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

合集下载

七言乐府诗(368首)

七言乐府诗(368首)

七言乐府诗(368首)展开全文七言乐府诗(368首)公丕刚/诗1、麦收(仄韵)垄上金浪随风起,如嗅箪馨袭入鼻。

两岁凝结锄者汗,一面爽容挥镰迟。

神农品尝传今至,后稷耒耜授民黎。

临近芒种喜收获,先贡苍天敬奉食。

2、摘花椒朵朵火云飘丽岭,撮撮芳果枝稍弯。

村人釆撷缘椒树,雾珠一身透衣衫。

蚁袭身来遭叮咬,尖刺双手倍辛难。

顶曦无休晚满筐。

情歌对唱心内甜。

3、爽雨今日细雨断续淋,乱云飞飘去南寻。

北风一扫暑炎气,爽我神振诞诗心。

淅沥凌珠漫散落,水线晶帘垂眼临。

夜来趁凉赴蝶梦,不晓实幻为阳阴。

4、大暑日者当空怒焰生,暴向寰宇施威情。

射落人间恩和怨,催蒸上善游峥嵘。

干泊涸河杀生物,甘霖惠育菌草菁。

一道行来有正负,全赖自然得其成。

5、今日神驶郁郁天色雨沉沉,跃跃欲去忧心心。

天公喜怒无征兆,一阵晶珠拋涔霖。

望向矇眬氲氤气,神思峥嵘旖旎新。

诱我狂意盼游去,猎获诗韵不匿吟。

6、青羊昔日李聃出函关,留下道德五千言。

有幸成为道家主,全赖老子这一篇。

三清兜率玉虚上,一领玄幻亿万年。

累死青羊名湮没,老牛神扬耀仙班!7、扇子一随手一挥诞蜚廉,顿消雾露眼眉前。

有幸结识吴道子,也与佑军订良缘。

楼内淑女常遮口,街头书生手内观。

夏过三庚人亲近,不知岁月几何年?8、扇子二生来何曾非凡作?却被沾染墨彩芳。

从此惹出轶韵事,月老派遣入心乡。

登临雅室传神意,流落巷口招清凉。

情寄长江东去水,天涯执此念一方。

9、海捕无垠苍茫涛丘翻,遥帆一点水接天。

飞旋鸥燕逐鱼处,航驰破浪猎捕船。

海上颠波随风起,甲板伫望顺水前。

撒网捉出各种色,奇珍异味美食鲜。

10、山神节六月六日山神节,可怜羊儿放了血。

豪强宦势欢相聚,痛饮美酒当水喝。

炎热民工劳蒸汗,烈日当头锄田禾。

人命从来有贵贱,不以才隽耀星河。

11、题今日六月六日敬山神,可怜羊儿分了身。

豪势强官相欢聚,饮酒痛醉语无伦。

炎温劳工蒸流汗,烈午锄田艰苦辛。

人生命定分贱贵,不论文才达北辰!12.伏中吟大势强行谁不伏?今朝蒸油不论族。

经典乐府诗精选及翻译

经典乐府诗精选及翻译

【导语】乐府是⾃秦代以来设⽴的朝廷⾳乐机关。

它除了将⽂⼈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

汉武帝时得到⼤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泛。

下⾯是分享的经典乐府诗精选及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乐府诗精选及翻译 敕勒歌 敕勒川,阴⼭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

古诗简介 《敕勒歌》选⾃《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民歌,⼀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热爱家乡热爱⽣活的豪情。

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耸云霄的阴⼭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分雄伟。

接着两句⽤“穹庐”作⽐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以此来形容极⽬远望,天野相接,⽆⽐壮阔的景象。

最后三句描绘了⼀幅⽔草丰盛、⽜⽺肥壮的草原全景图。

有静有动,有形象,有⾊彩。

翻译/译⽂ 阴⼭脚下啊,有敕勒族⽣活的⼤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与⼤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的波澜, 那风吹到草低处,有⼀群群的⽜⽺时隐时现。

2.经典乐府诗精选及翻译 ⽊兰诗 唧唧复唧唧,⽊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叹息。

问⼥何所思,问⼥何所忆。

⼥亦⽆所思,⼥亦⽆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点兵。

军书⼗⼆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兰⽆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声,但闻黄河流⽔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头。

