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版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初中版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初中版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初中版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版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其艺术魅力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上制作版画最早的国家。它以多种形式深深根植于人民生活,千百年来成为了文化、美术有力的普及工具。潍坊是闻名于世的三大木版年画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版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其艺术魅力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上制作版画最早的国家。它以多种形式深深根植于人民生活,千百年来成为了文化、美术有力的普及工具。潍坊是闻名于世的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教学中以地域文化特色为背景传承版画艺术并将其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加以实施。

一幅版画作品须通过画稿、制版和印刷三个程序才能完成。画稿可以发展学生的造型表现力,制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印刷后揭开作品的惊喜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制作版画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美术方面的熏陶,达到美育教学的目的,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们通过动手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锻炼创造性思维,因此进行版画教学的实践十分有益于学生美术能力的锻炼。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美术学科的审美价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2、大部分学生掌握纸板画的制作技巧,并在学习制作纸版画的基础上了解掌握绘画的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一小部分基础好的学生掌握木刻版画等高难度版画的制作技巧,并能进行简单的创作。

3、形成以版画为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并编写教材。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当前各国对中小学版画的教育都十分重视,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实际在中小学及幼儿园开设版画课。如:

前苏联、保加利亚、德、英、法、加等国家的儿童版画教育都很有特点。被誉为“版画之国的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版画教育,设有专门的儿童版画教育机构和定期的儿童版画期刊,开展以中小学版画教学为中心的展览、交流、陈列、观摩等一系列活动。

我国的中小学版画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也已蓬勃发展。版画已成为当代国内外少年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国外很多国家对中小学生版画的学习研究起步较早,成绩显著。我国起步较晚,但广大的美术工作者都意识到了版画对于发展学生美术素养的积极意义,因此在国内的一些中小学和课外美术辅导机构中陆续对此展开研究和学习。通过调查、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中学阶段版画研究较少。在小学阶段学习制作版画的相对较多,而在中学中开展版画实践研究的较少。

2、普及面不广。初中美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但很多学校的版画教学只局限在第二课堂中,只面向一部分学生。

3、学习内容、形式单一,难以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课题组将面向全体学生,结合社团活动,以点带面,通过对版画的拓展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推动整个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创立适合本学校特点的美术校本课程——版画,通过欣赏、表现、创作的版画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以版画为代表的美术这种艺术形式所蕴含的形式美感及意蕴。版画活动中穿插涉及的杨家埠木板年画又使学生对

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层的体验与认识,有效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为其终生热爱艺术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打下基础。

理论价值

分层次、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掌握一个画种,并通过对这一画种的学习和拓展,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我校近几年来对科研教学的重视,并对组内课题设有严格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市区教科院的领导一直深入我校课堂教学进行指导,使教师们的科研及教学水平迅速提高,而且教师也从中受益很多,教师在科研和教学改革中成为市区的教学能手.

2.课题研究人员均为中学高级或中学一级教师,有较高的科研水平。

3、学校十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做的前期工作中,师生们的反映良好。

七、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课题界定

在初中阶段实施版画校本课程作为初中美术课程的有益补充。通过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使学生掌握版画这一画种,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美术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张扬个性、培养创新精神,为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打下良好的基础。

研究依据

以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基本理念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艺术实践、鼓励艺术创造。

八、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1、通过对版画这一个画种的学习带动学生对其他美术画种学习的兴趣,在掌握版画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而学习了解与之相联系的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在实施版画教学过程中与本地杨家埠木板年画相结合能更好的普及、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鼓励引导学生学习版画的过程中推动整个学校的美术教育,形成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

九、研究内容

1、形成版画校本课程并编写教材。

2、在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中,版画教学的要求、制作步骤、技巧、技法的指导研究。

3、以版画作为特色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艺术素养的作用

4、以版画作为特色教学对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作用。

5、以版画作为特色教学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十、研究过程设计

本课题预期完成时间为两学年.即(

2010年9月___

2012年7月)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2010年9月―

2011年9月)为实践探索期在初中三个年级和版画社团中探索版画教学.初一负责人:

xx,初二负责人:

xxxx,初三和版画社团负责人:

xx。

第二阶段(

2011年9月-

2012年6月)成熟期形成系统的初中版画教学体系,课题组以论文和总结的形式对课题成果进行汇报和交流。负责人:

xx

十一、研究方法设计

1、研讨法:

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开展活动:

