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用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86例
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

82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2月下第21卷第6期·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作者简介:景万仓,皮肤科,定西市人民医院。
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景万仓(定西市人民医院皮肤科,甘肃 定西 743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痤疮治疗过程中应用红蓝光治疗仪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
方法:随机从我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内收治的痤疮患者中有效选取86例(Ⅱ级:轻至中度痤疮),基于数字奇偶法原则将其进行组别划分,即对照组43例,给予口服维胺酯胶囊,外用异维A 酸红霉素凝胶;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一步给予红蓝光治疗。
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加以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治疗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67%,79.07%,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可比性(P <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中,对照组结果为6.98%,观察组结果为9.30%,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痤疮治疗过程中应用红蓝光治疗仪具有明显效果,治疗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生情况较低,安全性高,可加以广泛推广运用。
【关键词】红蓝光治疗仪;痤疮;应用效果;不良反应;皮肤疾病【中图分类号】R75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06-0082-03痤疮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之一,即俗称的青春痘,其中多以青少年为高发群体[1-2]。
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后背、面部及胸前,其中面部更为常见,多以脓疱、结节、面部粉刺、丘疹等为典型临床皮损表现[3]。
根据病情发展变化情况通常可以分为初发、加重和持续发展三个阶段,且程度依次加深。
初发期通常仅表现为明显的白头、黑头粉刺,可挤出异样物。
随后,当被阻塞的毛孔发炎或者被细菌感染时则可渐渐形成炎性丘疹,即皮肤上会一些较为明显且坚实的凸起肿块,并且在此期间,皮疹周围皮肤可能还会出现发红或者伴有触痛感现象。
痤疮应用中药联合红蓝光治疗的效果分析

痤疮应用中药联合红蓝光治疗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5-12-22T10:47:23.02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作者:唐昌任[导读] 怀化市中医医院皮肤科痤疮患者采取中药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借鉴。
怀化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湖南怀化 418000【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痤疮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中药治疗,而研究组采取中药联合红蓝光治疗。
两组均随访1年以上,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随访1年时复发率,并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1年时复发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痤疮患者采取中药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借鉴。
【关键词】痤疮;中药;红蓝光;效果痤疮属于皮肤科常见多发性疾病,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引发患者心理问题,需加强重视[1]。
随着人类爱美之心越来越严重,使得痤疮成为皮肤科近几年研究与探讨的重难点与热点,受到广泛关注。
西方治疗以抗生素、维甲酸等为主,但不良反应较多,而近几年采取中药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我院实施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计入选对象80例,全部为我院接诊的痤疮患者,入选时间为2013年4月-2014年4月。
入选患者均确诊符合《临床皮肤病学》有关于痤疮的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2组,各40例。
对照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15-45岁,均值28.4±4.9岁;病程2个月-6年,均值1.4±0.2年;轻度5例、中度29例、重度6例。
研究组:男13例、女27例;年龄15-42岁,均值28.6±4.7岁;病程2个月-7年,均值1.6±0.3年;轻度4例、中度29例、重度7例。
中药面膜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中药面膜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中药面膜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采用Pillsbury分级法(Ⅰ~Ⅳ度)将818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中药面膜敷面后红蓝光照射,每周2次,共8周;对照组用5%硫磺乳膏导入敷冷膜后红蓝光照射。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3%、65.93%,两组总有效率及两组分级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级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药面膜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寻常痤疮,安全有效。
寻常痤疮是临床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常发生在青春期,好发于面部、背部、胸部等含皮脂腺较多的部位[1]。
其皮损表现为粉刺、丘疹、脓胞、结节、囊肿,尤其中、重度寻常痤疮会形成疤痕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自信心、及生活质量,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
