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从夏至民国期间的各朝代灭亡的细节
夏至清朝代更替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夏朝约前2070-1600年安邑山西夏县禹商朝约前1600-1046年亳河南商丘汤周西周约前1046-771年镐京陕西西安周武王姬发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春秋前770-476年战国前475-221年秦朝前221-206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汉西汉前202-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新朝9-23年王莽东汉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三国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晋西晋265-316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东晋317-420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十六国304-439南朝宋420-479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齐479-502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梁502-557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陈557-589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北朝北386-534平城山西大同魏道武帝拓跋珪魏洛阳河南洛阳东魏534-550邺河北临漳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魏535-556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北齐550-577邺河北临漳齐文宣帝高洋北周557-581长安陕西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隋朝581-618大兴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唐朝618-907长安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五代十国907-960后梁907-923汴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后唐923-936洛阳河南洛阳唐庄宗李存勖后晋936-946汴河南开封晋高祖石敬瑭后汉947-950汴河南开封汉高祖刘嵩后周951-960汴河南开封周太祖郭威宋北宋960-1127开封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南宋1127-1276临安浙江临安宋高宗赵构辽国907-1125皇都辽宁辽国耶律阿保机大理937-1254太和城云南大理西夏1038-1227兴庆府宁夏银川元昊金1115-1234会宁阿城(黑)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中都北京开封河南开封(注:1206年元太祖建立蒙古帝国; 1271年元世祖至元8年改国号“元”;1279年统一中国)元朝1206-1368大都北京元世祖忽必烈明朝1368-1644北京北京明太祖朱元璋清朝1616-1911北京北京皇太极(注:1616年清太祖建立后金;1636年清太宗于崇德元年改国号“清”;1644年定鼎中原)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公元前21世纪,禹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突破“禅让制”的传统,代之以“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
商汤灭夏原因

商汤灭夏原因商汤灭夏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那你知道商汤灭夏是什么原因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商汤灭夏原因,欢迎大家阅读。
商汤灭夏原因商汤是商朝的建立者。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奴隶制国家,留下了灿烂的奴隶文明和青铜文明。
商朝的建立是在夏朝灭亡的基础之上,商汤灭夏的原因主要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夏桀的暴政,二是商汤的战略眼光。
夏朝自孔甲之后,国势日渐衰微,到了夏桀这里已经到了彻底无可救药的地步。
夏桀在位时间,仍然骄纵享乐,荒淫无度。
对百姓苛税严重,使得民怨四起。
但是迫于无奈,那是由于生产力的不足百姓难以自行发动起义。
商汤看到这里,敏锐的发现商朝复兴的时刻到了。
由于商朝的都城位于黄河下游,经常受到洪水的牵连在商汤在位时已经迁都八次,这里显然不适合一个国家长治久安。
于是派伊尹打入夏朝内部,通过一系列的借口蚕食掉拥护夏朝诸侯国,最后召开誓师大会,讨伐残暴的夏朝。
最终鸣条决战取得胜利,并将夏桀放逐南巢。
商汤灭夏的原因是一个多方面的因素,由于在当时的环境下,商朝只是一个方圆七十里的小国,而夏朝坐拥天下诸侯。
夏朝正是由于骄奢淫逸严苛暴政,在诸侯间失去地位,否则商朝无论如何也是无法与夏抗衡。
而君主商汤的雄才大略任人唯贤,对时机的准确把握以及国家地理位置恶劣也是商汤灭夏的主要原因。
综合这两个因素,那么商汤灭夏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
商汤是商朝的建立者。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奴隶制国家,留下了灿烂的奴隶文明和青铜文明。
