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卒中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2019.4)

合集下载

最新:中国脑卒中变化趋势和特点(全文)

最新:中国脑卒中变化趋势和特点(全文)

最新:中国脑卒中变化趋势和特点(全文)在过去的近30年中,我国脑卒中患病率明显上升,目前我国脑卒中现患人数高居世界首位;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与发达国家降低趋势相反。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控制欠佳等问题持续存在,脑卒中导致的疾病负担在我国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

相关研究估计,2030年我国脑卒中的发生率将比2010年增加约50%。

为了应对沉重的脑卒中疾病负担,我国各级政府、医疗单位、科研院校和各类学术组织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脑卒中防治研究。

本文对近15年我国脑卒中流行病学趋势和疾病特点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旨在为我国脑卒中防治提供参考数据。

1、我国脑卒中流行病学现状和趋势1.1 发病率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显示,2005年—2019年15年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由117/10万上升至145/10万,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由93/10万下降至45/10万(图1a);尽管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但总体而言,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持续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和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图1b)。

1.2 患病率GBD数据显示2005年—2019年15年间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与美国和日本接近,远高于英国同期水平(图1c);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由1044/10万上升至1256/10万,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时间趋势较为平稳,由2005年的253/10万下降至2019年的215/10万。

1.3 死亡率GBD数据显示2005年—2019年全球脑卒中死亡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中国脑卒中死亡率远高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图2a)。

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自2005年的71/10万下降到2019年的62/10万;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自111/10万下降到60/10万(图2b)。

1.4 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DALY是衡量疾病整体负担的综合指标,包含疾病导致死亡损失的健康生命年和导致伤残损失的健康生命年。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该报告涵盖了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防治状况以及相关策略,并对现有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首先,报告指出,脑卒中在中国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全国脑卒中登记系统的数据,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约240万,每年因脑卒中致死的人数高达130万。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之一。

而且,脑卒中的年轻化趋势也日益明显。

这一现象与我国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高发和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其次,报告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

通过全国脑卒中登记系统的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报告提出,预防脑卒中的关键在于控制和预防这些慢性病。

建立慢性病的预警系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报告还指出,改善脑卒中的救治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感谢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不断进步,脑卒中患者得到了更加及时、有效和全面的救治。

但是,报告也揭示了一些问题,包括部分地区脑卒中救治不足、资源分配不均和一些低收入和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较低。

因此,报告提出,应进一步加强脑卒中救治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机构的救治水平,完善脑卒中的分级诊疗制度,保障所有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此外,报告还强调了脑卒中的康复工作。

康复是脑卒中患者返还社会和重返正常生活的重要环节。

然而,康复工作在我国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康复人员不足、康复设施建设不完善等。

因此,报告建议,应加大对康复人员的培训和招募,增加康复设施建设投入,并推动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动脑卒中患者康复工作的发展。

最后,报告总结了全国脑卒中防治工作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了脑卒中的宣传教育,提高了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
increased by an annual rate of 8. 3% . The prevalence of stroke in adults aged ≥40 years increased from
1 89% in 2012 to 2. 32% in 2018. We deduced that the number of stroke patients aged ≥40 years was
32 字防控策略。
《2019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居民
因脑血管病致死比例超过20%,这意味着每5 位死亡者中至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脑卒中高危人群筛 查和干预项目
少有1 人死于卒中。 1 1 疾病负担
通信作者:王陇德, : Email wangld@ nhfpc. gov. cn
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随着社会 公共卫生、临床、科研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也是我国卒中相关
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人口老 权威数据发布的平台,更是公众和社会了解我国卒中防治工
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 作进展的窗口。报告内容全面,数据翔实,参考性强,对我国
·272·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年月 日第 卷第期 , , , , 2020 5 18 17
5 Chin J Cerebrovasc Dis May 18 2020 Vol 17 No 5
·卒中防治报告·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编写组
摘要: 中国的脑血管病防治工作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又面临新的挑战。随着社会老龄化 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中国卒中疾病负担有 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并呈现出低收入群体快速增长、性别和地域差异明显以及年轻化趋势。目前, 中国40 ~74 岁居民首次卒中标化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8 3% 。年龄≥40 岁居民卒中标化患病率由 2012 年的1 89% 上升至2018 年的2 32% ,推算年龄≥40 岁居民卒中现患人数1 318 万,每 年190 余万人因卒中死亡。中国卒中防治仍面临巨大挑战,防治力度亟待进一步加强。

