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腮腺炎临床观察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腮腺炎临床观察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腮腺炎的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4/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315-01【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腮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的腮腺炎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mg/(kgd)、头孢呋辛钠50mg/(kgd)。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中药汤剂。

5d为一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

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35例,有效4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9.25%;观察组患者显效38例,有效5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77%。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腮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腮腺炎;临床观察腮腺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亦偶见于成人。

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腮腺炎,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的腮腺炎患者186例,年龄5~16岁,平均年龄(10.6±2.7)岁;其中男性102例,女性84例;病程1~3d。

全部患者均有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局部肿胀发亮,触之疼痛等临床表现,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伴随症状。

其中合并脑膜炎16例,睾丸炎12例。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3例。

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入院后均隔离,并注意卧床休息。

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mg/(kgd)、头孢呋辛钠50mg/(kgd)。

对合并脑膜炎患者如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可静脉推注20%甘露醇1g/kg,每6h一次,直至症状缓解。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3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31例

经脉、 舒筋 活血 之 功 , 主要 含青藤 碱 、 青风 藤 碱等 。现 代
药 理 研 究 表 明 , 风 藤 具 有 较 强 的 抗 炎 、 痛 作 用 , 痛 青 镇 止
效 果好 。其 对机 体 非 特异 性 和特 异 性 免 疫 具 有 双 向调
节作 用 , 药 还可 降 低 体 内 自细胞 介 素一 (I 6 水 平 , 该 6 I一)
中 西d 流 行 性 腮 腺 炎 3 J L  ̄ 1例
李 菊 花
( 疆 农 五 师 精 河 医院 , 3 3 0 新 830 )
20 0 8年 3月 ~2 1 O 0年 3月 , 院采 用 中 西 药结 合 我
方法 治疗 小儿 流行 性腮 腺 炎 , 效 显著 , 道如 下 。 疗 报
治 疗 结 果
凉 血解 毒作 用 , 善治 瘟疫 热 病 , 咽喉肿 痛 , 喉丹痧 。现 烂 代实 验证 明 , 板蓝 根 能增 强机 体 防御 功能 , 有抗 病 毒 、 抗 感染 作 用 。故 可 用 于 流行 性 腮 腺 炎 的治 疗 。本方 法 简
单 易 行 , 效 显 著 , 源 充 足 , 用 方 便 , 痛 苦 , 明 显 疗 药 服 无 无 毒副 作用 , 于推 广 。 适 ( 稿 日期 2 1 —52 ) 收 0 00 —8 之 宅 , 至 阳 而 补 肺 心 之 阳 , 气 血 和 经 脉 。腰 阳关 通 经 针 益
病 毒 唑 1 mg k ・ , 肉 注 射 或 加 人 5 葡 萄 糖 0 /g d肌
液 中静脉 滴注 ; 蓝根 冲 剂每 次 1 ~2 mg 1日 3次 冲 板 0 0 , 服; 高热 时给予 柴 胡 注射 液 肌 注 或 物 理 降 温 ; 胀 处 用 肿 仙 人掌 捣碎 外敷 。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4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45例

患者 均 给予 隔离休 息 ,饮 食 宜软 、易 消化 ,避免 酸辣
等刺激 性食 物 。治疗 5 d后 进行疗 效评 定 。 3 疗 效 Nhomakorabea观 察
双侧 睾 丸肿 大 ,病程 长 ,可 能影 响生 育 。笔 者 在西 医
常规 治疗 的基 础上 给 予 口服 自拟 甘桔 丹 当汤 合 五 味消
3 . 1 疗 效标 准 :参 照 《 中医病 证 诊 断 疗 效标 准 》 _ l 2 拟
用忍 冬藤 、天 葵 子 、蒲公 英 、紫花 地 丁 、野 菊 花 、生 甘草 清热解 毒 消肿 ;丹皮 泻 肝 经 之 火 ,凉 血 祛 瘀 ;当 归加 强活 血祛瘀 功 效 ; 以桔梗 引 药 上 行 ,共 奏 清热 解 毒 、活血 消 肿 之 效 。仙 人 掌 味 淡 性 寒 ,有 行 气 活 血 , 清热解 毒之 功 。外敷 则 能通 过 皮肤 黏膜 的吸 收 和渗 透 而发 挥治疗 作用 ,因而 既 有利 于 局 部 ,但 又 能作 用 到
注 :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 *P< O . 0 5 。
4 体 会
2 . 1 对 照组 :给予 利 巴韦林 注射 液 1 0 ~l 5 mg / k g・d
流行 性腮 腺炎 属 中 医学 “ 痄腮” 、 “ 肿腮 ” 、 “ 温
加入 5 葡萄 糖 注 射 液 静滴 ,每 日 1次 。适 当 补充 电
定 ,治愈 :体 温下 降至正 常 ,腮 腺 肿 胀 和 睾丸 肿 痛 消
失 。好 转 :体 温下 降 ,腮 腺 肿胀 明显 缓解 ,睾丸 肿 痛
毒饮 及外 敷仙 人 掌治 疗 ,能 明显 缩 短病 程 ,减少 双 侧
睾 丸肿大 的发生 ,疗 效显 著 。现报 告 如下 。

