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作文热点话题素材:中国制造
2019高考热点作文素材:中国制造

【导语】近年来,时事政治逐渐进入高考作文中,那么如何备战2019年热点时评作文?有哪些最新的热点素材呢?今天给大家带来“中国制造”相关热点素材,每一次震惊国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
每一份故事背后,都是一份非常棒的作文素材!一起看看吧。
“人造太阳”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1月12日报道,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今天发布消息,我国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获得的多项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条件,朝着未来聚变堆实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东方超环(EAST)是等离子体所自主设计、研制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是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也是我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它的科学目标是让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温条件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所以也被称为“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的研制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我们国家大部分用化石能源供能,如果核能聚变可控的话,就会给世界的能源解决巨大问题。
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旦实现,能源将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旦掌握,人类将从地球文明跨越到恒星际文明,星际大航海时代将随之开启。
“推力矢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1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开幕。
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在珠海上空成功进行了过失速机动飞行表演。
展示的“榔头”机动,“大迎角360度滚转”“落叶飘”“眼镜蛇”“赫伯斯特”等典型过失速机动飞行动作,充分体现了歼-10B 推力矢量验证机优异的飞行性能。
据歼-10B推力矢量技术验证项目现场总指挥、航空工业副总经理杨伟介绍,实现过失速机动飞行,不仅要拥有带推力矢量技术的发动机,同时,飞机必须具有优良的大迎角气动性能、良好的进发匹配特性、以及独特的飞行控制技术。
以制造中国为主题的作文

以制造中国为主题的作文Title: Manufacturing ChinaIn recent decades, China has emerged as a global manufacturing powerhouse, leading the world in production across various industries. This essay aims to explore the theme of manufacturing in China, discussing its significance, challenges, and future prospects.China's rise as a manufacturing hub can be attributed to several factors. Firstly, its large population provides a vast labor force, allowing for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at a competitive cost. Additionally, the government's favorable policies, such as tax incentives an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have attracted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investment in manufacturing. Furthermore, China'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well-developed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facilitate efficient distribution of goods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China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the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It has contributedsignificantly to employment generation, poverty reduction, and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Moreover, the export-oriented natur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has boosted the nation'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enhanced its global standing.However,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also faces challenges. One major concern is the issue of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has led to severe pollution and resource depletion, necessit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ingent regulations and the adoption of cleaner production methods. Additionally, rising labor costs and competition from other emerging economies have impacted China's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China is transitioning towards higher value-added manufacturing, investing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utomation, and innovation.Looking ahead, the future of manufacturing in China appears promising. The country's commitment to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as evidenced by initiatives like "Made in China 2025," aims to transform China into a global leader in high-techmanufacturing. Moreover, the government's focu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promotion of green manufacturing will contribute to a cleaner and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industry.Furthermore, China's growing middle class and their increasing purchasing power offer a vast domestic market for manufacturing goods. This shift towards domestic consumption will drive the growth of industries such as consumer electronics, automobiles, and fashion.In conclusion, manufacturing in China has been a critical driver of the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and global influence. While challenges such as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rising costs persist, China's focus on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sitions it well for the future of manufacturing. With continued innovation, investment, and policy support, China is poised to maintain its position as a manufacturing powerhouse and shape the global manufacturing landscape.