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化学基础及其应用_一_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医学用途中的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医学用途中的应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非热等离子体技术,它的能量密度较低,但是可以在大气压下产生等离子体,这种等离子体温度低于体温,被称为低温等离子体。
这种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各种领域,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在医学领域中。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电磁场将气体离子化,形成电子、离子和自由基等的等离子体。
这种等离子体可以用来消毒器械、净化空气等,而在医学上,它还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疾病。
由于其温度低、能量密度较低,低温等离子体治疗具有不损伤组织的优点,而且可以在大气压下进行处理,具有很好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治疗皮肤疾病皮肤疾病是常见病,而且很多皮肤疾病难以治愈。
低温等离子体治疗可以改变身体组织内的生物学效应,促进组织再生,改善皮肤组织的代谢。
例如,对于局部感染的炎症可以用低温等离子体杀灭细菌,降低局部感染;对于皮肤癌和其他皮肤瘤,则可以用低温等离子体杀死癌细胞和瘤组织。
此外,低温等离子体治疗对于萎缩性皮炎、结节性硬化、鳞状细胞癌等皮肤疾病也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治疗口腔疾病口腔疾病是常见的疾病,且很多口腔疾病对治疗难度很大。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以杀灭口腔内的病菌,促进口腔内伤口的愈合,并且还可以改善口腔内的微生态环境。
例如,对于口腔溃疡、牙龈炎、唇炎等口腔疾病都可以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治疗。
低温等离子体治疗对于口腔癌、白斑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治疗妇科疾病妇科疾病对于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宫颈糜烂、宫颈炎、附件炎等常见的妇科疾病。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以杀灭病原体,促进组织再生,改善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此外,低温等离子体治疗对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癌等疾病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总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皮肤疾病、口腔疾病、妇科疾病等。
等离子体物理学的基础与应用

等离子体物理学的基础与应用等离子体物理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等离子体性质、行为和应用的一个分支。
等离子体是第四态物质,是由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的,它具有高度的激发性和导电性。
在自然界中,等离子体广泛存在于太阳、闪电、地球磁层等环境中,也存在于人造装置中,如聚变反应器、等离子体喷射器等。
本文将介绍等离子体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领域。
一、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等离子体是由离子和电子组成的,这些离子和电子以相对独立的方式运动。
等离子体具有以下基本性质:1.高度激发性:等离子体的粒子处于高度激发状态,能量非常丰富。
当它们发生碰撞或受到外部刺激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2.导电性:等离子体能够导电,因为其带电粒子可以自由移动。
这是由于电子和离子之间的相对运动。
3.磁场响应性:等离子体具有对外磁场的高度响应性。
在磁场中,等离子体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并发生循环运动。
二、等离子体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等离子体物理学基于一系列基础理论来解释和研究等离子体的行为。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基础理论:1.碰撞理论:碰撞理论用来描述等离子体内部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探讨了离子和电子之间的碰撞频率、能量交换以及散射过程。
2.磁流体力学(MHD)理论:MHD理论研究等离子体在强磁场中的行为。
它结合了磁场和等离子体的运动方程,用于研究等离子体的磁流体力学行为,如等离子体在磁约束中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等。
3.等离子体波动理论:等离子体波动理论研究等离子体内的波动现象。
它探讨了等离子体波动的起源、传播和相互作用,包括电磁波、声波、阻尼波等。
三、等离子体物理学的应用领域1.聚变能研究:等离子体物理学在聚变能研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人类一直在努力实现可控核聚变,并利用聚变反应器产生清洁、高效的能源。
2.等离子体制造:等离子体物理学在半导体制造和表面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等离子体喷涂和等离子体刻蚀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电子、材料等行业。
3.等离子体医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在医学领域也有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而其中许多离不开等离子体技术。
等离子体即“第四种状态的物态”,是气态、液态和固态之外的一种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物质的分子和原子不再保持稳定的化学结构,而是被电子和离子强烈作用力推离原子,自由漂浮在空气中。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则指制备等离子体,同时保持温度低于室温的技术。