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

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

疗 , 别 观 察 两 组 主要 症 状 、 分 并发 症及 治 愈 时 间 。[ 果 ] 疗 组 在 改 善 主 要 症 状 , 少 并 发 症 及 缩 短 治愈 时 间 方 面 均 优 于 对 照 结 治 减
组( P<0 0 . 5或 P 0 0 ) 结 论 ] 期 中 西 医结 合 治 疗 流 行 性 腮 腺 炎 有 较 好 的 临床 疗 效 。 < . 1 。[ 早 关键 词 : 流行 性 腮 腺 炎 ; 剂 消毒 饮 ; 西 医 结合 疗 法 普 中 中图分类号 : 1. 文献标识码 : R52 1 A 文 章 编 号 :0 55 0 (0 8 O— 6 90 1 0 5 9 2 0 ) 50 3 -2
Chi s nd w e t r dii sefe tve i r a i pi m i a o ii n ea l t g s ne e a se n me cne i f c i n t e tng e de c p r tts i r y s a e .
Ke r s e ie cp rtt ; j dsne t nd c cin;ne rtd ta i o a Chn s n sen me iie ywo d : pd mi a o is Pui iifci eo t i o o itg ae r dt n l ieea dwe tr dcn i
A s at[ j t e oivsi t tec ncl uai f c o tgae rdt n l hn s n senme in s neie c bt c:Obe i  ̄T et ae h l i rt eef t fne rtdtaio a C ieeadwetr d ie p mi r v c n g i ac v e i i c o d prti i er tg .[ to s 3 ainsi Trame tG o pw r t ae t tgae rd in l hns n sen 、 aois n al sa e Meh d ] pt t et n ru ee r tdwi i ertdtaio a C i eadwetr t y 5 e n e hn t e

中西医小儿学流行性腮腺炎(中西医)

中西医小儿学流行性腮腺炎(中西医)

并发症
2.睾丸炎 青春期男孩发病率为14%~35%, 最小3岁。多发于腮肿后3~10天。临床表现 为高热、寒战、恶心、呕吐、下腹痛,患侧 睾丸明显肿痛、触痛,30%~40%受累睾丸 发生萎缩,13%生育受损,但不育少见。可 伴附睾炎。
3.卵巢炎 青春期女性患者有7%可发生卵巢 炎。表现有发热、呕吐、下腹疼痛及压痛, 但不影响日后生育功能。
隐性感染者)可获得终身免疫力。 5.预后:一般预后良好,少数邪盛正虚者,可
产生变证(内陷厥阴,毒窜睾腹),即使出 现变证,预后也不严重。
概 述—命名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为痄腮。又 称为“鸬鹚瘟”“哈蟆瘟”、
“大头瘟”。
西医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原——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机理: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上呼吸道并增 殖 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 增殖的病 毒 入血 病毒血症 播散入腮腺、颌 下腺、性腺、胰腺、乳腺、中枢神经系 统 病毒再度增殖再入血 引起炎症 不同症状。
实验室检查
3.血清学检查 用补体结合试验或检测 抗V和抗S两种抗体,S抗体早期阳性率 75%,为近期感染证据,6~12个月渐下 降;V抗体起病后1个月达高峰,维持6 个月,以后渐下降,2年后达到低水平并 持续存在。
4.病原学检查 PCR检测简单、易行。
诊断
1.发病前2~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 2.发热,以耳垂为中心的漫肿,边缘不清,
西医病理变化
病理:受侵犯的腺体出现非化脓性炎症 病变,腺体增大,周围组织的充血、 水肿,其被膜可见点状出血,腺体细 胞发生浑浊,肿胀或坏死,腺体间质 有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和淋巴、单核 及少许中性粒细胞浸润。
病因病机
风温邪毒 壅阻胆经 (腮腺炎病毒)
内窜肝经
凝滞腮颊 邪陷心肝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0例临床观察

