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简介 (2)

合集下载

两汉乐府诗简介

两汉乐府诗简介

两汉乐府诗‎简介两汉诗歌中‎成就最高的‎是乐府诗。

“乐”是音乐,“府”是官府,“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署。

乐府机关的‎任务是,采集民歌及‎乐调,制定乐谱,训练乐员,并组织文人‎创作歌辞,供统治者朝‎会宴饮,点缀升平,官府娱乐,观风施政之‎用。

后来,“乐府”由官署名称‎变为诗体名‎称,其含义也越‎来越广,最初的含义‎来说,主要是指民‎间诗歌和带‎有民歌色彩‎的文人作品‎。

宋人郭茂青‎《乐府诗集》集中收录了‎汉乐府,大部分是东‎汉时期作品‎,只存六七十‎首,他们是乐府‎诗的精华,各以其深刻‎的现实性和‎完美的艺术‎性闪现出奇‎异的光彩。

继承发扬了‎《诗经》中的风诗“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对各种社会‎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

两汉乐府诗‎的基本主题‎从整体上看‎,不同于铺张‎堆砌的辞赋‎写作,极力描绘帝‎国的富庶,京都的繁华‎,苑囿的壮观‎,游猎的盛况‎,对统治阶级‎的歌功颂德‎。

而是代之人‎民用歌声抨‎击社会的黑‎暗,抗议阶级的‎压迫,诉说久役的‎痛苦,控诉统治阶‎级的罪恶,谴责世情的‎险恶,抒发当时人‎民的愿望追‎求,表现人民的‎生活画卷。

1.深刻的反映‎出当时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愤情绪‎,如《东门行》、《孤儿行》、《病妇行》2.反映当时苦‎乐不均、贫富悬殊的‎社会现状,揭露骄奢淫‎逸的豪贵生‎活,如《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鸡鸣》3.反应兵役频‎繁,人民苦于久‎役的时代特‎点,表达出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宁静生‎活的愿望,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4.表现出两性‎之间爱与恨‎的心声,如《上邪》、《有所思》、《孔雀东南飞‎》5.表现人世险‎恶、祸福无常,表达乐生恶‎死的愿望,如《薤露》、《蒿里》两汉乐府诗‎的艺术特点‎1.叙事性强,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叙事诗,如《陌上桑》、《孔雀东南行‎》、《东门行》等,故事情节的‎描写都很完‎整、细致,诗中故事性‎、戏剧性加强‎了。

汉乐府写作风格

汉乐府写作风格

汉乐府写作风格摘要:一、汉乐府简介二、汉乐府的写作风格特点1.内容真实,反映民间生活2.语言质朴,通俗易懂3.抒发情感,富有诗意4.形式多样,包括叙事诗、抒情诗等三、汉乐府的代表作品及风格体现1.《陌上花开》2.《长恨歌》3.《孔雀东南飞》四、汉乐府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正文:汉乐府,成立于公元前140年,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文学机构。

它主要负责搜集、整理、创作民间歌谣和乐曲,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汉乐府的写作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真实反映了当时民间的生活状况。

汉乐府的写作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真实,反映民间生活:汉乐府的作品以民间生活为素材,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

如《陌上花开》描绘了农村的景象,《长恨歌》反映了宫女们的悲欢离合,《孔雀东南飞》讲述了家庭纷争等。

这些作品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忠实记录,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2.语言质朴,通俗易懂:汉乐府的作品用词简练,通俗易懂,深受百姓喜爱。

这种质朴的语言风格使得作品更加接近民众,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如《陌上花开》中的“麦苗肥美,桑叶青青”,用简单的词语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农村景象。

3.抒发情感,富有诗意:汉乐府作品注重情感的表达,以诗歌的形式抒发内心世界。

如《长恨歌》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这种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得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4.形式多样,包括叙事诗、抒情诗等:汉乐府的作品形式丰富多样,既有叙事诗如《孔雀东南飞》,也有抒情诗如《庐山谣》。