不闻爷娘唤⼥声,但闻燕⼭胡骑鸣啾啾。

万⾥赴戎机,关⼭度若飞。

朔⽓传⾦柝,寒光照铁⾐。

将军百战死,壮⼠⼗年归。

归来见天⼦,天⼦坐明堂。

策勋⼗⼆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兰不⽤尚书郎,愿驰千⾥⾜,送⼉还故乡。

爷娘闻⼥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弟闻姊来,磨⼑霍霍向猪⽺。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乐府诗的名词解释

乐府诗的名词解释

乐府诗的名词解释乐府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起源于汉代,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下面将对乐府诗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

1. 乐府:乐府原指汉代官署内的音乐机构,其后逐渐演变为指代乐府诗。

乐府诗的名称来自于此。

2. 风格:乐府诗以其民歌般的朗朗上口、歌词优美的特点而著名。

其风格舒展通畅、明快动人,给人一种欢愉、畅达的感觉。

3. 体裁:乐府诗的体裁主要有五言乐府和七言乐府两种。

五言乐府即每句五个字,七言乐府即每句七个字。

这两种体裁各自有其不同的韵律和节奏。

4. 诗题:乐府诗的诗题通常以“府”字结尾,并注明所用的曲调。

例如《木兰辞》、《慈母诗》等。

5. 曲调:乐府诗多数是配以曲调演唱的。

早期的乐府曲调来自民间,后来经过整理和改编,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曲调系统。

6. 内容:乐府诗的题材丰富多样,包括山水田园、爱情离别、战争与英雄、人生哲理等等。

它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又表达了人们的感情和思想。

7. 作者:乐府诗的作者多数是无名氏,属于集体创作。

由于乐府诗通俗易懂,深受民众欢迎,很多人都参与创作,最终形成了一种集体性的创作文化。

8. 影响:乐府诗在古代文化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为民间音乐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也对后世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乐府诗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在后来的诗歌创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中国古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9. 评价:乐府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被誉为“古代诗歌的瑰宝”。

它不仅在语言艺术上独具一格,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0. 赏析:乐府诗诗意深刻、形式简练,读来耐人寻味。

其音乐性强,适合流传口头,唱和演唱。

通过欣赏乐府诗,能够感受到古代人们的情感和审美追求,而且还可以对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乐府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之一,它以其优美的歌词和朗朗上口的风格,成为了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2首乐府诗

32首乐府诗

32首乐府诗1. 上邪 / 佚名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 有所思 / 佚名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3. 将进酒 /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4. 木兰诗 / 佚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5. 梅花落 / 鲍照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名词解释乐府诗

名词解释乐府诗

名词解释乐府诗
乐府诗的意思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民间歌谣或可配乐歌唱的诗。

乐府诗的代表作品有:《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其中,《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资料扩展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

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十二类中的七类里,雅乐在《郊庙歌辞》类,《铙歌》十八曲在《鼓吹曲辞》类,民歌主要在《相和歌辞》、《舞曲歌辞》和《杂曲歌辞》类。

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上刚健清新,其五言、七言和杂言的诗歌形式,是文人五七言诗歌的先声,是中国诗歌史上宝贵的财富。

白居易新乐府诗五十首

白居易新乐府诗五十首

唐代诗人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原文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

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

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

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

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

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

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

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元和四年,为左拾遗时作。

《七德舞》美拔乱,陈王业也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徵梦见天子泣,张谨哀闻辰日哭。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勣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疮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余庆。

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

中宗肃宗复鸿业,唐祚中兴万万叶。

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

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二王后》明祖宗之意也二王后,彼何人?介公酅公为国宾,周武隋文之子孙。

古人有言天下者,非是一人之天下。

周亡天下传于隋,隋人失之唐得之。

唐兴十叶岁二百,介公酅公世为客。

明堂太庙朝享时,引居宾位备威仪。

备威仪,助郊祭,高祖太宗之遗制。

不独兴灭国,不独继绝世。

欲令嗣位守文君,亡国之孙取为戒。

《海漫漫》戒求仙也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

云涛烟浪最深处,人传中有三神山。

山上多生不死药,服之羽化为天仙。

乐府诗

乐府诗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整个冬天穿单衣
可是夏天单衣也没有啊。
这样长久的活着没有一丝欢乐
不如早点离开这个世界
下到地下的黄泉之间
春天的气息又萌发
草儿也萌芽
三月养蚕又抽桑
六月收瓜来
拉着这个瓜车
将要回家
瓜车翻了啊
帮我的人少
趁机吃瓜的人多
希望你们将瓜蒂还给我
因为我的哥嫂严厉
独自一人急急回家
哥哥嫂嫂会为此计较
9妇病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
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
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从乞求与孤买饵。
对交啼泣,泪不可止。
“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译文] 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唐诗(乐府诗四十四首)