在实施过程中配合举办办画展、个人画集展等活动展示学生的作品,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3、知识拓展:

将单纯的版画同实用美术结合起来,制作贺卡、台历、笔记本、书签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

4、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随时了解关注学生对版画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想法。

5、观察法: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记录好典型案例。

十二、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组成员吸纳的是乐于参与研究的教师。

2.组成员分工明确、任务具体。

3.课题组制定课题组成员考核办法,并征得全体成员的同意。

4.课题组定期调度。

十三、预期研究成果

1、编写版画校本课程教材。

2、大部分学生掌握版画的制作技巧,并具备相应的基础性的知识。一小部分学生掌握高一点难度的版画制作技能,并能进行简单的创作。

3、搜集学生优秀的版画作品。

4、学校形成学习版画的艺术氛围。

5、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得到提升。

6、课题论文和总结,对课题成果进行汇报和交流.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精选1篇 英文及其它语种的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参照以下标准执行。 期刊论文 Bolinger, D. 1965. The atomization of word meaning [J]. Language 41 (4): 555-573. 朱永生,2006,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83-90。 论文集论文 Bybee, J. 1994. The grammaticization of zero: Asymmetries in tense and aspect systems [A]. In W. Pagliuca (ed.). Perspectives on Grammaticalization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35-254. 文秋芳,2003a,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 [A]。载文秋芳、王立非(编),《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55-259。 网上文献 Jiang, Yan. 2000. The Tao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An Elementary textbook on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OL]. (accessed 30/04/2006). 王岳川,2004,当代传媒中的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OL], (2005年11月18日读取)。 专著 Bloomfield, L. 1933. Language [M]. New York: Holt. 吕叔湘、朱德熙,1952,《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译著 Nedjalkov, V. P. (ed.). 1983/1988. Typology of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 trans. Bernard Comrie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赵元任,1968/1980,《中国话的文法》(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丁邦新译。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编著/论文集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实践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实践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陈定云 一、课题的提出 1、问题的由来 中国,泱泱大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几千年不曾中断的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无穷璀璨的文化瑰宝。古代诗歌就是其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 然而,当前中学古代诗歌教学现状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极不相称,也与中学生这个最应该拥有梦想与诗的青少年时代极不和谐。古代诗歌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文化精粹和宝贵的民族精神不能被充分发掘、继承和弘扬,这是语文教育的盲区,是语文教师的失职,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罪过。语文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和谐成长、国家持续发展、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重视古代诗歌教学。中学古代诗歌教学,既要继承和吸收我国古代的诗教传统,从语言艺术、道德修养上着力,又要学习和借鉴现代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的精神超越。尤为重要的是,要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出发,在教育学、心理学、文艺学、社会学等理论的指导下,立足课堂,辐射课外,不断创新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设计活动舞台,构建诗意校园。 2、主要概念的界定 根据中国文学史分期的研究,一般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现代文学史的开始,而之前则为古代文学史。古代诗歌指的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古典诗歌样式,区别于后来不拘形式的白话体的新诗。 本课题中所述的古代诗歌,首先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古代诗歌,它们的出现形式主要是课文和诵读欣赏,另外就是教材内容中引用的诗句。其次,我们更要努力将学习的视野扩展到古代诗歌的全部,去感受和领悟中华文明的博大和精彩。 初中是青少年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基本文化修养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古代诗歌是古代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和思想内核,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养成健全人格的最优化教材之一。 3、目前国内研究状况及与本课题的关系 中国历来就有诗教的传统。大教育家孔子十分推崇诗教的作用。他说:“不学诗,无以言。”并且把他整理的《诗三百》作为教材之一,用来培养塑造“温柔敦厚”的君子。科举制下,《诗经》成为儒学经典之一,是求取功名的必考科目。另外,《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诗歌教材也盛传不衰,就连蒙学读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采用了诗的押韵歌咏形式,以便于孩童的诵读识记。 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2003年相继颁布了义务教育、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许多语文教师结合新课标、新理论及教学新手段对古代诗歌教学进行了新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实践价值的成果。如吴彩霞在《新课标下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模式研究》中,归纳和倡导“读、品两步”、“感知、诵读、比较、扩展等四步”、“朗读与翻译、质疑与思考、评价与总结、诵读与记忆等五步”几种教学模式。张利芳在《古诗词有效性教学模式浅探》中提出了“专题式、比照式、导引式、延伸式”等课堂教学模式。李正兵等在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构建了“教诗以诗”的模式,主张从阐释名句、比照阅读、转借生发、指点迷津等方面切入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在古代诗歌教学方法上,孙清武提出了“溯源、比较、描摹、玩味”等八种方法,对于激活学生兴趣、提高文学修养和审判鉴赏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对于古代诗歌教学的研究论述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和思考,特别是诗歌诵读欣赏的方法和模式值得借鉴,但我们认为古代诗歌和中国的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有着紧密联系,

