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找朋友
幼儿园中班教案《找朋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找朋友》含反思中班教案《找朋友》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和使用细致、有序的观察方法为小白兔找朋友,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通过细致观察,发现小白兔之间的异同,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找朋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细致观察,发现小白兔之间的异同。
2、学习和使用细致、有序的观察方法为小白兔找朋友,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通过细致观察,发现小白兔之间的细微差别,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活动准备教师操作材料:小白兔卡片、找朋友的游戏大图1张、小白兔卡片12张。
幼儿操作材料:找朋友的游戏图1张,小白兔卡片12张。
活动过程导入。
出示卡片小白兔,可可:今天我要出去玩“找朋友的游戏,小朋友们要加入吗?教师出示游戏大图,引导幼儿观察小白兔身边的“影子”。
可可:这里有很多小白兔,每个小白兔都有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好朋友,我们来帮这些小白兔找到它们的好朋友吧!教师出示12张小白兔卡片。
给小白兔找朋友请小朋友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教师在歌声中为一个小白兔找朋友。
教师贴一个错误的小白兔,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不是好朋友,为什么?哪里是不一样?第一次,贴错一个围巾不一样,其他都一样的小白兔:帽子、手套、纽扣都一样,围巾的颜色排列顺序不一样。
第二次,贴错一个纽扣不一样,其他都一样的小白兔:帽子、围巾、手套都一样,纽扣的颜色排列顺序不一样。
第三次时,给小白兔找到一个一模一样的好朋友。
每次游戏中,教师都引导幼儿在对比两个小白兔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先看帽子,再看围巾、手套和纽扣。
在观察围巾时,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念出颜色。
让幼儿在对错的判断中明确什么是一模一样的好朋友。
发放幼儿操作材料,请幼儿给小白兔找朋友。
活动延伸1、在教室里找相同,到户外找相同。
2、在家里玩电脑操作“找相同”。
幼儿园中班教案《找朋友》通用

幼儿园中班教案《找朋友》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具体内容为第二章《找朋友》。
本章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新朋友的方法,如何主动与他人交朋友,以及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分享。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主动与他人交往,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2. 培养幼儿乐于助人、善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3. 增进幼儿对同伴的了解,培养他们珍惜友谊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主动与他人交往,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乐于助人、善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找朋友游戏卡片、故事书《找朋友》、挂图、玩具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动物,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主动与教师交流,共同完成找朋友的游戏。
2. 故事讲解(5分钟)教师讲述故事《找朋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找到好朋友的。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挂图,讲解如何主动与他人交朋友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主动与他人交往。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找朋友》2. 板书内容:主动与他人交往的方法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分享交友的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今天你交到了哪些新朋友?请用画笔和纸张画下来,明天与大家分享。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帮助朋友的?请举例说明。
2. 答案:幼儿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作业,无固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需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交友方面的需求和困惑,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交友情况,共同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通过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兄弟姐妹、邻居小朋友交往,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中班社会活动《找朋友》教案(通用8篇)

