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第六章光学仪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第六章光学仪器知识点总结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像规律:2.实验时:将烛焰从左向右移和从右向左移同样可以得到相同结果,只是顺序不同。

(1)实像都是倒立的(倒立的都是实像);(2)u > v 时,肯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 > u 时,成的像可以是倒立、放大实像,也可以是正立、放大虚像。

(3)一倍焦距: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线; (5)二倍焦距: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线;(4)成实像时:u 增大时,v 减小,像也减小;u 减小时?成虚像时:u 增大时,v 增大,像也增大;u 减小时?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所成实像越大,反之?成虚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所成虚像越大,反之?(5) 虚像都是放大的(但放大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6)成虚像时:物体、透镜位置确定,如透镜不动,物体上下左右移动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体相同;如果保 持 物体不动,透镜上下左右移动时,像移动的方向与透镜相反。

(注意这里的移动不是沿主光轴的前后移动)(7)凸透镜成像原理:光的折射。

光路是可逆的,则成实像时,若把物体放在像的位置则像恰好成在物体的位置。

2.凸透镜成像的光学原理:如图分别为u > 2f , f < u < 2f ,u < f 。

(8)物体、透镜和光屏位置确定,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如透镜不动,物体上下左右移动时,像移动方向与物体相反;如果保持物体不动,透镜上下左右移动时,像移动方向与透镜相同(注意这里的移动不是沿主光轴前后移动)(9)由于凸透镜成像是通过凸透镜将来自物体的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凸透镜的大小不会影响凸透镜成像。

如果 凸透镜上破损了一块,或用不透明物体遮住凸透镜一部分时,所成的实像大小位置不变,仍是完整的,只是 亮度变暗了;凹透镜成像:物体总是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应用:防盗门的“猫眼”就是凹透镜,因为通过它看到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我们这里说的像的“正倒”,不是平常说的正立、倒立,而是像相对于原物体的“正倒”。

光学仪器专业基础知识

光学仪器专业基础知识

光学仪器专业基础知识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2分)1.1阿贝(Abbe)原则是指测量轴线在上,根据这一原则,判别万能测量显微镜是否符合?。

