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防知识—校园新版了解民防,共赢未来
民防知识

《民防知识》一、防震知识1.地震主要分哪几种?主要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荡、人工地震、天体落地地震。
世界上90%地震为构造地震。
2.地光是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地光给我们的自救机会有多长?12秒钟。
即所谓的“12秒钟地震自救”。
3.如何进行“12秒钟地震自救”行动?首先打开房门,迅速撤离;高层切异乘电梯,如撤不出屋外,应赶快利用床下、桌子下或墙根、小伙跨度小屋内进行防震。
4.家庭如何测报地震?将长颈空瓶倒置放在无风处,一量有大震前的小震,地面倾斜,摇摆微微振动,人还没有发应时,瓶已先倒下。
5.临震前,在撤离户外后应注意什么问题要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压线、变压器、狭窄小巷、陡崖、油库及危险品仓库等,不要在天桥上和下面。
6.地震时,在教室的学生如何避震?头顶书包,利用课桌或内墙根进行避震。
7.地震时,在影剧院的观众如何避震?服从管理人员指挥,靠出口的观众迅速有序地撤离到空旷处,前排观众迅速在前台蹲下,其它观众立即蹲在坐位中间,用双手护头避震。
8.地震时,睡在床上的市民如何避震?用被褥护住头部和身体,滚到床下。
9.地震时,在商店的顾客如何避震?应立即寻找办公室、厕所等小开间房子或利用墙根、大柱子、坚固的货架的死角处躲避。
降低重身,稳住身体,保护头部。
10.地震时怎样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重要部位有头颈部、眼睛、口鼻。
保护动作有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后颈部;也可用物品顶在头顶。
眼睛:低头闭眼。
口鼻:用毛巾捂住口鼻。
11.对被困在倒塌建筑物的人员应如何自救?应保持镇静和体力,待外面有动静后,再大声呼救,或打出发声,争取外援。
12.地震后,应如何救助伤员?要尽快抢救被困在废墟瓦砾中的人员,对伤员急救,止血包扎,及时转移伤员。
二、人民防空、防灾知识汇编--个人求生技能知识1.人员生存的基本条件主要有哪些?主要是空气、饮水、食品和基本生存空间。
其中空气是第一位的。
没有空气,只能存活几分钟;没有水,一般可以存活7天;没有食品,靠自身的营养储备,只要有空气、饮水,可以存活15天左右。
最新学校人防教育内容

① 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
② 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重复15次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
③ 解除警报:连续长鸣一长声,时间为3分钟。
8、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威力
①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
②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所放的能量,通常用梯恩梯(TNT)当量来表示。
9、现代空袭特点
突然性强、打击精确、破坏性大。
10、化学毒剂分类、中毒途径
⑴毒剂分类:毒剂按毒害作用分为神经性毒剂(沙林)、糜烂性素剂(芥子气)、全身中毒性毒剂(氢氰酸)、失能性毒剂(毕兹)、窒息性毒剂(光气)等。
⑵ 中毒途径:呼吸道吸入中毒、皮肤渗透中毒、误食染毒三种途径。
36、人民防空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人民防空的根本任务是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与敌人的空中袭击作斗争,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避免或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
37、人民防空平时的任务有哪些?
