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传感的室内环境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物联网的发展日益成熟,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监测与控制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可以实时感知和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以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首先,设计与实现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需要明确的需求分析。
这包括确定监测的参数,例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空气质量等;确定控制的对象,例如空调、照明等设备;以及确定监测与控制系统的用户界面需求,例如手机App或者网页界面。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控制设备。
对于室内环境的监测,可以选择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CO2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可以感知室内的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对于室内环境的控制,可以选择智能空调、智能照明等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与控制系统进行连接与控制。
在选择传感器和控制设备时,需要考虑其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和兼容性。
接着,需要搭建物联网的通信网络。
物联网通信网络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技术,例如Wi-Fi、蓝牙、Zigbee等。
这些通信技术可以将传感器和控制设备连接到物联网平台,并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命令的下发。
在搭建通信网络时,需要考虑网络的稳定性、传输速度和安全性。
然后,需要开发和部署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软件。
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软件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两部分。
前端软件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网页界面展示室内环境的监测数据,并可以实现对控制设备的远程控制。
后端软件可以处理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以及控制命令的下发和设备状态的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要确保系统的安全性,例如通过加密和身份验证保护数据和系统的访问权限。
最后,进行系统的测试和优化。
系统的测试可以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发现和解决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48 | 电子制作 2019年02-03月成了极大的危害;此外,室内天然气或者煤气的泄露,很容易造成中毒[1-2],由此可见室内环境质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室内环境气体质量检测至关重要。
物联网技术可以将物物、物人都联系起来,让无线传感网与互联网等泛在网相连,通过泛在网将任何要监管的物品都监管起来[3-4]。
本项目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一种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克服了传统方式的局域性和区域性,具有移动性强、简单、可靠、经济等优点。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已经被很好的应用于环境的监测。
本设计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无线远距离传输家居环境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对家里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解。
1 系统的硬件设计图1 系统设计框图本设计包括了主控制器STM32芯片、ESP8266WIFI 模块、SHT20温湿度模块、GY-30光照模块、MS5611压强模块、OLED 显示模块、SYN6288语音模块手以及电源模块等。
电源模块来为整个系统提供供电,主控制器模块通过串口协到的数据,并且通过wifi 发送到者中国移动OneNET 云服务平台[5],并可通过平台或手机控制设置阈值,当数据值超过了阈值,单片机控制语音播报模块进行语音报警。
系统的硬件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1.1 SHT20温湿度传感器本设计中选用的SHT20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它是STH20温湿度传感器系列中性价比比较高的一款产品,用户的使用率高,而且应用领域也比较广泛[6]。
STH20温湿度传感器在尺寸设计和智能应用方面建立了新的标准,而且可以在高湿度环境下进行检测,保证了性能更加稳定。
传感器和单片机连接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SHT20温湿度传感器原件的电路原理图■1.2 WIFI 模块本设计使用的WIFI 模块ESP8266模块,模块集成了完整的TCP/IP 协议栈和MCU 以及增加了一些外围电路、串口等。
这是一款超低功耗的UART-WiFi 透传模块,而且成本低,使用方便[7]。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系统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对家居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的一种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时获取室内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的数据,并通过云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架构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云平台和移动应用等组件。
1.传感器: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PM2.5传感器等获取室内环境参数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控制器。
2.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根据设定的阈值判断室内环境是否达到预设条件,如果环境异常,则会触发相应的控制动作。
3.通信模块: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云平台,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4.云平台:接收和存储来自控制器的数据,并提供数据分析、报警、远程操控等功能。
5.移动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对智能家居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
二、系统功能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系统具备以下功能:1.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上传到云平台。
2.报警功能:当室内环境参数异常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通知用户,以便用户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定时控制:系统支持用户设定定时开关灯、控制空调温度等功能,用户可以预先设置自己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便利性。
4.远程监控和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随时随地对智能家居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即使不在家也能保持对家居环境的控制。
5.数据分析:云平台可以对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用户了解家居环境状况,并提供相应的优化建议。
三、系统实现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系统的实现需要以下步骤:1.传感器选择:根据需要监测的环境参数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PM2.5传感器等。
2.传感器接入:将传感器与控制器进行连接,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地采集环境参数数据。
