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试验记录

合集下载

砂子试验

砂子试验

一.目的检测砂子各项指标,指导检测人员按规程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物含量、石粉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

执行标准: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7.2.5条。

GB/T14684-2001《建筑用砂》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和建筑砂浆用砂。

四.职责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同一规格产地,每验收批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将表面层铲去,然后由8个部位取大致等量的砂,组成一组样品,人工四分法缩分至所需试样。

用大型运输工具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

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

最少取样数量不少于80kg。

六.仪器设备1.GY64鼓风烘箱(JC411):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2. TGT-6案称(JC072):称量10kg,感量5g;3.电子天平:编号JC601,精度0.1g。

4.T21摇筛机(JC391);5.方孔筛(JC381):孔径为75μm -9.50mm的筛共八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6.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 mm);7.量具:500 mL容量瓶;8.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108 mm,净高109mm,壁厚2mm,筒底厚约5mm,容积为1L;;9.密度计;10.放大境:3倍—5倍放大率;钢针;11.搪瓷盘,毛刷、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的圆钢)、直尺、漏斗或料勺、亚甲蓝溶液等;七.环境条件常温下物理试验内进行。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颗粒级配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

砂含石量试验方法

砂含石量试验方法

砂含石量试验方法第一篇:《砂子里的石头,怎么数?》这天,我跟爸爸去工地玩,正好看到工人叔叔们在做砂含石量的试验,感觉特别神奇,就像侦探在找线索一样。

其实,砂含石量试验就是看看砂子里有多少小石头,这对建房子来说特别重要,因为用错了材料,房子的质量就不行了。

试验的第一步是取样,就是从一堆砂子里随机挑一些出来。

这可不像我们平时抓糖那么简单,得用专门的工具,确保每一块砂子都有机会被选到,这样结果才准。

然后,把取好的样本放到筛子里摇啊摇,这个过程就像是给砂子做按摩,让那些混进去的小石子自己跳出来。

筛子有好几种,孔径大小不一样,大的石头先出来,小的慢慢跟上。

最后一步就是称重了,分别称出砂子和石子的重量,再算一算比例,就知道砂子里有多少石子了。

这可是个技术活儿,得仔细认真,一点都不能马虎。

爸爸说,这个试验虽然听起来简单,但每一个步骤都关乎着建筑的安全呢。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原来建房子这么复杂,连砂子里的小石子都要算得清清楚楚。

以后我要是当工程师,也一定要像今天看到的叔叔们一样,严谨认真,保证每一栋房子都结实耐用。

第二篇:《砂子的秘密》昨天,我跟着爷爷去了他的老朋友家,那是一个专门研究建筑材料的老教授。

爷爷说,这位教授一辈子都在跟砂子打交道,连砂子里有多少石头都能知道,我觉得特别不可思议。

到了教授家,他正忙着做砂含石量的试验,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也忍不住好奇起来。

教授告诉我,做这个试验主要是为了确保建筑质量。

他说,砂子里如果石子太多,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到时候盖出来的房子就容易出问题。

所以,他们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测定砂子里的石子含量。

第一步是取样,这得从不同的地方取,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接着,就是筛选了,这个过程就像是砂子和石子在玩躲猫猫,筛子一摇,石子就乖乖地出来了。

教授还给我看了一个表格,上面记录着不同大小石子的重量,他说,通过这些数据,就能计算出砂子里石子的比例。

我觉得这个过程既科学又有趣,就像是在解一个谜题,而每个答案都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全。

砂子压碎值试验记录

砂子压碎值试验记录

砂子压碎值试验记录一、引言砂子压碎值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岩土工程试验方法,用于评估砂土的抗压能力。

该试验能够提供砂土在受力下的变形特性和抗压强度等重要参数,对于土体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记录砂子压碎值试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试验设备和试验样品本次试验所用的设备有:压力机、压力计、试验模具等。

