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n-key是什么,Turn-key要做甚,Turn-key那些事
例谈电子产业的“Turn—key”模式

例谈电子产业的“Turn—key”模式一、Turn-key模式的产生2002年,美国学者Sturgeon(2002)通过对美国电子产业的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正式提出了“模块化生产网络”一词,建立了一个新产业组织模型——模块化生产网络。
[1]标准模块化制造网络由两类企业组成:一是标准模块集成企业,二是标准模块制造企业(其中又分为通用标准模块制造企业和专用标准模块制造企业)。
每一个集成环节和制造环节都会聚集若干个企业,原有的单向链式的契约关系被打破,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了网状的契约关系,产业价值链也完成了向立体价值网的演化。
由此为Turn-key模式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如下图1、图2所示。
[2] “Turn-key”模式,是一个“交钥匙”的“工程项目模式”,是指向客户的一种总体解决方案。
在电子通信消费市场,Turnkey模式是指由独立的第三方软件厂商直接与芯片厂商合作,在芯片厂商的硬件方案和协议的基础上,集成成熟的上层软件和应用,并整套提供给电子产品生产厂商。
本文研究应用了模块化生产网络理论和破坏性创新理论。
二、Turn-key模式在山寨手机行业的应用1、山寨手机行业的发展传统的手机行业中,芯片厂商负责芯片设计,手机厂商专注于项目管理和软硬件研发。
而联发科(MTK)进入手机芯片设计领域之后,为手机制造商提供了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其Turn-key模式重塑了中国手机产业链,使手机制造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山寨手机制造同时发挥了产业集群和个体力量,实现低成本运作,顺应手机产业的发展潮流,同时避开中国企业在研发、管理上的短板。
2、Turn-key模式对山寨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在电子产品发展的道路上,集成电路的科技成果蕴含了山寨化基因。
2005年,台湾手机芯片联发科(MTK)将Turn-key模式应用到手机领域,使得手机行业的技术壁垒降低乃至消失。
2005年正规品牌有70%采用MTK的集成方案。
联发科(MTK)的出现,使手机产业链产生了异化,在手机品牌与代工企业之间,有了一家独大的技术平台,它在短暂的时间内就主宰了中低端手机的产业链。
业务外包的Turnkey培训胶片[只读]
![业务外包的Turnkey培训胶片[只读]](https://img.taocdn.com/s3/m/6f2ced2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4.png)
业务外包的Turnkey培训胶片[只读]Turnkey业务管理概要Turnkey项目管理部2002年7月目录一、什么是Turnkey二、Turnkey业务模块实施内容三、Turnkey项目的重要理念四、Turnkey项目的实施策略五、Turnkey成本结构六、Turnkey组织机构介绍一、什么是Turnkey1、Turnkey项目,就是一个“交钥匙工程”项目,是向客户提供的Total solution。
它包括三类工程:①电信设备工程(TE);②外线工程(OSP);③土建工程(CW),三类工程是由三类不同的作业主体来完成。
MS BTSBTSBTSBSC MSCBSSNSSPSTNISDNPDNOSPcwTEcw2、Turnkey的主要功能模块(以移动网为例)真正意义上的全TURNKEY 业务流应该按如下功能模块进行描述:定义:一个Full Turnkey项目全流程是指从NWP(网络规划)—SA (站点获取)—CWD(土建工程设计)—CWC(土建工程施工)—TI(电信设备安装)—INTGR(设备集成)—MAITAIN(设备维护)的全过程。
(以上就是Turnkey语言)如图示:3、Turnkey 的主要业务模块划分及实施主体项目管理监控与管理执行分包商当地合作伙伴维护网络规划站点获取土建设计土建施工电信设备安装集成.Project Management 项目管理华为分包商当地合作伙伴分包商华为分包商电信设备分包商Client 客户华为华为一、什么是Turnkey二、Turnkey业务模块实施内容三、Turnkey项目的重要理念四、Turnkey项目的实施策略五、Turnkey成本结构六、Turnkey组织机构介绍Turnkey 项目主要业务模块实施内容MAINT 维护NWP网规SA 站点获取CWD 土建设计CWC 土建施工TI 电信设备安装INTGR 集成网络结构设计技术方案设计设计站点位置搜寻三个后选目的站点获取业主出租意愿函参加现场勘测签定站点租用合同参加现场勘测详细施工图纸设计提供审批文件设计文件传递提供竣工文档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站点施工准备铁塔安装集装箱安装空调安装电源安装安装电信设备加电测试软件调试联网调测验收测试割接和移交网络优化运行监控设备维护二、Turnkey业务模块实施内容MAINT 维护NWP网规SA 站点获取CWD 土建设计CWC 土建施工TI 电信设备安装INTGR 集成网络规划(NWP )是对整个电信网络的综合规划与设计,包括:1、无线规划(RP )组网结构设计、站点选址、频率规划、总体技术方案、2、传输规划(TP )微波设计、传输结构设计、外线模型选择3、站点规划(CP )站点模型选择、铁塔、集装箱、空调配套设备等规划等,它是点、线、面的综合设计,是Turnkey 总体方案和成本预算的基础。
turn知识点总结

turn知识点总结1. Turn的基本含义和用法Turn是一个常用的动词,用于描述物体或行为的转变或转移。
