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玉米简介 基础知识 交易入门
玉米基础知识普及(值得收藏,很全面)

玉米基础知识普及(值得收藏,很全面)玉米基础指标:材料采集:瑞孚饲料感谢瑞孚饲料胶质玉米和粉质玉米的区别1、粉质玉米(Flour corn):颗粒较软,呈马齿形,淀粉含量较胶质玉米高,粉质胚乳细胞大,淀粉粒多为圆形,直链淀粉比重高,蛋白质含量较低,与淀粉粒结合不紧密,结构疏松,呈不透明状;一般东北烘干玉米大部分是粉质玉米,较易粉碎,切开或咬开断面呈白粉状,对畜类利用率效果明显,乳猪料宜选择粉质玉米,易糊化,适口性较好。
2、胶质玉米(Flint corn):颗粒较硬光泽好,半马齿状,容重在每升690g/L以上,淀粉含量相对较低点,且支链淀粉比重高,其角质胚乳细胞小,淀粉粒小而呈多角形,淀粉粒间充满蛋白质,因而组织致密,呈半透明状;粗蛋白质含量比粉质玉米高,但多为角蛋白,畜类较难利用;胶质玉米粒大饱满,较难粉碎,破碎后呈碎粒状,且粒度较均匀,口感差,但核黄素含量较高,适合做禽料,特别是蛋鸡料。
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产的大部分是胶质玉米,产量相对比粉质玉米要高。
如何辨别新玉米和陈玉米?我们要评判一批玉米的好坏,就是从这些指标入手,进行分析比较得来的。
通常乳猪和种猪饲料的玉米宜选用一级标准;同时,感官上要求籽粒饱满、色泽鲜亮、气味清香,口感清甜。
陈玉米的特点优点:由于受贮藏条件的限制,通常水分含量较低,储藏期超过一年的玉米水分一般在12.5%以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淀粉在贮藏过程中进一步得到熟化,这样的玉米动物消化利用率较高。
缺点:是储藏过程也是维生素,如核黄素等营养成分逐渐流失的过程,而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玉米油脂受空气、水分等的作用慢慢氧化变质,影响玉米的新鲜度,严重时影响其适口性。
所以在对陈玉米的验收时要特别注意新鲜度指标如脂肪酸值的变化,有经验者可直接用鼻子嗅、嘴巴尝的办法来判断玉米是否新鲜。
新玉米的特点优点:对于新玉米来说,由于离收储的时间较近,新鲜可口、营养全面是其最大的优点。
此种原料加工出来的玉米粉,色泽亮黄,气味新鲜,具有较好的适口性,且各种氨基酸、维生素、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较少损失,可以为动物所用。
玉米期货投资分析报告

玉米期货投资分析报告一、玉米的基本知识1、玉米的概念玉米(学名:Zea mays),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起源于北、中、南美洲,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2、玉米的分类玉米籽粒根据其形态、胚乳的结构以及颖壳的有无可分为以下9种类型: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粉质型、甜质型、甜粉型、蜡质型、爆裂型、有稃型;中国玉米的国家标准,根据玉米的粒色和粒质分为五类:黄玉米、白玉米、黑玉米、糯玉米、杂玉米;按品质分,可分为常规玉米、甜玉米、糯玉米、高油玉米、紫玉米、其它特用玉米和品种改良玉米(包括高淀粉专用玉米、青贮玉米、食用玉米杂交品种等)。
3、玉米的生长特点玉米生长的气候适应性比较广泛,凡大于10℃积温在1900℃以上,夏季平均气温在18℃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
玉米感温性强,感光性较弱,只要满足生育期对水热的要求,一般可以在不同地区生长,同一品种可春播或夏播。
玉米生长期有播种、出苗、拔节期、穗期和成熟收获期,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光照和水分的需求不同。
①温度:玉米喜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
拔节期日均18℃以上。
从抽穗到开花日均26~27℃。
灌浆和成熟需保持在20~24℃;低于16℃或高于25℃,淀粉酶活动受影响,导致子粒灌浆不良。
②水分:玉米是一种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的作物,蒸腾系数约为250~350,相对需水量低于麦、棉等作物。
玉米是高秆作物,全生育期又处在高温时期,需水较多。
玉米苗期较耐干旱,而不耐涝,夏播玉米易受涝害。
拔节、抽穗、开花期需水最多,后期偏少。
由拔节到灌浆约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0%,抽穗前10天至开花后20天是对水分敏感的临界期,特别是吐丝期和散粉期更为敏感。
此时期平均每昼夜耗水6~8毫米,土壤水分不足,会严重影响产量。
苗期和成熟后期,缺水对产量影响较小。
③光照:玉米为短日照性植物,一般早熟种不如晚熟种对日照长短反应敏感,日照时间过长能延长玉米的正常发育和成熟。
玉米基础知识ppt课件

消费
1、全球消费的65%集中于美中等四国
9
1.全球玉米饲用消费呈下降态势 2.玉米工业消费与食品快速增长
美国能源安全法案(乙醇)
10
全球玉米产不足需、供求矛盾突出
11
贸易
12
1、美国玉米出口量占全球的65%
2、玉米进口国数量较多 日本 韩国 墨西哥 埃及 印尼 等 20% 10% 进入第二
26
27
28
大 连
玉米合约成交、持仓集中在1、5、9月份 1月:收购主要季节 5-9月:玉米消费旺季
29
30
31
32
四、玉米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供求因素:产量 需求 物流 国家储备 进出口 非供求因素:政策性因素 经济周期
突发事件 替代物市场变化
33
(一)供应影响 1、天气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本年度玉
3、美国出口量将会持续下降
13
二、玉米现货市场(下:中国)
供 给
玉米种植面积保持稳定
14
