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学史课后练习答案
法国文学史课程习题

“法国文学史”课程习题第一章中世纪文学思考题:1,为什么说中世纪文学是多种文明与多种文化结合的产物?2,《罗兰之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3,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
4,骑士故事诗的代表作品有哪些?特点何在?5,《小故事诗》、《列那狐传奇》和《玫瑰传奇》的内容和特点。
6,《巴特兰律师》的艺术特点。
7,为什么说维庸是第一位近代诗人?8,四位记事散文作家的作品内容。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思考题:1,试论人文主义思潮的实质。
2,《巨人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3,龙沙和杜贝莱的诗歌创作成就何在?4,《随笔集》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三章古典主义文学思考题:1,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2,从《熙德》看高乃依剧作的思想艺术特点。
3,《伪君子》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何在?4,《寓言诗》的思想艺术成就何在?5,《诗的艺术》有何艺术主张?6,从《安德洛玛克》和《费德尔》看拉辛悲剧的思想艺术特点。
7,《致外省人书信》和《思想录》的思想艺术特点。
8,“古今之争”的实质何在?第四章启蒙时期文学思考题:1,试析启蒙文学的内涵?2,《波斯人信札》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3,伏尔泰的哲理小说有何特点?4,《修女》的揭露了什么?为何说《拉谟的侄儿》是辩证法的杰作?5,试论《新爱洛依丝》的爱情描写。
6,《费加罗的婚姻》的反封建内容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考题:1,浪漫主义的思想艺术特点。
2,斯塔尔夫人的文艺理论贡献何在?怎样理解勒内的世纪病?3,《湖》和《狼之死》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4,试析《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5,《基督山伯爵》的艺术特点。
6,《康素爱萝》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7,谈谈缪塞的诗歌和戏剧创作成就。
8,如何理解“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奈瓦尔对后人的启发何在?9,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有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七章巴那斯派、象征派和自然主义文学思考题:1,巴那斯派、象征派和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和特点。
2,《恶之花》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法国文学史课程习题

“法国文学史”课程习题第一章中世纪文学思考题:1,为什么说中世纪文学是多种文明与多种文化结合的产物2,《罗兰之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3,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
4,骑士故事诗的代表作品有哪些特点何在5,《小故事诗》、《列那狐传奇》和《玫瑰传奇》的内容和特点。
6,《巴特兰律师》的艺术特点。
7,为什么说维庸是第一位近代诗人8,四位记事散文作家的作品内容。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思考题:1,试论人文主义思潮的实质。
2,《巨人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3,龙沙和杜贝莱的诗歌创作成就何在4,《随笔集》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三章古典主义文学思考题:1,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2,从《熙德》看高乃依剧作的思想艺术特点。
3,《伪君子》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何在4,《寓言诗》的思想艺术成就何在5,《诗的艺术》有何艺术主张6,从《安德洛玛克》和《费德尔》看拉辛悲剧的思想艺术特点。
7,《致外省人书信》和《思想录》的思想艺术特点。
8,“古今之争”的实质何在第四章启蒙时期文学思考题:1,试析启蒙文学的内涵2,《波斯人信札》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3,伏尔泰的哲理小说有何特点4,《修女》的揭露了什么为何说《拉谟的侄儿》是辩证法的杰作5,试论《新爱洛依丝》的爱情描写。
6,《费加罗的婚姻》的反封建内容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考题:1,浪漫主义的思想艺术特点。
2,斯塔尔夫人的文艺理论贡献何在怎样理解勒内的世纪病3,《湖》和《狼之死》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4,试析《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5,《基督山伯爵》的艺术特点。
6,《康素爱萝》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7,谈谈缪塞的诗歌和戏剧创作成就。
