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上古文明第1课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九篇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历史第1课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课件(共35张PPT)

适合人们生活
黄河、长 江
在人类社会 的发展历程 中,土地肥
沃、水力资
源充沛的大
底 幼
河流域促进
格
了农业的发
展,孕育了 人类社会的
河
发 拉
里 底斯
河
早期文明。
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西亚)
古巴比伦王国(西亚)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阿摩利人占据巴比伦城, 建立古巴比伦王国 苏美尔人建立城邦
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利人在此建国,史称古 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1595年)。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1、此法典是哪个国家的 谁制定的?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
2、此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 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世界第一部体系完备 的成文法典 3、此法典实质(目的)是? 维护私有制 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汉谟拉比法典》
第6条:自由民窃取神庙或宫廷之财产者应 处死;而收受其赃物者亦处死刑。 第16条:自由民藏匿宫廷或穆什钦努(指被 征服地区的人)之逃奴于其家,而拒不交出 者,此家家主应处死。
“法老咒语”之谜
“法老咒语”其实是法老陵墓 内一种可以致癌的氡气。另外在 木乃伊身上还发现了足以致命的 细菌孢子。这正是导致部分考古 人员患病甚至死塔后会变的更锋利。一个锈 蚀斑斑的金属币放进塔里一个月,变得金光 灿灿。头疼的病人在塔里坐上半小时,就会 觉得脑清目明。 法国人波维斯,发现金字塔通道的角落里 有一只死猫,不知死了多久了。可是,这只 死猫不但没有腐烂,反而完全脱了水,变成 了一具木乃伊。
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一切都怕时间 而时间却怕金字塔
最著名的历史遗产:金字塔 (1)用途: 法老的陵墓 (2)最著名者: 胡夫金字塔 (3)评价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1《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课件

二、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尼罗河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 ——希罗多德
思考:为什么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赠赐”?
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水量充沛,每年定期泛滥。它从上游带来的肥沃 土壤,使古代埃及成为地中海世界首屈一指的粮仓。
2.法老的统治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初步实现统一。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法 老。作为专制君主,法 老垄断了全国的政治、 经济、军事、司法和宗 教大权,臣民把他们当 作神来崇拜。
1
第一单元 ·上古文明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古埃及
一、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1.地理环境
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 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美
索
不
底格里斯河 Tigris River
达 米 亚
楔形文字
公元前3000年
最早的文字
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
根据这些法典条文,想一想体现了什么特点?
特点1:“同态复仇法” 虽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 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特点2:阶级歧视的原则,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于社会地位低的阶级 享有特权。
《汉谟拉比法典》是维护谁的利益的法典? 实质: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体现了奴隶制的残酷性。
讨论:应如何评价《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也是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中央集权强大 的标志之一,它消除了当时各城邦的立法,把全国法令统一起来。古巴 比伦王国时灌溉系统进一步发展,改善了扬水工具;耕犁有所改进;附 设有播种漏斗;青铜工具普遍使用,手工业生产提高。制砖、缝纫、宝 石匠、冶金、刻印工、皮革工、木匠、造船工和建筑工等,可见手工业 一方面,《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刑法的残酷,以及人与人之间 的分工已经相当细。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国内外的商业贸易也有 的不平等,同现代法律所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平等精神是不同 了发展。巴比伦、西帕尔等城都是重要的商业中心,王室经济的商业代 的。另一方面,《汉谟拉比法典》对后来西方各国的立法产生了 理人垄断着国内外的大宗贸易,经理国家税收,并进行高利贷活动和土 重要影响。 地经营。此外,还有许多奴隶主私人经营商业。 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旨在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比较全 材料二 现代西方各国的法律都可以找到《汉谟拉比法典》的影子。许多 法律原则都起源于这部法典:比如要有证据才能定罪,设置公民陪审团 面地反应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生活,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 ,所有案件要立案并记录,方便以后查看与审阅,等等。 统源远流长。
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 第1课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
尼 罗 河
尼罗河不仅为干旱少雨的埃 及带来充沛的水利资源,而且 由于它的定期泛滥,从上游带 来了大量肥沃的淤泥,使得尼 罗河河谷成为古代世界著名的 粮仓。
神奇的金字塔
体现了古埃及人民智慧与创造力 也是法老专制统治的见证
狮身人面像(又译“斯芬克斯”),坐落在开罗西南的吉萨大金 字塔近旁,是埃及著名古迹,与金字塔同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 性的遗迹。像高21米,长57米,耳朵就有2米长。除了前伸达15 米的狮爪是用大石块镶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块含有贝壳之类杂质 的巨石上雕成。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国王)哈夫拉的 脸型。
第1课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
2020/4/27
恒河 印度河
黄河 尼 罗 河
长江
自学归纳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表现在 哪些方面?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阿摩利人建立 古巴比伦
• 楔形文字由苏美尔人所创,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 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 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A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 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死 后还会在“冥世”生活。最能反映 这一思想的历史现象是
A.编制太阳历 B.发明象形文字
C
C.制作木乃伊
D.修建卡尔纳克神庙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 是尼罗河的赠赐”,他强调的是 因素对埃及文明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 A.地理环境 • B.宗教信仰 • C.死而复活的思想 • D.金字塔工程
• 一位游客在卢浮宫博物馆,讲解员指 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 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 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 历史文物应出自
2022年新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课件

