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辨证、治法、主方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腮腺炎的8大偏方

中医治疗腮腺炎的8大偏方

中医治疗腮腺炎的8大偏方腮腺炎是一种很常见的具有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这个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病毒入侵。

由于腮腺炎对患者的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所以患者确诊后一定要及时治疗。

中医治疗腮腺炎的8大偏方腮腺炎秘方1组方:鲜侧相叶、鸡蛋清各适量。

用法:鲜侧柏叶洗净捣烂,加鸡蛋清调成泥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腮腺炎秘方2组方:板蓝根30克,柴胡6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

腮腺炎秘方3组方:鲜黄花菜根60克,冰糖适量。

用法:上药水煎,分2次服下,每日1剂。

腮腺炎秘方4组方:鮮白头翁果20枚,鸡蛋3个。

用法:先将白头翁果煮沸后,再将鸡蛋打人药中,勿搅动,以免蛋散。

蛋熟后捞出,撇出药渣,吃蛋喝汤、微微出汗更佳。

腮腺炎秘方5组方:鲜苦瓜1个,茶叶适量。

用法:苦瓜截断去瓤,放入茶叶,再接合,阴干。

每次用6克,沸水冲泡,当茶饮腮腺炎秘方6组方:绿豆粉50克,甘草15克,绿茶2克用法:前2味料加水500毫升,煮沸4分钟,加人绿茶即可,分3次温服。

急需时用连皮生绿豆粉,开水冲泡,每日服1剂。

腮腺炎秘方7组方:生绿豆60克,白菜心2~3个。

用法:将生绿豆置小锅内煮至将熟时,放人白菜心,再煮约20分钟,取汁顿服。

1日1~2次。

腮腺炎秘方8组方:鸡蛋2个,鲜松叶25克,大青叶20克。

用法:先将鲜松叶、大青叶加水煎至45毫升,再加人鸡蛋清,搅匀装瓶,涂患处,每日3次。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腮腺炎的8大偏方的相关介绍了,希望可以帮到你!腮腺炎对人体的危害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我们在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该疾病的措施,降低腮腺炎的发病率。

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大的财富。

第六章 常见中医病证——痄腮

第六章 常见中医病证——痄腮
辨证:本证 以耳下腮部肿痛,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高热头痛,烦躁口渴为特征。 本证容易产生变证,须及早辨识。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代表方剂:普济消毒饮加减。
常用药物:柴胡、黄芩、黄连、连翘、板蓝根、升麻、牛蒡子、马勃、桔梗、玄参、薄荷、陈皮、僵蚕等。
(二)变证
2.毒窜睾腹证
主症:腮部肿胀消退后,一侧或双侧睾丸肿胀疼痛,或脘腹、少腹疼痛,痛时拒按,舌质红,舌苔黄,脉数。
辨证:本证 以腮部肿胀消退后,睾丸肿胀疼痛,或脘腹、少腹疼痛为特征 。
治法: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代表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物:龙胆草、栀子、黄芩、黄连、柴胡、川楝子、荔枝核、延胡索、桃仁等。
【类证鉴别】
化脓性腮腺炎
中医名发颐。腮腺肿大多为一侧;表皮泛红,疼痛剧烈,拒按;按压腮部可见口腔内腮腺管口有脓液溢出;无传染性;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辨证论治】
(一)常证
1.邪犯少阳证
主症: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或有头痛、咽红、纳少,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辨证:本证 以轻微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为特征,全身症状不重 。
治法: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代表方剂:柴胡葛根汤加减。
常用药物:柴胡、黄芩、牛蒡子、葛根、桔梗、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夏枯草、赤芍、僵蚕等。
2.热毒壅盛证
主症:患儿高热,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或有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头痛,咽红肿痛,颌下肿块胀痛,纳少,大便秘结,尿少而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时邪(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两季易于流行。 多发】

“痄腮”腮腺肿大不退中药治方

“痄腮”腮腺肿大不退中药治方

“痄腮”腮腺肿大不退中药治方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常见传染病,属于中医“痄腮”范畴,临床以腮腺肿大为主要体征。

常用方:薏苡仁20~50克,夏枯草10克,玄参15克,连翘10克,天花粉10克,黄芩10克,甘草5克。

田某某,男,8岁,2001年4月15日初诊。

患儿以“两侧腮腺肿大疼痛2周”就诊。

3周前,患儿有与腮腺炎患儿接触。

2周前始有发热,食欲不振,双侧腮腺逐渐肿大伴疼痛,遂到当地卫生院诊治,3天后,热退,食欲增加,腮腺肿大不退来诊。

刻诊:体温36.8℃,双侧腮腺肿大、质韧有弹性、触痛、肿块颜色正常,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数。

