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中的具体作用

合集下载

审讯工作中的心理学应用

审讯工作中的心理学应用

审讯工作中的心理学应用【摘要】近些年,刑讯逼供与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司法实践表明,审讯工作中根据心理学原理采取相应的侦查审讯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办案效率,更是减少刑讯逼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心理学;审讯;刑讯逼供;人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于哲学的学科。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体系日趋完善并被社会普遍接受。

作为社会一门社会学科,除了基础理论心理学外,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即应用心理学。

如犯罪心理学等。

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介入司法领域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心理学在指导司法活动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公安、检察等机关,审讯人员在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开展审讯的工作的不断尝试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不仅可以提高办案质量与效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刑讯逼供。

一、传统审讯方式的反思我国传统刑事诉讼理论向来强调司法活动的阶级性和对立性。

尽管在称谓上有着“犯罪嫌疑人”和“犯罪人”之区分,但是司法实践中司法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已经形成了刻板的印象,由此引发先入为主的有罪推定、刑讯逼供和各方面的歧视。

犯罪嫌疑人不再具有“人”的资格,基本的人权基本上受不到任何的法律保障。

比较常见的刑讯逼供手段如,虐待、疲劳战术、伤害身体、服用药物、折磨等方法都给犯罪嫌疑人施加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是变相的“强迫自证其罪”。

另外口供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性也是传统审讯方法忽视犯罪嫌疑人人权,是造成刑讯逼供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新刑事诉讼法虽然赋予了犯罪嫌疑人一定的“沉默权”,但依然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问题应当如实回答”。

人类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所以在侦查人员并不掌握绝对证据材料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事实上有罪的犯罪嫌疑人都不可能轻易地主动供述,相反,他们会选择各种应对方式来逃避。

简述警务心理学的使命

简述警务心理学的使命

简述警务心理学的使命警务心理学是研究警务工作中心理问题的学科,主要关注警察在执勤、调查、处置案件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其使命是为警务工作者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帮助,提高警务工作质量和效率。

警务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和解决警务工作中的心理问题。

警察执勤、处置突发事件时会面临生命安全等重大压力,这些压力往往会对警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如情绪失控、焦虑、抑郁等。

警务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可帮助警察更好地应对这些心理挑战,提高警务工作者的心理稳定水平,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率。

警务心理学致力于提高警务工作质量和效率。

警务工作者的心理状态对警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心理健康的警察更能够保持专注和冷静,更好地处理复杂的案件,提高处置案件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警务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帮助警务工作者更好地应对工作挑战,提高警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警务心理学致力于增强警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警务工作者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平对警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警务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可以通过培训、辅导等方式,帮助警务工作者提高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提升警务工作的整体水平。

警务心理学致力于推动警务工作的科学化和人性化。

警务工作的科学化和人性化是现代警务工作发展的趋势,也是提高警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警务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帮助警务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推动警务工作的科学化和人性化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警务心理学的使命是为警务工作者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帮助,提高警务工作质量和效率。

通过警务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帮助警务工作者更好地应对工作挑战,提升警务工作的整体水平,为社会安全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心理学在警务岗位的应用

心理学在警务岗位的应用

心理学在警务岗位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警务岗位。

心理学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警员的工作效率和素质,还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警务岗位的应用,并分析其对警务工作的积极影响。

一、心理学在警务招募和选拔中的应用警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应对各种复杂的警务工作。

因此,在警务招募和选拔中,心理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心理测试和评估,可以了解应聘者的个人特点、心理素质以及适应能力,从而找到最适合警务岗位的人才。

同时,心理学在选拔过程中还可以帮助警方识别潜在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防止不适合从事警务工作的人员进入岗位,影响工作效率和公众安全。

二、心理学在警务培训中的应用心理学在警务培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警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调节和应对压力的能力,在复杂和危险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和专注。

通过心理训练和技巧的学习,警员可以学会有效地处理日常心理压力、疲劳和紧张情绪,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此外,心理学还可以帮助警员建立准确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心理优势和劣势,以便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

三、心理学在警务工作中的危机干预在警务工作中,警员往往需要直面各种危机和紧急情况,例如恶性犯罪、人质劫持等。

心理学在危机干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警务人员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和技巧,迅速解除紧张情绪、在高压环境下做出正确决策。

同时,在处理受害者和目击者时,警员可以借助心理学的方法,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渡过危机期,减少心理创伤。