例如:- She turned the key in the lock to open the door.(她转动钥匙打开了门。
)- The weather turned cold suddenly.(天气突然变冷了。
)Turn还可以用作名词,表示一个动作或行为的转变。
例如:- It was his turn to speak.(轮到他说话了。
)- Take a right turn at the next intersection.(在下一个十字路口右转。
)2. Turn的一般搭配Turn常与一些介词和副词搭配使用,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常见的搭配有:- Turn on/off(打开/关闭,如turn on the light)- Turn up/down(调高/调低,如turn up the volume)- Turn into(变成,如turn water into wine)- Turn out(结果是,如It turned out that he was right)- Turn around(转身/扭转,如The company turned around and became profitable)3. Turn的习惯用法Turn还有一些常见的习惯用法,例如:- Turn a blind eye(对……视而不见,如The teacher turned a blind eye to the students' cheating)- Turn the tables(扭转局面/逆转,如He turned the tables on his opponent)- Turn a corner(转折,如The company has finally turned a corner and is on the path to recovery)4. Turn的常见错误用法有些学生在使用turn时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例如将其与其他动词混淆或误用。
key的用法和短语例句

key的用法和短语例句key有键;关键;钥匙;答案等意思,那么你知道key的用法吗?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学习一下,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key的用法:key的用法1:key是可数名词,基本意思是开房门、箱子等和上钟表发条等的“钥匙”,引申可表示解决事件或问题等的“关键,线索,秘诀,解法,答案”等,其前用定冠词,其后常接介词to〔of〕引起的短语作定语。
key的用法2:key还可作音乐等的“调子,音调”解。
引申可表示思想、文章、演说等的“调子,基调,口吻”。
key的用法3:key也可作琴、打字机、计算机等的“键,按键”解,其后常接介词of引起的短语作定语。
key的用法4:key还可作“要塞,要冲,咽喉”解,其后常接介词to 引起的短语作定语。
key的用法5:key还可用于另一个名词前作定语,用作形容词表示“极重要的,关键的”。
key的用法6:key用作及物动词时,作“用键盘输入”“调整…的音调,定调子”解,后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 还可作“使与…适应〔适合〕”解,常与介词to连用。
可用于被动结构。
key的用法7:key up可表示“升高或调整(乐器的)音调”,还可表示“使激动,使紧张”“鼓舞”,后面常接介词about,for, to引起的短语作状语。
key的常用短语:用作名词 (n.)get〔have〕 the key to the doorkey to a problem用作动词 (v.)key to (v.+prep.)key up (v.+adv.)key的用法例句:1. The key issue was whether the four defendants acted dishonestly.关键问题是4名被告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2. For a beach resort with a difference, try Key West.如果想去一个与众不同的海滨度假胜地,那就去基韦斯特吧。
Turnl-key式IC设计服务帮助系统厂商实现芯片设计

擎 机 厂 商 为 了实 现 产 品 差 异 化 开始 有 定 制 化 I 行 了 专访 ? c
的需 求 . .专 定 制的 l 方 面 针 埘 自身需 求 进 c一 优 化 而 成 水 和性 能上 更 具 竞 争 ,另 一 方 《集 成 电路 应 用 》 :I C没计 服 务公 司 来 的 客 面 也让 竞 争 对 手 无 轻 易实 现 仿造 。 于 系 统 _ 主要 是 I 设 计企 业 , 现 存 系统 厂 商 越来 越 r L I c 厂商 没 有 l 计 能 力 ,rl 他 们 需 要 与I 汁 多 ,清 问芯 原 微 电 子 目前 来 『这 部 分 客 户 的需 c设 上此 C没 1
H 务公 司合 作 ,这也 将 成 为 其 未 来 提 高 产 I f 乏 I竞 求 多 吗? l r
争 力的 重要途 径之 一。
一
戴 伟 民 :是 的 ,我们 也 看到 现 在 有 很 多 系统 公
i原微 电子 是 目 前同 内 领 先 f I i - l c设计 服 务 司需 要 T 设 汁。 以 芯 原 为例 ,我 们 旧 内 客户 中 g c
要 是NRE 用 ,但 随着 工 艺 的成 熟 这 部 分 成 本 够 的谈 判能 力争 取 到更好 的支持 。 费 已经 大 幅 降 低 。 定 制 的 好 处 就 是 可 以 有 针 对 《集成 电路 应 用 》 :消 费 电子 是 芯 原 主 要关 注 性 地 选 择 合 适 的丁 艺 和I P,而不 一 定 要 最 先 进 的市 场 应用 领 域 ,但 这 部 分 市场 目前 竞 争 也非 的 .搞 工 程 不是 搞 科 学 研 究 ,并 不是 一 味 追 求 常激 烈 ,您对 这一 市场 未来 怎么看 ?