西医诊断: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诊断:痄腮(痰阻热毒证)。

处方:薏苡仁40克、夏枯草10克、玄参15克、连翘10克、天花粉10克、黄芩10克、郁金10克、牡丹皮10克、甘草5克。

3剂,水煎服。

3天后,腮腺肿块逐渐消退,触痛明显减轻,连服7剂后,肿块消退如常,临床痊愈。

『经方集』流行性腮腺炎经方案例

『经方集』流行性腮腺炎经方案例

『经方集』流行性腮腺炎经方案例
李某,女,14岁,中牟人。

1个月前罹患流行性腮腺炎,经西药静脉用药1周,可疗效不明显,又加用中药治疗,仍未能取得预期疗效,特专程前来诊治。

刻诊:一侧腮腺部弥漫红肿热痛,口渴欲饮水,发热,手足不温,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或迟。

辨为热毒夹寒证,治当清热解毒,兼以散寒,给予白虎汤、泻心汤与理中丸合方,石膏48g,知母18g,黄芩3g,黄连3g,大黄6g,红参9g,干姜9g,白术9g,炙甘草6g。

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3服。

二诊:腮腺部弥漫红肿热痛明显减轻,复以前方6剂。

三诊:诸证悉除,又以前方去大黄,3剂。

腮腺炎痊愈。

用方提示:根据腮腺红肿热痛、口渴欲饮水辨为热,再根据手足不温、舌质淡红、苔薄白辨为热夹寒,以此辨为热毒夹寒证。

方以白虎汤清泻郁热,兼益阴津;以泻心汤清热泻火解毒;以理中丸健脾益气,温阳通脉。

柴胡葛根汤为主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105例

柴胡葛根汤为主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105例
1 临床 资 料
触史。 查体 : 9 8 左腮 以耳垂为中心弥漫性肿胀 , T3 . " C, 局部 触 痛, 压之有 弹性感 , 左侧腮腺管 口红肿 。 舌质红绛 , 苔黄厚 腻, 脉浮数。 便数 日未行, 大 小便短黄 。 实验 室检查 : 血常规
H 4 / , B . x O, . 8 L0 5 , L l x O , 及 b 1 5g L W C 7 8 l 。 0 4 , . 2 P T 1 O l。 血 N
武威市凉州 区中医医院, 甘肃 武威 7 30 300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 炎; 柴胡葛根汤; 儿童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04 6 5 (0 8 1 0 0 0 1 0- 8 22 0) 卜0 4 — 2
中图分类号: 5 2 1 R 1 .
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又称“ 痄腮 ”是 由腮腺炎病毒 引起 , 的急性全身性传 染病 , 笔者 自 20 0 6年 1月至 2 0 0 7年 1 2月 底, 以柴 胡葛根汤为主, 配合 口服西药潘 生丁 治疗儿童流行 性腮腺炎 15 , 0 例 临床疗效显著 , 现将 结果报道如下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 ②腮腺肿胀 , 部分腮腺管 口红肿 ; ③病前 有腮腺炎接触
下)0g 生甘草 6g 并给潘生丁 2 g 口服 , / ; 1 , 。 5 , m 3次 d 美林
1 L 口服 。当 日患儿热退 , 剂 后患儿腮肿消失 , Om , 6 病情痊
愈 。2周 后 随 访 无 并发 症 。 5 体 会
3 疗 效 观 察
显 著。方 中柴胡、 黄芩清泻少阳; 牛蒡子、 桔梗疏风利 咽; 薄
荷、 葛根解肌退热 : 金银花 、 连翘、 板蓝根清热解毒 ; 赤芍 、 夏 枯 草、 僵蚕散 结通 络消肿; 生石膏清热泻火 ; 生大黄通腑泻 热, 散结消肿 ; 生甘草清热解毒 , 调和诸药 。 全方共凑清热泻 火解毒 , 散结 消肿通络之功。笔者体会在本病治疗过程 中, 生石 膏和生大黄配合使用 , 常能迅速退热 , 逆转病情 , 腮腺 肿胀疼痛很快消失。 根据经方大师胡希 恕经验 , 生石膏有清

『奇效良方』流行性腮腺炎8方

『奇效良方』流行性腮腺炎8方

『奇效良方』流行性腮腺炎8方
1、单侧或双侧腮腺非化脓性肿胀,以耳垂为中心,肿胀的腺体边界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压痛不著,咀嚼时局部胀痛加重,腮腺管口可见红肿。