[ 7 ] I | u Y C , Y e h WC , O h a s h i P S .L P S / n R 4 s i g n a l t r a n s d u e t i o n p a t h —
wa y . Cy t o k i n e,2 00 8, 4 2: 1 4 5.
[ 8 ] 孙绍美 , 宋玉梅 , 刘俭 , 等 .佩 兰挥发汕 药理作用 的研究 .西
北药学杂志,1 9 9 5 ,1 0 ( 1 ) : 2 4 .
[ 4 ] C a n i P D , B i b i l o n i R, K n a u f C, e t a 1 . C h a n g e s i n g u t m i c r o b i o t a
肿胀 l 8 例 。对 照组 6 0 例, 男3 1 例, 女2 9例 ; 年 龄 4~1 4岁 , 平均
6 . 6岁 ; 单侧腮腺肿胀 4 1例, 双侧腮 腺肿胀 l 9例 。两 组在年 龄 、 性
1 5 4 6 .
[ 2 ] r , t m b a n g h P J .A c o r e g u t m i e m b i o m e i n o b e s e a n d l e a n w i n s .
Na t u e ,2 r 0 0 9,4 5 7:4 8 0.
[ 3 ] T u mb a u g h P J .A n o b e s i t y—a s s o c i a t e d ut g m i c r o b i o m e w i t h i n ・
c r e a s e d c a p a c i t y f o r e n e r g y h a r v e s t . Na t u r e,2 0 0 6,4 4 4: 1 0 2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

大, 触痛 , 常伴有发热 、 头痛 、 肌痛 、 纳差 、 乏力等症状 , 若治疗不
及时可引起脑膜炎 、 睾丸炎 、 卵巢炎等并发症。 对于流行性腮腺
脑细胞等支持治疗 。
1 疗效评定 . 3 显 效 : 疗 3d 5d 体 温下降 , 治 ~ , 肿大 的腮 腺或颌 下腺 、 舌下 腺 于 5d 7d消失 , - 相应症 状均 恢 复正 常 ;
排便 的习惯 , 要保证每 日排便 2 3 , 1 -次 如 d未排便 , 口服乳 可
( 收稿 日期 :0 0 0 — 8 2 1— 30 )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 小 儿流 行性 腮 腺炎 的护 理
杨 秋 云
(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 山东 济宁 2 2 O ) 7 1 0
流行性腮腺炎是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1 治疗方法 . 2 炎琥 宁 1 /( gd 0mg k ・ )静滴 ,利 巴韦林
流行性腮腺炎是冬春季常见多发 的呼吸道传染病 , 具有高
以预 防 的 。 4 结 果
素 C 脂溶性维生素 A、 、 , D E等。适量 的蛋 白质 , 日 1 0 10 , 每 0~2 g 血 浆 白蛋 白量减 少时可给予 1 - ,k ・ )发 生腹水 和水肿 . 2g(g d , 5 时, 给予 2 3 /k ・) - (g d 。较高蛋 白质饮食对保护肝细胞 、 g 修复 已
食 香蕉 、 等润肠通便的水果 , 梨 适量饮水 , 规律 活动 , 养成定 时
能巩 固疗效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延长患者带病生存时间。
参考 文献
[ 杨 建勇 , 1 ] 陈伟. 入放 射学 临床 实践 【 】 介 M. 北京科 学 出版 社 ,0 2 20 :

痄腮中西医结合治疗法

痄腮中西医结合治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效果好近日,有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住院,反复高热,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症状,单纯抗感染、退热治疗效果不佳。

家属比较紧张,我们科根据《伤寒论》“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给予小柴胡汤加减,一两剂明显热退呕止,同时使用中药贴敷疗法,起到良好治疗效果,家属也赞叹中药效果好。

(一)痄腮的病机和适应症痄腮是由时邪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主要特征。

基本病机邪毒壅阻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于耳下腮部。

敷贴法是将药物研粉、制成软膏或药饼,敷贴于局部的一种外治法,可用于痄腮的各个证型。

(二)痄腮敷贴法的常用药物及操作方法1.仙人掌1块。

视痄腮的肿痛范围,取仙人掌1块,剥皮去刺,用刀剖为两块薄片,如单侧痄腮,先取1片敷贴患处,如双侧痄腮,则2片分别敷贴患处,盖上夹有塑料薄膜的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