中班社会活动《找朋友》教案中班社会活动《找朋友》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社会活动《找朋友》教案(通用8篇),欢迎大家分享。
《找朋友》教案1活动目标:1、锻炼小朋友一对一整齐走的能力。
2、锻炼小朋友的反应能力。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一首儿歌活动过程:1、现在教室里教小朋友们一首找朋友的儿歌,能熟练念出。
2、小朋友下楼后,让他们内外站成两个圆圈,其中外圆要比内圆多一个。
游戏开始,小朋友按照圆形轨道向相反方向走(外圈逆时针走,内圈顺时针走),边走边念儿歌。
念完最后一个字时,内外两圈的小朋友立刻相互拉手做朋友,找不到朋友的小朋友要站中间。
找到朋友的小朋友继续念儿歌转圈。
活动提示:如果人员相等的时候,可以先对好朋友,在走时念完儿歌时比比谁先找到原来的朋友。
活动反思:游戏过程中,小朋友很难按照原来排好的圆圈轨道转圈,现场容易混乱。
而且有些小朋友很难准确地念出儿歌。
活动分析:临时教的儿歌小朋友一时间很难快速掌握。
反思调整:1、提早教会小朋友们儿歌2、讲解游戏规则时应该用小朋友们比较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讲述。
3、现场出现混乱时要及时的控制。
《找朋友》教案2【教学目标】1、让幼儿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了解树木的生长环境。
2、让幼儿了解一些自己熟悉事物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1、播放音乐《找朋友》2、图片:树、鸟、花、草、小动物(若干)土壤、水、空气、太阳。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儿歌音乐《找朋友》,让幼儿边听边跳。
提问:(1)这首歌叫什么名字?(2)你们有没有好朋友?(3)小朋友用什么动作表示欢迎好朋友?(拍手、拥抱、亲、握手)2、出示图片大树,请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示欢迎二、找一找,认一认1、让幼儿结合图画说出大树身边的朋友※教师提问※(1)为大树唱歌的好朋友是谁?(出示小鸟)(2)和大树作伴的好朋友是谁?(出示花、草)(3)和大树一起捉迷藏做游戏的好朋友有谁?(出示小动物)※教师小结※大树有这么多好朋友在身边,大树一点也不寂寞了,小鸟为大树唱歌,小花、小草和他作伴,小动物们和他一起做游戏,大树太开心了。
游戏教案《找朋友》

游戏教案《找朋友》找朋友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用连点的方法画不规定图形,并均匀地涂上不同颜色。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大胆涂鸦,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每位幼儿一支记号笔、蜡笔、每人一张画有点的纸。
活动过程:1、游戏找朋友师:“蒋老师有好朋友,我也有很多好朋友,我和李老师是好朋友,我和李啸雨是好朋友。
我知道你们也有很多好朋友,你和谁是好朋友呢?师:“有了好朋友可真开心啊,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朋友吧!”2、圆点找朋友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呀?圆点宝宝也想来找朋友了。
师:“圆点宝宝们找朋友可有趣了,它们伸出小手,拉拉手、可以横着拉,可以竖着拉,也可以斜着拉,你拉着我、我拉着你,变成了神奇的形状,是什么呀?谁想来帮点点找朋友手拉手?师:“点点宝宝找到了朋友可高兴了,它还想找到更多的朋友,找呀、找呀、找呀找了好多好朋友。
3、变“地毯”——分格涂色师:“圆点宝宝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想在彩色的地毯上跳舞,怎么变出彩色的地毯呢?一个格子涂一种颜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涂。
涂颜色时要注意从上往下或从左往右。
请小朋友记住不能把颜色涂到其它框里,要涂的均匀,要有耐心。
圆点宝宝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彩色的地毯上开心的跳起了舞。
4、幼儿作画师:小朋友那边还有很多圆点宝宝,它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它们手拉手找朋友,再给它们变出漂亮的地毯,你们愿意吗?帮圆点找好了朋友再找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块面。
把每个块面涂的满满的教师在幼儿绘画时出现的错误即时纠正。
5、欣赏作品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欣赏,看看图画象什么,说说自己用了哪些漂亮的颜色。
说的好的小朋友给予肯定和赞赏。
活动反思:小班幼儿年龄小,喜欢随意画画,正处在涂鸦期,探索世界主要靠感觉,在美术活动中,常常以无意注意为主,往往是先做后想或边做边想。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设计找朋友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设计找朋友班级:幼儿园中班主题:美术活动-找朋友目标: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资源准备:1.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美术材料。
2.认识动物的图片。
3.录音机、CD或其他音乐资源。
4.小动物面具或卡片。