脑卒中流行状况及其防控策略

脑卒中流行状况及其防控策略

脑卒中流行状况及其防控策略脑卒中因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均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近年经济发达国家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存在一定下降趋势,而在中低收入国家却持续上升[1]。

近年来,脑血管病在我国已升至首位疾病死亡原因[2]。

因此,了解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现状,并依此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防控策略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现状"十二五"期间,在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支持下,由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牵头,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2013年首次完成我国规模最大并有全国代表性的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Na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Stroke in China, NESS-China)。

此次专项调查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现场开展,包括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7个县(区),最终完成调查的全年龄组人群约60万人。

2013年,NESS-China是我国首次方法规范、标准统一、质控严格并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脑卒中现况调查,填补了我国脑卒中流行病学数据的空缺。

此次调查结果对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脑卒中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

(一)患病率此次调查结果的脑卒中患病率采用时点终生患病率(point lifetime prevalence),患病时点确定为2013年8月31日24时。

所有在此时点之前发生过脑卒中,并到此时间点仍然存活者均应计入患病率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20岁以上成年人脑卒中患病粗率为1 596.0/10万;加权率为1 114.8/10万。

男性脑卒中患病粗率和加权率分别为1 768.7/10万和1 222.2/10万。

女性脑卒中患病粗率和加权率分别为1 426.2/10万和1 005.7/10万。

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粗率和加权率分别为1 241.1/10万和854.5/10万;脑出血患病粗率和加权率分别为252.3/10万和191.9/10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病粗率和加权率分别为70.1/10万和48.6/10万[3]。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概要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概要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概要《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是一部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发布的权威报告。

本报告主要针对中国脑卒中防治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治建议。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

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脑卒中高发地区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其中,4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更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报告进一步指出,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家族遗传等。

同时,还提出了一些防治建议。

预防是控制脑卒中的关键。

人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饮食,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尤其是要戒烟限酒。

同时,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相关疾病,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加强脑卒中的识别和早期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发现有人出现类似脑卒中的症状时,应该尽快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病情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报告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例如,建立脑卒中防治网络和数据库,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提高医疗质量和可及性等。

还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脑卒中的认识和意识。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是一份具有重要意义的报告,对于加强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积极贯彻执行报告提出的建议和措施,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作出更大的贡献。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卒中学会联合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指出,尽管近年来我国在脑卒中防治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血管堵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血管破裂导致脑部出血所致。

根据报告,脑卒中是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有近三百万患者发病。

尽管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进步和防治工作的加强使得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给公共卫生事业和社会经济带来巨大负担。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脑卒中的现状、防治措施以及未来改进的方向,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多个研究机构共同发布了《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

一、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根据报告统计,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报告指出,脑卒中患者的发病风险与年龄、性别、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多个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二、脑卒中防治措施:1.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报告提倡通过多种形式,如群众宣传、健康教育和媒体宣传等,普及脑卒中的预防知识,增强公众自我防范能力。

2. 加强管理与预防:通过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

同时,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和脑卒中风险评估,及早发现并干预潜在风险。

3. 提高脑卒中急救水平:加强地方急救中心和大医院的急救设施与人员培训,提高脑卒中急救水平,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专业的抢救。

4. 推广规范治疗方法: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能力和诊疗水平,提前筛查高危人群并及时干预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三、未来改进方向:报告指出,当前我国脑卒中的防治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治水平,报告提出了以下几个改进方向:1. 完善脑卒中监测体系:建立健全脑卒中的相关数据采集与分析体系,以及相应的监测指标和评估方法,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2. 加大科学研究与创新:加强脑卒中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质量。

3. 多部门合作:脑卒中的防治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努力,包括卫生健康、医疗机构、教育、社会保障等,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防治工作。

中国脑卒中流行概况

中国脑卒中流行概况

中国脑卒中流行概况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流行,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本文将对中国脑卒中的流行概况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加强防控措施。

流行现状1、男女比例:男性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脑卒中患者约占60%。

2、年龄分布:脑卒中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45-65岁为高发年龄段。

3、地区差异:不同地区脑卒中发病率存在差异,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

影响因素1、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患脑卒中的风险增加。

2、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医疗资源丰富,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这导致脑卒中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文化背景:饮食结构、生活方式、慢性病管理等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或长期精神压力等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预防与控制1、推广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教育和健康讲座等形式,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加强疾病早期诊断:建立健全脑卒中筛查与早期诊断机制,提高脑卒中早期发现和干预能力。

