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峨眉山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峨眉山旅游战略分析

峨眉山旅游战略分析

峨眉山旅游战略分析引言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被誉为中国佛教名山,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之一。

峨眉山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个独特的旅游目的地,峨眉山面临着提升旅游业发展的机会和挑战。

本文将对峨眉山的旅游战略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1. 峨眉山的优势峨眉山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具有以下优势:1.1 自然风光丰富多样峨眉山地处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地貌景观。

其山势险峻,植被茂密,瀑布奇观和云海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自然风光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2. 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峨眉山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

峨眉山的建筑、雕刻、壁画等文化遗产,以及寺庙、道观等历史遗迹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为旅游业提供了独特的吸引力。

2. 峨眉山的挑战峨眉山在发展旅游业时面临一些挑战,包括:2.1. 交通不便峨眉山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是游客到访的一大障碍。

现有的交通设施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

因此,改善交通设施是发展峨眉山旅游业的首要任务之一。

2.2. 旅游服务质量不高峨眉山的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游客反映在峨眉山旅游过程中遇到了价格不透明、导游服务粗糙、环境脏乱等问题。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吸引更多游客的关键。

3. 发展策略3.1. 改善交通设施为了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需要加大对峨眉山周边交通设施的投资。

这包括修建新的道路、扩大公交车线路、增加停车场等。

同时,应优化交通规划,提高交通运营效率,以便更好地服务游客。

3.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管,提高其专业素质;•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维护,保持景区环境整洁,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优化价格体系,建立透明的价格机制,避免价格欺诈和不合理涨价现象。

峨眉山寺庙园林的保护与发展

峨眉山寺庙园林的保护与发展

眉山寺庙园林的建筑风格 、布局形式 以及其间古韵十足 的 景观体现 出其年代之久远 ,如万年 寺的无梁砖殿为我 国古
1 特点 及 价 值
寺庙 园林在数 量上远 比皇家 园林 、私家 园林 多 ,且寺
代建筑的一大奇观 ,该建筑40 0 年来经 历了近2 次地震 ,却 O 安然无 恙 ,被誉为我国古建筑 史上的奇迹 。() 2特点 之二是 景 观丰富多样 。峨 眉山动植物资源 极为丰富 ,有 “ 古老 的
期 的发展过程 中形成 了建筑群落 多、景观丰 富多样、文化 内涵深厚 等特 点,通过考察分析峨 眉山寺庙 园林 的现状 ,
提 出有 针 对 性 的保 护 与 发展 建 议 。 关键 词 :峨 眉 山 ;寺 庙 园林 ;保 护 ; 发展
寺庙园林是 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自北 魏迁都洛阳后 ,因其特 殊的政治环境和 统治阶级 的大 力提 倡 ,佛教信仰一时 盛行 ,佛教寺庙 的建设也呈现 出前 所未 有的兴盛局面 ,形 成了 自然的 园林 格局。峨眉 山位 于四川
C E E H R U T R B T A T HI S O TI L U E A S R C S N C
峨眉 山寺庙 园林的保护与发展
林 葳
(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 7 0 ) 3 02
摘 要 :峨 眉山深远 的佛道文化和秀丽的 自然景观 结合 形成 了独 具特 色的峨 眉山寺庙 园林 。峨 眉山寺庙 园林在 长
省峨眉 山市境 内,有着优美的 自然风 光 、丰富的 动植物资
源 、独特的地 质地貌 、深厚的文化 底蕴 ,经过近 两千 年的 历史文化积淀 ,峨 眉山佛道文化 已然深入这座风 景秀丽的 仙 山之 中,佛教寺 庙与 自然 山水 的完美结合 ,形 成了独具 特色的峨 眉山寺庙 园林 。峨 眉 山于 19 年被列入 《 96 世界文 化与 自然遗产名录》 ,近年随 着旅游事业 的发展 ,峨眉 山寺