四、心理学在警务工作中的沟通与谈判警务人员需要经常与不同的人群进行沟通与谈判,例如嫌疑人、证人以及社区居民等。

心理学可以帮助警员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式,以提高沟通的效果和减少冲突的发生。

通过了解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警员可以更好地与他们建立联系、展开谈判,并最终达成合理的解决方案。

民警心理学述职报告

民警心理学述职报告

民警心理学述职报告民警心理学述职报告尊敬的上级领导:您好!我是XX市公安局民警XXX,现将我在工作中所运用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进行述职报告,以便上级领导对我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评估。

一、心理学在警务工作中的重要性现代警务工作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样化的犯罪手段,对民警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心理学作为科学的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对于民警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民警更好地理解犯罪心理、犯罪动机以及社会心态,从而更好地开展预防犯罪和打击犯罪的工作。

二、心理学在我工作中的运用1.犯罪心理分析:通过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我能够对犯罪分子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推测他们的犯罪动机和作案手段,从而为破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线索。

2.心理辅导:在办案过程中,我经常接触一些受害者、目击证人和家属,他们因为犯罪受到了极大的心理创伤。

运用心理学中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我能够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和面对困难。

3.谈判技巧:在一些危机事件和人质事件处理中,我运用了心理学的谈判技巧,主动化解矛盾,引导嫌疑人走出困境,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

4.警务宣传教育:我经常利用警务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犯罪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群众对犯罪防范的意识,使群众能够更好地避免犯罪的侵害,维护社会稳定。

三、心理学在我的工作中的效果和收获通过运用心理学在我的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收获:1.破案效率提高:利用犯罪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我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破案效率。

2.善待受害民众: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我能够更好地倾听和理解受害民众的心声,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3.安抚情绪:在处置警情过程中,我运用了心理学中的情绪调控技巧,及时化解危机,保持冷静,使处理结果更加圆满。

4.提高警民关系:通过警务宣传教育,我向群众普及了犯罪心理学知识,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进一步增强了警民团结和合作意识。

心理学在公安与安全岗位的应用

心理学在公安与安全岗位的应用

心理学在公安与安全岗位的应用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其中之一就是公安与安全岗位。

在这个岗位上,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有效帮助警察和安全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保护社会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公安与安全岗位的应用,并分析如何准确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来有效辅助工作。

一、危机干预与心理疏导在公安与安全岗位上,警察和安全人员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

此时正确的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学家的介入可以协助警察应对危机,如人质劫持、恐怖袭击和灾难事故等。

通过心理干预,警方可以减轻危机事件对人员的心理冲击,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

同时,心理学家还可以为警察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调适情绪,保持稳定心态,更好地面对危机。

二、调查犯罪心理的研究与预防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犯罪行为心理过程和原因的学科,对于破案和预防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在公安与安全岗位上,深入了解和应用犯罪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犯罪嫌疑人的调查非常关键。

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分析和行为研究,帮助警方揭示案件背后的犯罪动机和心理动因,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此外,心理学家还能通过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帮助警方进行犯罪预防的工作。

他们可以根据心理学理论,为公众提供犯罪预防的建议和方法,帮助人们提高识别犯罪行为的能力,降低安全风险。

三、警察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管理警察和安全人员在工作中会面临各种高强度的心理压力和身体负荷,导致工作压力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警方有效管理警察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压力,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情绪管理能力。

心理学家可以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帮助警察理解和应对工作中的压力,提高应对困境的能力。

另外,心理学家还可以利用心理评估工具对警察队伍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推动出台相应的职业倦怠预防和管理措施,保障警察身心健康。

四、警示教育与心理干预警示教育和心理干预是预防青少年犯罪和依法办案的重要环节。

警务工作中心理学的作用

警务工作中心理学的作用

警务工作中心理学的作用警务工作中心理学的作用警务工作中心理学是一个专门研究警务工作实践中心理问题的学科。

它旨在帮助警察了解和处理各种情况下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警察的工作效率和应对能力。

作为警务工作中心的一部分,心理学在警务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主要与人类行为、思维、情感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相关,这些都是警务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心理学帮助警察处理紧张和暴力情况。

