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统新教材各章增补习题(学生用)2012
201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配套习题21-25章word版本

第21章统计与统计数据一、单项选择题1. ()是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
A.指标B.变量C.观察值D.统计数据2. 把人类的性别划分为男和女,所采用的计量尺度是()。
A.定比尺度B.定类尺度C.定序尺度D.定距尺度3. ()是对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的测度。
A.定类尺度B.定距尺度C.定比尺度D.定序尺度4. 财政收入这一统计指标属于()。
A.相对指标B.时期指标C.时点指标D.平均指标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属于()。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二、多项选择题1. 统计一词的含义是()。
A.统计工作B.统计数据C.统计调查D.统计学E.统计监督2. 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
A.科学尺度B.定类尺度C.定序尺度D.定距尺度E.定比尺度3. 统计数据计量尺度中能进行加、减运算的是()。
A.定比尺度B.定类尺度C.定序尺度D.定距尺度E.定性尺度4. 分类数据()。
A.由定类尺度计量形成B.表现为类别C.通常用文字表述D.不区分顺序E.区分顺序5. 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统称为()。
A.定量数据B.数量数据C.定性数据D.数值型数据E.品质数据6. 按照所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统计指标可以分为()。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比例指标D.平均指标E.变异指标7.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产品产量B.能源生产总量C.股票价格D.商品零售额E.年末人口数参考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统计数据是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
参见教材P169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定类尺度。
参见教材P1693[答案]:B[解析]:定距尺度是对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的测度。
参见教材P1704[答案]:B[解析]: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时期指标可以累积,从而可以得到长时间内的总量。
国经课后习题共107页文档

• Answer: d
6
• 6 For a nation to maximize its productivity in a global economy:
• a. • b. • c. • d.
• Answer: d
5
• 5 Free traders maintain that an open economy is advantageous in that it provide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 a. Increased competition for world producers • b. A wider selection of products for consumers • c. The utilization of the most efficient production
• a. Increase all domestic costs and prices • b. Keep all domestic costs and prices at the same level • c. Lessen the amount of competition facing home
• Answer: b
3
3 How much physical output a worker producers in an hour’s work depends on:
• a. The worker’s motivation and skill • b. The technology, plant, and equiphe product is to manufacture • d. All of the above
2012年初级经济师测试《经济基础知识》基金组织课后练习

2012年初级经济师测试《经济基础知识》基
金组织课后练习
6. 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了双挂钩原则( )。
A.美元按照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价与黄金挂钩
B.美国政府承担按官价兑换其他国家政府所持美元的义务
C.采取弹性较大的汇率安排
D.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E.规定与美元的汇率,从而间接与黄金挂钩
7.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运行特征有( )。
A.国际收支的调节
B.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C.单一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D.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
E.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8. 战后三大国际经济组织是( )。
A.世界银行集团
B.国际金融公司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国际清算银行
E.世界贸易组织
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其宗旨是( )。
A.监督成员国及全球的经济、金融发展和政策
B.促进国际货币领域的合作
C.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
D.向有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提供贷款
E.促进汇率的稳定,保持成员国之间有秩序的汇率安排
1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有( )。
A.份额
B.借款
C.转让债权
D.银行股份
E.业务净收益
11. 世界银行贷款的特点主要有( )。
A.贷款期限较长
B.贷款实行浮动利率
C.贷款是有政策条件的
D.主要是帮助其解决国际收支问题
E.贷款程序严密,审批时间较长。
201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配套习题(第14章)

第十四章财政管理体制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B.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税收管理体制C.财政管理体制是预算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D.我国目前的预算管理体制是分级包干2、公共产品和服务由哪一级政府提供效率更高就由哪一级政府来提供,这体现的政府间事权及支出划分原则是()。
A.区域原则B.技术原则C.收益原则D.效率原则3、下列国家中采用联邦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是()。
A.意大利B.韩国C.德国D.日本4、将一些调控功能较强的税种和体现国家主权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这体现了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
A.集权原则B.恰当原则C.效率原则D.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5、依据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要求,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其原则是()。
A.事权和财权相统一B.事权和收入相统一C.分级管理D.一级政府一级预算6、下列税种,属于地方固定收入的税种是()。
A.消费税B.房产税C.关税D.资源税7、根据分税制体制改革,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收划分为()。
A.地方税B.中央税C.中央地方共享税D.营业税8、近年来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完善在收入划分方面的内容不包括()。
A.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B.改革出口退税负担机制C.建立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体系D.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分配中新批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部分收入上缴中央财政9、下列税种中,从2002年1月1日起成为我国中央地方共享税的是()。
A.增值税B.所得税C.证券交易印花税D.资源税10、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B.庇古C.弗里德曼D.凯恩斯11、在我国,为了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由上级政府安排给下级政府的补助支出,称为()。
A.专项转移支付B.横向转移支付C.一般性转移支付D.其他转移支付二、多项选择题1、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一般遵循的原则是()。
2012年高考政治多变的价格练习题及答案