峨眉山文化旅游产业区总体运作思路及产品规划建议2

峨眉山文化旅游产业区总体运作思路及产品规划建议2

二、建筑风格定位
滨海风情 度假风格
571亩 核心卖点Fra bibliotek市场畅销的 高端低总价 精装度假产品
安娜塔纳 顶级奢侈酒店品牌
温泉主题概 念
度假酒店式水景园林 现代中式建筑风格
第三部分 住宅部分产品规划建议
▌住宅产品定位 ▌建筑风格建议 ▌户型配比及设计建议 ▌景观风格建议 ▌配套建议 ▌湖滨189亩绿地规划建议 ▌样板区规划建议
一、住宅产品定位
五星级私家温泉度假村
水系岛居、温泉、精装、度假别墅形态、小面积低总价… …
规划建议
占地面积:280亩 容积率:控制在0.6左右 建筑面积:约11.2万平米 产品以低总价、高性价比的度假产品为核 心以水系岛居、温泉入户、温泉公园、精装 修为产品卖点 高带低策略:以少量顶级产品线(临湖区顶 级企业会所)的打造带动普通产品的档次, 并树立良好的项目形象
度假型物业的客户需求分析
独具特色的 大概念规划
投资回报 物业增值
完善的 度假配套
五星级 酒店式服

二、项目总体定位
8平方公里总体定位
——国际文化旅游之都 世界级文化旅游度假休闲目的地——
旅游之城 度假之城 会展之城 文化之城 养生之城 环保之城
571亩总体定位
东方神韵 海滨风情
给你一个五星级的悠长假期!
三、物业主题定位
安娜塔纳 酒店区
世界顶级奢侈酒店
功能定位:顶级温泉SPA低密度假酒店 建筑文化定位:类中式、度假、温泉
峨眉水乡 商业区
川西水乡院落式商业
功能定位:餐饮会所式商业步行街 建筑文化定位:川西水乡民居风格
高端度假 住宅区
高端度假型温泉住宅
功能定位:高物业形态、低总价产品 建筑文化定位:演绎现代中式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以峨眉山景区为例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以峨眉山景区为例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以峨眉山景区为例姓名:韦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科学技术哲学指导教师:李荃辉20100601摘 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以峨眉山景区为例作者简介:韦艳,女,1981年8月生,师从成都理工大学李荃辉教授,2010年06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获得哲学硕士学位。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旅游资源的有限性使得旅游产品供需之间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

伴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广泛实施,生态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同时,各种消极效应也随之出现,并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在威胁: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甚至掠夺性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建设的病态膨胀,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等等,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威胁着旅游业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渐入人心,作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础和载体的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环境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一经提出,便受到了热烈追捧。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如火如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然而,生态旅游为旅游地的建设和发展带来契机的同时,又在不同程度上对生态旅游区的自然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

大多数所谓的生态旅游区并没有如其概念本身要求的那样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多重目标统一。

究其原因,可以发现管理理念落后,缺乏有效的游客影响管理手段和系统化的实施步骤是最大的障碍。

进行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与评价方法研究,对于指导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协调旅游活动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旅游容量、可持续发展及二者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对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详尽的评述,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四川峨眉山生态旅游及其环境保护

四川峨眉山生态旅游及其环境保护

润 ,降水充沛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无霜期长 ,雨热 同季 , 有 10个地 质剖 面和拥有 2300多种野 生动 物及 3200多种高等
植被葱郁 ,风爽泉清 ,有利于植物 的生长 。
植物 的条件 开展 多种 多样 的科考旅游 。
2生态旅 游分析 2.1生 态旅 游
5生态环境保护 5.1完 善 景 区保 护
农业与技术 第 34卷 第 6期 2014年 6月
四川 峨 眉 山生态 旅游 及 其 环 境保 护
姚佳 惠,罗浩然 ,杨成聪
(西南大学 ,重庆 400700)
摘 要 :四 J11峨眉 山是生态旅游开发 比较旱的地 区,也是 “全球优 秀生态旅 游景 区”。随着峨眉山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 ,大气环境 、
穿行峡谷小溪 、居 山疗养康 复的康体游栖之地 。峨眉 山旅游受 与周边 云贵渝省市航空 、高铁 、铁路 、汽车完善 的交通枢 纽。
时间 、气候 的影响 ,多 以 1日游 、2 Et游为 主,重乘 车观光和 生 态旅 游还需要 地方政府与景 区部 门紧密配合 ,与环保型 的生
体的分析 。峨眉 山素有 “一山有 四季 ,十里不 同天 ”之妙 喻 , 缺 乏环保 意识 ,造成 了峨眉山一些 植被的破 坏。
集 “雄 、秀 、奇 、幽 、险”于一山 ,是 自驾游 、自行车 、登山 、
峨眉 山生态旅游离不开管理者对高 山、中山和低 山旅 的规
徒步 、滑雪旅游 的好 去处 ,是步行体验登顶 、穿越原始森林 、 划 与布局 ,离不开景 区与市 区的生态功能一体化设计 ,离 不开
1自然 生 态 资 源
4生 态旅 游 契 机
1.1地 形 地 貌
4.1生 态 养 生旅 游