8,如何理解“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奈瓦尔对后人的启发何在9,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有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七章巴那斯派、象征派和自然主义文学思考题:1,巴那斯派、象征派和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和特点。
2,《恶之花》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3,魏尔伦诗歌的艺术特色。
法国文学渐进答案

法国文学渐进答案从古至今,法国一直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等文化思潮的发源地之一,法国文学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无论是小说、剧本、诗歌、散文等各种文体,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法国文学的渐进答案。
首先,我们要提到马奈斯托帕斯这位法国小说大师。
他的小说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塑造和情节折返的精彩手法著称于世。
在整个法国文学史上,他的小说研究的是所有人类命运中的悲欢离合以及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对抗。
从《小王子》到《飞行家》再到《人类群星闪耀时》,他对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构建,都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他的代表作《人类群星闪耀时》通过一场神秘的诡计,让人们不禁怀疑人性的真相和社会背后的深渊。
其次,我们要提到的是周国平先生在《法国小说史》中所述的“象征主义”小说。
法国象征主义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文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国象征主义小说的特点是强调意境和心理、探索人类精神世界。
在小说中,常常运用超现实主义、梦境、幻想等手法来表现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
而象征主义小说代表人物则是安德烈·吉德、马尔克斯等人。
其中安德烈·吉德的《怪人让·约兰》是一部以超现实手法为主的小说,具有很高的象征性。
而马尔克斯则以《百年孤独》为代表,通过虚幻的场景和超凡脱俗的人物,谱写了一首九十年代至六十年代近代拉丁美洲历史的史诗。
最后,我们可以来谈谈法国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人物。
法国现代派文学是指20世纪初期出现在法国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个性化写作和艺术实验。
这一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有马蒂斯、皮卡索等人。
马蒂斯是法国抽象绘画运动的先驱,他的艺术风格创造性地结合了线条、形态和色彩,让观众感受到了自然和艺术之间的认知分界线。
而皮卡索则是二十世纪现代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艺术作品均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意义。
他在艺术实验方面的独具匠心以及对“将现实带入艺术”的追求,影响了很多世界艺术家。
法语学习与法国文化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法语学习与法国文化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法语的动词时态中,未完成过去时也被称为“过去未完成时”。
()参考答案:对2.法国的南方人具有勤劳、善良、严谨的特点。
()参考答案:错3.法语中,直接及物动词和间接及物动词的区别是()。
参考答案:动词后面是否有介词4.下列国民性格特点中,不属于法国人的是()。
参考答案:对外国人比较客气5.未完成过去时可用于描写或标明某个重复了一段时间的动作或状态。
()参考答案:对6.法国多数烟民为女性。
()参考答案:对7.法语动词时态主要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
()参考答案:对8.法国人开车鸣笛是为了责备他人。
()参考答案:对9.下列法语动词中,()不具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双重身份。
参考答案:rire10.确认法语动词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以上都对11.Paaser pour,sembler属于法语中的()。
参考答案:系动词12.法语中,下列颜色形容词是由名词组成的是()。
参考答案:以上都是13.法语中,动词的主语可以是()。
参考答案:以上都对14.法语动词变化多端,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等动词变化归类变化总计达100类之多。
()参考答案:对15.在法语中,()都是前置形容词。
参考答案:以上都对16.在法语中,如果品质形容词过多,位置排列复杂,为了方便理解,通常会做“并列”处理。
()参考答案:对17.法语形容词bref的阴性是()。
参考答案:breve18.下列法语形容词中,没有比较级的是()。
参考答案:以上都是19.法语按照语言等级分类通常分为五种,分别是:雅语、标准语、俗语、民间语和俚语。
()参考答案:对20.在法国和其他欧洲地区以外,法语最好的国家主要位于()。
参考答案:北非21.法国下列地区中,文化习俗最接近英国的是()。
参考答案:布列塔尼22.从人种上来说,法国的原住民是()。
参考答案:凯尔特人23.中国驻法使馆可以办理公证,相关公证可以来发过后再办理。
法国文学导读上册答案