下面,我们将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原理、研究现状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原理人们熟知的等离子体通常伴随着极高的温度出现,如太阳的等离子体炽热到足以令人烧伤。
而低温等离子体则是一种研究重心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的分支。
低温等离子体的研究过程中,重要的模型是一气体发光放电器——冷阴极放电器。
从原理上来说,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利用强电场将气体分子离子化,产生等离子体的过程。
由于电子在气体分子中相对运动的速度较快,常规的离子化需要很高的能量。
而低温等离子体仅需要很低的电子能量(一般在几十伏特到几百伏特之间,这个能量等于一个普通干电池的电压),从而实现具有实用价值的应用。
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研究现状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涉及到先进材料、能源、生物和环境工程等领域。
1. 先进材料在先进材料领域中,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以制备金属薄膜、氧化物薄膜以及类石墨材料等。
在电子器件制造中,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可以沉积非晶硅、硅纳米晶等,并可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界面纳米改性。
2. 能源在能源领域,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应用广泛,包括:生产氢气燃料,制备固态氢燃料,改进燃烧过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等。
此外,低温等离子体还可以用于核废物的处理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3. 生物在生物学中,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用于癌症治疗、病原体控制和抗菌效果等方面。
根据研究,等离子体处理可以破坏癌细胞的DNA,并对病原体产生抗菌效果,具有很好的医疗潜力。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一、概述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学是研究低温等离子体的物理性质和行为的学科,主要研究等离子体的发生和扩散、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和等离子体束的性质等方面。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学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二、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低温等离子体通常被定义为电子温度小于10000K的等离子体,因为这种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远低于其离子温度。
低温等离子体的温度通常在几十到几千开之间,这种等离子体的性质比高温等离子体更加复杂,也更加难以理解。
低温等离子体的基本理论包括:(1)等离子体发生和扩散:通过在气体中引入外部能量,如电弧放电、激光光解、微波辐射、X射线辐射等方法,发生化学反应或电离作用,从而产生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的扩散主要是通过原子、分子和离子的碰撞而完成的。
因此,等离子体的扩散速度、等离子体的浓度分布和等离子体的化学反应都是有碰撞作用决定的。
(2)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包括电学性质、热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等。
电学性质主要包括等离子体的电导率、等离子体的电子浓度和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等。
热学性质包括等离子体的热导率、等离子体的比热、等离子体的热膨胀等。
光学性质主要包括等离子体的吸收系数、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和等离子体的荧光和拉曼光谱等。
(3)等离子体束的性质:等离子体束通常包括离子束和电子束,离子束可以通过离子源发射,电子束可以通过热阴极放射或冷阴极发射获得。
等离子体束的性质包括束流密度、束流能量分布、束流离子流和束流电子流等。
三、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学的应用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学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些应用如下:(1)等离子体照明:低温等离子体可以通过燃烧或发光方式来照明。
等离子体灯泡可以用于道路照明和室内照明。
由于比传统灯泡更节能,因此已经被广泛应用。
(2)等离子体物理学的应用于等离子体工艺:等离子体工艺是一种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材料的方法。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新兴技术的探索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化学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气体分子通过电离产生等离子体,经过电磁场的作用,等离子体内的带电粒子被加速和高速碰撞,使带电粒子能量和速度增加,形成高能量电子、阳离子和阴离子等,从而引发一系列离子化反应。
化学合成中,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主要应用在于对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控制和改性。
其中,对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催化剂合成和表面改性等方面的应用尤为重要。
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中,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能够通过对催化剂的改性,提高其表面活性和反应选择性。
以纳米银为例,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以在其表面引入氮功能基团,从而增加反应活性,提高其对苯环的选择性。
在催化剂合成方面,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以替代传统工艺中的高温煅烧、还原等工艺,提高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
