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老挝南部地区红土风化壳残余型铝土矿矿床成因分析及找矿(续)

老挝南部地区红土风化壳残余型铝土矿矿床成因分析及找矿(续)

2009年第1期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总第73期【矿产资源】刘发荣,田震远,李登科(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北京100102)中图分类号:P618.45。

P6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386(2009)01—0049—04(上接2008年第6期)2.1.2古地理环境老挝境内南部以波罗芬高原为主体的铝土矿成矿区为台地型环境。

第三纪末,区内断裂活跃,发生差异升降,形成不等高的准平原面,由此显示了构造古地理轮廓。

第四纪现代断裂活动及差异升降以及大面积的玄武岩裂隙喷发,在区域上形成了“波罗芬高原”地貌,亦名“富琅山区”。

本区铝土矿矿体形态、产状受古地形(侵蚀面)控制较明显,依地形坡度成缓倾斜,在平面上以不规则面状、长条状等形态分布,垂直方向上主要呈斗蓬状或似层状近水平产出。

2.1.3地形地貌条件“波罗芬高原”的地貌特征为北西一南东向展布的宽缓台地,北西一南东长约120km,北东一南西宽约80km,大致呈带状分布,平面.卜呈椭网形态。

高原四周,地势陡峭险要,切割为悬崖和峡谷地貌;高原内部,地势为低山丘陵连绵、残丘岗地起伏的准平原地势,坡度平缓,高差不大,海拔高程300~l300m,平均海拔l000m左右。

“波罗芬高原”的地形、地貌条件决定了侵蚀、剥蚀和残积作用的进行,同时还可决定地下水的动态和风化壳的地球化学特征。

形成风化壳型铝土矿矿床最有利地段是地形切割不深、低山丘陵平缓地带,降水渗透到潜水面并由局部的侵蚀基准造成有利的排水条件使之发生积极的化学风化作用。

因此,低山丘陵、岗地或准平原等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控矿环境是形成铝土矿的重要条件。

2.1.4原岩成分及蚀变特征玄武岩是一种含能形成富铝残留物的易溶矿物的岩石,但又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使之在表生作用下一般不容易发生物质成分的变异。

玄武岩仅在地表和近地表特定条件下,受到水、氧、二氧化碳及碱、碱土金属和温度变化等基本营力的改造而形成铝土矿、褐铁矿、粘土及粘土类矿物等红土型风化壳。

铝土矿矿床成因与类型

铝土矿矿床成因与类型

h
9
h
10
刘长龄(1985 1988, 1989 )提出了碎屑胶 混合沉积多因型学说
这种岩溶铝土矿或沉积铝土矿的成矿模式 可以概括为:“各阶段、多因素,不同程度地 连续成矿”。从其搬运方式来说,属于碎屑 与胶体不同程度地兼有或称混合沉积。
此和布申斯基的碎屑沉积,.阿尔汉格尔斯基 的化学沉积而不相同。
按照矿床成因分类,表生作用做题分为风 化作用化沉积作用,与这里的“风化壳铝土 矿床”是一致的。
h
7
本人认为:
①全部的铝土矿床从成因上分还是应该分为风化 型(红土型)和沉积型两大基本成因类型。
②过去认为Al是难容物质,在搬运过程中以胶体 形式为主。现在看来,在有机质保护下的铝质胶 体仍然是一种搬运方式,特别是远距离搬运后, 风化成因的铝土矿团块逐渐磨细到交替的粒度是 合情合理的。
了以后的一些变化)。 两大类矿床具有相同的亚型:
h
4
①原地残积风化壳(红土)及古风化壳(古红 土)亚型铝土矿床
②准原地,或略迁移至洼地或喀斯特溶洞 大气氧条件下堆积或水体中沉积亚型风化 壳(红土)铝土矿床或古风化壳铝土矿床。
③异地迁移至洼地或喀斯特溶洞在大气中 堆积的亚型风化壳(红土)或古风化壳铝土矿 床。
h
11
刘长龄还用“四多” 概括我国主要铝 土矿的成矿特征
a.多源—指沉积铝土矿床的物质来源是多种的。 b.多态—指我国沉积铝土矿床沉积和搬运方式。所谓多
态,认为既有碎屑的搬运 和沉积,也有胶体(并有有机酸护胶)的搬运和沉积。 c.多相—指沉积环境,看来其也是多种的。如湖泊相、
沼泽相、海湾相、泻湖相、河漫滩一湖沼相等。 d.多变—指我国沉积铝土矿床各个阶段都有变化。如风
h