初中生物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主题:种子发芽学问多 二、活动对象:八年级(13)班学生指导教师:党溪 三、活动背景分析: 【资源分析】:种子发芽学问多是综合实践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部分主题探究的活动内容,是对八年级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培养探究、实验、合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以及对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等情感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活动。 【学情分析】:学生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种子的萌发有感性认识,不少学生在小学自然课种植过辣椒。),好奇心强、大胆、好动、敢问敢讲,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本节课通过种子实物,画图、展示查阅资料、讨论设计探究方案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注意的品质。并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潜能。 四、活动内容:1、首先以学生收集种子发芽有关资料入手,带学生进入神奇的种子世界,由老师以课本资料为例抛砖引玉,提出关于种子发芽你想探究什么?的问题,小组讨论,最后班上共同讨论确定活动子课题。2、在课内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计划、分工等策划活动,并分享探究计划。3、在课后去完成实验,观察、记录、整理数据、得出结论等实验工作。4、再在另外的课上进行交流讨论,以照片,录像,小论文,表演、种子发芽展海报等形式展示成果。 五、活动策略:本活动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活动的设计,实施和总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一节课得出实验结论根本不可能,第一节课完成主题生成实践活动设计,课下进行实验,下周的这节课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课上通过讨论,探究式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从而掌握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八年级学生的实验能力还是较弱,所以提醒学生将本实验所探究的条件分解为一个个的单一变量很有必要。让学生通过单一变量去考虑种子萌发与外界条件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条件。。六、活动时长:两周时间,2课时+课后活动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研究 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提高说明文教学效率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说明文是八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本册的教学重点是培养说明能力。到这册书,教材采用了文体线索和学生心理特点线索双线并进的编排思路,开始强调文体的概念和文体知识的系统性。教学中,我们往往是采用逐项讲解,逐项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的,但我觉得这样教学效率低下,往往是就文学文,而忽视了文体教学的系统性。 说明文是一种旨在传播知识的文体,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懂”,知识性很鲜明,能力要求明确。因此如果在教学中梳理知识点,提出明确的能力训练点,那么说明文教学的效果可能会有较大的提高。 (二)课程标准 课标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得了解相应的文体知识和文体表达特点,对于说明文,就是如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结构等。 (三)本校实际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生源素质较低,学生的文化熏陶、家庭教育都与城市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带着混日子的心态踏人校门,基础差,成绩不理想,他们往往就是老师讲的就学学,不能自己总结、归纳所学的内容。是推推动动,不推不动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系统性,重在指导,促动学生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所以,我们确立了“提高说明文教学效率”的研究主题。 二研究过程描述 (一)确定说明文教学内容的明确内容 教学要在教学内容的研究上下功夫。说明文的学习在教材中编排了两个单元,基本是按说明内容来编排的,一个是事物说明文单元,一个是事理说明文单元,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既要学习课文的相应内容,也要学习说明文的

文献综述动漫应用于教育教学现状研究终审稿)

