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生物考试说明解读
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生物科目解读

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生物科目解读总体上与2021年的高考生物考试说明对比,2021年的考试说明只字未变,完全相同。
这意味着13年高考生物将会连续自新课标改革以后的考查方式和命题风格,逐步从之前的基础知识考查过渡到综合能力的考查,包括明白得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猎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明白得能力方面:要求考生能明白得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具体表现为:1、考试题目当中专门难再见到专门直截了当的教材基础知识的重现,或多或少都会结合题干信息,考查知识点的本质、规律或者成因。
2、更多的基础知识将会融入到图标、坐标曲线以及其他数学方式当中,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图文转换的能力,活学活用。
3、题干中可能会更多地显现日常生物现象,同时结合教材所学基础知识,要求考生能作出合理的说明、推理,得到正确的判定和结论。
实验与探究能力方面:不仅要求考生能熟悉教材中的差不多实验,包括实验原理、步骤、现象、结论等,同时还要求考生能具有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和初步探究的能力,也确实是考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从去年的高考题目中,我们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这种变化,理综卷后面的三道生物大题全部是以探究性实验的方式考查教材中所学的差不多知识,比如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遗传规律的应用和水通道蛋白的作用机制等。
实际上,这一类题目也有较为明显的解题技巧:大多数实验题的实验课题常表现为探究(验证)X对Y的阻碍或者探究(验证)X的生理作用。
只要考生平常有一定的练习,会专门容易发觉,X实际上确实是自变量,也确实是实验中要求操纵的单一变量,而Y表示的确实是因变量也确实是实验现象或者结果。
当能够找出正确的单一变量以后,只需要注意在做题过程中保持对比组和实验组的变量唯独且确实是X,那么对比组和实验组的处理方式也就一目了然了。
因此,我们还需要学会如何区别对比组合和实验组,当单一变量是某种化学物质时,一样缺失组确实是对比组;而当单一变量为试验条件时,往往正常组确实是对比组。
高考生物知识点北京

高考生物知识点北京高考生物是高中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学生备战高考的关键科目之一。
在高考生物中,北京地区的考试内容相对比较固定,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一、细胞生物学在细胞生物学中,高考生物主要学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内容。
对于北京地区的高考来说,学生需要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和特点。
二、遗传学在遗传学中,高考生物主要学习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遗传变异和分子遗传学等内容。
对于北京地区的高考来说,学生需要掌握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基因的组成和编码方式;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包括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了解遗传变异的原因和分类,以及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等。
三、生物技术在生物技术中,高考生物主要学习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等内容。
对于北京地区的高考来说,学生需要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包括DNA重组技术和基因转导技术;掌握克隆技术的过程和应用,如体细胞克隆和胚胎克隆;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细胞工程的研究方向和主要成果等。
四、生态学在生态学中,高考生物主要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物种的适应与演化、生物资源与保护等内容。
对于北京地区的高考来说,学生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能量流动,包括生物群落和食物链的结构;理解物种适应与演化的原理和过程,包括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作用;掌握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以及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的关系等。
五、生物进化在生物进化中,高考生物主要学习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进化的机制和模式、人类的进化等内容。
对于北京地区的高考来说,学生需要了解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如化石记录和比较解剖学;理解进化的机制和模式,包括自然选择和基因漂变;认识人类的进化历程和人类与灵长类动物的关系等。
总的来说,北京地区高考生物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技术、生态学和生物进化等内容。
北京市高三生物高考说明生物知识内容解读全国能用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用Ⅰ和Ⅱ标出,Ⅰ和Ⅱ的含义是:
Ⅰ、了解所列知识内容的确切含义,能够识别和辨认它们。能够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进行叙述。
Ⅱ、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研究方法,分析各种生物学现象和数据,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解答问题。
分类
Ⅱ
酶的特性和作用
Ⅱ
ATP的特性和作用
Ⅱ
细胞呼吸(呼吸作用)
Ⅱ
光合作用
Ⅱ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Ⅰ
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Ⅱ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Ⅱ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Ⅱ
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
Ⅱ
基因、环境因素与性状的关系
Ⅱ
遗传的细胞基础
减数分裂与染色体行为
Ⅱ
配子的形成
Ⅰ
受精作用
Ⅰ
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物质的证据
Ⅰ
DNA的结构
Ⅱ
DNA的复制
Ⅱ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Ⅰ
遗传变异
基因重组
Ⅱ
基因突变
Ⅱ
染色体变异
Ⅱ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Ⅱ
转基因生物及其安全
Ⅰ
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理论
Ⅰ
物种形成
Ⅱ
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Ⅱ
稳态与环境
植物激素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Ⅰ
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Ⅱ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应用
Ⅱ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生理意义
Ⅱ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Ⅱ
人脑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解读(全国甲卷)+全解全析