种植集中在东北(38%)、华北(39%)和西南(14%)地区
15
需求
16
中国玉米消费饲用为主、工业增长迅速
17
1.饲料
玉米是我国饲料最主要的原料
18
2.工业
工业需求需看国家政策
19
20
工业需求方兴未艾
玉米基础知识简介
经易期货经纪需 贸易 中国玉米的供需 流通 三、玉米期货 全球-美国-CBOT-大连 四、玉米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供应-需求-政策-突发事件 -替代谷物-宏观
2
一、玉米简介
性质 淀粉:70-75% 蛋白质:10% 脂肪:4-5% 维生素:2%
米产量 (1)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 玉米
玉米知识介绍

玉米知识介绍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玉米知识介绍玉米是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
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和秘鲁,16世纪传入我国,至今有400余年的栽培历史。
目前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尤以东北、华北和西南各省较多。
东北地区普遍种植硬粒型玉米,华北地区多种植适于磨粉的马齿型玉米,品质次于硬粒型玉米。
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食玉米对人体的健康颇为有利。
玉米的胚特别大,占总重量的10%-14%,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因此可从玉米胚中提取油脂。
由于玉米中含有较多的脂肪,所以玉米在贮存过程中易酸败变质。
玉米既可磨粉,又可制米。
玉米粉没有等级之分,只有粗细之别。
玉米粉可制作窝头、丝糕等。
玉米粉中的蛋白质不具有形成面筋弹性的能力,持气性能差,需与面粉掺和后方可制作各种发酵点心。
用玉米制出的碎米叫玉米渣,可用于煮粥、焖饭。
尚未成熟的极嫩的玉米称为“玉米笋”,可用于制作菜肴。
1. 吃玉米时应把玉米粒的胚尖全部吃进,因为玉米的许多营养都集中在这里;2. 玉米蛋白质中缺乏色氨酸,单一食用玉米易发生赖皮病,所以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应多吃豆类食品;3. 玉米受潮霉坏变质产生黄曲霉素,有致癌作用,应当禁忌食用。
患有干燥综合征、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者属阴虚火旺之人,忌食爆玉米花,食之易助火伤阴。
4. 甜玉米是玉米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可作水果和蔬菜,除具有甜、香、脆、嫩的特点外,营养价值也非常高。
甜玉米在欧美国家种植广泛,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一种蔬菜。
其子粒呈淡黄或乳白色,胚较大,乳熟期的子粒柔嫩,味美,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玉米高,它富含维生素B1、B2、C、E和β-胡萝卜素等,矿物质含量也较高;甜玉米所含水溶性多糖是普通玉米2~20倍,其糖分有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及植物蜜糖。
5. 甜玉米主要类型有:普通甜玉米,含糖量8%左右,多用于糊状或整粒加工制罐,也用于速冻;超甜玉米,含糖量20%以上,果皮较厚,多用于整粒加工制罐、速冻或荚果穗上市;加强甜玉米,含糖量12%~16%,即适宜鲜食,又适宜加工罐头。
商品期货玉米波段操作方法

商品期货玉米波段操作方法
玉米期货是一种非常受投资者关注的期货品种,波段操作也是比较常见的交易策略之一。
以下是一种基础的商品期货玉米波段操作方法:
1. 技术分析:首先,技术分析是波段操作的基础。
通过分析各种图表模式和技术指标,如移动平均线、相对强弱指数(RSI)等,得出买入和卖出信号。
2. 进场点确定:根据技术分析的结果,确定进场点。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价格突破某一重要的阻力位或者回撤至支撑位时入场。
3. 止损与止盈点设定:在进场后,设置合理的止损位和止盈位。
一般来说,对于波段操作来说,止损位可以设置在买入价格的一定幅度下方,而止盈位可以设置在目标价格的一定幅度上方。
4. 跟踪止损与动态调整:一旦价格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可以考虑逐步调整止损位。
例如,当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将止损位上调至买入价格或其上方,保住一定的利润。
5. 盈亏管理:在操作过程中,及时记录每笔交易的盈亏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亏损较大,需要及时止损退出;如果盈利较大,可以适当减仓锁定部分利润。
需要注意的是,波段操作是一个相对短期的交易策略,需要及时跟踪市场动态并灵活调整。
此外,也需要关注相关的市场因素,如季节性因素、供需状况等,以更准确地判断市场走势。
最重要的是,要控制风险,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保持冷静并严格执行交易策略。
期货基础知识点

一、期货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
早在古希腊就出现过中央交易所、大宗交易所。
到十二世纪这种交易方式在英、法等国发展规模较大、专业化程度也很高。
1571年,英国创建了——伦敦皇家交易所。
{来源:考{试大}二、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问世。