例如,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合成的复合催化剂,其催化剂能够均匀地分散在载体上,进而使得反应活性更高,耐久性更好。
此外,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还广泛应用于表面改性领域。
化学合成中的表面改性是利用化学处理或物理方法使材料表面结构和性质发生改变,并进而改变其特性。
以表面涂层改性为例,该技术需要涂覆粘合剂和层压材料,从而将其结合在表面上。
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则是通过等离子体发生的离子化反应改变表面材料的化学性质,以达到改性材料表面的目的。
总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化学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无论是对催化剂的改性、催化剂的合成,还是对表面的改性等方面,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都能够为化学合成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为人们的生活和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低温等离子体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体系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型材料及其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加。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低温等离子体体系日益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一、低温等离子体的概念低温等离子体是指温度低于1000K的气体中存在游离电子而形成的物质状态。
低温等离子体可以通过弱电场、激光、射频等方式产生。
与高温等离子体相比,低温等离子体具有较低的电子能量、较高的电子数密度和较小的离子温度,这使得低温等离子体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二、低温等离子体的特性低温等离子体体系的特性十分丰富,包括电子能量分布、电子数密度、离子温度、能量输运等。
通过对这些特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低温等离子体的形成和性质,为后续的应用提供支持。
1.电子能量分布低温等离子体中电子能量的分布通常是非热分布。
这种分布形式是由于所施加的电场或激光辐射的强度不够大,不能使电子达到热平衡,从而导致电子的能量不均匀分布。
非热分布的电子可以在化学反应和粒子输运中发挥重要作用。
2.电子数密度低温等离子体中电子数密度的大小通常在10^12-10^16 /cm^3 之间。
这种高密度的电子状态在空气污染减少、电催化和医学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离子温度低温等离子体体系中离子温度的大小仅为几千度,比高温等离子体低了很多。
但是,离子温度的大小对于化学反应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4.能量输运低温等离子体体系能量输运的过程也与高温等离子体不同。
低温等离子体中能量输运主要是通过电子和离子之间的碰撞来完成的,因为其能量足以导致粒子的激发和化学反应。
三、低温等离子体的应用1.材料表面处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以通过表面处理来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质,如增强材料表面的附着性、耐腐蚀性和磨损性。
因此,它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和制造业中。
2.环保领域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以分解有毒气体和颗粒物,从而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和土壤净化。
3.医疗设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以用于消毒和灭菌医疗设备和工具,从而减少医疗行业中感染的风险。
低温等离子体化学及其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化学及其应用低温等离子体是指温度较低的等离子体状态,通常处于数百度到几千度之间。
在这种条件下,气体中的部分原子或分子失去了电子而带有正电荷,形成了带电离子。
低温等离子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使其在化学和物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低温等离子体的化学特性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的化学特性低温等离子体的化学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度激发性:低温等离子体中的电荷粒子具有高度激发能力,能够参与各种化学反应。
2.高能量效率:由于低温等离子体处于高激发状态,其反应能量效率较高。
3.特定成分:低温等离子体反应产物的组成比较特殊,可控性强。
4.独特反应路径:某些反应在低温等离子体条件下会出现新的反应路径,导致产物的多样性。
低温等离子体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化学工业低温等离子体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面处理:低温等离子体可以改善材料表面的性能,例如提高表面光洁度、增强附着力等。
2.油墨喷涂:低温等离子体可用于油墨颗粒的电荷处理,提高喷涂效率。
3.废水处理:低温等离子体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医学领域1.局部治疗:低温等离子体可以用于局部肿瘤的治疗,通过杀死肿瘤细胞来减少肿瘤的体积。
2.组织修复:低温等离子体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加速组织修复过程。
新材料研究1.薄膜制备:低温等离子体可以用于制备各种薄膜材料,如氮化硼膜、氮化硅膜等。
2.功能性材料:低温等离子体可以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质,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新材料。
