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合集下载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共20张PPT)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共20张PPT)


纪 艺术

三杰 意大利
17
世 纪 文学
英国
人物 薄伽丘 但丁 彼特拉克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莎士比亚
代表作
《十日谈》 《神曲》 《歌集》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大卫》 《西斯廷圣母》
《哈姆雷特》 等悲剧和喜剧作品
“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对恩格斯这
C 句话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是( )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
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 B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马丁·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 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
很快就得饿死。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
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苏格拉
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 B )
A.否定神旨
B.忽视道德
C.善于诡辩
D.轻视教育
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
其影响的多半是文化人、城市富有者以及几任教皇、红衣主教等高级神
职人员……”(解光云主编《世界文化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B)
A.文艺复兴的影响不大
B.文艺复兴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说明文艺复兴只在意大利发生 D.说明了文艺复兴的实质
西 起源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背景
人的地位提高
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 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 突出。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背景
独特的地理环境
三面环海,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 阻隔。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背景
西方人文主义出现的背景 西方人文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智者学派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否定神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更改数据图表
This is a subtitle for your presentation
10、 寂寞的严冬里,到处是单调的枯黄色。四处一片萧瑟,连往日明净的小河也失去了光彩,黯然无神地躲在冰 面下恹恹欲睡。有母女俩,在散发着丝丝暖意的阳光下,母亲在为女儿梳头。她温和的把头发理顺。又轻柔的一 缕缕编织着麻花辫。她脸上写满笑意,似乎满心的慈爱永远装不下,溢到嘴边。流到眼角,纺织进长长的。麻花 辫。阳光亲吻着长发,像散上了金粉,闪着飘忽的光辉。女儿乖巧地依偎在母亲怀里,不停地说着什么,不时把 母亲逗出会心的微笑,甜美的亲情融化了冬的寒冷,使萧索的冬景旋转出春天的美丽。 11、 太阳终于伸出纤纤玉指,将青山的柔纱轻轻褪去。青山那坚实的肌胸,挺拔的脊梁坦露在人们的面前,沉静 而坚毅。不时有云雾从它的怀中涌起,散开,成为最美丽的语言。那阳光下显得凝重的松柏,那苍茫中显现出的 点点殷红,那散落在群山峰顶神秘的吻痕,却又增添了青山另外的神秘。 12、 原野里那郁郁葱葱的植物,叫我们丝毫感受不到秋天的萧索,勃勃生机与活力仍在田间高山涌动。谷子的叶 是墨绿的,长而大的谷穗沉甸甸地压弯了昨日挺拔的脊梁;高粱仍旧那么苗条,满头漂亮的红缨挥洒出秋的风韵; 那纵横原野的林带,编织着深绿浅黄的锦绣,抒写出比之春夏更加丰富的生命色彩。 13、 终于,心痛,心碎,心成灰。终于选择,在月光下,被遗忘。百转千回,早已物是人非;欲说还休,终于咫 尺天涯;此去经年,你我终成陌路。爱你,终是一朵花开至荼糜的悲伤,一只娥飞奔扑火的悲哀。 14、 世界这么大,能遇见,不容易。心若向阳,何惧忧伤。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烦恼,痛苦或是 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人不是战胜痛苦的强者,便是屈服于痛苦的弱者。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 挑。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 15、 孤独与喧嚣无关,摩肩接踵的人群,演绎着身外的花开花谢,没谁陪你挥别走远的流年。孤独与忙碌迥异, 滚滚红尘湮没了心境,可少了终点的奔波,人生终究一样的苍白。当一个人成长以后,在他已经了解了世界不是 由鲜花和掌声构成之后,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多么可贵。 16、 生活除却一份过往和爱情外,还是需要几多的遐思。人生并不是单单的由过往和爱情符号所组成的,过往是 人生对所有走过岁月的见证;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轻若飞花,轻似落霞,轻如雨丝;因为简单,才洞悉 心灵之静,静若夜空,静似幽谷,静如小溪。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三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共59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三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共59张PPT)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③在道德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④人人平等
人 教 版 高 一 历史必 修三 第 5课 西 方人文 主义思 想的起 源(共59张 PPT)
人 教 版 高 一 历史必 修三 第 5课 西 方人文 主义思 想的起 源(共59张 PPT)
人真的是万物的尺度吗?这幅漫画说明什么?


