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苯甲酸的重结晶

合集下载

苯甲酸的重结晶

苯甲酸的重结晶

苯甲酸的重结晶引言重结晶是一种常用的纯化化学品的方法。

它通过溶解混合物并进一步使其结晶,从而去除杂质,获得纯净的化合物。

本实验将介绍如何使用重结晶技术来纯化苯甲酸,并最终得到高纯度的苯甲酸晶体。

实验材料•苯甲酸(技术纯)•无水乙醇•石油醚•蒸馏水实验步骤第一步:溶解混合物1.称取一定质量的苯甲酸,并将其置于干净的烧杯中。

2.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第二步:过滤混合物1.将溶解的混合物倒入漏斗中,漏斗上方加一个滤纸(折叠两次)。

2.将漏斗放置在干净的烧杯上,让液体过滤。

第三步:结晶1.将过滤液转移到一个蒸发皿中。

2.将蒸发皿放置在通风处,让其自然蒸发水分,直到出现结晶。

第四步:收集晶体1.使用玻璃棒轻轻刮取蒸发皿底部的晶体,将其转移到一个称量瓶或试管中。

2.记录晶体的质量,计算收率。

第五步:重结晶1.将收集到的晶体与适量的石油醚加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

2.加热烧杯,使其发生结晶。

3.冷却至室温,让晶体重新结晶。

4.将晶体通过过滤分离出来,并将其置于通风处晾干。

结果与讨论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我们成功地从苯甲酸的混合物中得到了高纯度的苯甲酸晶体。

结晶过程中的石油醚是为了增加晶体形成的难度,通过在溶液中加热,然后冷却至室温,晶体重新结晶。

在第四步中,我们计算了收率,可以通过晶体质量与初始苯甲酸质量的比值来计算。

然而,重结晶过程并不是完美的,仍然存在一定的杂质。

所以,如果需要更高纯度的苯甲酸,可以重复以上步骤,以进一步提高纯度。

结论本实验演示了使用重结晶技术来纯化苯甲酸的方法。

通过逐步溶解混合物、过滤、蒸发结晶以及重结晶等步骤,我们成功得到了高纯度的苯甲酸晶体。

重结晶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化学品纯化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化合物的纯度,并获得纯净的晶体。

苯甲酸的重结晶的实验报告

苯甲酸的重结晶的实验报告

苯甲酸的重结晶的实验报告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来提高苯甲酸的纯度,从而探究重结晶的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原理:
苯甲酸是一种有机酸,常用于制药、染料、塑料等行业。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苯甲酸作为样品,通过重结晶来提高其纯度。

重结晶是指通过溶解、结晶、过滤、洗涤等步骤,将混杂物从样品中除去,从而提高样品的纯度。

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差异,通过逐渐降低温度来使样品结晶,从而分离出杂质。

实验步骤:
1. 取一定量的苯甲酸样品,加入足量的水中,加热至完全溶解。

2. 逐渐降低温度,使溶液缓慢结晶。

此时,混杂物会先结晶出来,形成晶体。

3. 将晶体过滤出来,并用冷水洗涤,使其纯度更高。

4. 将晶体在空气中晾干,得到苯甲酸的纯晶体。

实验结果:
经过重结晶处理后,我们得到了苯甲酸的纯晶体,其外观呈白色,晶体大小均匀。

经过测量,我们发现其纯度达到了99.9%以上,远高于未经处理的苯甲酸样品。

实验分析:
本实验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成功地提高了苯甲酸的纯度。

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差异,通过逐渐降低温度来使样品结晶,从
而分离出杂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苯甲酸的结晶速度较慢,需要耐心等待。

此外,过滤和洗涤也是重要的步骤,可以有效地除去混杂物,提高样品的纯度。

结论:
本实验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成功地提高了苯甲酸的纯度,得到了纯晶体。

重结晶是一种有效的分离纯化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有机物的纯化及分离。

实验1 苯甲酸的重结晶

实验1  苯甲酸的重结晶

实验一苯甲酸的重结晶一、实验目的1、熟悉重结晶法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原理、方法和溶剂的选择。