3、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城乡医疗资源统筹,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脑卒中诊疗水平,实现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救治和康复。

4、鼓励科研创新:加大对脑卒中防治研究的投入,推动科研创新,研发更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5、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积极参与国际脑卒中防治合作项目,提高中国脑卒中防控的整体水平。

结论中国脑卒中流行概况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5-65岁为高发年龄段,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口老龄化、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和文化背景等。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脑卒中流行,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包括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加强疾病早期诊断和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等。

我国脑卒中流行及防控现状

我国脑卒中流行及防控现状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编号:201810354036)△通信作者。

E -mail :834931595@qq.com我国脑卒中流行及防控现状*蔡小娟,陈艳△嘉兴学院医学院(浙江嘉兴314001)【摘要】脑卒中(cerebral stroke )是一组与脑血管急性病变相关可导致脑实质损伤的疾病总称,俗称中风,可分为缺血型及出血型两种类型。

众所周知,该病不仅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其复发率和致残率亦很高。

另外,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还在以每年8.7%的速率递增。

这种严峻的形势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脑卒中的预防和控制迫在眉睫。

本文就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病学以及防控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脑卒中;流行状况;危险因素;防控;中国【中图分类号】R181.3+2;R743.3【文献标志码】ADOI :10.13820/j.cnki.gdyx.20186151脑是人体极为关键的器官之一,脑血管疾病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往往十分严重。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 )是一组与脑血管急性病变相关可导致脑实质损伤的疾病总称,可分为缺血型及出血型两种类型。

众所周知,脑卒中不仅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其复发率和致残率也很高,该病位于我国居民死因的第3位,在中国每年300多万的新发脑卒中患者中有70% 80%的幸存者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1],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

这种特点不仅使患者本人的生活质量低下,亦使其家庭甚至社会背上繁重的经济、精神负担。

另外,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在以每年8.7%的速率递增[2]。

这种严峻的形势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脑卒中的预防和控制迫在眉睫。

本文就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病学以及防控现状作一综述。

1流行情况1.1年龄年龄与慢性疾病的关系相当密切,2002年以前的研究数据[3]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快速升高的趋势。

2006年我国的死因抽样回顾调查结果表明,因脑血管疾病死亡者的年龄多数在40岁以上,且各年龄组的病死率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 专项调查
(2013-2014)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调查样本人群分布
((6644)) ((9933))
全国选157 个调查点; 每个调查点 完成调查人 数>3800人; 调查对象为 全年龄组常 住人口; 最终样本人 群覆盖约60 万人。
调查方法
人群初筛调查:
• 由CDC系统调查员面见完成初筛调查。初筛调查
707.9
1100.0
1205.0
1601.2
2125.7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小结
脑卒中是目前危害中国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慢性病; 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在中国仍居世界高值; 调查显示,中国农村地区卒中患病率、发病率上升较快; 脑出血在所有卒中所占比例(24%)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从地区分布看,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北以及北方地
应答率要求达到 85%以上。
病例的复查和确诊:
• 神经科医生面见所有初筛调查阶段发现的确诊 病例和可疑病例,完成存活及死亡病例的复核 和确诊,以及存活脑血管病患者的登记工作。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诊断分类:
美国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ARIC)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脑出血 • 脑梗死 • 难分类的完全性卒中 • 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2013年全国调查脑卒中死亡率
(男性,/100000)
年龄组
调查人数
95% CI)
<20 0
20-29 0
30-39 6.6
40-49 35.7
50-59 97.0
60-69 351.0
63,442
45,961
45,508 (0.0-14.1)
调查人群平均人口数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2013年全国调查脑卒中的患病率
(男性,/100000)
年龄组
调查人数
95% CI)
<20 8.1
20-29 15.4
30-39 78.7
40-49 449.3
50-59 2087.5
60-69 4712.7
61,765 (1.0-15.2)
45,405 (4.0-26.8)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脑卒中患病率的计算
➢ 时点终生患病率(point life-time prevalence)
➢ 调查时点:2013年8月31日24时。 ➢ 初筛需复核的确诊和可疑对象为29,272人,占
调查总人数的5%左右。需要复核的确诊和可能的 卒中患者97.8%得到了神经科医生的复核诊断。 ➢ 最终确定调查时点确诊并存活的脑卒中人数为 7,679人,其中男性4,222人,女性3,457人。 ➢ 存活的脑卒中病例经CT/MRI的确诊率为90.4%, 其中男性为91.5%,女性为88.9%。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计算
➢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2012年9月1日-- 2013年8月31日脑卒中新发病例数 —————————————————————————
调查人群平均人口数
➢ 死亡率(Mortality rate)
2012年9月1日-- 2013年8月31日脑卒中死亡病例数 —————————————————————————
中国≥20岁城乡居民脑卒中死亡率*(1/10万)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脑卒中亚型的患病率、发病率、 死亡率
(1/100,000)
死亡率