1.2 不论立式光学计还是接触式干涉仪,其工作台均有平面度要求,那么平面度是指包容且距离为最小的两之间的距离。

1.3 投影仪光路的基本原理是由照明系统和投影系统两部分组成。

而照明系统是由组成;投影系统是由组成。

1.4 不论哪种长度计量的光学仪器,检定和使用时均有室温要求,倘若室温偏离标准温度20℃时,会出现误差;室温时高时低,这引起误差。

1.5 不论何种量仪,均规定了示值误差这一技术要求,那么示值误差是以和之间的差值确定。

1.6 光学计的结构原理,是光学原理和正切原理的组合。

1.7 光学分度头的示值误差,主要由和组成的。

1.8 接触式干涉仪的测力为;当分度值为0.05µm时;在示值范围内的测力变化不超过。

1.9 接触式干涉仪的工作台是可换的,通常备有三种,其中一种为筋形工作台,另两为、。

筋形工作台的平面度用检定。

1.10 立式光学计的可升降的工作台,其升降范围应不小于;具有凸轮升降机构的光管升降范围应不小于。

1.11万能测量显微镜读数装置,其示值误差不超过,用检定。

1.12 万能测长仪的测量轴与基座导轨面的平行度,在100mm 长度上不大于。

用检定。

1.13 工具显微镜的测量刀,用于螺纹测量的,其刻线至刀口的距离为;用于圆锥度测量的,其刻线至刀口的距离为。

1.14 工具显微镜是一种多用途的光学机械式两座标测量仪器,对于零件形状以方法测量;对于直径或圆锥度用法测量。

1.15 光学仪器中的物镜或目镜,其中心称。

焦点到的距离叫焦距。

二、单选题(共5题,每题2分)2.1某一仪器的工作台面的平面度,若在白光情况下用平晶以技术光波干涉法检定时,受检工作台面的平面度一般不大于。

⑴0.001mm⑵0.002mm⑶0.003mm2.2 光学分度头的主轴锥孔轴线对基座工作台面的平行度,对于2"光学分度头来说,在1000mm长度上不大于。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
实 的,则这像一定是 像。若成的是正立的 虚 像,则此像一定是放大的 像。
4.若有一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在凸透镜另一侧30cm处
的光屏上显示出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 15cm 焦距是 。
5. 在凸透镜的成像现象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凡是实像必是倒立的
C.凡是放大的像必是虚像
凸透镜成像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U U>2f U=2f f<U<2f U=f U<f 像的特点 物像位置 像的性质 异 侧 倒立.缩小 实 像 异 侧 实 像 倒立.等大 倒立.放大 异 侧 实 像 不成像 正立.放大 同 侧 虚 像 应用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二、透镜成像作图3
3、透镜成像各区域的特点
综合练习题目:
1.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当物距为 25cm
时,这时成的是 倒立、缩小、的 实 像;如果物 距为20cm,则会成 倒立、 等大、的实像 ;如果 物距为16cm,则会成 倒立、 放大、的 实 像;如 果物距为8cm,则会成 正立 、 放大、的 虚 像。
3.有一个物体经过某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倒立
的地方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现将一个物体放在离此凸 透镜8厘米的主光轴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实像 (D)等大的实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 凡是虚像必是正立的
D.凡是缩小的像必是实像
6.有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30cm处
沿主光轴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 (C ) A B C D 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离凸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 离凸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

物理仪器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仪器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仪器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光学仪器1. 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用于放大微小物体。

它的结构包括物镜,目镜和镜筒。

物镜用于放大样品,目镜用于放大物镜成像的样品。

通过这种分段放大的设计,显微镜可以放大物体至很高的倍数,从而观察微小的细胞结构和微生物。

2. 望远镜望远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用于放大远处的物体。

它的结构包括目镜,物镜和镜筒。

物镜用于聚焦远处的物体,目镜用于放大物镜成像的远处物体。

通过这种分段放大的设计,望远镜可以放大远处物体的图像,从而观察星空和地球表面的景象。

3. 光谱仪光谱仪是一种光学仪器,用于分析物体的光谱特性。

它的结构包括光源,狭缝,棱镜和光电探测器。

光源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线,经过狭缝后通过棱镜进行色散,最后被光电探测器接收。

通过分析光电探测器接收到的光谱,可以得到物体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二、电子仪器1. 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电子仪器,用于显示电压信号的波形。

它的结构包括电子枪,偏转系统和显示屏。

电子枪产生电子束,偏转系统控制电子束的位置,显示屏显示偏转后的电子束成像的波形。

通过示波器可以观察电路中的电压信号波形,从而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

2. 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是一种电子仪器,用于产生特定频率和幅度的信号。

它的结构包括振荡器,放大器和输出端口。

振荡器产生特定频率和幅度的信号,放大器放大振荡器产生的信号,最后通过输出端口输出信号。

信号发生器可以用于实验和测试电路的频率响应和幅度特性。

3. 多用表多用表是一种电子仪器,用于测试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阻抗。

它的结构包括显示屏,旋钮和测量端口。

通过旋钮设定测量范围,通过测量端口接触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阻抗,最后通过显示屏显示测量结果。

多用表可以用于测试电路的工作状态和参数。

三、力学仪器1.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力学仪器,用于测量物体受到的力。

它的结构包括弹簧,刻度盘和指针。

当物体受到力作用时,弹簧伸长,刻度盘显示伸长的长度,指针指示伸长的长度对应的力值。

光学仪器调节使用基础知识

光学仪器调节使用基础知识

光学仪器调节使用基础知识光学仪器是研究光学性质和现象的工具,包括望远镜、显微镜、光谱仪等。

调节和使用光学仪器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光学仪器1.望远镜:用于观察远处的物体,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2.显微镜:用于观察微小的物体,有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种。