2012届第一轮政治(人教版)复习必修1 第1单元第2课多变的价格一、单项选择题1.(原创题)从2010年11月1日到11月10日,只用了十天,一种名为PTA用于纺织服装的化纤产品价格每吨上涨了2675元。
导致PTA价格上涨是因为棉价高烧两个月,市场急需找一种替代品,PTA就成为资金追击的目标。
上述现象中该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 ) A.价值决定价格 B.供求影响价格C.生产决定价格 D.劳动生产率影响价格解析:由于棉花价格高涨,它的替代品出现供不应求,所以价格上涨。
答案:B2.价格变动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面对商品降价,企业必须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样做的经济意义是( )①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竞争优势②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获得竞争优势③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做到以质取胜④提高产品降价空间A.②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④解析: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降低个别劳动时间,①排除;②符合题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③排除,故选A项。
答案:A3.读下图:当价格运行到a点时,可能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A.企业扩大规模增加投资B.商品供过于求C.市场秩序混乱D.商品处于卖方市场解析:当商品运行到A点时处于最低谷,说明该商品价格最低,应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故选B。
答案:B4.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许多企业正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首脑”企业,不做“手脚”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是因为( )A.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价格的高低B.采用先进技术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量C.减少个别劳动时间可以形成价格优势D.降低劳动消耗可以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解析:本题考查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A、B不选;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有直接联系,D不选。
故选C。
5.回顾近年来的房地产政策,宏观调控对房地产这个行业用得最“狠”的一个词是“平抑”。
2012级专升本经管类第二学期作业题doc

《西方经济学》自学作业题第一章习题一:1题第二章习题二:1题、5题第三章习题三:1题、11题第四章习题四:1题第五章习题五:7题、8题第六章习题六:1题第七章习题七:1题第八章习题八:1题、5题第九章习题九:1题、7题第十一章习题十一:1题、2题、5题第十二章习题十二:1题、4题第十三章习题十三:1题第十四章习题十四:1题、2题第十五章习题十五:1题第十六章习题十六:1题、6题第十八章习题十八:1题、6题第十九章习题十九:1题、3题《管理会计》自学作业题第一章一、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第二章一、以下是某公司的成本费用项目:(1)商品的购买成本;(2)广告费;(3)组装部门工人的工资;(4)销售人员的工资;(5)生产设备的电费;(6)应付票据的利息;(7)营销部门的店门租金。
要求:将以上项目区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二、以下是某公司的成本费用项目:(1)研究开发费;(2)保险费;(3)直接人工成本;(4)直接材料成本;(5)销售经理工资;(6)外请顾问咨询费;(7)设备折旧费;要求:指出以上各项目哪些属于变动成本?哪些固定成本?三、航空公司往往会由于飞机航班客座不满而影响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客座利用率,ABC航空公司采用了许多不同的经营策略。
其中一种方法是如果乘客对于乘坐飞机的时间没有具体的要求,在某一段时间的任何一个时点内都是可以接受的,航空公司往往采用预约登记、临时安排、价格优惠的策略来吸引顾客。
因为乘客只要求在一个时间内给予安排,而在该时间内的具体时间和班次可由航空公司具体安排,因而ABC航空公司计划通过该方式掌握一部分灵活的客源,可以利用这部分客源对各航班的乘客人数进行合理调节。
当某一航班的客座不满时,就可根据这些乘客的预约,适当安排乘客乘机,从而使各航班尽量达到满座,提高客座利用率。
要求:用成本性态分析的原理对ABC航空公司上述的经营决策进行分析,并列举在生活中关于该原理的类似应用。
2012高中历史 4.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每课一练12 新人教版必修2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1.(08某某基本能力测试)(1分)“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哪一篇历史文献?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在武昌、某某、某某、某某等地的谈话要点》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2.(2008某某)1980年,某某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
20世纪90年代,某某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X例奖”。
某某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毗临港澳B.政策扶持C.科技领先D.资源丰富3.(2008年某某文基)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
这反映我国当时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B.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4.(2008年某某单科)农村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5.(2009高考某某文科基础)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6.(2009某某文综高考)1984年3月24日,某某省55位厂长经理在《某某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
随后,《人民日报》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
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2009高考某某文综)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年份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一年26.6 32.1 41.3第二年27.2 34.3 38.5第三年28.8 36.7 34.5A.1949--1951年B.1953--1955年C.1958--1960年D.1979--1981年8.(2010某某卷)图8是某某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
2012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强化辅导讲义(第一章)

