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合集下载

《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一、协议关键信息1、诗词原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翻译版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赏析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艺术特色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诗词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三、作者介绍《江南春》的作者是杜牧。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其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在晚唐成就颇高。

四、翻译版本1、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五、赏析重点11 描绘江南美景诗开篇即以“千里莺啼绿映红”,展现了江南春天的辽阔与生机勃勃。

“千里”是虚指,极言江南地域之广。

莺啼婉转,绿树红花相互映衬,色彩鲜艳,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的美景。

111 展现江南风情“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描绘了江南独特的水乡与山城风貌。

水村依山傍水,山郭错落有致,酒旗在风中飘扬,充满了生活气息,展现了江南的繁华与热闹。

112 怀古幽思“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南朝时期的佛教盛况。

众多的寺庙如今已在烟雨中沉寂,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和无常的感慨。

六、艺术特色分析12 动静结合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以动景为主,莺啼、酒旗飘动,充满生机;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则以静景为主,寺庙楼台在烟雨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动静结合,使整首诗的画面更加丰富生动。

121 色彩鲜明诗中“绿映红”鲜明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的色彩斑斓,绿树与红花相互映衬,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展现了江南春天的艳丽与繁荣。

《江南春》的诗意翻译

《江南春》的诗意翻译

《江南春》目前分别有宋代诗人寇凖创作的一首七绝,以及唐代诗人杜牧的各
自作品,这两首诗分别诗意翻译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店铺总结了这两首诗
的具体赏析。

《江南春》,七绝古诗,作者寇凖。

原文:
《江南春》
(宋)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⑴杳(yǎo )杳:深远的样子。

烟波:指烟雾苍茫的水面。

⑵白蘋(pín):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开白花。

⑶汀洲:水边的小洲。

⑷柔情:范雍《忠愍公诗序》作“愁情”。

全诗译文:
渺茫烟波,一望千里;东风吹拂,散布着白蘋的香气。

夕阳西下,我站在水边瞭望,心中的柔情绵绵不绝,与春水相似。

《江南春》,七绝古诗,作者杜牧。

原文: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酒旗:酒幌子,酒店门前悬挂的旗子一样的标志。

(3)南北朝时期,南方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南朝,当时佛教盛行,寺院广布。

全诗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
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下载文档
润稿
写作咨询。

《江南春》原文注释及简析

《江南春》原文注释及简析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作者背景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

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注词释义
山郭:修建在山麓的城池。

酒旗:酒店门口的幌子。

南朝:东晋以后隋代以前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南朝。

四百八十寺:形容佛寺很多。

南朝佛教非常盛行。

楼台:指佛寺中的建筑。

烟雨:如烟般的蒙蒙细雨。

●古诗今译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名句赏析——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绝句写春日即目所见的江南景色。

诗中没有细致刻画景物,而是从大处着眼,抓住花鸟、酒旗、寺庙几个江南最常见的景物,淡淡几笔点拨,就描绘出了江南的春天,烟雨的江南。

梁朝丘迟《与陈伯之书》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这是描写江南春景最脍炙人口的名句,杜牧将它的意思融化在诗里,让人在读诗时联想到丘迟信中的话,可以生发无穷的遐想,无形中拓展了诗歌的景色,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起雨中的江南景色来。

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白茫茫一片,被细雨笼罩的景物变得飘飘渺渺,朦朦胧胧,这是江南独有的美景。

南朝留下的寺庙最多,被烟雨包围着,越发显得幽深和神秘,使人产生不尽的历史联想。

杜牧《江南春》译文及赏析

杜牧《江南春》译文及赏析

杜牧《江南春》译文及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牧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该诗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前言】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江南春》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注释】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翻译】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赏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

杜牧《江南春》诗意配图及全诗翻译解释

杜牧《江南春》诗意配图及全诗翻译解释
赏析: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杜牧《江南春》诗意配图及全诗翻译解释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注释
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
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译文二: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江南春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江南春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江南春杜牧原文翻译赏析江南春朝代:唐代作者:杜牧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1.莺啼:即莺啼燕语。