标题:制造中国近几十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强国,领导着各个行业的生产。
中国制造的高三作文5篇

中国制造的高三作文5篇关于中国制造主题的高三例文1昌盛的祖国,让我们有获得感!昌盛的祖国,让我们有幸福感!昌盛的祖国,让我们有安全感!今年,我们的祖国成立七十年了!七十年来,我们的祖国从脱贫致富,到科技改变未来,都值得中国人骄傲。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屹立在世人面前。
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和中国港,这四个“中国制造”都在世界上鼎鼎有名。
天眼、火箭、战斗机等都逐渐面向“中国制造”。
当下,中国企业们破天荒逆袭,让世界见证了中国智造的强大实力!以前,我听爷爷说他们小时候,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有足够充分的粮食,有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还能挑食。
现在祖国开放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现在的生活十分良好。
祖国变强大了,有许多设计值得我们称赞,如:港珠奥大桥,建造十二年是世界最长的桥;中国制造的复兴号列车,时速可达每小时300多千米;中国的高速公路,已经覆盖全国近80万平方千米;主席带动的"一带一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这些例子,都在证明祖国的伟大昌盛。
一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
”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从未如此之强,这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不再被人压制、被人唾弃,而是被敬畏!风起扬帆正当时,四海同心逐新梦。
中国愿意与沿线国家一道,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再现古丝绸之路曾经的荣耀与辉煌,共同铸就团结、发展、繁荣、文明的希望之梦。
祖国正走在复兴的大路上,国家越来越强大,人们越来越富,生活越来越好。
而我们,作为小学生,也能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祖国正走在复兴的大路上,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
我要大声说:“厉害了,我的中国制造!厉害了,我的国!”和许多小伙伴一样,我也迷洋货。
一块舅舅从日本带回来的高科技手表让我兴奋不已。
随着《樱之花》旋律的响起,我高举手表向同学们炫耀:“听到没?这是闹铃提醒,还有计步、计时、防水功能……”我得意到,“咱可是行货!”“给我看看!给我看看!”大家一拥而上,争相传看。
中国制造演讲稿(精选3篇)

中国制造演讲稿(精选3篇)中国制造篇1当指南针带领着欧洲的“航海家”们用火药炸开了禁锢时代的国门时,印刷术和造纸术早已肩负起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
时间回溯至更加古老的年代,那轻薄柔软的丝的丝绸,在荒漠中开辟出一条中西交融的通路,来往于古老古老文明的商队,汇通着亘古不变的利益,也汇通着彼此交错的文明。
那些精美华贵的瓷器,诉说着这个古老民族不凡的品味与追求,更将自己的痕迹,烙印成这片大地的姓名。
如今,这片大地依旧为世界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文明,上古贤者的思想,依旧焕发着自己的活力和青春。
中国制造,从来都是最响亮的名字,而且现在,又显现出新的活力。
今天,平均每1小时,中国就向全球输送1亿美元的“MadeinChina”商品!你看——全球每10台DVD,有8台是中国制造;全球每5支笔,有4只是中国制造;全球每4双袜子,有1双是中国制造:全球每2双鞋子,有一双是中国制造;......中国制造,这个词,又一次被激活,且被赋予了新意:在世界经济发展萎靡不振的前提下,中国经济却心心相荣,这使整个世界越来越感到了中国的存在和力量。
环球市场上遍布的“中国制造”让我们激情昂扬。
趁着这股强劲的“中国风”,我们亮一亮家珍,让传统文化中,那些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独特内涵和深受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照耀我们的精神家园,辉映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让我们用自豪响亮的声音告诉世界:MadeinChina,MadewithChina.且看,一个美国家庭的坦言:中国产品占据了我们家的一切空间——桌子上的电视机,门边的一堆网球鞋,圣诞树上的彩灯,地板上的洋娃娃......可见,美国的家庭里,中国的产品,很大程度上渗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大人小孩都非常喜欢,方便,实惠,耐用成了他们的共识。
中国的产品遍布世界,使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势不可挡!我们怎能不自豪地为“中国制造”喝彩!中国制造演讲稿篇2最近的美国,正为今年的伦敦奥运会上美国代表团的入场礼服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中国制造与工匠精神事实论据素材

中国制造与工匠精神事实论据素材
中国制造与工匠精神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话题,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
这一事实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来证明,比如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出口中所占比重、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等。
其次,从社会角度来看,中国的工匠精神在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工匠精神强调精益求精、匠心独运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国制造业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许多中国制造业企业和工匠在追求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工艺精湛等方面展现出了工匠精神的特质,这些事实可以通过相关企业的案例和报道来佐证。
最后,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的工匠精神也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与工匠精神相关的价值观念,比如“匠心独运”、“精益求精”等,这些价值观念在中国制造业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同时,中国制造业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传统工艺的传承
者和创新者,这些人在实践中体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综上所述,中国制造与工匠精神的事实论据素材可以从经济、社会和文化多个角度来展开,通过丰富的数据、案例和价值观念来全面展现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和工匠精神的影响。
中国制造心得范文

