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的经济价值及栽培技术
佛手的经济价值

佛手的经济价值佛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用佛手制成的各种药酒,芳香扑鼻、甘纯味美,多次受到专家的肯定;用金佛手制成的保健茶,获得国家专利,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鉴定,金佛手保健茶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是祖国中草药遗产宝库的新发掘;用佛手果、皮、叶提取的芳香油,已被国际上作为高级烟用香精的重要原料。
专家认为,利用佛手加工食品、饮料、酿制佛手酒等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在广东肇庆高要一些地区,佛手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产业、佛手果、佛手片、佛手苗、佛手花等贸易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入,也为全国的药材市场提供了优质的药用佛手,另外还有佛手制成的凉果食品,淅江金华的观赏性佛手等都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
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
主产于广东肇庆、高要、德庆、云浮、四会、郁南等地,称“广佛手”,为地道品。
产于四川者,称“川佛手”。
产于浙江者,称“京佛手”。
此外,广西、安徽、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出产。
佛手以广东产品为好,果大质佳,品质最优,加工的商品“金边白肉”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
为广东地道药材“十大广药”之一。
佛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
佛手的花有白、红、紫三色。
白花素洁,红花沉稳,紫花淡雅。
佛手的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
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形状奇特似手,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
有诗赞曰:“果实金黄花浓郁,多福多寿两相宜,观果花卉唯有它,独占鳌头人欢喜。
”佛手的名也由此而来。
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
佛手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胀佛手、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
据史料记载,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花、果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
佛手的栽培管理技术

佛手的经济价值
佛手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果实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 等成分,具有理气、化痰、止咳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 、胃痛等疾病。
此外,佛手还可用于制作果酱、果汁等食品,具有独特的 风味和营养价值。
佛手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佛手作为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水果 ,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
佛手的栽培管理技 术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15
目 录
• 概述 • 佛手的生长环境 • 佛手的栽培技术 • 佛手的田间管理 • 佛手的采收与加工 • 佛手的市场与销售 • 佛手的应用与开发
01
概述
佛手的基本介绍
佛手为芸香科柑橘属香橼的变种,果实顶端分裂成5-8片状, 伸开如手指形状,果皮淡黄色,果肉浅白色至淡黄色,肉质 脆嫩,多汁,有香气。
移栽定植
移栽时间
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移 栽,以避免高温和低温对 植株的影响。
移栽方法
将幼苗移栽到较大的花盆 或田地中,保持土壤湿度 和温度适宜,促进植株的 生长。
定植管理
在定植后需要定期浇水、 施肥和除草,以促进植株 的生长和发育。
04
佛手的田间管理
施肥管理
基肥
在种植前,应施用充足的有机 肥作为基肥,为佛手提供长期
病虫害防治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农业措施,增强佛 手的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 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可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应选择 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确保食品安全。
05
佛手的采收与加工
中药材佛手种植栽培技术

中药材佛手种植栽培技术佛手: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丈余。
春分至清明第一次开花,常多雄花,结的果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后,9-10月成熟,果大供药用,肉白,无种子。
通常用作中药,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种药用功能。
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
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为观赏植物。
佛手柑被大量制作成凉果食用及出售。
生长习性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
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
最适生长温度22-24℃,越冬温度5℃以上,年降水量以1000-1200毫米最适宜,年日照时数1200-1800小时为宜。
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长。
产地分布佛手在中国广东多种植在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平原开阔地带,而在四川则多分布于海拔400-700米的丘陵地带,尤其在丘陵顶较多。
中国长江以南各地有栽种。
南方各省区多栽培于庭院或果园中。
广西、安徽、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出产。
繁殖方法佛手扦插、嫁接、高压繁殖均可。
扦插时间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从健壮母株上剪取枝条为插穗,约1个月可发根,两个月发芽,发芽后即可定植。
也可用长枝扦插,取3-4年健壮枝条,剪成长50厘米作插穗。
扦插插条准备:扦插前应选7-8年生健壮的母树,剪去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老健枝条,剪除叶片及顶端嫩梢,截成长17-20厘米的插条,扦插的成活率在90%以上,苗子生长也很健壮。
凡幼树枝条或徒长枝,不可用。
因这类枝条栽后常常不易结果。
整地扦插:苗床最好选择土壤较厚的沙土,以便将来取苗。
地选好后,深耕耙细,施人畜粪水,作成宽1.3m的高畦,畦沟宽约30厘米,深约20厘米。
佛手的栽培管理技术