峨眉山文化旅游产品规划

峨眉山文化旅游产品规划

峨眉山文化旅游产品规划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和旅游景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峨眉山以其陡峭的山峰、壮丽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提升旅游体验,必须进行峨眉山文化旅游产品的规划。

首先,峨眉山文化旅游产品应包括峨眉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在自然景观方面,峨眉山的山峰和瀑布是其最大的亮点,游客可以参观峨眉金顶、千年古刹、彩虹桥等著名景点,领略到其壮丽的自然风光。

同时,可以开发一些户外活动,如徒步旅行、攀岩等,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峨眉山的自然之美。

其次,峨眉山的文化遗产也是其独特的吸引力之一,游客可以参观峨眉山的寺庙和古建筑,如报国寺、伏虎寺等,了解佛教文化的魅力。

此外,还可以开设一些文化体验活动,如佛教文化讲座、书法体验等,让游客深入了解和体验峨眉山的文化底蕴。

再次,峨眉山还可以开发一些特色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例如,可以推出峨眉山的特色美食,如峨眉山豆花、峨眉烧鸡等,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峨眉山美食。

此外,可以开设一些特色的手工艺品制作工坊,让游客亲手制作峨眉山的特色纪念品,增加旅游的参与感和乐趣。

同时,峨眉山的旅游产品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峨眉山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可以制定一些游览的限制和规定,避免对峨眉山的破坏。

可以推行峨眉山的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可以开展一些教育活动,向游客普及峨眉山的保护意识,培养大家对峨眉山的尊重和珍惜之心。

最后,峨眉山的文化旅游产品还应注重与周边旅游景区的协作和配合。

峨眉山周边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乐山大佛、峨眉湖等,可以联合推出一些旅游套餐,让游客可以更方便地游览周边的景点,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

综上所述,峨眉山的文化旅游产品规划应包括峨眉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注重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周边景区进行协作和配合。

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可以使峨眉山成为一个独具特色、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并为游客带来丰富的旅游体验。

峨眉山风景区总体规划

峨眉山风景区总体规划

峨眉山风景区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修编目的:为适应峨眉山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后,对其保护、展示、利用和管理新的更高要求,促进峨眉山风景区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佛教圣地,对峨眉山总体规划进行修订编制。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

2、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3、国家《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文物保护法》、《消防法》、《土地法》、《水法》等国家法规。

4、《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一九七九年,《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一九九三年。

5、《峨眉山——乐山大佛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文本》。

第三条指导思想:以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针,以保护不可再生的世界遗产为核心,更深层次地展示峨眉山自然和佛教文化景观,树立风景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形象,加强保护,强化管理,发展旅游,促进风景区持续健康地发展,确立其全国知名风景名胜区、四川省风景环境中心地位。

第四条规划原则:总原则:“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1、严格执行世界遗产保护公约,保护峨眉山景观和环境不受任何破坏,使峨眉山完整地保存下去。

2、进一步发掘新的景观和现有景观的潜力,深层次地展示峨眉山特色,使游人有新鲜感。

3、综合利用峨眉山资源优势,科学把握各类用地的利用方向,合理确定景观贫乏区的开发强度,谨慎确定有关开发性项目。

4、处理好景区建设与农民生产生活的矛盾,将农民生活出路问题纳入总体规划统一考虑,保持风景区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