3.光谱仪:用于分析物质的光谱特性,包括分光计和光谱仪。

4.激光器:产生激光,有固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等。

二、光学仪器调节1.调节物镜和目镜距离:望远镜和显微镜的调焦原理都是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

物镜与目镜距离过大,观察物体不清晰;距离过小,无法观察到物体。

2.调节物镜焦距:根据观察物体的距离来调节物镜焦距,使得物体清晰可见。

调节物镜焦距的方法有移动物镜或改变物镜的曲率等。

3.调节目镜焦距:目镜的主要作用是放大物体,调节目镜焦距可以改变放大倍数。

一般可以通过改变目镜的位置或者目镜的焦距来调节。

4.校正光轴:光学仪器使用过程中,光轴可能会偏离正常位置,需要进行校正。

校正光轴可以采用调节镜片的位置或者折射板的位置来实现。

三、光学仪器使用1.使用望远镜: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首先要调节物镜和目镜的距离,使物体清晰可见。

然后可以通过调节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来获得所需的放大倍数。

2.使用显微镜: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首先需要将物体放在载玻片上,然后调节物镜和目镜的距离,使物体清晰可见。

可以通过调节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来获得所需的放大倍数。

3.使用光谱仪:使用光谱仪分析物质的光谱特性,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光源和选择适当的光谱仪模式。

然后将待测样品放入光谱仪中,通过调节入射角度和接受角度来获得所需的光谱结果。

4.使用激光器:使用激光器进行实验或应用时,要注意激光的安全性。

激光束不可直接照射眼睛或皮肤,同时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眼镜和防护服。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测试试题和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测试试题和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知识点+测试题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基本知识点归纳:1.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1)外观: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由透明材料制成。

2)光学特点: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①正确看待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原来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轴。

②凸透镜越厚,它表面的弯曲程度越大,折光能力越强,其焦距越短。

3)成像规律及应用:①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②U=2f: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③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投影仪④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规律简化总结:①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②成实像时:物远像近,物近像远,像近像小,像远像大。

③成虚像时:物远像远,物近像近,像近像小,像远像大。

④成实像时,像与物比较:上下,左右均相反;而成虚像时,像与物上下,左右均相同。

这点与平面镜有所区别!2.光学仪器的操作1)照相机的操作:①若要扩大照相范围,就要让像变小,具体操作方法是:增大照相机与被拍照物体的距离以增大物距,同时缩短暗箱长度以减小相距.②照相机镜头上沾有少量灰尘对成像效果影响不大,灰尘由于距离镜头太近,故它不会通过凸透镜成实像呈现在底片上。

但它会遮挡住部分射到镜头上的光,使像的亮度受到一定的影响。

2)幻灯机的操作:①由于物体通过幻灯机的镜头成的是倒立的像,故幻灯片要倒插。

②若觉得屏幕上的图像太小,则应该减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到屏幕的距离。

3)放大镜的操作:①要利用放大镜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必须保证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

若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则我们看到的就是倒立的实像了。

②如果要想将物体的像放大得更多一些,则应该稍稍增大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但要保证这个距离不能超过一倍焦距。

3.眼睛1)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相同)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睑相当于照相机的快门,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6.51常见的光学仪器总结

6.51常见的光学仪器总结

教学课题第五节常见的光学仪器总结备课组成员:齐军飞史彦君主备成员:严海雷授课地点授课老师授课时间【知识要点】1、透镜的种类及几个名词(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①光心O:透镜的中心;②主光轴:通过光心O和球面球心C的直线;③焦点F: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且对称;平行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这些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两侧各有一个且对称。

④焦距f: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2、三条特殊光线(1)凸透镜(见图3-1):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之后会聚于焦点;②从焦点发出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之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③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凹透镜(见图3-2):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被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②正对凹透镜另一侧焦点射出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与主光轴平行;③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图3-1)(图3-2)3、测定凸透镜焦点的方法:让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通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这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然后用刻度尺测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4、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在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见图3-3),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2)实验过程:①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②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中央,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即像距),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情况,测出物距和像距;③调节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操作。