1848年,芝加哥82位商人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
1851年,引入远期合同。
1865年,推出了标准化和约,同时实行了保证金制度。
1882年,交易所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
1883年,成立了结算协会,向交易所会员提供对冲工具。
1925年,CBOT成立结算公司。
考试大论坛三、1874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产生。
1969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和畜类期货交易中心。
(CME)四、1876年伦敦金属交易所产生[LME](1987年新建)五、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联系期货交易在现货交易上发展起来,以现货交易为基础。
没有期货交易,现货交易的价格波动风险无法避免,没有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没有根基,两者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六、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区别:(1)、交割时间不同,期货交易从成交到货物收付之间存在时间差,发生了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2)、交易对象不同,期货交易的是特定商品,即标准化和约;现货交易的是实物商品。
(3)、交易目的不同,现货交易——获得或让渡商品的所有权。
转载自:考试大- []期货交易——一般不是为了获得商品,套保者为了转移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投机者为了从价格波动中获得风险利润。
(4)、交易场所与方式不同,现货不确定场所和方式多样,期货是在高度组织化的交易所内公开竞价方式。
(5)结算方式,现货交易一次性或分期付款,期货只须少量保证金,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七、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合约标准化、交易集中化、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杠杆机制、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八、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1)基本经济职能不同,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和风险定价,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和发现价格(2)交易目的不同,证券市场——让渡证券的所有权或谋取差价期货市场——规避现货市场的风险和获取投机利润(3)市场结构不同(4)保证金规定不同。
期货市场中的玉米期货交易技巧

期货市场中的玉米期货交易技巧在期货市场中,玉米期货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品种,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玉米期货交易技巧并不容易。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玉米期货交易中常用的技巧,以帮助投资者在市场中获取更大的利润。
1. 了解基本面信息在进行玉米期货交易前,首先需要了解与玉米市场相关的基本面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包括玉米的供应和需求情况、天气预报、政府政策等。
这些因素会对玉米价格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及时获取并分析这些信息对于交易决策至关重要。
2. 分析技术指标除了基本面信息外,技术分析也是玉米期货交易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投资者可以使用各种技术指标,如移动平均线、相对强弱指标等,来判断玉米价格的趋势和买卖信号。
通过研究价格图表模式和技术指标,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走势,提高交易准确性。
3. 设立止损和止盈位在进行玉米期货交易时,设立止损和止盈位非常重要。
止损位是为了控制风险,当价格达到预设的损失程度时,要及时止损离场。
而止盈位则是为了保护利润,当价格达到预设的盈利目标时,要及时止盈离场。
设立合理的止损和止盈位可以帮助投资者在波动市场中保持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
4. 确定适宜的交易时间在玉米期货交易中,合适的交易时间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由于玉米期货是全球交易所进行交易的,不同交易所的交易时间会有所不同。
投资者需要了解各个交易所的开盘和收盘时间,以便在最活跃和有利可图的市场时段进行交易。
5. 注意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对于玉米期货价格的走势有着重要影响。
当市场情绪趋向乐观,资金流入市场时,玉米期货价格可能上涨;反之,当市场情绪趋向悲观,资金流出市场时,价格可能下跌。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的变化,以便抓住市场的买卖机会。
6. 执行严格的交易纪律在玉米期货交易中,执行严格的交易纪律是非常重要的。
投资者应该制定交易计划并遵守自己的交易策略,不随意追涨杀跌或盲目交易。
玉米百科知识

