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20200517143615)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引言振荡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固定频率的信号的电路,它在无线通信、射频电路和其他电子设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振荡器电路,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验证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目的1. 了解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2. 掌握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实验方法3. 观察和分析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特性实验原理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是由一个LC谐振回路和一个放大器构成的。
当LC回路和放大器达到一定的条件时,就会产生自激振荡。
在振荡器的输出端,通过反馈网络将一部分输出信号送回到输入端,从而维持振荡的持续。
实验器材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4. 电路板和连接线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原理搭建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电路2.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3.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的输出波形4. 测量并记录振荡器的频率、幅度和波形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频率为f,幅度为A,波形为正弦波。
在不同的频率和幅度下,振荡器都能够稳定地输出正弦波信号,验证了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搭建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电路,观察和测量其输出波形特性,验证了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振荡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路,对于理解和应用振荡器电路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其工作原理和实验方法。
振荡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振荡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电容三点式振荡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与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电容和电感元件互换位置。
这种振荡器具有输出波形好、振荡频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固定振荡器应用。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核心部分是LC并联谐振回路,其振荡频率与电容和电感的大小有关。
在电路中,三极管或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在LC并联回路上分配,从而实现正反馈。
电容支路由C1和C2串联组成,其上的电压与电容容量成反比分配。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反馈电压是从电容器C2上取出,即C2对地的电压。
如果反馈电压不足,应适当减小电容量。
振荡频率受电容器C1和C2以及电感L的影响,通过调整这两个电容器的容量,可以实现对振荡频率的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导航等领域。
例如,在无线话筒电路中,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用于产生载波信号,并将来自话筒的微弱声音信号进行调制,最终通过天线输出。
为了保证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稳定工作,电路中采用了二极管稳压技术。
此外,元件的选择也对振荡器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如选用高频率、高功率的三极管BG2,以及微型超薄电容式话筒等。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旨在帮助学生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掌握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各元件功能,以及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Q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
通过实验,学生还可以了解负载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的影响。
总之,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是一种重要的振荡电路,其工作原理、元件选择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深入了解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的设计和应用,对于电子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二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实验二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考毕兹电路)、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克拉泼电路及西勒电路)的电路特点、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振荡器静态工作点调整方法。
3.熟悉频率计、示波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预习要求1.复习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2.分析图1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结合图2的等效电路,思考怎样跳线连接,才能构成三种不同的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三、实验仪器设备1.双踪示波器2.频率计3.万用表4.TPE-GP5通用实验平台5.G1N实验模块四、实验原理及电路简介:1.实验原理:振荡器是一种在没有外来信号的作用下,能自动地将直流电源的能量转换为一定波形的交变振荡能量的装置。
根据振荡器的特性,可将振荡器分为反馈式振荡器和负阻式振荡器两大类,LC振荡器属于反馈式振荡器。
工作时它应满足两个条件:(1)相位条件:反馈信号必须与输入信号同相,以保证电路是正反馈电路,即电路的总相移Σφ=φk+φF=n×3600。
(2)振幅条件:反馈信号的振幅应大于或等于输入信号的振幅,即│ẢF│≥1,式中Ả为放大倍数,F为反馈系数。
当振荡器接通电源后,电路中存在着各种电的扰动(如热噪声、晶体管电流的突变等),它们就是振荡器起振的初始激励。
经过电路放大和正反馈的作用,它们的幅度会得到不断的加强。