2.大青叶50~100g。

将鲜大青叶捣烂如泥,敷贴患处,每日1~2次,如没有鲜大青叶,可用干大青叶碾细粉,加水调成糊状,敷贴患处。

3.鲜马齿苋30~60g。

将鲜马齿苋捣烂如泥,加面粉少许和匀,铺在纱布上,敷贴患处,每日1~2次。

4.青黛、大黄、赤小豆各10g。

先将大黄、赤小豆共研细粉,再与青黛粉和匀分成2包,先取1包与鸡蛋清两个调成稀糊状,用棉签蘸药糊,涂敷两侧腮部,干后再涂,1日5~6次。

5.黄柏、生石膏各等份。

将黄柏、生石膏研为细粉,取30g用清水调成稀糊状,用棉签蘸药糊,涂敷两侧腮部,1日3~4次。

(三)常见错误及对策1.敷贴药物药汁流淌,无法敷贴。

对策:药汁过稀,重新调制,调和成稠膏状。

2.敷贴药物干裂,无法敷贴。

对策:敷贴药物要随做随用,防止变质、干裂,一次敷贴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3天,如需继续治疗,可调制新药。

(四)注意事项1.腮部皮肤局部破溃不宜敷贴。

2.敷贴与口服药同时进行,效果则更好。

高密市人民医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本病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物经由呼吸道传播,四季均可发病,以晚冬早春多见。

近年来,我院在临床中采用中西医结合及局部中药外敷的方法,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用2009年10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

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在5~17岁,平均11岁。

就诊前病程均在6~24h内。

一侧腮腺肿大28例,两侧腮腺肿大41例,颌下腺及舌下腺肿大9例。

伴有发热者53例,其中体温在37.1°~38°者25例,38.1~39°者29例,大于39.1°者3例。

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两组儿童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患者早期注意隔离、休息,给予富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软食,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用生理盐水漱口。

适当补充水分及营养。

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及板兰根冲剂,利巴韦林剂量为每日10~15mg/kg,分3次口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去刺仙人掌10g,白矾10g,冰片10g,捣碎调匀后涂于腮腺或颌下腺、舌下腺肿大部位,外敷干净纱布,以胶布固定,更换1次/d。

对发热者及时给予对证处理。

化验血白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者,加用抗菌素口服。

2疗效判定及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肿大的腮腺或颌下腺、舌下腺于1~3d消退,相应症状均恢复正常为显效;肿大的腮腺或颌下腺、舌下腺于4~6d消退,且相应症状均恢复正常为有效;肿大的腮腺或颌下腺、舌下腺消退超过7d,相应症状仍存在或出现并发症为无效。

2.2治疗结果见表1。

3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

本病潜伏期较长,约14~25d,平均18d。

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d。

常一侧先肿2~3d 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也有仅单侧肿大,或腮腺肿大同时有颌下腺肿大,甚或仅有颌下腺肿大或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

腮腺肿大的特点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蔓延,肿胀腮腺的边缘不清,有疼痛及触痛,在張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常伴有发热、头疼、肌痛、纳差、乏力等症状。

还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

目前无特异性治疗,主要以预防为主。

传统外敷法多用金黄散、紫金锭或青黛散醋调外敷。

也有用蒲公英、
马齿苋等捣碎外敷。

我院近几年采用仙人掌、,白矾、冰片外敷也收到了良好效果。

仙人掌味淡性寒,功能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健脾止泻,安神利尿,可内服外用治疗多种疾病。

外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痈疖肿毒、蛇咬伤、烧烫伤,从资料记载可以看出,仙人掌治疗疔疮肿毒的作用显著。

它全株入药,四季可采,取新鲜去刺仙人掌(因刺内含有毒汁,人体被刺后易引起皮肤红肿疼痛、瘙痒等过敏症状)捣碎敷患处,外用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白矾,性味酸涩寒,功效:收敛止痒,燥湿祛痰,解毒杀虫,止血止泻,清热消痰,主要用于治疗痈肿恶疮、湿疮湿疹、疥癣及毒蛇咬伤等症。

外用能抗菌消炎,收敛防腐。

冰片,为龙脑香料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

性味苦寒,主要功效:开窍醒神,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等。

外用有消肿止痛之功,防腐止痒之效。

这三种药物混合使用,可加强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效果。

这3种药物方便易得,价格便宜,配合此中药外敷,可以明显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

4预防
接种腮腺炎疫苗是主要预防措施。

尤其是与腮腺炎患者有过接触的儿童应在接触后2d内接种。

因为接种疫苗后需要15~30d开始产生免疫力,因此对已经受到感染处在潜伏期的儿童可能起不到控制或阻断作用。

幼儿和儿童尽量避免前往通风欠佳及人多拥挤的地方。

平时注意均衡饮食,多饮水,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机体免疫力。

如发现有腮腺炎或有类似腮腺炎的症状,要在家休息并尽早就医隔离治疗,直至腮腺肿大10d后方可解除隔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