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灾后重建规划(2008-2020)

合集下载

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灾后重建规划(修编)(2008-2020)

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灾后重建规划(修编)(2008-2020)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规划定位与规模 (3)第三章乡域村镇体系规划 (4)第四章乡域道路交通规划 (8)第五章乡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9)第六章乡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2)第七章乡域产业布局规划 (13)第八章乡域综合防灾规划 (15)第九章乡域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 (16)第十章乡域空间管制规划 (17)第十一章场镇规划选址和定位 (17)第十二章场镇规模 (18)第十三章场镇规划用地布局 (18)第十四章场镇土地利用控制规划 (21)第十五章场镇道路交通规划 (23)第十六章场镇生态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24)第十七章场镇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4)第十八章场镇综合防灾规划 (26)第十九章场镇近期建设规划 (28)第二十章规划实施的措施和建议 (30)第二十一章附则 (30)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为指导陈家坝乡三年恢复重建,满足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的需要,适当兼顾陈家坝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国务院第526号令)■《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北川羌族自治县香泉乡等三个乡原地异址重建选址的批复》(川府函【2008】319号)■《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绵阳市“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规划》(2008-2010)■《绵阳市“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建设规划》(2008-2010)■《绵阳市“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实施方案》(2008-2010)■《北川县“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8-2010)■《北川县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农村建设规划》(2008-2010)第三条规划期限近期:2008-2015年,为期7年远期:20016-2020年,为期5年第四条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等要求。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文本目录总则 (1)第一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 (2)第一节灾后安置与应急规划指导建议 (2)第二节发展目标与战略 (2)第三节县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3)第四节县域城镇结构规划 (3)第五节县域城乡建设用地标准 (4)第六节县域重大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4)第七节县域产业空间布局 (4)第八节县域历史文化保护 (5)第九节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5)第十节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6)第十一节县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6)第十二节县域生态保护 (7)第十三节县域空间管制 (8)第十四节山前河谷地区建设指引 (10)县域城镇体系调整附表 (11)第二章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12)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职能 (12)第二节城市规模 (12)第三节新县城发展目标 (12)第四节新县城分阶段建设目标 (13)第五节县城用地建设适宜性分区划定 (14)第六节新县城城市空间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 (14)第七节新县城居住用地与住房建设 (14)第八节新县城行政及事业单位用地 (15)第九节新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用地 (15)第十节新县城工业用地与产业发展 (16)第十一节新县城道路交通设施 (17)第十二节新县城城市绿地系统与风景旅游 (19)第三章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 (20)第一节城市形态 (20)第二节公共空间 (20)第三节城市景观 (20)第四节城市风貌片区 (21)第四章新县城市政工程设施 (22)第一节供水工程 (22)第二节雨水工程 (22)第三节污水工程 (22)第四节供电工程 (23)第五节通信工程 (23)第六节燃气工程 (24)第七节环卫设施 (24)第八节地下管线综合 (25)第九节建设与管理 (25)第五章新县城水系 (25)第六章新县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26)第一节资源节约 (26)第二节环境保护目标 (26)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 (27)第四节环保设施建设 (27)第七章新县城综合防灾 (27)第一节城市安全 (27)第二节城市防洪 (28)第三节抗震防灾 (28)第四节消防规划 (28)第五节人防规划 (28)第八章新县城规划控制与实施 (28)第一节规划控制 (28)第二节规划实施 (30)附表 (31)总则第1条项目背景为加快北川灾后重建步伐,尽快恢复北川县县城功能,按照《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要求,编制本次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灾后重建规划。

灾后重建实践报告

灾后重建实践报告

如今的北川物电2011级2班姓名:何潇学号:1109030227那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已过去五年多了。

五年多来,无论是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还是只争朝夕的灾后重建,这片土地无时无刻不在体会着伤痛,感受着力量,见证着速度。

昭示着奇迹。

回望逝去的日日夜夜,痛与坚强伴随着我们,爱与希望激励着我们。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从恐惧到远离恐惧,从惊慌失措到镇定面对,以一个古老民族的韧性,含泪弥合创伤,倔强开始新生。

灾难既然无法避免,故土岂能轻易抛却!余震声里,废墟之上传来的最强之音,无疑就是迎着苦难,快马加鞭,加快建设,继承历史,融入现实,面对未来的灾后美好新家园!这是灾区人民给自己的决心和承诺,更是向世人展示的重拾这片废墟,以及破碎山河的不屈气概。

