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与价格歧视(ppt71张)

合集下载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

面临困境
除了由于同种商品对不同消费者的售价不同带来的公平性问题外,价格歧视实际上是把消费者的部分或全部 收入再分配给了生产者,生产者利润的增加是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的。除了最终产品或服务市场存在价格 歧视外,中间产品市场往往也存在着价格歧视,这将直接导致下游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出于对消费者权利的 保护以及价格歧视所具有的明显的限制竞争性质,价格歧视为各国反垄断法或限制竞争法所禁止。中国的《价格 法》中明确规定:价格歧视为不正当价格行为,并规定了比较严厉的惩罚措施。尽管价格歧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相当普遍,但厂商真正由于价格歧视的原因而被诉诸法律的情况却很少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基本定义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又称价格差别,指厂商在同一时期对同一产品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价格歧视既可以是对不同购买者索取不同价格,也可以对同一个购买者的不同购买数量收取不同价格。
一般说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购买者都对同质产品支付相同的价格。如果所有消费者都具有充分的 知识,那么每一固定质量单位的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就不存在了。因为任何试图比现有市场价格要价更高的产品 销售者都将发现,没有人会向他们购买产品。然而,在卖主为垄断者或寡头的市场中,价格歧视则是很常见的。
二级价格歧视:一个垄断的卖方还可以根据买方购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
规范
差别价格,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竞争法律均涉及价格歧视问题。美国反托拉斯法律制度一直将某些对市场竞争 造成损害的价格歧视作为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以研究和规范。根据《克莱顿法》和《鲁宾逊帕特曼法》的规 定,从事商业的人在其商业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同一等级和质量商品的买者实行价格歧视,如果价格歧视的 结果实质上减少竞争或旨在形成对商业的垄断,或对竞争造成其他损害,则是非法的。违法价格歧视的构成要件 是:实施价格歧视的主体包括商品的销售者和购买者;价格歧视的标的物只是商品,不包括服务及无形物,且这 种商品必须是相同等级、相同质量,商品的销售发生在美国境内的商业过程中;实施价格歧视的后果对市场竞争 造成损害。

第六章 价格歧视

第六章 价格歧视

则只有一个消费者将支付固定费用A
杜绝这种套利行为的几种防范措施:
1、服务;
2、担保 3、掺杂; 4、交易费用; 5、合约补救; 6、垂直一体化; 7、政府干预;
第二类套利是和在提供给消费者的不同消费 包或消费组合之间的需求的可转移性相联系。 这完全不存在消费者之间商品的实体转移。消 费者仅仅是在提供给他的不同选择之间进行取 舍。
价格歧视的定义:当两个单位的同种实物商 品对同一消费者或不同消费者的售价不同时, 我们可以说,生产者在实行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和价格差异的区分 价格歧视的类型: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 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第一节
价格歧视的动机和条件
一、价格歧视的利润动机
企业进行价格歧视的动机可以从其边 际收益的范围内进行分析
假定:
两类消费者,口味参数为 1 的消费者比 例 ;口味参数为 2 的消费者比例 1 ;
1 2 ; c 2 1
;消费者绝对数标准化为1
2
1 (1 y) V ( y) 2
消费者问题为最大化:
max iV ( y) T max iV ( y) A Py
dR MR P dy
只要最后一单位销量的价格超过其边际成 本,企业就会扩大生产
结论:
所有价格歧视的方式均可视为 企业尽量减少销售量扩大后第二种 效果给边际收益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价格歧视的条件
企业实行价格歧视是有一定条件的:
(1)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即企业必
须面对一个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
一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果:
在完全价格歧视下,社会总福利为消费者 剩余(为零)和生产者所得到的剩余(阴影部 分的面积)之和,而社会总福利就为图中阴影 部分的面积。在完全价格歧视下,如果不考虑 收入分配的负面效用,社会达到了最大福利, 没有福利的损失,也就是说,完全导得: iV ( y) P 对于设定偏好为: i (1 y) P 因此需求函数为: y Di (P) 1 P i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