玉米百科知识玉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也被广泛用于工业和生活中。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关于玉米的一些基本知识。
1.历史玉米起源于中美洲,现在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已经被人类种植了数千年,最早的玉米种植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000年。
在美洲,玉米是人们的主要食物之一,也被用于制作饮料、药物和纺织品等。
2.生长环境玉米可以在许多地方生长,但是它最适合的生长环境是温暖、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
玉米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来生长,所以在种植玉米时需要提供足够的水和肥料。
3.品种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玉米品种。
从颜色和形状上来看,玉米可以分为黄色、白色、蓝色等。
从用途上来看,玉米可以分为食用玉米、饲料玉米、工业玉米等。
不同品种的玉米在生长周期、产量、抗病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4.营养价值玉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其中,玉米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消化。
此外,玉米中的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视力,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而矿物质锌和铁则对身体发育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5.应用领域玉米在食品、工业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方面,玉米可以作为主食、小吃、甜点等食品的主要原料。
在工业方面,玉米可以用于生产乙醇、淀粉、玉米油、玉米糖浆等。
在生活中,玉米还可以用于制作玉米棒、玉米面膜等护肤品。
6.玉米的种植种植玉米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
首先,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
其次,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播种、施肥、浇水等工作。
同时,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保证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7.玉米的收获和加工玉米一般在成熟后进行收获。
在收获之后,需要对玉米进行去皮、破碎、分离等加工,以便于后续的使用。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玉米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玉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种植和加工玉米时需要注意许多细节,以确保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03.06 14:36】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为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Zea mays L. 别名有玉蜀黍、包谷、珍珠米、包芦、御麦、棒子、苞米、六谷和玉籽等,英文名为Corn或Maize 。
株形高大,叶片宽长,雌雄花同株异位,雄花序长在植株的顶部,雌花序(穗)生在中上部叶腋间,为异花(株)授粉的一年生作物。
玉米起源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为中心的中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高原地区,约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把玉米带到了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并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大约在16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引进玉米,18世纪又传到印度。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玉米产地。
在世界谷类作物中,玉米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3位,平均单产则居首位。
从北纬58°到南纬42°,从低于海平面的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到36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都能栽种。
玉米的播种面积以北美洲最多,其次为亚洲、拉丁美洲、欧洲等。
中国的玉米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集中分布在从东北经华北走向西南这一斜长形地带内,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玉米面积85%。
