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注意
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

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注意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之一。
学前儿童的注意力水平直接关系到他们日后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都应该重视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
首先,为学前儿童创造一个有利于注意力发展的学习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环境应该安静、整洁,并且有足够的光线。
大量的研究表明,过于杂乱和嘈杂的环境会分散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难以专注于学习任务。
因此,制定一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和地点,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儿童集中注意力。
其次,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通过游戏。
游戏是儿童学习的自然方式,也是培养他们注意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儿童能够逐渐学会专注和集中注意力。
例如,拼图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提高观察力和专注力;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儿童体验集中心思和注意听的重要性。
通过游戏的过程中,儿童可以在充满趣味和挑战的环境中培养注意力。
此外,给予学前儿童足够的机会参与体育锻炼也是培养他们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儿童身体和大脑的发展,增强他们的专注力。
常规的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和球类运动,可以帮助儿童集中注意力,并提高他们的身体活动水平。
同时,体育活动还可以让儿童体验到成功和失败,培养他们的毅力和自律能力。
最后,亲子互动和社交交往对于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父母和其他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增强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觉注意力。
例如,通过一起阅读绘本、玩具分享等活动,可以促进儿童的言语交流和注意力集中。
此外,与年龄相仿的儿童一起玩耍和学习,也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水平。
总之,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家长和教育者共同努力。
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通过游戏培养注意力、进行体育锻炼以及积极参与亲子互动和社交交往,都是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水平。
幼儿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注意的概述

学 科
学前
心理
学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
第一节注意的概述
审批签字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授法、讨论 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专业幼儿教育Fra bibliotek适用对象一年级
教学目的
掌握注意的疋义、外部表现以及学前儿童注意的特点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什么是注意?注意的分类? 难点: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复习提问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组织教学】
提前五分钟进入教室,维持纪律,提醒同学们准备上课。
【复习提问】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导入新课】
注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熟悉、常见的一种现象。当我们在学习或 工作时,我们的心理活动或意识总会指向并集中在某一对象上。
【讲授新课】
第一节注意概述
—、什么是注意
(一)注意定义
注意就疋 关注,疋心理活动对 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 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显者特点。注意不仅使心理活动有选择的指向于
1/21/2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基本概念。
理解注意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
掌握观察和评估儿童注意力发展的方法。
1.2 教学内容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定义和特点。
儿童注意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观察和评估儿童注意力的方法。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注意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员分享对儿童注意力的观察和经验。
案例分析法:提供具体案例,让学员分析和讨论儿童注意力的表现和评估方法。
第二章: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2.1 教学目标了解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注意力的表现。
2.2 教学内容儿童注意力的阶段发展: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选择性注意。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注意力的特点:新生儿、婴儿、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讲授法:讲解儿童注意力的阶段发展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
观察法:让学员观察儿童注意力的表现,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第三章:儿童注意力发展的影响因素3.1 教学目标了解影响儿童注意力发展的因素。
掌握如何创造有利于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环境。
3.2 教学内容遗传因素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交环境。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员分享如何创造有利于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环境的方法和经验。
第四章:观察和评估儿童注意力4.1 教学目标掌握观察和评估儿童注意力的方法。
学会如何记录和分析儿童注意力的表现。
4.2 教学内容观察儿童注意力的方法: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评估儿童注意力的工具:注意力评估量表和观察记录表。
如何记录和分析儿童注意力的表现:观察记录的格式和分析方法。
讲授法:讲解观察和评估儿童注意力的方法。
实践操作法:让学员进行观察和记录儿童注意力的实践操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五章:促进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策略5.1 教学目标掌握促进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策略。
学会如何设计和实施注意力训练活动。