5、加强管理规划,探索高效、统一的具有地方执法和行政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第五条规划期限:近期规划为2003年——2010年;远期规划为2011年——2020年。

第六条修编规划的重点l、通过对峨眉山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景观资源充分挖掘重新认识、评价,结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的要求,论证确定风景区性质、职能、容量和规模,重点确定风景区范围和外围保护地带范围。

峨嵋山旅游市场分析

峨嵋山旅游市场分析

峨嵋山旅游市场分析峨嵋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四川峨眉山市,距离成都约120公里。

因其险峻的山峰、悠久的佛教文化和浓厚的道教氛围而闻名遐迩。

峨嵋山的旅游市场分析如下:一、市场规模:峨嵋山旅游市场规模巨大。

峨嵋山作为中国佛教名山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信仰者和游客前来朝拜和观赏美景。

根据统计数据,在2024年,峨嵋山共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0亿元人民币。

随着人们对文化旅游的热情不断增长,峨嵋山旅游市场仍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二、客源分析:1.佛教信仰者:峨嵋山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禅修圣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佛教信徒。

他们往往来此朝拜佛教圣地,修行道法,寻求心灵的净化和宁静。

2.旅游观光者:峨嵋山地势险峻,山峰奇峻秀丽,瀑布飞泻,景色优美壮观。

此外,峨嵋山还有古刹、观音堂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3.文化爱好者:峨嵋山以其悠久的佛教文化和充满道教气息的山山水水而闻名。

文化爱好者会前来探寻佛教和道教的源头,学习传统文化。

4.自然风景爱好者:峨嵋山地处茂密的森林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中,是大自然的天堂。

徒步登山、观赏日出日落等自然风景活动吸引了大批的自然风景爱好者。

三、竞争分析:峨嵋山作为四川省的重要旅游景点,面临着一定的竞争。

以下是峨嵋山旅游市场的竞争对手分析:1.九寨沟:九寨沟是中国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以其色彩斑斓的湖泊、瀑布和山水美景而闻名。

九寨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与峨嵋山共享一部分客源。

2.黄龙:黄龙是中国四川著名的风景区,以其独特的石灰岩地貌、温泉和森林景观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3.峨眉山:峨眉山是峨嵋山同市的一座山峰,与峨嵋山毗邻,也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佛教文化而闻名。

四、市场趋势:1.文化旅游趋势:随着人们对文化的热情不断增长,文化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峨嵋山作为中国佛教名山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迎来更多的文化爱好者。

2.自然风景旅游趋势: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自然风景旅游市场也得到了迅速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峨眉山景区可持续发展1.前言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大众旅游在世界范围的普及,由此引发的前所未有的旅游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替代大众旅游的一种新型旅游——“可持续旅游”逐步被世界认同。

这种旅游的具体样式包括生态旅游、区域旅游、内生式旅游、自律性旅游和绿色旅游等。

这样的旅游时?通过区域多样主题的共通经营来实现旅游地固有资源的可持续保护与利用的旅游。

本文是讨论峨眉山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概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继阐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然后以swot分析法分析峨眉山景区内部资源优劣势以及存在的威胁与机会,找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景区意识到旅游产生的消极影响、实现三大目标的统一、完善其管理机制的重要作用,并且找出景区在资源、设备、制度等方面做的不足之处,给出以相关建议,以谋求峨眉山景区的长远发展。

2.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述2.1 可持续发展战略18世纪以前人类与自然生态航迹基本上保持着相当持续而稳定的协调关系。

而18世纪中叶以后,产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方面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仅造成全球气温上升,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自然生物种类的大幅度减少,而且对人类的生存和法则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在这样一个严峻态势下,人类不得不正确的面对客观现实,重新思考自身的生存发展理念、价值观念、环境观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与行为,在人类探索和谋求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和谐关系的过程中诞生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早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来源于生态环境研究的产物,即可持续性的概念是来源于生态学。

此后,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生态学领域扩大到了社会、经济、文化、组织管理、科学技术、生物等领域。

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提出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发展”。

它主要包括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大内容,并且摆脱了传统发展思想蔑视自然系统承载能力、蔑视自然成本以及蔑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三大弊端。