唐诗(乐府诗四十四首)

唐诗乐府: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唐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塞王昌龄〔唐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上曲·其一王昌龄〔唐代〕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下曲王昌龄〔唐代〕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长信怨王昌龄〔唐代〕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代〕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秋夜曲王维〔唐代〕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洛阳女儿行王维〔唐代〕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老将行王维〔唐代〕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 模的专署。主要任务: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 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祭祀 和朝会宴饮时演奏使用。
后代将乐府所唱的诗歌,直接称作“乐府”, 于是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 名称。
“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根据宋代郭茂 倩所编《乐府诗集》的分类,汉乐府大抵保存于 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之中。 汉乐府民 歌是汉乐府的精华。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

jué
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
mèi
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wèi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饮马长城窟行
〔远道不可思〕这是句反话,意思是人在远方,相思徒 劳无益,所以“不可思”。
开头叮咛要好好地保重身体,结尾诉说他永远的思念。
文章结构
昼思梦想
寒门独居
喜获夫信
“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 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抒写怀人情愫。诗歌的笔法委曲 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
这首诗以思妇第一人称自叙的口吻写出,多出采用比兴 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 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 这几句,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使邻接的句子 首尾相衔,使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很有特色。
汉乐府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的四 言格式,采用杂言和五言,长短随意,整 散不拘,是一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体诗。 特别是其中的五言诗,为汉代民间首创, 后来经过文人加工,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 形式。
汉乐府两首
上邪 饮马长城窟行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shuāi
[相知:相爱。长:永书信的函,用两块木板做成,一 底一盖,刻成鱼的形状。
〔烹鲤鱼〕指打开书函,这样说是为了用语生 动。〔尺素书〕即书简。素,生绢,古人在上面 写字。
〔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两膝 着地,坐在脚后跟上。如果将腰伸直,上身就显 得长了。
〔上言〕前边说。“下言”就是后边说
译文
河边青草连绵,引起我无尽的思念。 思念那远方的良人,可是这一份相思却无从获得宽慰。 我只有在梦中才能与他相会,梦里他分明在我身边,而好梦乍醒 才知他依旧远在异乡。 异乡是那么遥远,他的行踪又漂泊无定,想要见面真是难之又难。 枯桑虽无枝叶也能感受到北风的凛冽,海水虽不结冰也能感觉到 天气的严寒。 只见别人各自回家欢聚,谁肯对我稍加安慰? 有个客人打从远方而来,带给我一封信。 赶紧叫小孩把信函拆开,里面有块一尺长、用白绢裁成的信笺。 我伸直了腰跪着读信。信里到底写些什么呢?
〔夙昔〕昨夜。 〔展转〕他乡作客的人行踪不定。也有人认为是反复的
意思,指自己反复思量。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无叶的枯桑也能感觉到风
的吹动,海水虽然不冻,也能知道天气的寒冷。言外之 意,难道我不知道自己的相思之苦吗?这是民歌中常用 的比兴手法。 〔媚〕爱悦。
饮马长城窟行
〔谁肯相为言〕有谁肯为我捎封信呢?言,问 讯。又译作“谁肯来安慰一些我呢”也通。
前三句指天发誓,用的是直笔。后六句则用曲笔。
作者一连假设了五种不可能的自然现象以此作为“与君 绝”的先决条件,恰因如此,使末句包含的实际语意与 字面显示的语意正好相反,有力地体现了主人公“与君 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 执着、坚定、永不变心的坚强性格。
饮(yìn)马长城窟行
山无陵,江水为竭, líng 冬雷震震,夏雨雪, yù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陵:山头。竭:枯竭 。雷,用作动词, 打雷。雨:用作动词,落下。乃:副词, 才。敢:肯。
本篇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全诗以第一人称 的口吻呼天为誓,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 热烈追求和执着坚定。
这首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
顶真修辞
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
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
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
这是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方法。 前句的结尾用作后句的开头,上 递下接,环环相扣,这种修辞方 法叫“顶真” 。
运用顶真能使句子首尾连接,语 气连贯,环环紧扣,叙事清晰, 吸引读者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