宣传、贯彻人防法规;组织制定城市防空袭方案、人口疏散计划及各项保障计划;组织城市重要目标的防护建设;组织编制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规划;加强人防工程、通信警报、群众防空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开展人民防空知识教育;积极参加城市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抢险救灾等。
学校人防教育内容
学校人防教育内容
1、人民防空的目的、任务、方针、原则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① 人民防空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② 人民防空的任务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2020年中学生民防知识课件

(二)空袭条件下的个人防护 突发公共事件
1月24日,上海启动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级响应机制。
3月24日零时起,上 海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 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
5月9日零时起,上 海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 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
室外人员
★ 进入民防工程、防护工程、地铁、地下人行道或隧洞掩蔽; ★ 利用地形地物如沟渠、土包、矮墙、花坛等各种有阴影的遮蔽物隐蔽; ★ 立即躲进5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楼房的底层、走廊或底层楼梯下掩蔽; ★ 没有任何遮盖物时,也要趴下,减少受风面积,并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重要部位。
(二)空袭条件下的个人防护 1、应对常规空袭的一般防护方法
创建阶段 (19501958年)
恢复再建 阶段
(19591968年)
应急建设 和全面发 展阶段 (19691978年)
调整改革 阶段
(19792000年)
全面协调 发展阶段 (2001至
今)
一、空袭与人民防空
(三)我国人民防空的产生和发展 3、上海民防的产生和发展
1949年11月4日,市人民防空委员会成立 1969年10月16日,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成立 1986年2月6日,市人防办兼管抗震救灾工作 1991年12月13日,市人防办兼管核事故救援 1992年6月24日,市人防办加挂上海市民防办 1992年8月15日,市民防办正式对外挂牌
民防工程,也称人防工程,民防工程是战时掩蔽人员、物资, 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场所,是实施人民防空最重要的物 资基础。
(一)人口疏散与人员隐(掩)蔽 2、人员隐(掩)蔽
人员掩蔽工程是战时供人员掩蔽使用的地下工程,是民防工程中数量 最多、平时利用最广的工程。
认识民防

中国人民防空 1、标志 2、含义
《中国人民防空》急管理工作机构: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 上海市民防办公室 上海市卫生局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上海市公安局
上海市交通港口管理局 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上海市水务局(市海洋局)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上海市水务局(市海洋局)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 上海市地震局 上海市气象局 上海铁路局 上海海事局
(4)燃烧:将塑料袋剪下一角,放在火上一烧, (4)燃烧:将塑料袋剪下一角,放在火上一烧,无毒的 燃烧 烧之即燃,将它离开火后仍继续燃烧,并出现黄色火焰, 烧之即燃,将它离开火后仍继续燃烧,并出现黄色火焰, 而且熔塑像蜡烛一样一滴一滴往下掉,发出石蜡气味; 而且熔塑像蜡烛一样一滴一滴往下掉,发出石蜡气味; 有毒的,不易燃烧,燃烧后呈绿色火苗, 有毒的,不易燃烧,燃烧后呈绿色火苗,并有一股呛鼻 的异味。 的异味。 (5)闻气味 有刺激性和使人恶心等不正常气味的, 闻气味: (5)闻气味:有刺激性和使人恶心等不正常气味的,多 为有毒的,或可能是增塑剂或其他添加剂过量, 为有毒的,或可能是增塑剂或其他添加剂过量,质量均 较差。 较差。 市场上的食品袋,可似盛放干、 熟食品, 市场上的食品袋,可似盛放干、湿、生、熟食品,是安 全无毒的。食品厂、蜜饯厂包装食品的塑料袋, 全无毒的。食品厂、蜜饯厂包装食品的塑料袋,当然也 是无毒的。用来包装日用商品、衣服鞋袜、电气用具、 是无毒的。用来包装日用商品、衣服鞋袜、电气用具、 五金零件的塑料袋,就可能有毒,不宜盛放食品。 五金零件的塑料袋,就可能有毒,不宜盛放食品。
冷战结束后, 冷战结束后,民防工程的地位作用不仅没有降 低,反而随着高新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大量运 显得更加重要。海湾战争中, 用,显得更加重要。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巴 格达和巴士拉等大中城市, 格达和巴士拉等大中城市,正是由于建成了数 量较多、标准较高的防护工程, 量较多、标准较高的防护工程,才在多国部队 42天的狂轰滥炸中 保证了较低的军民伤亡率。 天的狂轰滥炸中, 42天的狂轰滥炸中,保证了较低的军民伤亡率。 科索沃战争中,弱小的南联盟, 科索沃战争中,弱小的南联盟,面对以美国为 首的强大北约长达78天的高强度轰炸, 78天的高强度轰炸 首的强大北约长达78天的高强度轰炸,仍然保 存了85 以上的军事实力, 85% 存了85%以上的军事实力,不能说与其平时构 筑的大量的民防工程不无关系。它充分说明, 筑的大量的民防工程不无关系。它充分说明, 对付现代高技术空袭,民防工程仍然是主要的、 对付现代高技术空袭,民防工程仍然是主要的、 基本的防护手段。 基本的防护手段。
2024年学校民防教育工作总结