施肥
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害虫,以及炭疽病、煤烟病等病害。如有发生,要使用生物农药或低毒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病虫害防治
03
佛手的日常管理
浇水频率
佛手需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夏季每天浇水一次,冬季每2-3天浇水一次。
浇水量
每次浇水要浇透,避免积水。梅雨季节要及时排水,防止土壤过湿。
浇水与排水
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鸡粪、猪粪等。同时也可以使用复合肥,但要注意氮、磷、钾的比例。
佛手的基本信息
佛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佛手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健胃、化痰、止咳、平喘等方面。
佛手在民间还被用于治疗小儿厌食、消化不良、呕吐等症状。
佛手的历史与文化
佛手分为多种类型,如广东佛手、浙江佛手、四川佛手等。
佛手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广东、浙江、福建等省份栽培面积较大。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如利用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来防治红蜘蛛等害虫。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可以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如使用农药等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但是在使用化学药剂时一定要注意使用量和剂量的控制,以避免对佛手和环境造成污染。
病虫害防治问题
03
04
05
总结词
挑选分级
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
保证产品质量
施肥与修剪
施肥种类
春季佛手萌芽时施一次底肥,4月份和6月份各追一次速效肥。
施肥时间
春季佛手萌芽时进行修剪,剪去病枝、弱枝、过密枝等。
修剪时间
常见病虫害
佛手易受炭疽病、锈病、红蜘蛛等病虫害的侵害。
防治方法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可使用甲基托布津、三唑酮等药剂防治病虫害。同时要保持通风良好,增加光照,提高佛手的抗病能力。
佛手植物怎么养佛手的主要价值

佛手植物怎么养佛手的主要价值佛手植物怎么养佛手的主要价值佛手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丈余,茎叶基有长约6厘米的硬锐刺,新枝三棱形。
那么你对佛手的养殖方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佛手植物怎么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佛手的养殖技巧种植佛手不耐寒,较耐阴,过强光照会造成日灼或伤害浅根群。
其生长适温为10-31℃,0℃以下需移入大棚越冬,43℃下仍能正常生长。
在广东、广西可露地种植,亩植110株左右。
佛手对土质要求不严,以疏松、肥沃、透气、渗水性能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黄红砂土次之。
苗木新梢转绿后四季均可种植,最佳植期为1-5月和8-9月。
施肥佛手施肥应根据树龄大小、生长好差而定。
一般头3年在3-8月每月宜施一次速效有机肥;进入盛果期后一年可追肥3次,分别在花前、幼果期和采果后及时施入麸饼、堆肥、人畜粪尿并加入磷钾肥或复合肥,尤其要注意施好冬肥。
佛手在未进入结果期应施好攻梢肥:即在发春梢、夏梢、秋梢前10天施一次速效化肥及农家肥,一般每株施尿素约30g,磷肥100g 与5千克鸡牛粪拌匀后,结合中耕除草,开挖宽30厘米,深25厘米的环状沟施下,覆土盖严。
9月份后不能施肥,防止晚秋梢徒长。
佛手种后第二年就可进入结果期,可连续收果30年左右。
每年应施肥四次,第一次花前肥,宜在3月中旬施下,每株施腐熟人粪尿5千克;第二次在开花盛期,需肥量较大,每株施腐熟鸡牛粪5千克、尿素150g;第三次在“小暑”前后施壮果肥,重施磷钾肥,以促进果实的膨大提高产量,每株施复合肥1公斤与腐熟鸡牛粪5千克混合施下,同时用100g磷酸二氢钾兑水50千克喷施一次叶面肥,对促进树势旺盛及果实膨大十分有利。
第四次施采果肥;9-10月份采果后,在植株的两边沿树冠滴水线开挖宽40厘米,深40厘米的对称沟,每株施腐熟鸡牛粪10千克,复合肥1千克与混合后回坑。
定植扦插苗或嫁接苗培育一年后,幼苗高达50厘米时,春秋两季都可定植,以2月份气温开始转暖,新芽即将萌发时较好。
佛手瓜苗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佛手瓜苗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佛手瓜是一种经济作物,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佛手瓜苗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要选择适宜的生长环境,确保阳光充足、土壤肥沃通风良好。
种植密度设置要合理,保证植株之间的距离适当,避免过度拥挤。
适时施肥管理也是关键,要根据生长期不同的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科学的灌溉技术是确保植株生长的关键,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进行灌溉管理。
病虫害防治措施也不可忽视,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佛手瓜苗密植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潜力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帮助农户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佛手瓜苗、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生长环境、种植密度、施肥管理、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产量、重要性、潜力1. 引言1.1 佛手瓜苗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佛手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苗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内种植更多的苗,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在佛手瓜的种植过程中,密植技术是一项关键的栽培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产量。
密植技术不仅能够增加作物的单位产量,还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佛手瓜苗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产量,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
掌握佛手瓜苗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对于农民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接下来的将介绍适宜的生长环境、种植密度设置、适时施肥管理、科学的灌溉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佛手瓜苗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农民可以提升自身的种植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佛手瓜的产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正文2.1 适宜的生长环境佛手瓜苗是一种独特的蔬菜作物,要想获得高产,首先就需要为其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适宜的生长环境对佛手瓜苗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可以影响其生长速度和产量。
佛手瓜高产栽培技

