们迫切需要治疗机制的革新以便于能够从中获得更好的治疗手段和方法进而使得自身的疾病得到一定的控制,而抗生素的使用是改善这一问题的关键,为了更为深入地使呼吸内科的抗生素选择更为合理化,我们需要对抗生素本身以及呼吸内科的临床机制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一、使用抗生素之前的病患检查使用抗生素之前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医护人员要用过氧化氢溶液或生理盐水等消毒性溶剂来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深入的消毒,这一过程能够使患者的呼吸道得到较为细致的清理,从而减少患者口腔内部细菌的滋生,以便于使药物的药效能够得以保证,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要对患者的口腔和呼吸道进行分开处理,从而使得这两部分都得到彻底的清洁。

以创造无菌治疗环境。

然后就患者的过敏史对相关药物进行患者身体上的抗敏试验,以彻底排除患者的药物过敏情况,进而使相应的治疗环节更为安全地进行。

同时这也是使抗生素类型更为合理化的必备步骤。

因为儿童的呼吸道感染方向多为病毒类,而成人的呼吸道感染方向多为细菌性,所以在实际的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环节也要对此加以一定的重视,药物使用常识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治疗时间,从而使患者尽快康复。

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_努力控制抗菌药物DDD

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_努力控制抗菌药物DDD
➢严格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线、分级管理,医疗小组分级管 理;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药师的沟通,尽可能科学优化用药, 体现抗感染治疗多学科作用。
➢尽可能选择DDD低值的药物,如左氧、莫西沙星等;
加快病床周转降低院内感染尽可能减少患者住院期间使用 抗菌药物的天数:
➢提高临床路径率,加快医疗运行速度;
➢多与相关科室沟通,充分取得辅助科室的协助,缩短住 院天数;
日DDD数会因为日剂量不同而变化。
✓ 计算抗菌药物消耗量时,仅计算主要成分的含量,不包 括酶抑制剂的含量。
第一阶段计划-2
---分析方法举例
➢ 假如感染病科2011年3月份出院80人,平均住院日15天 感染科总住院日(人天)=15*80=1200人天
➢ 出院病人使用的抗生素品种和量:泰能(不包括西司 他丁)200g,斯沃120g, 舒普深600g,氟康唑100g
=
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消耗量0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 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
该抗菌药物消耗量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 =
DDD值(克/DDD值)
某个抗菌药物消耗量=每日消耗量×用药天数×用药人数 DDD值:协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s, DDD)
4月份抗菌药物使用数据
5月份抗菌药物使用数据
6月份抗菌药物使用数据
第三阶段实施效果评价-6
---影响抗菌药物AUD相关的指标
药品比
平均住院日
院感比
住院>30天
第三阶段实施效果评价-6
---1、2季度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
第三阶段实施效果评价-6
2季度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84.96
2季度平均值
第三阶段实施效果评价-6

呼吸内科常用抗生素的选择

呼吸内科常用抗生素的选择
按化学结构分类
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可分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增加细菌壁自溶酶的活性
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通过抑制细菌细 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
如溶血性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其细胞壁 中的自溶酶可被青霉素激活,加速细胞壁 的自溶和细菌的死亡。
详细描述
肺炎链球菌可通过飞沫传播,导致急性呼吸道感染,严重时可引起肺炎链球菌败 血症、脑膜炎等。在选择抗生素时,应选择能够覆盖肺炎链球菌的抗生素,如青 霉素、头孢菌素等。
流感嗜血杆菌
总结词
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主要引 起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详细描述
流感嗜血杆菌常常寄生于人体上呼吸道,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 引起感染。该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 感,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敏感。
VS
详细描述
肺炎克雷伯菌可在人体肠道、呼吸道等部 位寄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引起感染。 该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也有较高的耐 药性,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 适的抗生素。
大肠埃希菌
总结词
大肠埃希菌是常见的肠道寄居菌,但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尿路感染、肠道感染等疾病。
详细描述
大肠埃希菌是条件致病菌,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或尿道、肠道等部位发生损伤时引起感染。该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但耐药菌株也较多,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产生耐药性
01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细菌 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失去效力 ,从而增加了治疗难度和医疗成 本。
02
耐药性的产生还可能使某些抗生 素在未来的治疗中失去作用,对 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呼吸内科抗生素规范使用

呼吸内科抗生素规范使用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定一、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及其他抗生素。

