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总登记簿
档案管理常用表格

●档案存放地备查用表档案存放地备查用表楼:层:房间:档架(柜)栏格全宗号全宗名称案卷目录号案卷目录名称目录中案卷起止号数●归档案卷目录归档案卷目录卷宗号:目录号:部门:案卷顺序号立卷类目号案卷标题起止日期卷内张数保管期限备注●档案目录卡档案目录卡档号:卷名:本案文件目录件数收文员来文员发文号页数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档案明细表档案明细表保险库号柜位号拟存至日期公司部门文件名称内容类别入库日期出库日期收件人签收年月日年月日●档案内容登记簿档案内容登记簿类号案号内容备注●(机密)文件保管备查簿(机密)文件保管备查簿类别 No归档日期原文件编号内容摘要经办部门档号预定保存期限份数备注副本影本●作废档案焚毁清册作废档案焚毁清册年月日焚档号收文号发文号简由档案起讫年月核准:监焚:焚毁执行人:●调卷单调卷单年月日 No.类别文件内容摘要调卷部门调卷人调阅用途调阅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计日原收入编借出日期号档号归还日期年月日备注保管人签章核准:主管:调阅人:●阅档催还单阅档催还单同志:您所调阅的下列档案还期已逾,为方便他人使用和管理,请依档案调阅规则于月日前送还。
档案室年月日档号文号名称借期送还期数量备注宗册●档案调阅单档案调阅单档案名称或收发文号核批调阅人借出日期年月日档号及件数还卷日期年月日(经收人签章)共宗(件)注:本单一式两联,第一联于案卷退还后由档案室退还调卷人,第二联留存档案室备查。
●档案存放位置表档案存放位置表卷宗名称:卷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目录名称目录中案卷起止号存放位置楼层房间档架(柜)栏●阅档催还单存根阅档催还单存根借阅人:档号文号名称借期原定还期数量催单发出日期宗册●图书资料借出卡图书资料借出卡分类编号:资料名称:购入价格:归档日期:借出时限:借出日期借出人归还签认●图书借阅登记表图书借阅登记表年月日编号书名作者出版单位金额借阅人借出日期归还日期备注。
登记簿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登记簿的安全管理,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完整、保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登记簿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不动产登记簿、土地登记簿、房屋登记簿等。
第三条登记簿安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责任明确,措施到位;(三)依法管理,规范操作;(四)科学合理,持续改进。
第二章登记簿的收集与整理第四条登记簿的收集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收集的登记簿完整、准确、真实。
第五条收集的登记簿应当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并建立登记簿档案目录。
第六条登记簿的整理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登记簿的编号、名称、类别、规格、数量等基本信息;(二)登记簿的编制单位、编制时间、编制人等;(三)登记簿的内容摘要;(四)登记簿的保管和使用记录。
第三章登记簿的保管第七条登记簿的保管应实行专人负责制,指定专人对登记簿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
第八条登记簿的保管场所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环境安全,无火灾、水灾等安全隐患;(二)通风良好,湿度适中;(三)光线充足,避免紫外线直射;(四)防盗、防潮、防虫、防霉等设施齐全。
第九条登记簿的存放应按照分类、编号顺序排列,便于查找和取用。
第十条登记簿的借阅应严格按照借阅手续办理,登记借阅人、借阅时间、归还时间等信息。
第四章登记簿的使用第十一条登记簿的使用应遵循以下规定:(一)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翻阅、复制登记簿;(二)工作人员查阅登记簿时,应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登记信息;(三)因工作需要使用登记簿的,应经主管领导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五章信息安全与保密第十二条登记簿的信息安全与保密是本制度的核心内容,应严格执行以下措施:(一)对登记簿中的敏感信息进行脱密处理,确保信息安全;(二)对登记簿的存储介质进行加密,防止信息泄露;(三)定期对登记簿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四)与相关单位签订保密协议,明确信息保密责任。
(完整版)档案专用各种登记簿

