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单元名称
《有理数的乘除法》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利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计算两个数的乘法,能用例子说明法则的合理性;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重视运算律教学,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单元目标
掌握乘法法则,结合例子引入运算律,并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重点、难点与关键
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并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分类,观察归纳,猜想,验证,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自主探究。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1.4.1有理数的乘法
第二课时:有理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乘法的运用
第三课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第四课时:有理数的乘法综合复习
……
说明
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纠错讲解,双差生进行面对面讲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除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除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除法》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除法》说课稿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除法》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类比,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地位。

(二)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在小学的学习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0的乘除法,对于两个正数相乘、正数与0相乘、两个正数相除、0与正数相除的情况学生已经掌握。

同时由于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还有一定的困难。

另外,经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合作交流也做得相对较好。

(三)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能力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归纳、验证、运算的能力,同时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推荐推荐初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有理数乘除法》

推荐推荐初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有理数乘除法》

推荐推荐初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有理数乘除法》最新推举初一班级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乘除法》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班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有理数的乘法'从详细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类比,让同学进行充分争论、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那么。

通过这个探究的过程,进展了同学观测、归纳、猜想、验证的技能,使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胜利的体验,加强了自信心。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具有肯定的现实地位。

(二)学情分析:由于同学在学校的学习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0的乘除法,对于两个正数相乘、正数与0相乘、两个正数相除、0与正数相除的状况同学已经掌控。

同时由于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同学对负数参加运算有了肯定的认识,但仍还有肯定的困难。

另外,经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同学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方法有了肯定的了解,课堂上合作沟通也做得相对较好。

(三)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让同学经受学习过程,探究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那么,并能娴熟运用。