从此,人类找到了一条长久和谐的发展道路。

2. 2 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哪个产业都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战略,当然旅游业更不例外。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保护和开发相互和谐的基点上,使得旅游地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获得“双赢”。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了不要组织等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包括中国在内的75个国家地区参加了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

其中宪章指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体色,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脆弱平衡的关系。

这就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之上,避免对自然资源、生物多样化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要求旅游业发展能够有效地维护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地的特色,避免对当地文化遗产、传统风俗和社会生活方式造成负面影响。

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内涵应该是,把公平性、持续性、全球性与资源观相结合,从而以达到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社会发展可持续性与经济发展可持续性。

而在景区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策略有:端正旅游景区开发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坚决避免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现旅游“生态发展”;坚持景区开发的有序性;提倡文明旅游,杜绝旅游污染,从而以实现景区长久和谐地发展。

莫名加入这一段不通顺!3.峨眉山景区资源介绍以及swot分析3.1 峨眉山景区资源介绍3.11 生物资源峨嵋山景区拥有植物5000多种,其中有高等植物3200多种,相当于欧洲植物的总和,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四川植物物种总数的1/3。

其中属国家首批列级保护的植物有31种,占全国列级保护植物总数的10%,属全国8种一级保护植物的即有桫椤和珙桐两种。

并且有103种植物以“峨眉”为词头命名。

峨眉山景区植物种类、群落、区系极为丰富,特有种繁多,并有多种第三纪孑遗植物,其呈现极为明显的垂直分布,药用植物也极丰富,具有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好的亚热带植被类型,拥有原始的、完整的亚热带森林垂直带,是世界植物资源的重要宝库,被称为“植物王国”。

峨眉山的古树名木有桫椤、银杏、冷杉、篦子尖杉、岩桑、连香树、四川木莲、珙桐、洪椿等。

此外峨眉山景区所有的完美生态环境,是珍禽异兽繁衍生息的乐园。

景区拥有2300多种野生动物,在其中,珍稀特产和以峨眉山为模式产地的就有157种,而国家首批列级保护的动物有29种。

峨眉山的野生动物种类丰富,类型齐全,区系复杂,垂直分布明显,既有东亚类群,也有南亚类群,并有高原类群。

更是我国少见的集中分布区,是现存较好的动物种质基因库,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保护意义。

素有“树大阴翳,禽鸟和鸣”的美称,是珍禽异兽的天然家园。

出名的保护动物有:枯叶蝶、黑鹳、弹琴蛙、峨眉藏酋猴、小熊猫、峨眉山白鹇、峨眉髭蟾、蓝喉太阳鸟、红腹角雉……3.12地质博物馆峨眉山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地质资源是因为它长久的地质演化史,概括起来,就是“八亿年的孕育,七千万年的成长,二百万年的春风时雨和潜默移化”。

在几千万年的演变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了多样的地质构造,在国际上划分的13个地质代中,除缺失中、晚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外,其余各时代地层均有沉积,因此被誉为“地质博物馆”。

3.13气象奇观峨眉山拔地而起,西面缓斜,东面陡峭,成为直立的峭壁悬崖。

山中重峦又叠嶂,深沟流泉,云遮雾绕,气象万千。

从山麓到顶峰,包括低中高三个景层,每个景层都可见到不同的气象奇观,有的堪称世界之最,令人叫绝。

其中雷洞烟云、宿雨初霁、高山云海、日月同辉是峨眉山气象奇观中最令人惊叹的。

3.14文化资源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相传是释迦牟尼身旁普贤大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

山上寺庙众多,其中报国寺气势宏伟,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庙;而伏虎寺则隐于密林之中,纤尘不染;再观清音阁“双桥清音”,飞花碎玉,涛声琴韵;“千佛禅院”洪椿坪,林木苍翠,空气清新,是山中最佳的避暑良处;仙峰寺古木参天,白云缭绕,看似一幅爽心悦目的山水画;洗象池的“象池夜月”颇为著名,入夜时,皓月当空,水天一色,景色幽美……如此文化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产物,足以令人流连忘返。