中国制造心得范文作为一个在国外生活多年的留学生,回国之后我对中国制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在国外的时候,我身边的很多同学和朋友都对中国制造抱有一定的偏见,他们认为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低劣,缺乏创新和设计,仅仅是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来赚取利润。
但是当我回到中国后,亲自接触到中国制造业,我发现他们的观点是片面的,中国制造有着意想不到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首先,中国制造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过去,中国制造业主要是靠模仿和低成本来生存,但现在情况已经改变。
中国的科技力量不断增强,大量的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涌现出来。
中国的创新能力也大大提高,许多领域的技术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例如,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在5G技术上已经成为全球领导者,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也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这些成就证明了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他们已经不再只是模仿他人,而是开始引领全球技术的发展。
其次,中国制造在生产规模和供应链领域具有巨大的竞争力。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独立制造业基地,有着完善的供应链和高效的生产能力。
这使得中国制造能够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大规模的产品。
很多国际公司都选择将生产基地迁移到中国,以利用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低廉的生产成本。
这也为中国制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学习和应用国际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经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此外,中国制造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过去,中国制造业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现在中国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一些企业开始关注环保和能源效率,推动绿色生产和低碳发展。
中国也加大了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
这些举措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但也为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更好的声誉和竞争优势。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和供应链以及环境保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中国制造不再是简单的低成本劳动力集聚地,而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和竞争力的制造强国。
申论范文: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要补的“精神之钙”

申论范文: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要补的“精神之钙”申论范文: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要补的“精神之钙”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逐渐提升。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独特的品牌形象,中国制造业亟需注入新的活力和力量,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工匠精神,作为中国制造业的“精神之钙”。
工匠精神,源于对工作的极致追求和不懈努力,是一种以精湛的技艺、耐心和毅力为基础的职业精神。
它承载着对品质的苛求,对细节的关注,对创新的勇气,对工作的热爱,体现了中国人勤劳踏实、精益求精的价值观念。
这一精神在中国制造业中应被大力弘扬,以改变当前产品同质化、低附加值的局面。
首先,工匠精神能够提升产品质量。
在传统的中国制造业里,工匠们将每一个环节视为艺术,每一件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大规模生产的发展,许多企业为了追求规模、速度和低成本,忽视了产品的质量。
工匠精神的复兴,将再次引领企业回归到注重品质、追求卓越的轨道上。
只有经过不断雕琢和打磨的产品,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其次,工匠精神能够增强创新能力。
在中国传统手工业中,工匠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形成了独特的工艺和造型。
而现代的工匠精神不仅秉承了传统技艺的繁复和复杂性,更注重在制造过程中加入创新的元素。
通过对传统工艺的创新和改造,可以实现独特的设计和优异的品质,为中国制造业赋予更多的市场竞争力和价值。
此外,工匠精神对提升员工技能和价值观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工匠需要在某一领域具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而员工在追求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也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这不仅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工匠精神注重的是品质和技艺,它对员工的要求不能简单地通过培训就能达到,而需通过日积月累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来形成。
然而,要推行工匠精神,仅靠个别企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制造申论作文素材

中国制造申论作文素材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中国制造业在迅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首先,环境污染成为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许多制造企业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严重。
这不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给未来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隐忧。
其次,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仍然相对薄弱。
虽然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中国在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因此,中国制造业需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培育更多的国际知名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此外,人口红利不再是中国制造业的优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制造业正面临人才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制造业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探索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力与效益。