商朝的建立是在夏朝灭亡的基础之上,商汤灭夏的原因主要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夏桀的暴政,二是商汤的战略眼光。
夏朝自孔甲之后,国势日渐衰微,到了夏桀这里已经到了彻底无可救药的地步。
夏桀在位时间,仍然骄纵享乐,荒淫无度。
对百姓苛税严重,使得民怨四起。
但是迫于无奈,那是由于生产力的不足百姓难以自行发动起义。
商汤看到这里,敏锐的发现商朝复兴的时刻到了。
由于商朝的都城位于黄河下游,经常受到洪水的牵连在商汤在位时已经迁都八次,这里显然不适合一个国家长治久安。
各朝代灭亡的原因

各朝代灭亡的原因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灭亡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主要的因素可以总结为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族入侵、经济崩溃等。
下面将对各朝代灭亡的原因进行详细的探讨。
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的原因有多种,包括政权内部腐败、王位继承纠纷及外族入侵等。
夏朝王室内部的腐败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而商朝人的入侵最终推翻了夏朝的统治。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气候变化以及外族入侵等。
商朝王室的腐败导致了政权的动荡,同时黄河流域的干旱和洪水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周朝的入侵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西周的灭亡可以归咎于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以及外族入侵等因素。
随着时间推移,西周宗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变得日益剧烈,政府的腐败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
外族的入侵以及贫富分化的加剧,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4.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东周的灭亡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政治衰败、统治危机以及外族侵袭都是造成东周灭亡的原因。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割据导致了政权分裂以及社会动荡。
同时,秦国的崛起最终导致了东周的灭亡。
5.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政府腐败和对人民的苛刻统治。
秦始皇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及严苛的统治政策引起了人民的不满,而起义和内部叛乱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6.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西汉灭亡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以及自然灾害等。
西汉后期的政治腐败和宦官的权力扩张导致了政府的混乱,而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7.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东汉的灭亡可以追溯到政治腐败、内乱和外族侵略等多种因素。
内部的官僚腐败、地方割据的加剧以及黄巾起义等农民起义的爆发造成了政府的混乱。
同时,外族入侵以及军阀割据的出现最终导致东汉的灭亡。
商朝灭夏朝的战争

商朝灭夏朝的战争商朝灭掉夏朝的著名战役是,鸣条之战,鸣条之战是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
下面是有商朝灭夏朝的战争,欢迎参阅。
鸣条之战,是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夏县之西)进行的一场决战。
简述在约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的统治出现了危机。
夏朝在东方的属国商,乘机先征服邻近的夏属葛国(今河南宁陵北),保障商都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的安全。
又派重臣伊尹至夏王都城探测虚实。
再采取分别翦除夏朝羽翼的策略,各个击破了位于夏、商之间的豕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国(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等夏朝属国,使夏王桀孤立无援。
接着,商汤又率战车70乘、敢死士兵6000人攻夏王都。
夏桀只好仓促率王师与商军战于鸣条,结果夏朝军队大败。
这场战争成为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
战争的结果导致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
夏朝自孔甲继位为夏王以后,不理朝政,迷信鬼神,专事打猎玩乐,使得人民怨恨,诸侯反叛。
由于国力衰弱,也无法控制各诸侯国势力的发展。
到了约公元前16世纪,夏桀在位时,各国诸侯已经不来朝贺。
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民不聊生,危机四伏。
但夏桀不思进取,骄奢淫逸。