法国文学导读上册答案1、哲学史上的第一个人物是?(4.00分)A.德谟克利特B.苏格拉底C.伊壁鸠鲁D.泰勒斯2、“一个人如果不生活在城邦里面,他要么是禽兽;他要么是神”出自谁?(4.00分)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泰勒斯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4.00分)A.世界早期的主要文明都是依傍着大江大河发展而来的。
B.古罗马具有尚武的传统。
C.希腊是一个崇尚自由的民族。
D.古希腊曾经成为一个统一的政治体。
4、哲学史上的第一个人物是谁?(4.00分)A.希庇阿斯B.苏格拉底C.毕达哥拉斯D.泰勒斯5、《理想国》全篇的主角是谁?(4.00分)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泰勒斯6、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什么?(4.00分)A.原子B.数C.空气D.水7、《正义论》的作者是谁?(4.00分)A.哈贝马斯B.汉娜·阿伦特C.约翰·罗尔斯D.哈耶克8、以下不属于四大文明的是?(4.00分)A.中国的文明B.希腊的文明C.埃及的文明D.巴比伦的文明9、“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记载的是谁的演说?(4.00分) A.林肯B.屋大维C.伯利克里D.克里斯提尼10、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4.00分)A.哲学指的是对智慧的热爱、追求。
B.古希腊哲学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C.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王”才能治理国家。
D.雅典全盛时期产生了很多伟大的哲学家。
11、《雅典学园》这幅画是谁的作品?(4.00分) A.米开朗琪罗B.达芬奇C.拉斐尔D.提香12、《形而上学》是谁的著作?(4.00分) A.柏拉图B.赫拉克利特C.亚里士多德D.黑格尔13、哪个文明一直绵延不断?(4.00分)A.巴比伦文明B.中国文明C.印度文明D.希腊文明14、“轴心时期”是由谁提出的?(4.00分)A.维特根斯坦B.维柯C.雅斯贝尔斯D.海德格尔15、古希腊的基本政治单位是?(4.00分)A.郡县B.城邦C.自治州D.封国16、《理想国》的作者是谁?(4.00分)A.柏拉图B.苏格拉底C.巴门尼德D.亚里士多德17、对所有公民进行严格军事管制的古希腊城邦是:(4.00分) A.科林斯B.米利都C.雅典D.斯巴达18、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什么?(4.00分)B.水C.数D.原子19、在《雅典学园》这幅画中间指着天的人是谁?(4.00分)A.毕达哥拉斯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巴门尼德20、“没有经过审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法国文学史》期终考试试卷答案

《法国文学史》期终考试试卷答案(A卷)一、试析《悲惨世界》的思想内容。
小说以社会底层受苦受难的穷人为对象。
描绘了一幅悲惨世界的图景。
雨果在序言中认为:“在文明鼎盛时期,只要还存在社会压迫,只要依仗法律和习俗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给人类的神圣命运制造苦难;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沉沦,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一些地区还可能产生社会压制,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只要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这一类作品就不会是无用的。
”小说通过三个人物:让·瓦尔让、芳汀、柯赛特,淋漓尽致地再现了这个人间地狱。
让·瓦尔让为了几个外甥,打破橱窗,想偷面包,被判苦役,从监牢出来后,无法在社会上生存。
但他受到福来主教的启迪,改恶从善,虽做了市长,却一直受到官府追捕,成为社会的零类,无法堂堂正正地做人。
芳汀因失身而最后当了妓女,走投无路,得病致死,她是劳动妇女的真实写照。
柯赛特只有五岁便受尽虐待,要做苦活。
男人、女人、儿童,三个人物代表了所有穷人和这个悲惨世界。
沙威则代表法律施以穷人的社会压迫。
福来主教是仁爱的化身,体现了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
雨果还描绘了1832年6月5日的人民起义,塑造了起义领袖昂若拉、视死如归的八旬老翁马伯夫、乐观而无畏的流浪儿加弗罗什等英雄,主张实现共和,多少减弱了人道主义的说教。
二、《伪君子》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伪君子》揭露了一个宗教骗子。
他骗取了富商奥尔贡和他的母亲的信任,看中了奥尔贡的续妻艾耳密尔,要夺取奥尔贡的家产。
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伪善,巧言令色,随机应变。
他吃得又粗又胖,又是一个好色之徒。
这个外省的破落贵族,流落到巴黎寻找发财机会,与秘密组织“圣体会”有勾结,力图控制上层资产阶级。
莫里哀通过这个人物揭露了教会势力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达尔杜弗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
奥尔贡的行为失去了一切理智,但作者对他采取规劝态度。
女仆桃丽娜聪明、敢做敢为,成为反对封建道德、揭露宗教伪善的主要人物。
知到选修课答案法国现代文学经典2020章节测试答案.docx

知到选修课答案法国现代文学经典2020章节测试答案问:照明灯开关应接到灯的答:相线问:照明电网的铺设应该归功于爱因斯坦。
答:错误问:照片中的光线由( )、灰度、正常、明度四部分组成。
答:第一空:暗度问:照片中没有具体的人物。
它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在人类经过劳动创造出来的物体,通过它反映了人类生存的某一种方式,我们依然可以把它称为()摄影。