玉米可按不同方式进行多种分类,通常的贸易中只把玉米分为粉质和胶质两种类型。
根据颜色进行区分常见的有黄玉米、白玉米两种。
常见分类方式还有按籽粒形态与结构分为硬粒型、马齿型、粉质型、甜质型、甜粉型、爆裂型、蜡质型、有稃型、半马齿型9个类型;按生育期分类分为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三个品种;按籽粒成分与用途分为特用玉米、普通玉米两个品种,其中特种玉米又可分为高赖氨酸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高油玉米等。
玉米籽粒中含有70-75%的淀粉,10%左右的蛋白质,4-5%的脂肪,2%左右的多种维生素。
籽粒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均比稻米多。
以玉米为原料制成的加工产品有500种以上。
目前玉米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饲料作物。
玉米占世界粗粮产量的65%以上,占我国粗粮产量的90%。
玉米是制造复合饲料的最主要原料,一般占65-70%。
【2006.03.06 14:33】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一)国际市场1、玉米的生产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从北纬58度到南纬42度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
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
全世界每年种植玉米1.3亿多公顷,总产量6亿吨左右,约占全球粮食总量的35%左右,主要分布国家有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这四个国家总产量约占全球总产的70%以上,其中美国占40%以上,中国占20%左右。
2、玉米在国际间贸易情况在过去的几年中,全球玉米出口贸易总量约保持在7500万吨左右,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玉米贸易量年增长率为2.14%,高于世界玉米产量的增长率,2002/03年度,世界玉米贸易量占玉米总产量的13%,是贸易量较大的一个农产品之一。
从出口国看,美国、中国和阿根廷等玉米主产国家也是玉米出口大国。
美国年出口玉米在5000万吨以上,占全球玉米贸易总量的65-70%。
中国年出口玉米保持在800-1000万吨的水平,但并不稳定,阿根廷约1000万吨,较为稳定。
玉米的主要进口国集中在亚洲地区。
其中日本的年进口量约为1500-1600万吨玉米,主要来自美国;南韩800万吨左右,主要来自中国。
中国台湾省400-500万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300-400万吨,欧盟250万吨,墨西哥400-500万吨,加拿大300-500万吨。
3、玉米消费全球每年玉米总消费量自从1999/2000年度开始就保持在6亿吨以上。
玉米的消费主要有四方面,即食用、饲用、工业加工及种用。
玉米是“饲料之王”,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饲用玉米的年增长率达到了2.43%,玉米总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22%,比世界玉米总产量的增长率高0.4%。
2002/03年度,全球饲用玉米消费4.32亿吨,玉米消费总量为6.27亿吨。
目前,饲用玉米消费占总消费比例的70%左右,比上世纪90年代初增加了1.55亿吨,增幅高达31.5%,比同期玉米产量的增幅高了6个百分点,未来随着全球玉米加工产业的发展,对玉米消费的需求还会增加,产需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二)国内情况1、生产情况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总产量居世界第二,玉米生产区域分布广泛,可分为东北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六大玉米种植区。
北方的辽、吉、黑、内蒙古、晋、冀、鲁、豫8省区生产了全国70%以上的玉米,尤其是东北地区(含内蒙),常年玉米播种面积为780-800万公顷,正常年份玉米产量为4000万吨左右,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35%左右,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商品粮产地。
华北黄淮地区(包括京、津、晋、冀、鲁、豫、苏和皖)常年玉米播种面积为850-900万公顷,正常年份玉米产量为4000-4200万吨左右,产量约占全国总产的35-40%,但商品率低于东北地区。
而长江以南(含长江流域)的省、市和自治区常年玉米播种面积为500万公顷左右,正常年份玉米产量为260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玉米总产的18-20%。
近二十年来,西北五省区的玉米播种面积比例提高了1倍,达到200万公顷左右,产量也由1985年的520万吨上升到1998年的1116万吨,由销区变为产区。
在2000年的国内种植结构调整中,扩种玉米又成为南方解决早籼稻积压的主要措施,自2000年长江以南的玉米播种面积有了较大幅度增加。
从全国总产量来看,近年来,我国常年产量在1.1—1.3亿吨,自1991—1998年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1997/1998年度总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的1.32亿吨,近年来却有所下降,2003/04年度仅为1.16亿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进出口情况1994年以前,我国一直是玉米净出口国,年出口量在1000万吨左右,1994/1995年度和1995/1996年度两年出口量大大减少,进口量分别达到258万吨和304万吨。