灾后重建我们需要感谢的太多,感谢党和政府,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力物力挺进灾区救援;感谢勇敢无畏的人民解放军,总是你们出现在第一救援线;感谢全国各族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此刻我们流着同一滴血。

太多的感谢,让它化作灾后重建的动力和决心。

我相信灾区美好的明天和灾区人民重新绽放的笑容才是对十万逝去亡灵的最好告慰,才是对所有关心灾后重建的人的最好答复。

老北川地震遗址依然只能用废墟来形容。

虽然时过五年,除了道路,整个北川县城所遭受的巨大破坏,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一幕,在这一刻,真实、震撼、栩栩如生……到处是断垣残壁,满目疮痍,无尽的悲伤不由得涌上心头。

虽然地震已经过去五年了,但一想到还有那么多生命仍然被掩埋在废墟中,就这样再也见不到阳光,永远是黑暗,泪水一下子盈满了眼眶。

上图为北川震后遗址。

“深切悼念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

地震之后,北川中学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北川的符号。

老北川中学校址的绝大部分,已经掩埋在巨石和泥土之下。

山体滑坡几乎与地震同时发生。

听说,当时除了正在上体育课的数十名师生侥幸得以生还之外,其余数百名师生员工都埋在废墟之下。

奔泻而至的巨石层层堆涌着,像是万马奔腾的场面戛然而止。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总体规划—中规院-第-第一部分-扉页6268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总体规划—中规院-第-第一部分-扉页6268

项目名称: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灾后重建规划(2008-2020)委托方(甲方):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事业法人代码: 40001083—0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081001)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09年 3月 13日项目总负责:李晓江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院长杨保军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总规划师邵益生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副院长院主管总工:戴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副总规划师杨明松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副总规划师编制人员名单:项目负责人:朱子瑜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副总规划师孙彤高级城市规划师室主任工朱波高级城市规划师所长项目参加人:城市设计研究室蒋朝晖高级城市规划师陈振羽城市规划师李明助理城市规划师王颖楠助理城市规划师张巍城市规划师岳欢助理城市规划师王飞助理城市规划师魏维助理城市规划师工程规划设计所谢映霞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郝天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洪昌富高级工程师殷会良助理城市规划师司马文卉工程师高均海工程师刘海龙助理工程师阙愿林助理工程师任希岩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所赵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殷广涛高级工程师戴继锋工程师朱胜跃高级工程师李晗工程师杨嘉助理工程师风景园林规划研究所贾建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束晨阳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刘冬梅高级工程师赵书艺助理城市规划师城市与区域规划设计所吕红亮工程师学术信息中心张高攀城市规划师金晓春高级城市规划师尧传华高级城市规划师城市水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所姜立辉工程师城市与乡村规划设计研究所高捷城市规划师国际城市规划研究室黄鹭新高级城市规划师胡天新高级城市规划师荆锋助理城市规划师杜澍助理城市规划师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员名单:陈兴春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经大忠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应庆政协主席李春寿人大副主任李作虎县委副书记韩贵钧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贺旺县委常委、副县长唐建平县委常委、副县长吴和政县委常委、副县长沈雪建县委常委、副县长尹久亮县委常委王玉梁副县长、规划建设局局长李斌副县长刘光辉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向新望规划建设局副局长罗金邦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张刚规划建设局规划股股长袁武权北川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廖贵军北川新县城规划办公室工作人员蹇开平北川新县城规划办公室工作人员陈卓榕北川新县城规划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剑锋北川新县城规划办公室工作人员王炳蓉北川新县城规划办公室工作人员杨阳北川新县城规划办公室工作人员蒋莉北川新县城规划办公室工作人员刘洋旭北川新县城规划办公室工作人员。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总体规划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总体规划