佛手瓜高产栽培技佛手瓜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为多年生,温带地区因无法安全越冬,多为一年生。
随着我国居民饮食消费结构的不断改善及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佛手瓜渐渐成为消费者喜爱的蔬菜品种之一。
佛手瓜的种植条件较为简单,庭院、房前屋后、村边地头都可种植,病虫害较少,产量高,风味好,耐贮运。
一般亩产量5000千克左右,最高亩产可达9000千克,经济效益可观。
现将佛手瓜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掌握特性,适时定植。
佛手瓜易受冻害,一定要选择霜期过后定植。
各地可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定植时期。
一般选择在“五一”节前后移栽。
如果采用地膜覆盖,可适当提前。
2、选地整地,施足基肥。
只要水能保证,坡地平地均可,选好的地块先挖一个长、宽、深各1米左右的深坑,用混合均匀的农家肥回填深坑。
如果连片种植,种瓜育苗的,每亩种植20-30株;用切段扦插的小苗栽培,密度可适当加大,行距3m~4m,株距2m,每亩种植80~110株。
为提高农家肥肥效,可在每100千克的人粪尿中加5-7千克过磷酸钙,搅拌均匀,存放5-10天发酵后,在每坑穴内适量施用。
3、精选瓜苗,覆膜防冻。
选择健壮、无病的带土坨瓜苗,放入坑穴内,用农家肥和细土将之与地面平齐埋好,细水足量浇好围坑内。
如果定植偏早,要采用薄膜覆盖,以防冻害。
4、耐心细致,加强管理。
佛手瓜有4个月左右的生长前期,地上茎生长缓慢,茎基部侧枝生长较快,易形成丛生状。
前期要及时抹去太多的萌芽,每株保留3-5个粗壮的枝蔓为宜。
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进入爬蔓期,要尽早搭架固秧。
越夏时注意及时浇水,土壤保。
佛手的栽培与管理

佛手的栽培与管理佛手的栽培与管理佛手属柑橘在珍稀树种,是名贵的中药材。
目前,市场上干佛手种每公斤达260至300元。
佛手是农民易学、好种的药材树种。
一、土壤条件的选择佛手适宜在偏酸性土壤上栽植,一般土壤PH值在6至7之间适宜生长。
沿海地区亦能在地势高爽、排灌通畅、土壤含量较轻的地方栽培。
二、育苗繁殖的方法佛手繁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枝条扦插:二是压条繁殖。
枝条扦插一般在每年的3至4月份进行。
先从佛手树上选择枝条充实,芽子饱满,先一年生枝条剪截,剪成4至5寸长的插穗,扦插前先用PT生根粉浸根2至3小时;扦插的株、行距为0.4×0.2尺,扦插后穗条露出地面2至3个芽子。
畦内用塑料薄膜拱起,增温促长,促使穗条及早萌发生根。
压条每年7至8月份进行,将较长的侧枝压在地下,数日后地下的枝条就能生出根须,然后切断,在第二年春移栽培育。
三、栽培的稀稠密度佛手栽植的密度以稀为好,采取单行单株栽植,一般株距一丈,行距一丈,每亩田60距株。
栽植时要施足基肥,然后定穴栽植。
四、管理要求及措施佛手属浅根性树种,侧根在土壤内呈水平生长,冬天不适合深翻,夏季要浅除薅草,发防深除损根,影响生长。
追肥时可将地表浅除松土,然后把肥料泼浇地面,第一层离地面50公分进行定干,定干后从主干上长出3至4个侧枝,向四周分开生长,继后又从主干上长出一主干,继续向上生长,长到40~50公分,仍截掉主干,主干上长出的侧枝留住为第二层主枝,整个树体高度在2米左右。
对树冠内的过密枝在冬、夏季节适当疏剪,以调剂好树冠内水分的和光路,过到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的目的。
五、病虫害的防治佛手乃属甜性树种,香味较浓,容易诱集天年和红蜘蛛的发生。
因此,在生长季节要做好红蜘及天牛的防治,可用1605及三氯杀螨醇1000至1500倍液进行防治。
对于蛀干害虫天牛可用毒歼和药液注孔毒杀。
对病害,开花后可用多菌灵和托布津进行防治,以提高花后的坐果率。
六、果实的采收及销售佛手果实分期成熟,一年采收8至10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佛手的经济价值及栽培技术
作者:陶娟, 许慕农, 李萍, 王焕臣, 路秋生, 荣绍乾
作者单位:陶娟,路秋生,荣绍乾(泰山管委会,271000), 许慕农(山东农业大学), 李萍(山东省林业局林场站), 王焕臣(蒙阴县林果苗木良种繁育中心)
刊名:
山东林业科技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7(1)
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植物志 1992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1987
3.四川省医药研究院川南药物种植研究所四川中药材栽培 1998
4.何海音中药广佛手化学成分的研究 1988(06)
5.肖培根;李大鹏;杨世林新编中药志 2002
6.黄泰康;丁志遵;赵守训现代本草纲目 2001
7.施学斌金华奇葩-佛手 1997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dlykj20070102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