大 。 为 什 么 会有 这 样 的趋 势 呢 ? 因 为现 在 已进
key的用法和搭配

key的用法和搭配一、key的基本概念及用法"Key" 是一个常见的英语词汇,具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与“key”的意思相关联的一些常见用法和搭配。
1.1 指示位置或进入“Key”可以用作一个名词,指示某个地方的入口或位置。
例如,“传送门的位置是在大厅的左边,在红色门旁边。
”这里,“key”指的是一个重要标志,帮助人们找到进入传送门的正确位置。
1.2 表示关键事项或重要元素在很多情况下,“key”也被用来表示关键事项或重要元素。
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特定因素对于实现目标或解决问题而言至关重要。
例如:“良好沟通是成功团队合作的关键”,表明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二、常见短语和习语2.1 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工作场景中,我们经常需要找出问题背后隐藏着的真正原因或核心因素。
使用“key”相关短语可以表达这种目标。
例如,“寻找问题根源”、“找到解决之道”的含义之一是关注重要因素或关键问题。
2.2 关键时刻或时机“key”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特定的时刻或时机非常重要。
在这种语境中,它表示了关键的决策、动作或事件。
例如:“我们正在等待适当的时机,以便在市场前景明朗时推出新产品。
”这里,“key”表达了目标与计划之间的紧密联系。
2.3 利用关键能力和技能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能力和技能才能有效完成。
使用“key”相关短语可以突出指定任务所需的特定技巧或领域知识。
例如,“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利用我们团队成员各自最擅长的技能。
”通过使用“key”表达了每个成员对于完成任务所贡献的重要性。
三、其他用法和搭配除了上述提到的用法和短语外,“key”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用法和搭配。
3.1 使用关键字搜索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变得至关重要。
使用“key”相关词汇(如"keywords")进行在线搜索已成为常见实践。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用户更准确地获取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key的意思用法总结大全

key的意思用法总结大全
1. 名词用法:
- 代表物体上插入或旋转的工具或装置,例如门的钥匙,汽车钥匙等。
- 代表解开、锁定或启动某物的器具或方式,例如密码的解密器,解开问题的关键等。
- 代表问题或情况的核心或重点,例如解决问题的关键,学习的关键等。
- 代表能够解决或打开某个问题的手法或方法,例如成功的关键,进步的关键等。
- 代表数据操作中用于识别、区分或链接记录的字段,例如数据库的主键,主索引等。
- 代表音乐中的主旋律或主调,例如音乐的主键等。
- 代表新闻报道中的主要内容或事件,例如新闻稿的关键等。
2. 动词用法:
- 代表使用钥匙旋转锁定或解开某物,例如他正在用钥匙开门。
- 代表通过某种手段解决问题或打开某个机会,例如他通过努力钥匙的方式取得了成功。
- 代表关键性地识别或链接记录,例如系统会根据账号的主键进行识别。
3. 形容词用法:
- 代表某物非常重要或关键的,例如关键问题,关键因素等。
4. 副词用法:
- 代表在决定一个问题的结果时非常重要或关键地,例如这将关键地影响我们的决策。
EPC or Turnkey Vs Lump Sum

“EPC/Turnkey” Vs “Lump Sum”李达“EPC”、“Turnkey”和“Lump Sum”都是舶来的洋名。
先说说“EPC”,“EPC”一词是“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的缩写。
这里的后两个词“Procurement”和“Construction”很容易翻译和理解啦,就是采购和施工。
