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作业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作业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作业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作业可以涵盖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潮,以下是一些大作业题目和内容提纲:题目: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1.辛亥革命与建立共和: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

2.五四运动与现代化思潮:研究五四运动对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3.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探究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战略与结果,以及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与分歧。

4.抗日战争与中国抗日英雄:分析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战略与英雄人物,以及其对中国民族精神的影响。

5.解放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研究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重要战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初期的发展。

6.国有化与计划经济时期: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国有化和计划经济政策,以及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7.文化大革命与中国社会的动荡:分析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进程与后果,以及对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巨大冲击。

8.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研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出与实施,以及对中国经济、社会和国际地位的深远影响。

9.香港回归与一国两制:探讨中国对香港的回归、一国两制政策的实施,以及近年来香港社会和政治的发展。

10.中国的崛起与全球影响:分析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和对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1.经济变革与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国近代史中的经济变革,包括农业改革、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

●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政策和措施,以及对社会和民众生活的影响。

2.政治变迁与政权建设●分析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变迁,包括君主制的瓦解、共和主义的兴起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等。

●重点研究关键政治事件、领导人和政治运动,以及其对中国政治体系的影响。

3.社会变革与社会问题●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和社会问题,包括阶级、性别、教育、医疗和城市化等方面。

●探讨社会主义改造、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等时期的社会动荡和社会变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试卷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试卷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试卷1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位人物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A. 毛泽东
B. 孙中山
C. 周恩来
D. 陈独秀
2.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共在中国的建立?
A.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B. 十月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土地革命战争
3.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哪年取得了全国胜利?
A. 1945年
B. 1949年
C. 1954年
D. 1966年
4. 下列哪个运动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A. 百花齐放
B. 四清运动
C. 反右派斗争
D. 大跃进
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
A. 文化大革命结束
B. 九届三中全会召开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 林彪事件发生
二、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目标和成果。

2. 请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3. 请解释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要义。

4. 请解释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基本内涵和目标。

5. 请说明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
请结合你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整体了解,阐述近代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并取得成功。

四、综合题
请根据你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理解,选取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例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土地革命等),并分析该事件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和启示。

注意: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题时注意字数控制和回答的全面性、准确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考任务大作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考任务大作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考任务大作业【原创版】目录一、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及其取得的成就三、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正文中国近现代史是一段充满奋斗与拼搏的历史,这段历史见证了中国人民在困境中挣扎、求索,最终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这段历史中,有两个重要的时期,即近代中国和现代中国。

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以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

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主要表现为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矛盾,而阶级矛盾则主要表现为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实现人民解放。

为实现这些任务,无数仁人志士投身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事业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现代中国则是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

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为实现这些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在一次次求索和开拓中完成各种艰巨任务,关键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这种结合。

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成功地领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同时,毛泽东还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任务:大作业(论述题一)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任务:大作业(论述题一)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任务:大作业(论述题一)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任务:大作业(论述题一)学号:姓名:论述题: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激荡着走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

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营养和精神瑰宝。

请同学们分析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30 分)一、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答: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2 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大敌人进行 28 年浴血奋战取得的伟大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通过《中国近代史纲要》和《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是世界上几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一直延续下来。

但到了近代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仍停在封建社会轨道上,仍停留在农耕社会,在制度上、科学文化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都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

落后必然挨打。

1840 年鸦片战争失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到 1921 年,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了长达 80 年的反抗斗争,但都失败了,根本原因是没有共产党领导。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在人类历史上,工农第一次掌握了政权。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送到了中国。

1919 年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主义运动,工人阶级走上历史舞台。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领导权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是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领导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就焕然一新了。

[精品]2017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强化班大题

[精品]2017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强化班大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强化班大题1、如何看待帝国主义的侵略?I、帝国主义侵华的严重后果II、帝国主义未能瓜分而灭亡中国原因III、资本-帝国主义在侵华的过程中也充当了不自觉的工具答:I、○1通过四种手段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了中国领海司法关税主权,完全控制了中国阻止了中国任何形式的进步和发展。