2、技能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同学经受探究有理数乘除法法那么的过程,进展观测、猜想、归纳、验证、运算的技能,同时在探究法那么的过程中培育同学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3、情感立场和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尊敬同学的学习立场,树立同学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育同学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4、教学重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材分析第一篇: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类比,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地位。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能力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归纳、验证、运算的能力,同时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第二篇:有理数乘除法练习有理数乘除法练习题一、选择1.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A.一定为正 B.一定为负 C.为零 D.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2.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A.(-7)×(-6)B.(-6)+(-4);C.0×(-2)(-3)D.(-7)-(-15)4.下列运算错误的是()⎛1⎫ A.(-2)×(-3)=6 B. -⎪⨯(-6)=-3⎝2⎭ C.(-5)×(-2)×(-4)=-40 D.(-3)×(-2)(-4)=-24 5.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都是正数,则这两个数()A.都是正数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 C.都是负数 D.都是非负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负数没有倒数 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D.-1的倒数是-1 7.关于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有相反数 B.0有绝对值C.0有倒数D.0是绝对值和相反数都相等的数 8.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A.异号两数相乘B.异号两数相除C.异号两数相加D.奇数个负因数的乘积9.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1⎛1⎫A.÷(-3)=3×(-3)B.(-5)÷-⎪=-5⨯(-2)3⎝2⎭ C.8-(-2)=8+2 D.2-7=(+2)+(-7)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3⎛4⎫⎛1⎫⎛1⎫ A. -3⎪--⎪=4;B.0-2=-2;C.⨯-⎪=1;D.(-2)÷(-4)=24⎝3⎭⎝2⎭⎝2⎭11.5个非零有理数相乘,积为正数,这些有理数不可能是()A.五个都是正数B.其中两负三正C.其中四负一正D.其中两正三负12.若a+b+c=0,且b<c<0,则一定错误的是()A.a+b>0B.b+c<0C.a+bc>0D.ab+ac>0二、填空1.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正的,那么这两个因数的符号一定______.2.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负的,那么这两个因数的符号一定_______.3.奇数个负数相乘,结果的符号是_______.4.偶数个负数相乘,结果的符号是_______.5.如果4a>0,1b>0,那么ab_____0.6.如果5a>0,0.3b<0,0.7c<0,那么bac____0.7.-0.125的相反数的倒数是________.8.若a>0,则aa=_____;若a<0,则aa=____.9.若a>b>0,则(a+b)(a-b)_____0 10.绝对值不大于5的所有负整数的积是_____三、解答 1.计算:(1) ⎛-3⎫⎝4⎪⎭⨯8;(2)⎛⎝-21⎫3⎪⎭⨯(-6);(3)(-7.6)(4) ⎛-31⎪⎫⨯⎛-21⎪⎫;(5)-24×(75⎝2⎭⎝3⎭12-6-1)2.计算.(1)8⨯⎛-3⎫⎝4⎪⎭⨯(-4)-2;(2)8-34⨯(-4)⨯(-2);(3)×0.5;8⨯⎛⎝-3⎫4⎪⎭⨯(-4)⨯(-2).3.计算(1) -1⎪⨯-1⎪⨯-1⎪⨯-1⎪--1⎪⨯-1⎪;(2) 1-(3)(+(4)(-7(5)1-3 + 5 –7 + 9 –11 + …… + 97 – 99⎛⎝1⎫⎛2⎭⎝1⎫⎛3⎭⎝1⎫⎛4⎭⎝1⎫⎛5⎭⎝1⎫⎛6⎭⎝1⎫7⎭⎛⎝1⎫⎛1⎫⎛1⎫⎛1⎫⎛1⎫⎛1⎫⎪⨯1+⎪⨯1-⎪⨯1+⎪⨯1-⎪⨯1+⎪.2⎭⎝2⎭⎝3⎭⎝3⎭⎝4⎭⎝4⎭32249)×(-1)×(-2)×(+1)×(-4)853*********)×(3-7)××(-)22223734.计算(1)(+48)÷(+6);(2) -3⎪÷5⎪;(3)4÷(-2);(4)0÷(-1000).⎛2⎫⎛1⎫⎝3⎭⎝2⎭5.计算.(1)(-1155)÷[(-11)×(+3)×(-5)];(3) ⎛-131⎪⎫÷(-5)+⎛-62⎪⎫⎝3⎭⎝3⎭÷(-5).6.计算(1)-1÷⎛-1⎪⎫-3÷⎛-1⎪⎫⎝8⎭⎝2⎭;(3)(-287+14789)÷7(2)375÷ ⎛⎝-2⎫⎛33⎪⎭÷⎝-⎫2⎪⎭;(4)(-56)×(-2.4)×(+35)(2)-81÷11⎛1⎫3-3÷⎝-9⎪⎭.4)-(-3115)×(-32)÷(-14)÷3((5)-36×((8)-2×4512415-+1)(6)99×(-5)(7)-71×(-8)96325161111÷(-)×2(9)15÷(-)22537.混合运算(1)-3-[-5+(1-0.2×(2)((3)3)÷(-2)] 5753-+)×18-1.45×6+3.95×6 96183822÷(-2)-×(-1)-0.7542155(4)-4×(-3)-[3.45+((5)25×(6)(-1(7)[1-(1-0.5)×11-2)÷]48131-(-25)×+25×(-)244192)×(+)×(-8)-9÷(-)44511]×[2-(-3)÷] 33(8)0.25×1 +0.75×(-1)(9)|-1.3|+0÷(5.7×|-1 |+2)(10)-3-[-5+(1-2×3)÷(-2)]÷0.15(11)999 +(-999)×(-999)+ 999 – 999999(12)(-1990)×(-84)-48×(-1990)-1990×14-18×1990(13)[211÷(-4)+(-1)×(-0.4)]÷(-)-2 343四、探究题1、小韦与同学一起玩“24点扑克牌游戏”,即以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红色扑克代表负数,黑色扑克代表正数,小韦抽到的4张牌为“梅花2,梅花A,方片3,方片2”“哇!我得到24点了!”他的算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将这四个数(每个数只能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3、观察下列算式1=12 1+3=4=22 1+3+5=9=32 1+3+5+7=16=42 ……那么1+3+5+…+199=_______4、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x的绝对值为5,试求:x2-(a+b+cd)x+(a+b)1998+(-cd)1999的值。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有理数的除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的运算》中的第四节的内容,是继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之后的又一种运算。

学习有理数除法对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来了简便,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有理数除法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为后面学习有理数的混合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得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2)、会运用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归纳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除法转化为乘法,体验矛盾着的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三、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四、教学难点: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归纳出除法法则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即转化思想。

五、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对有理数数的加、减、乘法运算以及相反数、绝对值相关概念较为熟悉且具有一定的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力,已初步具有一点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六、教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了观察、类比、对比、猜想和归纳”的教学模式,营造可探索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七、学法指导本节主要指导学生自己探究——合作交流——总结——自我提高。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参与,积极互动,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等数学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八、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新课前先复习了和这节课有关的知识点倒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目的是让学生结合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为下面除法推导做准备。

)(二).探究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在这一环节,我先出了几道有理数乘法题,如()乘-4等于8,然后跟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直观地得出几道有理数的除法题,如8除以-4等于-2的题,然后又出了几道与其对应的能反应出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的题,即利用倒数,如8乘()等于-2的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两组题进行对比进而得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一(除以一个不为0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人教版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探究,观察,猜想,归纳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有理数乘法法则
第二课时:有理数乘法应算律
第三课时:有理数除法法则
第四课时:有理数乘除法混合应算
……
说明
人教版段及学科
初中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单元名称
《《有理数的乘除法》》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类比,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单元目标
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归纳、验证、运算的能力,同时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与关键
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类比,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地位。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能力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归纳、验证、运算的能力,同时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