2.00
3.00 3.50
图15-9 单独定价、套餐捆绑和混合捆绑的比较
❖ 15.2.5 必要搭卖销售
❖ 一个规定多种商品以不同的比例交易的搭卖 协议。
❖ 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商品x上的市场力作用 下,厂商要求它的购买者购买所有他附加商 品y,来获得商品x。
❖ a条件下,汉堡王的利润为: 1 TR TC (2 2 1 3) (2111) 4美元
X
1.75
A
1.50
0.50
两者都不买
两者都买 B
Y
只买特大号汉堡
Z Z DD
1.50 2.00 2.50 3.00 3.50 1.75
图15-8 c) 混合捆绑对消费者X、Y、Z的影响
特大号汉堡的价格
油炸食品价格(美元)
3.50
3.00
A
B
1.50
1.00
0.50
C
特大号汉堡的价格
0.50 1.00
价格 100
产量 100
产量
50
100
a)
b)
A类型和B类型消费者各自的复印机需求曲线
价格 A 100
S 1 (75)(75) 2812.5
ABC
2
价格 E 100
S 1 (37.5)(75) 1406.5
ABC
2
C P=25
0
B
G
F
P=25
D
75
100 产量 0
q=37.5 50
—因为大部分的价格歧视都是由市场控制力的大公 司实行的,如果总体的收入是从消费者到股东和 管理者,会增加社会的不公平度。 ❖ 一个反例——医生的价格歧视

第六章 价格歧视

第六章 价格歧视

企业实施二级价格歧视的具体 方式
两阶段收费。 数量折扣。 质量选择。
两阶段收费
单一两阶段收费 两种两阶段收费
起购点与数量折扣
消费者至少要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才 能享受某种优惠价格。这个最低购买量 就是起购点。这种限制使定价变得非线 性化。消费者如果只购买很少的数量, 则产品的平均单价就极为高昂。消费者 的购买量超过起购点后,平均单价就会 降下来。
三级价格歧视的社会福利效果
如果歧视垄断的产出水平等于或低于非 歧视垄断,则前者的福利不如后者,因 为后者不产生消费低效率(前提是非垄 断歧视的垄断厂商的定价足够低,以使 所有集团都从它那里购买)。如果三级 价格歧视下的产出高于非歧视垄断下的 产出,则前者带来的福利可能较后者为 多。
更复杂的定价策略和二级价格 歧视
每个消费者只购买一单位产品的情况 每个消费者购买不止一单位产品的情况
一级价格歧视或完全价格歧视
完全价格歧视下的产出达到有效率的竞争水平, 没有效率损失。但完全价格歧视只对边际消费 者收取等于边际成本的价格,但对其他消费者 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较高的价格,以致于消费者剩余荡然无存, 影响了收入分配。
由于完全价格歧视的实施要求厂商对每个顾客 有详细了解,所以面临一对一的交易谈判时, 厂商有可能使用或试图使用完全价格歧视。
1、企业实施二级价格歧视的条件 2、二级价格歧视的概念 3、企业实施二级价格歧视的具体方式
企业实施二级价格歧视的条件
当厂商不能获得进行前两种价格歧视所 需要的信息,只了解购买者的需求分布, 并不知道每个消费者的具体需求时,它 仍然可以通过提供一系列包括价格和各 种条款的销售合同的方式,将消费者区 别开来,并使用更复杂的非线性定价方 式来实施价格歧视。如两阶段收费,数 量折扣,搭配销售,质量选择等。