2024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全国甲卷)适用省份:四川、内蒙古、宁夏、陕西、青海2024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全国甲卷。
高考生物命题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进行设计,注重发挥科学选才和引导教学的功能。
高考生物继续保持近年的命题风格,立足学科特征,精心选取素材、创设情境,注重衔接课程改革,保持以稳为主、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充分考虑学情变化,加强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更好地发挥高考育人选才的功能,助力新高考改革平稳实施。
一.试题结构选择题共6道,全为单项选择。
考查模块分别为:必修一,两个(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TP的结构及功能)、必修二,一个(遗传自由组合规律的应用)、必修三,三个(植物激素、甲状腺激素及其功能、生态系统中间关系)。
大题总共5道。
第29题必修一的光合与呼吸应用。
第30题必修一、必修三免疫调节、蛋白质的结构、实验设计思路。
第31题必修三种群、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
第32题必修二遗传规律的实际应用、基因的表达。
第37题选必一微生物的培养。
第38题选必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二.理解能力的考查加强关键能力考查,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教考衔接,发挥积极导向高考生物坚持深化内容改革,加强关键能力考查作用。
高考生物强调对基本概念的考查,通过创新问题情境、信息呈现形式等多种方式加强理解能力的考查丰富考查维度和考查层次,强调准确深入的学科理解,引导教学注重提质增效、减少"机械刷题"。
三.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突出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实验探究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鲜明特征,是科技攻关的基本能力要求。
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设计实验方案、优化实验程序、分析实验结果等多个方面,高考生物从多个维度评价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全国甲卷第30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蛋白质抗原片段可出现在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考查学生运用基本实验方法与技术解决新问题的实验探究能力。
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完全解读(北京卷)

2023年高考生物学真题完全解读(北京卷)2023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生物学命题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稳步推进“五育并举”考试内容体系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承发扬北京生物学学科命题特色与风格:试题在选材上积极引导考生关注学科前沿,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启迪考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积极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展现北京考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思维品质,旨在考查考生“真实情境下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一、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服务人才选拔培养1.凸显时代主题,推进“五育并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试题将“体美劳”与学科内容的有机结合,不断完善“五育并举”的考试内容体系。
第2题以“不同强度体育运动时,骨骼肌消耗能源物质相对量”为情境,引导考生科学锻炼,合理运动。
第18题以“进行城市小型绿地生态景观设计”为情境,引导考生在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重视美育,提升审美素养,养成爱护环境的主体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19(4)题要求考生分析设计出在大田育种时通过颜色特征拔除杂苗,熟悉田间劳动场景有助于理解该题。
试题在考查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将劳动教育浸润其中,鼓励考生有形、有感、有效地获得真实劳动体验,充分体会创造性劳动的价值。
引导考生深刻体悟“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意义,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
2.基于真科研情境,积极助力创新人才选拔试卷第16(4)、21(3)、19(3)、17(3)、18(4)题,从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实现了对创新思维全过程、全要素的考查,有助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考生脱颖而出。
二、注重关联教材,持续导向教学1.紧扣教材内容,把学生课堂表现考出来,引导教学“讲透教材、用活教材”第3、4、6、9、10题基于教材原型内容,直指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把课堂表现考出来。
2020年高考北京卷生物试题解析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生物试卷(北京卷)一、单选题1.下列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磷元素的是( )A.糖原B.核酸C.纤维素D.脂肪答案:B解析:糖原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组成糖类和脂肪的元素是C、H、O,A、C、D不符合题意,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B符合题意。
2.下列对醋酸杆菌与动物肝脏细胞的结构与代谢过程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两者的细胞膜结构均符合流动镶嵌模型B.两者的遗传物质均储存在细胞核中C.均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但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不完全相同D.均依赖氧化有机物合成ATP,为代谢过程供能答案:B解析:醋酸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动物肝脏细胞为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膜结构均符合流动镶嵌模型,A正确;醋酸杆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无细胞核,B错误;醋酸杆菌为好氧细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其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动物肝脏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正确;醋酸杆菌和动物肝脏细胞均通过细胞呼吸氧化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部分用于合成ATP,ATP可为代谢过程供能,D正确。
3.研究发现,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存在H+浓度差。
H+顺浓度梯度经ATP合成酶转移至线粒体基质的同时,驱动ATP的合成(如下图)。
根据图示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TP合成酶中存在跨膜的H+通道B.H+可直接穿过内膜磷脂双分子层C.此过程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D.线粒体的内、外膜功能存在差异答案:B解析:据题中信息可知,H+可顺浓度梯度经ATP合成酶转移至线粒体基质,推测ATP合成酶中存在跨膜的H+通道,A正确;H+通过ATP合成酶中的H+通道穿过内膜磷脂双分子层,而不是直接穿过内膜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由题图可知H+顺浓度梯度经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成酶转移至线粒体基质的同时驱动ATP的合成,据此推测该过程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正确;线粒体内膜能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外膜将线粒体与外界分隔开来,二者功能不同,D正确。
北京卷高考生物高考知识点