列属于两河流域文明成就的是( )
A 金字塔
B 印度种姓制度
C《汉谟拉比法典》 D 四大发明
2.下图所示的建筑物是世界八大奇迹之
一,它是世界古代哪一最有影响力的文
明象征之一(
)
A.古代埃及 B.古代中国
C、古代印度 D、古巴比伦
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5.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的文 明是:古巴比伦文明
6.统一两河流域的人是:汉谟拉比
7.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是: 《汉谟拉比法典》
8.《汉谟拉比法典》的性质: 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9.《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 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一、选择题
1.亚非文明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就,下
2022年新北师大版九年 级历史上册第1课西亚和
北非的古代文明课件
上古亚大非河文流明域(亚奴非隶四制大文文明明的代古表国: ) 神奇的金字塔古埃及 古埃及
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 古巴比伦
种姓制古度巴比伦古印度 黄河与长江古中国 古中国
【自主学习】
一、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1.两河
2.古巴比伦最速著读名全的国文王 3二 1..、古古尼巴埃罗比 及河伦 的流的 文勾独域文明画立的明成重完成果古果代点成、文性明质、地位
君权神授 序言 正文
结语
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内容
《汉谟拉比法典》 石柱
汉谟拉比 太阳神沙 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 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宣扬思想:君权神授
权杖
内容:同等级同太复仇法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评价:《汉谟拉比法典》 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 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 文法典。
课堂小结
1.尼罗河孕育的文明是:埃及文明 2.埃及文明成果是:金字塔 3.金字塔象征:至高无上的王权 4.对金字塔的评价: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北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二十六篇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北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二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 )①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②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③都处在奴隶社会④都诞生了流传至今的宗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汉谟拉比法典》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A、B、C、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A、种姓制度B、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C、分封制D、《汉谟拉比法典》【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同学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参观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石碑。
他对此作出的判断,有错误的是( )A、维护地主阶级利益B、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C、世界上现存最早比较完备的法典D、以楔形文字呈现【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如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该处是( )A、著名人物B、出现时间C、文明代表D、文明类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中外古代早期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②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③甲骨文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④象形文字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今天的伊拉克仍然暴力不断。
它所在的两河流域曾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出现在该流域的文明古国是( )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古代希腊D、古代巴比伦【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A、出现时间B、著名人物C、文明代表D、文明类型【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诞生在( )A、两河流域B、印度河流域C、黄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参观法国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石柱(见图)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第1课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一、选择题(总5个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
在两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
明是()
A.古巴比伦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埃及文明
2、动荡不安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
地之一。
下更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
A、金字塔
B、佛教
C、《汉谟拉比法典》
D、象形文字
3、它被称为金字塔的国度,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孕育它的母亲河是( )
A、尼罗河
B、黄河
C、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D、.印度河
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尼罗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正确的是()
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B.基督教产生于此地
C.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象形文字D.种姓制度发源于此地
5.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
A.雅典卫城B.金字塔C.空中花园D.长城
二.非选择题(总1个小题,共10分。
)
6. 6.图说历史
请问:
(1)图(1)中的古代巨型建筑和雕像,至今屹立于流域,该建筑的名称是。
其中最著名的是。
(2)图(2)中的石柱内容名称是《》,
该成果反映的是流域的文明成果。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课件

Page 12
二、北非——尼罗河流域的 古代文明:古埃及 文学:太阳历 文字:象形文字
中国的甲骨文
Page 13
第2课 古代亚非文明
二、北非——尼罗河的古代埃及 1、地理环境:尼罗河贯穿全境,水浪充沛、土壤肥沃。 2、统一时间:约公元前3100年。 3、最高统治者:法老,垄断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宗教大权。
金字塔——古埃及著名文化遗产,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4、文明成就
象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太阳历——古埃及最突出的天文学成就之一。
Page 14
第1、2课 古代亚非文明
三、南亚——印度河与恒河流域文明
1、时间:约公元前2300—前1750年 2、典型代表:哈拉帕文化 3、文明成就:
建立民族:雅利安人 (1)种姓制度 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
二、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古埃及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问题探究二: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埃及地处非洲北部,干旱、少雨。尼罗河纵贯全境,水量充 沛,土壤肥沃。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世界的粮仓。
二、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古埃及
实质: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等级制度。 影响: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尊称“释迦牟尼” 时间:公约前6世纪, (2)佛教: 主张: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 传播:汉代传入中国,扩展到东亚和南亚地区,后成为世界 三大宗教之一。 评价:反对种姓制度具有积极意义,教人消除欲望、忍耐顺 从具有消极意义,总体上适应当时反对婆罗门特权的 要求,得到快发展。 (3)阿拉伯数字——成为世界通用数字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课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课件(共18张PPT)