档案移交(接收)登记表
全宗号:
移出部门名称:
接收部门名称:
档案所属年度:年月
档案移交(接收)登记表
移交单位(部门)(盖章):接收单位(部门)(盖章):移交人(签字):接收人(签字):
借阅档案登记簿
单位名称:
年月日到年月日
借阅档案登记表
档案利用效果登记簿
单位名称:
年月日到年月日
档案利用效果登记表
档案销毁清册
单位名称:
年月日到年月日
档案销毁清册
现行文件移交登记簿
单位名称:
年月日到年月日
现行文件移交登记表
移交单位(盖章):年月日
移交单位联系电话:
库藏档案状况检查记录簿
单位名称:
年月日到年月日
库藏档案状况检查记录
单位名称:综合档案室
档案库房防虫药物投放更换记录簿
单位名称:
年月日到年月日
档案库房防虫药物投放更换记录
单位名称:综合档案室
档案库房温湿度记录本
单位名称:
年月日到年月日
档案库房温、湿度记录表标准温度:14~24℃
标准湿度:45~60 %
记录人:
档案库房防霉防虫药物投放更换记录本
单位名称:
年月日到年月日
档案库房防霉防虫药物投放更换记录。
《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知识》PPT 第十一章 档案登记与统计

第二节 档案统计工作
二、档案统计工作的要求
档案统计工作的要求包括一般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档案统计工作的 专业要求两个层次。
第二节 档案统计工作
1.一般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是坚持重要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统计对象及其统计项目的选择确定
上。统计对象和统计项目应有相当程度的重要性,或说应有对其进行 统计的必要性。 二是坚持可量化原则。实施统计的重要领域及其重要因素,必须是可 进行量的描述与量化研究的。
第二节 档案统计工作
三是坚持科学化原则。统计工作的一切方法、环节及其结果尽量符合、 反映客观实际。
四是坚持真实性原则。指统计工作所获取的各种原始数据及其整理、 分析出的数据、结果必须真实可靠,具有客观真实性。
五是坚持规范化、体系化、制度化原则。
第二节 档案统计工作
2.档案统计工作的专业要求 首先,统计对象应选择确定足以反映档案工作整体状况的基本方面和
表11-13
档案销毁清册
顺序号 案卷或文件题名
起止日期
案卷号或 文件字号
数量
规定保管 已保管年
年限
限
备考
6.档案利用效果登记
利用效果登记实质上是档案机构对每一次利用的成果所进行的跟踪调 查。这种登记是对档案利用效果的一种信息反馈,对于档案机构调整、 改进自己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格式见表11-14。
第二节 档案统计工作
第二节 档案统计工作
一、档案统计的类别和形式
1.档案统计的类别 从统计的对象来看,包括堆档案实体及其管理状况的统计,以及对档
案事业的组织与管理状况的统计两大类型。 从统计范围看,包括:一,全国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二,专业系
统档案工作情况统计;三,地方(包括省、市、地、县各级)档案工 作基本情况统计;四,档案馆、档案室档案工作情况统计。
档案管理常用表格

●档案存放地备查用表档案存放地备查用表楼:层:房间:档架(柜)栏格全宗号全宗名称案卷目录号案卷目录名称目录中案卷起止号数●归档案卷目录归档案卷目录卷宗号:目录号:部门:案卷顺序号立卷类目号案卷标题起止日期卷内张数保管期限备注●档案目录卡档案目录卡档号:卷名:本案文件目录件数收文员来文员发文号页数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档案明细表档案明细表保险库号柜位号拟存至日期公司部门文件名称内容类别入库日期出库日期收件人签年月日年月日收●档案内容登记簿档案内容登记簿类号案号内容备注●(机密)文件保管备查簿(机密)文件保管备查簿类别 No归档日期原文件编号内容摘要经办部门档号预定保存期限份数备注副本影本●作废档案焚毁清册作废档案焚毁清册年月日焚档号收文号发文号简由档案起讫年月核准:监焚:焚毁执行人:●调卷单调卷单年月日No.类别文件内容摘要调卷部门调卷人调阅用途调阅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计日原收入编借出日期号档号归还日期年月日备注保管人签章核准:主管:调阅人:●阅档催还单阅档催还单同志:您所调阅的下列档案还期已逾,为方便他人使用和管理,请依档案调阅规则于月日前送还。
档案室年月日档号文号名称借期送还期数量备注宗册●档案调阅单档案调阅单档案名称或收发文号核批调阅人借出日期年月日档号及件数还卷日期年月日(经收人签章)共宗(件)注:本单一式两联,第一联于案卷退还后由档案室退还调卷人,第二联留存档案室备查。
●档案存放位置表档案存放位置表卷宗名称:卷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目录名称目录中案卷起止号存放位置楼层房间档架(柜)栏●阅档催还单存根阅档催还单存根借阅人:档号文号名称借期原定还期数量催单发出日期宗册●图书资料借出卡图书资料借出卡分类编号:资料名称:购入价格:归档日期:借出时限:借出日期借出人归还签认●图书借阅登记表图书借阅登记表年月日编号书名作者出版单位金额借阅人借出日期归还日期备注。
档案管理概论肖秋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第九章