答:人文问:照射杨氏双缝是扩展光源,它的宽度为b,可以把它视为许多平行于双缝的细线光源的非相干叠加。
()答:正确问:照相机表明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制成的。
答:正确问:照相机的发明并没有影响绘画的实用性答:错误问:照相机的发明使得绘画的实用任务受到挑战。
()答:对问:照相机的制作原理是根据()的活动。
答:人眼问:照相机发明于下面哪一年:()答:1839年问:照相机广告“一孔之见”的译文为A (w)hole view。
其中使用了hole与whole 谐音的特点,将相机里的一孔之见与众览全局融合为一体。
( )答:√问:照相机是根据()的活动原理制作的。
答:人眼问:照相机是模仿动物的视觉原理来制作的。
答:错误问:照相机在拍摄前先要人工调整好光圈刻度,拍摄时自动调整快门,使曝光正常的半自动曝光模式,称为()答:光圈优先曝光模式问:照相术是在哪一年发明的答:1877年问:遮罩层和被遮罩层里都可以做动画。
答:对问:遮罩动画是用两个图层来实现的。
答:×问:折笔是由两种不同方向的笔画相接,前一笔的结尾和后一笔的开端构成拐角,运笔中使用提按转折构成几笔答:一问:折叠式册页是文人集体作画的一种合作方式。
答:正确问:折叠纸盒的功能型结构有:答:异形间壁组合多件集合。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含答案)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含答案)《外国文学史》练题(一)参考答案一、分析论述题1.比较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国文学发展的异同。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因而人文主义文学的新文学出现也最早。
XXX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他用意大利语写成的抒情诗集是《歌集》,主要歌咏对XXX 的爱情,表现了以现世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
《歌集》的形式,以十四行诗为主,为后来欧洲抒情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XXX的杰作是《》。
该作勇敢地向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出挑战。
作品反映意大利社会的现实,多以爱情为主题,大胆揭露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的生活腐朽、道德败坏;赞美商人、手工业者的聪明、勇敢、热爱现世生活,反对禁欲主义。
15世纪以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文学曾一度繁荣,但总的成就不如早期。
法国: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法国人文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是自始至终存在着贵族和平民两种倾向。
以龙沙等七人组成的“XXX”具有浓厚的贵族偏向。
他们肯定生活,歌颂自然与爱情,否决禁欲主义,注重民族言语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但轻视民间言语和民间文学,艺术上追求典雅的风格。
XXX是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平民倾向的杰出代表西班牙:西班牙从15世纪末走向统一,但强盛时期非常短暂,16世纪中叶以后便开始衰落。
因此,资本主义关系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人文主义文学出现较晚。
此前西班牙文坛的流浪汉小说和骑士文学畸形繁荣,直到16世纪、17世纪间,人文主义文学才带来了西班牙文学的“黄金时代”。
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家是XXX。
这一时期的戏剧得到了繁荣。
维加是西班牙戏剧的奠基者,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
代表作为《羊泉村》,描绘了1476年羊泉村人民反抗领主压迫的史实。
英国: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在14世纪就已经出现。
最早的作家是XXX。
在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影响下,他的诗作显示出反封建、反教会、追求个性自由的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世纪法国文学名词解释:骑士文学:骑士文学就是一切关于骑士的文学作品,大致包括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骑士小说及后来的反骑士小说。
城市文学:城市文学是指以城市生活和城市居民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文学,其内容围绕凸现城市特点这一中心向不同层面展开,具体包括勾勒城市风貌,书写城市印象,表现异于乡村的都市生活形态,彰显物质欲望,描写个体都市体验以及刻画各类市民形象等。
城市文学的本质与特色归根结底决定于城市的本质与特色。
论述:(不完善)1.试分析《罗兰之歌》中罗兰的形象:2.骑士抒情诗的特点及影响:特点:1.歌手为下层贵族,吟唱於宫廷,又叫宫廷歌手,他们既是诗人,又是作曲家,在早期,这类诗产生於奥地利多瑙河一带,以未婚女子为歌咏对象,写她们素朴的表情,有较浓的民间色彩,被称为爱情的春天。
到中期,在外来影响下才充分表现骑士诗的特点,对女郡主的贤德美貌加以赞美,写骑士为之倾倒而不顾一切地追求,但又不能不为严格的等级制度所限。
到晚期,这种千篇一律的格式和矫揉造作的诗风又得到扭转,诗人们重又歌颂真挚的爱情。
2. 它主要抒写骑士与贵妇人之间在黎明时缠绵悱恻、依依惜别的恋情,讴歌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以及他们为了爱情而去冒险征战、建功立业的骑士道德。