那第一个词“Engineering”却有点让人费解,怎么翻译和理解呢?查查词典,原意是“工程”,工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怎么又能成为了第一步呢?原来这里的“Engineering”应该是“Engineering design”,省略了“design”。
这样一说就明白了,EPC合同就是指工程承包方负责工程设计“Engineering” (design)、材料及设备采购“Procurement”和施工建设“Construction”的合同,仅此而已,至于具体的内容,那就要看合同里是怎么写的了。
说到这,必须掰开来详细说说这设计啦,因为设计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太重要了。
设计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当然也可以分的更细啦!)。
如果建设的只是一个供人们居住、生活的大楼,那就简单了,只要建筑师就行了,先来个基础设计(basic designs)。
注意,别弄混了,这可绝不是大楼的地基设计,或许叫“创意设计”更贴切,更有美感!通过审查后再做详细设计(detailed design),也叫“施工图设计”,为什么呢?因为下一步就要按它施工建造了。
如果是要建设一个工厂,那过程就有点麻烦了,首先是工艺设计(process design),这工艺设计可太复杂了,是工艺设计大师们的活,简单点说,就是出点子,玩绝活!要是在医院,那就是大夫的活;通过审查后,接着就是工程设计(engineering design)了;而这工程设计是什么呢,就是小白领—各专业小工程师们的活了,他们按着工艺设计大师们在工艺设计里的吩咐继续往下做,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有点类似医院里的护士,当然干好了,也能混个“护师”,但也只能是享受医生的待遇而已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风天,风大雨大,困在家里,左右无事。
延续上一篇拙文“高通QRD vs. 联发科TK, 刚刚开始的战争”,看到不少网友留言,关于Turn-key的话题觉得意犹未尽,因此再攒一篇。
现在满世界都在号称要提供Turn-key solution,似乎没有Turn-key 就没办法在业内混了。
和朋友聊天也会有一个经常性的话题:关于什么是Turn-key。
一个比较简介且可以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定义是:Turn-key做为一种交付的方案,其主要特点是“非常接近”一个最终的产品形态,其终极目标是帮助客户快速实现产品化。
Turn-key中文一般翻译为“交钥匙方案”。
意味着交给你一把“钥匙”,你就可以上路了。
也有叫Total solution, 也有叫“公板设计”的,意思差不多,区别可能在强度上吧。
目前似乎只有MTK的Turn-key大家认为做到位。
Turn-key 看似是个动词,不过个人觉得这个词应该是个名词,除了描述交付行为之外与,还要暗含背后为了打造这把钥匙而涉及到的哪些人和事,这是本文想了解的重点。
谈到turn-key的交付,直观来看无非是这些东西:硬件,软件,设计文档,应用文档,测试报告,等等。
这些地球人都知道。
不多说。
而Turn-key本身,应该指的是一个持续的工程,远非一个简单的“交钥匙”可以概括。
这个工程中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暂且笼统称它们为“交付的适配”。
什么是“交付的适配”?套用类似通讯协议分层的方式来描述-—如果最内层是平台商的交付,最外层是客户的话,处于“中间层”的就是“交付的适配”,其功能是把有形的交付“适配”到客户的需求上去。
适配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了最终上层(客户)产品的成败。
这样描述还有点抽象,如果给这些适配工作的特质按照时间线再分个类,大约可以分为这几个要素:交付的精确定位;交付的稳定性和易用性;交付的可扩展性;交付之后的升级;交付后的服务。
分类只是为了表达哪些事情需要做到位,而实际运作中,这些要素互相之间也没有清楚的逻辑界限—不同的组织也许会采取完全不同的措施,但无论具体怎么操作,只有这些“适配工作”做到位了,才能成就良好的交付效果。
(1)交付的精确定位:相当于平台feature 定位;不必说这个是在交付发生很早前就需要确定的事情。
用汽车打个比方:交付的东西必须是市场所需要的;打比方如果客户需要的是台大众,你交
付了个丰田;或者客户需要的是帕萨特,你交付了个途观。