价格歧视案例 PPT

价格歧视案例 PPT

案例三 民航客票的定价
在民航客票定价中,航空公司将潜在的乘机者划分为两种类型(相 当于将客票销售分割成两个市场)。一类是因公出差人员,私企公 司高级职员等。他们对乘机时间要求较高,对票价不计较。因而, 对他们可收取相对高的票价,而在时间上给于优惠,允许他们提前 一天定票。另一类是收入较低的旅行人员,淡季出游者等。这部分 人群对时间要求不高,但在乎票价。对于他们,在票价上可相对较 低,而在时间上要求对航空公司有利。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民航的 闲置客运能力,增加公司收益。若不进行市场分割,实行单一的较 高票价,就会把这部分潜在的消费者推出客运市场,公司的闲置客 运能力便不能产生效益,这对公司是不利的。
麦当劳连锁店通过只对这些剪下折扣券的顾客收取较低价格,吸引 了一部分低收入家庭麦当劳用餐,成功地扩大了销量。从中多赚了 钱。如果直接的将产品价格降低,不带折扣券的高收入阶层的高意 愿消费而多得的收入就会流失。
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
是指垄断企业根据每个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付出的 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商品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剩余全部转变为垄断者获 得的超额利润。
案例二 移动套餐资费
二级价格歧视
是垄断企业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或消费量而确定不同 的价格。
注意: 这里的购买量或消费量是由若干个商品单 位组成,并不对每个单位分别计价,而是对不同的 若干个商品单位组成的购买批量确定不同价格。
这种情况下,垄断者可以将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变 为超额利润;部分消费者剩余是存在的。
三级价格歧视
3. 是指垄断企业对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 或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价格。
在不同市场上,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定价原则是: MR1=MR2=…=MC 1、2、…表示不同的市场或消费者群体

价格歧视ppt课件

价格歧视ppt课件

禁止选择性降价案例
法院判定:
❖ 欧洲法院指出,根据4056/86号条例,班轮公会可以采用固定的收费率,这有助于 航海业的稳定,有助于对海运服务进行事前规划,这本身不违法。但由此产生的另一 个结果是,如果某个市场范围内只有一家公会,则这家公会可能会拥有支配地位,竞 争者的服务一般不会安排得比它更好,因而客户一般不再会找其他竞争者,竞争者唯 一的竞争手段,就是降低价格。 ❖ 如果竞争者的价格更低,班轮公会也有权进行匹配降价,但本案中,这种降价是有 选择的,公会只对“战舰”进行降价,而“战舰”就停在竞争者的船舶旁边,明显是 要抢对方的生意。这样可以一箭双雕:第一,消除了竞争者的价格竞争所产生的不利 影响,剥夺了这个竞争者的主要竞争手段,甚至是唯一的竞争手段;第二,在竞争者 的经营范围之外,它们仍然可以采用常规的高价格,因而其利益并未受到很大影响。
单一销售模型
假设有各种不同的 消费人群,他们中 的每一个人都只愿 意购买垄断者产品 中的一个单位。根 据前面12.2的分布 函数F,不同的消费 者对商品价格V的估 值是不一样的。
双重销售模型
假设单个消费 者对每个阶段 的每一单销售模型 A 消费者只考虑眼前利 益
12.9.1 垄 断 —单一销售模型
只要商品的价格低于他们的预期价格,他们就会购买商品。这时生产 者就可已通过不断的降低价格的方式来获取全部的消费者剩余。 需求 曲 线不断的向下移动,构成一级价格歧视。
B 如果消费者考虑长远利益
即使垄断者可以确定未来的价格,也不能获的全部消费者剩余,如果生 产者不能确定随时间推移价格变化的路径的话,那么厂商的利润就会因 此减少。
12.8.3 现有厂商阻止进入
现有厂商通过价格歧视阻止进入
选择性的降价 捆绑销售

价格歧视.ppt

价格歧视.ppt


❖ 15.1.4 三级价格歧视 ❖ 厂商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弹性把他们分成两组或更多
的组。消费者不能自己选择进入某一组。 ❖ 另一解释—向不同顾客收取不同价格的方法—不同人不
同价 ❖ 假设厂商能分辨顾客属于两个群体的哪一个,两个群体
的总需求曲线的弹性有差异。当厂商能够阻止或限制两 个群体间的转卖行为,且知道每个群体的总需求曲线, 厂商可以向不同的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以提高利润
完全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
价格p
Pm
竞争情形下的消费者剩余
P*
MC =AC
MR
Qm
Q*
需求D(Q) 产量
15.1.2 二级价格歧视 ❖ 厂商为消费者提供同样的价目表,消费者自选采购不同
的价格种类。 ❖ 另外一种解释—对不同的购买数量索要不同的价格(不
同量不同价) ❖ 类型: ❖ 数量折扣 ❖ 非线性定价 ❖ 两部收费:电话、煤气 ❖ 捆绑销售 ❖ 质量歧视
p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p2 m 1
p2
2
❖ 因此,厂商所定的每个群体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比例与
该群体的需求弹性成反比。对两个群体索价比为:
p1 p2
1
1
2
1
1
1
❖ 15.1.5 三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
❖ 总体来看,三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果是不确定的,大多 数情况下,三级价格歧视优于垄断统一定价,但是存在 收入分配问题。