中国与老挝铝土矿对比表

中国与老挝铝土矿对比表
矿石矿物:主要为三水铝石;脉石矿物:赤铁矿、铝针铁矿、石英、高岭石、锐钛矿等。
伴生有益元素
Ga0.003~0.004%
矿石质量
Ai2O344.27~47.30%,
铝硅比值4~8.5
Ai2O3平均42.9%,变化在28~55.79%,铝硅比值2.6~48.5
矿床规模
51万吨
资源量(332+333+334)8384万吨
注:福建漳浦与海南蓬莱铝土矿为同一类型,漳浦已开采。
从矿床特征上,老挝巴松铝土矿规模大,目前中国红土型铝土矿还没有这样大的矿床。铝硅比值多数大于3.5。
矿体主要赋存在残积层中,矿体面积较大,长0.65~3.7km。宽140m~300 m,厚0.3~14.3m,含矿率32~4159km/m3。
矿石结构构造
主要为团块状构造,大小不一,3cm~0.5m不等。矿石多保留玄武岩球状风化构造特征,。
主要为块状、结核状构造;泥状和胶状结构。
矿石矿物
矿石矿物:主要为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少量),脉石矿物:主要由高岭石、石英、赤铁矿等。
红土型铝土矿对比表
类型
特征
中国福建漳浦铝土矿(三水铝石型)
老挝巴松铝土矿(三水铝石型)
含矿地层
由玄武岩近地表条件下风化形成的红土及铝土矿石团块组成。含矿层由残积层和坡积层组成。
由玄武岩在近地表条件下风化形成的松散红土组成,内含数量不等的铝土矿石结核。含矿层由残积层组成。
矿体特征
矿体主要赋存在残坡积层中,矿体面积较小,0.2~0.8km2,矿体厚度一般在0.2~3m,含矿率100~500km/m3。

当前铝土矿地质与成因

当前铝土矿地质与成因
适用于埋藏较浅、剥采比适中的 矿体。开采时从地表剥离覆盖层
,然后向下挖掘矿体。
地下开采
适用于埋藏较深且剥采比过大的 矿体。开采时通过竖井、斜井或 平巷等通道进入矿体,然后向上
挖掘矿体。
水力开采
将流动水通过管道或导管引入矿 体内,使矿石松散以便采集。适
用于松散、易采的矿体。
铝土矿选矿工艺
洗矿
去除矿石表面的泥土和杂质,提高矿石纯度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推广先进的采矿和选矿技术,提高铝土矿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 自然资源的破坏。
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铝土矿资源的监管力度,防止非法开 采和不合理利用。
铝土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策略
合理规划开采规模
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储量,制定合理的开采计划 和规模,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全球铝土矿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澳 大利亚、非洲等地区。中国也是铝土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 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河南、福建等地区。
02
铝土矿地质特征
地层与构造特征
地层
铝土矿通常赋存于石炭系地层中,特别是石炭系上统的岩石地层。这些岩石主要由石灰岩、泥质岩和煤层组成。
构造
铝土矿床通常形成于地台或地穹隆的隆起和沉降地带,以及断裂和褶皱构造的交汇处。这些构造环境为铝土矿的 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
包裹体均一温度
铝土矿中的包裹体均一温度一般在100℃至300℃之间,这表明铝土矿 的形成温度相对较低。
03
包裹体成分
气液包裹体中气相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液相成分主要是钠、
钾、钙、镁等离子和硅酸盐离子;固相包裹体中主要含有石英、长石、
云母等矿物。
05

东南亚红土型铝土矿分布规律及地质特征

东南亚红土型铝土矿分布规律及地质特征

东南亚红土型铝土矿分布规律及地质特征作者:朱林生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9期摘要:东南亚红土型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老挝波罗芬高原、越南西原高原、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岛和菲律宾萨马岛,预计资源量约94亿吨。