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作乐,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弄得国空民伤。
夏桀置百姓的苦难于不顾,下令四处搜刮民财,四处用兵抢夺财富。
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奴役,日益失去人心。
大臣关龙逄几次劝谏夏桀,夏桀斥责关龙逢道:“大地晃动,但天上的太阳还没有掉下来。
我就是天上的太阳,只要太阳不陨落,我就不会亡!”他见关龙逢又说一些“危言耸听”的话,便勃然大怒,下令处死了关龙逢。
老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太阳啊你什么时候要灭亡,我们愿意跟你一起灭亡。
”夏桀的荒淫暴政,最终激起了臣民的强烈反抗,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
夏桀是怎样的人_为什么会亡国

夏桀是怎样的人_为什么会亡国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他这个人怎么样?为什么是他成为了亡国之君呢?想要更了解夏朝的这位皇帝,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夏桀是怎样的人吧!夏桀是什么样的人夏桀,他的本名是癸,桀是谥号。
桀的意思是凶暴残忍,后人给他这么个谥号,可见对其有多么痛恨。
夏桀的父亲是姒发,史称夏王发。
夏桀共在位52年,是历史上相当著名的暴君,常与另一个有名的暴君商纣王并称。
传说商汤灭亡夏王朝后把夏桀流放到了南巢这个地方,夏桀在南巢生活数年后才逝世。
历朝历代对夏桀的评价都是残暴不仁,以致众叛亲离,亡国身死。
是史书劝谏帝王贤明治政的反面教材。
墨子说:“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
”墨子将夏桀、商纣王、周幽王、周厉王并称为暴君,说因为他们的暴政现在的人们也还在咒骂他们。
司马迁则说:“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夏桀淫骄,乃放鸣条。
”夏桀因为安于享乐,不善待百姓,导致民心尽失,鸣条之战大败。
汉代刘向也说:“桀既弃礼义,淫于妇人,求美女,积之于后宫,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
造烂漫之乐,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
置末喜于膝上,听用其言。
昏乱失道,骄奢自恣。
为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者,妹喜笑之以为乐。
”刘向说夏桀专宠妹喜,沉溺女色,因而骄奢淫逸,失了天下。
这是女子亡国之说了。
夏桀亡国的原因夏桀登基的时候,其实夏王朝已经内忧外患,风雨飘零,四方诸侯也没有像刚刚立国的时候那样每年都来朝贡。
可是,夏桀没有看到天下百姓的不满,帝国潜伏的危机。
夏桀刚刚坐上王位就大兴土木,好方便自己享乐放纵。
《竹书纪年》中记载夏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
”整日与女子在酒池饮酒作乐,从不过问国家大事。
大臣关龙逄见夏桀荒淫奢侈不理政事,便向夏桀哭泣进谏说:“天子谦恭而且讲究信义,节俭又要爱护贤才,勤政并且关爱百姓,这样天下才可以安定,王朝才能够稳固,如今陛下奢侈无度,沉溺女色,弄得百姓怨声载道,民怨沸腾,陛下只有赶快改正自己的错误,善待国民,这样才可以挽回失去的民心,巩固国家的统治啊。
夏至清朝代更替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夏朝约前2070-1600年安邑山西夏县禹商朝约前1600-1046年亳河南商丘汤周西周约前1046-771年镐京陕西西安周武王姬发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春秋前770-476年战国前475-221年秦朝前221-206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汉西汉前202-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新朝 9-23年王莽东汉 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三国魏 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蜀汉 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吴 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晋西晋 265-316 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东晋 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十六国 304-439南朝宋 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齐 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梁 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陈 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北朝北 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魏道武帝拓跋珪魏洛阳河南洛阳东魏 534-550 邺河北临漳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魏 535-556 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北齐 550-577 邺河北临漳齐文宣帝高洋北周 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隋朝 