两者之和=700
❖ 以上可知实行价格歧视明显使福利增加了.
❖ c 假设偏好发生了变化,商务游客愿意支付最多800购 买周二到周三的返程机票,同时也愿意支付最多400购 买至少停留两周的机票;普通游客愿意支付最多650美 元为无限机票,但只愿为最少两周的停留返程机票支付 600美元。此时,商务游客定价800,普通游客600

价格歧视理论ppt

价格歧视理论ppt
在实际应用中,需求及成本并非线性需求,因此厂商分级定价较 为复杂,价格差距并非连续,厂商采用选择性价格歧视( select ive price d iscrim inat ion)。因此,民航机票不连续的等距多级折扣票价, 以半折为单位,从全价到最低两折,甚至一折。
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把消费 者分为多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 群,从而构成不同的子市场, 分别索取不同的价格。三级价 格歧视要求子市场的需求价格 弹性不同,根据子市场需求价 P1 格弹性分别定价,在三级价格 歧视下,厂商按消费者的特征 P2 分成不同的群体,需求弹性低 的群体被索要高价,需求弹性 高的群体享受低价,是利于垄 断者获得更大的利Q2 QT
MC
MR2
d2
MRT
三级价格歧视
1.3 价格歧视形成的前提条件
垄断厂商要能实现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前提条件:第一, 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这 样,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第二, 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就排除了中 间商低价处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从中获利的情况。
下面我们介绍经典理论模型。庇古将价格歧视划分为三种类型: 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
一级歧视,指的是厂商根据每 个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付出的 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商品制定 不同销售价格。在一级价格竣 视下,每个买者能够买到他们 愿意购买的产品,并通过他们 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显示产品 的价值,而厂商成功地获取了 全部的消费者剩余,产量达到 社会最优水平,也是完全价格 歧视。但这一级价格歧视实际 上很难实现的。厂商要想实行 一级价格歧视,必须了解每个 买者对其产品愿意支付的最高 价格,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是很难做到的,结果会是得不 偿失。现实中可能成为讨价还 价的交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价格与歧视
节价格与价格歧视 节歧视的经济学分析
美国的收入分配:2006
群体 最低的1/5 次低的 1/5 中间的 1/5 次高的 1/5 家庭年收入 $20,035以下 $20,035 – $37,774 $37,774 – $60,000 $60,000 – $97,032
最高的 1/5
最上
2
14 13 12 11 10 9 8
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收入除以收入 美国的不平等程度
最低的 20%人口的收入
7
6 1955 1965 1975
1935
1945
1985
2005
3
1995
世界各国的不平等状况
收入最高的10%人口 的收入除以收入最低 的10%人口的收入
竞争性市场效率评价:分析框架


消费者剩余概念: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商品实际愿意支付的货 币量与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存在的差额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Consumer surplus)。消费者剩余存在原因在于消费者对于不 同数量商品边际效用的主观评价水平递减,因而需求函数表现 为一条从左到右下行的曲线。 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某些生产者正好以等于市场 价格的边际成本产出一定数量产品,但是另一些生产者可能以 低于市场价格生产,因而后一类厂商从销售产品中得到一种剩 余。从另一角度理解:某个特定厂商生产不同单位产品的边际 成本不同,它们在销售以低于市场价格的边际成本生产的产品 时获得一种剩余。生产者剩余是这种由市场价格与厂商边际成 本之间差额构成的剩余。
价格歧视的类型