该区红土型铝土矿具有高铝硅比、埋藏浅等特点。

该区位于南北纬15 º范围内,湿热多雨,含铝硅酸盐分布广泛分布,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红土型铝土矿;分布规律;地质特征;东南亚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引言根据赋存状态以及下伏基岩性质,铝土矿床可分为三种类型:红土型铝土矿床、岩溶型铝土矿床和沉积型铝土矿床[1,3,4]。

红土型铝土矿床是由酸性、中性和基性成分的含铝硅酸盐岩石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经深度化学风化形成[1,2],占世界铝土矿总储量的86%左右[1,3]。

随我国优质铝土矿资源日益短缺,近年来我国铝生产企业开始寻找国际合作,投资开发和利用当地铝土矿石,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

我国周边的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红土型铝土矿资源十分丰富,该区铝土矿具有高铝硅比,埋藏浅等特征。

本文旨在总结该区红土型铝土矿的分布规律及地质特征,以便于给国内企业投资和开发提供参考资料。

1.分布规律及资源储量东南亚红土型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其中老挝波罗芬高原及周边地区预测资源量20亿吨[2],已勘查验证资源储量1.8亿吨[5,7,15,16];越南西原高原预测资源量54亿吨,已勘查验证资源储量22.91亿吨[8];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等群岛预测资源量达19亿吨,已勘查验证资源储量8.79亿吨[3];菲律宾萨马岛预测资源量达1.3亿吨[13],各国红土型铝土矿分布区域及资源储量见表1。

表1 东南亚红土型铝土矿分布及资源储量2.1老挝老挝红土型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南部的波罗芬高原及周边的阿速坡省、色贡省,该区铝土矿需洗矿后利用其净矿石。

老挝南部波罗芬高原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f

老挝南部波罗芬高原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f

2.2
矿石类型
根据矿体不同部位矿石的分带特征和成 因,可以将工作区铝土矿矿石分为两种类型:靠
近山顶为原地风化堆积型铝土矿层,往山顶和
伏和缓,地表产出大面积第四纪玄武岩,经风化 作用后地表形成大面积的红土风化壳,部分地
段铝铁富集形成红土型铝土矿。 1
山脊两侧主要为风化搬运沉积型铝土矿层,剖
面特征见图1。
球化学行为的演化显示出三种作用,即粘土化、
mm。气候分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旱季月
平均降水量数十毫米,而雨季月降水量最高可
达l000 mm以上。在旱季,岩石发生物理风化,
产生裂缝;在雨季,丰富的雨水沿岩石裂缝渗 透,促使玄武岩中的铝硅酸盐发生分解,并将易
溶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从岩石中带走。岩石中
铁化和铝土矿化。粘土化(硅铝化)作用发生于
成矿地质背景
波罗芬高原位于印支微板块与掸泰澜沧微
板块的澜沧江一清莱一吉伦山缝合线以东呵叻 盆地东侧。晚燕山一喜马拉雅期印度板块与欧 亚板块的碰撞,波罗芬高原急剧抬升,沿袭早期
的构造运动,形成区内北西向、南北向和北东向
张性和走滑断裂。在这些断裂的交汇部位,产 生大面积的玄武岩喷发活动。与此同时,全区 逐步抬升成陆,结束海相沉积历史,转入陆相红 层堆积;喜马拉雅早期、中期再次抬升褶皱,在 部分地区有小型花岗岩、碱性二长岩等岩体侵 入,波罗芬高原有高原玄武岩溢出,在波罗芬高
细微;岩石多孔,普遍具柱状节理等。这种岩石 一经水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立即流失,形成层 状硅酸盐矿物,岩石变得疏松,风化速度很快。
3成矿条件分析
3.1
气候条件
老挝南部占巴塞波罗芬高原位于北纬150 附近,年均气温20℃~30℃之间,年降雨量1为砂岩层,岩石孔隙度高,加上玄 武岩本身的气孔和柱状节理,上下贯通,排水条 件良好,使得玄武岩遭到彻底的风化。 玄武岩在红土化过程中,由于矿物和元素地