这种多样化的形式,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乐府的代表作品如《陌上花开》、《长恨歌》、《孔雀东南飞》等,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示了汉乐府时期的民间风貌,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明显受到汉乐府的影响。

总之,汉乐府的写作风格独具特色,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又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汉乐府两首》课件

《汉乐府两首》课件

《汉乐府两首》课件•汉乐府简介•《平陵东》解析•《有所思》解析目录•汉乐府的艺术特色•汉乐府的历史价值•汉乐府的现代意义CHAPTER汉乐府简介0102“相和歌”是一种以歌唱为主的音乐形式,其特点是旋律优美、易于传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汉乐府的音乐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乐府的音乐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在现代也成为了音乐界的研究对象,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音乐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CHAPTER《平陵东》解析时代背景创作缘由文化传统030201诗歌背景主题概述情节梳理意象解析诗歌内容人物形象对诗歌中景物描写的分析,如象征、气氛和情感等。

景物描写情感表达诗歌意象CHAPTER《有所思》解析作者介绍与《有所思》相关的作者生平、创作风格、作品特点等。

时代背景汉代社会状况的反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创作背景作者在创作《有所思》时的社会环境、个人境遇等。

诗歌背景主题思想情节发展人物形象诗歌内容社会观念艺术手法爱情主题诗歌意象CHAPTER汉乐府的艺术特色03感染力强01表达直接02言简意赅直抒胸臆1 2 3故事性强描绘细腻叙事风格独特叙事为主取材广泛汉乐府诗歌的取材十分广泛,既包括帝王将相的事迹,也包括普通百姓的生活。

反映社会现实汉乐府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语言朴素自然汉乐府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贴近生活。

贴近生活CHAPTER汉乐府的历史价值这些诗歌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为我们了解汉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一些社会问题的存在。

《汉乐府两首》作为汉代乐府诗的代表,通过描绘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反映社会现实传承文化精髓《汉乐府两首》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002江南 汉乐府(部编版一年级上册)

002江南 汉乐府(部编版一年级上册)
jiāng n á n k ě c ǎ i l i á n y ú dōng x ī b ě i
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

课后练习 汉字练习
jiāng n á n k ě c ǎ i l i á n y ú dōng x ī b ě i
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

课后练习 汉字练习
jiāng n á n k ě c ǎ i l i á n y ú dōng x ī b ě i
nán
江南
jiāng n á n k ě c ǎ i l i á n
江 南 /可 采 莲,
lián y è h é tián tián
莲 叶 /何 田 田。
y ú x ì lián y è jiān
鱼 戏 /莲 叶 间。
y ú x ì l i á n y è dōng
鱼 戏/ 莲 叶 东,
y ú x ì lián y è x ī
江 南
汉乐府
目录
诗词简介 汉乐府简介 诗文学习 课后练习
诗词简介 疑问 学习本诗前,请先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这首《江南》作者写上汉乐府,是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作者没名没姓呢?只用汉乐府代替呢?
诗词简介 汉乐府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 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 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 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 它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鱼 戏 莲 叶 南,
y ú x ì lián y è bě i
鱼 戏 莲 叶 北。
诗文学习 断句
jiāng

[汉乐府诗集最著名的诗]汉乐府诗集大全

[汉乐府诗集最著名的诗]汉乐府诗集大全

[汉乐府诗集最著名的诗]汉乐府诗集大全(1) [汉乐府诗集大全]《乐府诗集》的简介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汉族诗歌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

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乐府诗集汉族民歌精华所在。

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

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

简介“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

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

歌词来源有二种: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汉族民间收集的。

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

在这些不同的乐曲中,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属于朝廷所用的乐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较少可取成分。