第二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二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发展幼儿注意的游戏举例
1.游戏名称:玩纸片
游戏目的: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
游戏玩法:取三张不同的图片,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选取一张要记住的图片,让幼儿盯住这张图片,然后把三张图片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图片的位置,然后,让幼儿报出所选出的那张图片在哪儿。
如他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
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图片的数量,变换图片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图片的速度。
2.游戏名称:萝卜蹲
游戏目的:训练注意的敏捷性
游戏玩法:将孩子分成人数相等的三组,一组代表红萝卜,一组代表白萝卜,一组代表黄萝卜。
老师喊口令:“红萝卜蹲,黄萝卜蹲,白萝卜不蹲。
”叫到哪一组蹲,哪一组就要快速蹲下。
叫到另一组,前一组的孩子要快速站起。
未按口令动作的算失败(也可以由孩子来发令)。
学前心理学 注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以下4个 方面:
(1)加深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2)培养的间接兴趣 (3)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4)合理地组织活动:如幼儿对英语数字的学习
精品文档
补充:有意后注意
概念: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 注意。
引起有意后注意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2、活动自由化
精品文档
根据注意有没有自觉目的性和意志努力,注 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类。
演示:
精品文档
演示
769
精品文档
❖ 1、无意注意 ❖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
常说的“不经意”,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 不需要作意志的努力。
❖ 举例: ❖ 上课时,一个同学的文具盒掉到地上,或门外很大的嘈杂声。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注意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教学目标: 1 掌握注意的概念 2 理解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3了解注意的分类精品文档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一、注意及其外部表现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
集中 大千世界,每一瞬间都有无数刺激作
用在人身上,听觉的、视觉的
精品文档
¶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征 ¶指向性 人的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朝向一切
中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 有意注意得到发展。在适宜条件下,注意集中的 时间可达到十分钟左右。
大班幼儿在正确的教育下,有意注意迅速发展。在
适宜条件下,注意集中的时间可延长到十至十五
分钟。
精品文档
三、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注意具有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等四种品质。 在幼儿期。儿童注意的品质在良好的教育下不 断发展。
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学前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是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孩子以后的学业和生活。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一、创设适应环境和合理安排时间学前儿童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容易分散注意力。
因此,创设一个安静、温馨的学习环境对于培养他们的注意力非常重要。
教室或者家庭的布置应简洁而整洁,避免过多的视觉刺激。
另外,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学习时间和作息规律也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学前儿童喜欢通过玩耍和探索来学习,因此,教师或家长应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
例如,通过拼图、积木等益智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空间感知能力;通过参观博物馆、动物园等户外活动,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并加深对事物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吸引学前儿童的注意力,还能够促进他们的集中力发展。
三、游戏化学习学前儿童天性善游戏,游戏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因此,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中是培养他们注意力和集中力的有效途径。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的游戏,让孩子通过观察、记忆和推理来解决问题;还可以利用音乐、绘画等艺术活动,让孩子在兴趣中提高对细节的观察和注意力。
通过游戏化的学习,学前儿童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学习内容,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四、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至关重要。
教师和家长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耐心。
例如,规定学习时间,不允许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过多地分心玩耍;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养成高效学习的习惯。
此外,锻炼和睡眠等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提高学前儿童的专注力和集中力。
五、家长和教师的配合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的培养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家长和教师应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注意力和集中力的具体方法和计划。
学前儿童的注意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
鹤 立 鸡 群
普 通 人 群 中 的 巨 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雪中红梅
夜晚闪烁的霓虹灯
夜晚闪烁的霓虹灯
新 异 的 发 型
(2)无意注意产生的原因
主观原因
人的知识经验 人的需要和兴趣
合幼儿的兴趣,注意稳定性就小;反之, 对象新颖生动,活动方式适宜、有趣, 注意的稳定性就大。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案例分析
中二班的小朋友刚在体育活动中玩过激烈的
游戏活动,回到教室,代班的王老师马上要 求小朋友们坐下来学算术。结果小朋友们还 是吵个不停,王老师觉得小朋友们不配合, 很是苦恼。你觉得王老师为什么遇到这样的 苦恼?