《2024年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环境监测系统》范文

《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环境监测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环境监测系统因其能实时监测家庭环境、提高居住安全性和舒适度而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实现及其应用价值。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家庭环境监测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通信模块等。
传感器负责收集家庭环境中的各种数据,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数据采集器负责将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转化为可传输的数字信号;通信模块则负责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或家庭内部局域网。
2. 软件设计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数据处理、存储和展示等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和处理;存储模块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或云存储平台;展示模块则将数据以图表或报表的形式展示给用户。
3. 物联网技术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家庭内部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对环境的实时监控。
通过将各种传感器连接到网络,可以实现家庭环境数据的实时收集和传输,从而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家居控制。
三、系统实现1.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通过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家庭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
这些数据经过数据采集器处理后,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等)传输到服务器或家庭内部局域网。
2. 数据处理与存储在服务器端,系统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分析和处理等,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存储则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或云存储平台,以便后续分析和查询。
3. 用户界面与交互系统通过用户界面展示环境数据和相关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访问系统,查看家庭环境数据和报警信息。
此外,系统还支持用户进行远程控制和设置,以满足不同需求。
四、应用价值1. 提高居住安全性家庭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家庭环境,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发出报警,从而提高居住安全性。
例如,当室内温度过高或空气质量不佳时,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室内环境对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实时了解室内环境状况,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安全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介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设计方案1. 硬件设计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数据通信模块。
(1)传感器:通过采集室内环境的数据,包括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烟雾浓度等。
可以选择可靠、稳定、高精度的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
(2)数据采集设备: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滤波,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3)数据处理设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相应的功能。
可以使用嵌入式系统或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
(4)数据通信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到监测系统的云端或服务器,实现远程监测和管理。
可以选择WiFi、蓝牙、LoRa等无线通信技术。
2. 软件设计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存储和管理、数据呈现和分析等功能。
(1)数据采集和处理:实时采集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如校准、滤波、归一化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数据存储和管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建立合理的数据模型和数据表结构,便于后续数据存取和管理。
(3)数据呈现和分析:通过可视化的界面展示监测到的室内环境数据,包括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统计数据等,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二、系统实现步骤1. 硬件搭建(1)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按照需求进行布置和安装。
可以根据室内布局和功能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并将其连接到数据采集设备。
(2)将数据采集设备连接到数据处理设备,并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试。
确保传感器的数据能够准确地传输到数据处理设备。
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中,室内环境监测系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
因为现代社会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而室内环境的好坏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所以设计一套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对于在保证我们健康的同时,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有很大的作用。
一、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介绍室内环境监测系统是通过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对室内温度、湿度、CO2及甲醛等等一系列的室内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并通过云平台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同时,也具备一些预警功能,如当室内空气质量超标时,会提醒用户及时进行通风或换气,确保室内环境能够保持在一个健康舒适的状态下。
二、物联网的技术原理物联网是由传感器、物联网平台、云端计算和终端设备等组成的智能系统。
其中,传感器负责采集室内环境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负责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云端;终端设备则负责展示数据和实现控制功能。
整个系统通过互联网相互联系,形成一个高效快捷、丰富的数据交换和处理平台。
三、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思路在设计室内环境监测系统时,我们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针对不同的参数探测,选择对应的传感器,比如温度和湿度探测采用DHT11传感器,CO2探测采用MH-Z19B传感器,甲醛探测采用CSS811传感器等。
然后将这些传感器通过微控制器,如Arduino或者树莓派之类的单片机进行控制和数据传输。
接下来是网络连接模块。
我们需要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给云端,这就需要选用合适的通信模块,如WiFi、蓝牙、以太网等等,其中WiFi模块比较常用,因为其不仅速度快,而且接入方便且设备成本相对较低。