2.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3.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6.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7.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创作背景作者:佚名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

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

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

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

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

“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

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

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

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

江南春唐杜甫

江南春唐杜甫

江南春唐杜甫《江南春》杜牧唐代杜牧江南,绿红花开的声音,山麓村落的水边村落。

南朝留下了480多座古老的寺庙,无数的塔笼罩在风雨中。

《江南春》杜牧翻译及注释江南鸟鸣,绿草红花相映,临水村落山麓处处酒旗飘扬。

南朝遗留下来的古寺有480多座,无数的塔也都笼罩在风、烟、云和雨之中。

注释 1.莺啼:即莺啼燕语。

2.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3.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6.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7.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江南春》杜牧翻译及注释二韵译辽阔的干里《江南春》杜牧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风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笼罩烟雨下?散落在江南,到处都是载歌载舞,绿树红花相映成趣,临水的村落,环山的城墙,到处都是迎风飘扬的酒旗。

昔日有烟满深寺,如今亭台楼阁立于烟雨之中。

注释⑴莺啼:即莺啼燕语。

⑵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⑶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⑷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江南春》杜牧赏析这首《《江南春》杜牧》,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杜牧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大全

《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大全

《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大全《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江南春朝代:唐代作者:李约原文:池塘春暖水纹开,堤柳垂丝间野梅。

江上年年芳意早,蓬瀛春色逐潮来。

译文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红花,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随处可见迎风招展的酒旗。

南朝修建了许许多多的庙宇,遗留到至今的有四百八十座寺庙,有多少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注释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山郭:依山的城镇。

3、南朝:东晋灭亡后,先后在南方地区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5、楼台:指寺庙。

鉴赏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使人生观了几个景点,也就更深刻了。

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诗人在这里不说“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显然别有意蕴。

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修建了大量寺庙,《南史·郭祖深传》说:“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

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

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

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

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

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整体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
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郭酒旗。

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迷人的江南,经过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

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中也。

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

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

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

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

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
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

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

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

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

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5]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

[6] 《江南春》反映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赏析分歧
关于《江南春》绝句的主旨,有没有借古讽今是分歧较大的地方。

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所处时代的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

或认为主旨在尚儒排佛,表达对统治者治国
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或认为主旨在借古讽今,讽谏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会危机。

他们认为晚人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

[8-9]
有的研究者不以为然。

他们只是认为这首诗只是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了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

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

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

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

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

名家点评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弼为实接体。

周敬曰:小李将军画山水人物,色色争岍,真好一幅江南春景图。

大抵牧之好用数目字。

如南朝四百八十寺、二十四桥明月夜、故乡七十五长亭是也。

《唐音戊签》:杨用修欲改千里为十里。

诗在意象耳,千里毕竟胜十里也。

《唐诗摘钞》:曰烟雨中,则非真有楼台矣,感南朝遗迹之湮灭而语,特不直说。

许浑亦云: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窦牟云:满目山阳笛里人,言人已不存也不曰楼台已毁,而曰多
少楼台烟雨中,皆见立言之妙。

《唐三体诗评》:缀以烟雨二字,便见春景,古人工夫细密。

《唐诗快》:若将此诗画作锦屏,恐十二扇铺排不尽。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字字着色画。

此种风调,樊川所独擅。

《网师园唐诗笺》:江南春景,描写莫尽,能以简括,胜人多许。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二十八字中写出江南春景,真有吴道子于大同殿画嘉陵山水手段,更恐画不能到此耳。

《历代诗法》:四百八十寺,无景不收入结句,包罗万象,真天地间惊人语也。

《唐人绝句精华》:按杨慎之说,拘泥可笑,何文焕驳之楚也。

但谓为诗家善立题,则亦浅之夫视诗人矣。

盖古诗人非如后世作者先立一题,然后就题成诗,多是诗成而后立题。

此诗乃杜牧游江南时,感于景物之繁丽,追想南朝盛日,遂有此作。

千里之词,亦概括言之耶,必欲以听得着、看得见求之,岂不可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