综上所述,低温等离子体在化学和物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未来将在材料科学、医学和工业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基础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基础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基础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低温条件下的等离子体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这一学科的研究对于理解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和物质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
一、低温等离子体的定义低温等离子体是指在低于几千度的温度范围内产生的等离子体。
它们一般以气态形式存在,由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
低温等离子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能量源,如电场、电子束、激光等。
与高温等离子体不同,低温等离子体的温度和密度较低,使得它们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低温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低温等离子体具有多种基本特性,如电离、极化、辐射、化学反应等。
其中,电离是低温等离子体的关键特性之一,它是指将原子、分子中的电子从原子轨道中释放出来,使原子、分子带着电荷而成为带电的粒子。
低温等离子体的电子浓度非常高,通常在$10^{12}$−$10^{18}$/cm^3的范围内,是一种具有高度电导性的导电体。
三、低温等离子体的应用1. 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表面处理技术,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对各种材料表面进行化学反应和物理改性。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材料的表面性能、增强附着力、改变表面粗糙度、消除污染物、提高防腐蚀性等。
目前,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制造、材料表面改性、生物医药等领域。
2. 等离子体聚变技术等离子体聚变技术是一种将氢同位素聚变成氦的技术,它可以实现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
在这种技术中,将氢同位素放置于强磁场中,然后加热并压缩到足够高的密度和能量使其形成等离子体,最终在等离子体中进行氢同位素聚变。
目前,等离子体聚变技术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
3.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等离子体显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利用低温等离子体通过激励产生的发光来实现图像显示。
与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相比,这种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色彩饱和度高、可视角度大等优势,已经成为显示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
可由下式表示 :
D
= (
kT e 1 /2 ) 4 n2 e
生质。作 为 一个 生 物 学 术 语 , 它 是 怎 么 用 到 物 理 上 来的 呢 ? 1879 年 , 英 国物理学家 Crooks 在法拉 第试验 的基 础上发 现 , 真 空放电时 , 放电管里闪光的物质 , 会产生 不断起 伏脉动 的现象 , 好像是有生命 的物质 一样。他 首先 指出 这是 物质 不同 寻常 的 第四形态 [ 1] 。到 20 世纪 初 , 美国的 L angmu ir首先 引入 了等 离 子体 ( plasma ) 这个 名词 , 意思就是生 命的原质 , 由此 , 等离 子体 物理学正式问世。 1. 1 . 1 等离子体的特征 参数 [ 2] 等离子体是由带 负电的 电子和 带正电的 离子组 成的 , 电子 和离子杂乱无章 , 犹如一团电离了的气 体, 因此称之为 电离的气 体。这样 , 等离子体就可以用以下的特征参数来粗略地表征。 ( 1) 电离度 ( 式中 : n i n ) = ni ni + n
39
印
染 ( 2005 N o . 11) 的碰撞而传播开来。
www. cdfn . com. cn
荷的粒子 , 即负电荷的电子和正电荷的离子。 如果所有组成 物质的 分子 或原 子完 全被 电离 成离 子和 电 子 ( 图 1) , 就改变了原来的形态 , 成为物质的第四种形态 离子体态。 等
等离子体彼此间在距离很远的 情况下 , 仍存 在着长 程库仑 力。因此 , 等离子体在运动过程 中表现出明显的集体行为。 由于等离子体的集体行为 , 因而它可 对外加 的电场 进行屏 蔽。这也就是航天器 在回 落地 球中 , 因 与大 气激 烈摩 擦 , 在外 壳形成火焰等离子体层 , 能使地面的无线 电通讯 与其中 断联系 的缘故。所以这个时段称为 盲段 , 也是 最令人心惊 胆颤的一 段时刻。
式中 : k 为玻耳兹曼常数 , T e、n、e 分别 是电子 的温度、 密度 和电荷。 当两个特定粒子 间的距 离超 过
D
时 , 周围 带电 粒子 的总
体作用会有效地屏蔽这两个粒子 , 使其不产生相互作用。 在一个德拜球中的粒子数 ( N D ), 可由下式计算 : ND = n 4 3 1;
3 D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化学基础及其应用 ( 一 )
印
染 ( 2005 No. 11)
讲
座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化学基础及其应用 ( 一 )
裴晋昌
( 上 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 , 上海 200082)
摘
要 : 阐述了等离子体及其基本反应 , 即等离子体的概念 , 包 括等离子 体的特 征参数、 等离 子体种 类和工
收稿日期 : 2005 - 03- 03 作者简介 : 裴晋 昌 ( 1933- ), 男 , 山西太原 市人 , 高级工程 师, 1956 年毕 业于西北纺织工学院 , 原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 院副院长 , 纺织材料 改性 和后加工技术专家 , 我国纺织材料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的奠基人。他 早在 1979 年从事等离子体改性高分 子材料的 研究 , 先后 开发了介 质阻 挡放电方式产生的大气压下等离子体装置 , 试制成功生产规模的低温等 离子体改性兔毛样机和毛条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设备 ; 并在国内外有关学 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