最后是数据的处理和展示。
我们需要使用云平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同时也需要建立一个基于Web的用户界面,以方便用户随时查看室内环境的数据和状态,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情况。
《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环境监测系统》范文

《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环境监测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家庭环境监测系统逐渐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家庭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如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并通过智能设备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为家庭成员提供更加舒适、健康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实现及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环境监测系统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传感器、微控制器、通信模块等。
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家庭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如空气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微控制器则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
通信模块则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云端或智能设备,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2. 软件设计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及控制等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传感器中获取环境参数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则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存储;数据分析模块则通过算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提供有用的信息;控制模块则根据分析结果,通过智能设备对家庭环境进行调节和控制。
三、系统实现1. 传感器选择与布置根据家庭环境监测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空气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并合理布置传感器的位置,以确保能够准确监测家庭环境中的各种参数。
2. 数据传输与处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数据传输至云端或智能设备。
在云端或智能设备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
同时,通过算法对数据进行预测和预警,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
3. 智能控制与优化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通过智能设备对家庭环境进行调节和控制。
例如,当空气质量不佳时,智能设备可以自动开启空气净化器;当室内温度过高时,可以自动调节空调温度等。
此外,通过对系统的不断优化和升级,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准确性。
四、应用与展望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环境监测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监测与智能调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监测与智能调控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也更加关注。
基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室内环境监测与智能调控系统应运而生,通过传感器、网络和控制模块等技术手段,实现室内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一、设计方案1. 系统架构设计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监测与智能调控系统主要由传感器、通信网络、云平台和控制模块组成。
传感器负责收集室内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通过通信网络传输至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存储。
控制模块则根据云平台的数据分析结果,自动调控室内环境设备,如空调、照明等。
2. 传感器选择为了准确监测室内环境数据,我们选择了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CO2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光照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光照强度,CO2传感器则用于检测室内空气质量。
3. 通信网络对于室内环境监测与智能调控系统,我们选择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作为通信网络。
WSN的特点是低功耗、低成本和灵活布局,适合室内环境监测应用。
4. 云平台和数据分析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云平台负责存储和处理数据。
数据分析模块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如室内舒适度评估、能源消耗情况等。
5. 智能调控模块根据云平台的数据分析结果,智能调控模块自动控制室内环境设备的运行状态。
例如,在夏季高温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空调温度和风速,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二、系统实现1. 硬件实现根据设计方案,我们选择了常见的Arduino作为控制模块,同时使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CO2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设备。
通过Arduino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指令发送。
2. 软件实现我们使用Python作为主要的软件开发语言,使用相应的库和框架来实现数据分析和控制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互联感知的室内环境监测贱人摘要:如今人们在室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室内环境质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室内环境气体质量检测至关重要。
针对目前市场上室内气体检测仪成本高、精度低、检测种类单一等缺点,本文基于物联网传感平台,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出一种室内环境气体实时检测系统。
本系统立足于解决室内污染超标而不被人所知继而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实现对室内环境气体质量的实时动态检测,根据传感器反馈的数据,结合最高危害上限指标要求,及时给出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报警基点。
利用CO传感器、CO2传感器、甲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实时检测室内环境气体质量,将检测数据交给单片机分析处理,单片机可根据检测值自动做出是否报警的决定。