那么这个交付不管厂商花了多少心血,从客户的观点来看基本都是垃圾。
这个要考验平台商对于市场需求的前瞻性洞察:国内的市场瞬息万变,某些产品特性需要提前半年到一年布局。
而且有时候平台商甚至能够“引导市场需求”。
(2)交付的稳定性和易用性;拿MTK的Turn-key举例:
在MTK的Turn-key出现之前,常见的模式,是平台商推一个“半成品”给客户,客户拿来捣鼓个几个月半年稳定下来,再化几个月产品化--产品化过程里面要是碰到和芯片相关的良率问题,那项目基本就挂掉了。
所以那时候有人开玩笑:如果某客户采用某个平台商的未量产套片,就会被戏称为“白老鼠”。
MTK的turn-key,在交付之前做大量的测试(从芯片,到软件,硬件,应用,以及产品级别测试)--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把复杂的状况搞简单了,大多数“白老鼠”会遇到的问题都被解决掉了--这是其在国内大获成功的核心竞争力。
客户只需要关心最终产品化。
虽然是以牺牲了部分“差异化”为代价,但是客户确实节省了资源,也就缩短了开发周期。
(3)交付的可扩展性
还是打汽车的比方:大众系的客户需求不会只有一种(比如A客户要途安,B客户要Polo, C 客户要帕萨特。
),每个客户的需求也是多元化(比如A客户要换低音炮,B客户要换防滑胎,C客户要无钥匙启动。
);
市场团队要从一开头就要了解客户群的典型需求,和RD团队确定哪些要做进去,哪些要放弃;RD则要保证软件、硬件架构,预留软硬件接口做到足够的裁剪/扩展自由度;
(4)交付的升级
你的交付,不能是一锤子买卖;要考虑软件的升级,硬件的升级,甚至平台的升级,一方面延长产品周期,同时也是提高客户粘度的不二法门。
这当然和前期产品的定义也有很大关系,那些东西先做,哪些东西后做,提前就要有个好的规划。
升级不能是补丁包式升级,而是功能性升级--好歹你也要补丁+新功能买一送一式升级吧,客户最最烦这个补丁包式升级,能免则免能少则少吧;
升级也不能是频繁的硬件改动。
这对于客户来说是灾难。
比如MT6575->MT6577就是软硬件升级的典范。
软件升级,合理的版本管理和发布流程是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关键,严格的测试则是手段,不能牺牲稳定性和质量来换取时间。
对于熟悉开发流程以及版本管理的同学,想必看得出(2)(3)(4)里面的水有多深。
(5)交付之后的服务。
应该说典型的Turn-key是为中国客户服务的--国内习惯了Turn-key 的客户,有这么几个特点:
项目都很紧,压力都很大,项目组织管理一般比较松散,工程师都很忙常常几个项目一肩挑,所以不耐烦看文档,比较喜欢直接现场指导。
所以,服务就显得重要了。
服务的目的,是帮助终端客户快速解决问题,是光纤入户最后那一公里,是直接决定客户体验的事情。
虽然,过于依靠平台商,对于客户个体能力的培养和研发组织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但是在现如今这样的大环境下,遇到疑难杂症最快的方式还是找支持。
不然老板就要给脸色了,没时间给你自我锻炼,这是现实。
也许在这样的状态下面还能维持一定的自我学习机制的,只能是大公司,因为可以多投入一点人力资源和容忍“浪费”多一点时间。
后记:在之前一篇博文“里面看到一些网友的评论,也是我攒这篇文章的初衷之一。
Turn-key 不是想当然Copy&Paste别人的交付,不是召集工程师做几台手机出来,而越来越是一个系统工程,考验整个公司综合布局,需要上升到战略性决策的高度。
为何?因为完整的Turn-key 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资源,贯穿整个产品链条始终,需要和组织结构,个人行事方式相融合,才有长久成功的把握。
君不见MTK凭此已经独步天下,高通QRD还在这里阵痛挣扎,展讯据说发布过于频繁屡屡被客户诟病,其它各家要么三心二意随便搞搞,要么还在原始的Copy and Paste里面摸索。
放眼看看现在的手机行业,已经是典型的消费类电子市场。
从纯技术角度来看,IP互联总线标准化,综合工具能力强大,DFT提供成熟的validationprocess,这一切使得IC设计越来
越接近标准化设计。
大家不再单纯比拼单纯的硬件或者软件研发实力,而是比拼综合实力—综合实力里面最重要的是软硬件整合能力。
做出一个技术领先的方案不再是困难的事情,更困难的是尽快把方案快速的转化为生产力。
任何能提高TTM的措施,都是会有人买单的。
技术还是基石,但是时间,只有时间现在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