同时,由于电路中LC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只有等于其谐振频率的电压分量满足振荡条件,最终形成了单一频率的振荡信号。
2.电路特点:图1为实验电路,V1001及周边元件构成了电容反馈振荡电路及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V1002构成射极输出器。
S1001、S1002、S1003、J1001分别连接在不同位置时,就可分别构成考毕兹、克拉泼和西勒三种不同的LC振荡器以及石英晶体振荡器。
V1001V1002R 1001R1003R 1002R1008R 1007R 1006R1009C 1009C1006C 1001200P R 1005GNDGND S 1002300P 510P1000PS1004200P 100P 62P20P L 10016.2P62P100P1000P S100312J1001C1005Y 100110.7M H z C1007C1008P1001R p 1001SW1001R1010D1001GND +12VR p 1002C1010P1002GND图1 LC与晶体振荡器原理图12S1001C T 1001C1004C1003C10023. 思路提示:图2给出了几种振荡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图。
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实验报告

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实验报告引言振荡器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一种电路,其功能是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本实验报告介绍了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的设计和实验过程。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电路,掌握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实验原理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是一种基础的振荡器电路,由电感(L)、电容(C)和放大器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电感和电容组成谐振电路,形成特定频率的谐振回路。
2.在谐振频率下,电路会自激振荡,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3.放大器负责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以保持振荡器的稳定性。
实验材料本实验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如下:•电感(L):1个•电容(C):2个•放大器:1个•示波器:1个•多用途实验板:1个•连接线:若干根实验步骤以下是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的搭建步骤:1.将一个电容连接到实验板的电感端口上,另一个电容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口上。
2.将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口上。
3.连接示波器的探头到振荡器电路的输出端口上。
4.打开示波器和放大器,并适当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
5.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波形,并记录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后,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出了稳定的振荡波形。
记录下实验结果如下:•振荡器频率:1000Hz•振荡器振幅:5V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并观察到了稳定的振荡信号。
实验结果表明,该振荡器在特定的频率下能够自激振荡并输出稳定的交流信号。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搭建LC三点式电容反馈振荡器电路,对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使用示波器观察和测量振荡器的输出信号。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可以通过调节电容和电感的数值进行调整。
此外,振荡器的稳定性还受到放大器的影响,因此需要适当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以获得良好的振荡效果。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对于进一步理解振荡器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基础。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原理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原理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电路,用于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电容器、一个反馈电阻和一个晶体管。
这种振荡器以其简单的电路结构和稳定的输出频率而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和电子设备中。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原理是基于正反馈的作用,通过反馈电路将一部分输出信号输入到输入端,并经过放大处理再次输入到反馈回路中。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1. 初始状况:开始时,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即没有输入信号)。
2. 充电:当输入一个正脉冲信号时,电容器开始充电。
充电电流通过晶体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导致晶体管进入放大状态。
晶体管的放大效应使得输出信号通过电容器和反馈电阻被反馈到晶体管的基极上。
3. 放电:当电容器充电到电压足够高的时候,电流开始流向集电极,电容器开始放电。
在这个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压不断降低,直到它低于晶体管截止的电压。
4. 建立反向电流:一旦电容器的电压低于晶体管的截止电压,晶体管进入非放大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电流不再流动,电容器开始充电,电流通过反馈电阻回到电容器。
5. 重复过程:随着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信号通过反馈回路加强,并以稳定的频率振荡。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频率由电容器和反馈电阻的值决定。
当电容器的容量增加,振荡器的频率会降低;反之,当电容器的容量减小,振荡器的频率会增加。
反馈电阻的变化也会影响频率,当反馈电阻增加时,振荡器的频率会降低;反之,当反馈电阻减小时,振荡器的频率会增加。
此外,这种振荡器还需要一个直流电源来为晶体管提供正向偏置电压。
直流电源会给晶体管提供必要的电流来放大信号,并保持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
总结来说,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是一种通过正反馈作用实现稳定振荡的电路。