鼓吹曲辞和舞曲歌辞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艺术价值较差。

但总的来说,它所收诗歌,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

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籍。

《乐府诗集》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

这对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例如汉代一些优秀民歌如《陌上桑》、《东门行》等见于《宋书‧乐志》,《孔雀东南飞》见于《玉台新咏》,还有一些则散见于《艺文类聚》等类书及其他典籍中,经编者收集加以著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长歌行《汉乐府》教案与(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长歌行《汉乐府》教案与(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长歌行《汉乐府》教案与(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长歌行《汉乐府》教案与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读背诵诗歌,理解古诗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反复品读古诗,抓文眼,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诗句大意;联系其他文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诗的主题思想,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的主题思想,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学生反复读古诗2.作品简介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

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

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

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

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

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

《乐府诗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

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

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的歌词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新乐府诗集》其中包括《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的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

3.理解古诗重点字含义长歌行汉乐府三国时期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行(x 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

《汉乐府两首》背景简介

《汉乐府两首》背景简介

《汉乐府两首》背景简介
一、写作背景
《上邪》,亦“汉铙歌十八曲”之一。

这是一篇女子自誓之辞,连用五件不可能有的事为誓,用以表示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叙写五事,或用三言,或用四言,语句跌宕,毫不露排比的痕迹,生动而深刻地展显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饮马长城窟行》,又名《饮马行》,最早见于《文选》题为“乐府古辞”。

《乐府诗集》收入《相和歌辞·瑟调曲》。

这是一首闺妇思夫的诗,上半写闺妇因丈夫久出不归,日夜怀念的孤凄之情;下半写闺妇接读丈夫来信时的惊喜情状。

本诗情切语真,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二、作家作品
“乐府”一词,在古代具有多种涵义。

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

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

同时,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有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

继而在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

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

在《诗经》中我们虽然已可看到某些具有叙事成分的作品,如《国风》中的《氓》、《谷风》等,但还是通过作品主人公的倾诉来表达的,仍是抒情形式,还缺乏完整的人物和情节,缺乏对一个中心事件的集中描绘,而在汉乐府民歌中则已出现了由第三者叙述故事的作品,出现了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和比较完整的情节,如《陌上桑》、《东门行》,特别是我们将在下一节叙述的《孔雀东南飞》。

诗的故事性、戏剧性,比之《诗经》中那些作品都大大地加强了。

因此,在我国文学史上,汉乐府民歌标志着叙事诗的一个新的更趋成熟的发展阶段。

汉乐府与汉赋

汉乐府与汉赋

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 为五言诗典范。西晋陆机曾逐 首逐句仿写了其中的十二首。 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 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 《拟古诗》。
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 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 它们是汉代作品。 现代学者大多摆脱了前人成见的纠缠,主要根据 《古诗十九首》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具有某 些共同特点,指出它们‚虽不是一个人所作,却 是一个时代──先后不过数十年间所作‛梁启超《中国 之美文及其历史》,并论证它们应是东汉后期安、顺、 桓、灵帝年间,约公元2世纪的作品。
汉乐府与汉赋
汉乐府简介
乐府原是秦汉时掌管音乐的官署。由于专事搜集
、整理民歌俗曲,因此后人就用‚乐府‛代称入 乐的民歌俗曲和歌辞。在六朝,更明确地把‚乐
府‛和‚古诗‛相对并举,以区别入乐的歌辞和
讽诵吟咏的徒诗这两类诗歌体裁。宋、元以后, ‚乐府‛又被借作词、曲的一种雅称。
两汉乐府继承了先秦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的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 艺文志 》)。 明代徐祯卿说:‚乐府往往叙事,故与诗殊‛(《谈 艺录》),是其显著的艺术特点之一。较之《诗经· 国 风》,两汉乐府多叙事诗,即使是抒情之作也每每带 有叙事成分。 从长篇《孔雀东南飞》到许多小诗都有此成分,或故 事完整,情节曲折;或生活片段,截取一侧;或咏当 时,或托历史;或取材真人真事,或寓意草木禽兽;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 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 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 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 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 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 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 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 ,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 言夫婿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乐府的简介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诗经》亦是现实主义),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

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其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

此外,《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也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