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仿真实验报告_电容反馈三端振荡器_HUST_华中科技大学

合集下载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引言振荡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固定频率的信号的电路,它在无线通信、射频电路和其他电子设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振荡器电路,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验证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目的1. 了解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2. 掌握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实验方法3. 观察和分析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特性实验原理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是由一个LC谐振回路和一个放大器构成的。

当LC回路和放大器达到一定的条件时,就会产生自激振荡。

在振荡器的输出端,通过反馈网络将一部分输出信号送回到输入端,从而维持振荡的持续。

实验器材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4. 电路板和连接线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原理搭建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电路2.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3.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的输出波形4. 测量并记录振荡器的频率、幅度和波形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频率为f,幅度为A,波形为正弦波。

在不同的频率和幅度下,振荡器都能够稳定地输出正弦波信号,验证了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搭建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电路,观察和测量其输出波形特性,验证了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振荡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路,对于理解和应用振荡器电路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其工作原理和实验方法。

振荡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振荡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电容回授三端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虚拟仿真分析

电容回授三端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虚拟仿真分析

电容回授三端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虚拟仿真分析作者:程秀英侯卫周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4年第09期摘要:利用Multisim 10.1软件对电容回授三端式正弦波振荡电路进行仿真分析,观察了振荡器输出波形的振幅和振荡频率,并改变谐振回路电容大小,说明了参数的变化对输出波形振幅和振荡频率的影响。

通过实例验证了将Multisim 10.1引入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教学后,能更准确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通信电子线路的理论内容,提高学生对电路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得出了Multisim 10.1软件在电子线路实验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关键字:电容回授;三端式正弦波;振荡电路;虚拟仿真中图分类号: TN751⁃34; TP39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09⁃0131⁃030 引言正弦波振荡器是不需外加输入信号,便能自行产生输出正弦波信号的电路。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引入正反馈原理构成的振荡器,它的最大特点是不需外部信号的控制[1]。

正弦波振荡器输出波形的频率、幅度完全由振荡电路本身参数大小来决定。

在通信、广播和电视系统中要进行信号的调制需产生高频载波信号,这需用到振荡电路,在工业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内,如高频感应加热、熔炼、超声波焊接、超声诊断和核磁共振成像等都需用到振荡器[2]。

三端式电容回授(回授又称为反馈)LC正弦波振荡器,由于反馈主要是通过电容,高频时电抗小,能较好的滤除高次谐波,使得振荡器输出的波形质量高,频率稳定度高,适用于频率较高的波段[3],因此它常用于本振、调频和压控振荡器VCO等通信电子线路中。

Multisim 10.1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该软件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因此许多高校常将Multisim 10.1用于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教学中[4]。

Multisim三相电路仿真实验

Multisim三相电路仿真实验

Multisim三相电路仿真实验————————————————————————————————作者:————————————————————————————————日期:2--3 实验六 三相电路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练运用Multisim 正确连接电路,对不同联接情况进行仿真;2、 对称负载和非对称负载电压电流的测量,并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总结;3、 加深对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性线作用的理解。

4、 掌握示波器的连接及仿真使用方法。

5、 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和查找故障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1.PC 机一台 2.Multisim 软件开发系统一套 三、实验要求1.绘制出三相交流电源的连接及波形观察 2.学习示波器的使用及设置。

3.仿真分析三相电路的相关内容。

4.掌握三瓦法测试及二瓦法测试方法 四、原理与说明1、负载应作星形联接时,三相负载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的相电压。

这种联接方式的特点是三相负载的末端连在一起,而始端分别接到电源的三根相线上。

2、负载应作三角形联接时,三相负载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的线电压。

这种联接方式的特点是三相负载的始端和末端依次联接,然后将三个联接点分别接至电源的三根相线上。

3、电流、电压的“线量”与“相量”关系测量电流与电压的线量与相量关系,是在对称负载的条件下进行的。

画仿真图时要注意。

负载对称星形联接时,线量与相量的关系为: (1)P L U U 3=(2)P L I I =负载对称三角形联接时,线量与相量的关系为:(1)P L U U = (2)P LI I 3=4、星形联接时中性线的作用三相四线制负载对称时中性线上无电流,不对称时中性线上有电流。