在艺术上,骑士抒情诗注意心理描写,感情细腻,对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抒情诗产生过影响。
影响:骑士抒情诗最早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普罗旺斯的诗歌是在宫廷中发展起来的,其形式多半借助民歌而演化。
普罗旺斯的诗人是西方文学中最早出现的“行吟诗人”,流传下来的有姓名的诗人有数百之多,但存留的作品很少。
这些诗歌多半表现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比如著名的“破晓歌”就是描述骑士与贵妇人幽会之后在破晓时分依依惜别的情景。
13世纪初很多普罗旺斯诗人流亡国外,把抒情诗传统带到意大利,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诗歌的发展。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文学名词解释:人文主义: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七星诗社:七星诗社(1a Pléiade)是16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文学团体,是由七位人文主义诗人组成的文学团体。
他们中以龙沙(P.de Ronsard,1524—1585年)和杜贝莱(J.du Bellay,1522—1560年)最著名。
七星诗社的诗人们从事过各种创作,如爱情诗、圣诗、科学诗、宫廷诗、史诗、诗歌评论、喜剧、悲剧、文艺批评和翻译等,他们的诗声望很高,但他们的主要贡献却是对于法语改革的主张。
论述:1.试析《巨人传》的思想与艺术特色:思想:1.《巨人传》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家拉伯雷创作的多传本长篇小说,是一部高扬人性、讴歌人性的人文主义伟大杰作,鞭挞了法国16世纪封建社会,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教会统治发出的呐喊,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人性和人的创造力的肯定。
在小说中,拉伯雷痛快淋淳地批判教会的虚伪和残酷,特别痛斥了天主教毒害儿童的经院教育。
2. 小说中提出“依愿行事”的口号,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充分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书中塑造了高康大、庞大固埃等力大无穷、知识渊博、宽宏大量、热爱和平的巨人形象,体现了作者对文艺兴复时期新兴阶级的歌颂。
艺术特色:本书横扫贵族文学矫揉造作的文风,给当时的文坛带来生动活泼、贴近生活、雅俗共赏的清新空气。
拉伯雷《巨人传》从它出版之日起,便以其神话般的人物,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妙趣横生,有时不免流于油滑粗俗的独特风格,赢得了几个世纪以来的广大读者的厚爱,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
然而,这决不是一不纯粹的搞笑的作品。
正如作者开宗明义所指出的,这部作品虽然表面看来“无非是笑谈,游戏文学,胡说八道”,但它在有关“宗教”政治形势和经济生活方面,却“显示出极其高深的哲理和惊人的奥妙”。
小说本身便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它不仅显示出作者学识的渊博,更体现了作品的贯穿思想:“使人的灵魂充满真理、知识和学问。
”从开卷卡冈都亚降生式的喊声“喝呀!喝呀!”,到篇末“神瓶”发出的“喝呀!”的谕示,都强烈地表达了要挣脱精神枷锁,追求新思想和新知识的热切愿望。
第三章:十七世纪法国文学名词解释:古典主义:古典主义(Le Classicisme)是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三一律:三一律(three unities)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
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
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
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论述:(不完善)1.结合具体作品论析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
古典主义要求作家们在创作中必须体现的一个最高原则,即为中央集权的政治服务。
因此,歌颂贤明君主的文治武功、国家的统一强盛和宣扬公民的义务与责任,成为作家们表现的重要主题。
2.思想上崇尚理性。
古典主义作家往往借助于各种形式,强调人们的行为应收理智和意志的支配,谴责非理性行为,表现荣誉、责任、义务等理性观念战胜感情的过程。
这反映了资产阶级对自身发展的要求和对王权的妥协。
3.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
古典主义作家大力提倡向古代学习,并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选取创作题材,再按照法国专制政体的需要,与拥护王权、崇尚理性联系在一起,采用借古喻今的方式,进行创作,以表现现实社会生活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与主题内容的规范化相一致,古典主义戏剧家还把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形式加以规范化,形成一整套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规则之一,它要求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舞台上表演的自始至终,只有一件事在一地一日里完成。
”古典主义作家还把文学体裁也进行了严格的界定,规定悲剧为“高雅”的体裁,而喜剧则是“粗俗”的体裁,表现的人物是平民百姓或破落的小贵族,可以使用日常用语等等。