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唐朝 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五代十国 907-960后梁 907-923 汴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后唐 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唐庄宗李存勖后晋 936-946 汴河南开封晋高祖石敬瑭后汉 947-950 汴河南开封汉高祖刘暠后周 951-960 汴河南开封周太祖郭威宋北宋 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南宋 1127-1276 临安浙江临安宋高宗赵构辽国 907-1125 皇都辽宁辽国耶律阿保机大理 937-1254 太和城云南大理西夏 1038-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元昊金 1115-1234 会宁阿城(黑)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中都北京开封河南开封(注:1206年元太祖建立蒙古帝国;1271年元世祖至元8年改国号“元”;1279年统一中国)元朝 1206-1368 大都北京元世祖忽必烈明朝 1368-1644 北京北京明太祖朱元璋清朝 1616-1911 北京北京皇太极(注:1616年清太祖建立后金;1636年清太宗于崇德元年改国号“清”;1644年定鼎中原)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公元前21世纪,禹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突破“禅让制”的传统,代之以“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
各朝代灭亡简单总结

各朝代灭亡简单总结
1.夏朝:由商朝一支少数民族夺取政权后建立,土地兼并、奴隶制度加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被商朝取代。
2. 商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但贵族内部矛盾加剧,农民起义不断,最终被周朝灭亡。
3. 周朝:建立封建制度,实行分封制,但随着封建社会日益衰落,中央政权的权威逐渐弱化,外患不断,最终被秦朝灭亡。
4. 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标准,但统治者暴政,加上军事扩张造成财政困难,最终被汉朝取代。
5. 汉朝:实行律令制度,开创科举制,经济文化发展,但贵族内部争权夺利,中央集权逐渐削弱,最终被三国取代。
6. 三国:曹操夺取汉朝政权后,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各方内部矛盾不断,最终被西晋统一。
7. 西晋: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弱化,外患不断,内部腐败,最终被五胡乱华所灭,进入南北朝时期。
8. 南北朝:北方鲜卑族入侵,南北分裂,动荡不安,最终被隋朝统一。
9. 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修建大运河,加强对外扩张,但统治者暴政,加上内部矛盾和经济负担,最终被唐朝取代。
10. 唐朝:实行律令制度,开创科举制,文化繁荣,但政治腐败、战乱频繁,加上贵族内部争权夺利,最终被五代十国所替代。
11. 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个朝代和十个国家,政治
动荡,互相争夺领土,最终被宋朝统一。
12. 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推行科技发展,文化繁荣,但政治腐败、外患侵袭,最终被元朝所灭。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汤
盘庚迁殷、牧野之战
等
肉林)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分封制 国人暴动
原因、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昏庸残暴 启示 启示: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②统治者要勤政爱民
课堂小结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世袭制:“公天下”变成 “家天下”
戴枷奴隶陶俑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三 西周的兴衰
1.周的强大: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人,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 土,发展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对商朝的统治构成严重挑战。 2.商朝灭亡 (1)周文王在吕尚等人辅佐下,积极作灭商的准备。 (2)牧野之战:周武王继位后,于公元前1046年统率各路联军,在牧野与商军展开决战, 大获全胜。周军乘胜占领商都朝歌,商朝灭亡。 3.西周建立: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hào)京,史称西周。
方格纹铜鼎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①遗址中有大型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为王室服务 的手工业作坊,还有贵族和平民的生活区、墓葬群。 ②这里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等礼仪的精美玉器和乐器、 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龙形器,它们大都是王室使 用的高贵礼器,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方格纹铜鼎