峨眉山文化资源除了著名的佛教文化资源外,更有优雅的茶文化。

峨眉山茶文化的产生是同峨眉山远古的中国原创道教及佛教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紧密相连的,其中“峨眉雪芽”更是代表着峨眉山茶文化的感悟、知性、味觉等体验与浸润。

而且在煮茶的怎么个过程都是十分讲究的,茶具用的多是宋瓷明窑中的薄胎青花瓷和薄胎白瓷茶器,煮茶的水为峨眉山大峨寺之前的“玉液泉”浸泡,饮茶更为讲究少量多饮和晨夕恭前服用。

3.2景区的swot分析3.21优势峨眉山景区作为世界著名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是它资源优势的集中体现。

它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以雄、秀、奇、幻著称于世,有“峨眉天下秀”之誉,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宗教文化、武术流派、人文艺术等,因此它于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

古往至今峨眉山便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便是它长期形成的名气地位优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峨眉山以其自然文化双遗产的特色吸引了着越来越多的台港澳、东南亚、日韩和欧美的游客来旅游。

峨眉山景区首批一次性通过了国家旅游局“5A”级景区评审,并且峨眉山市入选我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2003年12月21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通过了中国进出口商品质量认证中心(CQC)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和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是全国第一家获此认证的风景旅游区,进一步奠定了峨眉山旅游的优势地位。

另外,峨眉山——乐山大佛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很多外省乃至国际游客都是峨眉山乐山同游。

乐山大佛远具盛名,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对游客有着巨大吸引力,也为峨眉山景区带来了大量的客源,两大景区相辅相成,互惠互利,到现在峨眉山-乐山线路已经占了四川旅游收入近一半。

3.22劣势峨眉山景区资源都是以观光为主,其国内游客77.52%属观光型游客,它观光旅游产品单一的缺点造成了游客滞留时间较短、消费偏低的状况。

据调查,峨眉山的国内旅游大约1/3只在峨眉山滞留一天,约1/3滞留两天,约1/3滞留三天,几乎没有游客在此滞留到三天以上。

峨眉山内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内部人际关系过于复杂,景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管理人员过度重视眼前利益,轻视科学管理,阻碍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并且,峨眉山景区缺乏专业性人才,人才机构不合理,没有景区自己精通外语的导游或讲解员,出现了人才不断流失的严重问题。

3.23 景区存在的威胁从大的方面来说,现在世界的经济的严峻形势以及人们对旅游质量的更高要求使得峨眉山的旅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再者,现代旅游业逐步普及以及旅游业带来的巨大利益,使得旅游业的竞争更为激烈。

省内有九寨、黄龙、贡嘎山、四姑娘山等,省外有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云南、陕西、重庆、宁夏、贵州等省,而峨眉山不只要面对这些来之省内外的竞争,更有国际上的竞争,面对着强大的压力。

再从峨眉山本身来讲,峨眉山景区内部的自然腐蚀,水的侵蚀,环境污染,森林的虫害以及山地灾害,都是峨眉山未来发展路上的威胁。

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威胁使得峨眉山景区管理者必须找到一条能引导景区正确发展的道路。

3.24 景区存在的机会现如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而我国也补例外。

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旅游出游人数平均每年以18.5%的增长速度发展,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出游率不断上升。

现在国家正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其中存在着难得的机会,因此,峨眉山旅游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契机。

另外,现在国民经济上升,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变化,他们已经不是只想着挣钱存钱,而更注重生活质量,在旅游这方面的之处也有增加。

现在人们对多元化的旅游更感兴趣,而峨眉山的佛事、武术、冰雪等旅游活动可以极大提升峨眉山旅游的品质与内涵。

4.峨眉山景区可持续战略的实施现状4.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峨眉山景区的意义4.11 有利于人们意识到旅游对峨眉山景区的消极影响经过学者们利用乘数理论所做的分析(Archer,Fletcher)发展旅游业不仅能给当地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还能带来大量的续发经济利益。

当然峨眉山当地政府也是如此,他们的认为旅游业是“无烟行业”,不会给峨眉山带来污染,长期都对旅游业持着乐观的态度。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随着峨眉山旅游业的不断扩大,情况日渐复杂,出现许多矛盾,旅游的各种负面影响日渐显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