中性线的作用是能将三相电源及负载变成三个独立回路,保证在负载不对称时仍能获得对称的相电压。

--4 如果中性线断开,这时线电压仍然对称,但每相负载原先所承受的对称相电压被破坏,各相负载承受的相电压高低不一,有的可能会造成欠压,有的可能会过载。

电容回授三端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虚拟仿真分析

电容回授三端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虚拟仿真分析

电容回授三端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虚拟仿真分析程秀英;侯卫周【摘要】The three-terminal capacitor feedback sine wave oscillating circuit was analyzed and simulated with Multisim 10.1 software. The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of the output waveform of an oscillator were observed. The influence of the circuit pa-rameter change on the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was explained by changing the capacitor value of parallel resonant circuit. The fact that introduction of Multisim 10.1 software into experiment teaching of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circuits might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theory knowledge of the circuits,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circuit problem, and bring up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much more was verified by examples. This shows that the Multisim 10.1 software is playing a very important helping role in experiment teaching of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circuits.%利用Multisim 10.1软件对电容回授三端式正弦波振荡电路进行仿真分析,观察了振荡器输出波形的振幅和振荡频率,并改变谐振回路电容大小,说明了参数的变化对输出波形振幅和振荡频率的影响。

Multisim仿真实验报告_单级单调谐放大器_HUST_华中科技大学

Multisim仿真实验报告_单级单调谐放大器_HUST_华中科技大学

本科生(Multisim仿真)报告题目:单级单调谐放大器学号HUST姓名华中科技大学专业通信工程1301班指导教师黄佳庆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2015年11 月14 日1 原理电路图C 4R3L FC FC 3R 2R 1C 2P 1R 4P 2ab L –+图1-1-1 原理电路图【第三章3.3晶体管谐振放大器】2 仿真电路图图2-1-1 仿真电路图仿真电路图说明:因为不知道如何设置电感抽头参数,故采用两个电感串联代替电感抽头。

3 仿真结果3.1 时域输入波形:信号源输入波形输出波形:负载电阻R 3(10K )两端波形分析:由上图可知,当输入频率为谐振频率时,晶体管的负载等效为一个电阻,输出波形幅值最大,但由于fe ϕ的存在,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的相位差为fe ϕ+180。

3.1.1 关键点电压波形输入波形:信号源输入波形输出波形:电容C 3(56pF )两端波形输出波形 Channel B输入波形 Channel A图3-1-1 电容的电压波形输入波形:信号源输入波形输出波形:电感L1+L2两端波形图3-1-2 电感的电压波形输入波形Channel A输出波形Channel B输入波形Channel A输出波形Channel B3.1.2 关键点电压、电流值信息3.1.3 品质因数(Q 值)3211062.62.302.0-⨯===P P 2212222122g oe ie poe ie p g p g g C C p C p C ∑∑=++=++令∑∑=g C 0L Q ω3.2频域3.2.1幅频特性图3-2-1 幅频特性分析:由上图可知,输出信号的幅度随输入频率远离谐振频率时的改变而变化,其中输出幅度最大的点对应的频率为谐振频率,而当输入频率远离谐振频率时,输出信号的幅度会降低。

3.2.2相频特性图3-2-2相频特性分析:由上图可知,当频率较低的时候,晶体管的负载呈感性,电压的相位超前于电流;当频率较高的时候,晶体管的负载呈容性,电流的相位超前于电压,。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实验报告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实验报告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学习其工作特性和参数影响规律,培养学生对于实际电路的调试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是一种常用的振荡器电路,它由一个LC谐振回路和一个三极管组成。

当谐振回路中的电容和电感相互作用时,会形成一个正弦波信号,而三极管则起到放大信号的作用。

在LC谐振回路中,当电容C和电感L组合成一个谐振回路时,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自激振荡。