最后,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是中国制造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过去一些年,中国制造业因为一些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频频曝光,这不仅影响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也对消费者造成了损失。
因此,中国制造业需要重视质量和安全管理,加强监管和检验,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才能赢得国际消费者的
信任。
综上所述,中国制造业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升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能力,培养人才,解决质量和安全问题。
只有这样,中国制造业才能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更好的竞争地位,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作文热点话题素材:中国制造“人造太阳”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1月12日报道,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今天发布消息,我国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获得的多项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条件,朝着未来聚变堆实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东方超环(EAST)是等离子体所自主设计、研制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是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也是我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它的科学目标是让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温条件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所以也被称为“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的研制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我们国家大部分用化石能源供能,如果核能聚变可控的话,就会给世界的能源解决巨大问题。
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旦实现,能源将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旦掌握,人类将从地球文明跨越到恒星际文明,星际大航海时代将随之开启。
“推力矢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1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开幕。
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0B 推力矢量验证机在珠海上空成功进行了过失速机动飞行表演。
展示的“榔头”机动,“大迎角360度滚转”“落叶飘”“眼镜蛇”“赫伯斯特”等典型过失速机动飞行动作,充分体现了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优异的飞行性能。
据歼-10B推力矢量技术验证项目现场总指挥、航空工业副总经理杨伟介绍,实现过失速机动飞行,不仅要拥有带推力矢量技术的发动机,同时,飞机必须具有优良的大迎角气动性能、良好的进发匹配特性、以及独特的飞行控制技术。
近几年,在军委装备发展部、空军、科工局等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国推力矢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此项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
“歼-10B推力矢量技术验证项目,成功实现了推力矢量这一航空关键领域的创新突破,这是飞发一体综合设计与应用的典型范例,也是航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为后续的技术创新和型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歼-10B推力矢量技术验证项目总设计师、航空工业成都所总设计师王海峰说王海峰说。
第41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2018年11月1日23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这颗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七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年底之前,长三乙运载火箭还将与“老搭档”远征一号携手发射两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
近日,随着北斗三号工程第三、四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2018年北斗卫星进入密集发射期。
计划到2018年年底我国将发射18颗北斗三号卫星,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2020年,35颗北斗三号卫星将为全球提供服务。
在研发过程中,北斗系统坚持自主创新,获得了诸多奖项,例如:201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7年,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科技成果。
同时,北斗定位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定位误差在不断缩小,计划于2018年底建成的北斗基地增强系统,更是能够实现厘米级高精度服务。
5年前,国内没有一片国产北斗芯片。
现如今,坚强的“北斗芯”已实现规模化应用。
工艺由0.35微米提升到28纳米,最低单片价格仅6元,总体性能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
目前,国产北斗芯片累计销量突破5000万片,高精度OEM板和接收机天线已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30%和90%。
现如今,世界主流手机芯片大都支持北斗,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北斗正成为标配。
摩拜单车已全面支持北斗卫星定位;ofo小黄车也已推出北斗智能锁。
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
作为国家公共产品,北斗已成为代表中国的又一张闪亮名片,纳入“一带一路”建设。
北斗已经走出国门,正加速融入世界,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推广应用成为世界焦点。
相关报道更是显示,北斗系统计划于2020年底,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构建基于北斗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届时北斗将以崭新的姿态、优异的性能、更好的服务,造福于人类,服务于全球。
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23日正式投入运营,95对高铁列车飞驰往来香港与内地数十个城市,乘客争相搭乘“抢鲜”体验,香港正式迈入“高铁新时代”。
广深港高铁的全线开通运营,也标志着香港与内地的互联互通有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使香港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广深港高铁的全线开通有几大利好:一是进一步完善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使两岸三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人文和经济的交流将会更加频繁。
自粤港澳大湾区提出以来,高层一直都规划把两岸三地如何更好的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连接两岸三地的粤港澳大桥,把大湾区变成一个小时的生活圈。
而如今广深港高铁的全线运营,无疑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更近一大步,这将极大地释放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活力。