2024年学校民防教育工作总结2024年,我校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民防教育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民防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现将本年度的民防教育工作总结如下:一、组织领导做到位学校高度重视民防教育工作,在教研处成立了民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人员分工、责任落实,并制定了可行且富有创意的教育计划。
各级领导关心、支持程度高,为民防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开展多样性教育活动本年度我校从多个方面入手,开展了多样性的民防教育活动。
首先,定期组织各种应急演练,包括火灾逃生演练、地震避险演练等,提高了师生们的应急避险能力。
其次,开展了防空警报教育活动,通过模拟防空警报声,提高了师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警觉性和应对能力。
再次,组织了实地参观和讲座活动,邀请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为师生们讲解民防知识和技巧,增强了师生对民防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更好地开展民防教育工作,学校在本年度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教师进行民防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的民防意识,培养师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编写了一系列的教材和教辅资料,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建设民防教育基地为了提高民防教育的效果和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在今年新建了民防教育基地。
该基地设有多个模拟教室,模拟了不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场景,并配备了各种应急设备和救援工具,学生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增强自身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加强宣传工作为了提高民众对民防教育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学校在今年加强了宣传工作。
通过校内广播、悬挂宣传画、制作宣传册等多种途径,向师生们传达民防知识和技巧,并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应急意识和预警意识。
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预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等。
并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我校的民防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民防教育课教案(教育实践基地使用)

最新民防教育课教案(教育实践基地使用)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教育实践基地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民防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民防概念、民防设施、民防应急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结合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民防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民防的概念、设施和应急措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民防设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1. 民防概念:介绍民防的定义、作用和意义,使学生了解民防的基本知识。
2. 民防设施:介绍民防设施的种类、功能和用法,如防空洞、防护衣、防毒面具等,让学生了解这些设施的重要性。
3. 民防应急:介绍民防应急的措施和流程,如地震、火灾、化学泄漏等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让学生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民防的基本概念、设施和应急措施,使学生了解民防知识。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使用防护衣、防毒面具等民防设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民防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操作能力:检查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使用民防设施的熟练程度,了解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民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确保教室通风、光线充足,桌椅摆放整齐,方便学生听讲和参与讨论。
2. 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设备,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和案例分析。
3. 实践基地:安排合适的实践基地,如防空洞、消防博物馆等,便于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操作练习。
民防为校园安全护航

民防为校园安全护航——浅议中学生民防实践活动伴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享受着现代化的优越与幸福。
然而,诸如交通事故、传染病、火灾、中毒、地震等灾害却也随之增多,成为和平年代中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威胁。