目前,治疗痤疮的药物和方法很多,但患者依从性并不太理想。
因此,寻求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法成为目前治疗寻常痤疮的研究趋势。
本院医疗美容科2014年1月-2015年7月采用自制中药面膜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寻常痤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本院皮肤科门诊寻常痤疮患者81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0例其中男210例,女200例,年龄17~38岁,平均(22.7±3.4)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6.2±3.1)个月。
对照组408例,男207例,女201例,年龄18~39岁,平均(23.5±3.2)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6.9±3.7)个月。
根据痤疮皮损性质及严重程度将痤疮分为3度4级[2],其中Ⅰ度302例,Ⅱ度238例,Ⅲ度158例,Ⅳ度120例。
入选标准:患者愿意接受该方法治疗,按时回来复诊。
排除标准:近2周内外涂治疗药物或内服抗生素类、维甲酸类药物等治疗痤疮的患者;服用光敏感性药物者,光敏感性皮肤以及皮肤正处于过敏阶段者;有肝、肾及血液等严重内脏患者;以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中药内服外用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观察

中药内服外用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观察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用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皮肤科门诊按照Pillsbury分类法,分级判断为Ⅲ级和Ⅳ级的中重度痤疮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内服外用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强脉冲光治疗。
结果2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内服外用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较单纯采用强脉冲光有明显优势,且副作用少。
标签:痤疮;内外合治;激光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中年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主要特征,也是常见损容性皮肤病之一。
其发病率高、病因复杂、影响美观,疗效不确定,成为临床皮肤科医师面料的棘手问题。
本科自2016年1月—2016年6月对中重度痤疮采用自拟痤疮汤及痤疮面膜配合强脉冲激光治疗,与单独运用强脉冲激光治疗进行临床对照观察,比较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痤疮的门诊病例80例。
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17~35岁,平均241岁;病程3月~7 a;Ⅲ级25例,Ⅳ级15例;对照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14~33岁;平均237岁;病程3~8 a;Ⅲ级27例,Ⅳ级13例。
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分级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按照Pillsbury分类法,分级判断为Ⅲ级和Ⅳ级的中重度痤疮患者;患者均自愿配合临床观察。
13剔除标准(1)入选前3个月内曾系统应用或外用四环素类抗生素等抗痤疮药物治疗者;(2)患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4)过敏体质或对重要成分过敏者;(5)依从性差者;(6)近3月内服过维A 酸的人;(7)有光敏感病史、免疫系统异常的患者;14治疗方法治疗组予痤疮汤(基础方:生枇杷叶20 g,生地15 g,丹参15 g,生桑百皮20 g,白芷15 g,丹皮15 g,黄芩15 g)。
中药内服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2016.11基础研究61中药内服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赵 鹏重庆永川区中医医院 重庆市 402160【摘 要】目的:分析中药内服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门诊于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8例寻常痤疮患者,依据门诊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选择红蓝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方法,随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5.46%)高于对照组患者(77.27%),数据间经比对后产生统计学意义。
结论:寻常痤疮患者采用中药内服联合红蓝光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提升。
【关键词】中药内服;红蓝光;寻常痤疮痤疮在皮肤科中患病率较高,由于此病程时间过长,并且发病在外部位置,因此患者极易出现心理问题[1]。
临床中均选择维甲酸和抗生素进行治疗,虽存在一定的效果,但是会提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此研究分析中药内服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如下汇报: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门诊于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8例寻常痤疮患者,依据门诊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的例数均为44例。
对照组是由20例男性患者和24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跨度为18-38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26.3±4.8)岁,观察组是由16例男性患者和28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跨度为18-36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27.2±5.4)岁。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进行比对计算,未形成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间的比对性有所增加。