二是香可以借助广深港高铁更好地与内地连接,香港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做好与内地的连接,将极大地推动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香港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出现了停滞乃至出现后退的苗头。
广深港高铁的开通无疑是为香港经济注入新的血液,香港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金融业,吸引内地人们前来旅游和消费,带动相关的服务业发展,带动就业。
相信香港的经济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建成通车,对香港、对国家而言,都是大喜事,不仅缩短旅行时间,更重要的是架起更便捷的沟通桥梁,拉近内地与香港两地同胞的心灵距离。
港珠澳大桥开通港珠澳大桥于24日早上9时正式通车。
1983年,港商胡应湘首次倡议;2004年3月,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成立;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5月23日,建设完工。
从设计到开通,港珠澳大桥前后历时35年!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
大桥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身,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有3座斜拉桥,桥体全部采用钢结构,相当于64座埃菲尔铁塔。
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是全球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的深埋沉管隧道。
2009年开工建设,参建人数超过万人。
大桥采用建设标准,抗震达8度,能抗16级台风,设计使用寿命120年。
港珠澳大桥开通,有三个意义特别重大!1.中国再破难题港珠澳大桥集桥梁、隧道和人工岛于一体,建设难度之大,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也被英国《卫报》评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港珠澳大桥创下了8个“世界之最”。
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最长的钢铁大桥有15公里是全钢结构钢箱梁,是世界最长的钢铁大桥。
最重的钢结构桥梁主体桥梁总用钢量达到了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
最长的海底隧道沉管隧道全长6.7公里。
最深的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48米,世界沉管隧道最深很少超过45米。
的沉管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
最精准的深海对接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8米不等的深度进行海底无人对接,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
(港珠澳大桥沉管对接示意图)断面的公路隧道珠海连接线的核心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双向六车道,全长2741米,是世界上断面的公路隧道。
此外,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
今年9月,超强台风“山竹”来袭,强度为17级。
港珠澳大桥不但主体桥梁、海底隧道、人工岛,就连桥面上护拦、路灯都安然无恙,经受了史诗级考验。
(港珠澳大桥经受“山竹”考验)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
2.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通车,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大大缩短了粤港澳三地的通勤时间。
此前,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需要3小时,大桥通车后,时间缩短至30分钟。
3.致敬建设者港珠澳大桥通车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大桥本身。
由于地质结构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技术标准高、环保要求高,这座桥梁从开工建设到接近完工通车,一路都面临着种种超乎想象的困难与挑战。
其中,尤以岛隧工程难度。
岛隧工程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需要建设两座面积各十万平方米的人工岛和一条 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实现桥梁与隧道的转换。
中国没有经验,只能向外国取经。
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是,建设之初,中国团队赴韩国考察学习,想看一看已建成的巨加跨海大桥的设备情况,却被一口回绝,最后只能在远处观看。
(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介绍情况)中国与世界最有经验的荷兰公司洽谈合作,对方要价15亿元,中国3亿元的价格遭到对方嘲笑。
走投无路,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自主攻关!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通过科研攻关,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外海沉管安装成套技术——创造了沉管预制厂的世界纪录创造了一年安装十节沉管的世界纪录创造了221天完成两岛筑岛的世界纪录创造了沉管隧道100%不漏水的世界纪录创造了浇筑百万方混凝土无一裂缝的世界纪录创造了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安装精度达毫米级的世界纪录鲲龙首飞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10月20日上午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施首次水上试飞任务。
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圆满成功,是我国航空工业坚持自主创新取得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
全体参研单位和人员奋勇拼搏、攻坚克难,项目研制实现重要突破。
AG600飞机是我国首次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要求自主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飞机,也是目前世界上在研的水陆两栖飞机。
AG600飞机具有执行森林灭火、水上救援、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等多项特种任务的能力,是国家应急救援重大航空装备,对于填补我国应急救援航空器空白、满足国家应急救援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能力建设需要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天眼”确认新发现44颗脉冲星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两年的紧张调试工作,现已经实现了跟踪、漂移扫描、运动中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
截至目前,“中国天眼”已发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44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
“雪龙2”下水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昨天(9月10日)下午在上海下水,并正式命名为“雪龙2”号。
它的建造,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
此次新船下水后,将进行冰区防寒设计系统安装、科考绞车系统安装以及动力系统电缆敷设等工作;在所有设备、系统安装完成后,逐步开展系泊试验,包括主发电机动车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