人 教 版 高 一 历史必 修三 第 5课 西 方人文 主义思 想的起 源(共59张 PPT)
人从那里来?自然界为什么有变幻莫测的无穷 力量?
在前7C以前,希腊人在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时,简 单地归结于一个以宙斯为首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 灵家族。古希腊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都是神创造的,人 的一切活动都是鬼使神差的结果。
探究2:结合以下材料归纳苏格拉底的思 想主张。
人 教 版 高 一 历史必 修三 第 5课 西 方人文 主义思 想的起 源(共59张 PPT)
人 教 版 高 一 历史必 修三 第 5课 西 方人文 主义思 想的起 源(共59张 PPT)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 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要认识你自己。有思想 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 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 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 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 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 义。”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赫拉特利特(公元前6世纪)
自然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公元前5世纪中叶
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
人 教 版 高 一 历史必 修三 第 5课 西 方人文 主义思 想的起 源(共59张 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0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0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期望克服自然
• 【答案】A • 【解析】 •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核考生对人
文精神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材料信息体现了对“人”的探讨和认识, 这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古希腊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实质
• 例题6: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 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 法正确的是( )
•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 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 • 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 【答案】B • 【解析】 •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独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知 识 观
不 同 点
道 德 观
政 治 观
相同点
重视知识的实际功效。认为知识 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进行演说 的基础,知识是谋取“功名”的 手段
强调知识和道德的结合,把知识作为“ 善”的基础和途径,“美德即知识”
认为世间无是非善恶标准,完全 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动身,忽视 道德,寻求功利
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寻求人生真谛,主 张“知识即美德”
核心讲授:什么是“人文精神”? 答案:它是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发扬光大。也称人文主义、人 本主义、人道主义,其思想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特别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 价值,特别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例题1: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 :“清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 被它吃掉。终究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 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件

人开应始关该注成人为,怎强样调的人人的价? 值
(公元前5世纪)
发现
文艺复兴
人该过怎样的精神生活?
“我们都(是14—希—1腊6世纪人) ,我们的法
律、我解们放的文宗学教、改革我们的人艺该术过、怎样的宗教生活? 我们的宗教皆(公根元16源世纪)于希腊”
——雪莱(英国诗人)
人权
启蒙运动
人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
1.思想内容 ①关注焦点: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最高级)
②关于真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真理高于一切
③最大的贡献:
创立逻辑学
2.评价 充分体现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小结:希腊先哲的人文精神
城邦衰落、灭亡后,
重新审视城邦政治公元前4C
重新审视“人”本身
伯 罗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位,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出乐于探究、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的精神。
三、古希腊人文精神照耀千年
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 解放过程,人文主义由古代的朦胧稚嫩到成熟,先是 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源流探索》
三、古希腊人文精神照耀千年
觉醒
希腊先哲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二、希腊先哲的人文精神 智者学派
在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繁荣的时代。公民会议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 常要辩护,发表意见。由于社会需要,出现了一批专职的“教授智慧的教 师”,即智者。
他们知识渊博,口才出众,向人传授政治学和说话的艺术和争辩的艺 术。向受教育者收取学费。
——《西方思想史》—ຫໍສະໝຸດ 康德四、对人文精神的再思考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 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 我们进行报复。”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共28张)精品PPT课件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共28张)精品PPT课件
⑵暗淡:欧洲中世纪受天主教神学的控制,人文主义 思想受到压制;
⑶实践:14世纪以后,欧洲人文主义思想随着文艺复 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而不断发展,冲击封建制度。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标: ⑴ 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⑵ 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广义: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 关心人,尤其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 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拓展: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与古希腊先哲的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①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②都将道德看作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2)不同点:
儒家思想
古希腊人文精神
对人的属性 强调“社会”中的人;每个 强调人的“个体”; 的关注点 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 人的主观感受。
处理个人与 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重视
非产生于自身……
法律是人为产物 ——安提丰
3、基本主张:
① 强调人的价值,“人是万物的尺度”,但不否定神的存在; ② 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个人自由; ③ 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不该强求一律;(标准多样化) ④ 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力是相对的。
智者学派的思想和学说,把哲学家 的注意力从自然世界转向人的本身,从 认识自然到认识社会,从而使哲学进入 到了更深层次的研究。
2、亚里士多德: (1)主张: ①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强调人类是自然 界中最高级的; ② 朴素的唯物论思想。认为世界是客观的,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感觉。他批判理念论 ,视真理高于一切。
(2)成就: 他以科学的调查方式研究自然界,提出归纳法和演绎法,
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
他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 将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结合起来,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 学。他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高二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共49张PPT)