患病率
男 男
女 女
发病率

缺血性卒中
934.7
60.6
52.4
773.0
181.7
151.9
脑出血 59.3
219.0 51.2
中国脑卒中流行现状
北京天坛医院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
脑卒中年龄标化死亡率的全球分布
S Claiborne Johnston, Lancet中N国eu脑ro血l 管20病09流; 行8:病学专项调查 345–54
1990-2005年中国居民死因顺位变化
1990-1992年
56,068 (20.0-51.3)
39,171 (66.2-127.8)
29,056 (283.0-419.1)
死亡数
死亡率(
0 0 3 20 38 102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2013年全国调查脑卒中死亡率
(女性,/100000)
年龄组
调查人数
95% CI)
<20 0
20-29 0
30-39 2.2
32,323
(3620.9-4039.3)
患者数
患病率(
2
8
25
178
680
1624.6
1238
3830.1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中国≥20岁城乡居民脑卒中患病率*(1/10万)
* 表中为加权率, 采用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2013年全国调查脑卒中发病率
/100 000
80
男性
60
女性
40
20
0 9091929394959697989920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 (年)
脑血管病死亡率变化趋势(农村 )
180
160
140
死 亡 120 率 100
/100 000
80
男性
60
女性
40
20
0 9091929394959697989920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 (年)
区是脑卒中高发区,地区差异的确切原因有待深入研 究。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年龄组
调查人数
95% CI)
<20
54,084
3.7
(0.0-8.8)
20-29 17.0
46,980 (5.2-28.8)
30-39 57.4
43,519 (34.9-80.0)
40-49
53,819
330.7 (282.2-379.2)
50-59
41,857
(1503.5-1745.7)
60-69
164.4
69.6
62.7
SAH
48.6
48.5
11.7
7.9
0.8
0.8
未分类卒中
19.8
19.7
3.4 中国脑血管病4.流3行病学专项调查
2013年调查城市、农村脑卒中患病率、 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中国城乡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1983-1985
年)
/10万人
800
诊断再分层: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 出血及脑梗死
• 确诊(临床+客观证据)
• 临床诊断(无客观证据
支持)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质量控制
调查准备 阶段
• 调查方案制定 • 完成预调查 • 省级培训督导、质控
现场调查 阶段
• 调查过程质控 • 逐级督导质控
资料整理 阶段
• 资料回收及质控 • 数据录入及质控 • 数据清洗、补充及质控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219 185
100
0
发病率
116 142 死亡率
城市
农村
719 394
患病率
农村地区脑卒中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变 化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城市居民脑卒中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变 化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脑卒中死亡率变化
(资料引自:Wang Z , et al, )
56,113 (0.0-8.5)
47,553 (0.0-6.2)
44,462 (5.5-30.5)
55,022 (67.3-118.1)
40,017 (282.8-396.9)
30,352 (641.7-834.3)
发病数
发病率(
2 1 8 51 136 224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中国≥20岁城乡居民脑卒中发病率*(1/10万)

构成比
构成比
2004-2005
1、呼吸系统疾病 22.79
脑血管病
22.45
2、恶性肿瘤
22.32
17.94
恶性肿瘤
3、脑血管病 4、损伤和中毒
16.89 10.97
呼吸系统疾病 15.81
心脏病
14.82
5、心脏病
8.73
和中毒
10.10
损伤
脑卒中死亡率变化趋势(城市)
160
140
死 亡 120 率 100
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
城、乡脑卒中发病年龄专率30年变化(1/10万)
年龄组 (岁)
35-44 45-54 55-64 65-74 >75
城市
1983年
2013年
70
40
232
215
488
481
1186
961
2161
1418
农村
1985年
2013年
2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