2012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强化辅导讲义(第一章)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教材结构】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一节市场需求本节考点:1.需求的含义2. 需求函数3. 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本节内容:一、需求的含义【例题1:2011单选】在构成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外,还应包括( )。
A.消费者的潜在收入B.消费者的支付能力C.产品的市场价格D.产品的生产成本【答案】B二、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例题2:09年单选】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 ) 。
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答案】B【解析】替代品价格上升,导致甲商品需求量增加50个单位,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减少80个单位,二者共同影响是甲商品需求量减少30个单位。
本题实质考核替代品、互补品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例题3:2010年多选题】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
A.消费者偏好B.互补品价格C.消费者的收入D.生产成本E.预期【答案】ABC(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例题4:单选】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 )。
A.需求量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B.需求曲线的位移C.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供给曲线的位移【答案】B第二节市场供给本节考点:1、市场供给的含义2、供给的影响因素3、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本节内容:一、供给的含义二、供给的影响因素(1)产品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
(2)生产成本。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3)生产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历年投资价格指数 定基指数 100 105 106 115 115 120 130 150
c 历年固定资产总投资 不变价格
d 年末固定资产总存量 不变价格
e 历年固定资产折旧
g 年末固定资产净存量 不变价格
h 年末固定资产净存量 重置价格
i 年末固定资产总存量 重置价格 * 设第 1 年以前的存量和流量均为零;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 5 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9
①求各年末按重置价格计算的固定资产净存量; ②求各年末按重置价格计算的固定资产总存量; ③试讨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各年固定资产总投资与净投
资、总存量与净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思考题6-23】 在资金流量表中,可以通过“净金融投资”或
“净贷出(储蓄投资差)”指标来判断一个部门的资金 余缺情况。 请问:在资产负债表中,怎样观察和判 断一个部门的资金余缺?这与资金流量表所说明的问 题有何异同?
其他负债
160
⑶重估价资料
非金融资产 +220
证券
+200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该部门的 期初资产负债表、资产负 债变动表和期末资产负债 表。
6
补充题6-22
永续盘存法练习
符 指 标 项 目 计价方式
年 份(t)
号
12345678
a 历年固定资产总投资 原始价格 600 840 1060 1265 1380 1800 2340 3000
或“赤字”; 将某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相互抵消,计算其“顺差”或
“逆差”; 将某部门内部各企业间的收入与支出、资产与负债相互抵
消,计算其“净收入”和“净资产”。 将某银行发放的贷款与接受的贷款分别做账记录。 将某银行发放的贷款与接受的贷款冲抵后做账记录。
3
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核算)补充习题
补充题4-25 设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其 他产业部门。已知:
(1)农业部门生产农产品170单位、工业品20单位、其 他产品10单位,消耗农产品15单位、工业品35单位、 其他产品15单位;
(2)工业部门生产农产品30单位、工业品350单位、其 他产品20单位,消耗农产品25单位、工业品185单 位、其他产品30单位;
(3)其他部门生产农产品10单位、工业品10单位、其 他产品140单位,消耗农产品8单位、工业品40单位、 其他产品16单位。
4
试根据给定条件: (1)编制U-V型投入产出表(利用相应的平衡关系进行必要
推算),并计算各产业部门的混合消耗系数、生产构成 系数和市场份额系数; (2)运用产品工艺假定推算纯部门的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 (3)运用部门工艺假定推算纯部门的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 (4)比较并说明:基于以上两种工艺假定得到的纯部门投入 产出表有何不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5
第六章(资产负债核算)补充习题
补充题6-21
已知某非金融部门的如下 资料(单位:万元):
⑴期初存量
非金融资产 2000
通货和存款 300
证券
400
其他金融资产 300
长期贷款
800
商业信贷
600
其他负债
400
⑵期内流量
非金融投资 200
通货和存款 1680
证券
160
其他金融资产 200
长期贷款
1160
国民经济统计学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
各章补充习题
厦门大学 杨 灿 主讲
目录
第一章(导论)补充习题 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补充习题 第六章(资产负债核算)补充习题
2
第一章(导论)补充习题
1-24 请看下例,区分所采用的是何种数据汇总原则: 将某家银行在一定时期内的贷款变动额增减相抵,计算其
“贷款净增加(或净减少)”; 将某地财政部门的收入与支出相互抵消,计算其“盈余”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