学习目标
1.知道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 2.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3.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 (3)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4)都城:相传,禹在阳城修建城池。 (5)禹的统治: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商纣王时期,王室内部的争斗越加强烈,如:比干、微子启等等都同
商纣王有直接的矛盾,这也是导致商亡国的原因之一。 一个国家的统治内部混乱必然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而
导致这个王国灭亡只是需要一个诱导因素即可。
+
5:奴隶逃亡,根基不稳
夏、商、周三代为奴隶制的国家,其国家的根 基必然以奴隶为主体,奴隶是当时的主要生产 力。 商代的奴隶用处较为广泛如:劳役、军役、戍 守边疆、手工劳动等等、而商代的奴隶来源大 多为战争中的俘虏,或者为平民沦为奴隶的人。
一害怕,士兵就无心再战)
+ 王莽引起了四种人的不满:分别是原西汉官员、
+ 第一、原西汉官员的不满。
原因1:王莽篡位。王莽篡位后的“新”朝朝廷中,原西汉 的官员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王莽篡位的行为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于是就经常劝说原西汉诸侯王发动起义,推翻“新”朝。一般 当王莽听说这种事时,就会以“叛国罪”为由将他们痛打一顿。 而“新”朝的官员又很瞧不起他们,戏弄他们为降官。于是在
反抗商王朝,商纣王组织的朝歌奴隶所组成的军队,大概主要
就是这些东夷部族的人民。所以,这些奴隶组成的军队战场之 上发动了反叛也是导致了商王朝的灭亡的原因之一。
+ 2:人殉制度,丧失奴隶
对于现在发现的商代墓葬中几乎都有殉葬人的发现,少则一、 二人,多则几十人,上百人,如:殷墟侯家庄大墓中的殉葬人
就达到一百余人。
结论:
商代灭亡的内因综上所述,不外乎,王室内部矛盾、贵族的骄奢淫逸、奴隶 的使用问题等等,当然还有就是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最终导致了这些商王朝 潜在的矛盾爆发,从而导致了五百余年的商王朝的灭亡。
+ 1 红颜祸水:夏因妹喜,商因妲己,周因褒姒
2 残暴统治,夏桀以人为骑,严酷统治,人们指
日说愿与他同亡;殷纣治酷刑,炮烙之刑,囚
+ 我国封建王朝的历史秦汉之前是夏商周,商灭亡了夏。夏朝最
后一个王是桀(又名癸、履癸,商汤给他的谥号为桀(凶猛的意 思)。桀是夏朝第16代君主发之子,在位54年(前1653—前 1600)。履癸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 无道。,生卒年不详。发病死后继位,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在位 52年,国亡,被放逐而饿死)极为残暴,百姓恨之入骨无不盼其早
+ 根本原因
秦朝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各地的反秦斗争仍在继续, 力量最强的是由刘邦和项羽分别领导的两支部队, 在斗争中,项羽通过巨鹿之战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公元前206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存在仅15
年的秦王朝被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
+ 公元189年,灵帝驾崩,何太后临朝。当时皇宫内宦官专权,凉州董
卓率兵入洛阳,废皇子刘辩,杀何太后,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事实上献帝即位后并无任何权利,董卓独揽大权,残暴专横,使得各 地官吏纷纷举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诸强割据的局面,统一的王朝实际 上已经不复存在。后,献帝又为曹操控制;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 丕逼迫献帝让位,东汉王朝宣布灭亡,继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 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 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西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东汉,整个汉朝 历经426年当时,如果投机取巧是绝对来自行的)最后就会使商人也和农民一样,
越来越穷。商人们为了生存,参加了起义军。
+ 原因2:商贾的贿赂。商贾就是富人,他们经常会贿赂商人,让他们
交给自己一部分钱,然后帮他们招揽生意。这种情况在“新”朝初期 还可以实行;但到了“新”朝后期,由于物价变高,购买东西的人也 越来越了,这就使商人亏了本。而且王莽还经常派人向这些商贾们查 账,一旦发现以前和某个商人的贿赂记录。富人罚款,商人抄家。富 人交几个钱也就没事了,但商人一旦被抄家就意味着自己已经真真正 正、彻彻底底的没钱了。(以前如果急需用钱,可以把家里的传家宝
商代发现的殷墟甲骨文中发现商王武丁之后的商王祭祀时候使 用的奴隶祭祀的数字多的达到一万三千余人。而单单商王武丁
在位时期的五十九年中现今发现的仆词中记载使用奴隶祭祀的
仆词就有1006条,其中最多达到五百三十人,最少的也达到21 人,这些足可以证明商代人殉的数量是多么庞大的。