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是直面灾害的弱势群体,往往受到的伤害更大。
因此,在学校中加强民防教育,在活动中践行民防教育,从而增强中学生的民防意识,提升中学生的民防技能,是刻不容缓的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效举措。
民防,是公共防护、防卫的简称,是组织人民群众平时防灾救灾与战时防空的统称。
因此,民防教育是“一次教育终生受益”的战略工程。
立足于江苏省民防局、江苏省教育厅于2007年联合编印下发的《民防知识》一书,不难发现这本适用于初级中学民防教育的专题教材充分体现了民防教育是一门集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从而为学校积极推行民防实践教育奠定了基础。
多年来,学校本着增强中学生国防意识、民防意识、生命意识的初衷,注重民防实践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用完美的三步曲奏响了“民防为校园安全护航”的乐章!一、校园军训:严明纪律,增强国防意识民防教育作为国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宁可千日无战事,不可一日无国防”是其所推崇的国防教育理念。
因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怕流血汗的吃苦精神,增强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观念成为每个中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实施以上教育的必修课组织形式就是校园军训。
每年暑期初一新生进入校园,学校就邀请部队官兵到校组织为期一周的军训活动,“服从、守纪、坚毅、争先”的军训精神引领其中,“站军姿、走队列、唱军歌、学救护”的军训科目贯穿始终。
六天中经受烈日的炙考,经受风雨的洗礼,全体受训的初一新生克服了自身娇弱、娇气的困扰,带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喊响“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军训口号,体验了由一名学生到一名军训战士的巨大转变。
当我们看到全体受训学生迈着矫健的步伐,整齐有力地通过主席台;当我们看到全体受训学生引吭高歌,唱响嘹亮的军歌;当我们看到全体受训学生经过红十字急救培训,娴熟地展示救护技能;当我们看到全体受训学生严格服从教官口令,规范地完成每一个军训动作时,全体教官、老师、家长都为同学们出色的表现感到由衷的骄傲与自豪!严明的纪律是实施民防的道德基线,军训的成果让我们达到了国防教育的目的。
民防知识

1、民防是什么?答:一般意义上讲,民防是指公民的防卫、防护。
最早的民防就是防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为防御德军轰炸,保护平民,于1917年在伦敦建立了防空指挥部。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民防组织的雏形。
国际上1931年在瑞士成立“日内瓦区国际协会”,1958年,该协会改名为“国际民防组织”。
我国的民防起步较晚,也是由人民防空发展而来,主要是指战时对敌空袭作斗争,平时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防护。
4、人防工程在现代战争中还有作用吗?答:随着高端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现在存在一种误区,以为人防工程在现代战争中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了。
事实证明,不管是过去的战争,还是现代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人防工程仍然是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组织群众防护、与敌空袭作斗争的重要物质基础。
人防工程为广大群众提供最普遍、最基本的防护,不是用来对付高尖端武器。
高精尖武器的使用成本很高、代价昂贵,此类武器不会被用来打击普通民用防护设施。
反过来,如果没有人防工程,势必大大削弱国家的国防能力,危及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危及国家的安全。
5、民防应急避难场所是做什么用的?答:民防应急避难场所,是各地民防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利用现有人防工程和民防疏散基地、防空林,以及结合城市绿地、广场、公园或大型体育场所等开辟的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
6、核应急工作是做什么的?答:核应急工作是随着我国核能源的利用、核电站建设产生的。
江苏省具体的核应急管理工作由省民防局承担。
尽管核电站发生事故的概率非常低,国际原子能机构仍然要求所有开发利用核电的国家建立相应的核事故应急机制,以保证当地政府能在第一时间迅速采取措施保护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省民防局承担的具体核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平时组织协调预防核事故危害的各项准备和建设,做好公众健康和应急预防的宣传,对公众进行防护知识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处理事故灾害时保障省政府有效地组织和指挥应急响应行动,事后根据有关规定组织采取恢复措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民防志愿救援团工作
• 2010年10月28日20点30分,房山区民防志愿救援 团办公室接到绿野救援队紧急救援邀请,房山仙栖 洞景区附近野山林里走失两名年青“驴友”,请求 立即支援。15名民防志愿救援团团员携带海事卫星 电话、医疗救护包、急救呼吸机、微波生命探测仪 等专业救援设备从团部出发,22点10分到达目的地。 从绿野救援队队长海猫那里了解详细情况后,房山 民防志愿救援团与绿野救援队制定了详细搜救方案, 大约3点左右,成功将两名“驴友”救出并迅速转移 至山下指挥部。至此,房山民防志愿救援团圆满完 成搜救任务。
普及民防知识提高公民 防灾减灾意识
