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江南春解读

合集下载

《江南春》原文及赏析

《江南春》原文及赏析

《江南春》原文及赏析说起杜牧的《江南春》,那可真是一首经典之作啊!“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短短几行字,就把江南的美景和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先来说说这“千里莺啼绿映红”。

想象一下,在那广袤的江南大地,黄莺欢快地歌唱着,绿树红花相互映衬。

这画面,简直美翻啦!记得有一次我去江南游玩,那是一个春天的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鸟儿的歌声此起彼伏。

我漫步在乡间小道上,路旁是盛开的桃花和杏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跟我打招呼。

那种美,真的就跟诗里写的一模一样,让人心醉神迷。

“水村山郭酒旗风”这句,更是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

水边的村落,山间的城郭,还有那迎风飘扬的酒旗。

这让我想起了在一个小镇上的经历,当时我正走得又累又饿,忽然看到前方一家小酒馆,门口的酒旗随风飘动。

我走进店里,要了一碗当地的米酒,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小河和远处的青山,那一刻,仿佛时间都静止了,所有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两句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想想看,那么多的寺庙,曾经是多么辉煌,如今却在烟雨中显得有些朦胧和神秘。

我曾经参观过一座古老的寺庙,那斑驳的墙壁,褪色的佛像,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当天下起了小雨,寺庙周围雾气弥漫,真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整首诗,既有江南春天的明艳和生机勃勃,又有历史的厚重和深沉。

杜牧用他的妙笔,把江南的美景和人文都融合在了一起。

再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语言明快,意境开阔。

杜牧没有拘泥于细节的描绘,而是用“千里”这样的夸张手法,展现出江南的广阔和丰富。

而且,他把静态的山水和动态的莺啼、酒旗结合起来,让整个画面活灵活现。

总之,《江南春》这首诗,无论是从内容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它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春天里,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美和韵味。

每次读起这首诗,我都会想起在江南的那些美好经历,真希望能再次踏上那片充满诗意的土地,去感受更多的美好!。

《江南春》 文章解析

《江南春》 文章解析

《江南春》文章解析江南春,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歌颂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和温暖气息。

本文将从诗的内容分析、艺术特点以及文化意义三个方面对《江南春》进行解析。

一、诗的内容分析《江南春》是由唐代文学家杜牧所作,全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景。

整首诗以四联体的形式,每个联体刻画一个独特的景象。

诗的第一联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描写开篇,展示了春天鲜花盛开的美景。

第二联则以“水村渔市随人久”的句子描述了农村的生活画面,以及人们的劳作和生产场景。

第三联以“烟村四月闲人少”的词句表现了江南春天的宁静与宜居。

最后一联以“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句子作为落笔,抒发了读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从诗的内容上看,《江南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生活场景展示,生动地再现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二、艺术特点《江南春》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娴熟的铺陈手法展现了诗人杜牧独特的艺术特点。

首先,诗中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

从“千里莺啼绿映红”到“水村渔市随人久”,再到“烟村四月闲人少”,诗中的景物描写鲜活而生动,每一句都仿佛给读者画了一幅春天的画卷。

其次,诗的结构严谨有序。

整首诗共四联,每联四句。

每一联刻画了一个景象,通过严格的写作结构给读者带来了线性的阅读体验。

最后,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

杜牧善于运用押韵和平仄,使得诗的语言韵味十足。

同时,诗中采用了律诗的形式,使得整首诗在形式上更加完美。

三、文化意义《江南春》作为唐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仅具有艺术上的价值,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首先,诗歌中对江南地区春天的描绘,反映了江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这种描写不仅仅让人感受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也展示了江南地区的独特魅力。

其次,诗歌中呈现的农村生活场景,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农耕经济和人们对自然的依赖。

这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最后,诗歌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杜牧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古诗江南春的意思全解及赏析

古诗江南春的意思全解及赏析

古诗江南春的意思全解及赏析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接下来分享江南春翻译及赏析。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全诗意思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
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江南春》赏析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

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

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

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江南春》原文及翻译赏析

《江南春》原文及翻译赏析

《江南春》原文及翻译赏析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杜牧的这首《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呀,读起来那叫一个美!先说说这“千里莺啼绿映红”,好家伙,一开篇就是一幅宏大的画面。

想象一下,千里江南,到处都是黄莺欢快的歌声,绿树映衬着红花,那是怎样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呀!我记得有一次去江南的乡村游玩,那真的是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欢叫。

我走在乡间小路上,路旁的野花五彩斑斓,红的、粉的、黄的,还有那翠绿的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

这景色,和诗中的“绿映红”简直一模一样。

“水村山郭酒旗风”这句呢,描绘的是水边的村庄和山峦旁的城郭,到处都飘扬着酒旗。

这让我想起了那次在一个江南小镇上,看到的一家小酒馆。

那酒馆就在河边,门口的酒旗随风飘动。

走进酒馆,能闻到阵阵酒香,还能听到客人们的欢声笑语。

这种充满烟火气的场景,不就是诗人笔下的江南嘛。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提到了南朝遗留下来的众多古寺,它们在朦胧的烟雨中若隐若现。

我曾经在一个下着小雨的日子里参观过一座古老的寺庙。

雨滴打在寺庙的屋檐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

寺庙的建筑古朴而庄严,周围的树木在雨中显得更加青翠。

看着那被雨水笼罩的寺庙,我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沉淀。

咱们再来看看这首诗的翻译。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这翻译呀,把诗中的意境大致都传达出来了,但要真正领略诗的美妙,还得从原文中去感受。