水源充足和土地肥沃。
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四个国家的象征性建筑?
金 字 塔
空 中 花 园
长 城
泰 姬 陵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印度
底 幼 格 发 拉 里 底 斯 河 河
一、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底格里斯河 Tigris River
阿摩利人
苏美尔人
楔形文字
公元前3000年
两河流域
最早的文字
苏美尔人
阿摩利人
汉谟拉比像
古巴比伦城遗址
1、左图文物的名称是什么? 2、这部法典具有怎样 的历史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第一九六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同态复仇法
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旨在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 第二 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二 0五条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度,比较全面地反应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生活, ——《汉谟拉比法典》 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根据这些法典条文,想一想体现了什么特点?
特点1:“同态复仇法” 虽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 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特点2:阶级歧视的原则,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于社会 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汉谟拉比法典》是维护谁的利益的法典? 实质: 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体现了奴隶制的残酷性。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二、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胡夫金字塔
1、说出图片建筑的名称。2、该建筑是做 Nhomakorabea么用的?
3、埃及哪一座金字塔最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充当使者的是______。
“欧洲人说,他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是一个有功之臣;印第安人说,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这里的“他”是指______。
材料一中的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人类早期文明的四个区域,请写出字母A和C所代表的区域文明的名称。
材料二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水利工程?根据材料说出该工程的建成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列举一例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史实,并谈谈从材料三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
【解析】:
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观察材料一图中A,B,C,D处,写出它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亚非文明古国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答案】:
【解析】: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正确的答案。
公元前18世纪,国王______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
______的创立促进了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孝德天皇进行大化改新,其实是依照中国的______实行改革。
19世纪中叶以前,中日两国都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中国是如何“被迫敞开国门”而沦为半殖民地的?日本又是怎样摆脱这种民族危机,进而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的?
你是如何理解“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这句话的?“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表明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角色有何变化?
——中国日报网
请将下列文化成就与所属地区文明对应连线,并回答这一“主轴”展开于中国哪一朝代?
①造纸术的发明______ A.恒河文明
②佛教的创立______ B.黄河文明
③帕特农神庙______ C.两河文明
④《汉谟拉比法典》______ D.希腊文明
朝代:______
据材料二文字与图片内容,概括盛唐文化的显著特征。历代以来,中华民族秉承“以和为贵,友好往来”的优良传统,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试举两例说明。
【答案】:无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岷江上游地势陡峻,流至成都平原,水流突然减速,挟带的大量泥沙因沉积而淤塞河道。每逢雨季,江水泛滥成灾;雨季过后,又缺水干旱。李冰在岷江中游江水从山区转入平原的灌县一带,建筑阻水堤坝,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蓄水用于灌溉,外江泄洪排水,调节水量。……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最新精选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上古文明第1课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九篇
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制定者是( )
A、摩西
B、秦始皇
C、拿破仑
D、汉谟拉比
【答案】:
【解析】:
通过对下图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一地区的文明( )
A、古代希腊
B、古代印度
C、古代埃及
D、古巴比伦
【答案】:
【解析】:
希罗多德认为“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那是肯定______因素对埃及文化的影响。( )
A、地理环境
B、宗教信仰
C、死而复活的思想
D、金字塔工程
【答案】:
【解析】:
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下列属于尼罗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 )
A、金字塔
B、楔形文字
C、阿拉伯数字
D、造纸术
【答案】: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美美与共】
材料四:可以说中国“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是指新航路的开辟),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
美国领土扩张的方向是______,1860年美国的生产总值居世界第______位。
19世纪中叶,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是______,俄国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能以______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1853年______军舰打开了日本大门,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表明______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并登上历史舞台。
【互联互通】
材料二: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长安城商贾云集,学子荟萃,到处可见歌舞、盛宴,气势非凡宏大……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使节和长年聚居的外国客商。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丝路杂音】
材料三:19世纪中叶,……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日本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并将它们用于自卫及后来的势力扩张。
①君权神授的理念②古巴比伦的奴隶制度
③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④基督教在欧洲的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丝绸之路”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合作共赢之路,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各美其美】
材料一: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古代丝绸之路)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被处死的国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美国独立战争的重大转折是______,其性质既是一场______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被誉为“拉丁美洲解放者”称号的是______。
18世纪60年代,______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新兴的______。
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意大利工程师是______。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最后,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D、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答案】:
【解析】:
它被称为金字塔的国度,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孕育它的母亲河是( )
A、尼罗河
B、黄河
C、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D、印度河
【答案】:
【解析】:
诞生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的地区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当你漫步巴黎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个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
【解析】:
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
A、种姓制度
B、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C、分封制
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
【解析】: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法典》诞生,这部法典诞生的背景是( )
A、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
B、农业生产的发展
C、象形文字的产生
【答案】:
【解析】:
A、象形文字
B、腓尼基文字
C、甲骨文
D、楔形文字
【答案】:
【解析】:
按照文明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的古老文明,正确的是( )
A、埃及、印度、中国、希腊
B、埃及、希腊
D、印度、埃及、中国、希腊
【答案】:
【解析】:
文物是古代通向今天的使者,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可靠资料。一位同学在法国旅游的时候看到了下图所示的文物。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