业用等离子体 ; 放电等离子体的基本过程 , 即辉光放电过程、 介质阻挡 放电 ; 等离子的基 元反应 , 即平 均自由 程及碰撞截面、 能量转移方式、 基 元反应举例和氧等离子的化学反应。在低温等离子体对材料表面的作用方 面 , 对低温等离子体与高分子材料表面的交互作用、 反应性和非 反应性低 温等离子体 的作用、 高分子 材料的 表面改性和涤纶织物表 面改性的测试作了分析和论述。在低温 等离子体 化学聚合和 接枝方面 , 阐述 了低温 等离子体的聚合反应、 接枝反应和对纺织材料的接枝聚 合物反应等 , 重点 介绍低温等 离子体对 羊毛毛 条、 兔 毛纤维以及其它纤维的 改性处理。文章最后还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的诊断法 , 如单探针 诊断法、 双探针诊断 法和 DBD 低温等离子体诊断法。 关键词 : 染整 ; 等离子体 ; 低温 ; 物理化学 ; 应用 中图分类号 : TS190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4017( 2005) 11- 0039- 04
图 1 由原子电离产生等离子体态过程示意
在等离子体中 , 一个带电粒 子被一些 带相反 电荷的 粒子包 围中和 , 因此 , 它的静电场作用只能 在某个 距离内 , 该距 离即称 为德拜长度 (
D
物质在等离子体状态下具 有很高的 能量 , 并且 所有的粒 子 都带电荷。而从宏观 上讲 , 其电荷 为中性 , 即 : n e = n i ( ne为 电 子密度 ; n i 为离子密度 ) , 故得名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由希腊 语 !∀ 而来 , 语音同 plasma , 原意是原
1 等离子体及其基本反应
等离子体是一个 非常 广泛 的概 念 , 包含 的内 容也 很繁 杂。 为了使一般科技工作者对其有个初 步认识 , 本章 主要就 等离子 体的概念 , 及其物理化 学基本过程作简要地介绍。 1. 1 等离子体概念 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 四态 , 即 电离 了的 气体 , 它呈 现出 高度激发的不稳定态 , 其中 包括离 子 ( 具有 不同 符号和 电荷 ) 、 电子、 原子和分 子。其 实 , 人们 对等 离子 体现 象并 不生 疏。在 自然界里 , 炽热烁烁的 火焰、 光辉夺 目的闪 电、 以 及绚烂 壮丽的 极光等都是 等离 子 体作 用 的结 果。对 于 整 个宇 宙 来讲 , 几乎 99. 9% 以上的物质都是 以等离子体态存在的 , 如恒星 和行星际 空间等都是由等离 子体 组成 的。用 人工 方法 , 如 核聚 变、 核裂 变、 辉光放电及各种放 电都可产生等离子体。 分子或原子的内 部结 构主 要由 电子 和原 子核 组成。 在通 常情况下 , 即上述 物质 前三种 形态 , 电 子与 核之 间的 关系 比较 固定 , 即电子以不 同的 能级存 在于 核场 的周 围 , 其势 能或 动能 不大。 但是当物质受到外加能量 ( 磁 、 电、 热 ) 作用后 , 原子中 外层电子的势 能 急速 下降 , 最后 脱离 核 场的 束 缚而 逃 逸 到远 处 , 这就是通常 我们所 说的 电离。 此时 , 原 子变 成为 两个 带电
Physicochem ical properties of plas m a and its app lication( I)
PEI Jin - chang ( Shangha iT ex tile R 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0082, China ) Abstrac t : Th is paper cove rs the p lasma and the basic react i ons, includ ing the p lasma concep t , such as characte ristic pa ram e te rs , va riet i e s and i ndustrial p l a sm a; the basic process o f d ischarge p l a sm a includ ing e lectric g low d ischa rge and d ie lectric ba rri e r d ischarge ; basic reactions such as ave rage free d istance and co llision section , ene rgy tr ansfe rring way , exam p l es o f e l em en tary reaction . Reactions of low tempe ratu re p l a sm a w ith ma trix su rface include i n te r -react i on o f p lasma w ith su rf ace o f po lym e r m ate ria,l reactive and non-reactive low tem perature p lasma, su rf ace m od ification o f po lym er and po l y este r f ab ric . Po lym e rization and g r a fting o f p l a sm a and the ir app li ca tions to text il es are illustrated a lso , especia ll y the m od ifi ca tion o f woo l top, rabb it ha ir fibe r and o the r fi be rs. F ina ll y, d iagnostic m ethods o f p l a sm a i nc lud ing sing l e and doub l e inspection p robe and DBD low tem perature p lasma are i n troduced . K ey word s : dye ing and fin ish ing; p l a sm a; low tem pera ture ; phys i ca l chem istry; app ly 【 编者按 】等离子体技术自上世 纪 60 年 代引入 到纺织 领域 , 以 其对纺织品 表 面改 性的 物 理过 程 , 以 及干 态 的加 工 方式 等 特 点 , 挑战传统的以水为介质的化学 湿加工 方式 。 在 当今倡导 清 洁生产 、 节约资源的形势下 , 无 需化学品 、 无 需耗用 大量水和 能 源、 无需进行高成本废水处理和对环 境友好 的等离 子体处理 技 术更具吸引力 , 国内外都在加强等离 子体技 术在纺 织领域的 应 用研究 。 为此 , 本刊特 邀原 上海 市纺 织科 学研 究院 副院 长 、 高 级工程师裴晋昌先生 撰写 低温等离 子体物理化 学基础及 其应 用 讲座 , 就低温等离子体的物理 化学过程 、 低温等 离子体对 材 料表面作用机理 、 低温等离子体化学 聚合和 接枝以 及低温等 离 子体的工业应用等作 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 以 飱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