关键词:室内环境检测;物联网;单片机;声光报警;传感器The indoor environment testing system based on IOTsensor designLi Cheng(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branch in Shuo Zhou Shang Xi,036000) Abstract: Nowadays people spend much of their time indoors, and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health, so the indoor environment gas detection is very important. Aiming at the defects of the market at present high cost of indoor gas detector, low precision, detection of single specie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ith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ntrol core design an indoorenvironment gas real-time detection system.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the solution to indoor pollution exceeds bid without being known and endanger human body health problems, realize real-time dynamic detection of the indoor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sensor data, Combined with the highest hazard limit index requirements, timely give alarm points of indoor environment pollution on human health hazards. The CO sensor, CO2 sensor, formaldehyde senso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real-time detection of indoor air quality and the detection data to the microcontroller processing, the MCU can according to the detected values to make decision whether to give an alarm automatically.Key words: Indoor environment testing;The Internet of things;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Sound and light alarm0 引言CO和CO2是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成分,长时间接触低浓度的CO会造成慢性中毒;CO2虽然是无毒气体,但是CO2浓度过高会导致头昏,耳鸣等症状;甲醛对眼、喉、上呼吸道和皮肤均可产生刺激作用,过量的甲醛气体将导致各种疾病甚至癌症;室内的温湿度变化同样使人们的心情随之改变,当室内的湿度较低温度较高时,也就是室内较干燥时,容易使人感到烦躁,而室内的湿度较高时,容易使人患一些皮肤病,如湿疹等。
室内空气质量和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鉴于目前室内环境检测仪价格昂贵,大部分人群不能充分利用此设备,从而没能起到保障人体健康的作用。
因此,本文特开展此研究,旨在设计出一个高精度多种类检测室内环境气体质量的低成本系统。
本系统主要功能如下:1)参数设置:可设置气体浓度超标报警的限值;2)数据采集:高精度实时检测周围环境中CO、CO2、温湿度、甲醛和苯的同系物的含量并存储;3)显示数据:LCD显示当前温湿度数据;4)超限报警:通过声光对CO、CO2、甲醛和甲苯含量超限报警。
1 系统总方案设计室内环境检测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方法,它由电源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气体检测模块、系统信息显示部分以及主控制器构成。
湿度测量使用的是DHT11传感器;温度测量使用DS18B20传感器;气体检测又分为3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对CO的检测,对CO2的检测以及对甲醛和苯的同系物的检测。
采集得到的室内环境信息通过LCD1602液晶模块进行显示。
系统总体设计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设计图2 系统硬件设计2.1 电源电路模块设计电源部分主要是为系统的各个模块供电,以便使得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电源电压的稳定性相对较为重要,当电源不稳定时,单片机测得各部分的数据就会错乱,导致系统异常,显示数据出错。
而且要考虑到电源发热的问题,当电源长时间工作时,大多数芯片容易发热,尤其是在功率过大时,更是容易使芯片烧毁。
AMS1117是AMS公司生产的一款LDO电压调节器,此系统工作电压为5V,故选用可调稳压芯片,为其提供5V稳定电压。
AMS1117应用方便,只需外接两个采样电阻即可输出稳定电压。
2.2主控制器系统主控制器采用STC公司生产的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新一代 STC12C5A60S2 与传统的 MCS -51 系列单片机指令完全兼容,具有高速、低功耗及抗干扰性能强等优点.该单片机拥有60K 的程序存储器和 1280 字节 RAM,完全能满足单片机系统的软件设计要求; 且该单片机是新一代单时钟/机器周期( 1T) ,其处理速度是传统 51 单片机的 8 到 12倍,便于以后进行功能扩展。
其自带高速8路10位AD转换器,使系统不需外加 A/D 转换芯片。
由于不需将单片机应用于多机方式,所以单片机工作于最小模式下即可。
图2 STC12C5A60S2最小系统1.1甲醛、甲苯模块设计电化学的甲醛、甲苯传感器能满足一般检测,而且具有体积小、检测快、价格低廉等优点。
本设计采用电化学传感器MS1110模块。
该传感器对甲醛、甲苯在浓度低时有更好的采集的信号,经放大后送给单片机ADC转换部件,将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STC12C5A60S2将转换结果取出,计算得到环境中甲醛和甲苯的浓度值。
图3为MS1110随着甲醛甲苯浓度的增加灵敏度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模块在甲醛甲苯浓度低时,具有更好的灵敏度,精确度更高。
图3 ms1110对甲醛甲苯的灵敏度变化1.2 CO2模块设计CO2模块采用FIGARO公司生产的TGS4160,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NERNST方程:)FPcoEMF2-=式中:2oERF))ln(2/((cPc为CO2的分压;Ec为常数;R是气体常数;T为温度值(K);F是法拉第常数,通过检测S(+)、S(-)两个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势值EMF,就可以测量CO2的浓度值。
TGS4160除了具有体积小、寿命长、选择性和稳定性好等特性外,同时还具有低成本、耐高湿和耐低温等特点。
既能满足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有高精度的测量结果的要求,同时还具有较低的成本,能满足系统设计的初衷。
1.3 CO模块设计CO测量模块采用MQ-7气体传感器,它对CO的灵敏度高,且是一款低成本的传感器。
MQ-7的气敏材料是用在清洁空气中电导率低的SnO2。
工作原理是采用高低温循环检测方式,低温(1.5V加热)检测一氧化碳,传感器的电导率随空气中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加而增大,高温(5.0V加热)清洗低温时吸附的杂散气体,通过使用简单的电路即可将电导率的变化转换为与该气体浓度相对应的输出信号。
1.4 温湿度模块设计DHT11 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每个 DHT11 传感器都在极为精确的湿度校验室中进行校准。
校准系数以程序的形式储存在OTP 内存中,传感器内部在检测信号的处理过程中需要调用这些校准系数,以便得到准确的室内环境温湿度数据。
超小的体积、极低的功耗,信号传输距离可达 20 米以上,而且使用单总线的数据传输模式,可以同时实现多点检测,使系统集成变得简易快捷,而且有效节约系统的IO口,可以将其放置在室内的任何位置。
二系统软件设计在硬件电路的设计基础上开发相应的软件来共同实现检测功能。
对于室内环境检测系统来说,软件程序编写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整个程序的成败。
在系统软件设计中同样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分别实现温湿度模块的检测、各种气体浓度的采集和输出、LCD1602的显示和声光报警,采用可移植性高的C语言编写,在RealView MDK编译环境中运行,使用STC—ISP软件与单片机交互,这给程序的修改和调试带来很大的方便。
图 4为系统的软件结构设计图。
各个模块测量的结果都通过串口打印和显示屏显示,如此可以实时获取当前室内环境的气体空气状况,用户可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措施以此起到保障生活质量的目的。
图4 软件结构设计图系统上电后,进行初始化工作,然后循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并显示,在浓度超限时给予声光报警,有按键动作时可设置报警参数,并取消报警。
通过检测学校宿舍、办公室的温度和湿度值,初步判断系统可行性还是非常高的,下面是实验数据:其中25℃时显示“!!”并响应报警模块。
三检测方案鉴于不同的人群工作条件、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空气层划分为2部分。
调查显示,办公族平时80%的时间都处于静坐状态,呼吸带主要集中于110—130cm处,此层空气带对这部分群体的健康影响最大;而车间工人,生产线工人多处于站立状态,呼吸带主要集中于160—180cm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