文本目录总则 (1)第一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 (2)第一节灾后安置与应急规划指导建议 (2)第二节发展目标与战略 (2)第三节县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3)第四节县域城镇结构规划 (3)第五节县域城乡建设用地标准 (4)第六节县域重大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4)第七节县域产业空间布局 (4)第八节县域历史文化保护 (5)第九节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5)第十节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6)第十一节县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6)第十二节县域生态保护 (7)第十三节县域空间管制 (8)第十四节山前河谷地区建设指引 (10)县域城镇体系调整附表 (11)第二章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13)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职能 (13)第二节城市规模 (13)第三节新县城发展目标 (13)第四节新县城分阶段建设目标 (14)第五节县城用地建设适宜性分区划定 (14)第六节新县城城市空间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 (15)第七节新县城居住用地与住房建设 (15)第八节新县城行政及事业单位用地 (16)第九节新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用地 (16)第十节新县城工业用地与产业发展 (17)第十一节新县城道路交通设施 (18)第十二节新县城城市绿地系统与风景旅游.......................................................... 20第三章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 . (20)第一节城市形态 (21)第二节公共空间 (21)第三节城市景观 (21)第四节城市风貌片区 (21)第四章新县城市政工程设施 (23)第一节供水工程 (23)第二节雨水工程 (23)第三节污水工程 (23)第四节供电工程 (24)第五节通信工程 (24)第六节燃气工程 (25)第七节环卫设施 (25)第八节地下管线综合 (26)第九节建设与管理 (26)第五章新县城水系 (26)第六章新县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27)第一节资源节约 (27)第二节环境保护目标 (27)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 (28)第四节环保设施建设 (28)第七章新县城综合防灾 (28)第一节城市安全 (28)第二节城市防洪 (29)第三节抗震防灾 (29)第四节消防规划 (29)第五节人防规划 (29)第八章新县城规划控制与实施 (29)第一节规划控制 (29)第二节规划实施 (31)I附表 (32)II总则第1条项目背景为加快北川灾后重建步伐,尽快恢复北川县县城功能,按照《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要求,编制本次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灾后重建规划。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

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编制依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526号)《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2008‟31号)编制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四川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目录一、灾前产业概况及受损情况 (1)(一)灾前产业概况 (1)(二)受损情况 (2)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建目标 (4)(一)指导思想 (4)(二)基本原则 (4)(三)重建目标 (5)三、生产力布局定位和方向 (6)(一)适宜重建区 (7)(二)适度重建区 (7)(三)生态重建区 (8)(四)产业集聚区 (8)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9)(一)农业 (9)(二)工业 (11)(三)旅游业 (16)(四)文化产业 (19)五、资金需求与筹措 (20)(一)农业 (20)(二)工业 (21)(三)旅游业 (21)(四)文化产业 (22)六、政策措施 (22)七、规划实施 (22)附件一:农业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及资金需求表(附表1-1~1-5)附件二:受灾较重工业企业恢复重建项目及资金需求表(附表2)附件三:旅游业恢复重建项目及资金需求表(附表3-1~3-3)附件四:文化产业恢复重建项目及资金需求表(附表4-1~4-9)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灾害,四川、甘肃、陕西省部分地区产业体系受损十分严重。

为指导灾区产业恢复重建,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处于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的51个县(市区)(以下统称“规划区”),规划对象为规划区内农业、工业、旅游业、文化产业。

灾后建筑物的修复与重建

灾后建筑物的修复与重建
保存历史原貌。
四、灾后重建需遵循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适当调整地震区划
汶川、北川、 绵竹、都江堰 等设防烈度设 为7度,绵阳、 德阳的设防烈 度设为6度。 但此次汶川地 震造成汶川及 周边地区的地 震烈度达到Ⅹ 度。
几年前我国就开始了断层摸底工作,但 主要是在城市集中地带。建议在边远地区 也开始这种系统的断层摸底工作。然后适 当调整地震区划图,为灾后重建提供可靠 的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
震前文星塔
震后文星塔
专家指出,与其他倒塌的民房不同,古建筑 遗址修复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在摸清楚遗址受损 情况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其修复工作。如何恢复原 有遗址的建筑风貌,还需要经过国内权威专家的 论证,确定方案以后才能实施。地震中损坏的一 些木结构建筑有望尽早修复。砖石结构建筑的修 复则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但专家提醒,其中 未被震碎的瓦片可以在灾后复建时重新使用,以
• 简洁、规则。
4.采用隔震、减震等新技术
优点:通过隔震垫调整结构动力参数,变形集中在柔 软支座,使楼体只发生缓慢平动,从而保护内部结构, 可抵抗7.8级地震。
5.将村镇建筑纳入国家规范体系
汶川大地震中,大量的村镇房屋倒塌,造成 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村镇房屋根本是不设防的,建设之初也没有进行 正规的设计、施工和规划。很多村镇的建设都还 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大量的农村建筑是随意施工, 拍脑袋做事,材料质量不过关,严重影响了建筑 的质量。所以灾后重建中应该将村镇建设纳入到 国家标准规范体系,同时加强政府指导和监督。
• 第二种方案:迁址重建。 代表:北川 (新址选择)
• 第三种方案:行政合并。
四川省已经出台了《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规划工作实施方案》,规划期将分为近三年和后 五年。2008年-2010年以恢复重建为主;2011年 -2015年以发展提高为主,力争在未来八年时间 里将汶川等受灾地区建设成为一个综合工业、农 业和旅游等资源的新型城区。同时,国务院常务 会议审议并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草案)》,重点将灾后重建涉及的重要问题做 了详细规定。这为科学有序的开展灾后重建提供 了最有力的法律保障。