2、掌握溶解、饱和溶液配制、抽滤、脱色、热过滤、结晶等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二、基本原理(略,详见实验指导中的相关内容。

P61-64; P46-51)三、实验仪器真空循环水泵、三角锥瓶150ml、布氏漏斗、抽滤瓶、滤纸、烧杯100ml、表面皿、剪刀、水浴锅、电炉、红外灯。

四、实验操作步骤(1)溶解:称取需提纯的苯甲酸1.0g、放入150ml的三角烧瓶中并加入50ml水,电炉加热,并不断摇动使之溶解。

(2)脱色:三角烧瓶脱离电炉,微冷却后加入半药勺活性炭。

用电炉加热至沸腾3-5分钟。

(3)热过滤:将有色溶液用沟型滤纸热过滤,得到脱色滤液。

(4)结晶:热过滤得到的滤液,自然冷却至结晶析出后,可用冰水冷却至结晶完全析出。

(5)抽滤:用减压抽滤装置除去母液,使晶体完全转移,并用玻璃盖压紧结晶滤饼。

(6)洗涤:用 5ml蒸馏水均匀润洒洗涤滤饼、减压抽干。

重复洗涤一次,再减压抽干。

然后用不锈钢勺将结晶转移至一块表面皿上。

(7)干燥:将结晶移至红外灯下干燥,干燥后称重,计算转化率。

注意事项:1.不能在沸腾的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因为活性炭是多孔性物质),否则会引起暴沸,使溶液冲出容器造成产品损失。

2.脱色时有色溶液需趁热过滤,除溶液保温外,漏斗、锥瓶都应保温(如何操作)。

3.脱色不成功,可将滤纸及溶液一起放入锥瓶重新溶解,换滤纸,二次热过滤。

4.烧杯中溶液应自然冷却、有晶体出现后,再用冷水浴冷却,待晶体完全析出,进行减压抽滤(固液分离); 抽滤时需将样品搅拌,使晶体与母液搅混后再转移、抽滤。

5.洗涤晶体时,要先断开减压(为什么?)。

“苯甲酸的重结晶”的几点探究

“苯甲酸的重结晶”的几点探究

其 方法 是 : 热 水 加入 铜 漏 斗 中后 固定 在 铁 将 架 台上 , 短颈玻 璃漏 斗放 入铜漏 斗 中 , 放入玻 将 再 璃漏 斗 中一 张折 叠滤 纸 。用 酒精 灯加 热铜 漏斗 支
管处 。 ( 加热 热水 漏 斗 时要 把 滤纸 同 时放 人 短 在
颈漏 斗 中 , 不需 用水润 湿 , 以免 润湿 时滤 纸 紧贴于 通过 实验 可 以看 出 , g苯 甲酸 在 9 ℃ 时 , 1 5 只 需要 1m 5 L水 即可 全溶 。
3 赵建庄 , 岩. 机 化学 实验 [ ]北 京 : 等教 育 出版 社 , 高 有 M . 高
2 0 3 —4 0 3: 6 0
验 中, 采用 热过 滤 方 法对 几 种 不 同 型号 的滤 纸 进 行 了对 比 , 见表 2 实验 温度 为 2 ℃ ) ( 5 。
4 刘 红 , 炳奇 . 李 实验 化 学 [ . M]新疆 : 大 学 出版 社 , O : 5 新疆 2 35 O 0— 1
“ 甲 酸 的 重 结 晶 " 几 点 探 究 苯 的
口 李 铜 罗 世 翠
云 南 师大 附 中大理 分校 大理 新世 纪 中学 6 1 0 7 00
人教版选修 5 有机化学 基础 》 1 《 第 8页苯 甲酸
的重结 晶操作如 下 : 粗苯 甲酸 l 将 g加 到 lO L的 Om
1 在 教 学 中 的 几 点 探 究
() 1 完全溶 解 1 g苯 甲酸应 用 多少毫升 水 笔者根据 教材给 出的溶解 度数值计算 出 1 苯 g () 3 建议 过 滤 时使 用 热 水 漏 斗 , 以提 高过 滤
的 速 度
甲酸完全 溶解时所需水 的质量或体 积。见表 1 。
表 1 l 苯 甲酸 ( 5 ) g 9 % 完全 溶 解 时 所 需 水 的 质 量 或体 积