1.2 诊断[2]按照《临床皮肤病学》中西医诊断内容:发病时间为青春期,主要发病位置为皮脂腺发达处,例如面部或者背部等,临床表现丘疹、粉刺中存在黑头、结节性病变等,病情时间较长。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选择红蓝光进行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按照说明书进行,将光源进行调整,光源为LED 高发光二极管,蓝光能量密度大致为48J/cm 2,λ415nm ,红光能力密度大致为126J/cm 2,λ633nm ,在治疗过程中佩戴防护镜,光和面部位置相距2.5-5cm ,每次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周治疗2次,持续治疗4周。
中药熏蒸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熏蒸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熏蒸与红蓝光联合治疗应用于痤疮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寻常型痤疮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实验组35例给予中药熏蒸上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复发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2、4、6周的治疗,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11.43%、48.57%、62.86%;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分别为25.71%、57.14%、85.71%,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2个月的跟踪观察发现,对照组有12例治愈的患者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25%;实验组有17例治愈的患者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11.76%,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中药熏蒸与红蓝光联合治疗痤疮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普及。
【关键词】中药熏蒸;红蓝光;痤疮;疗效;复发率【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5-0195-01作为一类慢性炎症,痤疮常发于青少年患者,主要临床表现症状有囊肿、脓疱、粉刺、结节、丘疹等,且易反复发作[1],对患者的颜面美观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会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质。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与维A酸等药物虽然疗效尚可,但会造成一些不良反应[2]。
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中药熏蒸与红蓝光联合治疗应用于痤疮患者的疗效展开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统计2013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寻常型痤疮患者70例资料。
其中男性26例,女性44例;年龄在17-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5±4.7)岁;病程在1月-5年间,平均(2.3±2.4)年。
依随机法分作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实验组35例给予中药熏蒸上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
红蓝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

红蓝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作者:闫凤霞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5期【摘要】:目的:研究寻常痤疮运用红蓝光联合中药面膜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共计82例,主要是选取的我所2019年2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需要将该部分患者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寻常痤疮患者需要运用中药面膜治疗,而观察组寻常痤疮患者需要在此基础上采用红蓝光治疗,在此期间,需要研究人员做好记录工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复发率等。
结果:观察组寻常痤疮患者在采用红蓝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89.68%,而对照组寻常痤疮患者运用单一中药面膜的治疗有效率为73.6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有实际统计意义(P【关键词】:红蓝光;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5-15--02前言:寻常痤疮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反复发作性,如果没有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面部皮肤将会受到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
临床在治疗寻常痤疮时普遍运用传统治疗方法,见效比较慢,治疗周期长,复发率比较高。
本次研究对寻常痤疮患者运用红蓝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所2019年2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计82例。
需要将该部分患者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寻常痤疮患者需要运用中药面膜治疗,患者年龄介于17~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56±3.24)岁,患者男女比例为(23:17),轻度痤疮患者21例,重度痤疮患者20例;而观察组寻常痤疮患者需要在此基础上采用红蓝光治疗,患者年龄介于16~3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48±4.15)岁,患者男女比例为(23:18)例,轻度痤疮患者22例,重度痤疮患者18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差异较小,不具有实际统计意义(P>0.05)[1]。
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优势分析

【收稿日期】2018-10-16
396
·临床研究· 皮肤病与性病 2019 年 6 月第 41 卷第 3 期 J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Jun 2019,Vol. 41,No,3