铝土矿

铝土矿
(5)以镁砂和矾土熟料为原料,加入适当结合剂,用于浇注盛钢桶整体桶衬效果甚佳。
(6)制造矾土水泥,研磨材料,陶瓷工业以及化学工业可制铝的各种化合物。
其中最重要的用途是:铝工业中提炼金属铝、作耐火材料和研磨材料,以及用作高铝水泥原料。矿石用途不 同,其质量要求各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4年发布的铝土矿石的行业标准(YS/T78-94)。
资源特点
铝土矿中国铝土矿除了分布集中外,以大、中型矿床居多。储量大于2000万t的大型矿床共有31个,其拥有 的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49%;储量在2000~500万吨之间的中型矿床共有83个,其拥有的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7%, 大、中型矿床合计占到了86%。中国铝土矿的质量比较差,加工困难、耗能大的一水硬铝石型矿石占全国总储量 的98%以上。在保有储量中,一级矿石(Al2O360%~70%,Al/Si≥12)只占1.5%,二级矿石(Al2O351%~71%, Al/Si≥9)占17%,三级矿石(Al2O362%~69%,Al/Si≥7)占11.3%,四级矿石(Al2O3>62%,Al/Si≥5)占27.9%, 五级矿石(Al2O3>58%,Al/Si≥4)占18%,六级矿石(Al2O3>54%,Al/Si≥3)占8.3%,七级矿石(Al2O3>48%, Al/Si≥6)占1.5%,其余为品级不明的矿石。
典型矿床
贵州铝土矿床
修文小山坝铝土矿矿区1957年开始勘探,累计探明铝土矿2026.4万吨,矿石平均品位为67.91%。1979年五 龙寺矿区开始投产,矿层呈似层状,产状平缓,倾角5°~10°,向北东倾斜。
山西铝土矿床
最早1960年对克俄铝土矿床克俄矿段进行勘探,随后又对卜家峪等矿段进行了勘探,共累计探明铝土矿 6265.6万吨,矿石平均品位为64.36%。1986年山西铝厂开始对孝义铝土矿进行开采。矿石类型有致密状、粗糙状 和豆鲕状三种。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位于波罗芬高原,是一个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由玄武岩风化而成。

矿层赋存于第四系残积层中。

矿体平面形态主要受地形地貌控制,矿石自然形态主要有块状、结核状、粒状,其次有片状、不规则状、管状等。

呈灰褐色、黄红色、紫红色。

大范围的玄武岩和地形地貌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条件。

标签:阿速坡省波罗芬高原三水铝土矿玄武岩1区域地质特征波罗芬高原铝土矿位于印支陆块万象—巴色微陆块南西部之班敦凸起。

大面积分布中生代地层及新生代第三系、第四系喷发的玄武岩。

地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古生代(Pz3):浅海陆棚层序、砂岩、泥岩及页岩。

中生代(Mz1):陆相层序局部浅海相,陆相红层粘土质砂岩夹薄煤线及砾岩,中三叠系海相灰岩单元出现在层间底部。

中生代(Mz2):陆源红层砂石和泻湖泥岩混杂粘土,上层含岩盐和石膏挥发物。

新近系(N2):未固化沉积砾石、砂、泥和粘土。

第四系(Q):浅褐、褐黄、黄红色残坡积粘土、含砾粘土及黄红、紫红色残积粘土、及铝土矿组成,厚1~20m,个别地段大于20米。

其中:玄武岩风化残积层是区内红土型铝土矿主要含矿层位。

其形成多与板块俯冲、岛弧活动及裂谷有关。

2矿体地质特征矿体赋存层位。

铝土矿矿体赋存于第四系的第二层残积层中,主要分布在山脊、山丘的宽缓地带及缓坡上。

矿体部分裸露在地表,部分有表土层覆盖。

剖面自上而下可分为:残坡积层(Qel+dl):主要分布在半山坡及相对低洼地带,下部原岩可能为玄武岩或砂岩,也有覆盖于铝土矿之上的。

底部少量残积物,上部为坡积物。

部分形成铝土矿层。

岩性为黄褐色、褐红色含砾粘土,呈松散土状。

砾石成份主要为结核状、块状铝土矿。

含量变化较大,2%~45%均有,个别地段形成较好的铝土矿。

近地表处常有10~50cm的腐殖层,盖层一般厚度0~4.9m。

下伏基岩为玄武岩时,常有一层粘土及黄色、紫色、黄绿色、灰绿色的土状玄武岩风化物;下伏基岩为砂岩时,常有薄层粘土和砂岩风化物,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风化物中有大量石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位于波罗芬高原,是一个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由玄武岩风化而成。