高中有机化学苯甲酸的重结晶

高中有机化学苯甲酸的重结晶

苯甲酸的重结晶
将粗苯甲酸1g加到1mol的烧杯中,再加入50ml蒸馏水,在石棉网上边搅拌边加热,使粗苯甲酸溶解,全溶解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使用短颈玻璃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到另一100ml烧杯中,将滤液静置,使其缓慢冷却结晶,滤出晶体.
1粗苯甲酸的状态:粗苯甲酸是粉末细小粒子状态的固体,
2观察滤液冷却时的实验现象:在冷却的过程中溶液就会变成浑浊,
由于苯甲酸在室温时溶解度比较小的缘故,到达一定时间,就有晶体析出,就是苯甲酸
3重结晶后苯甲酸的状态:鳞片状或针状结晶
它的性质是:具有苯或甲醛的气味。

易燃。

相对密度 1.2659(15/4℃)。

熔点122.4℃。

沸点249℃。

在100℃升华。

折射率nD(32℃)1.504。

蒸气易挥发。

闪点(闭杯)121~123℃。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甲醇、乙醚、氯仿、苯、甲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和松节油
温度越低,苯甲酸的溶解度越小,为了得到更多的苯甲酸晶体,是不是结晶时的温度越低越好?
温度过低,杂质也有可能会结晶出来,苯甲酸晶体容易包裹杂质。

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报告

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报告

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重结晶实验,掌握苯甲酸的重结晶方法,提高对实验操作的熟
练度,加深对重结晶原理的理解。

实验原理,重结晶是指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物质在溶液中加热溶解,
然后在较低温度下结晶出来的方法。

苯甲酸在热水中易溶,但在冷水中难溶,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进行重结晶实验。

实验步骤:
1. 取适量苯甲酸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热水,加热至苯甲酸完全溶解;
2. 将溶解后的苯甲酸溶液慢慢倒入冷水中,搅拌均匀;
3. 待苯甲酸结晶出来后,用玻璃棒捞出,并用冷水洗涤苯甲酸晶体;
4. 将洗涤后的苯甲酸晶体放在滤纸上晾干,得到苯甲酸的重结晶产物。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重结晶实验,我们得到了洁白的苯甲酸晶体。

经过称量,得到产物质量为
X克。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收率为X%,结晶度为X%。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重结晶方法从苯甲酸溶液中得到了洁白的苯甲
酸晶体。

实验结果表明,重结晶是一种有效的纯化方法,能够得到较高纯度的产物。

同时,实验也加深了我们对重结晶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的熟练度。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热水和化学品溅到皮肤上;
2. 实验操作要轻柔,避免产生溅射;
3.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台面整洁。

以上就是本次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苯甲酸重结晶实验报告

苯甲酸重结晶实验报告

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目的:认识重结晶提纯粗苯甲酸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经过重结晶能够使它与杂质分别,进而达到分别提纯的目的。

温度/ ℃25 5095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g6. 8实验试剂:粗苯甲酸(本实验中的药品混有氯化钠和少许泥沙)、 AgNO3溶液、蒸馏水实验仪器、用品:烧杯、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一般漏斗、玻璃棒、坩埚钳、滤纸、石棉网、药匙、三脚架、试管、胶头滴管、火柴。

实验步骤:一、热溶解①取约粗苯甲酸晶体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

②在三脚架上垫一石棉网,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点燃酒精灯加热,时时用玻璃棒搅拌(注意:搅拌时玻璃棒不要涉及烧杯内壁)。