○2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两大社会主要矛盾,引发了近代资本主义革命。

II、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制约,他们转而采取保全清政府为其共同统治工具“以华治华”其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义和团引动所展现的中国人民的不畏强暴。

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使列强为之畏惧。

III、○1他在变中国为半殖民地过程中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苦难,中华民族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2但它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机器技术带入中国,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3他主观上总是千方百计地压制中国名族资本主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2、如何评价旧民主主义革命I、近代民权斗争的革命性和局限性,失败的原因和教训II、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的斗争走向胜利III、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IV、如何解释辛亥革命的失败答:I、○1近代社会首先奋起反抗封建压迫和外来侵略的是农民群众,他们的斗争也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动摇了其统治,显示了其革命主力军的伟大力量。

○2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其受小生产者阶级局限性的影响,无法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的滋长。

II、农民占人口的多数,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帝官封)的压迫,孕藏着极大的革命力量,有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即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而克服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目光和自身的弱点成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具有了新的革命前途。

III、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提出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革命领袖,实现了一次历史性巨变。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作业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作业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作业化艺11级1班郐丽11180401189复兴之路观后感中共人民面对民族危亡时刻进行了无数次的抗战与探索,尽显了一个民族不畏强暴、不甘忘国、力挽狂澜的斗志精神。

从三元里抗英到太平天国运动,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从土地革命到抗战再到解放战争,到处都有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自强的足迹。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

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

”《复兴之路》阐述了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事件,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盛世”,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清代的“康雍乾盛世”等。

这种局面通常出现在一个朝代的前期。

随着政治腐败、土地兼并等的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发展逐渐从昌盛,到后期腐败、直至衰亡。

17 世纪下半叶至18 世纪,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但同时也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潜伏着许多危机,而且闭关自守,固步自封。

至乾隆后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下坡路;到了鸦片战争前夜,它已经衰相尽显,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英法侵华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国民政府成立、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抗战胜利、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重大事件。

促进了中国一步步从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最后的改革开放。

在中国历史上,中国先后遇到了四次机遇,这四次机遇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1、郑和下西洋。

中国近现代史书面作业(部分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书面作业(部分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学生课外自主学习问题汇集2017版上编综述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起点?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这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

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是什么?(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分析说明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4、怎样理解“文明的失落”?暂缺5、分析说明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和地位。

真题版2017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真题+答案

真题版2017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真题+答案

2017年4月《中国近古代史纲要》真题一、单项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要一个是契合标题请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子是〔〕。

A.仆从社会B.封建社会C.半殖平易近地半封建社会D.资源主义社会【谜底】B【剖析】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记,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演化为半殖平易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末尾。

因此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子是封建社会。

【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维的是〔〕。

A.龚自珍B.林那么徐C.魏源D.王韬【谜底】C【剖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根底上编辑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汗青、天文及中国应采用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维,主意进修本国进步的军事跟迷信技巧,以期国度贫弱来抵挡侵犯。

【考点】反侵犯妥协的掉败跟平易近族认识的觉悟3.洋务活动时代最早兴办的翻译私塾的是〔〕。

A.同文馆B.广方言馆C.译书局D.译书馆【谜底】A【剖析】1862年奕䜣兴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活动时代最早兴办的翻译私塾;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兴办广方言馆。

【考点】洋务活动的衰亡4.1911年,在保路活动中范围最年夜、妥协最剧烈的省份是〔〕。

A.湖北B.湖南C.广东D.四川【谜底】D【剖析】1911年5月清当局发布“铁路支线收返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售给帝国主义,惹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支撑,保路活动衰亡,四川尤其激烈。

【考点】封建君主平易近主轨制的毁灭跟中华平易近国的树破5.中国汗青上第一步存在资产阶层共跟国宪法性子的法典是〔〕。

A.《中华平易近国暂时约法》B.《钦定宪法纲要》C.《中华平易近国约法》D.《中华平易近国宪法》【谜底】A【剖析】1912年3月,暂时参议院公布《中华平易近国暂时约法》,这是中国汗青上第一部存在资产阶层共跟国宪法性子的法典。

【考点】封建君主平易近主轨制的毁灭跟中华平易近国的树破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白提出反帝反封建平易近主革命纲要的集会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