文献综述动漫应用于教育教学现状研究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 动画(animation或anime)或者卡通(cartoon)所指的是由许多帧静止的画面连续播放时的过程,虽然两者常被争论有何不同,不过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无论其静止画面是由电脑制作还是手绘,抑或只是黏土模型每次轻微的改变,然后再拍摄,当所拍摄的单帧画面串连在一起,并且以每秒16帧或以上去播放,使眼睛对连续的动作产生错觉(因为视觉残像所造成)。 漫画(comics或manga)一词在中文中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笔触简练,篇幅短小,风格具有讽刺、幽默和诙谐的味道,而却蕴含深刻寓意的单幅绘画作品。另一种是指画风精致写实,内容宽泛,风格各异,运用分镜式手法来表达一个完整故事的多幅绘画作品。两者虽然都属于绘画艺术,但不属于同一类别,彼此之间的差异甚大。但由于语言习惯已经养成,人们已经习惯把这两者均称为漫画。为了区分起见,把前者称为传统漫画,把后者称为现代漫画(过去亦有人称连环漫画,今少用)。而“动漫”中的漫画,一般均指现代漫画。 Instruction :The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information, activities, methods, and media to help students meet predetermined learning goals. 二、世界动漫发展史 当我们用通俗的语言表示动漫这一概念时,就是指相互关联、表达一定情节的画面,当绘于纸上时就是漫画,而利用电影手段使其具有动态效果时就是动画。而这种表现形式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二万五千年前石器时代洞穴画上就有系列的野牛奔跑分析土,这是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3215679774.html,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工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1期.胡吉丹.胡吉省.章连娣. [2].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3期.孙有福. [3].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权的法理探讨.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4期.翁莹秀. [4].基于网络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探究与实践. 《师道:教研》.2012年9期.李巧儿. [5].中小学教师在职称评审政策执行中的偏差行为分析. 《教育学术月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1期.张宝灵. [6].对中小学教师权益的观察与思考.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4期.王德勇. [7].基于宁夏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资源库建设的构想.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1期.马瑞芳. [8].基于行动跟进的论文写作. 《上海教育科研》.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8期.郑明理. [9].不断深化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建议. 《才智》.2011年28期.姜涛. [10].公众对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满意度调查. 《教师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4期.李琼.韦小满.杜亮.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有效实施策略研究.被引次数:7 作者:周新.教育学原理东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英语优秀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英语优秀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作者:————————————————————————————————日期: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I.文内引用 (一)直接引用 1.引用中的省略 原始资料的引用:在正文中直接引用时,应给出作者、年份,并用带括号的数字标出页码。若有任何资料省略,使用英文时,应用3个省略号在句中标出(…),中文用6个(……);若两句间的资料省略,英文应用4个省略号标出(‥‥),中文用6个(……)。若要在直接引用插入自己的解释,应使用方括号[ ]。若在资料中有什么错误拼写、错误语法或标点错误会使读者糊涂,应在引用后立即插入[sic],中文用[原文如此]。下面是一些示例: 例一:The DSM IV defines the disorder [dysthymic] as being in a chronically depressed mood that occurs for "most of the day more days than not for at least two years (Criterion A) .... In children, the mood may be irritable rather than depressed, and the required minimum duration is only one year" (APA, 1994, p. 345). 例二:Issac (1995) states that bipolar disorder "is not only uncommon but may be the most diagnostic ent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similar settings .... and may be the most common diagnosis in adolescents who are court-remanded to such settings" (p.275). 2.大段落引用 当中文引用超过160字时,不使用引号,而使用“块”的形式(引用起于新的一行,首行缩进4个空格,两端对齐,之后每行都缩进)。 当英文引用超过40字时,不使用引号,而使用“块”的形式(引用起于新的一行,首行缩进5个空格,左对齐,之后每行都缩进)。 Elkind (1978) states:

农村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提要:有效教学策略是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的实际需要,合作互动教学模式是其中重要一种形式。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具体策略包括主动参与教学、自主合作学习、情感体验教学、分层教学等。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情感体验;分层教学 有效教学策略是基于当前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一项新的课题,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综观目前的教学现状,虽然“减负”的口号喊的轰轰烈烈,但“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教学负担依然很重”却依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减负”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并不是把知识的某些部分减去,更不是不要考试,不要教学质量的“放羊式的教学”。“减负”后,不但不能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要让学生在其他各方面的素质得以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提高课堂效益,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因此,“减负”的实质是“增效”,即适量投入时间,多产出知识。“减负不减质”,“减负要增效”。 新课程主张以人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以追求教学的整体效益和价值最大化,《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学要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该怎么来落实减负增效呢?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当然,减负增效也得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课堂教学形式正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笔者尝试着对课堂模式进行了摸索,优化课堂结构。 一、主动参与教学策略 这个策略就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强调两个词语:听和说。 “听”作为语文学习上的一项基本能力,一个训练有素的作家可以从作品中获得比旁人更丰富的感受,一个掌握了“听”的能力的学生,能够从语言中获得比旁人更多的信息,从而激发出更深刻的思维和反应。如果对语言不能很好地进行注意、感受、思维和反应,即缺乏“听”的能力,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智力发展将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叶圣陶等我国教育界老前辈都十分重视“听”的能力的培养,大声疾呼:“要在口、耳上下功夫”。在课堂上怎样才算认真听呢?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