1.1 β-内酰胺类此类属于繁殖期杀菌剂。

其特点是: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和毒性低。

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新型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

1.1.1 青霉素类包括不耐酶青霉素类(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G、青霉素V钾片)、耐酶青霉素类(苯唑青霉素、氯唑青霉素、双氯青霉素及氟氯青霉素)、广谱不抗假单胞菌类(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广谱抗假单胞菌类(羧苄西林、呋喃苄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抗G - 杆菌类(美西林、替莫西林)等。

1.1.1.1 青霉素G 临床上主要用于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厌氧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杆菌多数对其耐药。

普鲁卡因青霉素G半衰期较青霉素长。

青霉素V钾片耐酸,可口服,使用方便。

1.1.1.2 双氯青霉素对产酸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最强,对其它G + 球菌较青霉素G差,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无效。

1.1.1.3 阿莫西林抗菌谱与氨苄青霉素相似,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和流感杆菌对本药敏感,抗菌作用优于氨苄青霉素,但对假单胞菌无效。

1.1.1.4 广谱抗假单胞菌类对G + 球菌的抗菌作用与青霉素G相似,对G - 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等)及假单胞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尤其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抗菌活性更强。

1.1.1.5 抗G - 杆菌类只用于抗G - 杆菌,对G + 球菌及假单胞菌无效。

1.1.2 头孢菌素类此类属广谱抗菌药物,分四代。

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无效,第三代中部分品种及第四代对绿脓杆菌有效,该类药物对支原体和军团菌无效。

1.1.2.1 第一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噻吩、噻啶、氨苄、羟氨苄、唑林、匹林、硫脒、拉定、沙定、替唑、乙氰、西酮。

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合理选用论文

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合理选用论文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合理选用研究【中图分类号】r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87-01【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合理选用展开分析研究。

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对患者所开的200张抗生素药物处方,统计患者抗生素的用药情况。

结果:在呼吸内科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了78.0%,通过临床实际工作不难看出,呼吸内科使用抗生素的频率远比其他科室的高。

结论:由于抗生素药物的类型不同,种类较多,加之,普通患者对它的了解知之甚少,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按照抗生素的使用原则以及用药方法指导患者服用抗生素,与此同时,应向广大患者传播抗生素的基本知识,使其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认识和了解,在医生和患者的相互配合与共同努力之下,来确保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防止抗生素滥用。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合理;选用最近十来年,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医疗水准也有了很大改变。

抗生素凭借着自身低价、高效以及安全的优势,在临床的诊断以及治疗的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医疗机构的治疗工作有了新突破。

大多数抗生素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体现出了很多优点,它也被诸多医院引进采用,成为众多临床使用药物中最频繁中的一位。

但是随着药物使用的推广,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抗生素的合理对症应用以及科学用量成为目前人们研究抗生素的最重要的课题。

本文主要就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合理选用展开分析研究。

现将具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统计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对患者所开的200张抗生素药物处方,抗生素的应用率以及抗生素的种类等,统计患者抗生素的用药情况。

1.2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呼吸内科对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呼吸内科对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 杨 荣 丽 , 兵 兵 . 生 素 的 合 理 应 用 [ ] 中华 医 院 感 染 学 杂 1 李 抗 J. 志 , 0 52 . 2 0 () 【】 高 利娥 . 抗菌 药 合 理应 用 的 重 要性 [】 中 国实 用 医药 , 0 9 2 谈 J. 2 0
( ) 1 . 8
功 能 低 下 , 混 合 感 染 , 采 取 联 合用 药 , 起 到 协 同 作 用 , 强 或 应 可 增 疗 效 , 少 细 菌 耐 药 性 的 产 生 。 合 用 药 的 合 理 配伍 应 是 繁殖 期 减 联
将 每 天 剂 量 1 应 用 与分 成 2 次 应 用相 比 , 疗 效 不 变或 更 好 , 次 ~3 其 而对肾、 耳毒 性 反 而 降低 ; 肾功 能 减 退 者 , 基 糖苷 类 应 首次 给 对 氨
应选 用能 控 制 常 见G一 菌 、 脓 杆 菌和 G 球 菌的 药 物 , 有 误 吸 杆 绿 对 病 史 或 腹腔 、 盆腔 感 染 者 , 应 加 片 抗厌 氧 菌 药物 。 量选 用 毒 副 还 j 尽 作用 少 的 p一内酰 胺 类 , 量 要 足 , 药 方法 要 正 确 。 剂 给 2 联 合 用 药与 合理 配伍 般 细 菌感 染用 一种 抗 生 素能 够 控制 , 无需 联 合用 药 , 对 病 但 原 菌 不 明的 严 重感 染 或 患 者有 基 础 疾 病 并发 心 肺 功 能 不全 , 疫 免
高 疗效 、 短 病 程 、 少 浪 费 、 低死 亡 率 。 先 在 使 用抗 生 素 前 , 缩 减 降 首 用双 氧 水 、 水 或碳 酸 氢 钠 漱 口或 口含 华 素片 , 盐 初步 清 洁 口腔 , 或 杀 灭一 些 口腔 杂 菌( 中 包括 致 病 菌 )然 后 令 病 人 在 别 人 的协 助 其 , 下拍 背 , 深部 ( 呼 吸道 ) 痰液 咳 出 , 作 涂 片检 查 , 养 , 落 将 下 的 再 培 菌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