3.地方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
4.档案馆(室)档案工作情况统计;
前三个层次属于宏观层面的档案事业状况统计,是对各级各类档案部门的机构设置、人员、设备、库房、财务、馆藏规模及管理水平等情况的统计;第四层次是对某一档案机构内部进行的微观层面的统计,主要针对档案管理活动各个方面进行统计;主要包括:馆藏量统计、档案构成状况统计、档案利用状况统计、档案用户统计;
分组标志是统计分组的关键;
品质标志:按照事物的质量或者性质差异分组;
数量标志:按照事物的数量属性进行分组;
在档案工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统计分组:
1.对档案管理对象进行分组;
2.对档案管理活动机型分组;
3.对档案利用者进行分组;
档案统计表:对被研究的档案工作现象和过程的指标数字加以叙述的图标;
2.按调查范围,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3.按照调查时间的连续性,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4.按取得资料的方法,有直接观察法、报告法和采访法;
档案统计资料的整理:是对统计调查来的资料、数据进行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以反映统计对象的总体特征。包括统计资料的审核、统计分组、统计汇总和填写统计表;
第三节
档案统计调查是根据管理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搜索和统计资料的过程;
档案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取得各种原始数据和资料,对其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核算。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进行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普遍调查和专门调查,为统计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奠定基础;
档案统计调查的方法:
1.按组织形式,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3.统计表的标题、统计项目名称应精确;
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

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档案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一个组织或机构的正常运转。
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记录了档案流转的全过程,对于机构或组织对档案的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的定义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份重要文档,它是记录着档案流转的全过程,包括档案的接收方和移交方信息、档案的名称、文件号、份数、时间、仓储地点、移交原因、审核者签名等信息,并签字盖章确认。
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的作用是确保档案材料的真实、准确,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可控性,方便后续的档案查询和备份。
二、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的内容一份完整的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接收方和移交方的信息:包括单位名称、联系方式和通讯地址等信息,以便方便双方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2. 档案的名称和文件号:记录每一个档案的具体名称和档案编号,方便后续的查找。
3. 档案的份数:清晰地记录每一个档案的收发份数,以便进行准确的档案存储和流转。
4. 时间和地点:记录每一个档案的移交时间和存储地点,方便随时查找档案。
5. 移交原因和审核者签名:记录每一个档案移交的原因和审核者的签名,保证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的重要性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对于机构或组织对档案的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具体说明:1. 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每一个档案在进行移交与接收时都需要进行记录,包括档案的名称、文件号、份数、时间、仓储地点、移交原因、审核者签名等信息。
这些细节的记录可以提高档案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可控性: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的记录可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可控性。
在档案移交的过程中,每个档案都要进行记录,方便后续的查阅和备份,保证档案的流转轨迹清晰可见。
3. 方便后续的档案查询和备份: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的记录有助于后续档案查询和备份,可以避免档案遗失或丢失的情况,方便档案的管理与使用。
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

案卷目录号
案卷目录题名
或组织机构名称
所
属
年
度
移交
(接收)
日期
移交
(接收)
原因
案卷数量
备
注
小计
其中
永
长
短
移交人(签字):接收人(签字):
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
案卷目录号
案卷目录题名
或组织机构名称
所
属
年
度
移交
(接收)
日期
移交
(接收)
原因
案卷数量
备
注
小计
其中
永
长
短
移交人(签字):接收人(签字):
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
案卷目录号
案卷目录题名
或组织机构名称
所
属
年
度
移交
(接收)
日期
移交
(接收)
原因
案卷数量
备
注
小计
其中
永
长
短
1
归档
移交人(签字):接收人(签字):
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
案卷目录号
案卷目录题名
或组织机构名称
所
属
年
度
移交
(接收)
日期பைடு நூலகம்
移交
(接收)
原因
案卷数量
备
注
小计
其中
永
长
短
移交人(签字):接收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