在危险的情况下,如处理恐怖袭击事件、交通事故以及抓捕犯人等,警察需要有很强的心理素质来承受巨大的压力。

警务心理学帮助警察掌握应对紧张和暴力情况的方法和技能,以使他们在处理暴力事件中表现出更好的应变能力和应对措施。

其次,心理学可以帮助警察识别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警察经常在工作中遇到激烈的情绪冲突,可能会导致自己感到沮丧、愤怒或者焦虑。

作为警务人员,他们需要维持自己的情绪稳定,以便更好地履行职责。

心理学可以教会警察如何自我控制情绪,进而保持秩序和平衡,更好地处理案件。

此外,警务心理学可以帮助停止或减少警察在职期间出现的压力和心理问题。

警察一般工作时长较长,工作强度也比较大,难免会面对一些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应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为警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工作满意度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最后,警务心理学可以提高警察的沟通能力。

警察在工作中需要与其他人士进行沟通,如目击者、报案人以及犯罪嫌疑人等等。

优秀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警察更好地获取信息,并使他们更好地了解状况和解决问题。

总之,警务心理学在警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警察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情况,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的种种挑战,让警务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

审讯工作中的心理学应用

审讯工作中的心理学应用

审讯工作中的心理学应用作者:赵翯骢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7期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犯罪嫌疑人审讯过程中刑讯逼供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不断实践和实际应用中,在审讯过程中引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问话,这样提升了审讯工作的效率,并且还能降低刑讯逼供的事情发生。

关键词:审讯工作;心理学应用;应用范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德国心理学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得心理学变成了一个独立于哲学存在的学科。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心理学理论体系已经逐渐的完善并且开始被大众所接受。

心理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除了最基本的心理学以外,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各个行业都被广泛的使用着,这就是我们所了解的应用心理学。

其中犯罪心理学就属于这个范畴内。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和司法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同时,在司法活动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公安机关和检查部门进行审讯的时候都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协助下大大提升了司法部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刑讯逼供的数量。

一、传统形势的审讯手段我们国家在传统刑事诉讼理论中一直强调司法活动的阶级性以及对立性,要将犯罪嫌疑人和犯罪人进行区分。

但是在实际的司法活动中,绝大多数的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有固定的印象,在潜意识里觉得两者是相等的,这就造成了在审讯过程中采用有罪推定各方面的歧视,甚至刑讯逼供。

他们将犯罪嫌疑人定义为不具备“人”的资格,不能享受最基本的权益同样也受不到法律的保护。

在传统形式的审讯过程中经常发生刑讯逼供,这其中就包括对犯罪嫌疑人虐待、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服用药物以及对其进行疲劳战术。

这些手段和方式都给犯罪嫌疑人带来了非常大的创伤,在心理和身体上留下了很深的伤害。

有的犯罪嫌疑人可能并没有犯罪,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行”,进而成为了形式意义上的犯罪人[1]。

与此同时,在我们国家形式诉讼程序中口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常忽略犯罪嫌疑人的人权,进而导致了刑讯逼供的发生。

心理学在警察工作中的应用与训练

心理学在警察工作中的应用与训练

心理学在警察工作中的应用与训练引言:警察工作是一项关乎社会安全与秩序的重要职业,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许多警察部门开始借鉴心理学原理,并将其应用到警察工作中。

心理学在警察工作中的应用以及为警察提供的心理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警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执行任务的专注度,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各类涉及人类情感和行为的情况。

一、压力管理的重要性警察工作常常面临高风险和高压力的情境,如面对危险罪犯、处置紧急事件等。

这种高压环境容易对警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警察而言,学会管理压力至关重要。

心理学通过提供心理咨询、压力管理等方法,帮助警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警察工作中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员,他们可能情绪激动、急躁或者悲伤。

在这种情况下,警察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保持冷静和理智。

心理学在情绪管理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训练和策略,警察可以通过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从而更好地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有效地处理各种情况。

三、沟通技巧的培养警察在工作中需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包括目击者、受害者、犯罪嫌疑人等。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与这些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心理学的沟通技巧培训可以帮助警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意图,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效地调解和解决冲突,提高工作中的合作效率。

四、善于观察和分析在调查犯罪和解决纠纷等工作中,警察需要善于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心理学在警察训练中注重培养警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警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状态,更准确地判断和评估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提高侦破案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危机干预的技巧警察工作中经常面临各种危机情况,如自杀、家庭暴力等。