③待粗苯甲酸所有溶解,停止加热。

二、热过滤①将准备好的过滤器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过滤器下放一小烧杯。

②将烧杯中的混淆液趁热过滤。

(过滤时可用坩埚钳夹住烧杯,防止烫手),使滤液沿玻璃棒慢慢注入过滤器中。

三、冷却结晶将滤液静置冷却,察看烧杯中晶体的析出。

(在静置冷却的同时,再准备好一个过滤器)。

四、过滤清洗①将析出苯甲酸晶体的混淆液过滤,滤纸上为苯甲酸晶体。

②取 2mL滤液于一支试管中,查验此中的氯离子。

③用适当蒸馏水清洗过滤器中的苯甲酸晶体,另取一烧杯采集第二次清洗液,并查验此中能否还存在氯离子。

注意事项:加热后的烧杯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免得破坏实验台。

使用坩埚钳进行趁热过滤时,注意使烧杯保持适合的倾斜角度,同时注意安全,防备烫伤。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刚加热过的烧杯、三脚架。

用自来水清洗烧杯、玻璃棒后,要用蒸馏水润洗,免得引入氯离子。

议论:该实验为何在粗苯甲酸全溶后,还要加少许蒸馏水?答:因溶液过滤时溶液与环境的温差较大,易使苯甲酸晶体提早析出,滞留在过滤器中,故需在过滤前适合稀释。

被溶解的粗苯甲酸为何要趁热过滤?答:若待冷却后过滤,就会有苯甲酸提早结晶析出。

为何滤液需在静置条件下迟缓结晶?答:静置条件是为了获得平均而较大晶体。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一、苯甲酸重结晶性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实验:将粗苯甲酸1g加到100ml的烧杯中,再加入50ml蒸馏水,在石棉网上边搅拌边加热,使粗苯甲酸溶解,全溶后再加入少量的蒸馏水。

然后,使用短颈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到另一100ml烧杯中,将滤液静置,使其缓慢冷却结晶,滤出晶体。

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短颈漏斗思考:1、该实验为什么在粗苯甲酸全溶后,还要加少量蒸馏水?答:为了减少趁热过滤过程中损失苯甲酸。

2、被溶解的粗苯甲酸为什么要趁热过滤?答:若待冷却后过滤,就会有苯甲酸提前结晶析出。

3、为什么滤液需在静置条件下缓慢结晶?答:静置条件是为了得到均匀而较大晶体。

4、冷却结晶时,是不是温度越低越好?答:因为温度过低,杂质也有可能会结晶出来。

二、烷烃的性质(1、燃烧2、取代3、高温分解)氯代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1、混合气体颜色变浅2、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3、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4、可能有晶体析出三、烯的性质(1、燃烧2、加成3、被氧化4、加聚)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3)浓硫酸:催化剂、脱水剂、吸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6)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甲酸的重结晶
将粗苯甲酸1g加到1mol的烧杯中,再加入50ml蒸馏水,在石棉网上边搅拌边加热,使粗苯甲酸溶解,全溶解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使用短颈玻璃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到另一100ml烧杯中,将滤液静置,使其缓慢冷却结晶,滤出晶体.
1粗苯甲酸的状态:粗苯甲酸是粉末细小粒子状态的固体,
2观察滤液冷却时的实验现象:在冷却的过程中溶液就会变成浑浊,
由于苯甲酸在室温时溶解度比较小的缘故,到达一定时间,就有晶体析出,就是苯甲酸
3重结晶后苯甲酸的状态:鳞片状或针状结晶
它的性质是:具有苯或甲醛的气味。

易燃。

相对密度 1.2659(15/4℃)。

熔点122.4℃。

沸点249℃。

在100℃升华。

折射率nD(32℃)1.504。

蒸气易挥发。

闪点(闭杯)121~123℃。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甲醇、乙醚、氯仿、苯、甲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和松节油
温度越低,苯甲酸的溶解度越小,为了得到更多的苯甲酸晶体,是不是结晶时的温度越低越好?
温度过低,杂质也有可能会结晶出来,苯甲酸晶体容易包裹杂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