矿层赋存于第四系残积层中。

矿体平面形态主要受地形地貌控制,矿石自然形态主要有块状、结核状、粒状,其次有片状、不规则状、管状等。

呈灰褐色、黄红色、紫红色。

大范围的玄武岩和地形地貌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条件。

标签:阿速坡省波罗芬高原三水铝土矿玄武岩
1区域地质特征
波罗芬高原铝土矿位于印支陆块万象—巴色微陆块南西部之班敦凸起。

大面积分布中生代地层及新生代第三系、第四系喷发的玄武岩。

地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
古生代(Pz3):浅海陆棚层序、砂岩、泥岩及页岩。

中生代(Mz1):陆相层序局部浅海相,陆相红层粘土质砂岩夹薄煤线及砾岩,中三叠系海相灰岩单元出现在层间底部。

中生代(Mz2):陆源红层砂石和泻湖泥岩混杂粘土,上层含岩盐和石膏挥发物。

新近系(N2):未固化沉积砾石、砂、泥和粘土。

第四系(Q):浅褐、褐黄、黄红色残坡积粘土、含砾粘土及黄红、紫红色残积粘土、及铝土矿组成,厚1~20m,个别地段大于20米。

其中:玄武岩风化残积层是区内红土型铝土矿主要含矿层位。

其形成多与板块俯冲、岛弧活动及裂谷有关。

2矿体地质特征
矿体赋存层位。

铝土矿矿体赋存于第四系的第二层残积层中,主要分布在山脊、山丘的宽缓地带及缓坡上。

矿体部分裸露在地表,部分有表土层覆盖。

剖面自上而下可分为:
残坡积层(Qel+dl):主要分布在半山坡及相对低洼地带,下部原岩可能为玄武岩或砂岩,也有覆盖于铝土矿之上的。

底部少量残积物,上部为坡积物。

部分形成铝土矿层。

岩性为黄褐色、褐红色含砾粘土,呈松散土状。

砾石成份主要为结核状、块状铝土矿。

含量变化较大,2%~45%均有,个别地段形成较好的铝土矿。

近地表处常有10~50cm的腐殖层,盖层一般厚度0~4.9m。

下伏基岩
为玄武岩时,常有一层粘土及黄色、紫色、黄绿色、灰绿色的土状玄武岩风化物;下伏基岩为砂岩时,常有薄层粘土和砂岩风化物,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风化物中有大量石英。

3成矿条件分析
成矿母岩红土型铝土矿是红土风化作用进行到最后阶段的产物,在红土型风化进行到最后阶段,土壤中活动性较强的元素被基本上彻底带出之后,Al2O3、Fe2O3、SiO2、TiO2等地表条件下最为稳定的矿物被留了下来,够成铝土矿的主要成分[7]。

矿区内大面积分布的喜山期喷发的基性玄武岩,Al2O3含量较高,而且普遍具备柱状节理,容易遭到彻底的风化,从而形成三水铝土矿[8-10]。

因此玄武岩是阿速坡省铝土矿的成矿母岩。

4结论
(1)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属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由玄武岩风化淋滤而成。

(2)矿石的自然形态主要有块状、结核状、粒状,其次有片状、不规则状、管状等,以结核状和块状为主。

矿石颜色主要呈灰褐色、黄红色、紫红色等。

(3)阿速坡省铝土矿的主要成矿条件为为母岩和地形地貌。

此亦可作为在波罗芬高原及老挝东邻国越南玄武岩区域寻找相同类型铝土矿的主要标志。

参考文献
[1]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老挝阿速坡省和色贡省二号矿权区铝土矿普详查报告[R].武汉: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2014.
[2]罗正传,刘智琳,李俊平,等.老挝巴松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矿产勘查,2011,2(3).
[3]成功,高光明,陈松岭。

老挝占波罗芬高原铝土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2):380-386.
[4]杨社锋,方维萱,胡瑞忠,等.老挝南部波罗芬高原玄武岩砖红壤风化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矿产与地质,2005,19(6):723-727.
[5]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世界矿产资源年评(2000-2001)[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6]宋国明.我国与周边国家进行矿业投资合作的前景分析[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