通过充电、放电和反馈回路的循环过程,它能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这种振荡器在无线电通信和电子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射频发射器、时钟电路和音频发生器等方面。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设一、概述振荡器是一种在没有加外信号作用下的自动将直流电源的能量变换成为一定波形的交变振荡能量的装置。
振荡器的用途十分广泛,它是无线电发送设备的心脏部分,也是超外差式接收机的主要部分,各种电子测试仪器如信号发生器、数字式频率计等的核心部分都离不开正弦波振荡器,功率振荡器在工业方面(例如感应加热、介质加热等)的用途也日益广阔。
一个振荡器必须包括三个部分:放大器、正反馈电路和选频网络。
振荡器按波形分可分为正弦波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反馈式型振荡器与负阻式振荡器两大类。
反馈式振荡器是在放大器电路中加入正反馈,当正反馈足够大时,放大器产生振荡,变成振荡器。
所谓产生振荡是指这时放大器不需要外加激励信号,而是由本身的正反馈信号来代替外加激励信号的作用。
负阻式振荡器则是将一个呈现负阻特性的有源器件直接与谐振电路相接产生振荡。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是自激振荡器的一种,也叫考毕兹振荡电路。
由于它是利用电容将谐振回路的一部分电压反馈到基极上,而且也是将LC谐振回路的三个端点分别与晶体管三个电级相连接,所以这种电路有叫做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
它由串联电容与电感回路及正反馈放大器组成。
二、工作原理1、振荡器振荡条件:(1)平衡条件相位平衡条件:Σφ=n∗360°振幅平衡条件:KF=1(2)起振条件KF>1(3) 稳定条件振幅稳定条件:在平衡点的K-u曲线斜率为负,即dKdu|K=1F<0在平衡点φ−f曲线斜率为负,即dφdf|f=f°<02、对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是否满足振荡条件进行分析:(1) 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如图所示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矢量图,假设在晶体管的基极和发射极间有一输入信号U be ,当振荡频率等于LC 回路谐振频率时,U ce 与U be 反相,电流 I 滞后于U ce 90°。
C 2上的反馈电压 U f 滞后电流 I 90°。
高频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

《高频电子线路》设计报告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制作人:李超08111100谢攀08111040汪新皓08111041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一、设计目的1.复习和巩固以前所学内容,了解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2.熟练multisium等仿真软件的使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二、设计原理方案电路工作原理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是自激振荡器的一种。
振荡器是不需要外加信号激励,自身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的装置。
凡是可以完成这一目的的装置都可以作为振荡器。
构成一个振荡器必须具备下列一些最基本的条件:(1)任何一个振荡回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储能元件。
在这两个储能元件中,当一个释放能量时,另一个就接收能量。
接收和释放能量可以往返进行,其频率决定于元件的数值。
(2)电路中必须要有一个能量来源,可以补充由振荡回路电阻所产生的损耗。
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中,这些能量来源就是直流电源。
(3)必须要有一个控制设备,可以使电源在对应时刻补充电路的能量损失,以维持等幅震荡。
这是由有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或集成管)和正反馈电路完成的。
对于本次设计,所用的最基本原理如下:(1)振荡器起振条件为AF>1(矢量式),振荡器平衡条件为:AF=1(矢量式),它说明在平衡状态时其闭环增益等于1。
在起振时A>1/F,当振幅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后,由于晶体管工作状态有放大区进入饱和区,放大倍数A迅速下降,直至AF=1(矢量式),此时开始谐振。
假设由于某种因素使AF<1,此时振幅就会自动衰减,使A与1/F逐渐相等。
(2)振荡器的平衡条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振幅稳定和相位稳定。
我们可以假设横坐标是振荡电压,而纵坐标分别是放大倍数K和反馈系数F,假设因为某种情况使电压增长,这时K.F<1,振荡就会自动衰减。
反之,若电压减少,出现KF>1的情况,振荡就会自动增强,而又回到平衡点。
由此可知结论为:在平衡点,若K曲线斜率小于0,则满足振荡器的振幅稳定条件。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实验报告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引言振荡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周期性交变电压或电流输出的电路。
在电子学中,振荡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路,它在无线电通信、信号发生器、时钟电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振荡器电路,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目的1. 了解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原理;2. 掌握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特性;3. 熟练掌握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实际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是一种由电感(L)、电容(C)和晶体管(或场效应管)组成的振荡器电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LC振荡回路提供正反馈,使得振荡器能够产生自激振荡。
当LC振荡回路的谐振频率与晶体管的放大倍数达到一定条件时,振荡器就能够产生稳定的正弦波输出。
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2. 调节电源电压和电容器的值,使得振荡器能够产生稳定的正弦波输出;3. 使用示波器测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并记录下波形的频率和幅度;4. 调节电容器的值,观察振荡器的输出波形变化,并记录下观察结果;5. 测量晶体管的放大倍数和LC振荡回路的谐振频率。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频率和幅度等数据。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了在调节电容器数值时振荡器输出波形的变化,以及晶体管的放大倍数和LC振荡回路的谐振频率。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的实际测量方法,为今后的实际应用打下了基础。
总结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振荡器电路,其在无线电通信、信号发生器、时钟电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