北京卷高考生物高考知识点高考对于每个考生来说都是重要的一步,无论是为了升学还是为了以后的职业规划。
其中,生物科目作为理科的一部分,在高考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备考,本文将梳理一些北京卷高考生物的知识点,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1. 细胞和细胞器: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元。
在细胞内,有很多细胞器,如核、线粒体、内质网等。
了解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命的基本过程非常重要。
2. 遗传和进化:遗传是生物种群内代际间基因的传递和表现规律;而进化则是基因在物种群体之间的长期积累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掌握基本的遗传和进化规律是生物学科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考生物的重点。
3. 生物分类和演化:生物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了解各种生物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生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遗传关系等进行分类。
同时,了解生物的演化规律和相关理论对于理解生物的起源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4. 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生物的生存、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等。
保护生物学则是关注如何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高考中,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概念。
5. 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到利用生物材料和生物过程进行研究和应用。
例如基因工程、生物治疗等。
理解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原理和应用对于了解生物科学的前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是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来实现的。
物质循环指的是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断地循环利用,如碳循环、氮循环等;而能量流动则是指能量在生物体内按照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如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
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一些北京卷高考生物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北京高考生物考试说明解读

北京高考生物考试说明解读2010年北京高考说明于2009年12月23日下发,其中生物的分值由原来的72分增加为80分,1-5为选择题,29-31为简答题。
作为新课改下的第一次高考说明,与以往有什么改变,本人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2010高考说明,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在2010年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一、考试能力要求变化(1)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3)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2)能运用文字、图表、以及生物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
包括能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学教材所规定的生物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生物学科解读
考试说明中,考察范围要求与去年一致,但是对于学生能力的考察,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相关的能力,恰恰是一些同学所欠缺的。
笔者就2014年的考试说明和北京历年的高考真题,做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对广大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注重四大能力的培养
从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和样题来看,对学生四大能力的考察依旧是考试的重点,样题中与去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实验分析题非常多。
具体对于后续学习的指导,详见下文:
1、注重实验与探究能力的提升
从样题来看,实验分析题占比重极大,而分析历年考试得知,高考第29题的考察方式也比较一致,均为对实验的分析,这也符合考试说明中相关的要求。
常规考察思路为探究或验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而影响需用可观、可感、可测的实验指标来呈现。
在此过程中,需要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此外,对实验原则的考察也比较多,例如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均在历年考试题目中有所体现。
按照系统性的分析方法,注意答题的规范用语,实验分析的习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2、理解能力
样题和历年考试题中,题干中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来描述生物学知识是一种常态,但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出题人的意图。
像12年的30题,如果学生不能对题中的数据进行很好的解释和推理,那么很难想到细胞代谢与产仔率的联系。
3、获取信息的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高考中也常常会考察信息题,学生需要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和已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去解答相应的习题。
同样,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关注一些社会上的生物学热点,例如环境污染、转基因食物等等。
回归到现有的学习中,需要注意选修的内容。
考试说明中,特别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强调学生学习知识不能只背诵,而不懂得应用。
在后续的学习中,一定要将现在学习的知识和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生物学知识,用生物学知识指导生活实践。
二.复习建议:
1、通过常规题型强化训练来提升相应能力
例如注重实验分析题的常规出题套路,将北京高考09年到13年的29题仔细研读,一定会发现很多的共通之处。
2、夯实基础知识,并与生物实践联系在一起
在这里笔者要着重强调,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将课本上的核心概念和核心过程吃透,而往往停留在表层的记忆,更有甚至,连概念和过程都没有记清,这样是很危险的行为。
3、错题整理,差缺补漏
题海战术有用,但是太浪费时间,不如将高三做错的题重新做一遍,弄懂弄透彻,及时弥补自己的缺陷。