常见的光学仪器仪 复习

常见的光学仪器仪 复习

3.下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4.下图的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 播形成的是:
7.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当物体在主轴 上距焦距为2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______. 8.关于照相机和幻灯机成像性质,下列 哪种说法正确 ( ) A、照像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幻 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像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 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照像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 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虚像 放大镜
6.__像可以用光屏承接,__像不能用光 屏承接。凸透镜所成实像是__立的,且与物 在透镜的___侧;所成虚像总是_____(填 “放大”或“缩小”),且与物在透镜的__ 侧,当物距大于焦距时,若物距减小,则像 距_____、像_____。 放电影时,银幕上是___像;从玻璃金 鱼缸侧面看里面的鱼,看到的是鱼的__像; 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是___像;阳光透过浓密 的树叶,在地面上出现圆形光斑,这是__像。 照相机成像时,像比物体___;投影机 成像时,像比物体___;放大镜成像时,像比
18.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 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 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 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 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 A.f<2cm B.2cm<f<4cm C.4cm<f<5cm D.5cm<f<8cm
开放性试题 1.请将下列的“镜子”分类. 穿衣镜、近视镜、潜望镜、放大镜、 远视镜、内窥镜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眼睛和眼镜
透镜及其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摄相师黄师傅在给某毕业班的同学照完集体照后,应部分同学的要求,给他们再照一些个人照片,则他应该怎样操作相机才能满足这些同学的要求?
5.春天来了,小强同学在拍摄户外优美的风景时,恰好有一只苍蝇停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洗出来的相片上会有苍蝇的像吗?
6.汽车经过学校门口时,被学校的摄像头抓拍到两张照片,我们将前后两张照片进行对比,发现像变大了,则在被拍照时,汽车正校门(选填“靠近”或“远离”)。
无论是成实像还是成虚像,像的大小变化总是与像距的变化一致
总结完这些规律后,你是不是觉得像有点“调皮”呢?它好象在跟踪物体一样,跟物体竭力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3.光线经过透镜折射规律
1)在透镜的折射光路的两条光线中,若有一条光线与透镜的主轴有关(平行),则另一条光线一定与透镜的焦点有关,反之亦然。
2)物体射到透镜上所有的光,经透镜折射后,最终都会聚在像上。
3)通过光因:晶状体变厚或玻璃体变长
晶状体变厚会导致晶状体折光能力变强,物体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②解决近视眼患者看清物体的方法:
A.配戴凹透镜以减弱晶状体的折光能力,使像重新成在视网膜上。
B.让眼睛靠近被观察的物体,这样物体射到眼睛的光发散程度更大,增大了折射光线会聚成像的难度,从而使物体所成的像向后移动,重新落在视网膜上.
7.小强在用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小山时,他看到的应该是小山成(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这个像是像(选填“实”或“虚”)。当他用放大镜近距离欣赏邮票时,他觉得放大镜对邮票的放大倍数不够,则他应该让放大镜离邮票稍稍一些(选填“远”或“近”)。
5.正确看待照相机与眼睛的“调焦”
照相机:调相距
眼睛:调焦距
二.常见题型及其解法归纳
1.完成下列光路图
2.在方框内填上合适的透镜
3.在用水凸透镜做演示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实验时,将烛焰放在透镜的一侧,在另一侧光屏上顺利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然后通过注射器向水凸透镜内注水,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为了让光屏能重新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第六单元:常见的光学仪器
一.重要知识点归纳
1.正确看待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与“发散”作用
会聚:折射光线相比于入射光线,更靠近主轴
发散:折射光线相比于入射光线,更偏离主轴
2.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规律
①成实像时:像距的变化与物距的变化是相反的。
②成虚像时:像距的变化与物距的变化是相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