舌下腺和颌下腺可同时发炎肿大。

柴胡板兰根大青叶连翘荆芥各20 山豆根牛蒡子各10。

日二剂煎服。

2、腮腺肿胀微痛,伴发热。

公英地丁板兰根二花连翘玄参僵蚕牛蒡子黄芩浙贝母桔梗各10 甘草5。

日二剂。

3、腮腺肿胀,不发热。

玄参僵蚕牛蒡子板兰根公英各10 浙贝母黄芩夏枯草天花粉各6 甘草5。

日二剂。

4、腮腺肿胀,疼痛,并发睾丸红肿疼痛。

公英地丁二花连翘板兰根玄参僵蚕黄芩龙胆草荔枝核橘核柴胡各5。

日二剂。

5、腮腺肿胀,伴发热和大便秘结。

夏枯草黄芩板兰根玄参马勃连翘僵蚕各10 公英二花各15
柴胡大黄甘草各5。

日二剂。

6、腮腺肿胀,发热不著。

(1)大青叶板兰根芦根各12 柴胡黄芩二花牡丹皮各10。

日二剂。

(1)板兰根100水煎服,日二剂。

7、腮腺肿胀,发热恶寒,睾丸红肿。

板兰根公英二花连翘各30 升麻柴胡黄芩龙胆草各10元参15,水煎服日二剂。

8、腮腺炎合并脑膜炎。

生石膏连翘板兰根僵蚕玄参青黛各15 黄芩夏枯草马勃各10牛蒡子薄荷桔梗甘草各5。

水煎服日一剂。

加减;呕吐加生姜竹茹各10。

头痛加石决明25。

项强加葛根15。

抽搐加钩藤30 羚羊角粉10(冲)。

腮腺炎

腮腺炎
症状:热退腮肿渐消,或睾丸肿痛,舌红苔黄而干,脉数。
治则:清解余毒,软坚散结。
方药:消瘰丸加减。
夏枯草12克,玄参9克,全瓜蒌12克,浙贝母12克,牡蛎12克,板兰根15克,大青叶9克,王不留行12克。
水煎服,1日1剂。
4.气血亏损,痰瘀阻留:
症状:热退神呆,痰鸣涎垂,肢体活动不灵,舌淡红或紫暗,体胖苔润,脉细涩。
3.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4天。
4.生石膏50克,黄芩、连翘、夏枯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次。
以上4方用于痄腮轻症。
5.鸬鹚瘟方:柴胡6克,贯众6克,干葛3克,竹茹3克,半夏曲3克,黄连2.1克,枳壳2.1克,甘草1.2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痄腮颊腮红肿,呕恶发热,下午烦热,口苦,夜不能睡,脉洪大。
治则:益气活血,化痰通络。
方药:菖蒲6克,郁金6克,丹参12克,茯苓9克,地龙6克,胆南星3克,葛根6克,黄芪12克,白术9克。
水煎服,1日1剂。
5.邪退正虚,气阴两虚:
症状:头晕心烦,纳呆困倦,舌红少津,苔薄黄而干,脉细数。
治则:益气养阴,健脾开胃。
方药:沙参6克,麦冬9克,茯苓9克,白术6克,太子参6克,炒麦芽9克,神曲6克,炒山楂6克,甘草3克。
水煎服,1日1剂。
随证加减:
腮肿硬结不散加海藻、昆布;热毒壅盛,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并发睾丸炎,加龙胆草、荔枝核、元胡、枳壳;并发脑膜脑炎,神昏惊厥加僵蚕、地龙、紫雪丹;呕吐加玉枢丹。
单方验方:
1.夏枯草30克,水煎代茶饮。
2.金银花、板兰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4天。
症状:壮热烦渴,腮肿拒按,心烦恶心,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或洪数。

中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效果好(医方荟萃)

中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效果好(医方荟萃)

中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效果好(医方荟萃)
流行性腮腺炎又称痄腮,属于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尤以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较高。

以下提供一些有效验方以供参考。

内服方:
1.鲜野菊花50克,鲜紫苏6克。

2.鲜青蒿50克,生姜4克。

3.鲜芦根80克,陈皮8克。

4.鲜鱼腥草60克,葱白10克。

任选一方,煎汤内服,每日1剂。

上方均为6岁儿童量,可按照患者年龄适当增减。

5.板蓝根、夏枯草各9克,水煎服。

6.板蓝根冲剂、银翘散或普济消毒饮对症选用。

外用方:
1.黄花败酱草、石膏各适量,共捣为末,用鸡蛋清调糊状,敷于脐中及患处,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5天为1疗程。

2.鲜蒲公英、鲜马齿苋、鲜芙蓉花,任选一种,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次。

3.天花粉、绿豆各等份,研为细粉,水调糊状,外敷患处,每日2次。

4.生大黄9克,研细粉,醋调敷,每日2次。

5.红蚯蚓加白糖,化出水汁,外敷,每日2次。

6.青黛散以醋调敷,每日3~4次。

7.玉枢丹或如意金黄散,以水调敷患处,每日2次。

(宿健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辨证、治法、主方
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辨证、治法、主方
1.常证
①温毒在表
证候: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触之痛甚,咀嚼不便,或有头痛、咽红、纳少,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方药:柴胡葛根汤加减。

②热毒蕴结
证候:高热,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肿胀疼痛,范围达,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或有烦躁不安,面赤唇红,口渴欲饮,头痛,咽红肿痛,颌下肿块胀痛,纳少,大便秘结,尿少而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2.变证
①邪陷心肝
证候:高热不退,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坚硬拒按;头痛项强,烦躁,呕吐剧烈神昏嗜睡,反复抽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熄风开窍。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②毒窜睾腹
证候:腮部肿胀同时或腮肿渐消时,一侧或双侧睾丸肿胀疼痛,或脘腹疼痛,少腹疼痛,痛时拒按,或伴发热、呕吐,溲赤便结,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