高二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共49张PPT)
③强调人的价值,“人是万物的尺度”
①以自我为中心 ②注重实利,忽视道德
۞۞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口号有什么不足?
人真的是万物的尺度吗?
●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2000级学生马加爵在宿舍残忍杀 ● 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将硫酸 ● 法制日报报道:武汉某大学副教授利用化学知识,在大学实 ●新华社电:曾就读于某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电脑奇才黄永波研究
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
克雷洛夫评论道:“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 人还要危险。”
没有人自愿做恶,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没有知 识,甚至无法去守道德 -------认识你自己,知识来 源于教育-------知识就是道德(或道德就是知识,或 知德合一)
每一个人真的都能成为万物的尺度吗? 不能
哪些人才能成为万物的尺度呢?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公元前6世纪
人是万物的尺度 ---公元前5世纪中叶
请分析: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 变化?为什么会变?
世界由神创造

B.C.6世纪,泰勒斯: 自然
“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B.C.5世纪,智者学派: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
智者——“教授智慧的教师”
积极作用:
①对雅典民众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促
进作用
②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消极作用:
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否定制度、法律与 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 秩序
隐士与熊的故事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 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 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 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

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三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共23张PPT)

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三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共23张PPT)

①海洋文明、商业文明(商品经济)加强人的平等、 自由、主体意识
2020/6/10
20
时间
公元前5世纪 中叶
公元前431— 前404年
事件
备注
伯利克里改革 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
伯罗奔尼撒战 雅典战败,民主制一度被颠

覆,恢复后走向衰落
——根据《柏拉图全集》(第一卷)整理
②城邦与直接民主的盛衰推动哲学家关注人和人类 社会
影响
•影响(3)突出个性,强调感觉 •提高个人民主意识和能力,促进民主政 治繁荣
2020/6/10
2
“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
他们不存在。”
——普罗泰戈拉《论神》
否定神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 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 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 …”
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
2、亚里士多德: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主张:①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②真理高于一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③强调理性,也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源
④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创立逻辑学。
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2020/6/10
15
《理想国》
第一等级: “贤哲”, 具有智慧的品德,国 家的统治者
他对人性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
影响
2020/6/10
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
8
•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 善是人内在灵魂
• 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 养成美德的方式是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 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 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
1.苏格拉底思想产生的背景及目的? 2.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背景:(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订有(合2同),缺规乏定统欧一提评勒判士标先准付,给注普重罗实塔利戈,拉容一易半造学成费道,德剩沦下


第一场官司再付。一年满师后,欧提勒士却迟迟不替人打官
“普道罗塔德戈和拉法十律分不生过气是,向人法间院的提约出定起”诉。他对学生说:
的案子中胜诉,按契约你应向我交付学费;如果你败诉,那
一、智者学派(BC5世纪中叶后) “人是万
【课堂拓展】苏格拉底的故事——坚持
有一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 拉底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作答,只是 “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 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 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 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二、苏格拉底
哲学观点
“认识你自己”
①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②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③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④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⑤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
做快乐的猪。
二、苏格拉底
1.思想主张
(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尺度”(2)美德即知识 ( 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4)“认识你自己”
(1)熊品德好不好?为什么会做出“蠢事”? 熊品德是好的,但由于无知,酿成了恶果。
(2)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二、希腊先哲的人文精神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3.如何获取知识与美德?)
教育
① 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内的美德
② “助产术”
包括三个部分:
苏格拉底在教育学生时,首先摆 样子,向学生请教一个问题,然后
反对雅过典直于接泛民滥主的制的直典接型民表现主制
“雅典就象一匹钝马,而我就是一只不断叮它,让它具有
的牛蝇。”
----------苏格拉底
【课堂探究2】苏格拉底之死
公元前399 拉底(时年70岁 “不敬国神”、 和“败坏青年” 审判。
在法庭上, 己辩护,并再一 的哲学观点。由 游手好闲的和看 组成的501位陪 决,以略过半数
普罗泰格拉的名言
•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 正如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惬意 人的感觉。”
• “在社会生活中,人为自己立法,制定规则, 惟有人才有资格对这些人定的法规进行评估、
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二、苏格拉底
从人类社会到人——人文精神的升华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
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
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
历雅典民主政治由盛而衰、寡头统治、雅典城
(前470~前399) 国统治时期。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 化身,神谕说他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在
,他一直被看作是追求真理的圣人,几乎与孔
赫拉得到消息,对丈夫这种厚颜无耻的行为十分愤慨 比的牛车前,向她虚假的对手扑上去,把对手的衣服和帽 把对手的面纱扯下来,这才大吃一惊:原来是个木头人。
何谓“人文精神”?
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 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主张灵肉 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① 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②理性,对真理的追求; 对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课堂探究2】苏格拉底之死
(1)苏格拉底为何赴死?
遵守法律
捍卫思想自由,维护人格尊严。
(2)苏格拉底的死说明雅典出了什么问题? 分手的时
民主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多数人暴政
死,你们 选择好,
(3)苏格拉底的死留给后人一种什么精神?
崇尚自由、真理的理性精神
克力同,
【比较】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思想的异同(教材p25)
人 地 地理环境
理 环