2.达尔丢夫形象浅析:达尔丢夫是莫里哀讽刺喜剧代表作《伪君子》的主人公。
《伪君子》围绕宗教骗子答尔丢夫与奥尔恭一家的矛盾冲突来展开,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切中时弊,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战斗性。
达尔丢夫是一个伪善的没落贵族,职业的宗教骗子。
剧情就是围绕他披着宗教外衣进行诈骗活动而展开的。
这个形象的最大特点是表里不一,伪装虔诚。
作者在剧本中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他的本质与假象之间的严重失调和冲突,使丑的东西原形毕露:他表面不喜爱吃,但实际是贪吃之徒;表面不好色,可骨子里全是男盗女娼,甚至连恩人的妻子都要调戏。
除了伪善之外,他还有阴险狡猾、歹毒凶狠的一面,为霸占奥尔恭的财产,他不惜向宫廷告密,并串通法院,欲置友人于死地。
达尔丢夫成了“伪善者”的同义语,是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而此剧的社会意义在于,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
3.莫里哀戏剧创作的艺术特点:1. 莫里哀生活在资产阶级勃兴、封建统治日趋衰亡的文艺复兴时期。
他同情劳动人民,笔锋所向,揭露的是昏庸腐朽的贵族,坑蒙拐骗的僧侣,无病呻吟的地主,冒充博学的“才子”,还有靠剥削起家而力图“风雅”的资产者,利欲熏心、一毛不拔的高利贷者……他从各个侧面勾画出了剥削阶级的丑恶形象。
但他还没有注意到正在形成的工人队伍,因此他笔下的正面人物,常常是那些被嘲讽者的仆人、佃户、工匠,这些人总是以高妙的手段使对方当场现形,让剥削者在观众的哭声中受到批判。
2. 莫里哀的喜剧在种类和样式上都比较多样化。
他的喜剧含有闹剧成分,在风趣、粗犷之中表现出严肃的态度。
他主张作品要自然、合理,强调以社会效果进行评价。
他的作品开古典主义喜剧之先河,极大影响了喜剧乃至整个戏剧界的发展。
在法国,他代表着“法兰西精神”。
其作品已译成几乎所有的重要语言,是世界各国舞台上经常演出的剧目。
第四章:十八世纪法国文学名词解释:“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Encyclopedist)是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形成的派别,他们在编纂《百科全书》(35卷1751—1780出版)的过程中团结在一起。
主编狄德罗,副主编达兰贝尔,撰稿人有伏尔泰、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卢梭等。
他们选择《百科全书》为工具,宣传自己的理论,并把它运用到一切知识对象上去,使得唯物主义和自然神论成了法国一切有教养的青年的信条。
当时,法国人不直接称启蒙运动,而以百科全书派来代替启蒙思想。
严肃剧:严肃剧亦称市民剧,即今日所称的正剧,它是现代话剧的祖宗。
是一种介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体裁。
狄德罗首创。
它以描写市民生活为主,用日常生活题材反对古典主义戏剧。
严肃剧有两个特征,一是严肃性,二是现实性。
19世纪的易卜生、果戈理、肖伯纳等人的“问题剧”脱胎于严肃剧。
哲理小说:18世纪法国作家伏尔泰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作家借小说形式表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具有鲜明的议论性、分析性和批判性。
人物形象缺少鲜明的个性,具有纯理性的特点,成为作家哲学思想的代言人。
论述:1.结合具体作品论析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
启蒙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宣传启蒙思想,使作品具有哲理性、政治性和分析性的特点,而少文学性。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三分之二是抨击时政,揭露宗教,只有“后房故事”才具有一点文学色彩。
2.塑造新人物,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
过去文学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王公贵族,18世纪以第三等级为正面主人公,王公贵族成了批评对象。
如鲁宾孙、苏珊(《修女》)、费加罗、露伊斯(《阴谋与爱情》)。
3.创造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
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游记体小说、家庭世态小说、正剧等,都是启蒙文学的新创造。
2. 试论卢梭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卢梭在文学方面是相当突出的。
他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传世之作中也是文学作品居多,如《新爱洛伊丝》、《爱弥儿》、《忏悔录》、《漫步遐想录》等。
在他生前创作实现中,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他的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往往是交替问世,当他的学术著作引起争论或受到批评攻击时,文学作品往往受到喝彩和嘉奖。
其实他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都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可见他的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把人的尖锐目光“软化”了。
卢梭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崇尚自我,抒发感情,热爱自然,被公认为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