试验样品是从现场采集的砂土,经过筛分和干燥后得到。

三、试验步骤1. 将试验模具放在压力机的工作台上,调整好位置。

2. 在模具内放入一层砂土样品,用手轻轻压实,保证均匀分布。

3. 以每秒1mm的速度施加压力,记录下压力计的读数以及相应的变形量。

4. 继续增加压力,每隔一定压力增量记录一次变形量,直至砂土样品发生破坏。

5. 将试验结果整理并进行分析。

四、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记录,我们可以得到砂子的压碎值。

根据经验,砂子的压碎值与其抗压强度有关,一般来说,压碎值越大,抗压强度越高。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砂土的力学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五、试验注意事项在进行砂子压碎值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试验前要确保试验设备和样品的清洁和干燥。

2. 试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压力的均匀施加,避免过快或过慢。

3. 试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试验设备,防止砂土残留对下次试验造成影响。

六、试验应用砂子压碎值试验是岩土工程领域中常用的试验方法,广泛应用于土体的力学性质研究、基础工程设计等。

通过对砂土样品的压碎值进行测定,可以评估砂土的抗压能力,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

七、结论通过本次砂子压碎值试验,我们得到了砂土样品的压碎值,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砂土的压碎值与其抗压强度相关,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同时,本次试验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参考文献[1] XXX.《岩土力学实验方法》.XXX出版社,200X.[2] XXX.《岩土工程原理与实践》.XXX出版社,200X.以上为砂子压碎值试验记录的内容。

砂子实验记录表

砂子实验记录表
细骨料试验记录(二)
表 号 : 铁 建 试 录 005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27号
试样编号 样品产地 规格种类 委托日期
记录编号 代 委 试
烘干试样质量m 0 ( g )
(6) 云母含量
挑出云母质量m ( g )
云母含量ω m (%)
m
m m0
100
(7) 颗粒级配
粒径> mm的颗粒含量(%)
31
24.8 11.3
5
0.1 2.61
累计筛余(%) 0.1
6.9
27.6 58.6 83.4 94.7
99.7
99.8
2.6
筛余质量(g) 0.4
45.5 91.5 161.9 113.7 61.2
24.1
0.7
2 分计筛余(%) 0.1
9.1
18.3 32.4 22.7 12.2
4.8
0.1 2.64
累计筛余(%) 0.1
9.2
27.5 59.9 82.6 94.8
99.6
99.7
平均累计筛余(%)
试样公称粒 径(mm)
试验前 试样干
质量 mi(g)
(8) 坚固性指标
各粒级试样占试
样总质量百分率
试验后试样 干质量
α i(%)
4
m i’(g) i (mi / mi ) 100
i1
各粒级质量损失百分率 δ ji(%)
筛孔尺寸(mm)
样号 筛孔公称直径
(mm)
5.00 2.50 1.25 0.63.8 103.7 154.9 123.9
样品质量(g)
散失 0.160 <0.160 (%)
56.5

压实度试验记录

压实度试验记录

压实度试验记录压实度试验是土工常用的试验之一,主要用于研究土壤的工程性质和预测工程土的沉降性能。

本次试验采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试验,通过测量土壤的干径密度和含水量,得出土壤的压实度曲线和相应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

以下是本次试验的记录:一、试验目的:1.测定土壤的干径密度和含水量。

2.绘制土壤的压实度曲线。

3.确定土壤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4.分析土壤的压实性质。

二、试验原理:1.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压实度试验方法,通过灌入不同体积的砂子来改变土壤体积,从而得到不同的压实度。

2.试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参数包括土壤的湿重、湿体积和干重,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干体积和含水量。

三、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1)将试验室内温度恒定在20°C左右。

(2)预先准备好需要的砂子、称重器具和其他试验设备。

2.试验操作:(1) 准备试样:取一定数量的土壤样品,并将其通过细孔筛分成小于20mm的颗粒。

(2)秤重:称量砂子和试样的质量,记录下来。

(3)灌砂:将砂子分次倒入试样中,每次灌入后用锤子轻轻敲击试样,使砂子充分填充空隙。

(4)冲洗:将试样表面平整,用水冲洗试样表面,使其充分饱和。

(5)干燥:将试样放置在室温下自然风干,直到质量不再变化。

(6)秤重:记录干试样的质量,计算干体积。

(7)计算:根据试样的湿重、湿体积和干重,计算出相应的含水量和干径密度。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1.试验数据:记录下试样的湿重、湿体积、干重等数据。