波治疗,可激活痤疮丙酸杆菌中的内源性光敏药物, 释放单态氧对相关的细胞进行刺激,加速细菌死亡及 组织修复,同时还可以调整基质金属蛋白酶,使得胶 原 可 再 生,进 而 改 善 痤 疮 患 者 的 皮 肤 皮 脂 及 减 少 痤 疮康复后患者瘢痕的形成 [8、9]。此外,在痤疮的治疗 中,采取红蓝光治疗仪还可以缩短患者疾病治疗时间 及缓解患者的痛苦,这样可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疾 病的复发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0]。在本次 研究中,观察组色斑及瘢痕面积缩小幅度明显大于对 照组,同时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 且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应用红蓝光治疗仪对 痤疮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皮肤病与性病 2019 年 6 月第 41 卷第 3 期 J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Jun 2019,Vol. 41,No,3 ·临床研究·
395
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优势分析 1
邹德明
(南京市高淳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1300)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收治的 84 例痤疮患者随机分 成观察组(42 例)与对照组(4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内服外用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红蓝光治疗仪 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痤疮色斑面积及瘢痕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但观察组缩小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38%,与对照组 4.76% 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 0.05)。结论 应用红蓝光 治疗仪治疗痤疮,可以显著缩小患者瘢痕及色斑面积,且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红蓝光治疗仪;痤疮;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4.2;R758.7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2-1310.2019.03.04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内服外用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86例
【关键词】中药;红蓝光;痤疮
痤疮是一种难治性皮脂腺疾病,治疗方法包括中医药、西药、光学治疗等,但单一采用某种方法的有效率有限,某些治疗副反应太大;为提高痤疮的治疗有效率,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我科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采用中药内调外用结合红蓝光治疗痤疮8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86例患者均来自本科门诊,根据痤疮临床诊断标准确诊 [1] ,男27例,女59例,年龄14至45岁,平均25.6岁,病程最长21年,最短3周。
主要表现为开放性或闭合性粉刺、炎性丘疹、脓疱、囊肿、结节及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
入选者一月内均未内服或外用过抗生素、维A酸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治疗方法
2.1中药内服:以自拟三皮消痤饮(桑白皮、地骨皮、丹皮、皂角刺、生山楂、丹参、黄芩、白花蛇舌草、枇杷叶)加减,粉刺较多者加半枝莲,加大白花蛇舌草和皂角刺剂量;经前加重加益母草;脓疱较多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囊肿、结节加海藻、昆布、浙贝;肠胃湿热者去丹皮加石膏、白术;皮肤较油腻者加苡仁、茵陈;大便秘结加全瓜蒌、枳实;病程日久,有肝气郁结化火者加山栀,一日一剂,口服一个半月为一疗程,半月后统计临床疗效。
2.2外用中药面膜:丹参、白花蛇舌草、野菊花、白芷、当归、白丁香等。
2.3红蓝光:先对面部热喷,然后对非炎性皮损进行无菌粉刺挤压,之后用武汉亚格产红蓝光治疗仪照射面部,蓝光(417±10nm)每次20分钟,红光(633±10nm)每次30分钟,距离面部约10至20厘米,红、蓝光间隔治疗,每周各一次,光照之后外敷中药面膜,以四分之一的中药加入石膏中和匀外敷面部,每次二十分钟,十次为一疗程,以上疗法配合口服中药十二次为一疗程。
3.治疗结果
3.1疗效判定:痊愈为皮损基本消退或极少量粉刺皮损,随访三个月以上无复发;显效为皮损消退达80%以上;有效为皮损消退达30%以上;无效为皮损消退小于30%或加重;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
3.2治疗结果:86例病例痊愈57例(占66.3%),显效24例(27.9%),有效3例(3.5%),无效2例(2.3%),总有效率9
4.2%。
大部分患者肤色有明显变白,色沉有所减淡。
所有患者都采用电话方式随访三个月。
3.3不良反应:治疗中有3例出现轻微红斑、紧绷感或微痒,通过即时冷喷后消退,不影响继续治疗。
4.讨论
中医称痤疮为“肺风粉刺”,认为多与肺热有关,本方以泻白散为基础组方,桑白皮、地骨皮、黄芩、枇杷叶清肺热,丹皮、白花蛇舌草、皂角刺清热凉血、解毒散结,生山楂、丹参活血除脂,配合其它中药加减全面调理治内;蓝光系417nm左右冷光源,痤疮丙酸棒状杆菌产生的粪卟啉吸收后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单线态氧,从而杀灭痤疮杆菌,但其穿透较浅;红光穿透至深层,具有抗炎作用;蓝、红光联合治
疗可以增加穿透深度,提高疗效 [2] ;外用中药面膜中丹参活血解毒,白花蛇
舌草、野菊花清热散结解毒,白芷祛风排脓,当归活血养肤,白丁香芳香辛透,帮助药
物渗透,现代医学研究其含有丁香酚,有强力抗痤疮杆菌之效 [3] ,我们对外
用中药进行了筛选,使用颜色较浅的中药,避免了皮肤的黄染,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
内服的抗痤疮一线西药大多有光敏性且副作用大,病人很难坚持服用,且现阶段能与光疗联用;红蓝光虽温和,但对粉刺等非炎性皮损效差;我们用采用口服中药清肺热调内以治本,挤压术来消除业已存在的粉刺,加上中药面膜活血解毒、清热祛风结合红蓝光抗菌消炎增加了痤疮的痊愈率和有效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8.
[2]Papageorgiou P,Katsambas A,Chu A.Phototherapy with blue(415 F/m)and red(660 nm)light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J].Br J Dermatol,2000,142(5):973-978.
[3]夏明静,曹煜,杨捷,等.22种抗菌消炎中药有效成分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34(6):43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