+ 殷墟武官村的殷商王族陵墓区的一个祭祀场,已经发掘的有四千七百
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之时,他们趁王莽出城巡游之际,发动了
兵变,一举占领了全城。迫使王莽只能流亡于别城,居无定所。
+ 原因2:严重的等级分化现象。王莽在宴请群臣时,有明显的等
级分化现象。例如,“新”朝的官员可以坐着;原西汉的官员, 只有王莽让你坐,或者你哪里不舒服必须要坐时,才可以坐。 而在上朝时,晚来的“新”朝官员可以“插队”至早来的原西 汉官员,先向王莽报告情况。这种严重的等级分化现象令原西 汉官员非常不满,却又无可奈何。所以当起义军攻入“新”朝
从商代墓葬中出土的青铜礼器中常常出现酒器皿,也可以讲明 商代酗酒成风,而商代的酿酒原料主要为黎、稷等谷物。这些 谷物用于酿酒必定要消耗很多,为此,商代的贵族只有加大对 于民众的剥削,从而也为商代灭亡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在从妇好墓中发现的一些玉器上面的服饰可以看出商代的
贵族同民众之间的差距同夏代时期的差距越加扩大。从而也为
伍。这样下去就会使“新”朝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军队中的逃
兵也越来越多,战斗力也随之下降,战争就会失败。战争失败 后,王莽又命令出征· · · · · · 这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
+ 原因2:士兵没有奖赏金,但责罚却很多。每次返程回来,王莽都会
给将军们许多奖赏,却不给负责打仗的士兵们一文钱。而有些士兵阵 亡后,不闻不问也就算了,连补恤金也不给。这不就相当于白白利用 士兵们的生命去打仗吗?而且每次返程时候,几乎都是这种情况。 (没准儿那一天王莽心情好了,出来视察一下出征的士兵们,随即也 就会给一点奖赏金)而在出征路上,表现不好的士兵还会受到将军的 责打。没准儿就是一些小事,将军都要“咆哮”一通。(例如一个士 兵给将军端水,不小心洒到地上了)这样既使当事的士兵非常愧疚, 还会使军队的战斗力下降。(一想到将军的“咆哮”,士兵就会害怕。
进行抵押,换点钱救急。可是现在就不行了)这同时也看出了“新”
朝的等级分化不仅出现在朝廷中,也出现在生活里。
+ 第四、士兵不满。
原因1:常年征战。王莽经常命令部队去攻打“新”朝周围 的其它部落,而且部队刚返程回来没多久就还要去出征。所以
每次只要反程一回来,士兵们都会和家人一起庆祝自己活了下
来。同时也企盼下次出征时,不要战死。但战争是不能不死人 的,每次返程回来,都会有许多士兵牺牲,又会有许多青年入
首都时,所有原西汉官员几乎都大开城门迎接起义军。(尽管
他们不是原西汉官员所领导的起义军)
+ 第二、农民不满。
原因1:货币种类太多,物品贬值速度太快。王莽在位期间,先 后进行了四次钱币整改行动。这些钱币农民们普遍不适应,还是愿意 使用原西汉时期的货币。但商人确是用王莽制定的钱币定价的,导致 物品越来越贵。农民们很反感,曾经还闹出过一次起义。(次数不多。 因为农民们知道,再怎么起义,最终也是要被镇压下去的,不如就默 默地接受这个现实吧)王莽知道后,又决定改回原西汉时期的货币,
+ 3:骄奢淫逸,刑法残酷
商代是奴隶制的国家,刑法较为森严,如:出 土于殷墟的仆词中刖刑、大鄙的字眼出现的较为频 繁,仆词中每次被执行刖刑的人数少则十余人,多 着数百人之众。而传说商纣王还制定了炮烙之刑。
这些都讲明了商王朝刑法的残酷之处,而在这样残
酷的刑法之下的民众,时间久了必然引起反叛和抗
击。
+ 商代的贵族酗酒成风,以至于后来的周代明文禁止过度酗酒,
日离开王位归西,最后夏王朝的一个部落民族在商汤英勇统帅
下起兵伐桀,于是,长达近500年的夏王朝告以结束。
+ 1:征伐过度,穷兵黩武
商代,对于少数民族的征伐,从现在发现的殷 墟甲骨文中的仆词中就多次出现“击羌”、“伐 羌”、“击”等字眼。而从古本上面的记载来看如: 商王武丁在位的59年之中就常常发动战争,根据记
载多着五千人、少着三千于人。而甲骨文记载的商
王武丁曾经出动过上万人,前去征伐少数民族。
+ 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的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墓中就出现大量的兵
器等。而且妇好作为武丁的妻子,常年在外为商王朝征伐藩国, 夷族,这些也在出土的甲骨文中得到了验证。
商代对于夷族的征伐,到商纣王时期还没有停止,而先对
“黎”(今山西)用兵,导致了东夷的反叛,商纣王又回师剿 灭了东夷的叛乱,结果俘虏了大量的东夷族人。之后武王起兵
以安定农民。但此时的物价已经涨得很高,钱币贬值得非常厉害。再
做什么补救措施,也都无济于事。
+ 原因2:任用商贾。王莽为了保持“新”朝经济实力的稳定,决
定沿用原西汉时期的商贾来管理农民土地分配问题与商业问题。 但这些商贾们往往都是只认钱,不认人。谁交的钱多,谁就可 以得到更多的土地;谁如果不交钱,不但不给他分配土地,反 而会扣除他的土地。这样就导致了富人们越来越富,穷人们越 来越穷。越来越富的富人们还要不断地压榨越来越穷的穷人们。
+
4:王室争斗,根基不稳定 商代是中国历史有考古实物证明存在过的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 代的王位继承制度以“兄终弟及”制度为主,也就以此造成了商代早 期的五代九王的混乱局面,及仲丁到阳甲。盘庚即位之后,马上选择 迁都,其中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洪水,但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巩固自 己的统治基础。也是为了缓和阶级的矛盾、王室内部的争斗。
驿兵变。所以,后周是被野心军阀搞政变推翻的。
+ 陈胜吴广起义
背景意义: 1.徭役,兵役负担沉重 2.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交给国家 3.秦朝的刑法很残酷,劳动人民稍有反抗,就遭到残酷的镇压 4.秦二世即位后,他统治的残暴程度同其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
及,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