重要前琴提海

古希腊奴隶制经济 工商业的发达
根本原因
民主政治发展地 到中顶峰海
伯 主要原因

一、智者学派(BC5世纪中叶后)
2.背景:
经济:古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提供了 政治: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思文:公民参政意识加强,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希腊人具有思想自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文化
【课堂拓展】苏格拉底的故事——婚姻
“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心 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苏格 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 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 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 她结婚的。
材料:“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
【课堂探究】:人是万物的尺度
3.人真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标准还会带来什么?
◆(普1罗)塔过分戈强拉调悖个论人,感也觉称,忽为视“客半观费真诉理讼。”容—易—造道成德主缺观失
人普主罗义塔。戈拉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和诡辩家。
一天,一位叫欧提勒士的青年要拜他为师学习诉讼和辩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赫拉特利特(公元前6世纪)
“人是万物的尺度”
一、智者学派(BC5世纪中叶后)
【自主学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于公元前五世 腊的智者学派。阅读教材P22回答:
1、什么是智者、智者学派?(概念) 2、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希腊会出现智者学 示:从政治、经济、思想四个方面归纳)(背景)
地理环境 海洋文明-----开拓、冒险、平等、诚信
一、智者学派(BC5世纪中叶后)
3.概况:
人生名片
(1)时空: 公元前5世纪 雅典
(2)研究主题: 人和人类社会;
出生: 职业:
古希腊阿 教师
(3)代表——普罗泰格拉
授修辞、
称号: 智者、诡
朋友圈: 伯利克里
人生挫折: 70岁因“
著作《论
一、智者学派(BC5世纪中叶后)
目的: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
二、希腊先哲的人文精神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 即 知识
(前470~前399)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以使 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知 教育
“美德即知识” ( 1.含义P23 即“知德合一” 2.如何理
《熊和隐士》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 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 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 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举起了手。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自主学习】阅读选修4《人物评说》p27-31 1.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生经历 2.归纳二者的主要思想主张
人文主义思潮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
由古代希腊你能联想到什么? 希腊神话等
众 神 之 神
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神.有一天夜晚,宙斯和赫拉(宙斯
起来,站在草坪上完成了婚姻大事。宙斯经常离开奥林匹 仙女们,赫拉以为自己被宙斯抛弃而大发雷霆。当丈夫回 就当着众神的面训斥他,并且离家出走。她来到和宙斯第 独自伤心垂泪。发誓再也不回家。宙斯想出了一个计谋, 他给一个木偶穿上衣服后用几头大牛套上一辆五颜六色的 偶坐在牛车上,然后走街串巷。车夫沿途告诉别人,车上 婚妻。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 贩卖
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装着不懂的样子]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 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 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学生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 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 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学生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 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
2.评价:
材 (料1):使苏哲格学拉成底为将一哲门学真从正天研上究召“唤人下”来的,学使问它。在各地落脚 使 (它2)审他视崇生尚命知、识伦和理道与德善,恶高。扬理性—和—真【理古,罗对马后】世西西塞方罗 根 了据深材远料影,响说。说苏格拉底主张怎样的哲学研究视野?
【课堂探究1】苏格拉底对于知识、美德的强调决定了其对 民主制持何种态度?
3.概况: (1)时空: 公元前5世纪 雅典 (2)研究主题: 人和人类社会; (3)代表——普罗泰格拉
思想主张: ① 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 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
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普罗泰格拉轶事
起初,普罗泰格拉默默无闻。后来他流浪到雅典 了几年,然后,冲出门对人们大喊:“人是万物的 与其把时间耗在争论真理上,不如用来改善自己的 正巧,那会儿雅典的老百姓正为战争造成的缺吃少 老普的实用主义,恰对众人的心思。人既然是万物 那么,咱就不管是非曲直,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 一炮走红,四面八方的小青年们,纷纷揣着银子投
【课堂探究】:人是万物的尺度
1.你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含义?
判断标准:
人的感觉
【课堂探究】:人是万物的尺度
2.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这句话的伟大之处 2.进步性: (1)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否定了神的 量一切的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