无关刺激过多
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案例:
老师教小朋友玩丢沙包的游戏,小朋友刚开
始很喜欢,注意力都很集中,可是老师一下 子让小朋友玩了个把小时,结果小朋友开始 做别的事情了。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没有并用
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案例三: 今天王老师在家生气了,来到幼儿园给小 朋友上绘画课的时候也没有心情讲课了,于 是随便就给小朋友说小朋友们今天自己想画 什么就画什么了,于是课堂打乱。
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案例: 胖胖星期天的时候,跟着妈妈又逛商场又 走亲戚的,回到家后晚上跟着爸爸看电视, 又看到了十二点才睡觉,结果星期一第一节 课,胖胖就开始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
疲劳
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案例: 一位老师在教孩子认识水果英语单词时把 所有要学习单词的相关水果一次性的呈现给 孩子,结果孩子乱哄哄的吵闹爱吃那种水果。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注意要点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注意要点
1、不过分地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尽义务
不能享受权利。
3、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
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
信心。
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打骂会使孩子养成、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甚至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6、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7、不当众批评孩子: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9、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10、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
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
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养好良好的注意习惯 学习或参加活动时不要随便行动或漫不经 心; 成人不要随便使唤他做事或打扰他。
(四)适当控制儿童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阶段时间内提供的数量 (五)使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六)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七)提高教学质量
(八)对幼儿进行有意注意的训练 让幼儿注意行人、车辆、植物、天气、四 季变化等事物和现象的变化; 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变化。
三、审慎处理幼儿多动现象
好动、顽皮是幼儿的主要特点。
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问题。本症有两大主 要症状,即注意障碍和活动过度,可伴有行为冲 动和学习困难。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学龄期症状 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部分病例可延续到 成年。 患病率国外报道在5%~10%,国内调查在10%以 上,男孩多于女孩。 这类儿童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 但学习、行为 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 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 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没有办法。
2、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表象的影响
当眼前事物和已有表象或事实与期待之间出现矛 盾或较大差距时,婴儿会产生最大的注意。
3、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言语的支配 4、注意的时间延长,注意的事物增加
(三)3-6岁儿童注意的发展 1、无意注意占优势 ①刺激物的各种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幼儿 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②与幼儿兴趣和需要密切相关的事物,逐 渐成为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 意
学前儿童的注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几个
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是什么数字?
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7
9
5
3
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答案:数字分别是9,7,5,3 总和:24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四)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
1.外部注意: 注意对象存在于外部世界。
幼儿的注意常常是外部注意占优势。
2.内部注意:
注意对象是存在个体内部的感觉、思想和体验
等(指向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内心世界) 对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思考:
当大家正在聚精会神上课的时候,突 然小黑板掉了下来,你将如何处理?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虽然有区别,但是在人
的活动中往往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单凭无意注意去从事某种工作,那么,不仅 工作会显得杂乱无章,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 而且也难以持久。 单凭有意注意从事工作,就要进行紧张的努 力,付出巨大的能量,时间久了,会使人感到 疲劳。 所以有效的实际活动必然是两种注意共同参 与,相互配合和交替。
相对强度、“隔墙有耳” 刺激物的对比 万绿丛中一点红、老师的红墨水 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流星、抑扬顿挫
刺激物的新异性 女教师可以穿奇装异服上课吗?