2.数据处理: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试样的干体积、含水量和干径密度。

3.绘制曲线:根据不同压实度下的试样的含水量和干径密度,绘制压实度曲线。

4.计算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根据曲线的形态,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点。

五、实验结论:1.根据压实度曲线可以确定土壤的工程性质,如随着压实度增加,干径密度增加而含水量减小。

2.根据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可以评估土壤在工程施工中的压实性质。

3.通过该试验可以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砂实验报告填写样板

砂实验报告填写样板

砂实验报告填写样板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进行砂实验,观察砂的物理性质和行为特征,实践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2. 实验器材和药品2.1 实验器材- 砂- 半圆形砂槽- 直尺- 手电钻- 马克笔- 塑料桶2.2 实验药品- 无特殊药品3. 实验原理砂是一种颗粒状形态不规则的颗粒体,它的颗粒直径范围较大,通常在0.06 mm - 2 mm之间。

由于颗粒之间的内摩擦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砂体呈现出一些特殊的性质和行为。

本实验通过在半圆形砂槽中进行砂实验,观察砂的流动性、刚性、堆积性等特征。

4. 实验步骤4.1 实验准备1. 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药品;2. 在塑料桶中倒入适量的砂。

4.2 进行实验1. 将半圆形砂槽放在水平桌面上;2. 把马克笔作为参考线,沿半圆形砂槽的弧形边缘进行标记;3. 把半圆形砂槽放在桌面上,使得砂槽中心的高度与标记线对齐;4. 慢慢倾斜桌面,观察砂体的变化情况,记录倾斜角度;5. 在倾斜角度较小的情况下,用手电钻在半圆形砂槽的底部开一个小孔;6. 观察砂体通过小孔的流量、流动轨迹等情况。

4.3 数据记录与分析1. 记录砂体沿着半圆形砂槽流动的角度;2. 记录砂体通过小孔的流量;3. 记录砂体在流动过程中的流动轨迹;4. 分析砂体流动的原因和规律。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砂实验中,观察到砂体在不同倾斜角度下的流动情况。

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砂体的流动速度逐渐增加,流动轨迹变得更加曲折。

在较小的倾斜角度下,砂体的流动速度较慢,流动轨迹相对直线。

通过对砂体流动规律的分析,发现砂体流动与重力的作用有关。

当倾斜角度增加时,重力对砂体的作用增加,砂体流动速度加快。

同时,砂体颗粒之间的内摩擦力和表面张力也对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砂体流动的路径受到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使得砂体形成了曲线的流动轨迹。

6.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砂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砂体在倾斜的半圆形砂槽中,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砂体的流动速度逐渐增加。

1砂子试验规程

1砂子试验规程

普通混凝土用砂试验规程一、依据标准: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二、检验项目:筛分析、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

三、使用仪器:砂方孔筛、JP-A 型架盘天平、电热鼓风干燥烘箱、容量瓶、浅盘、铝制料勺、漏斗、直尺、秤、容量为1L 的筒、 四、取样:按同产地,同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每400m 3或600t 为一验收批。

不足400m 3或600t 时亦为一验收批。

天然砂取22kg ,人工砂取52kg 。

五、方法与步骤:5.1、筛分析:5.1.1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其颗粒的公称粒径不应大于10.0mm 。

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公称直径为10.0mm 的方孔筛,并计算筛余。

称取经缩分后样品不少于550g 两份,分别装入两个浅盘,在(10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