这些情况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以保护当事人的生命和安全。

心理学在危机干预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警察更好地应对不同的危机情况,快速判断和处理危机事件,保护当事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在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中的具体作用作者:范洋洋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28期
摘要警务询问和盘查工作主要是指警务人员为了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以及对案件的真相的侦查,根据法律规定对可疑人员或犯罪嫌疑人所展开的专门调查行为。

心理学,尤其是犯罪心理学,在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警务工作的开展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本文将从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的介绍入手,分析心理学尤其是犯罪心理学在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中的作用,从而提出一些常见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警务侦查犯罪心理学讯问盘查犯罪嫌疑人
作者简介:范洋洋,河南警察学院,研究方向:警务指挥与战术。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0-274-02
警务询问和盘查工作主要是指警务人员为了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以及对案件的真相的侦查,根据法律规定对可疑人员或犯罪嫌疑人所展开的专门调查行为。

在警务询问和盘查过程中,势必要应用到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对犯罪嫌疑人和正常人之间心理上的区别以及犯罪嫌疑人常见的心理特征,采取一些专业的讯问和盘查手段,来判断讯问和盘查对象的行为趋向。

心理学,尤其是犯罪心理学,在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警务工作的开展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将对心理学在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中的具体作用及应用方法进行探析。

一、心理学在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中的作用
(一)心理学是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的重要形式
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本身就是一个跟犯罪嫌疑人展开心理博弈的过程。

在侦查审讯过程中,警务人员为了查明案情,得到真实的供述,其必须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及心理特征进行分析;而犯罪嫌疑人在被审讯过程中往往为了逃避惩罚进行罪行掩饰,其必然要对警务人员进行心理反侦查。

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彼此较量,互相博弈。

可见,警务讯问和盘查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活动形式。

所以,研究犯罪心理学对于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有着重大意义,尤其是在“后动优势”之下,警务人员在犯罪嫌疑人开口说话之后,就能从犯罪嫌疑人的口心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不管犯罪嫌疑人是抗拒、坦白或是说谎。

(二)心理学是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的重要手段
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具有重大实践价值的科学,其所研究的领域非常之广泛,其中的犯罪心理学涉及的研究内容有:犯罪心理形成的社会缺陷、犯罪行为社会学习机制、人格和人格变化、生理基础等等方面。

在我国传统的刑事案件中,往往遭遇较难发现、较难排查、较难缉捕、较难审讯等问题,这也就催生了信息技术、DNA技术、心理学手段在内容的大量新型侦查审讯方法,其中心理学手段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尤为可观。

在警务讯问和盘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往往存在两种心理表现,即抗拒心理和供认心理,认真了解和掌握这两种心理特征,并采取有效的讯问和盘查手段,对于警务工作的效率有着很大的帮助。

因此,警务工作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心理学尤其是犯罪心理学的一些原理、方法,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展开讯问和盘查等侦查讯问工作。

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学犯罪侦查理论或方法就是“九步讯问法”,其在世界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也得以广泛的应用,其原理在于通过九个步骤对犯罪嫌疑人供述欺骗以及反抗的心理控制,促使抗拒的犯罪嫌疑人供述。

“九步讯问法”的九个步骤分别为:正面指控、展述审讯主题、阻止再次否认、克服导论障碍、获取对方注意、控制消极情绪、列出选择问题、查明犯罪细节、提取书面供词。

“九步讯问法”中每个步骤环环相扣,都是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而展开的,是一套系统的警务讯问和盘查方法。

(三)心理学是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中的重要专家证人
在警务讯问和盘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谈话及行为表现,可以综合为一定的心理特征,而这些心理特征可以根据心理学上的理论对其犯罪行为进行正当推理,并可作为专家证人的形式存在于法庭上。

其中最常见的技术就是测谎技术,测谎技术主要是监测犯罪嫌疑人是否说谎的一种技术,其往往通过一系列自称体系的问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提问,在提问过程中,不断监视犯罪嫌疑人的生理活动,然后对其行为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异常反应进行记录并加以分析。

其中最为简单的便是皮肤电反应法,利用被测者生理上的基础指标和在问题中所反应出的指标进行对比,如生理基础指标为40欧姆,而在混乱、惊惧、紧张状态下的电阻达到了740、8467、1284欧姆,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对其进行审讯,根据审讯时被测者的生理机体电阻反应,并跟前两者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说谎行为。

而所得出的心理学上的结果可以在法院中作为证据进行呈交和公示。

因此,在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中,心理学可以作为重要的专家证人,帮助警务人员破案、侦查。