语文教学论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教学论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摘要:运用背景语言,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学会创造,学会想象,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设自由、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 创造是语文教学中的灵魂。创造力的培养首先应表现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发挥其主阵地作用,也必然地摆到了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的面前,可谓是任重道远,责任重大。 一、运用背景语言,培养学生多向思维 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发挥语文学科的学科优势,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时空。 所谓四维时空,即是指思维能够顺向、逆向、纵向、横向及立体向多方面展开。语文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国民的汉语言素质,为我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新大纲》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的练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意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见要宽容

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乐于发现,并尝试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使他们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不是由教师单方面出一个“标准答案”来框住学生,一味满足于师云亦云、师教生背、师做生袭,捆住学生手脚,不能进行创造性思维,使其不敢越雷池半步。简言之,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一种“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应该鼓励”的大度和睿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是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启蒙性问题情景,进行扩散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人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往往借助于一定问题的刺激。对于启疑性问题的情景设置,应是学生思维达不到课文中隐含的疑点时,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的进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过程,“不协调”必须要有设疑,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敢于向权威挑战,善于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标新立异,进行发散性思维。

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谢天振主编.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Jeremy Munday.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李德凤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 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 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 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 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范勇主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 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 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方案) 七年级语文罗康健 一、研究背景与目标 语文新课程实施五年来,经过艰苦摸索与实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课堂阅读教学的状貌也大为改观。但教材编写中写作这一块存在不足,不成系统,并难以操作,致使作文教学不能有序进行,作文教学发展比较滞后。有必要对写作教学现状进行一番分析,寻找对策,走一条弥补教材不足,符合写作教学规律、振兴写作教学、提升写作教学质量的成功之路。 二、研究内容与步骤 (一)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材缺少写作系统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编排单元,单元选文配合人文主题,侧重于阅读。虽有写作内容的安排,以“综合性学习”带动写作教学。“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实现了写作教学的开放,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和语文活动范围,注重语文学习的实践过程,学生围绕主题活动有感而发,这样编排有其特点。但从整体安排来看,明显缺少一个写作的系统,无写作知识,无写作技巧,无文体要求,无阶段作文侧重点要求。各单元、各年段只解决了写什么,没有按写作的规律指导学生怎样写,怎样有序渐进地写。这是教材编写的明显缺陷。 2、缺少各类文体的典范例文 新教材编写只考虑阅读教学,不兼顾写作教学;只考虑人文主题,不兼顾写作范例。学生写作难以仿效,作文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是为难的事,按照学生自己的思路写作,结果是文体感不强,写出的是“四不像”作文。我们说开放“以吾手写吾心”的作文理念是正确的,想打破传统的束缚的创意也是理想的,但学生心理、思维特点,写作基础、生活实际也应该考虑,目标的实现要从基础做起。如果初中学生没有典型的例文,写作不入门,基础没打好,创新当然也无从谈起。 3、话题作文消极影响下的套借作文泛滥 为拓宽学生的写作范围,倡导个性发展,避免考试中的偏题现象,推出了作文的新题型——“话题作文”,一用就是十年,操作上由于曲解了原意,宽泛的话题提供了套借作文的便利,而功利的动机推助了套借作文的盛行,抄袭作文、改头换面的作文、注重语言形式的文化散文大为流行,扎实而费力作文教学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功利的准备作文与作文嫁接,作文教学被边缘化,导致教师的作文教学能力严重退化,学生的作文能力明显弱化。 4、开放作文不利影响下的自我心绪宣泄 由于过分地强调“以我手写我心”,由于教材编写的开放性,由于家庭社会生长环境,由于自主选择题材与文体,由于综合性学习因开展的实际难度而不能有效实施,由于缺少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与学生思想的锤炼,由于教师布置作文的随意性,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对现实的审视、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对人事的较全面、深刻的认识,抒写一己患得患失的文章,或是宣泄不健康的心绪,作文缺少思想深度与审美情趣。 (二)写作序列教学的构想 为改变当今作文教学的滞后现状,推进写作教学的规范、有序有效地实施,让写作教学符合规律,切合实际,形成系统,特作如下构想并付诸于实践。 1、建立一个写作序列教学指导体系 文体序列 依据初中作文教学目标分年段、分册编排出写作常见的文体序列,主要是两类:记叙类和议论类。记叙类包括一般的记叙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小说、童话、寓言,民间故事,以及新闻(报道、通讯)。议论类包括一般议论文,读后感,“一事一议”的议论文,杂文,文艺评论(文学作品、影视剧)。并分别穿插到每册的单元中进行写作教学。 范文序列