冷却至室温用。

5.1.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 (特细砂可称250g ),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大孔在上、小孔在下)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公称直径为5.00mm 的方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10min ,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一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只筛子,并和下一只筛子中的试样一起进行手筛,这样依次进行,直至所有的筛子全部筛完为止。

注:1当试样含泥量超过5%时,应先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2无摇筛机时,可改用手筛。

5.1.3试样在各只筛子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按式4.1.3计算得出的剩留量,否则应将该筛的筛余试样分成两份或数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筛的筛的筛余量。

300dA m r式4.1.3 式中m r ― 某一筛上的剩留量(g ); d ―筛孔边长(mm ); A ―筛的面积(mm 2)。

5.1.4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到1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的剩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

实验三 砂石试验

实验三  砂石试验

实验三混凝土用砂石试验试验日期指导教师(一)试验目的(二)试验记录1.砂的表观密度测定(李氏瓶法)试验编号试验质量m(g)装试样前瓶中水的体积V0 (ml)装试样后瓶中水和试样的体积V1 (ml)表观密度ρ’(g/cm3)(0.01)单个平均值1 502 50 2.砂的堆积密度测定试验编号筒质量m1(g)(筒+砂)质量m2 (g)试验质量m(g)筒体积V(L)堆积密度ρ’0(kg/m3)单个平均值123.碎石的表观密度测定(广口瓶法)试验编号试验质量m0(g)(试样+水+瓶)质量m1(g)(水+瓶)质量m2(g)表观密度ρ(g/cm3)单个平均值1 24.砂筛分试验试验质量m(g)公称尺寸(mm)分计筛余量m i(g)分计筛余率αi(%)累计筛余率βi(%)5005.02.51.250.630.3150.16筛底误差(三)试验结果分析1.计算砂子的空隙率%1001P''⨯-=)(ρρρ’0—堆积密度;ρ’—表观密度砂空隙率为:(精确至1%)2.计算砂的细度模数,评定粗细程度11654321005)(βββββββμ--++++=ffμ—砂的细度模数;654321ββββββ、、、、、—分别为公称直径5.00mm、2.5mm、1.25mm、0.63mm、0.315mm、0.16mm 筛上的累积筛余。

砂细度模数为:砂的粗细程度评定为:砂的颗粒级配为区。

依据标准: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课程名称:《建筑材料实验》第周,第讲次摘要授课题目混凝土用砂石试验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混凝土用砂石视密度、堆积密度、筛分析试验方法。

【重点】测定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并计算空隙率。

【难点】计算砂的细度模数,确定砂子级配的好坏和粗细程度。

内容砂石密度试验砂的视密度试验(李氏瓶法) (一)实验原理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子性能试验记录
试验编号试验日期:
检验依据
样品规格
样品状态
样品产地
检测仪器
试验套筛、震击式振筛机、干燥箱、电子天平、容量筒、广口瓶等
检验项目
试样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
含泥量%
平均%
含泥量
1
2
检验项目
试样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
泥块含量%
平均%
泥块含量
1
2
检验
项目
试样
100-β1
1
平均
µf =
2
结论
符合区砂
复核:试验:
样品质量g
容器质量g
样品+容器质量g
烘干后样品+容器质量g
烘干样品质量g
含水率%
平均%
含水率
1
2
检验
项目
试样
水温℃
烘干试样质量g
试样+水+容量瓶总质量g
水+容量瓶总质量g
修正系数
表观密度㎏/m3
平均㎏/m3
表观密度
1
2
检验项目
试样
容量筒质量㎏
容量筒+砂质量㎏
容量筒容积L
堆积密度㎏/m3
平均㎏/m3
堆积密度
1
2
颗粒级配
筛孔尺寸
项目
4.75
(mm)
2.36
(mm)
1.18
(mm)
0.060
(mm)
0.300
(mm
0.150
(mm)

结果
备注
筛余量(g)
分计筛余(%)累计筛余(%)筛余量(g)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分计筛余平均值(%)
累计筛余平均值(%)
细度模数
µf =(β2+β3+β4+β5+β6)-5β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