(2)人的主观状态
个体的需要和兴趣
个体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个体的知识经验
(二)有意注意
1.定义
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第三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
一、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
(一)无关刺激过多 活动室的布置过于繁杂; 环境过于喧闹; 教师的服饰过于奇异。
(二)疲劳 动静搭配,时间不能过长,内容与方法力 求生动多变; 生活要有规律,晚上不要看太长时间电视, 不熬夜。
(三)目的要求不明确
(四)注意不善于转移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二)注意的稳定性不断提高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把注意力集中保持在某一 对象上时间的长短。 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 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 4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 5~6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注意时间 会更长。
2、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①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额叶
②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生活制度和行为准则 成人的帮助和引导
③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手指、语言
④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
二、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一)注意的范围不断扩大 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单 位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在1/20秒的时间内,幼儿一般能注意到2-4 个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黑点。 在同一个短时间内不能要求幼儿注意更多 的方面;挂图或教具的数目不能太多,且 排列有规律;采用各种幼儿喜而乐见的方 式。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一)1岁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1、新生儿注意的特征 ①出现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定向性注意 ②对刺激物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反应—选择 性注意的萌芽 新生儿往往倾向于注视声音刺激所指向的方 向,而不是视觉刺激的方位。
2、出生到3个月婴儿注意的发展 ①偏好复杂的刺激物 ②偏好曲线 ③偏好不规则的图形 ④偏好轮廓密度大的图形 ⑤偏好具有同一中心的刺激物 ⑥偏好对称的刺激物
和保 持的 条件
主观条件 (主体状态) 性 质
需要、兴趣、强烈情绪、 精神状态、知识经验 低级、不学而能、被动、 不自觉 难以持久维持注意于一定 的任务
对目的任务意义的理解; 间接兴趣、排除干扰的 自我意志 高级、学后获得主动、 自觉 枯燥乏味、易疲劳、投 入程度不高
局限性
有效活动
两种注意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和交替,智力活动和 实际操作相结合。
“多动症”与孩子顽皮有着四点本质区别:
①注意力方面,调皮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能聚精会神, 还讨厌别人干扰,而多动症孩子玩什么都心不在焉和 无法有始有终; ②自控力方面,调皮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和特别要求 下能约束自己,可以静坐,而多动症孩子根本坐不住, 静不下来; ③行为活动方面,调皮孩子的好动行为一般有原因、 有目的,而多动症孩子的行为多具有冲动性,缺乏目 的性; ④生理方面,调皮孩子思路敏捷、动作协调、没有记 忆辨认的缺陷,而多动症孩子则有明显不足。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因为注意不反映客观事物。 但是任何一种心理过程自始至终 离不开注意。
三、注意的种类
请辨认卡片上 的图形是什么?
(一)无意注意
1.定义 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2)人的主观状态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
电影《叫我第一名》
练习与思考
1.名词解释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分配
2.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加以防止?
3、3-6个月婴儿注意的发展 头部运动自控能力、抓握、好奇等
4、6-12个月婴儿注意的发展 ①觉醒时间的增长是大脑成熟的标志; ②活动范围和视野的明显扩大; ③注意的选择性受经验的支配,对熟悉的 事物更加注意。
(二)1-3岁儿童注意的发展 1、注意的发展与“客体永久性” 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 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如和乳儿做“藏 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 用眼睛到处寻找。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 得客体永久性。
(五)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没有并用
二、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防止
(一)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 一次不要呈现过多的刺激物; 上课前应先把玩具、图书等收起放好; 运动的挂图等教具不要过早呈现,用过应 立即收起; 对年幼的儿童不要出示过多的教具; 教师装束整洁大方,不要有过多装饰。
(二)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形,你看到了什么?
(三)注意的转移动力不断发展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 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中去。 有规律的作息制度有助于幼儿注意转移能力 的发展。 注意的转移≠注意分散
(四)注意的分配能力不断增强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 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 基本条件: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的 熟练程度。 3岁幼儿顾不得别人,只能自己独玩; 4岁幼儿可以联合做游戏; 5~6岁幼儿能参加复杂的集体游戏和活动, 并能和其他小朋友协调一致。
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 活动过程的组织——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内外因素的干扰——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特 点
目 的 意志努力
没 有 不需要
有 需要
客观条件 一定强度、新异性、对比 引起 (刺激物的特点) 关系、运动变化
7
9
5
3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注意及其外部表现
(一)什么是注意
1.定义: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特点: 指向性 集中性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当集中注意 力时,注意的范围就缩小了,就可能对其余对 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如何准确快速判断儿童的注意状态?
(二)注意时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
“侧耳倾听”——听;“目不的动作
3.呼吸运动的变化
注意时,呼吸轻微而缓慢。呼吸时间也改变,吸得更短促,
呼得更长。在注意紧张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 紧拳头等,甚至出现呼吸暂时停歇的现象,即所谓的“屏息”。
二、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