(四)其他作用
除了以上三点重要作用之外,心理学在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中还具有一些实质性的作用,主要如:第一,通过犯罪现场的心理痕迹能有效推断出案件性质。

在犯罪活动中,不同的现场将由不同的犯罪性质所造成,而且犯罪现场中总会找到一些犯罪人心理痕迹,这些心理痕迹对于其犯罪动机和犯罪性质的推断有着极大的作用。

第二,通过犯罪痕迹能有效刻画出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性格、特征,能有效缩小侦查范围。

在犯罪现场中所显示出来的犯罪心理痕迹中,可利用来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职业、技能、地域范围等等特性。

在心理学理论中,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其主观意识所发出的,即行为动机,而这一动机受其习惯、气质、性格、能力、年龄等心
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以上心理因素来判断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行为动机和行为人的相关特征。

二、心理学在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心理学在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中作用不容置疑,应该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但是其应用效果的高低还得依赖于应用过程中的措施选择。

下面将主要介绍心理学在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一)罪理认知法
在审讯过程中,为改变犯罪嫌疑人的抗拒、不合作的行为,警务人员首先应该改变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及后果的认知,充分利用犯罪嫌疑人信息狭窄不能进行理性决策的情况,向犯罪嫌疑人输入大量的信息,使其重新认知犯罪事实及其后果,从而促使其对罪理建立起新的态度,形成新的决策。

罪理认知法并不是让犯罪嫌疑人在恐吓、压迫的情况下,改变态度,而是在通过改变其对利弊的认识,促使其跟警务人员的合作。

罪理认知法在心理学上也可称为“认知重构法”。

(二)情感感化法
在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中,警务人员可以利用犯罪嫌疑人作为社会人而具有的情感,引导他对社会安全感以及社会关系如家人、朋友等的依恋,并降低其对罪责的否定,从而促使他坦承。

在整个情感感化过程中,警务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平和的谈话,彼此之间取得信任。

情感感化法的具体执行措施有:第一,给予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的理解或者合理化解释,使其对犯罪事实不那么反感和抗辩;第二,向犯罪嫌疑人诠释其犯罪后果的合理性以及社会的支持性,从而减轻其对犯罪惩罚的反感和焦虑、排斥,降低情绪上对惩罚的抵触,改变对刑罚痛苦指数的认识。

(三)后果诱导法
后果诱导法主要是指警务人员在讯问和盘查过程中向犯罪嫌疑人介绍案情性质以及对社会危害的程度,分析犯罪所造成的后果,帮他进行后果分析,让他直接面对犯罪事实,接受本已不能接受的后果。

后果诱导法主要通过心理治疗中的系统脱敏法,使犯罪嫌疑人在感知上进入虚拟的结果情境,由于审讯环节的法律要求限定,一般采取由双方描述由被审讯人员切身感知的方法。

依据心理学上的系统脱敏法,人们的神经系统一般情况下都不能做到同时紧张、放松,主要是由于此两种心理状态不能同时激活。

后果诱导法就是利用这一理论,对事不对人,以案情后果轻化为诱饵,引导犯罪嫌疑人坦承相待。

从而达到警务讯问和盘查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学是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的重要形式,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本身就是一个跟犯罪嫌疑人展开心理博弈的过程;心理学是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的重要手段,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学犯罪侦查理论或方法就是“九步讯问法”,其原理在于通过九个步骤对犯罪嫌疑人供述欺骗以及反抗的心理控制,促使抗拒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心理学是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中的重要专家证人,犯罪嫌疑人的谈话及行为表现,可以综合为一定的心理特征,而这些心理特征可以根据心理学上的理论对其犯罪行为进行正当推理,并可作为专家证人的形式存在于法庭上。

同时,在案情侦查中,通过心理痕迹,能有效推断出案件性质;能有效刻画出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性格、特征,能有效缩小侦查范围;能判断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行为动机和行为人的相关特征。

因此,心理学在警务讯问和盘查工作中作用不容置疑,应该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但是其应用效果的高低还得依赖于应用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有罪理认知法、情感感化法、后果诱导法三种。

参考文献:
[1]张秋波.侦查讯问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
[2]肖文奇.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的首动困境探析.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报.2014(4).
[3]吕宝庆.犯罪嫌疑人虚假供述的心理原因及其讯问策略.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4]毕惜茜.论侦查讯问中的心理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