用 药 350张 (35.O%),三联 用药 70例 (7.0%), 四联 用药 2O张 (2.O%),64张存 在 不合 理 用 药现 象, 占 6.4%。结 论 我 院呼吸 内科抗 生
素使 用基 本合理 ,但仍 有部 分不 合理 的情 况 ,应在 未来 的工作 中继续 改善 。
【关 键 词】 抗 生素 ;呼吸 内科 ;临床选 择 ;合理 应 用
现报道 如下 。
等等嘲。本文 的研究 中,1000张处方使用 最多 的为 头孢菌 素类和青霉
1资料 与方 法
素 类 ,青霉素 中阿莫西林使用率 较高 ,头孢 菌素类 中以头孢 他啶和头
1.1一般 资料
孢 哌酮使用最多 ,因为第三代 头孢菌素作用广 泛 ,浓度高 ,对肺炎球
选取2011年 10月至2012年 l0月 我院呼 吸内科1000例患者 为研究对 象 ,其 中男性患者 587例 ,女性 患者413例 ;年龄 11~87岁 ,平均年龄
中图分 类号 :R978.1
文 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671-8194 (2013)10-0623-02
吸 内科 出现感染 的患者 远远多于未 感染 的患者 ,据统计 ,吸 内科 各种不 同性质 的感染约 占80%~90%[1】。抗生素 是抗感 染治疗 的最重要 手段 ,其 使用的不合 理将会导致抗 生素的不 良反 应和细菌耐 药性 的增 加 】,所 以对于 呼吸 内科 医师来讲做好 抗生素 的临床选择 与合理应 用
对各 种抗 生 素 的使 用情 况和合 理性 进行 调 查 分析 。结果 我 院呼吸 内科 抗 生素 使 用率 为 86.1%,使 用的品种 29种 ,其 中使 用最 高的 品种依
次排 列 为 头孢 他啶 、 头孢 哌 酮、 阿奇 霉素 、 阿莫 西林 ,头孢 呋 辛 、青 霉素 钠 ;1000张处 方 单 中 ,抗 生 素 单 用的 有 560张 (56.0%),二联

哮喘肺部感染等疾病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

哮喘肺部感染等疾病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

哮喘肺部感染等疾病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1. 引言1.1 疾病背景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高度的敏感性和可逆性的气道阻塞。

哮喘病人在接触刺激因素后,可出现咳嗽、喘息、气促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而哮喘肺部感染作为哮喘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加重、痰量增加等,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功能受限。

哮喘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哮喘炎症相互作用导致呼吸道细菌易感性增加有关。

治疗哮喘肺部感染时,抗生素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的蔓延,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合理选择和应用抗生素对于治疗哮喘肺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体的耐药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2000字】1.2 抗生素的重要性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是呼吸内科治疗哮喘肺部感染等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抗生素也可以帮助防止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保护患者免受细菌感染的侵害,提高生存质量。

在哮喘肺部感染等疾病治疗中,抗生素的选择和合理应用至关重要。

通过对病原菌的敏感性测试,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合理使用抗生素还可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保障未来患者的治疗效果。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治疗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医生和患者应该共同努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临床抗生素应用水平,保护和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

【2000字】2. 正文2.1 哮喘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易于出现肺部感染。

哮喘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