根据垄断企业对需求者的歧视程度不同, 可以把价格歧视分为三种类型:



一级价格歧视(FIRST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也称完全价格歧视 (PERFECT PRICE DISCRIMINATION) 二级价格歧视(SECOND PRICEDISCRIMINATION) 三级价格歧视(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贫困



贫困线: 由政府根据每个家庭规模确定 的一种收入绝对水平,低于这一水平的 家庭被认为处于贫困状态 贫困率: 家庭收入低于一个称为贫困线 的绝对水平的人口百分比 2006年的美国,

中值家庭收入 = $58,526 四口家庭的贫困线 = $20,614 贫困率 = 12.3%
5
美国的贫困率
价格 A S
消费者剩余
P
生产者剩余
E
D B 0 Q 数量
三、非完全竞争市场与价格歧视
与被视为价格接受者的完全竞争厂商不 同,垄断厂商常常被视为价格决定者 (PRICE MAKER),这是因为垄断企 业的产量选择会影响市场价格,这种影 响力被称为市场势力(MAKET POWER) 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被 合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是对每一个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 格,从而使每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与消费者所 愿意支付的价格相等,企业通过占有所有的消 费者剩余而扩大销售收入,增加利润。 一级价格歧视在现实中很少看到,因为企业很 难确切了解不同消费者为每单位产品所愿意支 付的最高价格。 目前,上海市通过拍卖发放轿车拍照的方法, 基本上接近完全价格歧视。在实行完全价格歧 视的情况下,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和与需求曲 线重合。
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表现为需求曲线 与价格与供求交点连线之间 的三角形区域面积(AEP), 而生产者剩余表现为供给曲 线与价格与供求交点连线之 间的三角形区域面积 (BEP)。 给定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方 程以及均衡价格和数量等信 息,可以利用定积分技术求 得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数值,因而,这两个概念为 市场机制社会福利效益提供 了一个可量化度量指标。 竞争性市场具有效率,一个 表现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 达到最大。
10.3
17.4 9.4 4.9 28.3
7


第一节 价格与价格歧视
一、价格与市场结构

二、完全竞争市场与效率 三、非完全竞争市场与价格歧视
一、价格与市场结构
二、完全竞争市场与效率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是指厂商在供给一定量的产 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所愿意接受的 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总收益-总可变成本 市场供给曲线与市场生产者剩余
二级价格歧视



在实行二级价格歧视时,垄断企业将同 一报价表提供给所有购买者,购买者通 过自我选择进行分类。 二级价格歧视是以消费者的目的和行为 为基础的价格歧视。 如目前,我国固定电话的收费就是二级 价格歧视。旅馆对于晚上11点以后入住 的顾客实行半价也是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


垄断企业可以将购买者分为独立的组别, 对于不同组别实行不同的价格。这就是 三级价格歧视。(分割市场) 例如:
25% 20% 15% 10% 5%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6
低于贫困线下的人口百分比
美国的群体贫困率,2006
群体
总人口 白人(非西班牙裔) 黑人 西班牙裔
贫困率(%)
12.3 8.2 24.3 20.6
亚裔
孩子 老人 已婚夫妇家庭 没有丈夫的以女性为家长的 家庭


完全垄断企业的价格歧视 (PRICE DISCRIMINATION)



作为价格确定者垄断企业可以通过价格歧视增加销售 收入。 价格歧视是指垄断企业出售同一商品时对不同顾客收 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垄断企业实行价格歧视需要的条件:

第一、垄断企业是价格决定者; 第二、垄断企业必须能够区分哪些消费者愿意支付高价; 第三、消费者不能进行套利。如果垄断企业对部分顾客实行 低价,他们就将所购商品倒手,卖给那些支付高价的顾客进 行套利。这样垄断企业就不能对顾客进行歧视。

我国铁道部对于在校学生实行半价, 上海的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对于在校学生实 行半价等。
期间价格歧视和高峰价格(Intertemporal price disrimination and peak-load pric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