2020年初中生物实验工作总结

2020年初中生物实验工作总结 总结报告有证明性。这是说总结的基本表达手段是被动的,它要用自身实践活动中的真实的,典型的材料来证明它所指出的各个判断的正确性。 初中生物实验工作总结 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一段的工作,我觉得我们在实验教学方面发挥了应有的教学辅助功能。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的整体工作,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不断推进实验室工作的发展。生物实验室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总结如下: 一、教育观念,重视实验室的建设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获得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标准,应重视实验室的建设,添置急用的实验设施,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在开学初就制订出生物实验计划,督促各年级生物老师制出了本期该年级的实验计划。由此推动了本期实验教学有序的有计划的进行。 二、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 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还等。 对显微镜、解剖器等教学精密仪器,做到了定期检修、除尘、防锈、保养等工作。对标本类实施了定期检查、防蛀等加以妥善管理。

有害、有毒的药品实行了专柜存放。 三、一些标本,完善实验设施 发挥自己的特长,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学校实验室做一些标本,既可以为学校节约经费,以可以锻炼动手能力。保持实验室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服务于教学,尽量做到所有实验都有能开展,并及时指导生物学科的教师进行实验教学。 严格实验准备制度:演示实验当天,分组实验一天前交实验通知单到实验室,准备好实验后,老师先预做实验,以此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实验中损坏的仪器严格依照教学仪器赔偿制度实施处罚。对新的实验仪器的性能、使用、操作方法做了充分了解,能熟炼地操作使用。而且积极参与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工作,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好地配合了实验老师的教学工作。 仪器原则不外借,若借出要由主管教导或校长同意后才能,并要及时追回。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还等。实验室努力为教学服务,做好实验仪器的摆放、回收、验收、登记工作。尽量创造条件做好每一个分组实验。 四、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 学生接受的信息多,有好奇心,学校尽力为他们服务,作为生物学实验室应当为他们提供好场所,我将尽力为人出他们服务。如:课后开放实验室,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实验服务,如提供实验咨询,租借实验仪器等。

初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初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我们倡导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对阅读主体(学生)接受意识的研究、阅读心理机制的剖析、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张扬个性、融入自我读活作品、品出境界。我们认为研究性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注重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分享,以期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另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创设情境,组织问题,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步骤、鉴赏的认知策略和途径,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内在支撑条件,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运作状态。这两者之间前者是目的,是我们追求的理想阅读教学;后者是手段,是方法,是阅读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教学课文《曹操煮酒论英雄》时,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主要讲述了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小亭畅谈,纵论天下英雄,借此试探刘备的政治抱负。小说借助富有个性的生动传神的对话,刻画曹操、刘备这两

个人物形象,再现东汉末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本篇课文的教学应让学生明白,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是鉴赏小说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本篇课文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小说涉及的人物众多,课文节选部分对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未作必要的交代。倘若仅局限教材内容的分析容易导致学生在人物形象的感知上是零碎的、不完整的,也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上另辟蹊径,以求有所突破和创新。 一、营造阅读鉴赏小说的特定氛围,追求作品主体和阅读主体的开放性 《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这就为解读课文奠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召唤阅读期待,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们掀起一个“读三国,品人物”的读书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通读一遍《三国演义》,并且利用中午、自修课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电视剧以其全方位的视听冲击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无声的语言符号被演化为活生生的场景和鲜活的人物形象,自然地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于一体。 二、通过协作互动,思想交锋,追求阅读主体的审美独创性 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深入作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研究、捕捉语言文字符号后面潜在的有价值的意义,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联系前后事件,体味