活动流程:1.热身活动-让幼儿们跟着音乐活动起来,做各种动物的动作,如跳下蛙、爬行苍蝇、飞起来的小鸟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
2.导入新知-引导幼儿回忆刚才的动作游戏,问:我们刚才的动作是什么动物的?你还能想到哪些动物?-引导幼儿说出更多的动物名称,教给他们一些新动物的名称。
3.美术创作-给每个幼儿发一张小动物图片,让他们认真观察,然后用彩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制作一个与图片上的动物相似的小动物模型。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纸片来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动物的特点,如四条腿、尾巴、耳朵等。
4.找朋友游戏-在制作完成后,将所有的小动物模型放在教室的桌子上,并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小动物面具或卡片。
-跟幼儿解释规则:每个幼儿要找到与自己的小动物模型相匹配的小朋友,成为朋友。
-引导幼儿相互交流,通过问问题和观察来找到自己的小动物模型的朋友。
-鼓励幼儿合作,并帮助那些还没有找到朋友的幼儿。
5.游戏总结-让每个幼儿在找到自己的朋友后,将自己的小动物模型贴在班级墙上,展示给其他同学看。
-整理桌子上的小动物模型和面具,同时鼓励幼儿们说说自己和朋友的模型是怎么做的,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收获。
总结:通过这个美术活动,幼儿们不仅锻炼了观察力和创造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同时,他们还学会了认识不同的动物及对应的形象,提升了他们对动物世界的兴趣。
这个活动既能在游戏中学习,又能增加幼儿的参与和互动,使他们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和成长。
幼儿园中班教案:《找朋友》15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找朋友》15篇幼儿园中班教案:《找朋友》15篇幼儿园中班教案:《找朋友》1活动目标:1.通过听故事感知圆与圆之间的几种常见关系:相切、相交、同心、相离,并能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表现。
2.体验鱼卵宝宝在池塘里、水草间做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课件一套(小河的场景、大小颜色不一的鱼卵宝宝若干个,并能随意移动)2.自编故事《鱼卵宝宝找朋友》及课件康定斯基的名画《圆之韵》一幅活动流程:通过鱼卵宝宝找朋友的故事,尝试探索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
(课件展示,故事欣赏—鱼卵宝宝找朋友)→欣赏康定斯基的名画《圆之韵》→教师范画→幼儿作画→交流分享→延伸活动过程:一、通过鱼卵宝宝找朋友的故事,尝试探索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
1、鱼妈妈在池塘里生了许多鱼卵宝宝,不就鱼卵宝宝慢慢长大了,圆圆、滚滚的。
2、这些圆圆的鱼卵宝宝一样吗?(有大有小、颜色也不同)3、今天,他们要一起做游戏。
欣赏故事:鱼卵宝宝们都是好朋友,一天他们约好出来玩。
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出来了(丰富词五颜六色)。
红鱼卵宝宝和黄鱼卵宝宝说:“我们的肚子大,我们碰碰肚子把!”于是,他们俩做了碰碰小肚子的游戏。
绿鱼卵宝宝说:“我也碰得到你。
”说着也和大黄圆圈碰到了一起。
大圆说:“你太小了,我怕把你,我抱抱你吧?”于是黄色的大鱼卵宝宝把绿色的小鱼卵宝宝抱在了怀里。
蓝色的鱼卵宝宝和绿色的鱼卵宝宝说:“我们才是更好的朋友。
瞧!”它们勾勾手跳起舞来。
很快天色晚了,他们分开回家了。
4、教师提问:鱼卵宝宝们玩了哪些游戏?(幼儿边说边出示典型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玩玩他们的游戏(幼儿游戏)5.教师小结:圆圆的鱼卵宝宝玩了碰一碰、勾勾手、抱一抱、分开了的游戏。
两个圆碰碰大肚皮的时候叫相切,这时候的两个圆是轻轻地挨在一起,它们只有一个点靠在一起;两个圆勾勾手的时候叫相交,这时候他们是有两个点靠在一起;大圆抱小圆的时候叫内含;两个圆离开了的时候叫相离),这时候他们是没有点靠在一起。
找朋友美术教案(通用4篇)

找朋友美术教案(通用4篇)找朋友篇1活动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尝试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初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各种不同的鞋子、袜子、手套,进场音乐和游戏音乐,鞋架两个。
活动过程:1、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老师以兔妈妈的口吻邀请小朋友去做客,随音乐进场。
师:兔妈妈家到了。
2、初步尝试。
师:哎呀,兔宝宝真顽皮,把鞋子弄得乱七八糟,宝宝快来帮兔妈妈把鞋子收好,每个宝宝拿两只只鞋子,把鞋子放在你的椅子前面。
1)幼儿分散收拾。
2)讨论:和你旁边的宝宝说说你拿的`是怎样的鞋子?3)师:我的鞋子这只是白色的,另一只也是白色的,(.老师)它们的颜色是一样的,你的两只鞋子有什么是一样的呀?4)让幼儿说说两只鞋子的相同处。
5)纠正错误。
6)教师小结:这两只鞋子的颜色一样、外形一样、花纹一样,我们就叫它们一双鞋,一双鞋要放在一起。
请宝宝把鞋子放到鞋柜里,一个盒子只能放一双鞋。
3、再次探索。
师:我还洗了很多袜子,现在都和在一起了,怎么办呢?每人拿一双袜子,一双袜子是几只?两只袜子要一模一样。
幼儿分散找袜子。
讨论:说说两只袜子为什么能在一起?4、互动游戏《找朋友》1)宝宝们真能干,帮兔妈妈收好了鞋子,理好了袜子,谢谢宝宝!我还给宝宝准备了一份礼物,(出示手套)是什么?可是太少了,每个宝宝只能拿一只,拿几只?(幼儿上来选手套)说说你拿的手套是什么样的?2)给手套找朋友。