这首《江南春》,杜牧不仅仅是在描绘江南的美景,其实还暗含着他对历史的感慨。

那么多的寺庙,曾经辉煌一时,如今却在烟雨中显得有些落寞。

这就好像人生,有繁华也有落寞,有热闹也有寂静。

总之,《江南春》这首诗,无论是原文还是翻译,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它让我们看到了江南的美丽风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杜牧《江南春》古诗

杜牧《江南春》古诗

杜牧《江南春》古诗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作品赏析 [注释](1)山郭:山城。

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 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 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 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 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 簇簇红花; 傍水的村庄、 依山的城郭、 迎风招展的酒旗, 一一在望。

迷人的江南, 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 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 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

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 两句就要减色了。

但是, 明代杨慎在 《升庵诗话》 中说: “千里莺啼, 谁人听得? 千里绿映红, 谁人见得?若作十里, 则莺啼绿红之景, 村郭、 楼台、 僧寺、 酒旗, 皆在其中矣。

”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 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 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此诗之意 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 出于文学 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 少楼台烟雨中。

”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 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 不同, 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过, 还需要看到的是, 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 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

杜牧的江南春古诗

杜牧的江南春古诗

杜牧的江南春古诗杜牧是唐代著名诗人,其代表作之一就是《江南春》。

这首诗描述了中国南方的春天景色,充满了写实主义和意象派的特点,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正文江南春,润泽天芳草如雪,馬蹄軟这两句描写了江南春天的初现景象:春雨滋润土地,草垫如雪,马蹄踏上去很柔软。

这个描绘景象的方式似乎随处可见,但受到杜牧所选择的词语以及调子音的影响,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情感和特殊的思考方式。

道士何田君,双鬓向人愁这两句用道士何田君来代表长者,道士似乎是一个典型的职业名称,预示着他的高超技艺和博学才智。

纵观整首诗,通过这种人物代言人物语的方式,引领着读者对于一些思考方向的反思。

这样的特点被后来的“连山尽处,钟声不绝;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唐诗三百首·登高”等名篇所继承。

春足赏,夜尽春谁念西风独自凉前两句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和流逝之美。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因为这个诗篇描绘的是一幅美景的画面。

在读者脑海中往往会出现一个完整的景象,包括声音、灵气、味道等等。

而这里展现的是景象的变幻、消逝,加重了读者们美好体验的不可逆性,也使得他们更加珍惜和向往。

此去几时归?愁万化千千这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不论怎样美好的景象都是变化无常,总有一天会逝去,因此我们必须珍惜身边的美好,将其刻印在内心深处。

这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个丰富又唯美的主题,也是我们从中学习的非常现代的思考方式。

这也是杜牧最后一个隐含的信息,他将“愁万化千千”这一抽象的意境与前面生动的景象联系起来,给予读者更多的感悟和反思。

总结《江南春》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天的生动描绘,突出了景色的变幻无常和生命的短暂,以及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与生命的珍重和敬畏。

这些思考方式在今天,在当代仍具有时代的特色和普适价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这也是中国文化为世界文化做出贡献的原因之一。

江南春大意

江南春大意

江南春大意
意思是: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全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

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杜牧《江南春》赏析

杜牧《江南春》赏析

杜牧《江南春》赏析杜牧的《江南春》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七言绝句,既表现出了江南风光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出了江南的广阔。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首先,从整体结构上看,这首诗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将江南春天的美景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

诗人先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展现出江南春天的繁华和生机勃勃。

此句描绘了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一幅色彩斑斓、生动活泼的画面跃然纸上。

接着,“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诗人描绘了水边村庄和依山而建的城镇,还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呈现出江南春天另一面的繁华和生机。

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还反映了江南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风俗风情。

其次,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通过选取典型的意象和景色,将江南春天的复杂多样和丰富多彩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诗人以寺庙和楼台为典型意象,通过描绘它们的若隐若现和烟雨中的朦胧美,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神秘和深邃。

同时,这些楼台寺庙也反映了江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再者,这首诗的语言优美、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中,诗人运用了对仗和比喻的手法,将黄莺的欢唱与绿树红花的繁盛相对照,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

“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中,诗人通过“水村”、“山郭”、“酒旗”等词语,描绘出了江南特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最后,这首诗还具有深刻的意境和思想内涵。

在描绘江南春天美景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江南的深深向往和热爱之情。

同时,这首诗还隐含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思和感慨,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总的来说,杜牧的《江南春》是一首优美的描写江南风光的诗篇,以其生动的描绘、典型的意象、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
千里辽阔的江南莺啼燕语,绿叶映衬红花,处处春意浓,水乡山城,酒店前的小旗迎风轻
轻摆动。

啊,昔日南朝建造的一座座寺庙,如今都隐现在一片迷茫的烟雨之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
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
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
人心旌摇荡了。

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
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

因此,开头如果
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
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
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
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
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

同样
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
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
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
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

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

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
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

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

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
明朗的一面。

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
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南朝”
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

“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


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
人遐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
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
因之末二句是讽刺。

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

杜牧
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

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
等处游玩。

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

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
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

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尔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人。

晚唐诗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