动画基础知识

动画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及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学会从网上下载计算机动画的常用方法。 (3)了解制作动画的常用软件,会用Ulead GIF Animator制作简单的GIF动画。 (4)理解动画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智慧的结晶。 2.过程与方法 借助动画软件将动画分解成一组彼此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动画的原理;学生亲手用动画软件制作一幅动画,感受计算机动画技术的优越性,同时获得动画制作中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动画的原理和发展历程,进一步·认识动画的艺术性;通过下载动画素材,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欣赏动画的素养;通过了解动画制作软件并尝试制作动画,培养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 教学方法: 演示讲授、实验学习。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动画原理的理解。 2.难点:GIF动画的制作。 教学过程: 1.导入 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民间的走马灯和皮影戏,就是动画的一种古老表现形式。国产动画片《大闹天空》中的“孙悟空”形象闻名世界,“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形象也深受大众的喜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网上的生日贺卡、搞笑短片、MTV、网页广告、益智游戏等极大地丰富了网页的内容与形式,电视上也经常能看到动画形式的广告、趣味小品和宣传短片。 2.讲授新课 (1)演示几段具有代表性的动画,并介绍动画的分类。 ①播放国产传统动画的视频片段,介绍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动画艺术大师对世界动画文化艺术的贡献。 中国动画电影开始与1920年。动画先驱者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从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和国外的卡通中得到启发,试制动画广告片。1926年完成了他们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5年拍摄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在技术上有了较大进步。 1961年-1964年,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是一部长达120分钟的规模巨大的作品,它创造的孙悟空形象闻名全世界。 1979年,王树枕、严定宪、徐景达导演的《哪吒闹海》,1980年徐景达导演的《三个和尚》等动画片,都是有世界影响的作品。 ②播放计算机平面动画和三维动画,使学生在感受动画艺术性的同时,体会动画的技术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③了解动画的分类,归纳动画分类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 【内容摘要】:现代语文是素质教育,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问,学有所获。 【关键词】:素质教育兴趣闪光点激励 现代语文是素质教育,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知识的启发者和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因而,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课堂的气氛。因为适宜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反之,则沉闷、冷漠、消极。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下面就谈谈我在语文课中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的一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导语 导语是把学生注意力从课外引到课内的先行者,是上好一堂课的先锋;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的关键。 1、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课文 多媒体课件具有超强的吸引力,能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到课堂上来。在学习《望天门山》古诗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放小船穿跃天门山的动画,配以波涛打击岸边的声音,使枯燥乏味的古诗教学变得形像生动。学生很快就被课件吸引住了,一下就融入到课文中去。 2、以趣开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去学,主动去学,进而爱上学习。以学生喜欢的事为引子,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如教学《玩出了名堂》一课时,我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最喜欢玩什么?”学生一下就来了精神,,纷纷举手回答,更有甚者跑到前面来抢答,再话题一转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

文中去了。 二、抓住学生思维闪光点,让学生得到肯定。 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肯定时,他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兴趣。一次,在教学老舍先生的《猫》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入地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我出示了: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这样两个句子,让男女生各读一句,然后说说对这两个句子的体会,绝大多数的学生谈了文中“几朵小梅花”的妙处,当大家正说得起劲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女生目光炯炯有神地望着我,似乎暗含着期待,我便让她来说说体会。她站起来说,“这个句子的语言十分朴素,把脏脚印说成是小梅花,从而形象地写出了猫的温柔可亲,以及表现了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我原以为她和其他同学一样说到这儿也就完了,其实作为老师我也只能体会到这个层面上,但是当我让她坐下的时候她却有点犹豫说:“老师我还有一个想法。”我用带着鼓励的目光对她说:“好,大胆地说吧!”她似乎也有了点自信,“我认为这里把‘踩印’一词换成‘画’字,可能更形象生动。因为‘踩印’只是猫的无意识动作,而‘画’则是有意识行为,这样的话在老舍爷爷的眼中猫俨然就是一位小画家,似乎要给老舍爷爷的文章配上几幅美丽的插图。”简单的几句话令我又惊讶又欣喜,这是我——他的语文老师所想不到的,老舍先生可是语言大师啊,谁会去怀疑他文章中的不足!而她——我的学生却这样去想了,并且她的理由又是那么充分,想法又是那么独特新奇。我马上给予赞扬。随后的学习中,这位学生变得爱发言了,她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讲究提问的技巧。 提问是让学生深入学习的主要方法。每堂课都有提问。但怎样提才好却是难点。问题太难,学生望而生畏;问题太简单,学生又觉得没有意思。在教学中,我摸索出应先易后难,先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再提