3)和朋友手拉手,我们去外面做游戏吧!活动反思:整个活动是靠游戏来完成的,它摆脱了枯燥、无味,充满了童趣,因此小朋友的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孩子的积极性都很高,只是在活动的设计上还得多动脑筋,就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带动气氛让幼儿开心的随着老师的引导能正确的区分谁和谁是好朋友。
找朋友美术教案篇2活动目标:1、欣赏图片,了解毛毛的身体外形特征。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找朋友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找朋友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美术技能,提高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4.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二、教学内容:1. 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绘制自己喜欢的动物或人物。
2. 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使用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动物或人物的简单手工制品。
3. 游戏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培养社交技能。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引导幼儿学习和模仿。
2. 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游戏法:教师组织幼儿参与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四、教学准备:1. 绘画材料:纸张、颜料、画笔等。
2. 手工制作材料:纸张、剪刀、胶水等。
3. 游戏道具:动物或人物的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步骤:1. 绘画活动:教师展示一幅动物或人物的画作,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教师指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绘制一幅动物或人物画作。
2. 手工制作活动: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手工制品,如动物或人物剪纸,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其制作过程。
教师指导幼儿使用纸张、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制品。
3. 游戏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扮演不同的动物或人物,通过互动和合作,完成一项任务或解决问题。
4. 展示和分享:教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5. 总结和反思: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活动中的学习和收获,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成果。
2. 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
3.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七、教学资源:1. 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纸张、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找朋友
生成背景:我班的幼儿已经认识了几种较常见的颜色:红、黄、蓝、绿等,为了提高幼儿对色彩的认识,我设计了“找朋友”这个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宝宝们还认识了粉红、橘黄、淡蓝、青色,还初步尝试使用渐变的涂色方法来作画。
目标:
1、认识几对同类色:红色――粉红,黄色――橘黄,蓝色――淡蓝色,青色――绿色。
2、初步尝试用渐变色涂色。
3、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准备:
1、认识红色、粉红、黄色、橘黄、蓝色、淡蓝色、青色、绿色,能叫出它们的名称。
1
2、贴绒颜色宝宝8个,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个颜色宝宝,油画棒,画纸。
过程:
一、引出问题:我们都有好朋友,今天我们来帮颜色宝宝来找它的好朋友,好吗,
二、匹配同类色:
1、出示8个贴绒宝宝:教师:来了一个红宝宝,它说,我有一个朋友跟我长的很像,看看,这里谁和我长的最像,请你来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出粉红色,“好朋友,手拉手,抱一抱”教师和一名幼儿示范动作。
2、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另3对颜色。
三、游戏:找朋友
1、幼儿分别带上颜色宝宝头饰,听音乐自由舞蹈,当音
2
乐停止时,幼儿找到与自己是同类色的幼儿手拉手、抱一抱。
2、幼儿交换头饰,再次进行游戏。
四:涂色练习:大气球
教师示范:首先找出一对好朋友颜色,在气球的一边涂上深色,让它的手“张开”,接着,在气球的另一边涂上淡色,让它和深色“手拉手”,最后,用淡色在中间涂抹,这样,两种颜色就抱在一起了。
简单评价:好朋友力量大,颜色宝宝两个在一起,画出来的图画就更加漂亮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