此时,谐振回路中会有一定的能量存储,并且不断地从这些能量中提取出一部分来放大形成输出信号。

同时,在输出端口上还需要加入一个滤波网络来过滤掉高频噪声和杂波。

三、实验器材1. 万用表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三极管5.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四、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调整电阻和电容的值,使得输出波形为正弦波。

2. 测量并记录输出波形的频率、幅度和相位。

3. 调整电阻和电容的值,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4. 将三极管更换为其他型号,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在LC谐振回路中,当电容和电感组成一个谐振回路时,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自激振荡。

此时,谐振回路中会有一定的能量存储,并且不断地从这些能量中提取出一部分来放大形成输出信号。

同时,在输出端口上还需要加入一个滤波网络来过滤掉高频噪声和杂波。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调整了电阻和电容的值,使得输出波形为正弦波,并测量了其频率、幅度和相位。

随着参数的变化,我们也观察到了输出波形的变化,并记录了相关数据。

此外,我们还更换了三极管型号,发现不同型号的三极管对于输出信号也有影响。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学习了其工作特性和参数影响规律。

同时,我们也培养了对于实际电路的调试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实验报告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实验报告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电路,了解和掌握该类型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实际测试和测量。

实验材料•电源•电容•电感•电阻•示波器•万用表实验步骤第一步:搭建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需要使用电容、电感和电阻来搭建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第二步:连接电源将电源与电路相连,确保正负极正确连接,以避免电路短路或其他安全问题。

第三步:调节电路参数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需要调节电路中的电容、电感和电阻参数,以便实现振荡器的工作。

可以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的频率和振幅,根据需要调整电路中的元件数值。

第四步:观察振荡器工作在调节电路参数后,我们可以通过示波器观察振荡器的输出波形。

根据实验要求,可以测量输出波形的频率、幅度等指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第五步:记录实验结果将实验中观察到的振荡器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包括电路参数、示波器测量值等。

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我们成功搭建了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并观察到了其工作情况。

通过示波器的测量,我们得到了输出波形的频率和幅度数据,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该LC电容反馈式振荡器的工作频率和理论值非常接近,证明了该振荡器电路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了输出波形的振幅和频率的关系,并分析了其中的原理。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LC电容反馈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熟悉了实际搭建和调试振荡器电路的操作方法。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搭建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并对其进行测试和测量,达到了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该类型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并获得了实验数据和结果。

通过与理论计算值的比较,我们验证了该振荡器电路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振荡器输出波形的特点和频率与振幅的关系。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还提高了实际搭建和调试电路的能力。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实验报告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实验报告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引言:振荡器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一个模块,它能够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在无线电通信、射频技术、音频处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电路,研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目的:1. 了解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原理;2. 掌握搭建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电路的方法;3. 测量并分析振荡器的频率、幅度和波形等参数。

实验装置:1. 信号发生器;2. 电容、电感、电阻等元件;3. 示波器;4. 多用途电路实验板。

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搭建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电路;2.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电路的输入端,设置合适的频率和幅度;3. 将示波器连接到电路的输出端,观察并记录波形;4. 调节电路参数,如电容、电感的数值,观察波形变化;5. 测量并记录振荡器的频率和幅度。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通过调节电路参数,我们观察到了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振荡信号。

示波器显示出了稳定的正弦波形,频率在可调范围内变化。

讨论与分析: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正反馈的原理。

当电路中的幅度满足一定条件时,振荡器能够自激振荡。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调节电路参数,使得振荡器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工作。

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了电路参数对振荡器性能的影响。

例如,当电容的数值增大时,振荡器的频率也随之增大;当电感的数值增大时,振荡器的频率也随之增大。

这些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符。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并且观察到了稳定的振荡信号。

我们还通过调节电路参数,研究了振荡器的频率和幅度等性能参数。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

实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电路参数的稳定性和精确度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