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3215679774.html, 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立足校本,搞好中学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7期.刘丰玫. [2].韩国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述评. 《外国中小学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3期.王栋. [3].电子书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8期.白若微.周榕.张文兰. [4].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32期.谢桂兰. [5].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初探. 《校园英语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年25期.王晓文. [7].刍议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读与写(上,下旬)》.2015年24期.钟霞. [8].陕西贫困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研究. 《英语教师》.2016年1期.李芳蕾.余博文.张陈刚.白海霞.王林环. [9].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年8期.王进军. [10].小学英语教学与生活的巧妙融合. 《校园英语(中旬)》.2015年11期.黄蓉.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42 作者:张明娟.教育技术学曲阜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

https://www.360docs.net/doc/3215679774.html, [2].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11 作者:李春晖.教育技术学西南大学2010(学位年度) [3].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发展.被引次数:12 作者:欧阳胜美.教育管理湖南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 [4].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13 作者:李利娟.学科教学(英语)河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 [5].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被引次数:23 作者:赵昱.学科教学(英语)东北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6].中小学英语教学参考书的教师专业发展功能研究. 作者:孙晓雨.课程与教学论江西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7].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被引次数:10 作者:夏旺.教育湖南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 [8].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6 作者:李欣.课程与教学论宁夏大学2013(学位年度) [9].自然拼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被引次数:6 作者:陈迎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西华大学2011(学位年度) [10].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何洁.教育学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三、相关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 [1]TeachingintroductoryinformationtechnologythroughEnglishinChina :Innovativeapproachestoinformationtechnologyeducation. HaifeiHuangTowey,Dave2010 [2]AnintegratedcourseinfundamentalengineeringandEnglishcompositio nusinginteractiveandprocesslearningmethodologies. OstheimerM.W.MylreaK.C.《IEEETransactionson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19942 [3]CoursewareDevelopmentForSemiconductorTechnologyAndItsApplicati onIntoInstruction. ShuchiaoTsai《Computers&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 SCI.20094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热点问题回顾与展望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热点问题回顾与展望 一、2017年度论文转载概况 1.刊物转载量排名 《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以下简称《初中语文教与学》)2017年共转载论文198篇,分布在56种刊物上。学术水平相对较高、影响力较大的前11名依次为:《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建设》《语文学习》《课程·教材·教法》《中学语文》《教育研究与评论》《语文知识》《语文教学与研究》,转载量均在5篇以上,其中数量最多的达到24篇。这11种语文教学专业刊及教育类综合刊共被转载论文130篇,占总量的65.7%;其余45种刊被转载论文68篇,占比为34.3%。 2.论文内容情况 对全文转载的198篇论文的内容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转载量最大的是教学实践类论文,共104篇,占转载总量的52.5%,主要是有关阅读、写作、古诗文方面的具体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改实验成果,可操作性强;第二是课程开发研究和教材分析类,共31篇,占比为15.7%;第三是教学理论类,共29篇,占比为14.6%,侧重对教学改革理念、教學过程和方法进行较为宏观的理论研究;第四是学业评价类,21篇,占比10.6%,分析中考试题和复习备考策略及阅读、写作的过程性评价;第五是教师专业发展类,10篇,占比5.1%,分析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探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另外有3篇属于其他类,占比1.5%。与2016年度相比,理论类文章减少4.6%,教学实践类文章增加2.8%,课程教材类文章增加2.2%,其余几类文章基本持平。 3论文作者情况 以转载论文第一作者统计,从作者单位隋况看,52%的论文作者来自中学,24.2%来自高校,17.2%来自教科院、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等教学科研单位,6.5%来自其他单位或单位不详。各项占比与2016年相当。从地域分布看,来自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山东、广东、福建、重庆八省市的作者分别占总量的23.2%、14.1%、13.1%、7.6%、6.1%、5.6%、4.0%,4.0%,除去2.5%的作者所在地域不详外,其余省市作者仅占19.8%,地域分布严重不均。同2016年相比,江苏、浙江两省作者数量略有下降,但仍占总量的37.3%,北京、上海、山东作者数量分别增长1.2%、2.4%、3.0%,广东、福建、重庆作者数量略有上升。 4论文基金项目情况 《初中语文教与学》2017年转载的198篇论文中,有40篇分别属于国家级、省部级等不同级别的课题成果基金项目论文,占总量的20.2%,比2016年增长0.5%。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论文占1.5%,省部级基金项目论文占14.7%,其他基金项目论文占4.0%。 二、2017年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热点问题回顾 1.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再理解及实践优化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素养”“核心素养”有何异同?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落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2017年度围绕这些关键问题,研究者进行了各自的思考。 (1)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辨析 要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首先要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内涵及其实质。研究者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为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需要的、解决复杂问题和不可预测情境的最关键和最具生长性的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能力、思维方法和人文素养等,它由语言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