• 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开展有效的防灾救 灾教育培训,能够使民众在灾前有心理准 备,在面对灾害时能够冷静应对,在灾后 能够有效开展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地减轻 灾害损失。因此,应当把防灾救灾的宣传 教育作为民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 学校的教学计划,纳入社区建设的范畴, 建立长效机制,使防灾救灾的宣传教育面 向社会、面向学校、面向家庭,为民防工 作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指动员和组织人民 群众防备敌人空中 袭击、消除空袭后 果所采取的行动
平时对自然灾害、事 故灾难的防护,公共 安全知识的宣传、各 种灾害中自救、互救 技能培训及参加灾害 的救援
人防
民防
4 、人防警报信号
• 国家规定: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 报。 • 预先警报:国家规定,鸣36秒,停24秒, 反复三遍。(持续三分钟) • 空袭警报:国家规定,鸣6秒,停6秒,反 复十五遍。(持续三分钟) • 解除警报:国家规定,鸣360秒。(连续鸣 响六分钟)
•
在二次大战结束后的几十年中,尽管国际 局势趋向缓和,世界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 能性越来越小,可是进行民防建设的国家 和地区却从二战时期的十几个国家上升到 了现在的100多个,而且建设的规模越来越 大,水平越来越高。
• 法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设立了 专门的民防学院(校)。俄罗斯从五年级 开始每学年设15个小时的民防教育课,九 年级以上学生(含大学)还增加了24小时 的强制性训练;在土耳其,15岁以上青少 年每年要参加72个小时的民防专业训练。 通过对民众的危机意识教育、训练避险自 救互救技能和心理应对能力的培养,让民 众在面对灾害时能够冷静应对,最大限度 地减轻灾害损失。
走进校园民防知识宣讲
制作人:房山民防志愿救援团
一、我国民防的概况
1、民防的含义 2、民防的发展 3、民防与人防的区别 4、人防警报信号
1、民防的含义
• 现在的民防是指民事防护的简称,旨在 战时保护与救援人民,预防并减少战争 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的损失,平时用 来抢险救灾。
空袭作战的开始
• 1849年,奥地利军队在围攻威尼斯城 •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制造了世界 上首架飞机 • 1911年意土战争中意军飞行员从飞机上向 土军阵地投掷了数枚手榴弹,虽杀伤效果 不大,但给土军以较大震憾。此举很快为 其它国家效仿,随后出现了轰炸机和轰炸 航空兵。
• 2006年11月16日, 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更名为北京市民防局。 • 普及民防知识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开 展有效的防灾救灾教育培训,能够使民众 在灾前有心理准备,在面对灾害时能够冷 静应对,在灾后能够有效开展自救互救, 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演练
3、民防与人防的区别
营救、疏散被 困群众200余人
提供志愿服务 700余小时
救援团队员参与部 分地下人防工程应 急排水
• 从21日开始,救援团在韩村河镇负责发电设备 的技术监督,保证应急供电,连续奋战达80个 小时未能休息。
感谢大家
祝同学们实习愉快
二、房山民防志愿救援团
1、民防志愿救援团意义 2、民防志愿救援团组建 3、民防志愿救援团职责 4、民防志愿救援团作用 5、民防志愿救援团工作
1、民防志愿救援团的意义
• 开展民防空志愿者队伍建设是人防事业发 展的必然趋势,是与国际民防接轨的正确 选择。民防志愿者工作是社会关注、百姓 受益、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对于国家的 稳定和人民的安全意义重大,加强防空意 识,积极投入到防空准备工作中是我们每 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2、民防志愿救援团组建
• 2008年4月24日组建(远郊区县最早成立)
• 有燕山的职工:燕山石化橡胶二厂乙腈装置 的丁红杰,燕山石化炼油二厂联合装置的张 利,化工四厂的田建民;有房山良乡医院急 诊医生耿世龙;北京公交司机马国栋、张大 力;美术教师张海鹏等等,总之,队员来自 社会各个行业和层面。
3、民防志愿救援团职责
2、民防的发展
• 第一次世界大战,空袭作战方式已被广泛运用
• 英国于1917年在伦敦建立了防空指挥部
• 国际民防组织是在1931年成立,总部设在日内
瓦
• 中国于1992年加入国际民防组织
• 3月1日是 “国际民防日”
借鉴国外民防志愿发展道路
• 瑞士政府要求所有建筑、每个家庭都建造 防空设施,每一个适龄青年都要服兵役, 如果因身体等原因不能服役的,必须到当 地民防局民防教育机构接受两个星期的民 防知识教育,并且从20岁到40岁每年都要 参加3至5天民防教育培训。
• 一是大救能力; • 二是协助专业救援队参与自然灾害和突发 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 三是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中心,服务 社会,积极参与各类公益事业,为百姓排 忧解难
4、民防志愿救援团作用
• 1、触角作用——收集基层灾害(事故) 隐患信息,协助民防部门及时监控灾情, 为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 2、助手作用——平时向周围群众开展民 防知识教育,提高居民的民防意识和自救 互救能力 • :3、救助作用——在第一时间里因地制宜 采取措施,有利于把灾害(事故)消灭在 萌芽状态或及时 控制其蔓延
房山区民防志愿救援团徽标
• 正中是代表国际民防组织 的蓝色三角形、北京天坛标志 及象征和平的橄榄枝组成,背 景是富有层次的中国版图。上 下是房山民防志愿救援团中英 文字样,两侧“心手标”是民 防志愿者的标识,里面是一只 “手”,表示要有实际行动、 要有善行;手的形状是一个 “和平鸽”,象征和平、美丽。 鸽子带着翅膀向上飞翔,体现 的是民防志愿者助人向上,追 求公平、正义。
• 2011年6月28日,石楼化工厂发生火灾时,有 20名救援团员参加了灭火救灾,在火场坚持了 十多个小时。
在7月21日强暴雨的夜晚,京港澳高速房山段阎村出口, 有一辆河北(冀FE4257)的大客车被淹,危及车上39名 乘客生命安全。房山区民防志愿救援团第一时间赶 到现场,用皮划艇将39名乘客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并 指引他们顺着安全道路回到河北容城县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