从1996/1997年度进口量逐渐增加,较低时在300万吨左右,较高时达到了超过1500万吨。
同期进口量一直较低。
我国玉米出口主要走大连、锦州、营口等港口,其中大连港占到了70%左右,主要出口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
进口玉米主要来自美国,进口港在东南沿海地区,但数量较少。
1999-2003年我国玉米出口状况单位:千吨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韩国1,252 6,024 3,083 6,138 8,037马来西亚1,444 2,099 1,351 2,486 2,464印度尼西亚577 831 400 1,342 1,605伊朗103 111 - 51 1,601朝鲜162 177 371 141 136日本106 111 411 316 1,310菲律宾69 294 47 79 38其他591 819 333 1,121 1,198总计4,305 10,466 5,997 11,673 16,389资料来源:国家海关总署3、消费情况我国是玉米消费大国,玉米消费主要用于饲料和工业消费,二者占到了80%以上。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饲料加工业的发展。
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包括玉米淀粉、酿造、医药等玉米深加工得到了快速发展,玉米消费正在逐年提高。
4、玉米市场的综合平衡分析2000/2001年以前,我国连续几年取得了农业丰收,玉米供过于求,从2000年开始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时的玉米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玉米总产量下降较快,而玉米需求去上升较快,造成玉米的供求缺口较大,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0/2001—2002/2003连续三年的缺口都很大。
1997/1998—2002/2003年度我国玉米市场综合平衡分析单位: 千吨年度1/ 1997/98 1998/99 1999/00 2000/01 2001/02 2002/03生产量104,309 132,954 128,086 106,000 114,090 121,310进口量119 202 0 30 8 200年度供给量104,428 133,156 128,086 106,030 114,098 121,510食用消费6,200 6,800 6,600 6,600 6,800 7,000饲料消费81,500 82,500 84,000 85,000 86,500 88,000工业消费2/ 7,900 8,800 10,500 11,100 12,500 13,900种用量1,700 1,820 1,800 1,740 1,900 1,900损耗量9,500 11,000 10,500 9,500 9,000 9,000年度国内消费106,800 110,920 113,400 113,940 116,700 119,800出口量6,173 3,340 9,935 7,256 8,610 15,250年度总需求112,973 114,260 123,335 121,196 125,310 135,050年度结余3/ -8,545 18,896 4,751 -15,166 -11,212 -13,5401/ 玉米作物年度是从当年10月至下年9月。
2/ 工业消费主要涉及酿酒、酒精、淀粉、麦芽糖、调味品等生产领域。
从2000/01年度开始,还包括汽油醇生产。
3/ 年度结余量不是政府库存和农户存粮的总和,只是以当年度新增供给量与消费量相比较而得出的差值。
该差值的大小可以说明库存水平的增减变动状况,以下相同。
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影响玉米价格变动因素【2006.03.06 14:42】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一)玉米的供求情况1、玉米的供给从历年来的生产情况看,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到了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到了近20%,南美的产量占到了大约10%,成为世界玉米的主产区,其产量和供应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其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产量比重都较低,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很小。
相对于大豆等农产品,我国的玉米生产具有相对独立性,每年进口量较低,出口量相对稳定,每年的国内产量成为影响国内供给的主要因素。
一般而言,国内玉米在10月底开始陆续上市,上市时正是玉米现货价格走低的时候,到来年5、6月份与玉米开始走向紧缺,价格开始走高,到7、8月份价格达到顶峰。
2、玉米的需求美国和中国既是玉米的主产国,也是主要消费国,对玉米消费较多的国家还有欧盟、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国家,这些国家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各主要消费国玉米深加工工业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玉米的消费需求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