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使用其他类型的振荡器电路,比如rc电容反馈式振荡器或者晶体振荡器等,以进一步扩展实验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Multisim仿真)报告题目:电容反馈三端振荡器—Coplitts电路
学号HUST
姓名华中科技大学
专业通信工程
联系邮箱
指导教师黄佳庆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
2015年12月2日
仿真报告要求
一、提交Multisim文件+仿真报告(见模板),一起发至
jqhuang@
二、建议软件采用Multisim10.0版本,便于运行检查
三、参考文献需要在正文中引用,且为顺序引用
四、请将仿真报告的文件名补齐
五、Multisim文件的文件名与仿真报告的文件名一致
P P P
P
1原理电路图
下图为电容反馈三端的典型电路(
关键点标记为p1,p2,p3,p4):
图5-11(a)电容三端式振荡电路[1]
等效电路图如下:
图5-11(b)电容三端式振荡电路等效电路图
2仿真电路图
仿真电路图如下,耦合电容取10nf,旁路电容取0.1uf,C1和C2分别取10nf 和30nf,电感L 取25uH.
图2-1-1仿真电路图3仿真结果
3.1时域
3.1.1关键点电压波形
(1)p1点电压(即vf)波形
图3-1-1p1点(vf)的电压波形(2)p2点电压(即vi)波形(滤掉直流成分后的)
图3-1-2p2点(vi)的电压波形(3)p3点电压波形
图3-1-3p3点的电压波形(4)p4点电压波形
图3-1-4p4点的电压波形
3.1.2关键点电流波形
各关键点的电压电流频率如下图所示:
Probe1
V: 1.40 V
V(p-p): 3.28 V V(rms): 1.18 V V(dc): -233 mV I: -15.0 mA
I(p-p): 229 mA I(rms): 81.6 mA I(dc): 1.07 mA Freq.: 351 kHz Probe2
V: 3.68 V
V(p-p): 3.24 V
V(rms): 2.38 V
V(dc): 2.08 V
I: 2.77 mA
I(p-p): 3.10 mA
I(rms): 1.73 mA
I(dc): 128 uA
Freq.: 351 kHz
Probe3
V: -5.16 V
V(p-p): 9.87 V
V(rms): 3.51 V
V(dc): -240 mV
I: 17.8 mA
I(p-p): 229 mA
I(rms): 81.6 mA
I(dc): -940 uA
Freq.: 351 kHz
Probe4
V: 3.02 V
V(p-p): 9.88 V
V(rms): 8.69 V
V(dc): 7.94 V
I: -10.3 mA
I(p-p): 13.5 mA
I(rms): 3.76 mA
I(dc): -1.22 mA
Freq.: 351 kHz
3.2频域
3.2.1幅频特性
(1)p1点(vf)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2-1所示
图3-2-1p1点的幅频特性
由图可知,p1点的工作频率为367kHz,同时还有直流分量。

(2)p2点(vi)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2-2所示
图3-2-2p2点的幅频特性
由图可知,p2点的工作频率为367kHz,同时还有直流分量
(3)p3点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2-3所示
图3-2-3p3点的幅频特性
由图可知,p3点的工作频率也为367kHz,同时还有直流分量。

(4)p4点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2-4所示
图3-2-4p4点的幅频特性
由图可知,p4点的工作频率也为367kHz,同时还有直流分量。

综上所述,整个电路工作时的频率的振荡频率为367kHz。

3.2.2相频特性
使用网络分析仪,将p2,p1两点接到网络分析仪两个引脚,可以得到振荡电路的相频特性曲线如图3-2-5(下面部分)所示
图3-2-5
测量可知当f=367kHz时phrase=0,结果正确。

4仿真总结
仿真心得、建议、意见等
(1).自激振荡的条件
对于三端式振荡电路来说,电路要振荡必须满足条件,也就是、与的电抗性质相反。

(2)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到了MULTISIM软件的基本用法,同时也复习了三
端式电路的振荡条件。

更重要的是对电容三端电路的具体各种耦合电容旁路电容以及分压电阻的大概的大小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3)实验建议:感觉很多选题所要完成内容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建议同类型的电路可以大
体上问题相同,但要根据不同的电路的特点设置一点不同的观察要求。

参考文献
【1】严国萍,龙占超.通信电子线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29-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