北川县吉娜羌寨修建性详细规划

北川县吉娜羌寨修建性详细规划

五、建设标准与户型设计
• 3、公共景观性建筑设计 • (1)雕楼:区内建三座不同高度不同风格的雕楼。主雕楼为12层方形,另外两 座雕楼分别为六边形、八边形 • (2)官寨建筑:将村委会、卫生服务及村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功能安置于内 。如果村寨旅游发展起来,亦可将游人中心等功能安排于内。顶部设有观景平 台。 • (3)民居建筑:于寨子入口处,做为民俗文化展览馆。 • 这两栋地道羌式建筑和三座雕楼将是全寨画龙点睛之笔,将山寨入口及沿绵 北快速旅游线上观看本寨的景观效果大大提升。
二、项目用地条件分析
• 村民原有住房多为平房或二层小楼,地震多有损害,部 分已完全垮塌,但地基和地面未出现变形或裂缝。 • 跨苏宝河的桥梁是村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原可 通车,但目前已成危桥。村内有两条宽约3米的水泥路 自桥头分别沿苏宝河岸和响水沟延伸到达各户。
三、规划构思
• 1、整体形象定位 • 本区定位为:“吉娜羌寨”,“吉娜”是羌语“极品”的意思,即 “极品羌寨”,因此,其建筑风貌和空间特色应有非常强烈的羌寨特 色。分析传统的羌寨主要有以下特征:雕楼是最重要的标志特征;曲 折而尺度宜人的步行路网与穿行于寨内的水系形成丰富而充满生活情 趣的空间序列;建筑多为依山而建的多层石砌平顶建筑(与汉族混居 区也有穿逗木石结构、坡顶形式),通常层层退台,形成大量屋顶平 台,屋顶平台是其重要的生活空间,也是重要的交通空间。而建于山 地上的羌寨整体形象特征是:依山就势、层层叠叠,与自然山水融为 一体。
• 温家宝总理高度评价刚刚建成的吉娜羌寨,动情 地说:“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并欣然挥笔为这个重获新生的山寨题写了新 名字:“吉娜羌寨”。
四、平面布置
四、平面布置
1、建筑总平面布置 在响水沟东岸临苏宝河为本区最开阔平坦用地,在此建设文化 广场,有三座雕楼围绕广场周边,一栋官寨建筑和一栋羌族民居 建筑,形成本区标志景观区和村社公共活动中心。 • 在响水沟西侧沿苏宝河岸,修建两排民置独栋建筑,由于地形原因,台地多利用现有分台 ,以保留原有档墙,一方面减少工程量和造价,另一方面增加村寨的历 史感。 • 在中部(即喇叭形的咽部)保留一块空地用作民俗广场,可供村民举 行羌族祭祀等民俗活动,可以建5· 12纪念墙等构筑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县城总体规划 1 县城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 2 新县城发展目标 3 新县城分阶段建设目标 4 规划区工程地质评价(暂不可获得) 5 县城用地建设适宜性分区划定 6 新县城用地布局规划 7 新县城居住用地与住房建设规划 8 新县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程 9 新县城工业用地与产业发展规划 10 新县城交通体系规划 11 新县城城市绿地系统与风景旅游规划 12 新县城生态环境建设 13 新县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4 新县城水系规划 15 新县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16 新县城综合防灾规划(暂不可获得) 17 新县城规划控制与实施
• • • • • •
第三部分 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 1 总体设计构想 2 城市总体形态(暂不可获得) 3 公共活动与空间 4 景观结构 5 空间环境设计
• • • • • • • • • • • • •
编制单位 文本 图纸 说明书 总则 第一部分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 1 北川县基本情况 2、北川县灾后发展目标与策略 3 灾后应急规划安置指导与建议 4 县域城镇体系调整 5 山前河谷地区城乡开发建设 6 分乡镇规划导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 • • • • • • • • • • • •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灾后重建规划 (2008-2020)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合作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灾后重建 规划
• • • • •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起止时间:2008.5-2009.3 主管总工:戴 月、杨明松 项目负责人:朱子瑜、孙 彤、朱 波 参与所室:城市设计研究室、工程规划 设计所 • 合作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